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暗夜中的精神分析
(文/楊時旸)
一只貓跑過街道,以傲慢又松弛的姿勢。父親站在街上,面對著空空如也的車位,回想兒子從監(jiān)獄打來的求救電話,回頭望向一臉驚恐的妻子。在這紐約尋常的一瞬,父親卻一頭撞入了失常,被無助感凍結在街頭。這一瞬間,他還不如身后的那只貓更能把握自己的命運。
這是《罪夜之奔》第一集的結尾。留白、自信、意猶未盡。人們開始知道自己或許正在見證又一部HBO的杰作。2016年過半的時候,在這個溽熱的美劇淡季中,各臺都敷衍地播放著粗制濫造的偽科幻設定,或者充斥著驚聲尖叫的恐怖夏令營題材?!蹲镆怪肌穮s顯示出了罕見的力量。它穩(wěn)健又凝重,安靜得近乎傲慢,不屑于與任何同檔期的劇集為伍。
當越來越多的罪案劇樂于以奇觀和喜劇的方式增加吸引力,《罪夜之奔》卻堅定地投向了另一端。它沉重、黑暗,用豐沛的細節(jié)和對于現實的敬重把自己置身于那些經典同類劇集的陣列,它讓人想起《真探》第一季的穩(wěn)固與囂張,以及《謀殺》中滲透出的冷峻和絕望。
納西爾-可汗作為出生于美國的穆斯林移民二代,一直是個謹小慎微的大學生,他偷偷開著父親賴以謀生的出租車去往一個party,卻意外在街上邂逅了一個女孩。藥物、酒精和性,他們度過了瘋狂的一夜,醒來之后,納西爾卻發(fā)現姑娘被殺死在床上,自己成為了唯一的嫌犯……這個原本可以高度戲劇化的設定卻被巧妙又審慎地冷處理,案件變成了催化劑和觸發(fā)器,它本身甚至被后置,每個被卷入者的生活和心思卻被意外地晾曬。與其說,這是一場偵破游戲,不如說是一次逃亡和越獄——不只從真實的案件與實體監(jiān)獄中脫身,更是從人們的懷疑和偏見之中救贖自己。
《罪夜之奔》改編自英劇《司法正義》,如果不是這次改編,或許少有人知道那部幾年前的由本-衛(wèi)肖主演的低調經典。瘦弱的本-衛(wèi)肖有著獨特的疏離氣質,他用低垂的眼神和神經質地面部抽動演活了一個孤獨無依的角色,而在美劇版本中,里茲?阿邁德同樣表現優(yōu)異,他展現了一個移民二代特有的顧忌和倔強。
美劇的本土化改編能力,有時令人嘆為觀止,無論直面生活細部的《無恥家庭》還是依賴宏大背景的《國土安全》,其實都并非原創(chuàng),只是這些編劇像是神奇的翻唱歌手,在此之后,都讓人們忘記了原唱。
《罪夜之奔》保留了原作中的故事框架、人物性格、細節(jié)設定,乃至出場模式,但輕輕地轉換就不動聲色地把那個殘忍的兇殺案植入了更加復雜的背景——嗑藥亂交的穆斯林男孩兒殺害了一個白人女孩。無論案情多么復雜,無論這其中的真相與地緣政治和恐怖主義到底有無關系,但兇嫌的種族出身和文化背景仍然會迅速吞噬掉其他所有細節(jié),像癌細胞一樣凸顯自己。這場兇殺案瞬間激發(fā)了“后911”時代的一切想象。某種程度上說,《罪夜之奔》敏銳地用一個刑事案件切入了這個時代的病灶,抵達了人們恐慌、不解又不便言明的心理部位。
《罪夜之奔》決絕地拉暗了色調,它從夜幕開場,并有意識地將所有故事納入黑夜。此后的段落,絕少出現陽光與天空,所有情節(jié)幾乎都發(fā)生在暗夜或者封閉空間——氣氛壓抑的住宅、凋敗破舊,散發(fā)著毒蟲和妓女氣息的警察局以及危險環(huán)伺的監(jiān)獄。
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無法被徹底還原成文字,正如同真正的文學無法被有效地改編,《罪夜之奔》就是如此,它遍布細節(jié)——那種只能用視覺呈現的細節(jié)——骯臟的水洼倒影出戴著手銬腳鐐的囚犯隊列,破損墻壁的特寫以及值班警察呆滯、冷漠又充滿敵意的臉。這些細節(jié)讓隱喻與象征并存。這是大多數商業(yè)化美劇的反面,一個更切近現實的美國和紐約,人們疲倦求生,有些東西在淪喪,有些東西在滋長。
所有人,包括主角在內,都近乎丑陋,他們肥碩或者枯干,穿著不合身的衣服。警長博克斯低垂著肩膀,散亂著半禿的頭發(fā),律師John Stone穿著大兩號的風衣,搭配著涼鞋,用一根筷子撓著長期不愈的腳癬……他們親切又真實,如同大多數普通人,都是和生活負隅頑抗的同類。
這一切都讓人想起勞倫斯-布洛克筆下的紐約,那位律師就如同馬修-斯卡德附體,落魄又執(zhí)著,是旁人眼中的寄生蟲和垃圾,但有著自己的道德觀,他最初把為納西爾辯護當做意外撈到的一樁合適的生意,但不久之后,這卻激發(fā)了他內心的正義。他比那些日后出現的,布置了各種“魚餌”搶生意的同行金牌律師都要正義,后者看似為正義而戰(zhàn),但總有著秘而不宣的目的。而他本人卻愈發(fā)剝落掉所有勢利,淬煉出一些真誠。影影焯焯地,John Stone會讓人想到《絕命律師》中的索爾。他身上混雜著一切經典角色的影子,標準的硬漢派偵探故事的變型,不堪的外表,隱秘的過去,被冷漠包裹的熾熱的心臟。這一切都被戛納影帝約翰?特托羅激活。他的腳患是底層生活的見證,成為了這個原本應該體面的職業(yè)最微妙的反諷,他是一個被主流鄙夷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和兇嫌納西爾同病相憐,都被社會排斥。他對于后者的幫助,成為了對自己的救贖。只是,他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罷了。
如果說英劇《司法正義》所做的是聚焦,那么《罪夜之奔》所做的就是發(fā)散。英劇從第三集開始就聚焦于法庭的質證,而美劇則不急不緩地展覽每一個人背后的生活——嫌疑人的父母,從母文化的桎梏和政治動蕩中逃亡到多元化的美國,卻意外成為了“后911”時代的可疑對象,他們用全部經驗處理這個突如其來的災禍,卻仍然不知所措,其實他們只是掌握了英語,根本沒有進入文化。冰冷的法律系統(tǒng)、巧舌如簧的律師乃至同族人的逼問,他們兩人只能沉默以對。與此同時,律師和警察的生活也因為這個案子被縱深剖開,強裝的堅強和幽默,都在這個棘手的案件面前,一敗涂地。
