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們都是會死的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昨晚沒有睡好,原因除了自身一以貫之的衣食之憂外,主要還是受到外物的干擾——徹夜的喧囂,小區(qū)又走了一位老教師。
然而這喧囂不是來自于主客嚎啕之哀哭,而是笑語喧嘩加上麻將噼啪。這樣的場景不是第一次見聞了,只因這次的靈棚與我這小院只有一墻之隔,所以動靜就感覺分明了許多。我不知道最最講究孝道、講究慎終追遠的中國人,面對喪事,是怎樣演化出這樣的景觀的?我在輾轉(zhuǎn)反側(cè)之中側(cè)耳諦聽,沒有一絲微弱的哭泣,各種嘈雜的聲音之外,唯一能夠指示這是一場喪事的能指是音響中單調(diào)的“阿彌陀?!敝暋?br> 早晨起來,出外一看,七八桌麻將散亂的鋪開,昨夜喧囂的人們也歸去了,只是換了新的一撥,于是喧囂依舊。駐足細看那一排排花圈,挽聯(lián)上分明寫著與死者相關的親友們的“哀挽”“敬挽”之詞,來自其弟子的最多,一幅幅挽聯(lián)在晨風中無力的飄蕩。靈棚深處,鏡框中一個模糊的老人在一聲聲“阿彌陀佛”中打量這個已經(jīng)遠去的世界中的一切。
只是沒有人哭,我于是想起了早年看過的一部電影,名叫《哭泣的女人》,講述一個哭喪婆的故事,心想既然自己哭不出來,雇個哭喪婆來代哭總是可以塞責的。在北京打工的貴州女子王桂香,丈夫因賭博而動手打瞎了別人的眼睛,結果被抓了去坐牢。而王則被迫回到了家鄉(xiāng)小鎮(zhèn),丈夫的離開,讓這個脆弱的女人感到辛苦:除了要掙錢養(yǎng)家還有一個三歲的小孩要帶。王桂香心里盤算著攢錢去把丈夫贖出來,但這對不懂任何手藝的她來說也不是件容易事。她過去的情人現(xiàn)在是鎮(zhèn)上做殯葬買賣的老板,他就叫王桂香去做哭喪婆。王桂香早年習過曲藝歌舞,有功夫底子,于是哭死人的名氣越來越大。就這樣,請她的人多了,錢也掙的多了,她開始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還能時常給千里之外監(jiān)獄里的丈夫寄去些補品。王桂香將足夠的錢交給了監(jiān)獄長,在家安心的等著丈夫回來的時候,結果噩耗傳來,丈夫因為越獄,半路拒捕,被公安擊斃。消息傳到鎮(zhèn)上,人們都在想這回王桂香可得大哭一場了,誰知她只是發(fā)呆,無聲無息。但是第二天,在一個老板的葬禮上,她哭的死去活來,掙了不少紅包……
故事大抵如此,其中某次哭喪,縣里有名的企業(yè)家新近喪父,于是找到了王桂香,王列出了各類哭法的相應價格,其中有山崩地裂、四鄰不安、繞梁三日、傾盆大雨、美聲花腔等等名目。闊氣的老板選擇了最貴的美聲花腔,700大洋,紅包另計,并反復叮囑錢不是問題,一定要哭的全縣皆知,要讓所有人知道他們弟兄是最最孝順的。
結尾的那個場景當然是最具震撼力的,除了賣力歌舞的王桂香的身影,就是那四圍大方擺開的一桌桌麻將。因為丈夫的暴斃,王桂香的哭泣感動得眾人也是第一次流下了眼淚,一個個紅包遞到了她的手中。
哭喪婆其實古已有之,有錢人家死了人,照例是要大辦喪事的。一來顯示死者家族的勢力,表明都是孝順之輩。二來可以收很多財物,喪事可以辦成喜事,俗稱“喜喪”。上百人聚集在靈堂前,呼啦啦擺開幾桌酒席,為制造氣氛,讓來人知道先苦后甜,哭喪婆就派上了用場。考之于典籍,《禮記》、《儀禮》不愧是中國禮儀之集大成者,對主人主婦何時哭,如何哭,是撫尸而哭還是跳起腳哭,規(guī)定得十分詳細,但若要嚴格執(zhí)行,沒有相當?shù)墓ακ呛茈y讓人承受的,故請人代哭,起初是出于無奈?!秲x禮·士喪禮》“代哭”下原注:“代,更也。孝子始有親喪,悲哀憔悴,‘禮’防其以死傷生,使之更哭,不絕聲而已?!庇谑谴蕹蔀榱艘环N禮儀習俗被傳遞了下來,其初衷是為了防止主人哀痛太過傷害了身體。
