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inematic odyssey exploring David Bowie’s creative and musical journey.
From visionary filmmaker Brett Morgen and sanctioned by the Bowie estate.
Five years in the making and featuring never-before-seen footage, experience it in theaters and IMAX this Fall.
我看過的第1474部電影,《月球時代白日夢》我給8.1分。 英國傳奇搖滾樂手大衛(wèi)·鮑伊傳記紀(jì)錄片,夢幻!迷離!躁動!視聽效果極致! 這次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展映的版本一刀未剪!??! 導(dǎo)演布萊特·摩根的這部《月球時代白日夢》把大衛(wèi)·鮑伊人生中罕見的私人素材呈現(xiàn)出來,真是讓觀眾大飽眼福! 《月球時代白日夢》傳記電影的一部佳作!
看完有些畫面印象很深刻,順便備忘一些熱知識。
首先是那首《Space Oddity》,《白日夢想家》男主坐上直升機聽到的彈唱就是這首歌。
寶爺通過這首歌塑造了一個舞臺人格,宇航員Major Tom(湯姆少校),據(jù)說靈感來自于庫布里克的《2001 太空漫游》。2018年,埃隆·馬斯克使用火箭把特斯拉發(fā)射到太空,車內(nèi)單曲循環(huán)的就是這首《Space Oddity》。
寶爺還有其他舞臺形象演繹,紅發(fā)、額頭上有一個金色圓形是雌雄同體的Ziggy。紅色??閃電妝是Alladin Sane;還有他精神狀態(tài)不好那個階段的“瘦白公爵”。
電影開始和結(jié)尾的宇航員骷髏是專輯《★》里的《black star》mv畫面。片中68歲的鮑伊舉著一本書也是取自這里面。據(jù)說專輯發(fā)行3天后他就去世了。
有段西裝革履的畫面,也是mv,《jump they say》
2小時的地方閃了很多電影畫面,大概翻了一下
《月球旅行記》
《大都會》
《綠里奇跡》
《一條安達(dá)魯狗》
《第七封印》
《紅菱艷》
《2001太空漫游》
《地下絲絨》
《諾斯費拉圖》
還有一個《感官世界》找不到在哪邊出現(xiàn)了囧。
片中出現(xiàn)的浴缸話劇是百老匯劇《象人》,寶爺扮演嚴(yán)重畸形的約瑟夫·梅里克。
寶爺演過電影,大家都知道的《戰(zhàn)場上的快樂圣誕》
此外,《致命魔術(shù)》演特斯拉 、《輕狂歲月》演安迪沃霍爾,《千年血后》演吸血鬼。
值得一說是演《出賣地球的男人》的男主,還拿了土星獎最佳男演員獎。
回到電影本身,意識流,蒙太奇,華麗視聽,迷亂致幻,感覺是個大型粉絲向安利混剪hhhh。
大概每一位藝術(shù)家都想要這么一部傳記電影吧,尤其是我行我素的異質(zhì)天才,他們才不管大眾喜歡什么,而是把自己喜歡的帶給大眾,這樣的藝術(shù)家屬于這個時代又先于時代,屬于大眾更忠于自我,若是還能成為流行巨星,就是一段雙向奔赴的佳話。這樣的藝術(shù)家們就應(yīng)該有一部這樣的電影,no facts,no comments,只有他自己的講述,娓娓道來,帶你進入他的世界。
如此意識流,卻比人物小傳式的傳統(tǒng)敘事讓你更能靠近大衛(wèi)鮑伊的精神世界。他是不被規(guī)訓(xùn)的,自然也不被定義,他表演著搖滾式的迷狂,又冷靜審視人與宇宙。好的傳記就該這樣,導(dǎo)演隱于電影之后,此片spirit屬于David·Bowie。
說句題外話是看鮑爺總會想到張國榮,他們具有太相似的精神氣質(zhì)。然這些年音樂會唱的他的歌,港府講座聊著他的戲,紀(jì)錄片談著他的生平,太多他者視角的臆測,呈現(xiàn)出來的都不是那個原原本本的他。他應(yīng)該是喜歡這樣的傳記形式的。只是不知道以后會怎樣,我想如果有電影,應(yīng)該也不會像《月球時代白日夢》這樣,中國式的詮釋太癡迷于起承轉(zhuǎn)合,執(zhí)著于蓋棺定論,有果必尋因,只怕造不出像夢一樣的輕盈質(zhì)感。只求以后如真有Leslie的電影,少點臆測歪曲,也不負(fù)這樣的美麗來過人間。
絕色。絕色可以墮落,可以下落不明,可以閃一剎那光輝便任性而為。然而只有恆定的,無畏的,不慌張的絕色,方可成為傳奇。
有傳奇David Bowie,曾被捕入獄。這麼多年來,人們對著那張入獄影像及出獄後採訪視頻翻來覆去津津樂道。無非因絕色之外,還有絲毫不受際遇影響打亂,毫不驚慌羞愧的從容不迫。
你看他的樣子,面對媒體密密包圍,每閃一下足以敲骨吸髓的雪白鎂燈:好像曾陷囹圄的不是他,神態(tài)中沒有被命運教訓(xùn)自省後的敬畏羞慚,也無半點重獲自由後的得意忘形,好似什麼大事都沒有發(fā)生,只是有段時光一如往常地流過,機緣巧合見了些獄警,聊過幾句天。他在自在悠閒之余不忘對著記者提問巧笑撩人,談笑風(fēng)生,真乃living without shame.
