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去闖,就是福爾摩斯精神。 初嘗破案滋味的艾諾拉·福爾摩斯(米莉·波比·布朗 Millie Bobby Brown 飾)意猶未盡,決定追隨哥哥、名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亨利·卡維爾 Henry Cavill 飾)的步伐,設(shè)立自己的偵探社。她萬萬想不到,原來女偵探生意這么難做。她無可奈何地接受成人世 界的冷酷現(xiàn)實,打算關(guān)門大吉之際,身無分文的賣火柴女孩卻找上門來。艾諾拉終于接到第一宗生意,受托為女孩尋回失散的姊妹。然而,這案件比她想像中復(fù)雜得多,艾諾拉更因此走進陌生之地,陷入險境。她去過倫敦陰森詭秘的工廠和絢麗堂皇的音樂廳,混入頂尖上流社會,甚至回到貝克街221B。艾諾拉意識到一場流血陰謀將要爆發(fā),不得不急召朋友和哥哥夏洛克幫忙,助她脫離困局。這場偵探游戲又再刺激起來!
創(chuàng)作當(dāng)然是自由的。問題在于:當(dāng)作品打上了“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的標簽,其中哪部分真實、哪部分虛構(gòu),確定沒有誤導(dǎo)嗎?確定向觀眾說清了嗎?
——本文只談歷史和“改編”,不涉及影片其他方面或“推理成分”的劇透
看完電影后,筆者也對“真實歷史事件”產(chǎn)生了興趣,查閱了一些資料,總結(jié)如下:
Loop: “Speaking about the film's historically-inspired storyline to Collider, director Harry Bradbeer said the Matchbox Girls' Strike of the late 1800s was a pivotal moment in the labor rights movement, with significance that echoes into the present.”
導(dǎo)演接受采訪時表示,火柴女工大罷工運動“至關(guān)重要”[i]。
看完電影,完全搞不懂導(dǎo)演所說的“重要”體現(xiàn)在哪里。這場運動完全被電影肢解了,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都沒有交代。
歷史上那次真實的罷工,以費邊社一次會議上關(guān)于女性工作條件的演講為伏筆,以一位社會主義運動者的采訪為契機,以一篇曝光工廠惡劣行為的文章為導(dǎo)火索,以工廠逼迫女工簽字不成進而開除女工為引爆點。
如果說真實的罷工以演講為命運的開端,它遠非以演講結(jié)束。
影片中的演講之所以被一些觀眾稱為“魔幻”,是因為結(jié)合史實,想讓觀眾們相信當(dāng)時吃穿住都成問題的火柴廠女工因為這幾句“演講詞”就肯讓自己和家人挨餓,實在不現(xiàn)實。
1888年貝贊特的《倫敦白奴》中有如下記載:
一位女工說:“我們不要假期。”
當(dāng)時工人們的薪資已然非常微薄,所謂的“休假”對于工人階級而言無疑意味著餓肚子。他們不要假期,因為他們甚至不能在床上舒服地睡懶覺(通常一個房間會租給一個甚至多個家庭,孩子們直接睡在刨花上),睡覺也大概率會餓醒(貝贊特采訪的女工們基本只吃面包和一點黃油,偶爾能喝咖啡吃果醬就非常開心)。他們需要的是工錢,要考慮生計——這樣的現(xiàn)實讓工人階級不可能單純到聽了幾句演說詞就撂挑子不干。
“健康”并不足以讓工人們下決心離開崗位。
影片中保留了白磷這一真實歷史元素。倒是漏掉了白磷易燃。
