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活著為啥這么難?
作廢言論:
http://shawnj.blogone.net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亞洲四小龍一口氣沉了仨,獨獨幸免了炸刺兒的臺灣島。90年代后經(jīng)濟突飛猛進的韓國被索羅斯這老家伙徹底整郁悶了,韓元比以前更不像錢,當然跟泰國比起來高麗人不知要幸福多少倍。與朝鮮半島一衣帶水的日本按理說也不可能幸免,有趣的是在此之前日本便開始經(jīng)歷泡沫經(jīng)濟所帶來的嚴重影響,所謂虱子多了不嫌咬,一個金融危機實在不能把日本再糟踐到哪去了。
97年之前,全亞洲只有日本最常拍攝經(jīng)濟破滅題材的影片,亞洲金融危機之后,作為受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韓國也開始摻和進來。兩國人民交相輝映,比著看誰生活最貧苦,經(jīng)濟最衰落,心靈最脆弱。而從另一方面來看,敢于直面自己瘡疤的民族是勇敢的民族,他們從來不憚于將自己的弱點暴露給他人,通過近乎自虐的自我審問尋找癥結,以期達到警醒作用。反倒是我們管失業(yè)不叫失業(yè)叫下崗,整點兒換湯不換藥的玩意兒欺騙老百姓,拍出的影視劇幾乎都是先下崗再創(chuàng)業(yè)的感人勵志題材,這是新世紀的樣板劇,是他媽跟社會脫節(jié)一點都不實在大京戲(這兩年也就《看車人的七月》還算靠譜,連馮鞏的片兒都開始蒙人了)。
話題別扯太遠,咱回歸正題。
《我要復仇》就是以大經(jīng)濟蕭條為背景展開的殘酷而絕望的故事。作為樸贊旭“復仇三部曲”的第一部,《我要復仇》為這一系列定下了明確的基調(diào)。它從一開始就不可能為了美好而誕生,所有你能忍受或反感的意象都通過膠片一一呈現(xiàn)出來。如果說《老男孩》至少從節(jié)奏和敘事上平衡了觀眾的欣賞情趣,那么《我要復仇》就根本沒打算和大眾來一個妥協(xié)。它的影像沒有后來者的精致,雖然色彩艷麗精美,可是冰冷的感覺遠遠超過后者。同時,它的剪輯編排雖比不上《老男孩》的連貫流暢,卻由此衍生出了難以抗拒的粗暴和壓迫感,讓人觀畢如鯁在喉。因此它是徹徹底底的B級片,從本質上是和商業(yè)元素徹底絕緣的。
影片中的人物全是命運的玩物,他們只能隨著造物的指引麻木地行走,卻在關隘處被堵死道路,無以為繼。聾啞青年為了給姐姐治病,情愿把自己的腎臟捐出,但他的又和姐姐的不相匹配。失業(yè)后他帶著一千萬安撫金打算用自己的一顆腎換回和姐姐匹配的腎臟,卻被黑社會的人欺騙,腎財兩失。好不容易醫(yī)院通知找到合適的腎臟了,他卻沒了錢,只得鋌而走險和女友綁架了前廠長的女兒。錢剛到手,知情的姐姐卻自殺了。因為自己耳聾,導致落水的女孩最終淹死。悲憤的父親發(fā)誓報仇,將這對情侶全部殺死,自己也被神秘的四人組刺死河邊。
影片中所有重要的角色最終都難逃死亡的命運,他們絕非消極度日,而是在左突右闖不得出路之后才被命運所親手扼殺。患病的姐姐何嘗不想生存,只因意識到自己的病體將給弟弟帶來多么大的危害之后才選擇自絕。弟弟只不過想醫(yī)好姐姐的病,他的綁架也是為這個社會所逼迫下的無奈之舉,如果不被辭退,如果錢沒被騙去,那么將沒有后面這一連串的血腥故事。他的綁架溫和至極,就好像邀請了一位小姑娘來家里玩一樣,他們只想要錢,救命的錢,然而最終錢財卻沒了用處。宋康昊扮演的父親則是典型的日韓職業(yè)男人,他們從底層起家,艱苦創(chuàng)業(yè)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卻因此失卻了愛情。有愛情時想財富,得到了財富沒了愛情。這是很多所謂成功人士徹骨的悲哀。最心愛的女兒的死讓慈祥的父親化作魔鬼,面對女兒死體解剖的時候痛哭流涕,而面對他人死體解剖的時候竟可以麻木得打出哈欠,這個殘酷的黑色幽默深刻揭示了父親靈魂的蛻變。人的獸性只在窮極的關頭被激發(fā)出來,禮義廉恥是野蠻世界的廢棄品。就象他在殘殺聾啞青年時所說的那樣,“我知道你是好人,可是我不得不殺你?!睘槭裁磿坏貌荒??假設可以如先前所說的那樣簡簡單單歸咎于命運,那么我們倒可以為每一天的悲劇做個合理的解釋??擅\便是絕對的嗎?
