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意義在1900年已經(jīng)死去,人的道場和圣地都似旅游紀念品。
――――卡夫卡·陸KavkaLu
[img]
http://www.arnaqueur.fr/Photos/Affiches/DixiemeVictimePt.jpg[/img]
選擇是生命在路途上唯一做的事情,緣、冤、淵
我們奔跑,為了理想,也是為了躲避厄運,生命相信奇跡,于是和命運爭奪可能,槍聲無法震醒人類,上路了,就是發(fā)生。
這部電影可能影響了1983年伊弗·布瓦塞(Yves Boisset)《冒險的代價》,人,沒有必要埋汰他人,眼見的世界和心意的碰撞,最后殊路同歸。
獵殺是肉食生物的自然屬性,獵人的游戲也曾經(jīng)成為俄羅斯90年代的丑聞。
《第十個受害者》警察查驗證件的開頭具有現(xiàn)世的荒謬感,1900年的瘋子早已宣稱上帝之死,而假面的“上帝”在神背轉身去的年代粉墨登場。警察在本片里的作為耐人尋味,有著很強的警世意義,作為殺戮游戲的保護者,他們在這部影片里的言行有著諷刺意義。
西方文學藝術往往對于機械時代以及機器人時代比較悲觀,就像這部影片它的色調呈現(xiàn)出一種冰冷。出現(xiàn)在影片里的景物都有著城市疏離的感覺,厚重的墻和機械的冰涼隔絕人的體溫,人自我判斷的能力隨著工業(yè)時代而異化,社會價值體系的功利化讓貪婪成為人世的尋常,利益驅動和道德歸屬之間往往是修煉的過程,而對于槍而言,它以暴虐的響動終極理性。
紐約在人文的西方眼中它猶如蠻荒,所以獵殺的游戲在那里上演,馬斯克俱樂部里獵殺者被殺的原因是好色,這一組鏡頭有著女權主義的色彩,同時也標志著人性惡。
電影無法離開它的時代,在本片的年代電視開始轉變了資訊的傳播模式,介入成為雙刃劍,它成為現(xiàn)世的印證,哪怕是惡也作為獵奇出現(xiàn)在即時的時空。
以當年(1965)的科技水準進行40年后的想象在今天看非常有意義,電影里已經(jīng)預言了指紋技術識別和攝像機的小型化,它讓觀眾見證了當年人們的想象能力。馬切羅家的場景里那個巨型眼睛的裝飾以及諸多雕塑可以給時下當代藝術家們帶來靈感,電影對于未來年代的想象和預言就像是40年前的當代藝術裝置,時代是藝術和文化的重要母題,跟蹤拍攝已經(jīng)成為后現(xiàn)代社會人們娛樂的重要手段,當信仰從人的視野消失,媚俗和媚雅就成為個體證明自我價值意義的方法。
屠和被屠,都成為他人的娛樂需要,40年以前關于傳媒的反思至今有著意義,當信仰缺失任何事件都會發(fā)生。電影里卡羅琳來到意大利進行最后的殺戮有著重要的話題,作為宗教圣地的梵蒂岡、斗獸場和維納斯神廟和影片的主題有關,殺戮場地的選擇似乎也有著許多虛偽的說法,而說法從來是因時而異的。
馬爾切羅帶領太陽教徒祭拜落日的鏡頭卻讓我想到了多年后南美一個教派的名字,人類自信史以來宗教總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他和卡羅琳對話里關于催淚的話題已經(jīng)直指了二十世紀宗教的真實性,我們崇拜的和被崇拜之間的有著太多的間隔,神道在現(xiàn)世并不神圣。
意義在1900年已經(jīng)死去,人的道場和圣地背后都似旅游紀念品。20世紀是一個角色化的年代,捕獵游戲和教主的靈活轉換證明了只有世俗沒有上帝的人類史已經(jīng)習慣妄語和虛偽。
神已經(jīng)被這些無恥的人埋葬。這部電影的意義在于尋找人性荒謬的起點,是帶著痛苦的反思。六十年代的歐洲電影有著泛哲學的特點,詢問是發(fā)現(xiàn),也是意義的終點。
2006的中國,一場有某超女服用壯陽藥的媒體炒作正在如火如荼,對比一下這部1965的電影我們會明白所有前臺的都是棋子,背后無憂無慮控制局勢的永遠是金融大鱷和財閥。
人世戲場,角色注定了你的沉浮。
男人的悲劇往往在情感的漩渦里迷失方向,男人的軟肋只有女人懂得,為了達到目的女性的手段讓男人喪失判別能力,午夜的纏綿不由讓我想到了《金瓶梅》的告誡,男人的槍就在一夜貪歡后被繳械。
影片最后在斗獸場邊創(chuàng)意超過了80年代的《冒險的代價》,而直到此時我才明白《冒險的代價》插播廣告咖啡杯舞的形式源于這里,而《第十個受害者》具有更強的諷刺性和對于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抨擊,當殺人游戲成為公眾的娛樂,那么天遣的日子就不遠了。
影片最后戲劇性的一幕幕甚為復雜,殺與被殺的轉換確實是影片的劇情,然而它淫浸著存在主義哲學的命題,我們沒有天堂,岌岌可危,當他們費勁周折登上了飛機,在婚禮的暈眩里戴上了歸宿的戒指,這個詩意的結尾?不!~
你會看到一支黑洞洞的槍,那么,后來呢?我等待你看了本片與我討論。
也許,每個人依據(jù)境遇會有自己的答案,答案是悲劇還是喜?。?!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導演埃里奧·貝多利(Elio Petri)是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之后最重要的導演之一,他的影片《對一個不容懷疑的公民的調查》和《工人階級上天堂》都是電影史重要的影片,而從此部影片看,他對于當代的洞察能力和批判精神可謂尖銳。
