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俠,一位初出茅廬的教師,他的學生全是品學皆劣的邊緣青年,陳俠運用非常教學的手法,從家訪、投其所好、甚至修補各人的家庭關系,化解每位學生的問題,最終把全班學生收服!一切向好之際,陳俠遇到黑道人物鷹哥,為了學生,陳俠跟鷹哥展開一場守護學生前途的終極大戰(zhàn)!
對我的沖擊——用整部影片作為鋪墊,最終以殷海光先生的最后一番話點燃所有美好:“在各位現在這種年齡大家都有夢。胡適說,人生應該有夢,否則人生不是太不豐富嗎?現在你們都有理想,但出了社會便可能不同了。那時各奔前程,各種打擊,各種現實的考慮,都可能使得你把崇高的理想收斂起來。這就是現實在考驗我們的道德力,我們的理想性,我們對真對善對美的追求是否迫切。在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是如此的。我們是否能撐得住,就在這個關頭。現在是考驗我們的時候了。”
電影的意義是什么呢?教書育人?勸人向善?……這些都或許太過高尚,但若有一個片段,一句臺詞,一個瞬間,不是那么地刻意渲染卻又猝不及防地擊破了你內心的困惑,引發(fā)了你的思考,影響了你的改變,甚至是影響了現實社會的改變!這不就是電影的終極意義所在嗎?這,或許就是我很喜歡現實題材電影的原因吧。
電影本身2星,中規(guī)中矩;配樂1星,活力四射;《人生的意義》主旨半星,真實有效又不油膩的正能量我們從來都不排斥。
墻裂推薦有中小學生的家長們帶孩子們一同去看看,可能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關于孩子,或是關于你……
甄子丹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武打演員,該劇開始以為是打戲,沒想到看了之后卻是部有意義的教育片。而這次甄子丹卻來了個180度大轉變,出演了一個讓我意想不到的角色-陳俠老師。還好保留了他的好身手,好頭腦的典型特點,無損在我心中的形象。
陳俠老師,因為有方校長的推薦信,順利進入了德智中學并擔任了6B班的班主任兼通識老師。當他信心滿滿推開教室的門之后,出現了一般老師看到都會被氣吐血的場景,同學們各忙各的,閑聊、煮泡面、彈吉他、看雜志、打游戲、玩手機等等,此時陳俠此時就散發(fā)出了主角光環(huán),對于同學們的各種事情,可謂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吶,整得同學們個個驚嘆萬千啊,讓我都感嘆為啥我讀書時沒有遇到這樣牛逼的老師。
看到這里想必也應該猜到了,這所學校并不是一般的中學,連續(xù)多年都沒有一個人考上過大學(哪來的勇氣分班?。?,隨著劇情的發(fā)展那群整天遲到惹事的壞學生陸續(xù)出場,以李偉聰為首的五位壞學生,在餐廳里和其他同學打起來群架,最終結果是開除這五位壞學生,陳俠對此發(fā)起的愁,自己才剛上任,自己的學生卻要被開除。陳俠決定要對著五位同學好好的了解,開始了漫長的家訪,與學生溝通融入學生的生活。通過了解發(fā)現,這五位在大家眼中的壞學生,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苦衷和難言之隱。
開始的一切都很順利,其中在解救李偉聰的時候,他終于大顯身手了,一個人用自己熟練的一系列武打動作打趴了拳館的一大群肌肉男,看得我那叫一個熱血沸騰啊,他的打戲從不讓人失望。
影片拉回陳俠學生時期,讓學生們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的老師學生時期,竟然和他們是一個類型的學生。是全學校最調皮的一個學生,1個人破壞了整個畢業(yè)典禮,打架斗毆多次被叫進校長室,最終被學校開除,被家人送到軍校。當時善良的方校長對他諄諄教導:“到了美國做個好人,我相信你可以的”。或許是被校長一句話所激勵,他一個人在國外變得格外努力,在在戰(zhàn)爭中,他慢慢發(fā)現不論他再努力還是會看到很多生命白白犧牲,他不禁問自己到底什么才是人生的意義。于是他從世界的最西邊走到最東邊去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在流浪旅途中,他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他需要回到自己的起點,去孕育下一代。
