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法蘭西共和國總統(tǒng)前往盧瓦爾河工業(yè)區(qū)圣埃蒂安一家罷工工廠視察民情時,熟料他竟成了一次自殺性爆炸的遇害者。激烈動蕩的政界要求在35天內(nèi)提前舉行總統(tǒng)大選。毫無疑問,現(xiàn)任共和國總理菲利·普德勒福爾是入主愛麗舍宮的有力候選。但公眾并不知道,這位政府的領頭人掌握著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驚天的陰謀迫使前總統(tǒng)的媒體顧問西蒙·卡皮塔再度出山。為了捍衛(wèi)已故好友的榮譽,為了維護政壇格局,這位幕后梟雄已經(jīng)鎖定好了自己的目標:尋找一位有力的候選人以期在競選中打敗德勒福爾。
在2016年12月的法國右派初選中,前總理菲永以“黑馬”之姿,強勢擠下此前呼聲最高的候選人薩科齊和阿蘭?于貝,利落地完成了逆襲。
雖然菲永之后因“西裝門”和雇傭妻子的腐敗丑聞被拉下馬來,但其競選活動負責人帕特里克?斯特凡尼尼也因此走入公共視野。
講述競選負責人故事的《幕后梟雄》讓人們不禁猜想,無論政客的競選活動多么跌宕起伏、動人心魄,但實質(zhì)上,它與商業(yè)營銷是否無甚差別?
歸根到底,競選與娛樂業(yè)的“造星”活動有何不同?是不是同樣也是了解“消費者”需求,并相應地包裝自己“產(chǎn)品”的營銷活動呢?
這并不是菲永“經(jīng)紀人”斯特凡尼尼第一次獲勝:這位“造王者”曾于1995年將希拉克送上總統(tǒng)寶座,并在十年后助佩克雷斯(Valérie Pécresse)當選巴黎大區(qū)議會主席。
有趣的是,法國電視劇《幕后梟雄》早在2012年就將鏡頭對準了這群陰影中的軍師。我們不如結(jié)合現(xiàn)實與劇情,看看他們是如何“推銷”候選人、“操控”民意吧。
現(xiàn)年63歲的斯特凡尼尼畢業(yè)于法國政治精英搖籃——國立行政學校,并于2013年開始為菲永籌劃競選工作。
不過,一開始斯特凡尼尼是猶豫的:他曾與阿蘭?于貝(菲永的主要對手)共事二十載。十二年前,兩人還一同為總統(tǒng)希拉克“頂鍋”(巴黎虛假職位案),可謂是福禍與共。然而,由于彼時于貝始終未下定決心參選,斯特凡尼尼只得選擇了躊躇滿志的菲永。
身為發(fā)掘斯特凡尼尼的伯樂,于貝如此評論道 :“他的工作強度令人驚訝”。同屬菲永政營的議員蒂埃里?索萊爾毫不吝惜地稱贊道,“斯特凡尼尼是個天生的管理者。他能同時管上百件大小事務”。
曾受益于斯特凡尼尼的巴黎大區(qū)議會主席佩克雷斯也證實,“他工作起來,根本不知疲倦”。
與斯特凡尼尼一樣,電視劇《幕后梟雄》的主角西蒙也是一名競選顧問、組織者。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個政壇競選的幕后推盤手是如何使用自己的智謀、人脈來襄助候選人吧。雖然劇情不乏戲劇性,但真實往往比虛構(gòu)更精彩。
劇中,西蒙曾助自己的好友、右派政客皮埃爾在總統(tǒng)大選中獲勝。然而天有不測風云,總統(tǒng)在一個人潮洶涌的罷工現(xiàn)場被炸死。
諷刺的是,雖然嫌疑人只是個遭遇離婚、失業(yè)打擊的絕望平民,但是同為右派政營的總理出于政治利益,將此事件謊報為恐怖襲擊:畢竟,放大民眾的恐慌情緒對主打國家安全牌、垂涎總統(tǒng)之位的總理來說,十分有利。
無法揭穿真相的西蒙拒絕了熱門候選人總理的邀約,轉(zhuǎn)而選擇右派陣營一位支持率較低的女候選人——社會部秘書長安?魏扎吉。
有意思的是,現(xiàn)實中,薩科齊曾于2013年極力勸說斯特凡尼尼“易主”轉(zhuǎn)投自己門下,后者并沒有改變心意。
在劇中,西蒙一手提拔的得意門生呂鐸投入“敵營”,搖身一變成為大反派總理的競選顧問。對于雄心勃勃的呂鐸來說,如今的世界里,唯一的神是財富。因此,襄助政客不過是一種獲取財富的手段。
除了圍繞媒體展開的激烈博弈,呂鐸還在廣告、社交、游說能源電信團體方面下功夫:
籌備大選當然是政治、金融、工業(yè)和媒體利益相勾結(jié)的好機會。
與“師父”對峙時,急功近利的徒弟呂鐸揚言,如今“一切都靠包裝”,所謂的“核心價值觀”在爾虞我詐、利欲橫流的政壇,簡直是個過時、乏味的笑話。
