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昌88年的《童黨》是他執(zhí)導(dǎo)的第一部劇情片,其寫實的風格也直接影響了后來的《古惑仔》系列電影。讓人可惜的是《童黨》沒能普世,而《古惑仔》卻風靡一時。
《童黨》的敘事水準要明顯高于后者,電影里九個年輕角色的乖張性格與盲目熱情,導(dǎo)致了他們的災(zāi)難,每個角色在步向毀滅的過程里,冷靜的鏡頭語言與逐漸深入的人物情感交織融合,最后蓄力一擊,整體的戲劇張力十足,整體表達流暢自然。
《古惑仔》旨在宣揚兄弟情、忠與義,當年多少熱血男兒是因為這系列電影,由此拉幫結(jié)派而誤了自己。相比之下,《童黨》將新區(qū)街頭熱血少年們的興盛與瓦解真實呈現(xiàn),一入侯門深似海,男丟命,女失身,最后家破人亡,其醒世意義是《古惑仔》不具備的。
這部片的黑暗觸目驚心,能想到的黑暗面都有涉及,敲詐勒索群架失手殺人吸毒出賣肉體強奸甚至輪J,風頭正盛的幫派人物的無情,老年幫派人物的無力,沒有任何機械降神,唯一一個像傳統(tǒng)黑幫片里的講義氣的小妖,縱火被其他童黨抓住,死前被打得不成人形,扔海前還被塞了一嘴迷幻藥絕了生機,差點連全尸都沒留下。
這就是青春嗎,不,這不是,青春之后得活下去才叫青春,倒在巷子里的薄洛卡沒有,被拋在海里的小妖沒有,最后被半路伏擊的大強也沒有
整個故事時間甚至短到連成長機會都沒給過他們,唯一有變化的只有昏迷跟他女朋友更加墮落了,也仿佛只有墮落才是他們唯一能走的路
新區(qū)街童大強、昏迷、護發(fā)素、小妖、薄樂卡等是黑道少年,收保護費、入室搶劫等壞事無所不為。大強在這群人中比較冷靜,當他看到自己的弟弟小強也跟著他們淪落時,心生無限感觸。由于一次開車事故,薄樂卡與他們的大哥被殺,他們與大花貓和豬油糕藏在小妖的婆婆家中。由于經(jīng)濟短缺,他們一方面要大花貓和豬油糕出去接客,一方面求助于頂爺。不想頂爺報警,把昏迷抓走,大花貓和豬油糕被另一幫少年掠走。逃生的大強和昏迷放火燒了對方的地盤,對方幫會不甘吃虧,追殺他們,并禍及了家人。
提到港產(chǎn)黑幫電影,首先想到的是毀人無數(shù)的《古惑仔》系列,以及銀河映像制作的一眾本土風味濃郁的黑幫片。而這部由劉國昌執(zhí)導(dǎo)的《童黨》卻甚少人提起,截至目前,在豆瓣也只有不足700人標記看過。
電影從片名就開始單刀直入,聚焦的是香港本地的童黨問題。
童黨問題幾乎是和香港屋邨建設(shè)相伴相生的。60年代,香港為解決底層人口居住問題,開始大規(guī)模建設(shè)屋邨。直至70年代,最早入住屋邨的兒童群體逐漸成長為青少年,他們的父母大多數(shù)文化水平有限,也因為忙于生計而疏于管教。所以這一群終日無所事事的“屋邨仔”慢慢就聚合在一起,以樓層或樓棟為單位,通過破壞、打架、偷搶,到處宣泄無處安放的荷爾蒙。
一些黑幫社團比政府更早注視到這群問題青少年。當社會開始重視童黨問題的時候,實際上黑幫已經(jīng)早先一步滲透到童黨之中,他們利用青少年的熱血沖動和無知,作為他們的犯罪工具,向屋邨及新市鎮(zhèn)發(fā)展社團勢力。有了黑幫的引導(dǎo),童黨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從最早的小混混團隊脫胎成真正的犯罪組織,在社區(qū)內(nèi)黃賭毒無惡不作,甚至不時鬧出人命,成為了整個社會的治安隱患。
