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電影相當多的對以往如《教父》《鐵面無私》般黑幫片的致敬呀,一開始的對話以及協(xié)商簡直就是在抄襲《教父》開場,各種湯普森機關(guān)槍又和霍華德霍克斯聯(lián)系上了,各種故事設(shè)計的場景也和其他黑幫電影仿佛如出一轍。而且整部電影的布景,攝影,打光,表演等相當意大利黑幫化,好像在《教父》之后非意大利黑幫不黑幫電影似的。
雖然說整部電影相當?shù)囊獯罄趲碗娪盎?,但是整個故事卻講的是一部獨行俠的故事,行走在道德邊緣的黑幫顧問,在面臨命運交叉路上的選擇和方式,整個一冷靜,孤獨的殺手式樣的人物,雖然他貌似始終有后臺,但是卻一直沒真正的歸宿,一種阿蘭德龍的感覺。主角和影片基調(diào)完全就是兩回事,這真是神奇,還好意大利黑幫電影基調(diào)像咖啡不像水泥,以及科恩兄弟還算高超的把握,整個還不是太混亂,不知道那個時候科恩兄弟有沒有學到《老無所依》里面那種攝人心魄的音效,反正即使學到了這片子也放棄了,連槍聲都是圖圖圖,就像打的橡膠,也為那種寂寞感增添了詼諧和無奈。話說要說的話真要歸功于科恩兄弟的一貫風格,那就是故事怎么走向不由角色自己的選擇走,《老無所依》如此強大的氣姑頭都沒逃離這規(guī)律最后挨車撞,這里就更不用說了,這反而使得電影一直有方向,沒有偏離得太厲害。
話說科恩兄弟真是不會拍愛情故事,每次到了關(guān)鍵時刻就捉襟見肘,于是老是愛用黃金年代那一套來敷衍,還好這片子這種元素不多,科恩兄弟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到了后期根本就不拍愛情為主體的場景了。
從這片子可以看出,當時科恩還不成熟,而且科恩自己也知道,于是竭盡全力甚至不惜致敬和抄襲來揚長避短,還算是把片子理順了。
一周看了科恩兄弟的《雪花膏離奇命案》、《巴頓·芬克》、《米勒的十字路口》。
科恩兄弟的電影,有些難以評價,至少對于我。
他們的電影中,處處有嘲弄的口吻?!堆┗ǜ嚯x奇命案》的綁架犯、汽車推銷員、警員,《巴頓·芬克》中,好萊塢的制片商、劇作家,《米勒的十字路口》中的黑幫分子,個個夸張可笑,不可理喻。睿智老到的警花,即使最終破了案,也是事事后到,阻止不了命案的連續(xù)發(fā)生。甚至科恩兄弟開了個玩笑,一位與整個案件無關(guān)的亞裔男子,約警花敘了舊,表達愛意,卻原來精神不正常。而黑幫混戰(zhàn)的場面,完全可以作博爾赫斯小說的腳注。
然而,嘲弄不是目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是譏諷的對象,只要你想。但嘲弄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似乎可以將這種譏諷的姿態(tài),當作科恩兄弟習慣性的手法,成為科恩兄弟電影的主要特征。
將他人作為玩笑靶子,可以表明自己有俏皮的能力,但亦技止于此。高明的人,不動聲色,將自己納入嘲弄的核心,引申出個體與環(huán)境的對立,旁人不由自主由第三人角度進入第一人稱,或笑或喜,若悲若怒,既疑且懼……而他輕輕撣去香煙燃盡的灰,嘴角或許一抹不易覺察的譏誚,放在桌邊上的帽子,讓風帶走,和著落葉,這便是《米勒的十字路口》那令人難忘的畫像。帽子的主人,是孤獨的,留個落寞的身影。
這個身影,是科恩兄弟刻意要人們記住的,單身鏖戰(zhàn)的形象。這個身影,是與自己的魔鬼合作的浮士德,是失望離開人間,回到離群索居的山頂?shù)牟槔瓐D斯特拉。然而他們是超人,他們咄咄逼人,而他欠缺他們的強力,他并不嗜血,甚至有些仁慈,對人們還有著那么一絲愛意,但是他身上充滿了無力感,有如那頂帽子,隨風而逝,不知飄往何處。因為,他面對的是“什么都沒有”的虛無。巴頓·芬克,“你侵入了別人的環(huán)境,要不就適應,要不就消失”,一切就像在圖畫中那么不可捉摸,不是狂亂,就是迷失。警花,以及米勒十字路口中的湯姆,看起來似乎把握到了事態(tài)發(fā)展的脈絡,然而對結(jié)局的把握、控制是那么的虛弱無力,或者滯后,而周圍的人們,或者漠不關(guān)心,或者無理性,全部都不知生活在何處,全部不在場,僅有一個個身影。這就是現(xiàn)實??贫餍值芤杂跋竦姆绞?,為存在主義作了出色的注解。當然,這是我的角度的注解,也許他們本意不在此。誰知道呢。