與劇中的西蒙一樣,斯特凡尼尼雖然啟用了新媒介,卻也沒放棄“老派”的宣傳手段:
團隊不但通過youtube和facebook等社交網(wǎng)絡接觸網(wǎng)友,還在車站、郵箱投遞了150萬份菲永競選文件。這種看似過時的辦法實則十分有效,能讓人們“在家仔細閱讀、明白具體綱領”。
與美國不同的是,為了確保候選人在經(jīng)費方面處于平等水平,法國法律對選舉經(jīng)費設定了上限。法國前總統(tǒng)薩科齊就因涉嫌為2012年大選“非法集資”、以及故意超出法定經(jīng)費上限等罪名被起訴。
在劇中,第一輪、第二輪經(jīng)費被分別限定在1400萬、1800萬歐元。不過,各派都不動聲色地至少準備了雙倍資金。
西蒙的任務,就是有效地使用這些資金。具體說來,是在候選人綱領、形象、辯論策略、分析對手等方面下功夫。
每個團隊都會為各自候選人制定“主打”議題。
例如,在劇中呂鐸建議總理利用好恐襲、換屆導致的不安情緒,將“安全”作為競選聲明的主線:
在演講中,要多次使用強硬的、令人不安的字眼,如“軍隊”、“安全”、“刺殺總統(tǒng)者”。不僅如此,呂鐸還令團隊不斷通過各渠道發(fā)布安全威脅類新聞,制造人心惶惶的氛圍。
相比之下,西蒙則建議安?魏扎吉避開鋒芒:與其和總理拼強硬形象,“先天不足”的女政治家不如揚長避短、突出自己對“社會生活”議題的關注。
在現(xiàn)實中,斯特凡尼尼也改變了菲永的形象定位:他認為菲永缺乏棱角,并為其設計了“更強硬、更有力量和攻擊性”的銳利風格。
幕僚和筆桿子們還需根據(jù)法國不同城市特征、選民社會地位、職業(yè)(醫(yī)生、企業(yè)主、農(nóng)民)等因素,為四處演講的候選人撰寫不同主題的講稿。
例如,在圖盧茲,重點闡述國家工業(yè)結(jié)構(gòu);在尼斯,關鍵是“討老年人歡心”;在布雷斯特宣講捕魚業(yè);去斯特拉斯堡(駐有多家歐盟重要機構(gòu))談歐洲;在奧佛涅大區(qū)則關注農(nóng)業(yè)發(fā)展。
這是不是很像市場營銷中的細分受眾?
政治中充滿了妥協(xié)和聯(lián)合,想要孤軍作戰(zhàn)?那早晚出局:
在劇中,民調(diào)顯示,總理和左派領導人馬爾居爾遙遙領先,安?魏扎吉位居第三、四名(與現(xiàn)實中菲永的起點相似)。為了縮小差距,安?魏扎吉必須首先與總理爭奪PDR黨派領導人的支持。
因此,一系列的交易與“講價還價”在所難免:
PDR黨派領導人毫不客氣地為自己的小團體預定了三個重要部長職位——外交部、財政部、內(nèi)政部(總理職位已提前被安?魏扎吉的政治教父預定,這一點不可協(xié)商)。
另外,PDR黨派領導人還開口要下3個“次要”部長職位。
現(xiàn)實中,斯特凡尼尼也利用自身影響力,為菲永拉攏了數(shù)個小黨派與不少國會議員。至于具體回報,那就得看看菲永登頂后的部委安排了。
其次,已落選候選人并非“一無是處”,他們的“選票”同樣重要。例如,我們可以看到無緣下一輪的候選人會對自己的選民發(fā)表講話,并且選擇是否給予晉級選手支持。在現(xiàn)實中,出局的薩科齊曾號召自己的選民支持菲永。
在劇中,最終由右派的安?魏扎吉和左派候選人爭奪總統(tǒng)席位。已落選的總理按理應該支持同處右翼陣營的安,但他遲遲不愿表態(tài),主要是出于兩層考慮:
一,沒有自己的支持,安不可能打敗左派候選人。借此為籌碼,他迫使安將總理職位許諾給自己;二,如果安獲得自己的支持,那她即便輸?shù)舸筮x,也可在緊接著的立法選舉中獲勝,成為右派黨魁,而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
這也是為何,總理最終決定倒戈左派,希望憑此舉當上反對派領袖。事實上,為了一己私利投靠敵方、不考慮本陣營利益的“叛徒”做法,并不是什么新鮮事。81年,密特朗就和希拉克秘密會餐,開創(chuàng)了先例。權(quán)力面前,不分政營。
雖然總理最終未能實現(xiàn)企圖,他也不是一無所獲:通過公開聲援安,他為自己的小團體在議會爭取了9個席位。
雖然競選顧問會對“敵我”候選人進行全方面盤查、知己知彼,但仍免不了在競選過程中處理不少突發(fā)公關事件。
例如,在劇中安就和總理頗為“狗血”地互揭老底,全方位地將對方攻擊地“體無完膚”。現(xiàn)實中,周而復始的爆料、報復也不少見。
