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有想法有創(chuàng)意的驅魔題材影片
除了那個刻意的結尾之外,我對導演在電影中打破類型片規(guī)條的嘗試抱有相當程度的好感。近年來有關驅魔題材的電影層出不窮,但很多都局限于老一套,或淪為拙劣的模仿。經(jīng)典作自然要追溯到70年代的《驅魔人》。眼前這部最新的作品不僅是對經(jīng)典的一次顛覆,更是在最大限度內(nèi)有效地混合了多種類型片:偽記錄片、懸疑劇、宗教電影、反宗教電影、驚悚恐怖片。
首屈一指的應是手提攝影帶來不一樣的質感,更令神秘莫測的“驅魔”行為逐漸喪失其神圣的宗教意味,反而意外地沾染上反諷的戲謔味道,這是我最欣賞的部分。其次,劇本對懸念的營造水準十足,影片的主觀視角帶有極大的蒙蔽性,幾個主要人物的行為和言論難以捉摸,有效維持著這種懸念,直到最后的結局。其實,可以有更棒的結局。不是所有的主觀視角偽記錄片都要以拍攝者死亡為告終。現(xiàn)在這樣的結局說不上難看,但離驚喜尚差太遠,先前帶來的好感頓時大打折扣。
但無論如何,還是很期待這位導演的下一部。
2 ) 《最后一次驅魔》:集大成之作的困惑
12年前的《女巫布萊爾》為恐怖片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用偽紀錄片的模式拍恐怖片不得不說是一個創(chuàng)舉,而創(chuàng)舉之后,必然少不了跟風,這群后來的作品,一些淪為炮灰,一些成為經(jīng)典,而這部《最后一次驅魔》當屬炮灰之列,此片并無甚大的缺陷,淪為炮灰應該怪它生不逢時。
仔細的分析此片,可以發(fā)現(xiàn)此片在很多地方還是非常討巧的,比如暗線的掩埋和對經(jīng)典的戲謔,戲謔歸戲謔,影片還是雜糅了不少經(jīng)典恐怖電影元素的,而其設定也頗為有趣:一個失去對上帝信 仰的牧師的最后一次驅魔。全片開始以一種戲虐、調(diào)侃的態(tài)度來對待驅魔這件事,逐漸進入狀態(tài)以后開始發(fā)力,營造恐怖氛圍,然后又一次一次的否定驅魔,到了最后幾分鐘才露出其驅魔電影的本質,縱觀諸多的偽記錄-恐怖片,一貫的結尾就是雞飛蛋打,該死的死,不該死的也死了,什么活口都不留,恐怖片最重要的是什么?當然是裝神弄鬼,而《最后一次驅魔》似乎裝神弄鬼過頭了,觀眾的馬屁沒拍成,還被觀眾們噴了不少口水。其實平心而論,此片不僅不爛,而且還是一部集大成之作。
驅魔電影最有名的當屬1973年的《驅魔人》,此片帶有非常濃厚的宗 教情結,劇情和節(jié)奏的處理非常出色,可以把它意*淫的歸為經(jīng)典“藝術恐怖片”,《最后一次驅魔》借鑒了《驅魔人》的經(jīng)典元素,包括一些人物造型和驅魔情節(jié),然而不一樣的是《最后一次驅魔》沒有秉承濃厚的宗 教情結,它所持的是一種對上帝信仰的懷疑態(tài)度,而對于當今時代而言,這種設定是非常切合當今人類信 仰實際的,而這種游離狀態(tài)最后還是被恐怖片一貫結尾所打破了,縱觀全片,這個設定私認為是此片最高明的地方。第二點就是偽紀錄片的拍攝模式,它沒有拘泥于一鏡到底,剪輯和音效的處理都很到位,既不生澀也不過頭,不得不說是個很大的進步,一方面其秉承了偽記錄片的紀實風格,一方面又很討巧的選擇了電影的攝制和制作模式,減輕了觀眾對偽記錄片的觀影不適。這點既是此片精明的地方,也不幸成為了恐怖片影迷們詬病之處。要是硬要把《最后一次驅魔》和《驅魔人》相比,《最后一次驅魔》和《驅魔人》真不是在同一個層次,《驅魔人》完勝。但是要把《最后一次驅魔》和《女巫布萊爾》等一干電影相比,《最后一次驅魔》略勝一籌,而且可以稱為此類偽記錄恐怖片的集大成之作,《女巫布萊爾》只是在開創(chuàng)價值和營銷價值上有可取之處而已,而其余的跟風之作也僅僅停留在跟風上,并沒有什么大的突破。