像所有優(yōu)異的罪案故事一樣,那個神秘又殘忍的案件成為了一面鏡子,它能映射出人們心中深藏的很多面向,人們在探究真相的時候,也在探究自我,有人被它傷害,有人卻也因它獲救。就如同主演之一約翰?特托羅所說,“這里沒有英雄,也沒有反派。你能看到每個人的精神分析。”
(本文首發(fā)騰訊電視劇專欄)
2 ) 看THE NIGHT OF之前,你需要知道這些
因為是剛看了第一集(20160716),就只根據自己的觀感寫幾點觀影提示
看慣了權利的游戲,紙牌屋,絕命毒師等精彩絕倫的美劇,也許大家剛看的時候都會吐槽劇情的發(fā)展速度(但是人格保證HBO出品必屬精品),所以入坑第一個需要知道的就是
本劇根據英劇《司法正義》改編,第一集78分鐘,劇情進展的緩慢均是為了主題——揭示美國司法系統(tǒng)的漏洞和種族歧視問題——服務的,所以觀劇時帶著這兩個大方向去看,去品,不僅不會覺得進展慢,還會覺得制作方對細節(jié)的處理恰到好處,細節(jié)里展示的信息量也比較大。
美國是一個典型的程序正義國家,對程序的規(guī)定很細致,執(zhí)行要求也很高。假使不按程序獲得了證據而且這種不按程序達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這個證據就會成為毒樹之果,即使沒有其他證據能夠證明嫌疑人的犯罪行為,審判也不能按照這個證據將嫌疑人入罪,最終結果很有可能就是無罪釋放。經典案例可參考世紀大案辛普森案。這樣看來已經是對人權的充足保護了吧,寧可放過一萬,不可錯殺一個,但是,本劇要說的就是,各種證據全部指向嫌疑人,相關人員也完全按照程序辦事了,最終還是會有冤假錯案的可能性。這個漏洞,怎么補?
所以就進入下一步,審判比賽中的一方——律師登場。律師的存在,就是為了作為嫌疑人的代理人,最大化代理人的利益。而最重要的真相,就在審判比賽中的兩方對手(檢察官和嫌疑人律師)的辯論戰(zhàn)爭和法官的維持秩序的過程中不斷逼近。也就是說,真相只有一個,但是,審判比賽中的各方都有自己所理解的真相——因為立場不同,角度不同,挖出的細節(jié)不同,對真相的理解千差萬別。
劇中故意營造各種看似無關的人物登場,各種精確到分鐘,秒的細節(jié),就是為了交代清楚整個事件,但偏偏最重要的真相不告訴你了,就是為了后面可以層層撥開迷霧,給觀眾展現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
所以,第一集覺得拖沓看不下去的,我建議,忍住,否則就錯過了一道好菜。
3 ) 一部能讓大家看到社會的血肉模糊的劇
假期看了非常多劇和戲,最好的還是《罪奔之夜》,整個故事從一個被恐怖主義及其衍生的危機和偏見侵襲美國的背景下開展,男主雖然三代移民但中東身份讓他在青少年階段產生了非常嚴重的認同危機,這也是為什么開始他就是一個非常認同黑人音樂和party文化的人,他尋求認同和歸屬,這也是他為什么一直眼底非常憂郁。
他偷開爸爸車去派對的路上遇到了漂亮的瘋狂的甚至有點下人的白人上層女孩,他有點浪漫,這是他整個事件里最致命的,因為這個浪漫不僅是生活的也是政治的,整個故事后來的延展都破壞了他的浪漫。浪漫的邂逅之后,毒品,致幻劑,愛情,性,他在一個異常夢幻的夜晚擁有了一切他認為美好的,醒來卻發(fā)現自己手持利刃,心愛的姑娘身上有數十個刀口滿床都是鮮血。他慌了他逃走,他第一反應是懷疑真的是自己殺的人,第二反應就是這是怎么也洗不清的罪名。逃跑之后,一切都順理成章,他被捕。他被送進監(jiān)獄。一開始他拒絕,整個監(jiān)獄的文化氛圍,整個監(jiān)獄的規(guī)則和邏輯,無論是認老大還是暴力自衛(wèi),但是后來,他逐漸接受了。
他的接受完全是伴隨著,那些他所相信的所謂的公正和法律所為的判決和審理,對他的人生和人性進行的暴力分析和撕扯。無論是小時候出現的一些青少年的成長危機,比如和同學的矛盾,還是他打了某個同學任何一點小小的有所謂暴力傾向的事情,都在挑動著全美國人的神經。他有的時候甚至完全不想為自己辯解,他希望把這個最干脆就認下來,他在監(jiān)獄里逐漸把自己訓練成一個,完全可以用江湖的邏輯生存的人,那一刻他終于成熟了,才終于在這個文化認清自己的位置,沒有人關心他,他沒有家,沒有共同體。事件之后,他甚至也再沒有家人。
整部劇,最重點的地方就是在于它探討著每一個人所謂的判斷,在下意識的那個思維邏輯之下的文化脈絡,每個人只是在堅持自己認為對的東西。它討論了在這種環(huán)境下,尤其是在這種高度緊張的移民/宗教/階層沖突下,還有沒有真正的正義和真正的真相。包括后來幫他進行審理案件的那個律師,也是一個亦正亦邪的角色,他本來是一個專門在警察局外面撿小罪犯的律師,靠保釋小摸小偷的犯人討生活。律師的皮疹也非常有趣,仿佛像他生活的所有面向都為此關上了門,然后他一直處在一個被歧視的位置,不然他無法對這個中東小伙有真正的同情。
這個皮疹的隱喻就恰恰是這些美國中東移民的象征,恐怖主義像是他們身上的皮疹,而他們又想是美國的皮疹。這是一個被歧視的人們,互相救贖的故事。但這個故事是非常的陰暗,非常的消極,非常的dark的。而這一切極端事件所戳破的道德倫理,社會虛假政治正確,一切的混合的危機都加大的放在一個小孩的身上。
當案件中那個快要退休的,警長按圖索驥去查看,受害姑娘案發(fā)之前,經過的所有地點的時候。他發(fā)現,這個女孩和這個男孩在事發(fā)之前去過的最后一個地方,城市色彩斑斕,夜景鋪展,星光閃爍。仿佛他突然意識到了這樣一個案件,對于一個年輕的不知所措的沒有身份的,在這個城市中流動的年輕人意味著什么。他不過是追求他生命里美好的東西,但是卻是誰給了他這樣的下場?