那般鎮(zhèn)定自若,令人費解,以致神往,更使人莞爾。近似的,如我每每見到王家衛(wèi)導(dǎo)演的音容笑貌,曾有次在戛納接受公開訪談時被問及“是否從不用劇本”?好傢伙,罔顧臺下眾多觀眾媒體,掏出火柴徐徐點煙一氣呵成,墨鏡後的臉笑得像隻神秘的柴郡貓;還有歌手張敬軒在公眾面前游刃有餘,時而得意洋洋時而老貓燒須的古靈精怪人格(伴隨著他呼之欲出的悲憫氣質(zhì),又令人笑著笑著便唏噓);仲有電影《小丑》中亞瑟殺死前同事後,打扮一新走向電視臺,半路在臺階上翩翩起舞卻被緊隨而來的警察追上倉皇逃竄,都不禁發(fā)笑。好笑在於自洽自性的混蛋氣質(zhì)。
Bowie從Ziggy開始探索人格扮演之路,稱在公眾面前做自己令他頗不自在。Ziggy取代了David,無我,便無我執(zhí),披著另一張火星人皮混世。愈演愈自在,逐漸從本我到無我,以無所得故,心無罣礙。
絕色是偶然,傳奇是修行。有人以為大娛樂家,是由本我煉成妖精,個中奧妙無非一顰一笑蠱惑人心。若走上這樣一條路,得勢湮滅具仰賴於悠悠之口,終究天昏地暗,難逃心魔,無地自容。
阮玲玉的遺書無可能出現(xiàn)「人言可畏?!顾淖?,她有何可畏?實則她寫的就是「何罪可畏」。演技的高低,究竟在於心性。只知偽造遺書的人,到底是怕人言可畏。
所謂傳奇,破我執(zhí),渡眾生。
傳奇是恆定,無畏,不慌張。是至情至性,變又不變,遵循一套規(guī)律(logos),不隨外界境遇轉(zhuǎn)動,千變?nèi)f化也無不可,萬古長存。
當(dāng)然,我寫的這些,也不過是我見到的妄相,不足掛齒。色相再美,眾人貪看忘形舔舐時,總要忘卻諸相非相,所見所感都是鏡花水月一場空。「我們踏進又不踏進同一條河,我們存在又不存在?!?