而此片之所以被恐怖片影迷詬病,歸結起來可以分為這幾點,第一,經(jīng)典恐怖片元素的過度重復利用,炒舊飯當然不會有人愛吃,特別是吃了一次又一次以后。第二,此片在偽記錄片和常規(guī)劇情電影的權衡讓一些影迷感到不適,這種變化一方面是有新意的,一方面也并不是對所有人的胃口,這是基于形成一定的觀影慣性以后。第三,劇情的處理,這點純屬個人的感覺,由于信 仰危機的鋪墊過多,導致本片的恐怖氛圍營造變的較弱,劇力不夠,節(jié)奏的處理也有些不足,一頓一頓的恐怖節(jié)奏,一會兒玩玩家庭倫理,一會兒玩玩鬼上身,觀眾們暴漲的膀 胱一次又一次的被玩弄,其實這個缺點從另外的方面來分析,也可以成為影片的亮點。第四,結尾,《最后一次驅魔》的收尾略有意猶未盡之感,總之不夠過癮,不夠滿足觀眾們的驚悚需求。
《最后一次驅魔人》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主角的信 仰危機。牧師的信 仰危 機,不得不說是現(xiàn)代社 會物質與信 仰兩者矛盾升級的一個絕佳諷刺,現(xiàn)代物質、信息的沖擊使得一個原本熱情虔誠的牧師開始懷疑自己原本堅定的信 仰,連上帝都不信了,更何況這驅魔,“驅魔”這種中世紀唬人的愚 民招術在現(xiàn)代社會格格不入,不得不說是個笑話,電影中的馬科斯牧師雖然有信 仰危 機,但是其身上卻仍保存有很厚重的人文關懷精神。馬科斯牧師的信 仰危 機處于一種很分裂的狀態(tài),他身上仍舊有很強的基丆督教普世精神,但是在情感上又刻意的和基 督劃清界限,于是電影之中,不管妮爾身上發(fā)生任何不可思議的靈異現(xiàn)象,馬科斯牧師總是可以一廂情愿的用“符合科學常理”的態(tài)度去處理,到了最后阿巴倫現(xiàn)身,馬科斯牧師才終于毅然回到上帝信 仰的懷抱,而代價是死亡。
最后,應該說,《最后一次驅魔》是個“好同志”,它只是生不逢時而已。我相信偽記錄-恐怖片不可能像此片的片名一樣,成為最后一次,我滿懷希望期待更好的、更有創(chuàng)意的、更精良的偽記錄-恐怖片問世,恐怖電影市場,有需求就會有供給,而恐怖電影中的偽記錄風格分類不會終結,它還有大有可為之天地,而此種類型片毫無疑問會成為經(jīng)典的一種類型片,永載電影史冊。
3 ) 看一半把我朋友嚇跑了
對 她死也不在電影院待了 lol
本來是想看RE4的但是太晚了 結果我們選了這個看 電影當中一群teenager不停的笑 估計是這電影很郁悶 郁悶到都哭笑不得了 我倒是覺得還好 看半天原來不是一恐怖片 也就算是個宗教片吧 最后那一幕讓我想起silent hill來 我還是比較喜歡這種類型的 但是片子拍的是夠爛 爛在哪里我也說不出來 反正從電影院里出來之后就有點反胃 回家就睡了 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
4 ) 隨便說說
這片子雖然是個爛片,但我不得不說,在折磨我這么久之后,我沒有說對它有多少厭煩之情,簡而言之,就是這片子,不好看,但是很耐看。
片中有很多有趣的情節(jié)和小細節(jié),我就不劇透了,劇情要是說復雜的話,其實也可以揪出來一些陰謀什么的,但是促使我寫推薦的,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片中主要刻畫的是牧師心中的矛盾,說白了,這片子其實是一個男人的中年危機,科頓要負擔起有病的兒子,還有自己的夢想,旅館里打電話時那個女人的名字暗示他或許也有些七年之癢一類的。
信仰危機,這是本片最大的戲劇性。
科頓有信仰,他一直都沒有發(fā)現(xiàn),雖然他不相信神力,但是他拯救別人的心是堅定的。他一直錯誤的將信仰和對傳說的相信劃等號,最后時刻,我們也很難知道他是否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信仰。
還有就是沒有太多的怪力亂神,直到最后一刻,才出現(xiàn)惡魔。
第二,校對這個片子,我又把圣經(jīng)啊贊美詩什么的翻了一翻,補充了一些知識,又查了很多資料。。。這個是不是比較無厘頭
總而言之,這中偽紀錄片,挺適合沒事無聊的時候打發(fā)時光的。而且,導演拍攝手法也很不錯。
另:大家有興趣的話去查查驅魔,挺好玩。
5 ) 何必要抱著看恐怖片的心理去看這部電影?
