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組成員堀部隆一 的生活現(xiàn)狀,與風光不再的龍三有些許相似。
2017年11月底,來自神戶縣的山口組成員堀部隆一,無意中發(fā)現(xiàn)自己投稿的小詩被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山口組新報》上:
“比泄露情報更嚴重的,是漏尿?!?/p>
“這就是你吐的口水?我會喝掉的。多少我都喝,那你敢喝嗎?”——除了這種回憶幫派斗爭的題材之外,同期刊登的“川柳”,大多透著一股濃郁的小市民作風:
“我的妻子殘酷無情,想要播豆種。”
“正月每次見到孩子,我的錢包都會哭泣。”
“年紀大了,醫(yī)生的診斷很準確?!?/p>
……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這種與黑幫氣質嚴重不符的打油詩頻頻登上《山口組新報》,字里行間泄露著一股讓人摸不透的中老年失意,讓人難以想象——這就是當年那個“菜刀斷指”,“筷子插耳”的狠角色。
連《產(chǎn)經(jīng)新聞》的記者也忍不住調侃:“大佬遲暮,真是比工薪一族還虐?!?/p>
是了,跟龍三等一眾年老黑幫成員一樣,堀部隆一 也走進了日本黑社會的中年危機。
無法回避的事實是,在日本老齡化危機的大背景下,連黑道組織也開始淪為“老年中心”。據(jù)日本警察廳2017年的統(tǒng)計,全國50歲以上的黑道成員超過了40%。
“再加上日本警方的嚴打,經(jīng)濟又不景氣,一些無法加入年金和保險制度的老年極道和同齡人相比,生活更慘淡,”黑幫文學專業(yè)戶鈴木智彥分析到,“于是大家就把這種情緒發(fā)泄在機關報上,希望有人一起分擔。”
嶄新的豐田級別高檔車,清一色穿著黑色西服的馬仔,造價不菲的通體紋身……這一切曾經(jīng)讓不少極道男孩沉浸在擁兵自重的快意中。
但如今,極道男孩變成了極道老男孩,而種種跡象也表明,“切手指”的時代已隨著他們的青春一去不返——世界上規(guī)模最浩瀚的日本黑幫,正面臨著一道“生存或是毀滅”式的難題:
日本社會的老齡化和年輕勞動力短缺問題洶涌襲來,日本警方也對他們虎視眈眈。
不同于其他地區(qū)的黑社會組織要千方百計地隱藏自己,在日本,暴力團體可以合法接受登記,并在法律監(jiān)控下活動,日本警察廳每年都會發(fā)布白皮書,統(tǒng)計黑道成員的人數(shù)。
而這一數(shù)字,自90年代以來逐步下降:1990年代初,全國有黑幫成員7萬人,到了2016年底則只剩下18100人,去年又減少了4600人。
就連號稱“4萬人軍團(含預備成員)”的山口組也嚴重萎縮,勢力只剩四分之一。
“我所屬的辦公室,現(xiàn)在的組員數(shù)只有全盛時期的五分之一不到,好幾個直參團體甚至連輪流看守本家停車場的人都沒有。”第六代山口組成員說。
這種萎縮不僅與部分成員的入土為安有關,對于多數(shù)還橫行于世的黑道成員而言,這是“最糟糕的時代”。
近年來,動用武器的懲罰變得愈發(fā)嚴苛。深諳日本黑社會內(nèi)情的牧師鈴木啟之說:“組織開始請求參與幫派斗爭的伙計們‘努力不動刀,也盡量不開槍’,否則高層們也會被連帶關進去?!?/p>
因此,如今所謂的“火拼”,只不過是深夜把人塞進車里,或者向敵對團伙的辦公室扔個滅火器。
這樣的日子就像兌了白開水的奶,“最近喝酒應酬或是唱卡拉OK幾乎都在白天,因為晚上容易卷入糾紛,所以實在無聊?!?/p>
再加上在組里“沒飯吃”,許多底層成員其實都一貧如洗,退出組織的人也越來越多。
“黑道這一途真得讓人待不下去了?!焙诘莱蓡T在紀錄片《黑道與憲法》中抱怨。據(jù)日本警察廳的資料,僅2013-2016年間,就有2萬人脫離組織。