如此幾個回合的“互撕”后,西蒙幫助安一反常態(tài)地跳出了勾心斗角的窠臼:安在電視辯論時,先公開向總理致歉、要求和解。
她是這么說的:看看這糟糕大環(huán)境(不平等、失業(yè)、恐襲、教育、醫(yī)療),停止一切于事無補的鬧劇吧。當然,這也順便提醒了總理:“嘖嘖,這都是你們現(xiàn)任政府的政績啊”。末尾,她加上一句:“我想,這也是總統(tǒng)想要對大家說的”,借此重申自己是已故總統(tǒng)政治理念接班人,從而吸引前任總統(tǒng)支持者的選票。
在劇中,這種清新自然的做法效果還不錯:把政治看做派系斗爭,厭煩藏污納垢政界的民眾,自然將不打“左右牌”、反對謀私利小團體的言論視作一陣新風。
現(xiàn)實中,前經(jīng)濟部長、現(xiàn)任總統(tǒng)馬克龍團隊也為其打造出“反體制者”形象:他不斷暗示現(xiàn)行體制存在太多掣肘,曾力推一些左派看來“離經(jīng)叛道”的政策。他還大膽表示,“左”、“右”之分是次要的,強調(diào)自己的目標是“改造我們的國家”。
魔鬼藏在細節(jié)里,此話不假:斯特凡尼尼多次被比作“一絲不茍的指揮家 ”。一名競選團隊成員強調(diào),此人對細節(jié)有“不同尋?!钡年P注:“他的目光無所不在。沒什么是不重要的”。
斯特凡尼尼甚至如最細心的編輯一般,親自校對菲永的競選綱領文件,連標點符號、字體等也不放過。事實上,無數(shù)看似不起眼的因素都對候選人的表現(xiàn)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幕后梟雄》也忠實還原了競選負責人所必需的“處女座”特質(zhì)。某種意義上來說,組織競選活動相當于構(gòu)建“形象工程”:候選人的外在形象(著裝、神態(tài)、談吐)、親和力與表現(xiàn)力,都會影響民眾的主觀判斷。
就像一個明星工作室成員那樣,西蒙與團隊細細商討安的形象描述文字,一步步打磨出最適合的字眼。
就這樣,經(jīng)過字字斟酌定位出的形象宛如精心制作的產(chǎn)品,通過不同媒體(“分銷商”)傳達給民眾(消費者)。候選人暴露在公共視野的每一處細節(jié)都不可忽視,待人接物態(tài)度、辦公室擺設也會成為媒體和大眾評估猜測的考量。
因此,西蒙就像“暴君”一樣,規(guī)定安的辦公室里要擺上女性雜志、經(jīng)典唱片、鮮花(既不選紅玫瑰也不要白百合);電腦要始終開著、桌子換成不透明的(不然人們會看到候選人的褲腳)。對于女候選人來說,穿半裙比褲子要好得多。
同樣,呂鐸也給總理提出了不少小建議:比如走出辦公大樓時,千萬不要兩手空空。最好戴上眼鏡,邊走邊查閱手中文件(拿文件比公文包好)。這一切,都是在力圖為候選人的每一次公眾曝光加分。
需要粉絲支持的遠遠不止明星。
安在重要城市里昂造勢時,西蒙就與其他組織者爭搶最理想的大會場地,并發(fā)動盡可能多的聲援者:團隊耗費三百萬歐元租用了14輛高速列車(TGV)、10架客機,以接送來自全國的支持者。
安保、會場布置、網(wǎng)站宣傳、演講稿、候選人入場方式、播放音樂時間點、舞臺照明…作為總幕僚的西蒙面面俱到地構(gòu)想好所有細節(jié)。
不僅如此,在大大小小的演講、辯論場合,幕僚需要幫助候選人練習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演技”:首先,發(fā)言稿要生動、直接的語氣,聽上去積極、有號召力。其次,通過與撰稿人一起將講稿設計得更令人玩味,甚至創(chuàng)造個別 “無心之失”,記者們可以如癡如醉地抓亮點、揣摩弦外之音。
如影視劇般朗朗上口、一下子抓住人心的出圈“名臺詞”也是加分項。雖然寥寥數(shù)語不至于扭轉(zhuǎn)乾坤,但此類細致的小功夫還是不可或缺的。
必要時,“緩緩出場”、退場時“眼含熱淚”都是可參考的選項。
看過政治題材美劇的小伙伴們都知道,向世人展現(xiàn)自己的家庭成員是政界另一個重要加分項。家人(特別是配偶)的支持對于政客有舉足輕重的正面影響。
電視劇展現(xiàn)了不少電視辯論準備的細節(jié),相信現(xiàn)實中幕僚也免不了要為此殫精竭慮:例如,如何為參加電視辯論的選手排座次?是坐是站?排成直線還是半圓形?按姓氏字母,還是所屬黨派排座(左派激進黨、左派、綠黨、右派、極右派等)?