自從陳俠的英雄事跡在同學們中傳播之后,他變成了學校的風云人物,成了每位同學崇拜的大師兄,同學們不再渾渾噩噩,每個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認真學習,每個人都有著屬于自己的那份夢想都在朝著各自的目標,而努力著。
然而故事到這里并沒有結束。在一次模擬考試中,五位同學沖了一位考得很差,他的壓力很大。但更嚴重的是,由于自己有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先天性缺陷,一直服用精神藥物,最終自己還是崩潰,跳樓自殺了。頓時整個校園、社會、網絡鬧得沸沸揚揚,學校也不得不讓他離開學校。同學們也因為想挽留他們的班主任,充滿干勁努力學習,證明陳俠老師的教育沒有問題,挽回他們的大師兄。
但是禍不單行在同學們即將開始考試的時候,陳俠學生時期結下的仇人來到學校報復,他帶著很多人把學生鎖了起來不讓他們去考試,那個人其實就是陳俠之前被他打斷右手,毀了他鋼琴夢的羅健英,激烈的打斗后,他手中的刀沒有選擇指向他,而是深深扎進自己的大腿,對他說了抱歉,因為他也曾有過夢想,他的學生們也都有夢想,他明白夢想對一個人來說有多重要,所以他應該道歉。到了最后學生們考試順利,學校得到教育局的肯定,可以繼續(xù)經營下去。
影片整體揭露了很多教育的不足與缺點,有著很深的教育意義。告誡了我們在學校里,除了考試之外,要多學,不需要門門精通,但要有辨別的能力。找到自己的興趣,發(fā)現自己喜歡什么,敢于尋找自己的夢想,并努力去實現。
胡適說:人生應該有夢,否則人生不是太不豐富嗎?現在你們都有理想,但出了社會便可能不同了,那時各奔前程,各種打擊,各種現實的考慮,都可能使你崇高的理想收斂起來,這就是現實在考驗我們的道德力,我們的理想性。我們對真、對善、對美的追求是否迫切。在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是如此的,我們是否能撐得住,就在這個關頭,現在是考驗我們的時候了。
Let's do it!
《大師兄》,雖然最初我是沖著甄子丹去的,不過,這部電影確實不止有甄子丹撐場,這部電影十分制的話,我會給7.5,如果沒有甄子丹大概是6.5,抱歉這是很偏見的評分,但這部電影,如果讓我最公正地形容的話,是一部很適合放松地看,但能讓你收獲更多,而不僅是娛樂的有關動作、喜劇和教育的電影。 這是一部,講述一個沒有教學經驗的老師,陳俠,在自己決定和老師的推薦之下,成為德智中學里一個很多問題兒童的班級的班主任,當然,一個有紋身的老師,不會僅僅是一個普通的老師,而一個學生,之所以成為問題兒童,都是有原因的。 而這部電影就是通過陳俠為了把問題學生們勸回正軌,在上課時的教育場景,和為了深入了解學生情況時去家訪的情節(jié)推動劇情,逐漸地揭露這一個個的“迷題”。 當然,這部電影是有難以忽視的缺點的,大概是由于電影篇幅的限制(或者是導演...),“學生們改邪歸正得太快了”,并不是某種惡意的嫉妒之類的,只是覺得,既然是足以長久地影響那幾個學生們的心態(tài)的家庭背景/心理問題,輕易地讓陳俠解決是否有點太輕率了?導演太執(zhí)著于完美解決了,而按五個學生所能分配到的戲份,我寧愿陳俠其實沒能拯救完五個學生,或者是,大多數學生只是“被啟發(fā)到了”,就是,至少看到光明,和從陳俠老師身上看到了一些,自己知道可能做不到但是正確的品格了。 而《大師兄》表現出來的,尤其是在雙胞胎的事件上,難以忽視地在趕劇情,總有種少看了一集的感覺,其他的話,就是在一些部分有點不合邏輯之類的吧,例如陳俠在中學課堂上用香煙提問、還有在更衣室大戰(zhàn)后沒有遇到太多法律上的問題等等。 不過,這部電影倒也不是一無是處的,例如,兩段打戲一如既往地痛快和流暢,所以喜歡甄子丹的打戲的觀眾依然不會失望;在逐漸揭露陳俠當老師的原因,和他的往事以后,這個角色會變得豐富和飽滿不少,他是真正為了“培育后代”而當老師的,以及,他也不是一個高高在上、沒有罪過的人;還有,這部電影,討論了一些有關“教育”的話題,“人人可育,皆可成才”、“如果連老師都放棄學生的話,那誰來教育這些學生?”,這些并不難得見到的話語,很多人往往聽到的時候,心里都會隱隱地略過一絲輕蔑,因為在內心的深處,根據經歷、根據“推測”,我們知道,真正能做到這樣的老師實在太難得了,甚至是不存在的,但當一個真正地以它們?yōu)樾拍畹年悅b,一次又一次地證明,有!真的有這樣的老師,真的有這樣愿意相信和堅持一個個地把學生拉回正軌的老師時,多多少少,還是會被這樣的美好打動到的吧。 劇情,確實不是一流劇本,但也不算一部一無是處的三流電影,希望各位酌情評判。