在看《我要復仇》的同時,我總會想起余華的小說《活著》,當初讀完之后就像被人當胸踹了一腳,好久沒患過勁兒來。心理一個勁兒叨念著“都死了,奶奶的都死了?!蓖笤儆姓l跟我說不想活了的時候,我就跟丫推薦《活著》,說你丫要覺得比富貴還慘的話我雙手支持你死。直到今天,也沒見誰上吊抹脖子。這話有點兒扯遠了,我是想說,《活著》用非常極端的方式向我們闡述了命運的無奈和殘酷,里面所有的人就像被牽著鼻子的老黃牛,任造物拉著他們從生到死,無法推卻。每個人都無所謂救贖,造物的眼中人命如螻蟻般卑賤,輕輕一捻便死了。小說所傳達的無力感讓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狠狠冒了一把冷汗,你們丫不牛嗎?看看自己死的多渺小,多下賤。
家珍、二喜、鳳霞、苦根、春生……這些人從沒抗拒過便死了,他們只是這泱泱大國中最平常一群的代表,命運在他們面前占了絕對優(yōu)勢。而《我要復仇》中的人物卻幾乎個個想跟命運斗爭一把,為此可以從慈父化身魔鬼,從老實青年化身變態(tài)殺人狂,但最終的結局卻毫無二致。不,甚至被報復得更慘。在這場為了生存而退化成野獸的原始戰(zhàn)爭中,人性和獸性在死亡面前全都蕩然無存,企圖斗爭的的心態(tài)就如同妄想跳出如來手掌心的孫猴子,洋洋得意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命運還是最大的贏家。
這種片看多了,感覺活著還真沒意思呵。
從《我要復仇》中,依稀能看到《老男孩》的影子。切腹、溺斃、割頸、爆頭、斷腳,各種視覺凌遲相繼登場,分明對應著《老男孩》中掰牙、割舌等虐待饗宴。特效逼真至極,直接挑戰(zhàn)著觀眾的承受能力。同時,《我要復仇》中還隱含著《老男孩》中甚為張揚的亂倫情節(jié)。聾啞男孩和姐姐的關系雖然被闡釋得甚為純潔,但導演還有別有用心地通過三組鏡頭暗喻了姐弟間的不倫。片頭弟弟為姐姐點歌,如果可以單純理解為姐弟相互扶助互敬互愛的話,那么隨后聆聽鄰居做愛的這場戲就很明擺著在挑釁姐弟間的倫理關系。還有后面弟弟為姐姐擦拭身體的場面,一種曖昧的情愫被自然地表現(xiàn)了出來。因此,聾啞青年和姐姐的曖昧關系可以說是李真兒與李右真的前身。樸贊旭很聰明地將前者的曖昧隱藏到最低限度(用聾啞青年的女朋友平衡著這種曖昧),因而為他們贏得了最大限度的同情。而對李真兒和李右真亂倫關系極為坦白的敘述全仗著扎實的情節(jié)安排,才沒讓這段不倫之戀招來大眾的反感。聰明的樸贊旭,講了兩個最聰明的故事。至于宋康昊父女是否是吳大秀父女的前身呢?我不想胡扯下去了,反正你覺得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我到此為止,不置可否。
2 ) 手指上的印泥開出致郁之花
就從此刻開始,漫談這場盛大荒誕。
或許每個人的心底都有陰暗之念。
可是要將念頭變?yōu)閷嶋H必然要在心里戮戰(zhàn)一翻。大多數(shù)的時候,大多數(shù)的我們,心底的善意總是能夠戰(zhàn)勝惡念。
即使如此,仍舊不敢斷言人性本善或是本惡。
善惡本一線,一念即天崖。
突然間,心如言語,同樣混亂。
那就回歸電影本身。
影片名為《我要復仇》,名副其實