可是中國人不愧是“名教”的子孫,名教就是重名而輕實,重形式而損內(nèi)容,于是不管是真哀痛還是假哀痛,都可以借由哭喪婆來換取孝順的美名。發(fā)展至今,登峰造極,連哭喪婆也不需要了,雖然哭喪婆不管哭的如何感人,其自身畢竟與死者沒有關系,但好歹她還是一個人。現(xiàn)在,聰明的人們知道,只要擺上一臺音響,讓電流和磁帶去代人發(fā)聲,就同樣達到了長歌當哭的效果,真正是又好又省又方便。
不僅如此,當著死人,有生者更能感到生之可貴,于是各種生的激情都被調(diào)動了起來,大吃大喝有了更好的胃口,棋牌麻將有了更激烈的博弈。我躲進蝸居,想到了那個最講究慎終追遠的人的話:“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子食于有喪者之側(cè),未嘗飽也。子于是日哭,則不歌”、“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外面的喧囂聲還要持續(xù)幾日,我更加害怕起來,因為我知道我們都是會死的。
2 ) 哭泣的女人影評
一說到《哭泣的女人》大家第一時間可能會想到畢加索的傳世之作,這幅畫中,主人公扭曲變形的臉,滾滾而出的淚珠,表現(xiàn)了底層社會人們肝腸寸斷、痛苦無助的景象。而我接下里要說的曾入圍第55屆戛納電影節(jié)的《哭泣的女人》與畢加索的畫作有異曲同工之妙。
劉冰鑒是我國第六代導演,《當代影評》中評價到,在劉冰鑒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對社會環(huán)境和物理空間的刻意強化 :一方面,這種環(huán)境與空間被作為戲劇中的背景或舞臺,是承載故事或人物的依托 ;另一方面,它們還走上前來,參與了臺前的故事的進展,或者人物樣貌的完善與人物行動的動機。因而,在當下中國社會中各個階層、各個角落的人物生存狀態(tài)成為他作品最顯見的主題,這些都在《哭泣的女人中》展現(xiàn)出來。
主角王桂香因原來工作的劇團解散,和她的丈夫許長庚從貴州小鎮(zhèn)到北京打拼賺錢,成為北漂一族,也許王桂香在來北京之前也對自己的北漂生活有過美好的幻想或者規(guī)劃,但一個從貴州鄉(xiāng)鎮(zhèn)出來的女人面對現(xiàn)實的北京,她的一切幻想都被鋒利的刺刀無情刺穿。王桂香無所為生,只能賣黃色碟片并借孩子自己打掩護。而許長庚面對壓力和玩樂的誘惑,他選擇了墮落,他與結識狐朋狗友喝酒、賭博,逐漸淪為社會的邊緣人,碌碌無為卻又樂在其中,樂在其中卻又焦慮不安……因為一句“你老婆陪我睡行嗎?”許長庚與這個口吐狂言的人發(fā)生沖突,把他的眼睛打傷,許長庚被送進了派出所,為了賠償對方醫(yī)藥費和贖出丈夫,王桂香的還債之路由此開始。
走投無路的王桂香回到家鄉(xiāng)籌錢,她的老相好李友敏為她指出了一條哭喪之路??迒噬饴鸨饋?,電影中每次哭喪時都有這樣一個細節(jié),葬禮上死者的親人面無苦色,甚至是在一旁說笑打麻將,有的人只是表面裝裝樣子,他們都與王桂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便是“中國式偽孝”!這種偽孝在落后的農(nóng)村地區(qū)尤為突出,不孝兒女為了在父母死后獲得大孝子的名聲,不惜重金辦喪禮請哭喪女,這便是鄉(xiāng)土文化的畸形。
她一面與老相好翻云覆雨,一面為了贖出丈夫與監(jiān)獄長發(fā)生關系。而這時命運與她又開了個玩笑,丈夫因越獄,襲警而被公安擊斃。而老相好李友敏也不答應離婚娶她,他老婆當街謾罵王桂香,圍觀的群眾似乎毫不關心甚至享受著這街頭鬧劇帶給他們畸形的快樂,阿Q精神在小鄉(xiāng)鎮(zhèn)的群眾里赤裸裸地展現(xiàn)出來,影片從始至終白描的寫實真真實實地體現(xiàn)著生活的冷漠。
影片最后,王桂香在哭喪時真的哭了!她這次是為自己而哭。可因為她表演的“真實”一個接一個的紅包塞進她的手里,多么諷刺的黑色幽默!