當代的教育制度反應出來的問題,應該讓我們重視和稍作改變,讓孩子回歸該有的教育方式,讓他們在被愛的環(huán)境下學習,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都是被受重視的,這樣不管他們學到了多少知識,會對社會未來有多大貢獻,但是這個人是善良的,是充滿著對世界的愛而成長的,不會對社會造成危害的人,這樣他們就已經發(fā)揮了很大作用了。因為我們不能因為分數來決定一個人的才能,所以我們要學會去挖掘他們自身有的才能,而不是他們掩蓋他們的潛在的優(yōu)點。這樣才真正的是我們教育制度所需要的,“人人可教,皆可成才”。 像西方現在的很多教育就是讓孩子返璞歸真,讓他們在靠近大自然,用自己的本能去學習,讓他們在被愛的包圍下成長,真正的做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所以我們也要學會將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教育方式和現在西方的教育方式結匯起來,讓他們從小就在被愛的環(huán)境下,懷著感恩的心,快樂的走上求學之路。
《大師兄》并不是一部爛片,而只是一部精彩電視劇的劇情梗要。
《大師兄》豆瓣開評5.5分實在太低,因為從電影整體質量來看,除了劇情之外,無論是鏡頭質感、演員表演、背景音樂、核心思想都能達到7分的水平,而拖了后腿的劇情其實只有一個缺點——把1000分鐘的電視劇內容,糅合到了100分鐘的電影里。
總結下來就是:太趕了。
畢竟,這部電影的故事角色設定,都不是十分鐘就能講清楚的,因為每一段故事、每一個人物背景都非常有意思值得深究,值得細拍。
我大概履一履一些能夠拍出許多內容的故事和人物吧。
首先是陳俠。
父母離異,由小姨子帶大的陳俠小時候特別能打,中學時期就是跆拳道冠軍,性格頑劣不堪,因為被人吵醒就搗亂畢業(yè)典禮,打斷了前來阻止的跆拳道亞軍的手闖下大禍,被好心的校長開除并勸進美國軍校進修,從此移居美國。
到美國進軍校受到高等教育,后來上戰(zhàn)場,紋過身,中過子彈,在最危險的前線沒完沒了的戰(zhàn)斗、救人,突然某一天領會到人是救不完的,就此退役,開始了自己尋找人生目標的流浪,這期間一直在與幫助自己改變人生、在軍校習得“規(guī)矩”的校長通信,校長過世之后,流浪的陳俠領會到自己應該成為一只鷹,無論飛多遠,飛多高,都應該回到起點,哺育后代——如此說來,由改過自新的以前最頑劣的自己來言傳身教的教育德智中學那些新時代的不良少年找到未來的方向,似乎才是他的人生意義。
所以,他回到德智中學,以老師同樣也以“大師兄”的身份開始了自己的教書生涯。
這樣的有內涵的角色設定和其成長故事、心路歷程,至少值得拍成兩集電視劇。
接著,陳俠老師降服的第一個學生,項祖發(fā)。
他雖然是巴基斯坦人,但他從小就在香港出生,骨子里是個標準的香港人,他熱愛音樂,一直有個當歌手的夢想,但參加合唱團,一唱歌發(fā)出標準的粵語就受到其他人的恥笑——因為作為一個長相特征明顯的“外國人”,能發(fā)出如此標準的粵語顯得十分滑稽,大家都知道童年的心理陰影對人的影響是最大的,從此以后項祖發(fā)就不敢在公共場合開口唱歌,但是因為對于音樂的熱愛,他從未放棄,不斷的寫歌,去哪里都要帶著自己的吉他。
但是“不敢在公共場合唱歌”的陰影一直籠罩著他,成為他青春期最大的煩惱。
這個時候陳俠出現。
在電影里,他們解決這件事的方式迅速到不可思議——陳俠把偷演唱會票的項祖發(fā)帶到河邊,在一群賣唱樂隊前為項祖發(fā)做了大概十幾秒的開導,然后告訴項祖發(fā):如果我都敢在大眾面前唱歌,你有什么不敢的?