這個劇最動人的一點是,其實沒有預設任何人的,任何的立場,他在展現每一個人立場背后,有它各自的文化局限,各種目的,各種軟弱性,比如敷衍了事作偽證的地檢,比如為了打少數族裔官司揚名立萬的大律師,也有他會被人本身的那種美好動人改變的地方,皮疹律師,中東移民女實習律師最后突破極限的堅持。
這才是一個真正在探討人性的劇,也是大家當初進入一個電視電影行業(yè),真正想拍想讓大家了解的事情。有時候只有這種非常殘忍的方式,才能夠切入這個問題的核心,真正有關懷有責任感的電影,他切開所有問題的表面,讓大家看看這個世界多么血肉模糊。
4 ) 人要脫層皮 Loser變成King『大結局』
The night of的第一集,各種鋪墊,因為早先被劇透了一下導火索的故事梗概,所以更沒有了驚奇和意外,甚至覺得沒什么。倒是男主角納茲一身的loser模樣和loser作風讓我在謾罵中度過了"冗長"的一集。
想去轟趴,想泡正點的girl,卻因為同學的爽約,擅自偷偷滴開走父親以及另外兩個合租人用于養(yǎng)家糊口的計程車。出身傳統(tǒng)的穆斯林家庭,家里銀行賬戶只有八千美金,圈不住一顆年輕的賊心和色膽。誰沒有過青春呢?
直到野炮的女主角莫名其妙的被捅死在床上,一臉懵逼的納茲在酒精、藥丸和粉末的作用下,完全不知道也回憶不起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于是,loser沒有報警,而是漏洞百出的逃跑。也難怪,美國,這個自稱也一直是free country的國度,卻在種族上并不free,甚至是可怕。因為你的膚色,真相真的可以go to hell。
劇集有意思的是,拋開了以往都市犯罪題材,追蹤嫌犯還需要筆墨的套路,the night of讓嫌犯納茲很巧合很輕松的被警察抓到。因為重點不是警匪關系,而是美國司法體系仍存在的不公與漏洞。
不過在警察局中的納茲真是把我氣的好想沖進去打他一頓,偷偷藏兇器卻放在自己的身上,隨便一個人,想離兇器有多遠就要多遠都來不及。當然,他也努力了,不過做賊心虛,還是很膽小。本來有機會可以打電話與家里聯(lián)系和溝通一下的,可卻猶豫不決。我不知道他腦子里想什么,只知道他一直都很被動,當然了,你可以說他處世不深,畢竟還是個大學生,一個只知道學習的大學生,也因為自己種族的原因,在學校里也是沒什么朋友的,所以內向。
不過,right time,right place,約翰斯通,一個雖然在警察局里游刃有余,但卻只賺嫖娼毒販小生意的律師顧問卻奇跡般的成為了納茲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后來,我也理解了納茲,你確實百口莫辯,所有的一切證據都指向了自己,而且自己的種族身份在美國社會又不討巧。無論約翰是不是真心想幫助納茲的,起初的納茲是單純的,以至于,誰都是好人,他誰都可以信。他也對鐵手腕Box警探深信不疑過。
一直到第四集,都在講納茲如何從一個單純的大學生一步一步變得如何判斷好壞與是非。監(jiān)獄比大學課堂更好的給他上了一課。
他相信第一個床友,直到他第二個床友真的用開水加baby oil來故意燙傷他,他的世界觀,對人性的判斷才成熟起來。
他第二個床友不停的強調他的侄女是如何慘死在未婚夫的手里,而罪犯缺無重罪釋放,在外逍遙。第二個床友的接近納茲的目的就不純,從給納茲看侄女慘死的案件照來看,他并不是想真正與納茲掏心掏肺講故事,而是暗示納茲和那個未婚夫一樣畜生,不過納茲缺仍然相信他。直到他燙傷納茲,納茲才意識到,監(jiān)獄的體系要按照監(jiān)獄的規(guī)則來辦,滿口好話的人卻最終傷害了他。于是他走向了保護的階梯,除此,他到眼神變得更加堅定了。
真是燙掉一層皮,才成長了。
納茲的父母因為無法支付律師費,而放棄了約翰,接受了愛麗絲之類(我忘記了)的看起來高大上的女律師,其實,你會發(fā)現,這個女律師并不像約翰用心關心納茲,一心想幫他辯證清白的,而是為了踩上新聞熱點,增加自己的曝光率。她能做的談判,就是討價還價將本來的無期徒刑變成15年到有期徒刑,卻從來沒真正關心過納茲到底是不是清白的。
我也不知道劇情的走向會如何,我也不知道真相是什么,我也懷疑過納茲是不是真多因為嗑藥而過失殺人了。但,約翰說過:
他們講他們的故事,我們講我們的故事,最終陪審團會選擇相信哪一邊的故事,讓真相去見鬼吧!Who cares?
———————我是四集分割線——————
第五集一出,趕快擼。想看看納茲是不是變得屌炸天了。果然大樹底下好乘涼,不但換成了單間住,潑油床友2在澡堂內被打成裸身狗。同時,在幾句話的刺激下,本來踢一腳以示解恨的納茲爆發(fā)出了并不是good boy的一面。削發(fā),健身,走路的姿勢盛氣凌人,眼神也不是那個唯唯諾諾的單純大學生。這是不是真實的納茲?他還有什么不說的秘密?