片中每一個人物都經(jīng)歷了值得復仇的際遇
所謂值得復仇的際遇無非是生命與生活的缺失。缺只會萌生痛苦。如果本就缺少再痛失所愛。仇恨火種,即會燃燒。
片中沒有該死的人。
只有,應該了卻的心結。
復仇無法平息仇恨。
仇恨難以終結痛苦。
就好像
失去的難以輪回。
缺失的無從彌補。
并不是說善良有多好。
只是,善良真的很有必要。
世上沒有絕對的善良。
就好像影片中沒有不赦之惡。
Ryu本是純良少年
無聲無言的世界自有常人無法歷經(jīng)的艱苦
姐姐與女友是他生命中的溫暖與光亮
宿命里,兩個女人都直接或間接因他而死
只記得
他用石塊漸漸掩埋了他深愛的姐姐
他在電梯里握緊了已故女友的手
面對摯愛生命的離去
他痛苦的像個孩子
甚至連他喜愛的小女孩都是死于他的失聰以及精心制作的項鏈
這世界,總是讓殘酷更加殘酷
現(xiàn)在想想,他的內(nèi)心,其實,始終善良
最后他與東勁站在河里,顫巍伸出被捆綁的雙手,等待持刀的東勁割開繩索,將他放逐。他堅信善良,他天真懦弱,就連隔斷他雙腳脈搏,將他肢解分離的東勁也明白,可是善意不能代表善行,不管罪惡的出發(fā)點多么合理,犯罪的過程多么溫柔,可是付出行動的那一刻,悲劇已啟程。
寫到這里,我陷入糾結。
Ryu似乎無辜,他也是片中較為理性的人,他好像死于善良,死于極簡的內(nèi)心世界,他好像太不了解外世的罪惡,總體來說他應該死于善惡難辨,或者說他的善惡觀念不符合現(xiàn)實趨向。
比如
決定捐腎還未等到化驗結果就寫信寄給電臺,看到販賣器官的老婦毒癮發(fā)作無法自行注射他溫柔熟練的幫她解決,他在姐姐失口問出小女孩亡母之事時急忙阻止害怕小女孩承受不住打擊,他幫小女孩做了漂亮的項鏈并且玩玩鬧鬧氣哭女孩才拍下了適合勒索的照片,他和孩子搶遙控器,他聽女友講述澳洲雙頭奇聞后天真的問到先爆哪邊頭顱,他埋葬摯愛姐姐之時遇到添亂的傻子也并沒有亂泄悲憤將其殺掉。
他從昏暗工廠走出時面對陽光竟然神情恍惚,就好像后來面對接連悲劇時的手足無措。
他做過最對的事就是殘忍殺掉販賣器官的團伙,但他的這一舉動卻讓他成為連警察都畏懼的殺人惡魔,那一刻,只能唏噓。
劇中所有人物的冤屈皆無主相對。
姐姐之死是出于對弟弟的內(nèi)疚,或是責備弟弟的不法行為,可能是自身的悲觀,亦或是病痛的絕望以及沒能準時到來的他人腎臟?她其實,是那樣溫柔,那樣孤獨。
小女孩之死是怪失聰?shù)腞yu或是綁架本身?還是那個只想拿走項鏈的傻子?也許她從小缺愛才會對溫柔的綁匪產(chǎn)生信賴,所以當她遇到奇怪的傻子,只想去找聾啞哥哥,只是她確實沒能盡早學會游泳。應該怪姐姐死的唐突Ryu傷心過度埋葬太久忽略了女孩的求救嗎?女孩是那樣懂事天真,卻也孤獨。
女友之死是源于綁架這一罪行的策劃還是深愛Ryu不愿出賣其去向逼瘋了痛失愛女的父親。她死時對東勁的勸誡聽來蒼白無力,可最后果真有人替她報仇,可是世上再無她。她是那樣忠貞,那樣勇敢。
東勁之死是源于痛失愛女所以心智失控還是很太深沉。面對離去的女兒除了悲痛還有遺憾吧。他對其他生命是那樣漠然可他平日里卻從不得罪他人。他早早闖入社會練就的圓滑里是否也有許多辛酸過往?他明知Ryu是好人卻無法停止殘害,是泄恨之心還是想要終結悲劇。他恨的是社會是Ryu還是他自己?