“最真實的莫過于虛無”?!姞枴へ惪颂?/div>
6 ) 米勒的十字路口
《米勒的十字路口》似乎是科恩兄弟的第二部長片。上一部是不太出名的《血迷宮》,后一部是讓他們兄弟倆出盡風頭的《巴頓芬克》。
這部電影講述30年代初期的美國黑幫故事,讓人想起很多同樣題材的電影,滿口道德感的意大利黑幫老大象《教父》,一直不停作響的電話象《美國往事》,單槍匹馬在兩個幫派之間游走的又明顯是來自《荒野大鏢客》的橋段。
但那些都只是看起來有點象而已,這可是科恩兄弟的作品,實際上這電影最象的是科恩兄弟后來拍的《法爾高》,甚至還有點象《不在場的人》,而這兩部電影幾乎是科恩兄弟最出色的作品了。
港臺把這電影叫做《風云再起時》或者《黑幫龍虎斗》,似乎都還是把他當作黑幫動作片,實在是偏出太遠。
在《米勒的十字路口》中,幾乎所有的人都有著科恩作品中常見的那些人物品性——不可思議的愚蠢、怯懦、貪婪、殘忍。
幾乎完全不知道他們在為什么爭斗,只是一點點的猜疑,“他可能在背叛我”,“他似乎在挑釁我”,就可以馬上痛下殺手,把對方打得滿地找牙,再在頭上補上一槍。
電影的男主角Tomy在開始時似乎是個異類。他機智、獨立、維持秩序、堅持原則,甚至還有些善良??墒窃谝蝗贺澙返拇镭浿虚g,他如何能夠獨善其身?
“米勒的十字路口”是一個地名,是荒郊野外的一片樹林。Tomy被帶到這里,勒令他殺死一個被抓獲的騙子。Tomy該如何做,他也站在自己人性的十字路口上。
他利用自己的小聰明放過了騙子??墒撬凸懒巳诵灾械挠薮篮拓澙?,他的仁慈幾乎把他陷入死地。
在電影的一開始,Tomy的帽子在十字路口的樹林中被風吹走。后來Tomy說,他夢到自己的帽子被風吹走。他身邊的女孩說,你跑去追帽子,后來那頂帽子變成一個美麗的女孩。Tomy卻生氣了,很顯然,他沒有追到自己的帽子。
Tomy本來以為他可以游走在各個勢力之前,憑自己的頭腦來掌控這個城市。然而實際上,猶如他所批評的老大一樣,那只是一個假象,他可以控制這個城市,只是因為別人以為他可以。其實他只能勉強維持自己活下去而已,而即使要做到這一點,他也必須把子彈射入別人的腦袋。
所以,最后Tomy只能選擇離開,就從十字路口的墓地那里。
《米勒的十字路口》絕不是普通的黑幫片,他沒有快意恩仇,沒有兄弟情深,沒有機智勇敢,甚至連一點相知的愛情也無法守住,只有一片心灰意冷。而這種徹骨的寒冷一直延續(xù)到《法爾高》和《不在場的人》去。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Technorati Tags: 電影 , 影評 , 黑幫 , 暴力 , 科恩兄弟 , 米勒的十字路口
這是科恩兄弟拋去情懷的電影,劇情安排還算巧妙,一個人顛覆一場幫派仇殺這種劇情總是很吸引人,主角老面孔,表演這種智力超常的人總是拿捏很到位。ps:科恩兄弟電影的一些插曲是不是一直都用一首,幾乎我所看過的都有一段類似英國風笛的音樂。
“Look in your heart!”,“What heart?”小孩和小狗發(fā)現(xiàn)胡同里的死者,以及別墅槍戰(zhàn)戲,這兩處太棒了
“我說的是朋友,我說的是人格,我說的是道德…”雖然看似是Tom步步為營,但其實依然是Coen的失控題材,只是這一次的主角智商和情商都不低,找到了最能自保但又不失驕傲與血性的平衡點。帽子就是帽子,不會變成其它東西,也不會為你帶來其它東西,但重要的是,要永遠戴在自己的頭上。
看似玩世不恭其實心思縝密,出來混不把腦子帶上怎么自保。湯米的帽子,科恩兄弟還真喜歡把寓意寄托于主角的某個物件上,攝影音樂贊,刺殺老大加上留聲機里的danny boy驚艷,男孩狗尸體有趣【牙叔的醬油好亮!