“如果沒有新鮮血液進來,一切都將停擺?!?/p>
為了招募新人,作為行業(yè)標桿的山口組不僅建立了養(yǎng)老金體系,意在激勵資深成員為年輕人騰地兒,還把眼光瞄向了互聯(lián)網(wǎng)。
他們創(chuàng)建了一個名叫“反毒品,凈化日本”的網(wǎng)站,頁面設計則完全是上世紀90年代的風格, 不少照片是他們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2011年日本海嘯時親赴現(xiàn)場救災的場景。
但這種方式對年輕一代“新不良”來說吸引力接近于“0”。
“我們不加入暴力團,也不愿成為暴力團。我們熱愛街頭,追求自由?!眮碜员本胖莸你@石家族創(chuàng)立者阿嘉奈津說。
“頭兒說的話一定是對的”、“收了禮物要雙倍奉還”、“被打了一定要打回去”、“闖了禍就把自己小指切掉”……以往這些黑社會成員的自我修養(yǎng)以及堅信不疑的科學發(fā)展觀,在漫無組織的街頭地痞眼里已經(jīng)腐朽不堪。
如今在黑幫內(nèi)部,要是把事情搞砸了,也無需再切手指,向組織付一筆巨額賠款就完事了。像背叛幫派這種問題,也被看做是像跳槽一樣的家常便飯。
即便如今黑道混得十分慘淡,但也無法掩蓋一個事實——直到1992年,日本政府實施針對黑幫組織的《暴力對策法》以前,在日本社會上,黑道的存在仍被認為是“必要之惡”。
1973年上映的日本電影《無仁義之戰(zhàn)》就以這樣一段旁白開篇:“日本敗戰(zhàn)已經(jīng)過去1年,雖然戰(zhàn)爭這個巨大暴力消失了,但是失去秩序的國土上又卷起新興暴力的漩渦,人們要如何對抗這種失序狀態(tài),唯有靠自己的力量(黑幫)。”
二戰(zhàn)后,日本國內(nèi)一片混亂,經(jīng)濟全面崩潰,黑市又被三國人(當時日本對舊殖民地如朝鮮、臺灣、中國人的稱呼)把持。
為了與認為“戰(zhàn)勝國國民無需遵守戰(zhàn)敗國法律”而四處肆虐的“三國人”抗爭,已初具現(xiàn)代黑幫雛形的賭徒、販夫走卒以及無業(yè)人員紛紛聯(lián)合起來。
以暴治暴的手段立竿見影,當時甚至出現(xiàn)了官方求助黑幫對付三國人的荒誕場面。因此黑道們開始被自尊心已嚴重受創(chuàng)的國人稱為“俠客”、“俠道”。
隨后,從戰(zhàn)敗陰影中走出的日本進入了經(jīng)濟高速增長期。
憑著早期黑市的原始積累和政府的縱容,黑道們也透過“恐懼”,建立起黑白通吃、規(guī)范良好的經(jīng)濟事業(yè)群。
日本社會甚至還出現(xiàn)了“黑道的活動促進了20世紀60年代經(jīng)濟騰飛”的看法,與此相對,1990年代的經(jīng)濟衰退,有時候也被稱作“黑幫衰退期”。
彼時,黑幫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形象非常好:“他們穿著華麗服飾,開著名貴汽車,在涼爽的酒吧里飲酒作樂,只要身負象征山口組的‘菱形代紋’,手下就會有一幫為自己賣命的年輕組員?!?/p>
1990年前后的經(jīng)濟泡沫時代,手上“不勞而獲”的錢比誰都多的暴發(fā)戶就是黑幫干部。在當時大阪的北新地或東京的銀座等鬧區(qū)里,經(jīng)??梢钥吹剿麄儞]金如土的身影。
另外,日本黑幫的行事風格獨樹一幟。他們基本不會危及國家的經(jīng)濟以及大中規(guī)模企業(yè)的利益,事實上,也極少訴諸暴力,如果確實對某個人使用了暴力,那么這個人通常是另一個幫派的成員。
在1980年代,如果某位幫派成員殺了人,他多半第二天就會拿著槍找警察自首:“這事兒是我做的?!?/p>
如此的行事方式為他們贏得了一段時期的生存空間。