Ryu之死是源于殘缺本身引發(fā)的悲劇還是實踐了綁架這一本質罪惡的舉動,還是,死于,不恰當?shù)纳屏蓟蛘哒f對人情世故的不洞察?還是那天真的自信,以為本心是好,世界也會好好對他。
販賣器官團伙之死罪有應得。可是他們總能得手不也是因為,生命無常,世人重情才會有大量的器官需求?人體器官往往供不應求,販賣器官的團伙卻林立在許多所謂的傳說里。他們專以騙取器官為生就說明社會很多環(huán)節(jié)有紕漏足以讓其鉆營空洞。記得那一幕,早已喪盡天良的老婦看到兒子死去之時,麻木的臉上終于有了情緒波動。
東勁失去了妻子,又失去女兒,甚至變賣一切財富,甚至在失去一切之后,失去了理智。發(fā)現(xiàn)女兒尸體后他與警察對坐車中,警察的漠然與機械式的問答以及接電話的言語,讓最沉痛的他感受到了最深刻的孤獨,可能走出車門的那一刻,他已經(jīng)意識到復仇不能依靠正常程序,自己的仇恨還是要自己瘋狂。財富,自己奮斗半生的財富,失去很多之后換來的財富,用女兒孤獨童年換來的財富,在那一刻,變得空無一物。難道財富就是原罪嗎?難道來之不易的財富才是悲劇根源嗎?這一刻,恨已壯大,空洞的心似乎只能用復仇填滿。其實他一直都不快樂,所以心底的善意才會那么微弱。他的復仇已不是針對某個人,他只想抹殺掉心中的空洞,所以他不管不顧,終入瘋魔。
寫到這里,思緒已混亂。
越思考越進入深沉,纏繞,困頓的境地。
很沉郁,甚至有點懷疑自己開頭寫下的觀點以及以往的某些認知。
或許此時,即是影評應當終結之時。
總而言之,沒有絕對的善惡與對錯。
有的只是命運的無奈以及不合時宜的天真。
所以
善良的人請一直善良。
請從一而終。
正如每個人都有陰暗之念。
每個人心,同樣,有善念。
不管世界怎樣待你請你堅定原始初心。
勿以惡小而為之。
罪惡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
善良同上。
腦海中揮之不去的。
是Ryu手指上的印泥,如花。
可是,究竟,那是一朵,怎樣的花。
3 ) 劍不在于殺,而在于藏
看老樸的復仇三部曲的時候,以前總覺得《我要復仇》太過冷峻,《親切的金子》太過炫技,《老男孩》剛剛好,右恰巧是我喜歡的黑色電影,混雜著我所喜愛的B級風格,敘事上也非常過癮,千回百轉和一個開放的結局,總讓人欲罷不能。
可是,到現(xiàn)在,我重新看的不是《老男孩》,而是《我要復仇》。
其中的原因,也許是我更喜歡安靜一些的場景,也更能從沉悶中找出該有的樂趣來,看得多了,也接受了多線程的敘事結構,對幻想保有一絲希望,但人也更接近的生活了。所以,在天花亂墜的后兩部曲中,唯有《我要復仇》,冷酷的隱忍了一切,壓迫著了一切、
但,也不是說這部電影不夠樸贊郁了,該有的都有,深焦廣角鏡頭(變形得類似于虛假透視了)總和平扁的特寫相呼應,這可不僅僅是為創(chuàng)造沖突性剪輯風格有關,放在劇情中,這似乎更能昭示著個人的情緒和地域,和空間已經(jīng)完全脫節(jié)了,至少,在看到標志性的樓道里,不會再有主角們的身影,匆匆過客,人去樓空,大概如此。
和人物有聯(lián)系的,莫過于主角RYU一頭綠色的頭發(fā),放置在暗綠色布光的工廠,基本沒有任何不妥,很融洽的融合在一起,當然,對于RYU來說,的確是這樣,聾啞的他,在抄札的工廠,不用忍受普通人之忍受的。也許,在工廠內(nèi),只有他,才能把劣勢化成優(yōu)勢。但當他被開除之時,一切假象被拆穿,工廠不會因為沒有他而發(fā)生任何改變,而RYU在光芒的照耀下,一頭油膩的綠色頭發(fā),顯得異常的另類。這不是平等的交流關系,而是主仆關系,RYU也許沒意識到,待在不屬于他的領地里,總會出事。這是RYU的自找的么,我說是,將一切寄托于奇跡,總會為自己的無知犯事。