在生產(chǎn)可燃火柴頭過程中,白磷產(chǎn)生的氣體會導(dǎo)致“磷毒性頜骨壞死”(“磷下巴”,“phossy jaw”),但有毒有害物質(zhì)并沒能引起社會的足夠重視。19世紀的醫(yī)學(xué)條件剛剛能夠診斷出一些慢性病[ii],白磷的禁止使用要等到1906年在伯爾尼簽署的國際公約[iii]。而英國議會在1908年才批準該公約。資料顯示,直到1898年,布萊恩特·梅火柴廠仍有工人罹患此癥。雖然英國已經(jīng)通過了《工廠法案》,要求所有病例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刻上報,但布萊恩特·梅火柴廠的負責(zé)人仍“對17例病例沒有上報表示費解”[iv]。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工人們不會因為單純因為面臨疾病威脅就放棄掙錢的機會。
影片普遍存在對人物的低智商化處理,同樣也對真實人物進行了低智商化“改編”。對比如下:
“薩拉”這個角色被刻畫為“罷工運動領(lǐng)導(dǎo)者”,編劇帶著觀眾們一起研究了許久她的情感生活——這對情節(jié)推進到底有多大作用?恐怕只是為了展示那首被歇洛克吐槽的“詩謎”。角色僅有的高光時刻是:不知如何混入的貴族舞會、登門拜訪也沒法表達的意見,以及幾句不那么具有說服力的演講詞。
“議員”這個角色與其說太年輕就當(dāng)上議員而無所適從,不如說是無所事事。結(jié)局被莫名其妙安排和警方合作,展露迷人微笑——電影不是說罷工女工們?nèi)ネ姑羲固貙m了嗎?后來怎樣了?編劇是打定主意不讓這位帥氣的議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嗎?
沒有政治和輿論的壓力,罷工可能成功嗎?且不論如何改善工作條件,女工和家人們住哪里?吃什么?馬克思寫《資本論》還有恩格斯支持呢,電影里的“薩拉”和“玫伊”又在干嘛?
“我【導(dǎo)演】和Jack Thorne【編劇】都熟悉1888年大罷工?!?/blockquote>“And the Match Girls’ Strike of 1888 was something that was known to me and [screenwriter] Jack Thorne. Not a widely known story, but we knew it was the very first industrial action by women in history.”[vi]與上述聲明相對,電影絲毫沒有體現(xiàn)大罷工導(dǎo)火索之一的著名報道、文章作者、罷工的過程和勝利如何取得。這令人不禁思索,編導(dǎo)究竟是完美回避了真實歷史,還是真的除了“1888年火柴女工大罷工是歷史上女性領(lǐng)導(dǎo)的第一次工業(yè)運動”這句話之外一無所知。
導(dǎo)演稱,這一部影片他想讓女主伊諾拉“到工人階級中去,到同年女性中去”(“ I wanted to put Enola into a very different world. I felt that having spent her time with an aristocrat in the first film, I wanted her to be immersed in a working class world with lots of other young women of her age.”)。[vii]
作為非歷史專業(yè)研究者、非專業(yè)影視評論者和非專業(yè)劇本研讀者,筆者可以想到多種“讓伊諾拉到工人階級中去”的情節(jié),比如:
- 制造貝贊特和工人階級之間的互不理解,安排女主喬裝為女工,協(xié)助貝贊特的采訪調(diào)查,成為著名報道的貢獻者之一。由此可以引出女主被訴誹謗,法庭戲多受歡迎啊,歇洛克也可以一展(格斗術(shù)以外的)風(fēng)采,順便印證一下華生的說法。