與此同時,控方因為納茲的不認罪開始尋找讓能他一錘定死在牢籠中的證據——嗑的藥是死者提供的?還是納茲提供的?這關乎于納茲是否“蓄意”下藥迷幻死者。從最初納茲開著出租迷路的街頭監(jiān)控錄像來看,兩個誤以為出租營業(yè)的青年男子上車后,被納茲告知他不營業(yè),在警察的幫助下,兩位男子罵罵咧咧下車后,死者突然上車,而這一次,納茲并沒有拒絕,以有罪推論來說,納茲是有“預謀”的。并且毒理報告顯示,除了搖頭丸,k粉外,納茲比死者多服用了一種違禁藥,并且計量大的足以令人精神失常。新涌現的證據刀刀刺中納茲僅有的星星清白。
約翰斯通也開始懷疑了這個“good boy”。他甚至覺得納茲隱藏了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尤其他探監(jiān)時,納茲的光頭look讓他心里也不是很舒服。而納茲并不是那么風光,畢竟他不是瑪麗蘇,哪有那么多樂于助人的備胎。他要把4小包海洛以吞服的方式獻給“boss”。這里也剛好說得通,boss再喜歡你欣賞你,你也要為boss的特別眷顧而買單。
壓了四集的梗,兩名黑人路人,其中之一一直未提起,結果被約翰斯通順藤摸瓜挖了出來。而黑人的慌不擇路足以說明了這個案子沒那么簡單。約翰斯通的人身安全也在片尾留下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在這里,我要說一下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約翰斯通與納茲非親非故卻那么幫他?
不難理解,約翰不是個純白人種,而且他的前妻是黑人,兒子是和納茲年齡相仿的黑人學生。所以,他很清楚司法體系對膚色的偏頗,也對有色人種有好感,有同情心吧。
另外,對的地點遇到對的人,可以說是個緣分。約翰也確實很關心納茲,給剛入監(jiān)獄的納茲買些貼身換洗衣服,其實約翰靠些微不足道的小官司也沒什么大收入,在知道納茲家很困難時還問他賬戶缺不缺錢,一種父愛?父親般的憐愛。
從約翰對待那只讓他過敏卻仍然收養(yǎng)的貓來看,他很善良。而那只貓像納茲一樣,差點走到“人生盡頭”卻又有轉機,但未來,仍不明朗。
——————下面是第六集————————
約翰斯通追逐案發(fā)當晚與藥店同名的黑人路人甲斷線了,從他又回到家繼續(xù)當過敏的鏟屎官開始,至少斯通安全了。在監(jiān)獄里的納滋也安全拉出所有的海洛因膠囊。此處有掌聲。
你會發(fā)現,導演和編劇想繼續(xù)混淆誰是真兇的焦點。年輕的女律師在回顧各個監(jiān)控錄像中,發(fā)現了可疑的靈車司機。涉世不深的她前往調查時差點被嚇個半死,雖然靈車司機看起來很可疑,說死者一看是紅顏禍水,說納滋就是個玩具等等之類聽起來很奇怪的話,也只是說明,經常和死人打交道,還負責化死人遺容的靈車司機只是個古怪的人。但是,確實該調查他,無論他是不是真兇,而這也應該是警察蜀黍們應該做的事,錄像在控方和警探那里都有??!可是該走的步驟人家不走,控方和警探正全力證明納滋就是個暴徒。所以警探Box去調查納滋為什么舍近求遠的轉學———因為他打架斗毆,差點把同學從樓梯上扔下去摔個半死。See?people see what they wanna see。從嫌犯是穆斯林的納滋開始,控方和警探一直不懈努力的做“有罪推斷”——納滋就是有罪的,所以只找他有罪的證據就好。他打架,說明他有暴力傾向。他嗑藥,說明他蓄意誘奸。如果不是納滋和斯通他們的“垂死掙扎”,納滋早就滾進深牢中呆上一輩子了。
同樣該是警察要調查的,死者的繼父——一個專泡老女人的健身教練。在前四集中認尸體的時候,警察給他繼女死亡的尸體照片時,他很奇怪的否認,警察認為他看不清時想帶他去看尸體時,這位繼父大人馬上又改口說這就是他繼女。為什么納滋問:Is she dead?警察覺得他各種不正常,可疑,而繼父大人這一前一后的奇怪舉動卻絲毫不能引起敏銳的警察蜀黍們呢?
于是,約翰斯通又去做了本該警察蜀黍做的工作——調查在死者葬禮上,與繼父大人有爭執(zhí)的基金信托工作人員。案件似乎有那么明朗化的意思呢:繼父大人曾想要死者媽媽遺產的一半哦,不過死者說過:Over my dead body。
還有兩集結局,納滋快被打造成一個合格的囚犯了。納滋的爸爸辛苦的送著外賣,媽媽被辭退后變成了清潔工,曾經學習成績很好的弟弟成了一個叛逆少年。一個普普通通的巴基斯坦家庭,生活從此翻天覆地,暗無天日。
———————下面第七集————————
第七集的開篇很有趣,一個和納滋殺人案相似的案件,只不過死者不是像安德里亞那樣漂亮,住在高端社區(qū)的白人女孩,而是一個無名的黑人女子,連警探Box都自嘲地說,和安德里亞的案件差不多哈,怎么沒有蜂擁而至的記者媒體呢
接近整部劇集的尾聲,納滋的殺人案審判也在不停的提審中進行,控方和納滋方都在尋找著各自有利的證人。而納滋卻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信任危機。