我看到這部電影的推薦時是在某個貼吧里,一個挺文藝的小女生寫道她的法語老師推薦她看這部電影,于是就下載了,大約一個月之后的午夜才拿出來看。我開始時真不知道它是恐怖片,就算一個月前下載時看到簡介現(xiàn)在也都忘得差不多了。
電影一開始以為是類似于人文的紀錄片,覺著蠻無聊的本想關掉睡覺,結果他提到了宗教問題,作為一個頗為出色的牧師,在自己孩子早產(chǎn)而又奇跡存活的時候第一個感謝的不是上帝而是醫(yī)生,這讓他對自己的信仰產(chǎn)生了懷疑,接著又非常愉快地說他不信上帝,他的改變頓時引起了我的興趣。
因為有修一門關于中國自然哲學的課程,所以有時會談及這些東西,挺有趣的其實,雖然很多時候我們找不到答案= =。在西方哲學中,上帝屬于超自然,道德由上帝所立,不信上帝,也就意味著沒有道德。這跟中國哲學上對道德產(chǎn)生機理的理論很不一樣,孔子是類似于理所當然地承認道德的存在而沒有具體解釋為什么人們要跟隨道德,而其他的先秦思想家如孟子老子墨子等人則試圖將道德落在“天”、“自然”的基礎上,因為自然,所以自然而然會遵循道……(這里粗粗講下,不要不耐煩吶,接下來一段就不是了)簡單來說,人們在生活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去做正確的事情,而這需要有“規(guī)則”還有“能夠推行規(guī)則實行的原因或力量”來輔佐,否則我們拿什么來說我們做對了事情或者我們是道德的呢?于是有人會試圖以宗教、神、超自然來輔佐“他們的規(guī)則”,而有人會試圖從人自身、從自然的角度來輔佐。
當我們能理解上面一段話的內(nèi)涵后,我們就能更好地感知電影想要傳達給我們的信息(信息是確定的,我不會告訴你因為我也不知道對不對,但我可以向你描述我所感受到的)——上帝已死!
上帝、圣經(jīng)、魔鬼,完全可以變成普通人手中的障眼法、斂財工具、滿足自己欲望(不僅僅是性,還可以是操控其他人等等)的借口。你覺得他們真的有信仰么?他們真的是在信上帝么?其實坐在觀眾席里,我們所能看到的信仰,不過是他們心中的執(zhí)念,心中虛擬出來通過自己感受出來幻化出來的影子,卻硬要將其稱作上帝,稱作神。誰能證明自己心中的“神”會是自認為愛著的神呢?能熟讀圣經(jīng)、引經(jīng)據(jù)典、甚至是驅魔,可以證明什么呢?就好像人們一直批判應試教育一樣,能做好試卷其實無法證明什么素質,總會有人一手拿筆一手沾血,譬如XXX。
那些比較驚悚的片段,給我的不僅是視覺上的沖擊。有關于宗教的思考一次又一次沖進我的腦里,信神,可是深處卻不信神,神到底怎么了?!神能做的似乎只不過是從牧師嘴里如蓮花般涌出的主啊請求你的寬恕主啊我相信你主啊求你愛我主啊求你救我主啊如果你救不了她我就替她去死啊………阿門啊………沒了啊…………上帝已經(jīng)死了,天堂里是魔鬼的狂歡。相比之下,無論信不信上帝,能夠進行理性思維的主人公依然能夠頂住生命的威脅,一次又一次試圖拯救Nell甚至是Louis,這難道不是上帝該有的救世主的形象么?其實高高在上如偶人般的神該是不存在的,真正存在的,是每個人心中的“神”。不離不棄地伸出手,拉回掙扎在崩潰邊緣的無辜生命,哪怕是以生為代價,哪怕要踐踏自己的信仰。
有人說最后主人公舉著十字架奔向火海的一幕是他重新相信了上帝,我覺得對于經(jīng)歷了這么多波折的主人公來說有點蒼白勉強了,倒不如說他找回了自己的信仰——救人于水火而不惜一切代價,而這恰好與耶穌為世人而死的精神重合,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他最終成為了耶穌。