當時就連警察也認為黑幫具有一定的作用?!昂谏鐣闹\生方式是在法制和人治之間找到了第三條路,他們在整個社會中扮演一種協(xié)調人的角色,雖然其存在方式相當敏感,但卻必不可少。”
在進行突擊搜查前,警方會提前通知黑幫組織,既是出于尊敬,也是給幫派成員留出時間收拾好犯罪證據(jù)。
在2010年之前,黑幫組織會在東京歌舞伎町舉行年度“團拜”。他們西裝革履,集體出動,在自己的地盤上向每一個人問好。
“街上彌漫著一種微妙的氣氛,混合著尊敬,恐懼,憤怒,不知所措以及羨慕。”——這也是日本黑道最后的光景。
隨著黑幫組織的觸角遍及政商各界,甚至延伸至海外,日本官方的危機感也日益加重,警方發(fā)誓,賭上國家的威信也要瓦解這些惡勢力。
從2010年起,黑幫年度“團拜”被官方禁止。一股反黑潮也在民間旋即升起,很多商店和公司門口會掛一塊牌子,寫上:“暴力團追放”,也就是痛打黑社會的意思。
山口組辯護律師山之內(nèi)幸夫說:“對日本黑幫來說,沒有比現(xiàn)在更糟糕的年代了?!?/p>
在《暴力團對策法》頒布的20年后,2011年各都道府縣也相繼推出了《暴力團排除條例》。
它的精髓在于非精準、包圍式打擊,“你跟黑道來往,你就是反社會勢力”。
在這些條例中,不僅黑幫成員無法開銀行賬戶、租房子、進入公共浴場,就連與黑幫成員多次吃飯、聚會、旅行或者打高爾夫的人,都會被警方列入“接觸過密”的黑名單。
即使是宅急送,也不敢送到事務所門前。
因為不能開設銀行賬戶,黑幫成員的孩子只能拿著現(xiàn)金到學校交學雜費。這樣一來,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孩子的父親是黑幫的人。
就連第六代山口組組長司忍,在接受產(chǎn)經(jīng)新聞采訪時也忍不住說:“我們是黑幫,但我們也居住在這個國度里,也是構成這個社會的一部分,我們不僅有父母,還有孩子……可是現(xiàn)在,他們卻因為有黑幫的父親而被欺負和歧視,我知道我們沒有人權,但沒必要牽連家人不是嗎?”
《暴力團對策法》三番兩次的修正,再加上各地的排暴條例,許多企業(yè)都不敢再和黑道接觸,和過去經(jīng)濟泡沫時代相比,如今整個日本黑道的事業(yè)規(guī)??s小到原來的二十分之一。
黑道們的金脈越來越匱乏,只能依賴“不正當”事業(yè)維生——規(guī)模較大的,除了傳統(tǒng)黃賭毒項目,也利用P2P網(wǎng)路借貸平臺,以及像比特幣這樣的先端科技進行欺詐。
而規(guī)模不大的黑幫團體手法就略顯“可恥”,具體來講,就是販賣興奮劑給未成年人,或者專門騙一些“單純的老人家”。
生存空間所剩無幾,越來越多“不想給家人帶來困擾”、“有了孩子”、“對組織的高會費不滿”,或者,只是單純因為在幫里待著“無法養(yǎng)家”的黑幫成員選擇脫離組織。
曾為第四代組長竹中正久保鑣、山口組旗下“義龍會”會長的資深黑道竹垣悟,也于2005年金盆洗手。
長年的極道經(jīng)歷,讓他始終掛心于那些焦慮的道上兄弟。2012年,他成立了五仁會——這個聽起來也像黑道的組織,其實是個NPO法人團體,專門協(xié)助黑道成員和犯罪者回歸社會,重新做人。
“現(xiàn)在正是金盆洗手的好時機!”竹垣悟認為,在這個勞動力嚴重不足的社會,原黑幫成員會更容易找到工作。
但現(xiàn)實并非如此——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受過教育、只有九個指頭、透過襯衫便能看出滿身紋身的中年男人,那么你在日本的就業(yè)前景將會非常暗淡。
據(jù)警察廳的報告,“脫黑人員”的就職率只有2.5%,因為害怕暴力、擔心嚇跑客戶,北九州市80%的企業(yè)表示不愿意冒風險雇用“脫黑人員”。
