1 ) 字面意義上的“畫風突然變了”
真是一部怪片。一個“銀翼殺手”一般陰沉黑暗的反烏托邦開頭,經(jīng)過三次裂變,詭異的最終成了一個明亮歡快的電影。
本片導(dǎo)演/編劇John Patrick Shanley寫的故事一向有點怪,比如他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的”Moonstruck," 那里面尼古拉斯凱奇的手在切面包的時候被剁掉一事是一個重要的劇情點。配合尼古拉斯凱奇歇斯底里的表演,很有點莫名其妙,你不知道這到底是該笑還是該嚴肅。
John Patrick Shanley說他寫完"Joe Versus the Volcano"這個劇本原是要給斯皮爾伯格拍的,斯皮爾伯格問他,你想自己導(dǎo)這個嗎,他說他想,于是就他就成了導(dǎo)演。
第一個電影,三千萬的預(yù)算,大卡司,并不一定是好事。
這電影的問題在于導(dǎo)演想表達的思想太多了、隱喻用的太多了,但他終究是沒有什么指導(dǎo)經(jīng)驗,于是被他制造出來的隱喻的海洋淹沒了,自己把自己繞進去了,癥狀就是表達混亂。有的想法比較成功的闡釋出來了,但更多則不然。
成功表達出來的,是這么一個主題:你愛的永遠是同一個靈魂在不同肉身上的映射。Meg Ryan一人演了三個女的,其中前兩個和Tom Hanks沒有“牽手成功”,最后一次兩人則終于"happily ever after."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感覺——你愛的永遠是同一個靈魂,而感情的成與不成,在于你和她當時所處的人生階段,在機緣巧合之下,你看到了哪一個側(cè)面的她、她看到了哪一個側(cè)面的你——就像柏拉圖說的“洞中投影”。所以,Tom Hanks兩次說,"I felt I'd seen you before."
于是我們看到了三個Meg Ryan,一個囿于Tom Hanks不能再容忍的瑣碎(以紐約隱喻)之中,幼稚如孩子;一個是個Tom Hanks從此側(cè)生活(紐約)到彼側(cè)生活(航行)轉(zhuǎn)變之時(洛杉磯)的過客,自大而空虛;最后一個則和Tom Hanks終得共度旅途。Tom Hanks終于遇到了對的人,于是他們就成了。其實也有三個Tom Hanks,雖然他們都叫Joe Banks:一個是行尸走肉,一個幼稚,一個成熟。
這個主題是很有點意思的,而且用一人飾三角來表現(xiàn),也很巧妙。另外,這電影里兩人的表演還是比較成功的。
但是其他的主題則不然。電影里重復(fù)出現(xiàn)的那個像閃電一般的線段符號,開頭“1984”一般的工作環(huán)境,猶太和波利尼西亞島民文化交融的島,都沒有成功的引向一個明確的、完整發(fā)展出來的主題。后工業(yè)化和人的異化?浮士德和魔鬼做交易?人的啟蒙和覺醒?
線索太多,像一坨五顏六色的毛線團,留下的只是混亂。
主題之外的更嚴重的問題就是拍攝手法。這是個荒誕的、奇幻的、"quirky"、"whimsical"的故事,但是導(dǎo)演卻運用了很多很老套的鏡頭語言和表現(xiàn)手法,比如配著弦樂的在海上掠過的鏡頭。而且導(dǎo)演駕馭能力很有限,像在島上的段落,“猶太土著人”這個點子的喜劇性沒有拍出來,而且幼稚、俗套、傻里傻氣。也就靠著酋長扮演者Abe Vigoda(教父第一部里的叛徒Tessio)的表演才讓整個段落不至于慘不忍睹。
而且取舍也有問題,這電影起碼能剪掉十分鐘,比如在海上漂流的那段戲,比如釣魚的那場戲,比如在曼哈頓買衣服的那段戲,都是冗筆太多。
音樂配的也很成問題,一部分配樂是布魯斯和60年代搖滾,但還有一部分配樂是法國電影作曲家Georges Delerue弄的合成器音樂和管弦樂,這兩部分在風格上反差太大,很不協(xié)調(diào)。而且配樂太密,比如在海上漂流的時候,音樂一直不停,太膩了。
歸根結(jié)底:這是一部怪異的電影,很有些不同,也有一個比較成功的哲學性主題,但電影的攤子鋪的太大,線索和隱喻放得太多,導(dǎo)致電影顯得很混亂。如果抱著浪漫喜劇的期待,別看。如果抱著cult片的期待,則值得一看。
2 ) 喜歡這部電影
說這部電影不知所云的人,我想你的生活也不知所云吧
劇情是否有邏輯這并不重要,不妨礙表達真理。
男主角之前的生活正是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
我很羨慕這一對追求真愛的男女。
也許全世界的人都睡著了,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是醒著的,他們活在永恒不變的徹底的奇跡狀態(tài)之中。
少有人懂,我未見過。
如果她是個女孩我一定娶她。
如果他是歌男孩他一定是我的兄弟。
3 ) 什么叫想象力!