70-80年代,最為出風頭的童黨團體莫過于“慈云山十三太保”,他們起源于黃大仙慈云山邨,十三位成員分工嚴謹?shù)亻_展各種犯罪活動,在社區(qū)內(nèi)橫行霸道,成為名噪一時的黑幫組織。除了有組織犯罪,童黨還引發(fā)了不少轟動全港的命案,如寶馬山雙尸案、秀茂坪燒尸案等等,他們作案時之殘忍,也讓世人咋舌。直到2000年之后,隨著香港黑幫逐漸式微以及治安改善,童黨犯罪問題才逐漸得到緩解,但在全港200多個屋邨社區(qū)中,仍不時有童黨引發(fā)的暴力欺凌事件。
回到電影本身。
在香港導(dǎo)演群體中,劉國昌并不算最知名的那一批,但他的作品一向以風格寫實且話題尖銳而著稱。這部《童黨》是劉國昌電影處女作,原本在香港電臺任職編導(dǎo)的他,也曾拍過關(guān)注青少年問題的短片,但短片的影響力和深入度始終不如電影,所以在為處女作取材的時候,劉國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童黨問題。
電影從籌備到完成制作歷時兩年,這周期在當年算是非常漫長的。在選角方面,劉國昌大膽啟用非專業(yè)演員,電影開拍時,一眾主角都沒有演戲經(jīng)驗,但他們大眾化的面孔以及生活化的表演,與劉國昌的寫實風格不謀而合,讓影像更具冰冷、殘酷的氛圍。據(jù)說,劉國昌為了讓演員們放下表演包袱,特意不讓他們看劇本,電影中很多場面的對白都是演員們脫口而出。這種“寫意”的拍攝模式,反而讓演員把自己所經(jīng)歷過的殘酷青春完美展現(xiàn)出來,刻錄下當時底層社會最真實的狀態(tài)。
除了這部《童黨》,劉國昌在后來還拍攝過《圍城》、《毒。誡》兩部相同題材的電影,可見他對這一題材的偏愛。此外,改編自秀茂坪燒尸案,由錢升瑋執(zhí)導(dǎo)的《三五成群》也是這一題材的經(jīng)典之作。
幾十年之后,當我們回看這部被遺忘的經(jīng)典港產(chǎn)片,會為角色的殘酷青春而感到嘆息。但幾十年之后,電影中所揭露的如社會教育、親子關(guān)系、有組織犯罪等問題仍然困擾著香港屋邨,從這方面來看,電影的作用畢竟有限。
“你有本事,你單槍匹馬跟他們拼去呀!被人家大卸八塊的時候,我一塊一塊給你撿回來?!?小太保,說話也是有藝術(shù)性的,還有“殘酷18式”。 野蠻粗暴的老爸,經(jīng)常是小太保產(chǎn)生的家庭背景。本片中,老爸動不動就要“我打死你!”所以,兒子動不動就要“干這個X那個”。當然了,老媽肯定也是教子無方,“你們父子倆就像有仇似的?!焙髞恚澳銈兏缸觽z就像跟我有仇似的?!?小太妹,永遠是配角,和現(xiàn)實中香港女人的地位一樣,她們的主要任務(wù)是為了提供服務(wù)。 影片以悲劇結(jié)尾,是為了警示現(xiàn)實中的小太保小太妹。
老片。
劉國昌最好的作品...
此后,童黨題材港片再無人出其右......