至此基本看完了科恩兄弟最主要的片子。這部節(jié)奏緩慢平鋪直敘,甚至很糙,直到最后Tom和Leo的對話才是頂峰。Leo一直稱贊他高明,Tom只有一句:你做事都清楚原因嗎?他只是碰巧成了贏家。如果誰說這部片缺乏科恩一貫的荒誕感和黑色,那是還沒看懂。人隨波逐流卻有輸和贏,難道不是最大的玩笑嗎。
有些特別夸張的橋段可以看成是對經(jīng)典黑幫片的致敬但是對觀眾來說更多的感覺可能是搞笑吧,芬尼端著機槍的樣子簡直笑噴了。攝影師巴里.索南菲爾德說他們希望這是一部畫面優(yōu)美人物漂亮的電影而不是一部可笑的影片,事實是這兩樣他們都做到了,這種看似不協(xié)調(diào)已經(jīng)成為了科恩電影特有的風格和標簽。
不同于科恩兄弟其它幾部重要的作品,首先它的主基調(diào)是偏向嚴肅的,其次它不是多視角敘述,所以特托羅的角色幾乎是科恩電影里最有意思的一個,算計所有人又被所有人算計或者背叛,智力開掛然而全片被暴揍六次,沒有明確的私人動機和目標,但他就像他的帽子一樣時刻處于動態(tài),始終都在應激,被無數(shù)突發(fā)事件逼著做選擇,由這個人物散發(fā)的情緒除了一貫的神秘、宿命和荒誕,還多了一點悲涼。
其實是科恩兄弟最爛的一部
作為一部科恩兄弟電影,人物關(guān)系和劇情發(fā)展太復雜和刻意了。片名叫做“米勒的十字路口”,但暗含了“湯姆的十字路口”的意思,劇中充滿了湯姆需要作出的種種選擇,還有他能夠控制和不能控制的各種巧合。很可惜的是,這些巧合不能凸顯命運的突兀,卻充滿了編劇人工式的設(shè)計感。
敘事風格接近四十年代冷硬派黑色電影,故事線索和人物關(guān)系編織得很復雜,在對話里總會提及不在場的人名,需要聚精會神去回想那人是誰。有些小配角可能只出場一兩次,卻在情節(jié)轉(zhuǎn)折中被提及成為關(guān)鍵,這樣造成觀眾對那名配角并不熟悉,無法對其命運產(chǎn)生充足共情。故事框架是和《用心棒》同樣改編自哈米特的小說,不過除了男主在兩個幫派老大之間游走之外,細節(jié)幾乎完全不一樣。能看出對經(jīng)典黑幫片的致敬元素,開場很明顯致敬《教父》。而恰恰是在1990年有更出色的黑幫片《好家伙》和《教父3》撞檔,導致當時票房慘敗,好在后續(xù)靠DVD也回本了。
本片中的湯米絕對是獨樹一幟的科恩型經(jīng)典角色,他的玩世態(tài)度同樣深入骨髓但糾結(jié)內(nèi)斂,而表層是不要命的積極入世行徑。同樣,在所謂科恩型的堅毅女性角色中,哥覺得本片的維娜是最具魅力的?!?】
三星半。一邊逗笑一邊耍酷,情節(jié)節(jié)奏相當快,風格乍現(xiàn),明顯的過渡痕跡,有一點點浮光掠影。
虛無即存在,科恩兄弟在這片子里似乎講了很多,似乎又什么也沒講;大量的意象給人以極大的信息量;美妙絕倫的攝影,精彩深邃的對白,黑色印刻在每一幀畫面;至于這個復雜的故事,不自覺地就會想起黑澤明的《用心棒》,當然主角的定位卻完全不同,里根不是英雄,只是個在亂世中堅持原則尋求自保的人罷了