當然,電影的主題描述的應該是:“冤冤相報何時了”的老戲碼,但剝開這個表象,是這樣的么,也許,在我們深究這樣這樣的劇情是什么讓我們感到殘酷的事情,莫過于弱者與弱者的自相殘殺,或者說,原本的罪孽不在于人的本身,而是被賦予的,是被誰賦予的,誰也說不清。即使所有人的出發(fā)點都是由自己的理由的,每個人似乎都被逼的只剩下一個選擇,可是你選擇了,勇敢的邁向這一步,就要承擔相應的后果。不管是RYU,還是東勁,嗜血的復仇總會反噬自己本身,遭到報應。所以說,這部電影講述的不是普通的復仇的過程,而是復仇的動機,樸把觀眾前置在一個了解所有時間像命運的齒輪開始慢慢轉動的境地里,眼睜睜的看到弱者緩緩滾進絞肉機里,有誰勝利了,剩下的都是一片“五馬分尸”后的肉末。如同東晉,第一次觀看解剖的震撼照成了第二次觀看的麻木,人本如此,又何必費盡苦心的去拯救。這里不需要任何的英雄,不管是誰,都會心甘情愿的掏空自身,交給虛空。
樸贊郁在本片中有明顯的痕跡致敬林奇老爺子的《雙峰》,河道殺人,塑料裹尸,心理分析,大特寫人物痛苦的表情,怪異的肢體動作,腦癱病人,這些都是林奇老爺子電影里應有的元素,在《我要復仇》中,讓樸玩了一個遍(他也承認自己的偶像就是林奇),但是,樸給這些元素加入了屬于自己獨有的色彩,起碼合情合理。抽離的鏡頭和直白的虐待場景,字幕卡的運用來展示RYU的主觀性,趨向于剪影的二維鏡頭在不斷的縮小放大中給人以沖擊感,還有等等的技法在電影里一展無遺,這些只要仔細挖掘,都能溯本其源,我要說的是,樸在這里不管如何把玩,如何梳理人物和場景的關系,人,依舊是樸所塑造的韓國人,地域,仍舊是韓國不知名的某個城,沒有因此發(fā)生意思的質變,我想,對比同樣進行本土化變形的黑色電影《白日焰火》,差異就在這里。在《白日焰火》里,簡單的說,他把整個框架給扭曲了,從此再也沒變回來,上下文的斷裂感,讓人感到扭曲無比,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說完,《我要復仇》是不是樸的“殺手三部曲”里所評價最高的,我看是,贏就贏在他風格的冷峻,一位導演穩(wěn)穩(wěn)的收著拍電影,總比彰顯風格招搖過市的晃動要難,正如暗喻在通常情況下,要比明喻難上許多,意境也高出許多一般。正如一代宗師里所言:劍不在于殺,而在于藏。
4 ) 階級斗爭大片啊~
1。真實的韓國
片中的街景介于90年代中國和朝鮮的面貌。拍攝于2002年,大概是金融風暴之后的樣子。在經(jīng)濟不振的形勢下,社會內(nèi)部矛盾各種涌動。
2。各個階級都苦逼
殘疾人、吊絲打工仔、小企業(yè)業(yè)主、公務員、左翼分子、地下交易團伙、邊緣人群(農(nóng)村瘋子)。這個片子在非常有限的時間空間中,犀利的剖斷開一個社會內(nèi)部的真實切片。各階層之間斬不斷理還亂的糾結就這樣連環(huán)上演。
擦,餓急眼的人吃人是太膚淺了,我國導演就只會就事論事,講故事的本市被甩開無數(shù)條街啊無數(shù)條街。
3。強烈建議集體觀摩學習此片
4。結論
一個社會的徹底覆沒是以流氓無產(chǎn)者的勝利告終的。
5。暴力美學
不套名詞了。各種干脆利落,每一個鏡頭回味無窮。從木有關注過任何韓國電影,但是今天血淋淋的發(fā)現(xiàn),樸贊郁同志有大師氣質啊。。。
5 ) 《我要復仇》
原來看到的海報加上電影名,以為就是宋康昊一個人的復仇,看影片后才恍然大悟是三位主角從不同時刻產(chǎn)生的復仇心理而采取了不同方式對不同人的復仇!故事的容量不小,而樸贊旭確實用屬于自己的語言講述了這個故事!關于“復仇”或者“普通人關于自私”的故事。