太過于真實也太過于荒誕!畸形的鄉(xiāng)土文化所反映的無知、可笑反映了時代變遷造成的鄉(xiāng)村窘境,像王桂香這樣的年輕人既融入不到大城市去,也不被鄉(xiāng)村所接納。北京大都市---貴州小鄉(xiāng)鎮(zhèn),時代的變遷造成了城鄉(xiāng)差距越來越大,而鄉(xiāng)土文化和思想?yún)s固化于鄉(xiāng)鎮(zhèn)中,不良思想封建、市儈、落后,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這不就是2000年前后中國發(fā)展必然存在的一個漏洞嗎。外出闖蕩的鄉(xiāng)下人被大城市排斥,回來卻不能很好地生活在故土,他們立于故鄉(xiāng)土地上卻像是是漂泊的“異鄉(xiāng)人”。
3 ) 哭喪的表演
哭喪作為一種職業(yè)古已有之,“禮防其以死傷生”,目的是防止親人不會因哭泣而過度悲傷傷及身體,所以才有“發(fā)乎情而止乎禮”的說法。王桂香回到貴州銅仁縣城以后從事的哭喪顯然是傳統(tǒng)文化的異化——王桂香自然是發(fā)乎“錢”,喪主們則發(fā)乎“偽”,即偽裝。于是哭喪成為了世俗表演,這對于縣劇團出身的王桂香來說“專業(yè)對口”,一躍為著名“哭星”。影片以此為突破口,撕開了偽善的遮羞布,展現(xiàn)了一幕幕荒誕而真實的社會真相:巡警沒收了王桂香沿街叫賣的盜版影碟后津津有味地挑選碟片;監(jiān)獄長一番冠冕堂皇義正言辭之后接受了王桂香的性賄賂;王桂香和舊情人小明在花圈堆里卿卿我我,一聽到死人的消息,立刻停止做愛,趕赴生意場;生意場上有的,哭喪一應俱全,有分類明碼標價、有“時”到收款、還有客戶糾紛罵街扇耳光。影片重點表現(xiàn)的三場哭喪和情節(jié)發(fā)展完美契合:第一場是王桂香正式出山,葬禮上水袖翻動,載歌載舞,讓見慣了傳統(tǒng)婆姨哭喪的人們刮目相看,一炮走紅;第二場是極為荒誕的為狗出殯哭喪,山間小道上吉他伴奏,王桂香邊走邊舞邊唱,哭笑不得;影片結尾,王桂香在喪夫、失愛、一片苦心打水漂之后的哭喪,這次是真的發(fā)乎情了,哭得肝腸寸斷,哭得紅包不斷。廖琴在此片奉獻了杰出的演技,她既是貴州銅仁人,又是中國戲曲學院的老師,在哭喪中融匯了貴州民歌、傳統(tǒng)戲曲和流行歌曲。難能可貴的是她把王桂香的淳樸又狡黠、潑辣又真誠、計較又豁達、俠骨又柔情的復雜性格演繹得絲絲入扣,令人擊節(jié)。
4 ) 白描的寫實和生活的冷漠
小城里面的妹子在北京打工,靠路邊賣碟片過活。她家男人不務正業(yè),一次賭博和賭友打架打瞎了人眼睛,被判坐牢,這妹子只能回鄉(xiāng)重新生活。和曾經(jīng)喜歡她的一男人混在一起,那男人靠賣花圈過活,后來生出讓王桂香哭喪賺錢的門道。一路哭喪紅起來,到后來的端起來架子做買賣,然而生活給王桂香這樣的女人,最后留下的卻只是哭喪場上為自己的賣哭遭人閑的生活留下心酸的眼淚....