而出演女主角的愛蘇拉·安德蕾絲(Ursula Andress)身手敏捷,是第一部007的邦德女郎,不過《第十個受害者》重要的是主題意義,即便是男主角馬爾切洛·馬斯特羅亞尼(Marcello Mastroianni)也只是導演的道具而已。
【題外】
影片里有一段被借用的中國慶祝國慶的場面影像和話語毫不搭邊,可見當時歐洲對于我們的不了解
【附錄:影片資料】
《第十個受害者(La Dixieme Victime)》意大利1965
導演:埃里奧·貝多利Elio Petri
主演:馬爾切洛·馬斯特羅亞尼Marcello Mastroianni,愛蘇拉·安德蕾絲Ursula Andress,伊爾莎·瑪?shù)倌崂顴lsa Martinelli
片長:88分鐘
個人評價:藝術性7,欣賞性5(一種思考)
2006年2月12日 星期日 下午21時00分 云間 寒鴉精舍 元宵的爆竹聲里
獨立影評人:卡夫卡·陸KavkaLu
版權所有,請勿私自轉載
聯(lián)絡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郵箱: kavkalu1967@126.com
結尾以退為進,佳。四星給馬切羅少見的角色設定。Petri的政治態(tài)度已經(jīng)激烈到這種地步,不知道看出愛情故事的是如何能做到。。。
Sous ses faux airs de film d’anticipation, de son visuel kitsch ultra pop art couplé de décors architecturaux extravagants à l’ultime twiste concluant par 1 folie autodérision dilemmatique, la10eV livre 1 satire dystopik envers 1 société à la dérive en perte de repère
丹尼埃爾·阿里洪在《電影語言的語法》中將電影開篇的交叉剪輯作為了返利進行解讀,原來在六十年代,西歐就拍出了風格如此疏離、冷靜、反思的科幻片,與六十年代好萊塢大量的喧囂的外星科幻片形成了對比。畫面疏離、線條僵硬、構圖極簡、影調冰冷,作為警察的國家機器是獵殺秩序的守護者,娛樂至死中的殺人游戲,人說真話才會臉紅,婚姻在槍指下說同意,很難不讓人想到歐洲阿多諾等人的思想。好萊塢的《饑餓游戲》應該也受到這部影片的影響。
槍口下說"我願意",所以馬斯楚安尼最後是輸了?演變成諷刺的"我愛紅娘"遊戲,亦是隱喻媒體的操縱。覺得影片風格有種《Modesty Blaise》既視感(褒)。(老牌演員王玨竟被剝削得如此不堪.....)
驚為天人啊馬斯楚安尼
屬于典型意義的故事片。雖然情節(jié)一般,但室內、室外,產品、服裝(像是從T臺上直接下來的),還有色彩搭配,無不體現(xiàn)著意大利1960年代的設計風格。又有馬斯楚安尼,這次金發(fā)
在紀錄片 I'll Be Gone in the Dark 里知道了這部電影,也不像 Patton Oswalt 說得那么蠢啦,還滿有趣的。結局竟然是個稀里糊涂的愛情故事嗎??? 服裝布景的設計很有未來感。動作戲好隨便,而且都不見血,是故意這樣設置的么……
批準科幻片外衣的愛情片。從設定、劇情、服裝到美工,特別是配樂,都是古里古怪中透著股傻勁,cult得要命。結尾有點玩鬧過頭了,去掉前妻現(xiàn)友追殺那段會更簡潔有力些。三星半。
被低估的杰作。
雖然是大逃殺的設定然而劇情太不專心了哈哈哈,正如小馬哥最后自己吐槽的:咋就這么隨便地安排了美好的愛情故事
音樂旋律又傻又揮之不去啊T_T
3.5分?!峨娪罢Z言的語法》提到片子,覺得蠻有意思就找出來看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還是挺有新意的,音樂也好聽。結尾很喜歡。
室內設計 色彩 造型 車 各方面太前衛(wèi)
爛片
仍是批評社會及現(xiàn)實中的人際關係之薄弱,以華麗科幻包裝配以冷嘲當時所謂的潮流及群眾追捧的狂熱,控制人民的由政權及警察下放到傳謀及大機構手上,電腦電視佔著重要的一環(huán),男女對戰(zhàn)只是此片嘻笑的外表,實質cult得來很邪惡,可一看
染了一頭金毛短發(fā)的馬塞洛,加首位性感邦女郎烏蘇拉·安德絲,相愛相殺的男女大咖也無法拯救劇情的烏七八糟,羅馬角斗場,維納斯神廟,淪為科幻愛情荒誕劇的陪襯。但是片中呈現(xiàn)的意式美學的元素,從服裝剪裁到室內裝潢,無不有型有款。
La Dixieme Victime
反烏托邦也罷科幻也罷都是外殼,其實這是部愛情片,或許這個故事主題本就是愛情,獵人與被獵就如同愛情中兩人所扮演的角色,而這兩個角色的不斷轉換也成為了劇情推進的重要線索,最后烏蘇拉.安德絲成功捕獲馬斯楚安尼上演了一出尷尬的愛情喜劇。PS有點不倫不類
六十年代的大逃殺概念,拍的如此隨意~
Mastroianni一如既往的迷人?。。?!挺有趣的科幻題材,60年代的未來,主題曲超好聽,所有女演員都美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