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亞(瑪歌特·羅比 Margot Robbie 飾)成長在一個破碎的家庭之中,和母親(阿麗森·詹尼 Allison Janney 飾)過著相依為命的日子。托尼亞的母親是一個冷若冰霜而又獨斷專行的女人,她在年僅3歲的托尼亞身上看到了她成為一名花滑運動員的潛力,就這樣,小小的女孩被送往了由戴安(朱麗安妮·尼科爾森 Julianne Nicholson 飾)執(zhí)教的花滑隊里,開始了訓(xùn)練。
托尼亞的全部童年幾乎都是在冰上度過的,直到有一天她在溜冰場遇見了名為杰夫(塞巴斯蒂安·斯坦 Sebastian Stan 飾)的男子,兩人很快就墜入了愛河。杰夫改變了托尼亞的人生,卻也成為了她的災(zāi)難,從此托尼亞要面對的,除了日益艱巨的訓(xùn)練外,還有來自杰夫的拳腳。在一場比賽中,托尼亞完成了冰上三圈半的跳躍動作,成為了美國第一個完成了這個動作的運動員,托尼亞因此名聲大噪。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公平的。
總有人一出生就是人民幣玩家,也總有人在娘胎里就被設(shè)定了hard模式。
Tonya Harding的人生顯然是后者。畢竟她連名字里都帶著“hard”。
只不過她看起來似乎要幸運一些,過人的天賦像是上帝為了彌補她而開的另一扇窗。
雖然這扇窗子并沒有變成Tonya升級通關(guān)的捷徑,反而成了她與生俱來的詛咒——讓紅脖子出身的非典型女花滑選手,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完成冰上三周半的運動員,你說天上那個老頭到底是好心,還是惡趣味呢。
打人事件的真相早已成了羅生門,誰也不敢斷言電影的還原有多少真實多少虛構(gòu),所以這里討論的Tonya都僅限于電影。
除了揮舞棒球棍的致敬片段,瑪格特羅比在本片中絲毫不見小丑女的影子,表演也與電影的黑色喜劇風(fēng)格十分契合。
個人非常喜歡本片的風(fēng)格以及在形式上的選擇,特別是Tonya與Jeff相愛相親的夫妻生活部分,配合BGM,頗有昆汀式的浪漫意味。
影片里的Tonya家庭不幸,婚姻糟糕,連唯一引以為豪的滑冰都與她余生絕緣,她的三個身份,女兒,妻子,與運動員,都用了一種荒誕可笑又讓人心痛的方式,宣告著她徹頭徹尾的操蛋人生。但歸根溯源,大概逃不脫四個字: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這個詞,這幾年被提的越來越多,隨便搜一搜相關(guān)問題,絕對能讓人對親情的認(rèn)識打開新大門。
雖說它不是影響一個人成長的唯一因素,但一個不幸的家庭對子女造成的創(chuàng)傷,時常都會伴隨一生。
混蛋不會因為成為父母就不再是混蛋,電影中Tonya的母親Lavona,絕對算是混蛋母親屆的個中翹楚,這個形象幾度讓我想起馬男波杰克中的母親。
Lavona聰明,冷漠,自私,懂得如何保護自己,更懂得如何傷害別人。她滿口臟話,舉止粗野,是精英階層所鄙夷的“白人垃圾”,而那些所謂的精英階層,又時常遭到她的無情嘲弄和反擊。
只是這樣的反擊,往往只能停留在往牛奶里吐吐口水、在門口拉條紅繩的地步,一旦遭遇現(xiàn)實,就不得不偃旗息鼓繳械投降。
就像那個裝在口袋里的錄音機。
支持Tonya滑冰,是Lavona做的最母親的一件事。但這并不是單純出于愛,而是出于對Tonya天賦的期待,或者說,是對自己的期待。
她認(rèn)為Tonya的天賦是她賦予的,而Tonya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著她自己的成功。
那些養(yǎng)尊處優(yōu)高貴精致的小公主,不照樣是我女兒的手下敗將。
可Lavona又嫉妒這樣的成功。
Tonya的天賦,給了她一個機會跳出底層,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Lavona從來沒有這樣的機會。
她所謂的“Tonya生氣時滑得更好”只是自我催眠的借口,這個借口讓她可以理直氣壯地貶低與辱罵Tonya,踐踏她的自尊與愛,還能冠冕堂皇地稱Tonya對她的恨,是“一個母親的必要犧牲”。
簡直是個殘忍又可恥的笑話。
她得意于自己的教育讓Tonya成了冠軍,但真的是她造就了Tonya的冠軍嗎?