這部電影,故事,不如西雅圖未眠夜感人,對話,不如電子情書有趣
但是,有一點,美國言情喜劇無人能敵
其關(guān)于大自然的想象力絕對是庫布里克也望其項背
影片末尾,當男女主角決定要縱深火山的時候
我的心,一沉……完了,這次回天乏術(shù)了
言情喜劇不都是大團圓結(jié)局嗎……沒想到這一部確實以悲劇愛情作結(jié)
正當我還大為哀嘆之時,只見兩人輕輕一躍,就那樣英勇的跳入火山口
哎,惘然了……
恰此時,二人居然從火山口又出來了
我還以為鏡頭逆轉(zhuǎn),原來
編?。捍颂幓鹕奖l(fā)
二人被火山噴發(fā)那一剎那的蒸汽嘣了出來!
此刻,我就意識到了這部電影在我人生電影經(jīng)歷上的決定性一擊!原來故事是是可以這樣編的!
不需要考慮自然界的種種清規(guī)戒條,如果你要寫一部輕松幽默的愛情喜劇,怎么樣圓滿怎么樣娛樂,怎么樣來!
如果說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能共存,那沽名釣譽和下里巴人是一定不能共存的
讓我們這個時代不要永遠生活在嘲笑芙蓉姐姐和楊二的生活中,那樣的作為很不好
娛樂精神!從我做起!
4 ) 火山亂燉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這才是湯姆·漢克斯和梅格·瑞恩合作的第一部作品,而非《西雅圖不眠夜》。但是由于本片的制作質(zhì)量實在普通,內(nèi)容也十分古怪,所以知名度以及票房都遠低于《西雅圖不眠夜》和《電子情書》
電影講述了渾渾噩噩的公司小職員Joe被醫(yī)生診斷為腦斑,命不久矣。在他不知道該如何度過剩下的時間時,一位神秘的老板突然出現(xiàn),請求他去一座小島上完成跳火山的獻祭,這樣當?shù)氐牟柯淝蹰L才會允許開采島上的礦物,報酬則是在這之前,Joe會有花不完的錢,而且壯舉會帶給他所渴望的個人價值。老板女兒親自駕船送Joe,一路上他們經(jīng)歷了海難歷險,到達小島后他們相愛了,甚至還結(jié)婚了...
這看起來還算是個正常的故事,關(guān)乎人生,愛情,生命等等。然而在風格上,本片可謂十分的跳脫。在電影一開始,Joe所工作的醫(yī)療器械公司,被描繪為建立在荒野之中的一個巨大又陰森的鋼鐵工廠,人群如行尸走肉般的依次排隊進入,辦公室里的人和環(huán)境也都有些怪異。然而在神秘老板找上門之后,本片回歸到了略有深度的愛情片模式,一直到最后的跳火山,電影又進入了一種荒誕氛圍,兩人讓酋長證婚后,竟然真的一起跳入火山,然后他們又被爆發(fā)的火山給噴了出來,安然無恙的落入大海。
很明顯,電影的隱喻比較多,從一開始的工廠,到梅格瑞恩一人飾三角,再到救命的皮箱,海上巨大的月亮,以及跳火山,這么多的元素混雜在一起,又與電影整體上的愛情喜劇的框架有些相斥,一部古怪的愛情童話寓言就這樣誕生了。
5 ) 【解讀】這是一個關(guān)于信仰的寓言
第一遍看《跳火山的人》(我還是喜歡這個老譯名——或者是大陸版譯名?),覺得好像有感覺又好像莫名其妙。來豆瓣尋找答案,看許多朋友也說劇情看不明白或沒有邏輯,我有點不甘心。
我認為電影看著有感覺,肯定不是偶然,而是編劇/導(dǎo)演在作品中傳遞的信息通過某種形式被編碼了。例如編導(dǎo)的私人經(jīng)歷,或者是他們認為非常重要的道理,又或是他們認為不能/不被允許直接表達的想法,等等。
既然是編碼,就一定可以解碼。于是我又拖著看了第二遍,看到最后覺得基本上解開了編劇尚利(也是導(dǎo)演)想要傳遞的信息。在這里跟大家分享,希望對想理解劇情的朋友有幫助(可能需要對基督教有些基礎(chǔ)了解),也歡迎指出錯誤之處。