- 也可以安排女主因主張女性權(quán)利而被捕。那個年代不乏因此被捕入獄的女性,英國甚至專門通過了被戲稱為“貓鼠法案”(The Cat and Mouse Act)的法案[viii],允許女性犯人回家休息,等養(yǎng)好身體再繼續(xù)服刑。
或許編劇和導(dǎo)演認為,爭取婦女選舉權(quán)女子(suffragettes)僅僅著眼于中上階級的女性,所以才讓女主接一個工人階級女性失蹤案,執(zhí)著破案,卻對工人階級女性爭取權(quán)利沒起到任何政治作用。
歷史事件的殘缺化:史實和“改編”的對比簡言之:如果有人這么改編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嬴政登高遠眺,振臂高呼,頓時中國得到了統(tǒng)一,普天同慶。觀眾也會覺得這是在扯淡。
(三)“獨立少女”:唯有戀愛和美少年不可辜負
電影以活潑勇敢的少女作為主角,卻顯得她只會惹禍上身。雖然有個議員男朋友(或至少是議員朋友),卻想不到借助其政治力量。
盡管這部電影的主旨之一是“團結(jié)就是力量”(難以理解一位給自己女兒取名字是“單孤”的女性,會讓女兒長到十四歲才第一次告訴她這個道理),但女主華麗轉(zhuǎn)身之后并未和朋友一起各自發(fā)揮長處變得更強大,而是讓朋友以短板和自己一起挨打。
定位給兒童、青少年的書籍和影視作品,大多需要出現(xiàn)冒險元素。這對于塑造獨立人格而言有鼓勵作用,可以理解。但,并非所有不理解孩子的成年人都是混賬,也不是所有“冒險”都能全身而退。
同樣,定位給兒童、青少年或家庭觀看的電影里需要出現(xiàn)浪漫元素,可以理解。但,并非任何情節(jié)都必須和戀愛有關(guān)。導(dǎo)演和編劇并非不懂“團結(jié)就是力量”。他們只是安排女主等媽媽救自己于囹圄,等哥哥救自己于水火,不讓女主動腦筋想想,貪婪的資本家該怎么對付。
對這個問題,安妮·貝贊特早有答案。正如她在1888年那篇著名的文章中所寫——
“讓我們奮力爭取觸到【這些資本家】的良心(換言之:他們的錢袋子),讓我們至少不要助紂為虐,抵制他們的產(chǎn)品。”(四) 被隱藏的“女性力量”
導(dǎo)演稱:“今天,女性們?nèi)匀恍枰嗷ブС帧齻冊谝晾示褪沁@樣做的——要團結(jié)起來?!薄癢omen are still having to stand with each other — they're doing it in Iran right now — to stand up as a group.”[ix]藝術(shù)作品關(guān)注女性角色、聚焦女性視角本是好事,筆者樂見其成。但本片中,導(dǎo)演和編劇卻沒有將歷史上相互支持、團結(jié)起來的女性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
與此相對,影片呈現(xiàn)的是中上層階級女孩子的任性和莽撞——而這個角色本可以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獨立思考、雖然有限但仍非??捎^的人脈資源,設(shè)法幫助弱勢群體爭取權(quán)利。
與此相對,影片呈現(xiàn)的是工人階級女子的異想天開——而真實歷史證明,工人階級女子非常現(xiàn)實,該次罷工的目的性也很強(即便最初目的不明確,也在推進的過程中逐漸清晰起來:表達訴求、要求改善工作條件)。
之后呢?工人打鬧威斯敏斯特?不僅如此,片尾字幕稱“火柴女工大罷工是由薩拉·查普曼領(lǐng)導(dǎo)的”。下面截圖的中文翻譯完全正確。原文即為 “The Match Girls strike, led by Sarah Chapman (…)” 意為“這場罷工的領(lǐng)導(dǎo)者只有一名,此人是薩拉·查普曼”。