即使脫黑人員找到了工作,也還有令人擔心的問題——那就是職場欺凌。
作家廣末登在《黑社會與護理》一書中記載了一位名叫小山的護理師,在職業(yè)培訓期間遭到同期學員恫嚇的經(jīng)歷。
2016年12月27日,西日本新聞也刊登了一篇題為《前幫派成員的艱難現(xiàn)實》的文章。文中提到某前黑幫成員,經(jīng)朋友介紹到了一家電氣工程公司工作??墒怯幸淮喂緛G了備品,同事們紛紛投來懷疑的眼神,甚至當面辱罵“罪犯能干什么活兒啊”、“不要臉的東西”。
就這樣忍了三年,他最終打了上司一頓然后離開了公司。
3年前,希望養(yǎng)老不想再生事端的老年極道吉田退出了黑幫組織。然而根據(jù)“原暴五年條款”,即使他脫離了黑幫,但在法律層面上,5年內(nèi)他仍然是道上人。
不久前,吉田因為“向店員隱瞞黑道成員身分購買手機”而被警方帶走。
監(jiān)獄里沒有黑得駭人的豐田商務車,也沒有令人疲憊的貓鼠游戲。此刻,戴上手銬的吉田,正在藍天白云下的監(jiān)獄運動場上,看著自己平生最愛的棒球賽。
“我的身體也在這里的警官照顧下,定期服藥,越來越健康。但是我不敢讓我媽媽知道我被關。媽媽93歲了,入獄時我騙他說我要去中國做生意,聽我小孩說,媽媽雖然已經(jīng)癡呆了,但還記得她有一個‘在中國做生意’的兒子?!?/p>
香港導演高子彬的《殺出個黃昏》默默無聞,所描寫的情節(jié)和主題,正好與日本導演北野武的《龍三和他的七人黨》相互照應,仿佛兩個心心相印,英雄惜英雄的暮年好漢,在夕陽下互相扶持。老派的地下結社運動隨著東亞國家經(jīng)濟泡沫增長期的放緩,戰(zhàn)后社會管制力量由松到緊,法治的健全,已經(jīng)逐漸消亡,正象一個意氣風發(fā)的青年走向了暮年。隨之走向衰弱的,還有地下結社運動初期所倡導的俠義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在五六十年代時,東亞的國家地下結社運動高漲的時候,所秉持的傳統(tǒng)俠客精神,也已經(jīng)日趨衰落。隨之而來的是,純粹以利益為追求,以暴力為支撐的社會邊緣犯罪組織價值觀的形成。 北野武的作品秉持了他一貫的冷峻,即使用戲諧、滑稽的形態(tài)來描寫老派結社組織的衰弱,也充滿了冷峻的笑話。日本的結社形態(tài)在2000年以后,隨著社會經(jīng)濟泡沫的破滅,以及社會反暴力法的實施,基本走向末路。幾個老人組織起來的地下結社形態(tài),己結成為社會的邊角料和笑料,但同時,影片也向原有的俠義價值觀做了致敬。 高志斌的作品加入了溫暖的感情主題,從音樂、色彩,以及描寫的歌廳、小飯店這一類的場景,也充滿了濃濃的老式港片的味道。同時也懷念了老派地下組織所秉持的俠肝義膽,兄弟情誼。 影片還模仿了法國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當中,殺手爺孫之間的細膩感情色彩,為這部懷念題材的作品,增加了一絲黃昏的溫暖。
電影選材比較有意思。北野武的電影,確實適合茶余飯后去看。過癮、好玩、黑色幽默。 這部電影講了一個中年危機的事兒,不過不是“好人”,而是一個“高精尖”行業(yè),黑社會。 這部電影北野武將黑色幽默通過鏡頭正反打和臺詞上的“時代差異”體現(xiàn)的很好玩,人老心不老的幾個黑社會退休人員實在是懷念以前的日子,于是準備一鼓作氣煥發(fā)事業(yè)第二春。 借這部電影我確實想上綱上線一下。 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想起了高中看的一本小說,孔二狗的黑道風云。 有很多橋段都很像?!斑@個世界怎么成這樣了”是那本書和這部電影拋給觀影人的最大疑問。其實也是自問自答。 當時代在發(fā)展,必然有人和物被淘汰,而被淘汰的人和物,除了心有不甘,更多的是質疑社會不要我了么? 其實答案很簡單,涮火鍋,肉會產(chǎn)生肥沫,當我們受不了了,自然會把泡沫撇出去,那留下的,就只有大快朵頤的肉本身了~浮躁的,虛的,是不會“實”的。