后半段真是慘到貼地,老爸天橋救子一段簡直HK當代電影中的《背影》。。。小妖太出色了所以進了《香蕉成熟時》。這幫小演員都去哪里了呢
粗礪、真實,清楚這不是自己的青春,卻深信這是另外的某一些人的青春,不羈而又殘酷。優(yōu)秀的青春片便是如此,哪怕不是自己的青春,卻依舊被打動。情緒被擾動,為里面的人物氣憤、憐惜與揪心。
每一個人都是悲劇。但悲劇的源頭是什么?是否可以避免?電影真的拍得很好,沒有廢篇。
不錯
也許每個古惑仔的人生單獨拍出來都會是一部精彩絕倫的電影,然而沒有誰比誰精彩,只有誰比誰更慘。
很寫實的港片!很容易令人聯(lián)想到90年代大陸沿海地區(qū)青少年黑社會的社會現(xiàn)象。
一個非常寫實主義關(guān)於青少年初踏入黑社會的故事。電影所呈現(xiàn)出的香港非常冷冰冰,很殘酷。尤其看著他們一步一步地邁向滅亡。群戲演得不錯。最令印象深刻的臺詞是當媽媽跟爸爸說:「跟你嗰陣時,睇住你俾人斬,宜家湊大兩個仔喇,就睇住嗰仔俾人斬」但劇情發(fā)展始終太過現(xiàn)實,沒有留給電影一些空間。
講80年代的青少年問題,最好的片子,無出其右。
小混混械斗中殺人、逃亡,直至同伙間開始打架斗毆,互相出賣踐踏,甚至為了滿足溫飽,逼迫女友賣淫。絕望中他們向黑社會頭子求助,不想反被其出賣,絕望之下,他們走上了自我毀滅的道路,并禍及家人。真實到令人喘不過氣來
劉國昌88年的《童黨》是他執(zhí)導(dǎo)的第一部劇情片,其寫實的風格也直接影響了后來的《古惑仔》系列電影。讓人可惜的是《童黨》沒能普世,而《古惑仔》卻風靡一時?!锻h》的敘事水準要明顯高于后者,電影里九個年輕角色的乖張性格與盲目熱情,導(dǎo)致了他們的災(zāi)難,每個角色在步向毀滅的過程里,冷靜的鏡頭語言與逐漸深入的人物情感交織融合,最后蓄力一擊,整體的戲劇張力十足,整體表達流暢自然?!豆呕笞小分荚谛麚P兄弟情、忠與義,當年多少熱血男兒是因為這系列電影,由此拉幫結(jié)派而誤了自己。相比之下,《童黨》將新區(qū)街頭熱血少年們的興盛與瓦解真實呈現(xiàn),一入侯門深似海,男丟命,女失身,最后家破人亡,其醒世意義是《古惑仔》不具備的。
黑色黑暗一黑到底, 劉國昌導(dǎo)演真?zhèn)S傳說中咁黑色, 佢捧劉青雲(yún)做影帝個部我要成名貌似光明其實非也.呢齣童黨仲唔開張明義玩大佢,輪大米跳灰二五仔放火逼良做雞劈友隊冧-只抽收片係最小兒科.特登揾班三唔識七嘅嚟做,全實景拍,打燈節(jié)約,令到紀錄片feel爆燈,睇完我連鼓掌都唔敢,但真好睇咧...
看到豬油糕為了救男友而被辱之后整個人心情都不好了。后面又搭上了父親這條命。 非常深刻,具有醒世意義。
跟林嶺東的《學校風云》極其相似,都是借一段相當觸目驚心的少年犯罪故事訴說,最終表達了引人向善的內(nèi)核。然而兩部電影的上映時間僅隔半個月,這部卻少有流傳導(dǎo)致鮮有人知,實在遺憾。不過片中兒子惹下的禍最終還是要靠老子去收場的設(shè)定個人并不很喜歡,結(jié)尾也感覺太倉促了,像是故事還沒講完的樣子。
也許小時候被勒索過,對這些爛仔實在沒有好感,也不想了解他們的世界,只能說最後落得如此收場是咎由自取。不過結(jié)局父親為兒子犧牲一幕還是扎了我的心。
底層古惑仔的悲催命運。小妖有點像<<教父>>里的遜尼。
于是,有些心儀的電影,終究會看到的
我很確信我看了一部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