片尾字幕電影的情節(jié)可以虛構(gòu),當(dāng)然可以進行藝術(shù)化處理。但基于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其片尾的說明性字幕應(yīng)該是還原歷史的。
否則,還是直接寫上“純屬虛構(gòu)。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為妙。
片尾,漸入方式出現(xiàn)的歷史上真實的薩拉·查普曼。這是漸入的第一個鏡頭。薩拉身旁的男士是赫伯特,畫面最右側(cè)只露出一根眉毛和一只眼睛的是安妮·貝贊特看到這里,不了解相關(guān)歷史的觀眾恐怕都會認為罷工運動是薩拉·查普曼獨自領(lǐng)導(dǎo)的,并且一罷工就取得了勝利。
如前所述,事實并非如此。
片尾的“真實的照片”也并不完整。下圖是筆者能找到的較為完整的圖片。遺憾的是最左側(cè)女性的面部仍不完整,結(jié)合照片右下方的黑框和左下側(cè)不完整黑色框線,可能這并非完整的原片。
1888年7月27日,當(dāng)選為火柴女工工會委員會(The Union of Women Matchmakers)的十二位女性。上方扶欄內(nèi)左二為薩拉·查普曼,左三為任財務(wù)主管的赫伯特·伯羅斯,右三為任書記(secretary)的安妮·貝贊特。?People’s History Mus很明顯,在片方看來,這場“至關(guān)重要”的“真實事件”中,安妮·貝贊特不配擁有姓名。她甚至不配在片尾露出一張完整的臉。
既然是一部肯定女權(quán)運動、鼓勵女性獨立、贊揚女性發(fā)揮自己聰明才智解決問題的電影,實在難以想象為何對安妮·貝贊特只字不提。難道不是她聽演講之后親自采訪火柴廠女工了解第一手信息?難道不是她發(fā)表文章,號召抵制布萊恩特·梅?難道不是她積極募款,為罷工提供經(jīng)濟保障?難道不是她為女工出謀劃策,成立罷工委員會、安排與議員見面、施加政治影響力?
因為她不是工人階級?因為她強調(diào)過罷工并非出于自己的策劃?但她撰寫的文章、募集的資金、籌備委員會、尋求媒體和政治支持的舉動,無疑對罷工成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主觀上是否策劃罷工,不影響對于客觀上對罷工起到的作用。
因為她是社會主義者?筆者在撰寫本文過程中曾作如下統(tǒng)計:在搜索引擎中輸入關(guān)鍵詞“Enola Holmes 2 Match Girls Strike”,約有三百萬條結(jié)果。排在首位的20篇文章中(十余篇在搜索結(jié)果中反復(fù)出現(xiàn)),12篇提到了安妮·貝贊特。對其的稱謂包括“社會改革者”(4)、“活動家/女權(quán)運動者”(4)、“社會工作者”(1)。一篇肯定安妮·貝贊特“在火柴女工大罷工中起到了比薩拉更主要的領(lǐng)導(dǎo)作用”(CBR)。僅有一篇稱其為“女權(quán)運動者,社會主義者,慈善家,并有其他眾多稱號”(“denofgeek”: a women’s rights activist, socialist, philanthropist, and much more)。剩下的一篇沒有對其進行任何描述。
另外,以關(guān)鍵詞“福爾摩斯小姐2”及“安妮·貝贊特”進行檢索,只有一百萬條結(jié)果。
這部影片真不該拿“女性獨立”“工人運動”“真實歷史事件”“真實歷史人物”來當(dāng)噱頭炒作,又進行這么一系列經(jīng)不起半點兒推敲和查證的“改編”。
就該老老實實說:這部玩福爾摩斯哏的少女冒險電影(本系列最新),大量驚險動作場面,集結(jié)實力派影星“大超”、 “海姨”和“盧平教授”,高顏值男女主甜甜的戀愛讓你合不攏嘴!