【聲明:本人不是基督教徒,對基督教的理解在流行文化的水平上,閱讀時請留意?!?br>
先說結(jié)論:這部電影是關(guān)于信仰的,整部電影的情節(jié)就是講述Joe(片中人物姓名用英文,演員姓名用中文)是如何找到信仰(神)的。
下面是解碼的一些重點,不按時間順序。
1. Joe得了腦癌嗎?
影片最后,Joe和Patricia坐在大行李箱上時,Patricia問Joe,
“a brain cloud”到底是什么?(大夫說Joe得的病)
——不知道。也沒問過別的大夫。
你之前是不是有恐病癥?(hypochondriac)
——有。
所以答案很明確,Joe一直以來沒得腦癌。兩人最后的快樂并不是強裝歡顏,也不是沒心沒肺,而是真的度過了多重劫難。
2. 說Joe還能活六個月的大夫是誰?
之后,Patricia問這不靠譜的大夫是誰。Joe說叫Ellis大夫。
Patricia說,“他只有一個病人,就是我爸爸!”——大夫的老板,正是請Joe跳火山的老板、Angelica和Patricia的老爸。
至此,Ellis大夫豪華的辦公室、奇怪的診斷都有了答案。
接下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3. Ellis大夫為什么要說謊?
表面的答案是,Graynamore(富豪)為了找Joe來跳火山,讓自己的大夫騙Joe。
但是花這么大的力氣找到一個無名工廠的無名員工,布局讓他完成一個其實結(jié)果未定(當然,當時這一點Joe和我們都不知道)的任務(wù),只是因為他是一個好人?
這里我要提出第一個論據(jù):Joe不是regular Joe,而是The Chosen One。他要完成的任務(wù),也不是任意一個mission,而是The Mission。
不止如此,Graynamore在發(fā)布了任務(wù)后,就隱身幕后不再出現(xiàn),使得Joe與受到感召后的The Chosen One有了類似體驗。
4. Graynamore是誰?
剛才說到,Graynamore是發(fā)布任務(wù)的人,是考驗Joe的人,是布局在幕后安排而不走向臺前的人——這是一個行事神秘(works in a mysterious way)的人。
對Joe來說,他無所不能,所到之處又都有他的安排,說無所不在也可以。
他對Joe唯一的要求是把生命交給自己,拯救自己擁有的一切。
他安排自己的女兒去做Joe的向?qū)?,而純潔的小女兒Patricia也因為對Joe的愛,愿意和Joe一同赴難。
說到這兒,Graynamore象征誰已經(jīng)不必多言。
5. 其他一些零散分布的點。
Joe和Patricia的Leap of Faith(literally)。
Joe在踏上行程前買的又大又重的箱子,售貨員對他說“將延續(xù)他的一生”。他一直沒有放棄這些沉重碩大的負擔,而這些“負擔”成了最后掉進海里時拯救他們的東西(信仰)。
Joe三次面對梅格瑞恩扮演的角色,前兩次都沒成功(面對面也沒有認清真相)。
基督教里“愛”的概念也是從大愛開始產(chǎn)生的。
相信尚利還在劇情、視覺元素、動機中埋了更多的點,但一方面我只看了不到兩遍,另一方面我想這些論據(jù)已經(jīng)足夠支持我的觀點了。
綜上,除了Joe歷盡艱辛找到真愛的故事之外,《跳火山的人》還是這樣一個寓言:
被選中的Joe面對人生的困惑(開頭的灰暗),聽到神的召喚(接受任務(wù),歡樂購物),一步步踏上考驗的行程(深入海島)且感受到了神的孩子的愛,在最終考驗(跳火山)面前縱身一躍,展現(xiàn)了自己的信仰,獲得救贖。
6 ) 沒別的,就為了第一個在豆瓣評論此片
湯漢斯和梅格有過3次合作,此片是第一次,其后是《西雅圖夜未眠》、《電子情書》。
一直沒有找到此片,今天終于得償所望。
對于90年的片子,以及當時的湯漢斯和梅格,沒有抱太大的希望,畢竟不能用今天的演技去要求那時的演員。
湯漢斯尚可,倒是梅格,1人分飾3角,個性分明,第一個角色我差點沒有認出來。
可能是題材過于超現(xiàn)實,讓人覺得有些荒誕。但是不妨礙男女主角在海上用4個皮箱漂泊著談情說愛。
每個人都有病,心病。男主角是抑郁癥,“不擔心些事情就不舒服”(派崔麗亞語)。女主角則是對自己失望,以為自己不會被父親收買,卻為了一艘游艇而打破原則。
總之在去火山的途中,以及跳火山的結(jié)果,讓主角們知道自己的荒誕,“從此,他們過著幸??鞓返纳睢保ㄆ沧帜唬?br>我的建議,有時間就看看,但是希望別太大。
開頭就被驚艷到了,內(nèi)容冷幽默極具諷刺,資本的無情壓榨,陰冷的色調(diào),水泥縫壓扁的小花,對生的熱情和人性冰冷的交戰(zhàn),這就6.8分??