我個人覺得這部影片在“復仇三部曲”中客觀制作質量稍欠,但整體感覺不輸《老男孩》的。樸贊旭從這部影片開始真正確定自己的電影鏡頭語言和暴力美學特點,在色彩、光線的把握以及鏡頭位置變換都極富特色。之后的《老男孩》無疑是更成熟、完美,而到《親切的金子》一切稍顯形式化了。
2007-11-14
6 ) 階級的隱喻和窮人的斗爭
(本文為韓國慶熙大學電影戲劇系韓國電影研究課程作業(yè))
我的復仇是一部關于階級之間無休止的復仇的故事。
樸贊郁導演用小女孩失足落水這個起因,排除了貧富兩個階級之前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而這種矛盾最終只會走向相互的毀滅。
電影塑造了三種不同的窮人形象。一種是劉所代表的窮人。這種窮人生活潦倒,需要錢救命。他在血汗工廠里被富人壓榨,最后卻被輕易的舍棄。當他被逼到絕境的時候,自然想到了他痛苦生活的源頭——他的老板。
第二種窮人是彭技師所代表的窮人。他也生活潦倒,又有一整個家族指望著靠他微薄的薪水生活。當他被開除之后,他的憤怒只能通過自殘,來博取富人的同情。當他得到的只是富人冷酷的回應時,他和他的家族也就也一起陷入了絕望。最后選擇全家喝農(nóng)藥自殺而結束他們悲哀的生活。
第三種窮人是英美所代表的窮人。她是一名左翼學生,卻稱自己的集團是恐怖集團。他們通過團結窮人的方式,暴力反抗富人的壓迫。
貧富兩個階級的矛盾在小女孩失足落水之前似乎還沒有到不可調(diào)和的地步。富人心甘情愿交出贖金,換取家人的平安。窮人得到一筆補償,可以繼續(xù)茍延殘喘。那么這樣偶然的落水事件為什么在這部電影里必然發(fā)生呢?這來自于并不團結的窮人內(nèi)部。腦性麻痹的青年所代表的窮人是那些既沒有智商,又無比貪婪的窮人。他毫無理由的就把小女孩脖子上并不值錢的項鏈當做了寶貝。在他笨拙而又滑稽的偷項鏈過程中,導致了小女的落水。
于是小女孩死了,富人也進入了復仇的狀態(tài)。
這里我想提起我很喜歡的兩個鏡頭。劉開車帶著死去的姐姐和小女去到河邊的時候,導演給到了車前一片濃霧中的黑暗的鏡頭。這大概預示著劉的前路因此會走入一片黑暗,前路沒有光芒。
另外一個鏡頭是富人在女兒死后跪在草坪上,死死地握著一把草。他旁邊就是光明的陽光,而他卻選擇跪在一小塊陰影里。這里導演想預示富人的復仇即將開始,他的內(nèi)心也不再會沐浴在陽光里。
富人和窮人的斗爭中,富人有著兩個天然的優(yōu)勢。一個是他們掌握的知識,另個一是他們掌握的財富。富人掌握的知識讓劉和英美毫無還手之力,他面無表情地用電殺死了英美,又輕松的電倒了劉。而他掌握的財富又能輕易收買警察為他辦事。
警察在窮人和富人之間的選擇非常有趣。被收買后,他可以全力地追蹤劉和英美。但當富人殺了英美和一個無辜的外賣員之后,他反而提醒富人小心劉,他很危險。
那么斗爭之中,窮人的鵝優(yōu)勢是什么呢?答案是:窮人人多。當窮人團結起來,一起對抗富人的時候,富人才會被殺死。電影的最后,三個為英美復仇的窮人,站成一個三角形。有秩序地輪流地用刀捅死了富人。富人到死也不明白,為什么幾個和這件事毫無關系的人會無緣無故地捅死自己。而窮人們似乎已經(jīng)知道,只有團結起來,暴力反抗,才能戰(zhàn)勝富人。
這部電影用復仇作為名字,赤裸裸地揭穿了貧富之間的對立并沒根本的解決辦法。只有無休無止的復仇,和永不平息的矛盾。他們兩方各有優(yōu)勢,也各有劣勢。他們兩方的矛盾也沒有對錯之分,因為這種矛盾天然就存在。