起碼大家看得舒心啊。
主要參考資料:
1.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19世紀的世界》 (National Geographic: The 19th Century),美國國家地理學(xué)會編著,李戀晨譯,現(xiàn)代出版社,2013,ISBN: 978-7-5143-8418-5
2. 《企鵝歐洲史7 競逐權(quán)利 1815-1914》(The Pursuit of Power: Europe 1815-1914),【英】理查德·埃文斯(Richard J. Evans)著,胡利平譯,中信出版集團,2016,ISBN: 978-7-5086-9650-8
3. 《倫敦白奴》(White Slavery in London),【英】安妮·貝贊特, “聯(lián)結(jié)”周刊(The Link), 1888,http://www.mernick.org.uk/thhol/thelink.html
4. “火柴女工大罷工”,英國國家檔案館(The National Archives),//www.nationalarchives.gov.uk/education/resources/what-was-the-significance-of-the-match-girls-strike-in-1888/the-match-girls-strike-source-3a/
5. “1888年火柴女工大罷工”,雷納德新聞報(Reynolds's Newspaper),1888年7月8日報道,大英圖書館(The British Library)館藏資料://www.bl.uk/learning/timeline/large106451.html
6. 《1888年火柴女工大罷工:新工人運動的誕生》(“Matchgirls Strike of 1888: The birth of the new Labour Movement”), 薩曼莎·強生(Samantha Johnson), 2018
尾注:
[i] “Enola Holmes 2’s director explains the impact the matchbox girls factory strike had on the film”, Looper, Nov. 4, 2022, //www.looper.com/1086959/enola-holmes-2s-director-explains-the-impact-the-matchbox-girls-factory-strike-had-on-the-film/
[ii] 《企鵝歐洲史7 競逐權(quán)利 1815-1914》(The Pursuit of Power: Europe 1815-1914),【英】理查德·埃文斯(Richard J. Evans)著,胡利平譯,中信出版集團,2016,ISBN: 978-7-5086-9650-8, p. 426
[iii] 維也納聯(lián)合國檔案(United Nations Archives at Geneva)
[iv]英國《每日紀事報》(The Daily Chronicle),1898年6月2日報道
[v] “火柴女工大罷工”,英國國家檔案館(The National Archives),//www.nationalarchives.gov.uk/education/resources/what-was-the-significance-of-the-match-girls-strike-in-1888/the-match-girls-strike-source-3a/
[vi] “Enola Holmes 2’s director explains the impact the matchbox girls factory strike had on the film”, Looper, Nov. 4, 2022, //www.looper.com/1086959/enola-holmes-2s-director-explains-the-impact-the-matchbox-girls-factory-strike-had-on-the-film/
[vii] “Enola Holmes 2 director Harry Bradbeer on its action scenes and Millie Bobby Brown”, Nerdist, Nov. 4, 2022: “I wanted to put Enola into a very different world. I felt that having spent her time with an aristocrat in the first film, I wanted her to be immersed in a working class world with lots of other young women of her age.” Source: //nerdist.com/article/enola-holmes-2-director-harry-bradbeer-interview-action-scenes-working-with-millie-bobby-brown-sequel-watson-appearance-sherlock/
[viii] 英國《1913年病囚暫釋法》,“Prisoners (Temporary Discharge for Ill Health) Act 1913”,英國議會://www.parliament.uk/about/living-heritage/transformingsociety/electionsvoting/womenvote/case-study-the-right-to-vote/the-right-to-vote/winson-green-forcefeeding/cat-and-mouse-act/
[ix] “Enola Holmes 2’s director explains the impact the matchbox girls factory strike had on the film”, Looper, Nov. 4, 2022, //www.looper.com/1086959/enola-holmes-2s-director-explains-the-impact-the-matchbox-girls-factory-strike-had-on-the-film/
這部國外影片的演員陣容很強大,都是英國實力派演員參與,特別是福爾摩斯兄妹的演員演技特別棒!第二部圍繞伊諾拉破解的第二個案件,主題是最早的為維護女性權(quán)益而發(fā)起的罷工運動,女性力量滿滿 ~這一部作品中,能夠明顯地看到妹妹福爾摩斯的成長!她不再依賴于哥哥,哪怕受邀一起工作,也要堅持成為一個獨立的偵探!最后所有女工團結(jié)發(fā)聲,腳踏地板的震震聲太激動人心了!我們女性要靠自己去努力去爭取,也要團結(jié)起來共同面對?;蛟S這就是我們女性同胞真正的出路!