攝影美輪美奐,是科恩兄弟風格轉(zhuǎn)變的重要突破。
殺人不要見尸的。。。。后來才知道這是故意設(shè)計的。。。這兄弟倆牛逼的。。又是編劇又是導演的。。這片的編劇很爽。。。有點那種美國漫畫改編成電影的感覺。。。。兩個劇本里掌控全局的男人因為女人變得智商減半。。。
8.5 劇本之復雜龐大已達詭異的程度…信息量密集當然是優(yōu)秀劇作的普遍特質(zhì),這使得創(chuàng)作者對講故事的追求往往落實到“要說什么”上。而在科恩這里,“不說什么”促成的留白與斷裂空間與前者處于同等位置;那些他真正要說的(必然中的不確定因素、命運的錯位…)卻藏在“不說”的那部分里。這才是真正屬于敘事藝術(shù)的“神秘主義”??!它做到了諸如《燃燒》沒能貫徹到底的,真正意義上的“消失”
過硬的本子配科恩高超的手法,打六分也不為過。三國殺,兩主一傻一純,兩忠一奸一直,身為導火索的第三方最下作。其實卡斯伯是個很有原則的好人,敗就敗在太單純,黑幫大忌;丹也是個很忠心很聰明的人,敗在一味蠻干缺乏和主子的溝通。一如大地驚雷的配樂讓我意識到湯姆對里奧不是忠心其實是愛,深愛
科恩兄弟實乃編劇界的良心,多處人物關(guān)系的設(shè)計都是高空作業(yè),一不留神就會脫線,完全憑著敘事天賦駕馭文本韁繩。臺詞貼近古早期的好萊塢制造,構(gòu)圖運鏡也非常講究,拍出了黑幫題材不常見的優(yōu)雅與悶騷。帽子戲法與尸體魔術(shù),生與死的十字路口。
1.科恩兄弟第三作,聚焦美國禁酒時期(1920年代)的黑幫爭斗,又結(jié)合了黑色電影風格與喜劇元素,片名來自兄弟倆早期的御用剪輯師Michael R. Miller,科恩兄弟在拍攝期間遭遇了寫作障礙,遂休假三周寫出了關(guān)于寫作障礙的神級劇本[巴頓·芬克]。2.劇本精妙,敘事高效,張力十足,主要人物猶如時時走在鋼絲上,無常命途與未知偶然貫穿全片,而觀者也至終猜不透主角內(nèi)心想法。3.表演精湛,精明冷靜又總是挨揍的湯姆、貪婪圓滑的兩面派伯尼、自傲又情緒化的利奧、講道德又殘暴的卡斯帕與冷血敏捷的艾迪都塑造得很成功。4.冷色調(diào)配,大量運用快速推拉鏡頭強化緊張感,多用鏡子,窗簾匹配疊化轉(zhuǎn)場。5.動聽配樂與夸張飛揚的段落:反刺殺掃射(Danny Boy),警察突襲酒吧與樹林中的意語歌劇。6.戴正、被踢飛或追逐的帽子。7."Look in your heart." (8.5/10)
把寫爛了的黑幫離間設(shè)套寫出新內(nèi)容,哪些是運籌帷幄又有哪些是被命運擺了一道后再裝出是自己擺了命運一道?人不僅猜不透別人連自己的真意都讀不懂。結(jié)尾有點《第三人》,我覺得他對老大終究是有真情意的。笑點多,老大槍戰(zhàn)最好笑,布西密那一分鐘我始終在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