這些細節(jié)能對觀眾施加最直觀的影響,因此不同候選人幕僚會與電視臺導演一一協(xié)商。就連進入決勝局時,兩位候選人辯論所用的桌子也被納入考慮范圍:1.55米是最理想的距離。
在幕僚的指導下,候選人不斷地模擬辯論,應對一切可能的問題,并練習將談話轉(zhuǎn)回到自己熟悉、強調(diào)的政治議題。
劇集末尾,身為“幕后梟雄”的西蒙感嘆如今的競選活動與以前大有不同:
“我年輕的時候,是抱著堅定的政治理念去組織、指揮競選活動。現(xiàn)在的競選顧問不過是些兜售東西的商販”。
這么說來,競選活動無論多么跌宕起伏、動人心魄,實質(zhì)上與商業(yè)營銷是否無甚差別?競選是不是了解“消費者”需求,并相應地包裝自己“產(chǎn)品”的營銷活動呢?
歸根到底,它與娛樂業(yè)的“造星”活動有何不同?
無論如何,為了分得民意選票蛋糕上最大的那一塊,“灰姑娘們”自然想要獲得像斯特凡尼尼這樣點石成金的“仙女教母”,來應對選舉中的博弈、媒體造勢和危機公關。誰是真正的贏家?
法國人還是更擅長第七藝術(shù)
一股美劇味兒。
大選年拍的應景劇,民煮體制下各黨派的選票大蛋糕,選舉背后的博弈和交易,媒體造勢和危機公關,投票也只是為了把更傻逼的那個趕跑。理想主義或作秀,斗智斗勇身心俱疲還得堅持不懈…反對同志婚姻合法的右派深柜基佬總理還真諷刺…可惜現(xiàn)實中沒有正常點兒的女候選人,只有極右的勒龐呵呵呵
法劇近年真是百花齊放。此劇仿效美劇的風格,也仍保有那股法式風情,比如總統(tǒng)出軌這件事放在法國人這看怎么都不算大事,比如為愛背叛在美劇里總顯得那么狗血在這就很和諧??傮w節(jié)奏保持得很好,值得推薦。
剪輯非常有感覺
喜歡男主剛?cè)岵膫€性。
秒懂原來玩政治還是歐洲人的傳統(tǒng)。。。。。所以這個是有后面幾季嗎?
無論對大選還是我在巴黎的時間都挺應景的,追一個六集劇追了半年也真不容易啊。。。
看了馬賽,對法劇有一點興趣,找這部劇來看,居然比馬賽好看太多,導,表,甚至演,馬賽里有的是臉熟的演員,不要說大鼻子在好萊塢混跡多年,男二馬吉梅爾嘎納影帝,但電影咖演電視劇還真就一般般,這部片里,演員全沒見過,但演技個個過硬,當然導和剪輯也很棒,不輸美劇。
感情(床)戲太多啦,削弱了緊張的劇情~
開場法國總統(tǒng)就被炸死了,大家感受下法國人拍片的腦洞
你們高盧人真沒幽默感。mr leclair=the kind of法蘭西花花公子大草包。(少一顆星是因為少一集,連生肉也找不到,但不影響觀看?!_誰呢)
二集棄,題材愛無能。
真心不錯,男主很有魅力!
為《紙牌屋》S2 預熱一下
我這里的四顆星都是給Bruno Wolkowitch的?。。。。。。。?!
too dramatic to be true
啊 要做com的人碰見了說com的片兒 當教材?。?/p>
除了語速接受無能,主角太養(yǎng)眼以致太影響對劇情關注以外...的確是部好劇??墒荄eleuvre的真愛梗怎么就能這么棄了,英氣逼人的小情夫呢..
六個月更新完畢的劇,我也追下來了! 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