后記:
之前沒看片子的時候,想著會是個什么樣悲劇的故事,以哭泣的女人來定名,看了之后是大跌眼鏡,也真是不一般的哭啊。
記得很久前聽到有雇專門哭喪的事,但只是聽說不真實,覺得這樣的事情也許是少數(shù)的吧,很快就忘記了。今兒看了電影之后,對那時聽說的記憶加深了許多。王桂香時髦流俗的打扮,以及扭擺走路的姿勢,是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形象的縮影。還有在京賣碟片叫買賣的形態(tài),還租人家孩子當掩飾,能賺錢的,什么方法都能想得出來。后來孩子的爸媽跑了,把孩子落下了,這現(xiàn)實中這樣沒人情的爸媽還是有一部分的,真是沒良心??!后來王桂香和別人的廝混賣哭,是她自己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所迎合的一種過法,為了生活,哭喪對她來說除了嗓子上的難受是沒有感覺的,對她來說就是個會賺錢的買賣。這和請她去哭喪的人家,都看成是一種形勢,著實冷。當看到王桂花唱著流行歌曲的調(diào)子哭喪的時候,首先是真新奇,當發(fā)現(xiàn)鏡框里面是個狗的頭像的時候,有些崩潰,這世道,不過很真實。對于王桂香的不同花樣的哭喪,是親情變淺后的需求,需求的多了,大家都如此了,就流于一種膚淺的風氣了。王桂香雖然市井不甩別人的閑話,但不會拋棄別人丟給她的小孩,還是善良的,以及由哭喪所表現(xiàn)出來的鄉(xiāng)村的一種生活面貌,都很很真實生動的,也表現(xiàn)出生活中的冷漠,不管你是誰。
5 ) 先敘述一下情節(jié)
看了劉冰鑒的《哭泣的女人》,片子算還不錯。說的是貴州某地方劇團解散了,一女演員王桂香和男友去北京闖蕩。然而到了北京無所為生,只得在街上賣黃蝶毛片,為了掩護,找人借了個孩子抱在懷中算作掩護。男友又沉迷賭博,并因口角打瞎別人一只眼被抓入獄。此時借來的孩子因父母養(yǎng)不起跑了,竟然無處歸還,她不得已只得帶著“孩子”回鄉(xiāng)。
說到這里只是一個引子,或者說是一個縣城文化凋敝去北漂,歷經(jīng)種種“生活”處處受挫的背景。這就又回到縣城里來了。
回鄉(xiāng)做什么呢?劇團早就散了,只有一間宿舍還可棲身。于是去找過去的相好,他已經(jīng)結婚了,開了家“好發(fā)財”喪葬用品店。他倒是還有些舊情,也有些商業(yè)頭腦。想及她不是唱的好嗎?何不為其他人“哭喪”“好發(fā)財”呢?
王桂香在初次受挫以后砥礪了一陣,操練各種民間喪曲。果不其然,她一唱而紅了,聲名漸播,價碼也逐漸抬高。王的哭喪按小時計費,明碼標價。最高級別的是哭得“山崩地裂”500元,其次有什么“繞梁三日”等等價目不等。
接下來的情節(jié)就是中國縣鄉(xiāng)的一幕幕社會眾生像了。有不肖子孫來花大價錢給他們父親送行,目的當然是要顯示他們多孝順;有死了愛犬,一干隊伍排了長隊送葬,王輪著唱了好幾首流行歌曲,一泣一回頭,“離開你我可怎么過……”,唱的貴婦人眼淚漣漣……縣城的死人信息傳向他們,她們就立刻行動起來,喪曲、殯葬一條龍。按她前男友的話說,這是旱澇保收的行業(yè)啊。
王辛辛苦苦地賺錢,好賠被打傷人的錢,也把她獄中的丈夫早點保出來,因為中國的“監(jiān)獄”太苦了。生活一切都在繼續(xù),不想傳來丈夫越獄逃跑被擊斃的消息。
王簽了死亡通知書的家屬一欄時也是默然無語。她說“反倒輕松了”,我相信這是真的。一切都來不及,她還要忙著去趕早就約好的一攤“大活”。她在祭奠那里照例哭唱了起來,但沒來由地,她唱著唱著悲從中來,嚎啕……凝噎……
6 ) 這個姐姐身材真好
雖然這個姐姐說出軌就出軌 說跟局長睡就脫衣服 為了錢說哭就去哭
但老公再不爭氣 她還是去掙錢去給警察局長睡 孩子媽跑了她也沒直接甩手不管孩子死活
她身上有一股灑脫勁 你不敢做老娘敢做 不管敢做老娘還敢承認