C+ / 文本做加法影像做減法的一次,像是樸贊郁版的《燃燒》。前1/3對底層生活空間的描繪極為冷峻而高效。但宋康昊這個空殼人物加入主線后問題就逐漸暴露出來。即便鏡頭的存在感不斷后撤,人物的復雜層次也依然是靠巧合強堆,無論社會批判還是情緒呈現(xiàn)都極其干癟。對比李滄東高下立判。
這不就是屬于樸贊郁的《燃燒》嗎?雖說是一個復仇故事,但實際上講述的是一個畸形社會之下,環(huán)境造成人倫悲劇的故事。主角都是好人,但是主角們都做了不可饒恕的事情,這不光光是一句命運弄人可以去解釋的,兩位男主角都在尋找自己痛苦的因,但是完成復仇的一刻卻發(fā)現(xiàn)自己只不過一拳擊在了棉花上,真正的悲劇源頭無法被撼動。
仇恨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深淵
多線程的層次化敘事進程,彼此交織的線索與剪輯,不動聲色的場景構圖與影像,一波接一波的黑色諷刺與政治批判,電影從設計到執(zhí)行都能用完美形容,在步步驚心時刻意外中實現(xiàn)水到渠成。這是大師級的作品。其中緊握尸體冰冷的手的特寫是我看過的最動人的愛情鏡頭。
根本就是“無人生還”。雖然是復仇三部曲第一部,看的順序卻是最后一部,荒誕人生的命運交織。
節(jié)奏緩慢,劇情混雜,線索紊亂,頭緒紛繁。個人覺得是三部曲里最不好看的一部。不過,裴斗娜很有趣~~
表演可以再收著點,節(jié)奏應該再緊著點。
主角來回切換,情節(jié)的走向出人意料。太多戾氣,太多不公,仿佛只有同態(tài)復仇才是唯一出路。樸贊郁的美學殘忍而精致,細處叫人過目難忘。開始有點枝枝蔓蔓,但熬過30分鐘就是一部好片。
我怎么現(xiàn)在才看這片兒呢。。。樸贊郁是一把最鋒利的手術刀和最精密的掃描儀。。。
互為復仇作為“復仇三部曲"的開始篇是,更像是結束篇。
我也要被宋康昊舔耳朵。
除了被宋康昊對女兒的愛感動之外本片其它地方太陰暗了,能不能別老是把暴力當做藝術美?
人以為是被自己的仇恨驅動,其實只是在被他人的仇恨擺布著。
樸贊郁片子中最愛,也是他的片子中唯一一部讓人無話可說、戲寫的心服口服的片子,從人物和劇情設定到劇情推進結構,擰成一股繩戲劇力量強大,充滿勁道。
樸贊郁"復仇三部曲"之首。1.沒有《老男孩》那么精妙花哨的形式,簡練直白,將暴虐血腥進行到底;2.節(jié)奏稍拖沓,好在構圖和用鏡極唯美:三段不同景別階梯三人剪影,俯仰拍,顛倒的主觀鏡頭;3.聲畫分離與轉場有多處驚艷;4.4人倚墻SY,警察假人;5.我知道你是好人,但不得不殺你。(8.5/10)
真是極度恐怖的運鏡,這還叫不會運鏡。出租屋里四個流浪漢男蜷縮成一排聽隔壁呻吟的女聲打飛機,鏡頭平移,是一個得絕癥的女人躺在地墊上疼到打滾。再向前移,她弟弟悠悠哉哉坐在那吃泡面。還有ryu綁架老板——小女孩遞給他姐姐的“信”,ryu的動作和動畫片里的小動物來回轉換。樸贊郁的風格太令我驚愕了......電梯中的牽手,水邊石葬的妻子,被火化的棺材,水底被切開的腳踝,女兒的項鏈,還有那位畸形的路人,真的,這些神級的視角已經(jīng)足夠恐怖了。但更恐怖的是,這部電影幾乎可以說是沒用一丁點配樂......愛比死更冷。復仇無法拯救愛人,這是他們一開始都知道的事。
【B-】復仇三部曲最不喜歡的一個,故事其實有點弱而且有點蛋疼,靠著樸贊郁的風格在撐,而風格過度又更加損害了故事本身。裴斗娜很靈。
居然有人說他不會用鏡頭?我太喜歡他的鏡頭了!看來復仇三部曲里我比較不喜歡的是親切的金子??
金基德式的意象表達(行為藝術),李滄東式的核心命題(宿命輪回)。罪的源頭是善,終點是亡。
樸贊郁有女兒情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