Tonya骨子里,有種不服輸?shù)姆磁丫?,這種精神在Lavona日復(fù)一日的打擊下不減反增。Hard不僅意味著困難,也意味著堅硬。Tonya就像一塊又臭又硬的石頭,狠狠砸在那些優(yōu)雅端莊的花滑評委面前。
她不是美麗乖巧的淑女,沒有幸福美滿的“American family”,不走傳統(tǒng)的風(fēng)格,堅持自我,為了得到公平對待和權(quán)威據(jù)理力爭。她日復(fù)一日地訓(xùn)練,滑冰是她唯一熱愛的事業(yè),在賽場上的每一份榮譽,得來的都比別人更艱難,也更沉重。
這樣的設(shè)定,換個劇本,就可以是開創(chuàng)花滑新時代的勵志天才。
但電影要跟著現(xiàn)實走,而現(xiàn)實中的Tonya,是個被命運截胡的天才。
在那個意義重大的三周半動作前,電影里的母親雇人在賽場旁瘋狂辱罵Tonya,也許正是這件事,讓Lavona更加堅信自己選擇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
她刻意忽視了Tonya的努力與天賦,在這件事上所起的決定性作用。
那么作為母親,Lavona到底對Tonya產(chǎn)生過怎樣的影響?
從未感受過母愛的Tonya,嫁給了第一個夸她漂亮的毛頭小子,哪怕她時常遭遇毫無理由的毆打——沒關(guān)系,母親不也經(jīng)常打父親嗎。
前面說過Lavona很聰明,看人很準(zhǔn),她看不上Jeff,不會和打自己的人在一起,不會嫁給一個傻瓜。
但Tonya有得選嗎?Jeff遞過來的零星愛意,從父親離開起,她就再也沒有感受過。Lavona那幾句理智的勸告,就像是站在岸上對著快要溺死的人喊,你怎么這么蠢?稻草救不了你的命。
可那稻草是Tonya唯一抓得住的東西。
作為妻子和女兒的Tonya,從未得到應(yīng)該得到的愛,而當(dāng)作為運動員的她成為受眾人愛戴的寵兒時,她的自我意識才徹底覺醒,她第一次感受到被愛,也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值得這樣的愛。
所以才有了她在比賽后與Jeff的分離,以及最后一次目的性極強的復(fù)合?;呀?jīng)成為她唯一的快樂來源,也是她唯一獲取愛的方式。
只是這唯一的方式,也被徹底斷送掉了。
Tonya前23年的人生,幾乎被不???fàn)?、不停失敗的操蛋?jīng)歷塞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而她那親愛的媽媽,更是為這操蛋的人生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所以我愿意相信故事最后有了一個美滿結(jié)局,Tonya值得這樣的結(jié)局。
如果重來一次,我親愛的媽媽,請你別再愛我。
今年是女性電影的大年,歐美有《神奇女俠》《極寒之城》《伯德小姐》,亞洲有《嘉年華》《相愛相親》,以及《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2016年在印度上映,2017年在中國上映)
女性電影通常是女權(quán)主義,講述女主角在磨難、挫折中逐步成功的故事。
《我,花樣女王》則是反其道而行之,講述女主角是如何走向失敗的。
有趣的是,曾出演DC反派“小丑女”的瑪格特·羅比在本片飾演女主角塔尼婭·哈丁,曾出演漫威反派“冬兵”的塞巴斯蒂安·斯坦在本片飾演塔尼婭的丈夫杰夫,而編劇叫史蒂夫·羅杰斯,和美國隊長同名同姓。
電影選材自真實故事,塔尼婭是美國首位完成高難度冰上三圈半跳躍的花樣滑冰選手,獲得無數(shù)比賽冠軍榮耀,卻因為丑聞而走下神壇。
1970年,塔尼婭出生在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一個貧困家庭,并度過了艱難的童年。