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被罵婊子甩手就回對方一個大嘴巴子、被收光盤后扭頭擰著屁股就走的樣子
但是她其實也渴望著歸屬和幸福 陳庚死后 她立刻就要去賺錢 她質(zhì)問小明就沒有想過要娶她 小明也回說 你也沒有想過要嫁我
我覺得她可能想過吧 花錢舍身子救老公是義氣是情分 對小明應該也有愛吧 因為我覺得她真的是一個很獨立的人 但從攢錢救老公和問小明的話里能看出來 她還是想要一個歸屬 不論是陳庚還是小明 都有一個信念支撐著她
畢竟人生沒有了奔頭 就很難活啊
這個姐姐 身材好好啊
孟姜女派傳人 靠哭死人活下去
這部電影示范了如何在社會急劇變化的速度里捕捉人的生存狀態(tài),尤其是不為結構所困反而能在其中存在、游移甚至有所突破的生命力,并且獲得相對全面而富有彈性的情感體驗。真是被忽視和低估的導演和作品。它證明我們也許活得不夠完美但我們活過。
x 社會底層人的人間悲苦煉就了哭喪女人超強的生存能力與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看下來是那么真實那么壓抑那么不舒服。(似乎這類片子只能在國外公映)"粗俗的女人,內(nèi)心卻有自己的純凈。 她就想好好的活著,一點點幸福而已。但生活什么也沒有給她。 惆悵的片子,色彩也用的很美。"
7.5/7.5
那是一個不屬于我的年代,對我而言,她遙遠、陌生,可是影片卻是那么的真實,比起許多描述當代的片子來得真實與逼近自己的內(nèi)心。最后的慟人的哭泣聲與熱滾滾的淚水,是一個人最最真摯情感的流露。
這個女人一直是個認真生活的好女人 即使她像潑婦 做低賤的事情 和丈夫以外的男人睡覺
異化實證
粗糲的小成本電影,卻堪稱華語佳作。真可與《喜喪》連看,那是“喜”的喜喪,這是“喜”的哭喪。生活中突然的戲劇性,因為突然,所以自然。如懷中孩,突然地來,突然地消失,突然地又來,省略進一步消解了戲劇性。另外本片對公權力的諷刺,令人咋舌,二十年,恍若隔世。
影像本身,有種粗礪的生活質(zhì)感,但拍片理念,還是太簡單粗暴了,比如顧客滿身找毛片,為讓丈夫減刑去找監(jiān)獄長,警察捉著手按手印……首先,它會讓人懷疑真實本身,其次,就算它全都來源于生活,怎么表達自然就更考驗技巧,非要用得這么猴急而且套路嗎?
不能被鄉(xiāng)村的寧靜迷惑了,事實上大多數(shù)情況下它更加可怕。封閉不開化愚昧冷漠,不比城市強到哪兒去。甚至更殘酷。對中國的喪葬行業(yè)一直覺得很神奇啊。這個哭喪女人類似我們這里的那種喪葬小樂隊。相當紅火賺錢的行業(yè)呢- -
土得太好了!怎么能這么土!怎么能這么親切!太喜歡了?。。∵@種真與假的混沌,就是最復雜的感情!太好看了?。?!給了女主角這么大的特寫,僅僅只有一次,牛逼!
哭,為了活下去。最后一次哭得最悲,是在哭亡人,也是在哭自己。
女主角讓人驚喜,黑色幽默段子比較刻意,諷刺得不夠力度
中國的地下電影大多呈現(xiàn)一種殘缺不全的游離感,劉冰鑒卻做的很好,完整的故事和情感積蓄,始終有頭有尾又明顯遠離常態(tài)。聲畫處理是一個看點,鏡頭稍微有點畏首畏腳不夠舒展。主線以外對于以警察監(jiān)獄為代表的權力階層的塑造太僵硬,意圖雖然明顯,但是流于表面。三星半。
到最后真哭了,這就是現(xiàn)實
活著不孝,死了亂叫——中國獨特的喪葬文化一覽;故事是好故事,女主之外,其他人的表演還是不夠自然。
你失父母她失犬,哭喪嫦娥舒廣袖,忽聞夫死情無義,淚飛頓作傾盆雨
很諷刺的故事。
女主角讓我想起了卡比利亞...
批判中國封建社會的電影 終究是不入中國百姓的眼睛 因為事情真實到 發(fā)生在自己身邊 刺痛了他們的心 可偏偏 它射中了法國評委的心 這個中國女人 像極了我的一個親戚 可是 卻叫不出她的名字 這才是 最令人心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