這部影片還是蠻精彩的,特別是偵查案件過程很懸疑!伊諾拉·福爾摩斯追隨著名的哥哥夏洛克的腳步,開辦了自己的偵探事務(wù)所,卻發(fā)現(xiàn)女性職業(yè)偵探的工作沒那么容易在事業(yè)四處受阻時,一名小女孩為她帶來第一單生意。尋找失蹤的女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此依諾拉開啟了新的冒險之旅。我男票是真的很喜歡推理劇,尤其是福爾摩斯小姐系列總是能夠?qū)ξ覀兣杂刑貏e的吸引力,而且第二部也沒有讓我們失望!還有最后成功逃獄的莫里亞蒂,以及直到片尾彩蛋才登場的助理華森,我覺得這些觀眾熟悉的人物角色給了開創(chuàng)第三部的可能性更多。
迪士尼味兒滿滿的福爾摩斯小姐,開頭以獨立女性之名展開故事??上дw看下來,無論是思維更縝密的哥哥Sherlock,還是冷靜溫柔的男友Tewkesbury,都讓人感覺更勝一籌。
福爾摩斯小姐思想獨立,觀察細致,這些都是優(yōu)點;但與此同時,她又略顯意氣用事,偶爾過于專注自我。
好吧,大抵是我最近心緒太雜亂了,導(dǎo)致看部爽片都在無意識地比較影片人物????
一個小女孩的前來讓伊諾拉的偵探社得以繼續(xù)營業(yè),這是她接到的第一份工作,可這似乎要比震驚整個倫敦的“侯爵失蹤案”困難得多。 在破解案件的過程中,哪些人是線索?哪些人可以給予幫助?哪些人存在嫌疑?職業(yè)正義的人是否稱職,讓人厭惡的資本家是否全都敗壞? 伊諾拉和哥哥夏洛克通過兩種途徑試圖破解這個謎題,兩人破解案件的方法、方式截然不同,但似乎福爾摩斯家族心有靈犀,他們最終一起找到了答案。 可解謎的過程曲折離奇。兩個看似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案件有何不為人知的聯(lián)系?表面上友好善良的人內(nèi)心是否依然如此?正站在你面前跟你說話的人有沒有可能就是你一直尋找的人?他們不被你所知道的另一個身份,是好,還是壞? 悲劇為何發(fā)生?是無法控制的社會走勢,還是人為譜寫的怪誕篇章? 看似弱小、無能的女性,她們是否真的就像男人們眼中的那般,可以輕易掌控、踩在腳底? 一個疑團重重的案件,會告訴你所有的答案。 彌漫著大霧的舞臺終將升起幕布,角色們終會掀開自己的面具。 當(dāng)當(dāng)權(quán)者的行為偏離軌道,當(dāng)弱勢群體的思想逐漸覺醒,當(dāng)原本生來罪惡的繼承人選擇阻止自己的親人,當(dāng)有人奮不顧身去更正社會的錯誤,當(dāng)被欺壓的人懂得反抗,所有這一切因素匯集在一起,就能構(gòu)成一個陰暗的、偉大的謎題。 可是,造成一個錯誤發(fā)生的直接原因兇險陰暗卻還不夠,根本原因才是創(chuàng)造所有罪惡的幕后真兇。 在電影中,火柴廠的管理員在薩拉鼓勵女孩們起身反抗時說:“不值得冒這個險,這就是這個社會的運作方式?!?如果被壓迫、被輕視、被奴役都是正常的社會運作方式,我們就應(yīng)該順從嗎?不。這只能證明這個運作方式是錯的,只能證明這個運作方式需要改變。 所有人都應(yīng)該看到那道藏在舞臺下的黑影,那個制造兇手的兇手——所謂“社會的運作方式”。 一個錯誤,不論大小,不論起因,不論結(jié)果,都必須要有人去更正。下場可能是葬身火海,可能是尸骨無存,也可能是死不見尸。但如果沒有人挺身而出,多少人的未來將失去原本應(yīng)該存在的光明。 像伊諾拉說的:“她們的未來不該是這樣的。”
時隔兩年福爾摩斯2終于來啦~這次是enola和哥哥夏洛克強強聯(lián)手破案,看似表面繁華的倫敦城市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呢?女孩的失蹤是不是與后面隱藏著的秘密有關(guān)呢?隨著案件的不斷復(fù)雜enola和她的小伙伴們是否最后能破解在最后的謎團呢?