在安德里亞尸體各個角度的血腥照片轟炸下,作為最應該相信自己兒子清白的納滋媽媽也崩潰了,她不但當庭離席,還質疑自己是不是生了一個"怪物",敏感的納滋也察覺到了這個變化。納滋的父親走在大街上,滿墻辱罵穆斯林的涂鴉,連素不相識的穆斯林女路人都有反問他,這下你高興了嗎?在種族歧視的大環(huán)境下,911劫難后對恐怖主義映射的殘留,在社會的輿論下,眾叛親離。原本青澀的女律師也是百分百相信納滋的,不過納滋卻在轉學前的斗毆事件中隱瞞了一件,直到控方證人,納滋的前中學老師說出納滋不光把一個同學扔下樓梯,還用可樂罐將一個同學的臉砸出了12厘米的口子。這是律師和客戶之間的大忌,你對自己律師的隱瞞,讓自己律師像是白癡一樣當庭出丑,比什么都致命。納滋自己也明白了,世界上唯一相信自己的只有父親了。而他可憐的父親,卻一直處在出租車合伙兄弟的糾紛中。合伙兄弟的一句,you are the father of the killer,非常傷人,說完了這位老兄弟也哽咽了,眼睛濕潤了,這個鏡頭導演給的不錯,一種人與人之間錯中復雜的情緒。
斯通仍在調查安德里亞的繼父大人,濕疹已經治好的他穿上了運動鞋去繼父大人所在的健身房旁敲側擊。還去繼父大人的前妻,又是個老富婆那里做了解。老富婆透露了,繼父大人曾經差點掐死她。這里,我想說的是,安德里亞的媽媽被繼父大人說是得癌癥而死,誰知道呢。而且繼父大人的信用卡透支嚴重,還曾申請過破產,不是善茬。結果,斯通被敏銳的繼父大人發(fā)現并威脅警告了。
納滋在法庭和監(jiān)獄間像是鐘擺。在監(jiān)獄里靠吸毒麻醉自己,還要幫老大運毒。每次探監(jiān)時,那個慫小弟的媽媽都用下體運來膠囊毒品,靠納滋吞咽運輸。納滋將這一套流程做得越來越如魚得水。最后慫小弟沒撐住啊,老大的粉粉斷了,口交哥也被抹了。
整個第七集最大快人心,我認為是個小高潮的是,警探Box被斯通傳喚。因為,案發(fā)現場的第39號證物——納滋的哮喘器不在保管處,而是被警探Box偷偷拿給納滋了,美其名曰是人道上,不想讓哮喘的納滋痛苦,而事實上正如女律師所言,這個證物讓納滋是兇手很突兀,因為一個哮喘病患者,怎么可能連續(xù)捅死者22刀?捅個2刀應該喘到大腦缺氧了吧。同時,該做調查的證人,Box都沒有詢問。Box退休在即,他33年的職業(yè)生涯的專業(yè)度也受到了挑戰(zhàn)。
斯通他們邀請的那個私家法醫(yī),做了大量警察和偵探沒有做的現場工作。根據這個法醫(yī)的結論,其他人可以輕松從樹上爬到死者家的二樓或者走生銹的關不上的后門。同時,只有他說中了,死者手上的那一刀是“插刀游戲”留下的,因為木桌上有死者的血細胞殘留,而這一切,都是警察蜀黍和警探該走的流程。
結尾的Box對大家?guī)退k的退休趴高興不起來呀,面對著退休后就能讓他盡享休閑的高爾夫套裝,一杯又一杯的威士忌下肚,Box嘴巴上硬但內心比誰都清楚,他知道自己在納滋的案件上到底做了些什么和忽略了些什么。
————————大結局—————————
警探Box被納茲的女律師傳訊后,良心的確受到了拷問。退休派對散場后,仍在喝悶酒的他聽見旁邊人打趣說要拍一部渾渾噩噩警察的電影,更堅定了他回到他不需要再來的警局辦公室,重新翻看了從死者安德里亞上納茲出租車的街頭監(jiān)控錄像(雖然他早該認認真真研究一遍),這一次他發(fā)現安德里亞在上車前,匆匆忙忙行走在夜晚的街道上,還慌張警覺地回頭張望,看到路邊停著的納茲出租車她毫不猶豫地上了車。那么,安德里亞到底遇見了什么?
納茲的提審進入了高潮階段,年輕女律師和約翰斯通一起努力尋找的各個有利證人被紛紛傳喚出庭,從2個黑人路人,靈車哥到安德里亞那專吃軟飯的繼父,除了叫威廉的黑人路人以外,其他幾個都是疑點重重,仍然能讓觀眾混淆的認為,繼父買兇殺人?多起持刀傷人的黑人路人?家暴妻子的靈車司機?
每一個看似都是能讓納茲立刻洗白的稻草,但年輕的女律師認為這些還不夠,她想讓作為疑犯的納茲走上證人席做最后的賭博——自證清白。但這一提議卻遭到了約翰斯通的強烈反對!因為,截止到目前為止,納茲雖然關在監(jiān)獄中,但他在沒有被定罪時是受到“無罪認證”的保護,等待各路證人,各種證據證明他無罪就好,而納茲只要上證人席,他就不在受“無罪認證”的保護,如果他的證詞證明不了自己的清白,那么他就是有罪的!約翰斯通堅持認為這對納茲不是幫助,而是加害。但是,年輕的女律師一意孤行。
納茲同意了年輕女律師的提議,但他早已在監(jiān)獄中成了一名癮君子,出庭辯證的前提是需要嗨一下,沒想到年輕的女律師真會為他鋌而走險,找黑市購買毒品,用下體運毒。也許是真愛吧。
暫且相信真愛也不能改變事實,納茲上了證人席后在控方韋爾斯女士一個又一個問題的轟炸下,他自辨清白無力,因為最關鍵的信息都缺失了,雖然納茲嗑藥嗑得什么都不記得是事實,但是,I don't know 是最差證詞了吧,聽到最后,年輕的女律師當庭流下了悔恨的眼淚。正如斯通所說,我們找的幾個證人還能有百分之十贏的可能,但這一次搞砸后,贏的可能是零。
