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feature-length documentary is a cinematic biography of a song. Inspired by "The Holy or the Broken," Alan Light's critically acclaimed book, it is a definitive exploration of Leonard Cohen's "Hallelujah."
形式上確是一部平庸的紀錄片,以Hallelujah一曲為切入應(yīng)該也只對我這樣無有宗教背景的非英語公民才顯得新鮮??贫鹘陙碓诖箨懙娘L(fēng)行時常讓人忘記他早年在美國市場的邊緣地位,此紀錄片的思路大概就是建立在他盛暮間的對比上。唯一好玩的點是第一次聽到Bob Dylan的Hallelujah,非常搞笑。而第三部分所有對此曲的其他流行演繹幾乎都是蜷縮腳趾聽完的,直到最后,科恩晚年的原聲一出,才長抒一口氣。
很同意此歌制作人的說法,something like, the essence of Cohen's songs can only be shown but not be said, like the spiritual revelation he always seeks. 因此,要了解科恩,了解哈利路亞,這部紀錄片不是最好的選擇,再好的紀錄片都不如一次聆聽。散場唯一記住的,是兩則評價,其一來自某樂評,說科恩的歌was seemingly determined by the twinned polarities of 「holiness and horniness」,很精準。另一是片尾他的自述「you found yourself born in a world, impenetrable around you, you either raise your fist, or you say hallelujah. I tried to do both.」
科恩和他的一生,真是善用矛盾修辭法。
以前只聽他歌,看了影像之后不得感嘆,這個老男人為啥舉手投足都充滿魅力。連年近八旬佝僂著腰唱歌都優(yōu)雅到爆。依稀記得小學(xué)時看史瑞克婚禮那段,hallelujah聽到落淚,第二天又看了一遍,那可能是我聽原聲的啟蒙了。Q&A影片里提到的制片人和記者來了
很難過,當他在世時那些年看到他的演出信息但一直沒有想到去現(xiàn)場觀看,當他去世時才意識到我是多么錯過了一個和這么偉大的人同一年代卻一直沒去同框在現(xiàn)場的機會,遺憾傷心!??!至今我車上唯一循環(huán)播放的就是他在世前的最后一張專輯。(印象最深的Hallelujah是尼古拉斯凱奇的戰(zhàn)爭之王,當他妻子離開他時飛機上的那段配樂,悲傷至極)
科恩太有魅力了!入手了他最后一張專輯。
愛丁堡電影節(jié) 結(jié)束的時候看到不少人淚流滿面 這首歌好像真有點神奇的力量
slc film society/
平安夜看了一首傳世歌曲的傳奇旅行,集中簡單又流傳的一曲,效果竟比同期大寶爺?shù)蔫踩松娣秃每?。和片中大多?shù)受訪者一樣,我接觸這首“神曲”,也是杰夫巴克利,而非故事主角的原作者??v使原作者那么有名,他的神曲卻布道進更多更棒的演繹者,這何嘗不是科恩意外達到的大衛(wèi)取悅上帝之音?
一生寫一首歌。科恩 40 歲開始創(chuàng)作Hallelujah,寫歌七年。同期的鮑勃·迪倫寫歌只要15分鐘??贫髯猿啊?真正的歌曲的出處,沒人知道,那是恩賜,是一種天賦。那不是你的?!惯@首歌只在英國發(fā)行,未能進入美國。帶火這首歌的是Jeff Buckley以及夢工廠的電影「怪物史瑞克」。科恩晚年飽受抑郁癥困擾及經(jīng)濟問題。皈依佛門,六年修行后。年近 70 開始籌備全球巡演以對抗衰老。80歲高齡還能在舞臺上蹦達3小時。他尊重觀眾「我對你們毫無保留」,「販售演唱會門票,我就賭上了自己」?!该鎸σ粋€無法穿透無法理解的世界,你要么舉起拳頭,要么就說哈利路亞,這兩者我都想做。」
拍得很好啊,即使沒有歌迷濾鏡也很好看。既把這首歌的故事梳理得很清楚,又講了老頭后半段人生的得spiritual journey,很巧妙的避開了無關(guān)輕重的花邊新聞!
看了這部片子對哈利路亞這首歌更有興趣了。
1. 看之前我還真沒注意過Cohen自己唱的Hallelujah有兩個版本的歌詞。2. 30歲開始寫歌,生涯中斷好幾次6年8年的,居然還是在75歲大器晚成了,完成了傳世的作品,在世的時候得到了世界范圍的,也算是完滿
@Telluride Very religious. 不是Cohen粉絲,沒啥感受
#IDA# 歌是挺好聽的 拍的有點隨便 咱就是說再也不想聽任何hallelujah的翻唱了(居然還用到過怪物史萊克里…
the private and public life of Hallelujah ,平衡得相當好
從年輕帥到老 聲音也一直都超級迷人 雖然前兩個比較偏religious的chapter有點無聊 但是后面越來越好 有很多很light的humor在 哈利路亞果然還是最喜歡他自己和cole的ver其他的都meh
在如此優(yōu)雅高貴的靈魂面前,輕浮狂妄的野心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只有真正志同道合者,才會惺惺相惜,所以Dylan和Cohen互相欣賞,因為他們都是spiritual seeker;創(chuàng)作于他如有神諭,而他不過是神的轉(zhuǎn)述者,當然還要以一個open的姿態(tài)示意I am ready;“我并沒有能夠為我精神上所求找到完美的解答,但是好像隨著年歲見長,那些追尋本身dissolve了?!?Cohen,一個謙卑的圣徒,也許詩歌和音樂就是他向信仰和上帝致以的最大敬意?!叭艘惠呑幽軌騽?chuàng)作出這樣一個可以引起人們精神共鳴和靈魂震顫的作品,足以。” 因為愛這世間,愛眾人,所以以音樂和詩歌,患起共鳴,以治愈傷痛!如果能夠和這樣偉大的靈魂面對面的進行deep conversation,該是多么大的愉悅和榮幸!去買書和碟吧 :)
2022,送別的一年
7.23于Montreal
去電影院前完全沒想到這片這么好哭
資料翔實,訪問精彩,關(guān)于成名曲n個版本的講解也無敵通透哈哈哈~能看到溫柔的、固執(zhí)的、好騙的(?)、幽默的Cohen,極大展示出了人格魅力,非常優(yōu)秀的紀錄片~ps:想起了和家屬初識時聽+聊cohen的時光,很懷念。
其實我覺得科恩其他歌比他的哈利路亞更好聽。同期也看了david bowie的紀錄片moonage daydream,對比之下這部紀錄片要平庸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