互文,重章疊唱,快速的剪輯,穿插的訪談,音像映畫,一場幻覺盛宴 但不知道不太了解大尾巴魚的朋友們看著感覺如何?不過就算了解他,如果你對自己,對生活沒有追根究底的探索欲,大抵也只會覺得那些思考晦澀無趣 i can't tell you how much i want to go back to the 70s,strung out in ecstasy,drawn in illusions,我想在臺下昏厥過去,太想了 他真的在動搖我的suicide plan, 在某種程度上,他喚起了我to live a life and to feel it的誠摯想法,他太鮮艷而純正了,絕對的迷人 an old fashioned beatnik traveler,天哪,exactly what i desire to become,一個在我心中極致的artist,a perfect version of a part in me 他是我心中最最好的rnr詞作者
很想獲得他短暫的一吻
很想看看他那顆美麗的大腦里到底有什么
很想像對待神一樣對待他
很想像褻瀆神一樣褻瀆他
他是我活著的重要外源性原因之一
so related,so much like me
《月球時代白日夢》
一場極致的意識流+隱喻+粉絲向的視聽盛宴。太多現(xiàn)代藝術(shù)的元素,從巴斯克基頓到到表現(xiàn)主義大都會、諾斯費拉圖、到2001太空漫游……這部關(guān)于Bowie的內(nèi)心抽絲剝繭的紀(jì)錄片有著很高的門檻,其實影片很通俗、按照順序講述了Bowie從出道的雌雄、異裝、到Ziggy、瘦白公爵、商業(yè)(Lets dance)、再到擁抱愛情、黑星等等的一系列自我演化,只是每一段加以了相關(guān)精神與主題的藝術(shù)作品延伸。之所以要稱之為演化,是因為Bowie就如片中那樣,并不是一個恒定的個體,也談不上進化和升級,他永遠(yuǎn)否認(rèn)自己,否認(rèn)傳統(tǒng),并且擁抱新的事物。更難得的是,在片中我們可以太明顯地發(fā)現(xiàn)Bowie那令人動容的品質(zhì)——他對于異見保有謙卑,他極致地尊重差異。在最后的Memory of a free festival響起的時候,所有的情緒達(dá)到了頂點。我和Bowie在對于藝術(shù)多樣性和尊重的看法上有著共鳴,或者說我向這種尊重表達(dá)最真誠的敬意。
這是一部Bowie式的電影,也只有Bowie這樣的變化、多義性、真誠、迷幻,適合《月球時代白日夢》的拍法。在這個意義上,紀(jì)錄片的制作形式完全契合記錄客體本人的視聽體驗,太真誠,太爽快!紀(jì)錄片就該這樣吧。
天不生鮑伊,萬古如長夜。素材漫溢的華麗視聽意識流。就算135分鐘全是Live演唱也覺得值?。?/p>
連紀(jì)錄片都很寶爺 他真的好酷
One Man's Journey. Grand and Epic.
B-roll剪輯典范??很多非Bowie片段都是從早期電影以及public archive里找的,有些我甚至還用過hhh紀(jì)錄片很長看了三部片子晚上去看有點困到中間,但是結(jié)尾又很感動,closing credits的時候沒忍住小聲跟唱了starman和changes,最最后Bowie的一條語音結(jié)尾真的讓人aww??總之是獻(xiàn)給Bowie粉絲/滾人的禮物,半夜能看到如此炫酷的紀(jì)錄片真的很幸運
導(dǎo)演真的愛他
絕對是一整年到目前為止最讓我感動震撼快樂又嗨的觀影體驗;沒點對david bowie本人的愛絕對剪不成這樣;hallo spacebiy第二次響起來的時候真的是要爽死了,rock and roll suicide聽得差點飆淚;充滿了db本人的錄音自述,盡管試圖解釋一些東西,但也沒有給出一個答案;觀看過程不斷心里默念太nm帥了;如果有機會,絕對不要錯過在imax體驗的機會,不出意外會是我的年度最佳;don't waste a second in life,life is fantastic
MIFF 澳洲首映 一部從David本人視角看自己的印象派剪輯哲學(xué)電影 導(dǎo)演說他很早就想拍imax音樂電影并得到了非常多素材 但在自己突發(fā)心臟病之后才決定要拍成這樣一部從David貫穿一生的對自我和生命意義探索出發(fā)的沒有facts和其他人的電影 希望成為令觀眾從電影里能看到自己生活的他的legacy //可是…又有幾個人能像David一樣具有那么多與生俱來的privilege和gifts,哪怕疏離人群、向內(nèi)探索自己、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都有那么多人愛他、為他瘋狂呢……??