納茲又回到了熟悉的監(jiān)獄,與老大一起做熟悉的事情——吸粉粉。而且納茲以獄霸的姿態(tài)找了一個剛入獄的菜鳥,重開粉粉工坊。監(jiān)獄老大說了,最后判有罪了也是在大牢中度過,和現在差不多也沒什么不好。更何況,大哥罩著你。納茲說,還是不相信大哥是真心愛護他,因為不理解,非親非故嘛。大哥說了,每個進來的罪犯口口聲聲說無罪,但聞起來都是謊言的味道。只有納茲聞起來是無辜的味道。他能保護納茲,這種感覺和方式讓他覺得與眾不同,像是得到了別人沒有的寶貝!像是擁有了一只獨角獸?。ㄟ@老大的嗜好太清新脫俗了,我給跪了2333333。簡單說下我對老大與納滋關系的看法。納滋不是有人形容的“老大的男寵”,老大更不是gay。從納滋入獄的那一刻,老大看到他的第一眼,老大認為他不是個案犯,畢竟老大也是閱罪犯無數的??梢哉f,納滋的到來對老大個人來說如監(jiān)獄中的一股清流。納滋還在讀書,老大雖然無惡不作,但他也在乎讀書學習這件事,監(jiān)獄中老大的閨房里不是還有很顯眼的書架和幾本書籍么《野性的呼喚》。老大保護納滋,因為他unique,像照顧弟弟,又超越或者說不像是兄弟之間的情誼,男人和男人之間,比兄弟情多一點的情愫。納滋出獄時,老大故意避開他,孤獨的去練拳擊了,老大內心是舍不得的,會因為納滋的離開而失落,但他還是會忍痛希望納滋離開監(jiān)獄這種不該屬于他的地方。我感覺,納滋也許是老大心目中向往的自己,如果不踏上黑道之路,他也該是一名單純的大學生吧)
正因為這份獨特的感情,老大得到了納茲與年輕女律師不該發(fā)生的“激吻門”視頻,他雖然想保護納茲,但他更想讓納茲回到生活的正軌。于是,這份影像匿名寄給了斯通。斯通知道這是一個契機,能彌補納茲自救失敗的轉折——交給律師道德委員會,撤掉年輕女律師作為第一辯護律師的資格而重審,盡管女律師會因此受到判罰或終身丟掉律師資格。不過,這個案件的法官大人更聰明,他不管“激吻門”是不是他們一手策劃為了推翻重審的手段,他直接要求斯通做最后陳述,沒有重審,一切正常進行。對于約翰斯通來說,真是雞飛蛋打,女律師也做出犧牲了,但卻然并卵。
即便是最后的陳述,斯通也是亞歷山大大如山,精神性皮炎——濕疹又犯了,還更嚴重了,全身都是,哮喘也并發(fā)。
與此同時,警探Box也有進展,他一步步發(fā)現了安德里亞接觸過的一個吵架的男子——幫她辦理基金信托的Ray,正是兇手。他們本是客戶關系,卻發(fā)展到了男女朋友,直到安德里亞發(fā)現Ray從她賬戶搞錢。劇情發(fā)展到這里,真是意外,又不意外。不意外在Ray是早就出現的人物角色,意外在他一直誤導我們和斯通——繼父大人更像兇手。
Box已經退休了,事已至此,他能做的是去找控訴人韋爾斯女士,他把證據都擺放在她面前希望撤訴吧,不過這個案子走到這里,韋爾斯應該覺得很打臉,并且可能會因此丟掉職業(yè)生涯,一句“我們有更多指向納茲的證據”告訴Box撤訴你就別想了。
最終陳述其實挺無力的,信心滿滿的韋爾斯女士很煽情的在陪審團面前控訴,不過控訴到是納茲用切肉的刀殘忍的殺害死者時,她停頓了,她看著刀,居然斷片了?不,她的良心和職業(yè)(或司法體系)在博弈,我以為她會很帥氣的翻盤,但,她!沒!有!連Box也聽不下去了,憤然離席。韋爾斯女士走向陪審團繼續(xù)控訴時,她的良心與職業(yè)(或司法體系)又一次博弈,但,她!又!沒!有!翻!盤!
于是,斯通只能以差不多聲淚俱下的方式講述他與陌生人納茲的相識相處的真實經歷與感受,滿臉都是濕疹,戴著白手套的斯通真讓人心疼??!為了一個不相干的年輕人,不但沒錢賺,還傾其所有的付出。真是人性最后的光輝閃現。
原本看似很容易下結論的案件,最后陪審團一再僵局。當天無法宣布結果。過了幾天,還是僵局,最終6比6,有罪和無罪打成平手。那么,法官大人將聽從控訴方的意見,是否更換一批陪審團重審。韋爾斯女士看向了辯護方,那個滿臉是濕疹的斯通,目光中滿是希望的納茲,最后她說,不需要再重審了。也就是因為陪審團的僵局,沒有定論,納茲要被當庭釋放!他自由了!
我們能看到個小細節(jié),韋爾斯女士換下了高跟鞋,穿著舒服的平底鞋離開了法庭。Box看起來也是心滿意足??此剖莻€種族事件,確是每個人人性和良心的自我救贖。韋爾斯女士和Box都沒有因為納茲案件良心翻船。相反,退休的Box反被韋爾斯女士雇傭,去抓真正的兇手Ray。
斯通的生活也回到了從前,濕疹依舊,仍舊用筷子解癢,仍舊接妓女毒販250美金的辯護小生意。不同的是,那只像納茲一樣的貓,差點又被安樂死,最終卻自由自在的在斯通家里生活。
而納茲與家人,弟弟似乎變得陌生,納茲無法釋懷媽媽對他的不信任,家庭氣氛一度冰冷,只有爸爸仍以最溫暖的擁抱迎接他。他的社區(qū),他的種族,每個人都異樣的看待他,一起玩的同學從此形同陌路。納茲回到與安德里亞去過的海邊,仍像那晚“罪夜”一樣的燈火斑斕,納茲用毒品麻痹自己,安德里亞早已不在,但受害者不止是她一個人啊。
———————小小觀后感———————
對于這部片子,每位影友都會有自己的視角和見解。雖然這里牽扯很多關于司法,關于種族的社會問題,而我看到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微妙的關系和說不出的情誼。沒有玄乎其神的破案情節(jié),也沒有冤案昭雪的激動人心,非?,F實,非常寫實。
所以,感恩每一位曾經給予你幫助的人。珍惜每一位關心你冷暖的人。??