母親拉沃娜的婚姻非常不幸,塔尼婭是她的第四個孩子,是她和第五任丈夫生的。
塔尼婭4歲就開始滑冰,但對于年僅4歲的女兒,拉沃娜不鼓勵、表揚,取而代之的是打擊、批評,甚至都不允許女兒上洗手間,讓她憋著尿訓(xùn)練。
這樣的開頭讓人聯(lián)想到《摔跤吧!爸爸》,但是劇情走向可以說是完全相反。
和阿米爾·汗所展示的父愛不同,拉沃娜已經(jīng)上升到了虐待的范疇,她經(jīng)常打女兒,甚至對著女兒說臟話。
拉沃娜的理由是:塔尼婭在生氣的時候才會滑得更好,如果不對她說“你做不到”這樣的話來打擊她,她就真的做不到。
甚至拉沃娜在女兒比賽前,會雇人來噴她,達到“鼓勵”她的效果。
第一次看這個片段覺得幽默,第二次看覺得心塞、無奈。
塔尼婭是在打罵中長大的,不管她表現(xiàn)得再好,母親從來不滿意。
塔尼婭縱然是成為了一流的滑冰運動員,但打罵、打擊、批評都是消極的手段,通過這些手段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即便能力很強,心靈和精神都是殘缺的,是不樂觀、不陽光的。
更為重要的是,體育界,尤其是花滑界很在乎面子工程,評委給運動員打分不僅僅是看他們滑冰的技術(shù),還要看他們的打扮、外貌、家庭,甚至滑冰技術(shù)以外的項目的權(quán)重更高。
塔尼婭出身貧困,父母離異,再加上買不起華麗的服裝,也沒有符合評委審美的外貌,即便是跳得再好也不能得高分,其它的運動員有完美的家庭、優(yōu)質(zhì)的服裝、討喜的外貌,即便是滑冰時摔倒了得分都比塔尼婭高。
因此,塔尼婭不得不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而她的付出也終于有了收獲。
她成為了女子滑冰史上第2位、美國第1位在比賽中完成三周半跳躍的運動員。
1991年,她在美國排名第1,世界排名第2,奧蘭多的全國賽上排名第3。
即便如此,評委仍然對她非常苛刻:“這從來不只是關(guān)于滑冰本身。我會否認(rèn)我說過這些,但你不是我們想要樹立的那種形象。你代表的是我們國家,我們需要的是有著完整家庭的形象的選手,而你根本不配合?!?/p>
塔尼婭回應(yīng)道:“我沒有完整的美國家庭。為什么不能只和滑冰有關(guān)呢?”
但是評委拒絕回答她的問題。
于是,塔尼婭選擇了妥協(xié),決定為了體育事業(yè),和虐待她的母親、家暴她的丈夫和好。
為了取悅評委,塔尼婭不得不回過頭去找杰夫,而她的滑冰生涯就從此發(fā)生驚天巨變。
1994年冬奧會前夕,塔尼婭的對手、家境良好的花滑選手南茜被不明人士打傷了膝蓋,而杰夫正是幕后黑手。
塔尼婭對此事并不知情,然而仍然被法院處以3年緩刑、500小時社區(qū)服務(wù)與16萬美元的罰款,并被取消1994年美國花樣滑冰錦標(biāo)賽女子單人花樣滑冰金牌的資格。
由于此事件,美國滑冰協(xié)會對塔尼婭做出了終身禁賽的處分。
后來,塔尼婭只好被迫放棄滑冰,轉(zhuǎn)往拳擊、摔角,讓人聯(lián)想到《極速風(fēng)流》。
請瑪格特·羅比飾演塔尼婭是非常好的選擇,她在電影中的造型,和塔尼婭本人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2013年,瑪格特·羅比在《華爾街之狼》中嶄露頭角,飾演萊昂納多的愛人,震驚四座,還提名MTV電影獎突破表演獎。
2016年,她在《自殺小隊》中的表現(xiàn)更是驚艷,并且成為了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的動作片最佳女主角。
她原本可以發(fā)揮得更好,但是《自殺小隊》的影片質(zhì)量限制了她的發(fā)揮,她急需一部優(yōu)秀的電影來證明自己,而這部電影就是《我,花樣女王》。
截止今天,她已經(jīng)憑借《我,花樣女王》提名了至少7個女主角獎項。