一起來追劇吧!女主好米,男主好帥,一起來看帥男靚女組合吧!這一對cp簡直是磕住啦…………
其實我還挺愛這種復(fù)古手帳風(fēng)(?)的畫風(fēng)哈哈哈哈哈哈(看著挺快樂),能不能繼續(xù)拍下一部
本片定位非常明確,面相更年輕群體的輕推理懸疑片。一些拿內(nèi)容相對低齡化來吐槽的人還是小瞧Netflix了。因為年齡段再上升一截,很難比過《大偵探福爾摩斯》中的痞壞、性感、幽默、聰明而又能打的小羅伯特唐尼,更別說找到一位與之對應(yīng)的女演員來主演。至少制片人對于產(chǎn)品定位是非常成功的,就如《納尼亞傳奇》與《指環(huán)王》的定位對比。那么問題出在什么地方了?從人設(shè)和大框架以及世界觀來看,本片依然是大小姐和大少爺在一個有安全保障的世界中打倒反派的偵探過家家的故事。只適合娛樂,不適合升華,所以強行插入的女性主義,讓本片看起來像中學(xué)生作文的那種收尾。這和現(xiàn)今大部分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有個共同之處:內(nèi)容跟不上形式。對比一下,《間諜過家家》和《蠟筆小新》劇場版就明顯更有新意、流行元素也更多。黑人女莫里亞蒂,著實有點狠。
比第一集好一些,至少推理的過程是完整的,女工那塊的女性覺醒也嫁接的不錯。但真的受夠了好萊塢為了女權(quán)、種族這些議題硬生生把屬于白男的角色給改了,我們?yōu)樯稌枰粋€女性莫里亞蒂和黑人華生呢,你們就不能有點創(chuàng)作力給他們寫點更適合他們的角色?
無趣是原罪,拍成子供向還要硬塞各種議題,以及加什么動作戲,編導(dǎo)想告訴大家是獵魔人粉絲還是怪奇粉絲……
各種buff疊滿的新時代chick flick
這是我見過最邪惡的一屆蘇格蘭場(盧平教授負全責(zé))。至少推理部分比第一部好很多,福爾摩斯家的女士們都好能打,兄妹倆的互動也很有意思~
看的時候腦海里都是現(xiàn)實中的鐳事件,當(dāng)時也死了100多名女性繪表師,她們透支自己的生命為了活下去,可殘酷的是她們僅有的一切不過是資本微不足道的消耗品?,F(xiàn)實是殘酷的,很多女工因為鐳元素的放射性而染病直至悲慘死去,也有人因此不斷抗爭。不公的存在,抗爭總是必要的,也不要因為勢單力薄無能為力就選擇袖手旁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個電影非常適合當(dāng)代的小女孩作為童年迪士尼公主電影去觀看。公主可以自立,公主可以自強,公主可以因為喜歡去戀愛,但公主絕不因為戀愛就放棄自我與理想。還有想看福爾摩斯和華生那些人你們好像不是沒有自己的電影和ip吧,福爾摩斯小姐就是福爾摩斯小姐,不想看就右上角,有本事就呼吁網(wǎng)飛給你拍新的,不用把什么都變成自己想要的,謝謝!