5 ) 季終了,他還是沒過上好日子 | The night of
他叫約翰斯通,是一名自由辯護律師,專門替不入流的小毛賊提供所謂的“法律援助”,不管成與不成,均收250塊錢。這個數字在我國有辱人之嫌,但紐約皇后區(qū)的下等人們沒有這樣的覺悟,并且對斯通給出的付款要求——只收現金,不能刷卡,必須當面結清——他們也毫無異議,因為斯通實在是他們能找到的最后人選了,其他稍微正規(guī)一點的律師都按小時收費,費用是他們就算在最美的夢里都不會出現的天文數字。
這個被業(yè)界看不起的律師,在一個尋常的夜晚做完一單尋常的生意,正打算邁著他那爛皮的雙腳離開21片區(qū)的派出所,不經意間看到了鐵籠子里的納西爾可汗,一個巴基斯坦裔的二代移民,他卑微但倔強的眼神成功的引起了斯通的注意,讓他在離開警局一段路之后,毅然折返,在不知具體事由的情況下自薦當起了納西爾的辯護律師。
這是第一集的劇情。時間來到第八集的結尾,因為年輕的主辯律師犯了個低級錯誤,法官提前一天通知由輔助律師——也就是斯通——來做被告方的結辯陳詞。為此斯通一晚上沒睡好,他寫稿子,逐字逐句的推敲,在雜亂狹小的房間里坐立難安,焦躁的情緒引發(fā)了皮膚過敏癥,于是狂喝來自遙遠東方的神秘中藥,瀕臨死亡邊緣,只能動身求醫(yī)。所以第二天呈現給陪審團、對方辯友和法官的,是一張仿佛用不種顏色的皮拼接起來的臉。
斯通的結辯主要分為三部分:
一、按照時間進度和既有的證據,給兩名案件當事人確定了九項罪名,但是其中沒有謀殺罪,因為圍繞謀殺罪的所有證據都不是事實證據,而只是公檢兩方的推斷,所以這起罪名不應成立;
二、在整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公檢兩方的眼睛死死盯住納西爾,想盡辦法判他有罪,而對其他幾名嫌疑人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很不法治;
三、基于以上兩點,斯通引述了大美利堅憲法賦予每個人的權利:聘請律師為自己的自由辯護,接受公平公正的審判,以及對無罪推定的高度懷疑。他特別強調,這個權利每個美國公民都有,既包括在坐的陪審團的每一個人,也包括正在接受審訊的納西爾。
相對于檢方律師咬著納西爾記憶空白不放的狠辣作風,斯通以退為進的招數顯得非常高明。雖然他沒有反敗為勝,但是他關于憲法權利的說辭成功擊中了陪審團心里的一根弦,那根弦能奏出最能引人共鳴的和音。原本已被檢方律師帶出很遠的陪審團,最后被這個聲音驚醒,而選擇往回奔,最后達成了6比6持平的結果,也就是沒有結果。檢方律師放棄提問,此起案件撤訴,納西爾重獲自由。
是的,沉冤并未得雪,兇手并未落網,但電視就這么結束了。
被告方主辯律師被公司開除,她答應斯通的3萬塊錢有沒有兌現呢?我想沒有,因為他還是繼續(xù)過著窘迫潦倒的生活。他雖然可憐貓,但因為過敏不能養(yǎng),所以他那間戶型糟糕的房子里,依然只有他的影子與他相伴。被他的總結辯詞羞得無地自容的檢方老女人律師和老警探博克斯都聯(lián)手做起了新生意,但斯通只能繼續(xù)接250塊錢的快餐,吃簡單的食物,炮廉價的妓女,和兒子的距離也在不可避免的疏遠。生活并沒有因為他的出色表現而優(yōu)待他一點,歸根結底,就因為他走的是野路子。
他是本劇我感受最深的角色,因為演員演得實在太好。看《變形金剛》的時候,我對這個演員很是反感,因為我不喜歡在激烈的打斗中穿插毫無營養(yǎng)的搞笑,但這個從他出現在本劇的第一個鏡頭開始,我知道是時候拋開這個成見了。
另外,男主角納西爾的演員也演得非常棒,從一開始的邊緣小屌絲,到入獄后變成肌肉男,形體變了,眼神也沉靜了下來。
簡述我推薦此劇的幾個理由:
1、沉穩(wěn)扎實。第一集就把核心事件前后兩小時展現在我們眼前,此后的每一集都在這個基礎上不斷生發(fā)出旁支劇情,共同推動主線的緩慢發(fā)展。劇情的伸展和畫面的色調一樣,沉穩(wěn)、內斂、扎實,在喪尸亂跑、子彈亂飛的美劇堆里,它顯得那么從容自信。不與百花爭艷,我自魅絕天下。
2、心理VR。你會跟著角色體會到進入監(jiān)獄時的那種壓迫感,你會感受到法庭莊嚴懾人的氛圍,仿佛在心理用VR經歷了一次發(fā)生在萬里之外的審判。換言之,劇情的代入感非常強。
3、只做展示,不作說明。這有點像本格推理,就是我們知道的線索和編劇是一樣多的,但是我們缺乏編劇的思維能力,所以他能編出讓我們大吃一驚的劇情來。不過本劇的編劇顯然不想玩得這么商業(yè),他在最后的關鍵點戛然而止了。翻看資料,這個劇有三名編劇,代表作分別是《辛德勒名單》、美劇《火線》和美劇《皇家律師》,我想他們是各有分工的,但本劇濃重的人文色彩,多半是拜《辛德勒名單》的編劇所賜。
總之,這是一部非常棒的劇,適合那些有耐心,希望在看劇的過程中有收獲的人看。如果你喜歡打打殺殺和懸念叢生高潮迭起的商業(yè)氣息濃厚的劇情,而對靜水流深的生活化寫實劇情沒什么耐心,那么就不要看這個劇了。
微信:野評人
2016年10月28日
6 ) 已經晚了,是不是太晚?
E01和E08
------------------------------------
從第一集看到結束,感慨萬千。隨便說一些。
”我怎么證明我是無辜的?“
Naz從一開始就陷入無比不利的境地,所有明面上的證據都指向他。更別提所有偏見——少數族裔,高中時把兩個同學送進醫(yī)院,倒賣處方藥給同學...
無法自證真是一個經典情節(jié),《狩獵》《制造殺人犯》《求求你表揚我》。
在被捕后,Naz應該時刻都能感覺到這種壓力,為什么不就干脆屈服了呢。給大家都省點時間。
大牌律師費盡心思爭取來一個confess deal, 只要認罪,一切好說。
但是Naz還是在最后關頭選擇No,他相信自己是無辜的。
警察不信,地檢不信,獄友不信,律師不在乎,家人不確定。他信。
說來諷刺的是,最相信他的是一個監(jiān)獄黑幫老大。
他說you smell like innocence,你身上有無辜的味道。
(他說這話的時候暖色光從頭上照下,如同天使)
------------------------------------
“每個人都有負擔,別管他們,好好生活”
TNO不是要當一般犯罪?。ㄏ衿渲姓{侃的CSI,關鍵在于誰是兇手)去看的,其關鍵在于人,甚至究竟有沒有真兇,正義有沒有伸張并不重要。
其中人物?。ɑ」猓┦窍喈敽每吹?,甚至有股宿命感。
主角Naz,第一集看上去就是個書呆子大學生,好不容易被邀請到party。觀眾自然同情。
可是慢慢他變成會吞毒偷渡,甚至會利用新人的監(jiān)獄二把手。
可是他過去曾一周內把兩個同學送進醫(yī)院。
媽媽都不再相信,問我是養(yǎng)了個怪物嗎。
到最后地檢問他:“你殺了她嗎?”他說我不知道
被濕疹折磨的老律師,在走出門后惻隱回頭,觀眾自然期冀。
可是他也自顧不暇,老婆離婚兒子不愿認。四處求醫(yī)問藥沒甚么用,以至于陽痿。
在更深層次,人們都看不起他,無論是病還是專代理小犯的工作。
整劇接近結尾兩個人最后一次見面,都很慘,然而還是要好好生活。
其他人也都有的看,洗白工作狂警察,咄咄逼人女地檢,老寡婦殺手繼父,動情新手小律師。
甚至每個小配角,小混混,黑人獄友,合伙出租車司機,入殮師,法醫(yī)和調查員...