由于塔尼婭是歷史上第2個完成三周半跳躍的花滑選手,導(dǎo)演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甚至找不到人來當(dāng)動作替身,因為在塔尼婭之后,只有6名女運動員能在比賽中做出這個動作。
為了這部電影,瑪格特·羅比花了數(shù)月時間練習(xí)滑冰技巧,而她的付出也有了收獲,本片不僅劇本扎實,攝影、剪輯、視聽效果也尤為出色,這和瑪格特·羅比的努力是密切相關(guān)的。
塔尼婭滑冰的片段非常精彩,尤其是電影最后塔尼婭拳擊和滑冰的交叉剪輯頗為驚艷。
美國夢是指:只要經(jīng)過努力不懈的奮斗便能獲得更好的生活。
這些年來有很多關(guān)于美國夢的電影,《我,花樣女王》則是“反美國夢”的電影,塔尼婭堅持努力,最終卻走向了失敗。
她失敗的原因相當(dāng)復(fù)雜,有美國體育界的面子工程、母親的虐待、丈夫的家暴,還有她自身的原因,比如她不懂得打扮,比如她性格固執(zhí)、率真、不諳世事,只知道滑冰,不知道討好評委。
當(dāng)然,她打扮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貧窮,而她的性格也絕非評委給她穿小鞋的理由,因為滑冰技術(shù)之外的成分給她打低分,就叫黑幕。
塔尼婭在訓(xùn)練之余還要打工賺錢、受到評委的不平等待遇、受到社會、親人的迫害……塔尼婭的一生多災(zāi)多難,但她選擇了忍辱負(fù)重,矢志不渝。
塔尼婭盡管抽煙、說臟話,但是受到了傷害都是自己承擔(dān)。
塔尼婭從英雄走下神壇的結(jié)局,辛苦一生最終沒有成功的命運,表面上看似不女權(quán),但內(nèi)核是無比的女權(quán)。
以往的女權(quán)電影,往往是女主角奮斗之后走向了成功,這叫“如愿以償”;
塔尼婭花了20年練習(xí)滑冰,卻落到終生禁賽的下場,這是“功敗垂成”。
你不讓我滑冰,我就去拳擊,去摔角!塔尼婭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矢志不渝,越挫越勇。和“如愿以償”相比,她的“功敗垂成”、她走下神壇的結(jié)局,使得她的努力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因為這就是現(xiàn)實,因為努力不一定會有回報,因為她不論成功與否也要堅持到底,因為她有一線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因為她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塔尼婭一生從事的滑冰、拳擊、摔角運動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站起來。
以前滑冰,摔倒了站起來;后來拳擊,也是摔倒了站起來,什么都打不倒她。除了她自己,沒有人能讓她放棄。
并不是要成為大老板、科學(xué)家、體育健將才是女強人,女強人可能就是我們身邊平凡但不平庸的家人、同事、朋友、街坊,她們不一定有尊貴的身份,但她們就像塔尼婭一樣,在挫折和磨難中成長,在委屈和打擊中前行,三十年如一日,化悲憤為力量。
因為強者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眼淚奔跑。
今年的幾大奧斯卡熱門影片各有好處??墒撬降紫挛易钕矚g的卻是這部只拿了最佳女配獎的《我,花樣女王》 I, Tonya。這部人物傳記電影恰恰是反美國夢的,講述了一個出生底層的,游離在美國所需要的形象之外,靠自己實力說話,卻被潛規(guī)則打壓,終于進入奧運賽場,卻被卷入襲擊另一花滑選手Nancy的丑聞,最終被美國奧體中心官僚、司法、媒體、甚至普通人民所共同埋葬的天才花樣滑冰運動員的故事。