可愛幽默治愈的電影,真心喜歡90年代的美國甜心,Meg三個角色演得都很自然
1情節(jié)一直在極端之間跳躍2一對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相遇相戀成婚然后立馬跳火山口3每個最后都是解決了上個難題又要面對一個新的死題,幸福的漂在孤助寂寞的汪洋大海上4一個人愛的那個人也許只是一群人中的一類一群人5別指望這片情節(jié)動人,這片根本就沒打算講故事
tbh這個應(yīng)該是hanks和meg三部里最一般的一部,也是第一部。。。。整部就有一種迷失尋找自我的主題,而他們的感情線就很簡單很沒說服力,首先這個meg演了三個角色,都比較甜,當然Patrica最甜沒得說,不過姐姐Angelica就這么白給了我也是沒想到。。。。然后在木筏上又各種迪士尼行為(我感覺就是沒死過,拼命消耗體力)再就是那個表白結(jié)婚了,有點突兀,突然就愛上了,我感覺這也太隨意了,再就是最初的setup,沒說,就emmmmmm魔幻情節(jié)和特效真的很浮夸
黑發(fā)裹著柔滑珍珠,在綠水池里冒著甜蜜的香氣,是空白的靈魂;顏色構(gòu)建成的云霞與暗影,是抽象的淺薄靈魂;由彩色小傘和月光維護了的,是燦爛而扭曲的靈魂。永不快樂的Joe,是深刻的靈魂。上帝把這個靈魂在手中扭碎了,頒給他的生命永恒的縈繞的哀愁。但月亮擁抱了人類,而人類奮身追逐月亮而去,便去往一處沐浴在純凈與美之下的、靜謐的海角天堂。極盡真實與浪漫,添上點無奈的智慧的幽默、一些些敬畏與驚嘆,構(gòu)成這部荒唐戀曲、尖刻諷刺、桀驁喜劇、與溫柔寓言。
年輕奇幻浪漫的愛情多讓人渴望
只有在被宣定死亡的那一刻,人才開始捫心自問,到底自己有沒有真正的活著。故事有些小悶,卻真喜歡小湯和梅梅~
一次看三部電影。故事就是亂蹦,導(dǎo)演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事實證明Tom Hanks還是短發(fā)精神。
太冷了……劇情很高級……這兩個人也可以演爛片……
愛我就跳火山吧。
那時候漢克斯和梅格的默契明顯還沒培養(yǎng)出來,不如日后合作的另外兩部扣人心弦。
前面那股子表現(xiàn)主義的勁和后面浪漫童話混在一起太逗了,全靠漢克斯和梅格瑞恩這片子才看得下去啊。
找了很久都找不到高清的資源快要瘋了 我這才知道我患上一種叫做‘高清’的病 很勉強的在線看了 片子沒什么深意 卻依舊讓人著迷 梅格瑞恩依舊美艷 她和漢克斯真是很配 看完之后就想找這么一個對彼此傾心的靈魂伴侶
10年前看或許會給四顆星
有點可愛的成人童話,但是雜糅了三種風格,看上去還是有點怪,不過三種風格的銜接上倒是很自然。當然,沖著梅格·瑞恩一人分飾三角還是可以看看,然而最搭湯姆·漢克斯的還是最后那個長發(fā)。
34歲的Hanks竟然還這么萌。梅格瑞恩三個角色,前倆角色感覺好丑,可能是造型的緣故。。
看在Tom和Meg給的分 如果不是他兩 爛的真的連分都不想打了。BTW Meg在里面很漂亮
繆斯某磚封面靈感來自這片開頭么…… 前段色調(diào)昏暗壓抑的小幽默挺好玩的,但是后面色彩明亮卻覺得比較囧。
此片可以歸結(jié)為成人童話,年輕的tom hanks伙同年輕的meg ryan飄跡火山島,臨跳前結(jié)婚,最后字幕更是打出:他們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當年的meg真是美得不可方物?。≌б豢春同F(xiàn)在的emma watson有點像,但是五官更秀氣一些。湯湯這段時間雖然演了不少傻白甜的喜劇,但是從一些細節(jié)處理上已經(jīng)能看到蛻變之后的樣子了。真心覺得如果不是90年代的改變,他真的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喜劇明星。不過肯定沒有現(xiàn)狀好了0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