有時間會慢慢說
每個人都相對完整而具有辨識度,宿命感就出來了。
在詢問高中保安的時候他說:不是每個人都會像他那樣...
然而在這個劇中,每個人只是做了自己必然會做的事情,就像生活一樣。
------------------------------------
“遲到的正義”
當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者,覺得最后結局不錯啦,真兇(?)有望落網,正義昭于天日。
實際上,Naz的生活都被這案子毀了
Naz從一個大學生,成了一手bad 一手sin,沉溺毒癮的格格不入者。
出租車沒了,房子也要沒了(?),家庭關系也完全破裂了
怪誰?
警察?因為他們根本不考慮別的可能,而是都在注意加班和高爾夫?
地檢? 因為她操縱證據,私通法醫(yī),并忽視Box新遞的證據?
每個人都難逃其咎,然而過去的已經過去。
這里還會有新的罪犯,也有新的冤屈,還有新的生活。
最后Naz坐在和Andrea并肩的河畔,roll一根回想斯人(和黑幫老大)
大江東去,物是人非,唯New York永存。
P.S. 看到是神劇《The Wire》編劇我笑了,我說這滄桑感(和Omar,Bodie,Carve)哪來的。
這是一部“無結局”的劇集,最終真兇是否緝拿歸案沒有結果,Jack的濕疹沒有好,Nasir爸爸出租車生意沒著落,Box沒退休……一通折騰下來,除了讓平時犯點人之常情的小錯的大眼仔Nasir成了眼神冷漠處世淡然的Nasir,至于和家庭的裂縫、和周邊人的關系、內心的平靜如何恢復,都無聲的結束了。
我實在是太同情這個巴基斯坦二貨了?。ɡm(xù))今天終于看完了。最后一集真的是百轉千回,非常復雜高級的滋味!最后一個鏡頭笑著淚崩了……
目前看到第7集,劇的質量很高,場景設計,代入感都很強,但是在今天晚上洗澡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一個巨大的漏洞,既然警察一口咬定是男主殺了女孩,那為什么男主在拿刀子捅人的時候血一滴都沒濺到身上,劇中也沒有交代是男主殺人的時候沒穿衣服,殺完人又洗了個澡,偏偏手上的血沒洗掉?
一口氣熬夜看完,劇本攝影剪輯演技音樂格調節(jié)奏無一不是上乘,法律共同體俱樂部的浮世繪,少數族裔眾生相,惡性循環(huán),冤冤相報,唯利是圖,周遭才不論無罪推定,兇手不管是否是他結果都已經徹底毀掉了年輕人的一生,人性與社會的沉疴宿疾如律師的濕疹一樣久治不愈反復發(fā)作,一伙老江湖/漿糊刻畫極傳神
看完第二集,每個鏡頭都像用放大鏡拍攝的,同期錄音讓氣氛真實凝重,整體感覺就是2個字:絕望。整體刻畫已經好于80%的好萊塢電影了。。。~~~期待后面的~~~看完后補:好看的故事,演員演神了
港真,大周五晚上三個老頭一個都不出來做生意,難怪uber會興起,這鍋你們要背
制作上的精致甚至過分精致,改編的移民背景,都不是我的點,對系統(tǒng)的揭露也無新意。最吸引我的是故事的動力,每個人的懷疑,確定性的喪失,以及等待。很少有編劇愿意花時間講這個。甚至有一點讓我想起過去的基督山伯爵,在“希望與等待”的意義上完成了現代翻新。
把你倒過來會有多少大麻掉出來 get
非常贊!
開始以為是部罪案片,劇終時發(fā)現是部海邊的卡夫卡:從沙塵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塵暴時的你。/一覺醒來時,你將成為新世界的一部分。
頭開的是真好,這個underwelming的結尾真是讓人渾身發(fā)癢。
看得著急 如果the good wife 能穿越進來 就好了
那雙爛腳,象征著千瘡百孔的美國司法體系,它時好時壞,無數人使出渾身解數試圖解決它。被拋棄的貓,象征著所有可能正遭受司法體系圖害的人,它們可憐,它們需要關注。這部慢劇,需要耐心,因為第8集最后才真相大白。fuck them all. live your life.
本老師舊劇Criminal Justice美版。第一集完全被震撼到,男主換成少數族裔的設定帶來比原劇更多的矛盾和不確定因素。年度最佳美劇預定。
就開頭和結尾這兩集,已經足夠讓人長跪不起了。我對那個口音中仿佛厭倦一切的女檢察官的敬仰,絲毫不遜于偉大的爛腳律師。
通過故事盲點,讓觀眾和角色們一起疑惑、焦慮。誰是兇手是最大謎團,但又不是本劇唯一的張力。除了司法與正義的思考,Nasir前后的改變也是表述關鍵,它凸顯著人性的脆弱和其中等待被喚的野性。是隨波生存,還是適應規(guī)則爬向頂端,還是困獸之斗拼死抗爭,不同選擇,不同人生,最殘酷的是,它是不可逆的
我有個朋友,看片喜歡看完第一集就急不可耐的拉到最后一集看結局,所以罪夜之奔這片我肯定就不推薦給他了。因為這片的好全都在細節(jié)里了。覺得它節(jié)奏太緩慢的,不要強迫自己,捂?zhèn)€十年再看吧,這劇的保質期會很長的。
第一集,已被男主的智商急死
最后,律師告誡重獲自由的他,每一個人都要負重前行。片中每一個人,都過著一種平庸到不能忍而又必須打起精神完成的生活和工作中。司法制度是平庸的,真相只有上帝知道,但人們還是得打起精神,扮演世俗社會的各種角色。最后,是人心,也只有人心,消解了模棱兩可的真相,以對抗平庸,負重前行。
無辜小哥也會撒謊,獲得自由卻用在監(jiān)獄里學會的方式吸毒;律師的濕疹好了又復發(fā),像是一個輪回;女律師下家不明,兇手下場不明,野性沒呼喚出什么來,只是讓人明白世上沒有一個人經得起推敲。最后,只有貓還活得好好的,依舊那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