接著陳俠就接過賣唱歌手的話筒,站在人群中開始唱歌,一邊唱一邊叫項祖發(fā)過來,而項祖發(fā)莫名其妙就突破了自己的枷鎖,真的站到了陳俠面前,開始跟陳俠一起唱歌——十多年的陰影就這么解決。
而如果這是一部《大師兄》電視劇,給它三集的時間,這絕對能變成一個討論了外來人口歧視問題、青春期煩惱、解決煩惱、無所畏懼堅持夢想的青春故事。
然后是王得男。
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父親非常傳統(tǒng),對弟弟和她明顯區(qū)別對待,對她的所有關心都浮于表面,從來不問她的夢想是什么,自顧自的給她安排相親、買化妝品、買芭比娃娃。
而這樣的王得男因為得不到父親更多的愛,所以將自己的所有精力放到了賽車上面,夢想是當一個賽車手,隨著年齡的增長,膽子大到甚至敢偷父親的車來開。
而陳俠解決這件事的方法,就是讓她的父親過來與她賽一場卡丁車,如果她贏了父親就不能再管她。
電影經過五分鐘不到,她贏了,父親又反悔,她一怒之下把車開到了街上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決心。
父親追上去,一番追逐后發(fā)生車禍,一輛大貨車碾碎了王得男的卡丁車,但是王得男在碾壓之前已經跳車,而此時趕來的父親以為王得男被壓死,聲淚俱下的說出一通心里話,讓王得男感受到了父親對她的愛。
隨后,兩人和好如初,父親也知道了她的決心和夢想,不再干涉。
這樣的劇情,你聽我說可能會想出許多細節(jié),這些有關于家庭、夢想、男女差別對待、重歸于好的可以用三集時間來講的有深度有內涵故事,放到電影里,只能被生生壓縮成10分鐘。
我就不提另外那些更有意思更深刻的“輟學誤入黑社會”“酗酒父親在戒酒會上懺悔”“黑社會老大夢想是當一個鋼琴家”的其他故事了。
電影里的每一段故事,每一個人物鋪陳,連點到即止都算不上,更像是一個又一個精彩的“預告片”,吊足了你的胃口。
總得來說吧,這部王晶監(jiān)制的作品,沒有為我們帶來一個“老香港”,但是在影片里可以看到有趣有想法的“新香港”,電影里不僅擁有好聽的背景音樂,專業(yè)的攝影支持,中規(guī)中矩的鏡頭運用,在演員上還基本都是實力派,中的甄子丹陳喬恩喻亢,老的樓南光駱應鈞林嘉華張堅庭,新的駱明劼李靖筠每一位都令人觀感舒適擁有獨特的閃光點。
但都,閃得太短。
這部短短一百多分鐘的電影,集中展現了許多有野心的內容——藥物上癮、賽車、歌手、電競、諷刺教育、校園、青春、家庭、婚姻、夢想、人生。
但由于時限原因,沒有一個想法被深刻討論,因此也導致沒有一位演員的能力被充分發(fā)揮。
而其中最遺憾的,莫過于陳喬恩了,在片中她的氣質和美顏簡直到達了一個新高度,但根本沒有過多的時間讓她完全展示自己——甚至還來不及和CP感十足的甄子丹談個戀愛,電影就結束了。
看這電影看到最后,我不僅一次的覺得如果這是一部20集以上的電視劇就好了。
超級子彈影業(yè),你們要是能把這部電影拍成電視劇,保持演員不變,就好了?。。?!