北野武顯老了,演警察還像黑社會,一幫老頭玩得開心,黑幫遲暮心不死,坑蒙拐騙不成功,坐吃等死被人嫌,氣場罩身不走樣,出門還能搶地盤,暴走喜劇,老年紋身,昭和殘俠,故事有些簡單、情感分量不足,不過還是挺樂。什么時候吳宇森拉上謝頂?shù)牡引?、撲克臉的發(fā)哥也拍個這種戲,就好玩了。
挺后悔沒在電影院看的。笑趴了…有個電視劇三匹のおっさん,稍微有點點相似(老年人和以前的伙伴又在一起做年輕時候的事兒),但是實質和這部比根本是渣。導演在戲里戲外都是權力象征
哈哈哈…笑抽了
可憐的茂吉,生前為兄弟兩肋插刀,死后被兄弟插了無數(shù)刀。
幾乎可以五星,idea絕對超一流,可惜前兩幕實在妙極,到第三幕就有點草率了,有個現(xiàn)實主義氛圍,第三幕似乎導演也忘了……走到一些奇怪的地方去了,盡管追車戲拍得很搞笑但是還是,唉。這個故事大概更適合做成日劇吧……
北野武的黑幫情結,對逐漸逝去的老一輩的尊敬。社會在進步,也愈加渾濁不堪,珍貴的是“切手指”精神。明明是爆笑喜劇,還是能體會濃濃的傷感,但依舊是一股向上的正義力量,正是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復雜的矛盾的情愫,是高級電影情緒的體現(xiàn),讓你來做,你做得到嗎?[B-]
太黑色了?。?!傻逼西的豆瓣為什么推薦的都是2星評論?因為北野武沒給你麼內(nèi)刷評分么?
北野武堅持用黑道描繪社會貫徹至今,影壇異類實至名歸。這次終于輪到黑道背景的夕陽紅主題,畫風不斷跑偏,笑中帶淚。主演藤龍也四十年前裸演過感官世界,其中情懷你懂的。
學生仔!明明沒錢,裝模作樣點什么天婦羅冷蕎麥面??!明明沒錢,還有臉吃天婦羅冷蕎麥面嗎?你就想上那女人吧,色胚!女人!一份天婦羅冷蕎麥面你就讓他睡你嗎?是不是點個大份你連菊花都讓他爆??!
明明沒錢,還有臉吃天婦羅冷蕎麥面嗎
警示:北野武及其事務所已進入童話養(yǎng)老模式。
一生耍流氓到入土,詐騙犯聞風喪膽,然而有種慢悠悠的喜感。貧嘴好笑,殺入敵組織總部爆笑,針針投中20分x3笑得抽風。安田顯山中無老虎狗頭軍師稱大王的感覺對頭得很,又刷到新技能點了
近年來看過最好的日本電影,前二十分鐘的戲就值得給滿分了,后邊居然還越來越有趣!北野武Sama,拜服!
幽默底下是時不我予的嗟嘆,粗獷豪邁裡頭是深情,一直如是,也希望永遠也是。別小覤北野武了啊。
被時代拋棄卻一身正氣,講究義理的一群老頑固們公開向拋棄他們的時代挑戰(zhàn)。用笨拙較真的方式去干自己認為是對的事,真是又熱血又可愛。很嚴肅的胡鬧可真是北野大爺?shù)娘L格啊,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也不忘調侃自己:“等你出來大家都掛啦!”超齡少年斷指的瀟灑定格,帥掉渣!
片名是我翻譯的!激動!
黑道的新老沖突、用喜劇來表達也不錯、北野武的玩笑之作、如果認真必定是佳作
「黑社會退休老干部發(fā)揮余熱積極改善組內(nèi)作風」。劇場里的じじばば都笑趴到地上,連語言弱勢群體如我都不由自己地笑出了聲兒。
那個35 55的梗太歡樂了 龍三穿著一身女人裝和高跟鞋從大媽家跑回自己家的這段是北野武的親身經(jīng)歷 只是比龍三更慘烈的是北野武還忘記帶自己家的鑰匙了 wwwwwwwww
實在太好笑 從頭笑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