這片子適合把自己灌醉之后坐在imax前三排的位子躺著看完。
20230422 北京電影節(jié) IMAX 觀影。作為紀(jì)錄片,我在 IMAX 影院看了一個 B 站粉絲混剪視頻;作為觀眾,我度過了 135 分鐘很嗨的時光。感謝北京電影節(jié),這種電影只有在電影節(jié)上才能看到。
1:Discover 才是創(chuàng)作的意義,而不是安全感,安全感護航的制作過程,就只是誕生工藝品而已。2: Bowie 對于佛教的討論很有意思。3: Bowie 是極品的容器,對于萬物捕捉極其敏感,轉(zhuǎn)譯能力頂級,無論對于繪畫,影像,音樂,時尚,表演,話劇,就有精力和精準(zhǔn)度經(jīng)常轉(zhuǎn)換媒介。4: Bowie 在柏林時期的繪畫比音樂更喜歡,自己早期不給外界看,疏離感以及表演給外界的錯位。但后面和解,認(rèn)為 entertainment 也可以,其實和 fine art 價值是一樣的,因為觸及廣度更大?5:糟糕的紀(jì)錄片,是體驗片,是experience 是15個MV的集合,IMAX 看才有意義。導(dǎo)演自己也說不是在追求 Narrative,而是 Hybrid non-fiction project.6:主流里 Bowie 是性別流動性的很好展現(xiàn)7:導(dǎo)演從想法到成片7年 respect
癲癇患者不要看這部,片里有很多閃光場景。對鮑伊生平?jīng)]太大興趣的也不要看,因為一定程度上對他們來說這片是不明所以的。這片沒有像其他紀(jì)錄片那樣循循善誘,這片沒有很明顯的章節(jié),就像片名那樣是以白日夢來走進鮑伊的精神世界,我知道這片不會所有人喜歡,但我喜歡。
很喜歡前一個半小時,時不時有想哭的沖動,最欣賞的點是不像一般傳記電影搞抓馬博眼球,而是從始至終著力在音樂本身和相關(guān)的視覺效果呈現(xiàn)上。影院里抖腿很嗨還無意中選了震動座椅跟著我一起震一起嗨,喜歡他用溫柔的嗓音說人該如何自由的生活而藝術(shù)又為何物,喜歡他像天使一般輕輕嘲笑或無視訪談?wù)叩奶翎吿釂?。第一次知道他的畫也如此?yōu)秀有創(chuàng)造力。但世界巡回演唱會之后高潮就過去了,片尾尿急沒等到他說goodbye 的彩蛋??導(dǎo)演一片私心加塞了起碼幾十部世界經(jīng)典電影來跟觀眾說悄悄話
這不是堆砌素材但no storytelling的紀(jì)錄片,這更像是一部video essay…而且是一部把bowie當(dāng)成一個文化icon而不是唱作人或者音樂偶像(就該這樣)的超長博士答辯論文…在完全不加注釋的情況下略顯冗長也不奇怪(我嫌太短)。我建議一種更溫和的服用方式,把這當(dāng)成一封寶爺懷著心滿意足的神情向世界告別的代筆遺書,然后選個特別的日子打開,撐到最后,聽他親口跟你say goodbye
難以想象不看IMAX是怎樣。Moonage Daydream,多美的名字,最漫無天際,又無比工整。開頭十分鐘這基調(diào)幾乎封神的,可惜最后太冗長了,光影音樂變成了糖衣炮彈,看了心累。導(dǎo)演想說的太多,以至于結(jié)尾沒有有開頭的十分之一驚艷。也是,歌手,畫家,演員,generalist藝術(shù)家鮑伊一生,豈是兩小時能拍完的,可能畢竟對他興趣有限。最后,作為一個天性不羈的搖滾巨星,Bowie無疑生活在了一個好的年代。在粉絲經(jīng)濟,網(wǎng)絡(luò)輿論主導(dǎo)的年代下,還能生產(chǎn)出真正的搖滾巨星嗎?
B站剪輯放到imax上的水平。對資深寶爺粉來說又難免淺薄,賣個情懷吧。坐到最后有Bowie跟你說句Goodbye
bowie,你是我唯一的姐
有版權(quán)就是能為所欲為。視覺聽覺雙重享受,極度glam和迷幻。一萬次感嘆怎么會有這么好看的人啊??!并且,我覺得這次我向David Jones又走近了一些。p.s.原來上升是水瓶座啊。20230422北影節(jié)天街盧米埃大銀幕重溫
開場的時候覺得太閃有點無聊,但結(jié)尾callback的時候,又有些意猶未盡。他活成了我們所有人想要活成的樣子,他關(guān)于因為生活太滿意而不想寫東西的那段,不就是“自古文章憎命達(dá)”的20世紀(jì)英文翻譯嗎?PS大尾巴魚這么信星座嗎?看完全程,不僅得知了他的上升和下降星座,還深感他真是個典型的摩羯工作狂。
David Bowie真的好酷哦,希望我也可以try everything & make everyday count.
75Cannes第六部/自導(dǎo)自剪太牛逼/這樣的風(fēng)格只適合兩個人:大衛(wèi)鮑伊和亞歷山大麥昆,看的時候一直想,如果他們是同齡人,一定可以不孤單/感到大衛(wèi)鮑伊和我家那位有些像,約好以后同他一起看一遍/首映導(dǎo)演帶兒時英語老師來,太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