-完-
PS:
1.甄子丹真的太適合陳俠了,這種多才多藝真正能打的老師,市面上非常缺失,希望丹哥你能好好考慮把整個故事延伸一下,我想看你打更多的不良少年和打擾別人學習考試的社會渣滓。
2.全片最好玩的點竟然是黑幫老大大叫我好想彈鋼琴啊。
3.甄子丹真的太能打了……這么來說吧,這么電影的有兩場打戲,是我這兩三年看過最激烈的……沒有騙你,我也沒想到最激烈看起來最痛的打戲我會在一部青春片里看到……
4.非常想看陳俠去《終極一班》和汪大東對飆戰(zhàn)斗力,非常非常的想看汪大東被陳俠教育得服服帖帖的劇情,非常非常想看。
5.陳喬恩真的太美了……已經不是美了,已經是仙的級別了…不行了放點她的照片給大家潤潤眼
首發(fā)于暴走看啥片兒微信公眾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作者:胡嵐仙人
純正的港片這幾年買少見少,還要起用一線武打巨星主演青春校園片,這種低成本的制作,甄子丹出演肯定不是單純的商業(yè)考慮,這本身就能感受到一種情懷。 電影反映不少香港社會現實:殺校風波,只有少數學生可以讀大學,社會底層家庭的居住條件,小數族裔的社會地位…處處都是香港社會的真實寫照,對比那些一味拜金、追求華麗、浮夸得不現實的某些大制作電影,顯得更有味道,更有意義。 唔喺要你乜都識,喺想你唔好乜都唔識,要有判斷力,如今社會謠言到處傳播,正是缺乏應有的判斷力。人人可教,皆可成才,更是直指應試教育的弊端,人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和天份,只追求一紙分數的學校終究辦不好教育。 原本以為甄子丹會安靜的演戲…… 動作場面一點不含糊,各種搏斗,拳拳到肉,連孩紙的踢腿都那么凌厲,比不少動作電影都精彩,畢竟武打巨星,動作場面必須花大力氣。老戲骨配角們的表演也有亮點,嗜酒父親對著雙胞胎兒子否白那一幕,真摯動人。 看到這么多好的地方,學生們演技生疏之類的問題已經不太重要,總之看得開心還能引發(fā)思考,我已經收貨。
除了2場綜合格斗技,別的真的沒亮點,甄子丹想轉型,但是太難了
甄子丹這個年紀了怎么還有時間拍爛片
越來越痛惜當年讀中小學時,有許多所謂的問題學生,活生生被教育制度、以班主任為首的校方、不明事理的家長,給踩到深溝里,最終能爬起來的,終歸寥寥。而在競爭中,就連我也間接成了幫兇……陳俠所代表的教育界超級英雄,是我幻想過的正義,多一分噓寒問暖,多一分感同身受,那個黑洞就不那么恒久幽深。所以哪怕有類型化的存在,他仍然能像助人披荊斬棘的斗士,滿足一些人對希望與力量的一些渴望。生活不公,世態(tài)炎涼,有幾幕特別感同身受。配音、套路與過了的說教需要忍耐,但甄子丹酣暢淋漓的幾段打斗做了彌補,一度想起當年他重出江湖時的痛快爽利。
小時候犯的大錯一句對不起就完事了?雖然我不是什么道德婊,但對不起這種價值觀我還是沒法接受。最后還是要動拳頭,之前說教的那些道理算個屁。
甄子丹 校園 功夫 期待,硬核功夫,值得點贊
以前的港片雖然怪力亂神,但卻滿滿的是靈感與前衛(wèi),如今的港片真是規(guī)規(guī)矩矩,但卻滿滿都是平庸和過時。
爛片懶得評,預估票房最多1.5億
跟我預想的完全一樣,與《我的特工爺爺》是穿同一條褲子的。內地出品描述香港學校,涉及到退伍軍人和教育問題,片子根本玩不開的,最后還得走雞湯路線。宇宙丹公司出品的首部作品,能看出甄子丹希望轉型,想搞些深沉的東西,卻也舍不得動作戲,所以才出現本片這樣,文戲不行,打斗可以但不過癮
雖然本場是免費觀影,但除去子丹的兩場動作戲之外的劇情,說不堪入目有點夸張,但也確實難看至極。所有人物的塑造感覺就給你描了個輪廓而已,說教意味也頗為濃厚,真的是尿點十足,毫無誠意。PS:陳喬恩,你究竟是來干嘛的?