還有想提的一點是,宗教或多或少都具有獨裁性,即使是佛教,它也要你最后看穿一切,悟空一切,了無牽掛,無欲無求。而基督教,在我看來是有更多的枷鎖,譬如同性戀是不被上帝承認的。在西方殖民活動中,基督教被引進,接著就是“文明化那些野蠻人”,土著人應該拋棄他們的宗教他們的神,拋棄他們的生活方式,轉而接受西方所謂的文明教育,接受西方的上帝,而殖民者在基督教等因素的洗腦下把這種強迫當做理所當然,還認為這是上帝交給他們的使命,上帝不會容許有資源卻不開發(fā)、有“野蠻人”卻不去“教化”的現(xiàn)象存在……種種文化強迫、宗教脅迫。從某些角度看,基督教也沒有好過邪教。當然我并非在看輕這些宗教,只是強調(diào)在某些方面它們都具有強迫性、獨裁性。
×最后說句:如果想看恐怖電影呢,大可忽略這部電影,如果你想看到人性在宗教下的掙扎與“涅槃”呢,歡迎觀看。
6 ) God Plz Help This World。
撒旦是萬能噠。
但上帝是全能噠。
也就是說撒旦它眞噠有兩把刷子所以它才會與上帝較量這麼久。
人在上帝和撒旦面前難道不像是迷途噠羔羊麼。
撒旦噠厲害在於它會偽裝成神來人們崇拜和祭祀。
它假冒上帝噠樣子借著試探和罪來與上帝抗衡。
本片的確很邪乎。
世界上沒有鬼但有魔鬼。
因為這些東西是與撒旦為伍和上帝抗衡。
所以人要有堅定噠信仰做依靠才能得神噠庇佑。
如果有一天妳開始質疑神開始悖逆神開始遠離神。
那妳可能就離撒旦越來越近。
這部片子讓我對上帝對耶穌基督信噠更堅定。
求主赦免我們噠罪讓我們在神噠臂膀中生活。
Amen。
So whateva...
偽紀錄加驅魔元素,我不信耶穌,所以看完也沒什么感覺
原來這個片是被如此標簽的——“偽記錄恐怖類型片” 的確算是此類中比較好的了
開始真當成紀錄片了,看的怪high的,后來才發(fā)現(xiàn)根本不是紀錄片。。
建議去看體操表演,比這個有趣多了;如果是湯加麗的,還有露點....
信仰就是個梗,鋪墊兩次反轉,但是結尾動機不明。偽紀錄片的形式,走懸疑非恐怖,順帶揭發(fā)江湖騙術與煽動技巧。宗教的本質便是心理安慰,驅魔就是信者得愈。
很喜歡,神父信仰的回歸處理的非常好
結局假了,前面還不賴
類型片,不懂的就是看不懂,喜歡的那就是相當?shù)南矚g。本片情節(jié)屬懸疑類的,越到后面越是緊張,恐怖效果不錯的。DV拍攝也可是類型片,只是讓人視覺主觀更身臨其境了,并不一定都要在電影打上“這個是真事情”字幕。
看到驅魔兩個字,想起來另外一部。主人公對地獄魔鬼的事情非常熟悉。但是自殺的人無法上天堂,最終下地獄。他便是。
幸好沒抱太高期望——沒想象中那么爛。
這個題材中劍走偏鋒的作品。故事的鋪墊相當精彩。記錄片的形式和肩找攝像機讓故事更顯真實感。結尾處比較突然,看了豆友的評論,補充了一點宗教知識,想想就捋順了。
看了影評把1星改到三星,影評比電影好哪
還是挺有波折的,而且是紀錄片形式
意料之內(nèi),拍的好迷糊,還很假,頭暈,沒起到好效果
真他媽難看。一出電影院就有個黑人大聲說“Bullshit!~”,一個美國人說:“I can't believe I pay money for that!~”
這部電影是我有生以來看過最爛的片子。不知道拍出來做甚。觀影完狀態(tài)如樓上。頭暈,惡心,想吐。
對于那些罵此片是垃圾的人,其實我真的很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他們對待電影的態(tài)度就像素質很差的嫖客,明明抱著爽一下的心態(tài),但無論小姐的技術如何,完事后他們都會在言語上辱罵對方,以他們的邏輯只有這樣做才能在小姐面前拔高自己的地位,“別看我來買春,可我高貴的人格才不稀罕你呢!“
有可取之處的爛片....i would say
【最后一次驅魔】沒有一丁點所謂的創(chuàng)新,你也大可說它走的就是懷舊路線。影片一開始還是三十年前那“狼來了”了的一套,視覺效果上簡直就是直接模仿【德州電鋸殺人狂】。除了這些就是所謂的主角主角拍紀錄片了,幸好觀眾還沒怎么看厭倦?!铩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