網(wǎng)飛拍電影不加幾個黑人做配角就全身難受
比第一集更好看!不僅保持了女權(quán)議題,哥哥Sherlock Holmes (Henry Cavill) 有了更多戲份,221B再回歸,很多Sherlock Holmes 故事里的人物也陸續(xù)登場!Enola的小男友Tewkesbury 伯爵的戲份也很多。更有媽媽等其他強大女性角色協(xié)助,整部電影從一個姑娘的冒險變成了群體組團破案,確實增加了看點。海報上也是人物越來越多,基本上就發(fā)展成為了“福爾摩斯”家族事業(yè)。Sherlock Holmes的那些老朋友們陸續(xù)登場,雖然很多換成了非裔演員,但其實安排得也很巧妙,很期待華生日后加入團體活動。這次的故事是根據(jù)真實人物和事件改編,很有歷史意義。
改編也就算了,本來可以好好結(jié)束,你非要剁腳帶著一群女工離廠,離譜到飛起在那里年代,扣一顆
比第一部好看了許多,推理不那么應(yīng)付事兒,有點福爾摩斯原著的味道了,情書謎題、曲譜謎題、舞會暗藏玄機,很精彩。還提到了獨立不代表不可以尋求幫助、結(jié)交盟友,是我喜歡的金玉良言,子爵多萌啊,不要不理子爵嘛。最后不是靠推理解決了所有問題,或許是懸疑電影的缺點,但卻是女權(quán)電影的必然選擇。內(nèi)誰和內(nèi)誰都登場了,再拍下一部應(yīng)該更有意思。PS,解決了我看上一部時候的疑惑,三兄妹看來是同一個媽。
不僅福爾摩斯是女性,連莫里亞蒂也是女性:女權(quán)系電影崛起,致敬獨立自我的女性們!
劇情邏輯很棒,女工團結(jié)一致斗倒邪惡資本家也喜聞樂見。我說這是史上最帥夏洛克福爾摩斯應(yīng)該沒人有意見吧,喜歡死兄妹的互動了。結(jié)尾登場的除了莫里亞蒂還有華生!說不上好,卻十分輕松治愈。期待下一部。
雖然是子供向,但是這一部明顯比上一部好多了,亨利卡依然扮演單身的英雄母親,確實是媽味十足,最驚喜的大概是伊諾拉和小侯爵這對bg,是今年少有的陽間高中生戀愛了
這是在干什么…黑人莫里亞提和黑人華生…
19世紀末工人運動與女權(quán)運動比這玩意兒要殘酷多了;彼時的革命奮斗,如今卻只是迎合市場的素材……
【C】比第一部更注重偵探與推理,夏洛克的戲份也更多,但故事依舊沒意思,強硬的社會與性別議題(刻意塑造一個略顯中年頹廢孤寂、辦案處于瓶頸期的夏洛克來反襯艾諾拉的形象;女性版的莫里亞蒂在結(jié)尾前只出場了幾分鐘,解密全靠口述;最后女職工們的覺醒罷工沒有合適的大環(huán)境鋪墊,輸出全靠嘴炮;從頭到尾對于腐敗、壓榨女工的探討完全架構(gòu)于兒戲般的正反交鋒上,沒能有更深刻的觸及。不是把所有角色都改成女性就是女權(quán),網(wǎng)飛這是吃準了政治正確的紅利,真正的女權(quán)不會只喊著口號做著表面功夫,而很多人卻都已被這種偽女權(quán)產(chǎn)品拿捏住了),無趣的懸念一直拖到了結(jié)尾,動作戲更是沒眼看。既然結(jié)尾華生都來了,下一部就換亨利·卡維爾當(dāng)主角吧,別拍什么小姐了。
低幼版碰瓷福爾摩斯名頭的懸疑劇情加上無數(shù)惱人聒噪的旁白,觀感甚至不如第一部。和第一部如出一轍的爆米花片,很適合周五看 @Netflix
案子其實不無聊 而且netflix實在太重視diversity了 一個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故事 主要角色集齊了黑人白人亞洲人印度人 這是有多怕觀眾投訴種族歧視才能搞出來的大雜燴 只是能別硬扯福爾摩斯一家嗎 夏洛克就算有妹妹也絕對不會是喜歡說教的哥哥 編劇老跟他過不去干什么
亨利卡維爾,白男人生巔峰,不僅早早刷完了漫改電影主角的成就,就連參演女權(quán)主義影視作品的白男贖罪券也撈著個形象好氣質(zhì)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