打戲一如既往的暢快淋漓,甄子丹風格凸顯。文戲則顯得中規(guī)中矩,與家長和解說教味道頗重。陳喬恩為什么你美了20年依舊那么漂亮?甄子丹為什么你打了30年還是那么能打?
爛片一部,懶得多說。
爛片無疑,大家撤退
我當老師這么久有沒有數教過多少人呢,我想這個問題應該由校長來回答,我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電影比預期好的多,不痛不癢。這個劇情出現在2018年未免太晚了,然而綜合格斗和校園青春片的結合無論放到甄子丹個人作品里還是動作片里都可以算創(chuàng)新了。兩場打斗甄子丹穩(wěn)定發(fā)揮,不過這今年貌似是第一部打斗讓人滿意的港產片。胡楓、樓南光、駱應鈞、張堅庭、林嘉華幾位香港老戲骨的出現和表演很是驚喜,這幾位的出演貌似之前沒有宣傳。話說片中提到的去波士頓讀書,個性叛逆,彈鋼琴和美國海歸的設定都和甄子丹本人契合。最后說一句,看國語版的時候聽陳浩老師的聲音是最大安慰。
7/10 還是刻意地安排了宇宙強哥的前世今生讓他開打一番, 關健的學生演技對比同期的非同凡響立見高下, 背景細節(jié)還是流於表面, 幸好老戲骨HOLD住, 駱應鈞先生從25年前看過他和廖偉雄先生合演的情義兩心知一路過來, 演技是爆棚的. 還有林嘉華.張堅庭.李楓....
5,挺老套的一個故事,麻辣教師甄子丹。全片也滿是各種之前麻辣教師影視劇的套路情節(jié)。退伍兵老師甄子丹拯救幾位失足少年的故事,各種試圖走心。然而,我更希望看到退伍兵老師甄子丹暴打幾位失足少年,那樣的故事可能會更精彩吧。
看得出甄子丹對轉型的迫切渴求,觀眾想看他一個打十個,他則想證明“其實,我是一個演員?!苯Y果只能把兩者糅合在一起端上來,別說這么搞還真是很港味。可惜出彩的仍是打戲,重頭幾場都設計精巧、痛感十足。拖后腿的還是文戲,所有的家長與子女和解的段落處理都太過潦草,對教育制度與教育觀念的批判仍是老生常談、不痛不癢。倒是中間的街頭飆卡丁車和戰(zhàn)爭戲騷的可愛,讓人想起那個“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時代。
1.他為人師表,教導有方,但并沒有什么卵用,并沒有得到學生的尊重,反而因為打架厲害讓學生轉變態(tài)度,心服口服。一名老師不能以德服人,只能以拳頭服人;小混混尋釁滋事不靠法律途徑解決,而是靠拳頭解決,這邏輯也是腦洞清奇。你身手那么好,不適合當老師,你應該去當保安。2.校長神似雷軍。3.自戳大腿贖罪不是模仿喬峰嗎?
GTO麻辣教師的設定的確很適合超級丹,但是劇本的問題太多,老師的行為多少有些“多管閑事”的想當然,尤其開賽車追父女等情節(jié)簡直不可思議,像過家家般兒戲。老師的人物小傳和每個學生背后的故事強行刻意安排。
麻辣教師葉問……
17/8/2018 @ 總統(tǒng)。就只有2場武打好看,甄子丹的文戲嚴重拖後腿(戰(zhàn)爭那段VO根本是棒讀),陳喬恩是來客串的吧?劇本本來已經預期會套路,但所有角色描寫嚴重不足,陳俠才說幾句就可令家長和好...尾段對白說教味太重太老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