與歐洲比起來,美國人太在意“成功”,所謂的名利雙收,最常見的路徑有金融經(jīng)濟類,或是體育、娛樂造星類。可是無論在哪個領(lǐng)域追求美國夢,你總要符合這一個領(lǐng)域的特定心理期待。人們口口聲聲說著要有一個包容型社會,卻總給每一個領(lǐng)域設(shè)定一個特定的期待樣板。
Tonya,一個出身貧窮的正宗美國“紅脖子”(南部低教育劣種白人),憑借自己天才般的運動技巧,闖進了一個新天地??墒侨藗儗踊膫鹘y(tǒng)心理預(yù)期是冰上芭蕾,這里的運動員常在古典音樂下優(yōu)雅地完成動作,這不是一項純粹的體育運動,除了運動技巧,還要競賽“表現(xiàn)力”,甚至是考斯騰(服裝)的視覺效果。于是與大量經(jīng)費砸出來的其他選手比起來,連服裝都要親手用縫紉機做的Tonya自然處于劣勢。Tonya太單純了,她沖到評委團前質(zhì)問,自己滑冰滑得最好為什么卻得不到相應(yīng)的分?jǐn)?shù),被評委以一種陰陽怪氣的語調(diào)回答我們還要看表現(xiàn),也許你沒你自己想得那么好。假如Tonya是一個更圓滑和聰明的人,也許她可以乖乖聽教練的,好好包裝自己,變成另一個人,一個符合大眾預(yù)期的高高在上優(yōu)雅美麗的花滑選手形象,就像她的競爭對手Nancy那樣。可Tonya就是這個直性子、不肯矯揉造作的Tonya,她這樣一個卑微的人,是如此不適合花滑社會的準(zhǔn)則,最終總要被人為淘汰出去的。
片尾出現(xiàn)Tonya真人當(dāng)年的比賽影像,與我們這代人習(xí)以為常的金妍兒的性感優(yōu)美或是淺田真央的嬌弱柔美的舞姿不同,Tonya更像一個開心的孩子在冰上手舞足蹈,完成三周跳直接開心到蹦跳吶喊,帶著發(fā)自內(nèi)心的歡快,隔著年代與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真誠的快樂。畢竟對她來說,滑冰是她人生中唯一一項能夠真正掌控的事情,因此她在冰上是自信的開心的樂觀的熱情的。這種快樂本身難道不是一種“表現(xiàn)力”嗎?可惜那些給Tonya低分的評委對表現(xiàn)力的真正預(yù)期是不會出現(xiàn)在明文規(guī)則上的,他們不喜歡這個粗糙的形象代表美國形象。雖然Tonya是再真實不過了的美國底層形象,她的實力也足以成為當(dāng)時花滑世界第一,卻刺激到了潛規(guī)則下那群精英的神經(jīng)。
為了夸大戲劇沖突,電影中,瑪格特·羅比所扮演的Tonya更粗野,但Tonya真人從相貌到嗓音都更柔和,冰上動作也不像瑪格特·羅比所表現(xiàn)得那么生硬,笑起來還憨憨的。不過與事實相同,Tonya一直不受官方待見。
左為演員,右為真人。
Tonya太可憐了,她從來沒有被世界溫柔對待過。對比一下,媒體把Nancy塑造成公主,把她當(dāng)狗屎。Nancy被襲擊,全美嘩然,挨打是Tonya的家常便飯,卻沒人當(dāng)回事。美國民眾畢竟還是非常買賬體育明星的,尤其是Tonya是第一個三周跳的美國運動員,拿到獎牌,終于開始被人民愛戴,可惜這全國性的愛卻也不過曇花一現(xiàn)。那樁襲擊丑聞是個羅生門,當(dāng)事人各執(zhí)一詞,Tonya非??赡苁菬o辜的,被豬隊友拖累,這可是精英們把她打回原形的好機會,于是她被終身禁賽了,她才23歲啊,一個剛剛23歲的天才運動員的閃光的機會本來還有很多。卻可惜社會的秩序制定者,并不允許這樣的另類存在。
在庭審上,Tonya絕望到語無倫次,她說,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沒有受到過教育,她可以接受一切懲罰,只是不能終身禁賽啊,難道自己再也不能滑冰了?法官根本不耐煩,與當(dāng)初那些嘲笑她的服裝的評委的嘴臉如出一轍,律師也冷靜(冷酷)勸她接受(真希望有個古美門律師來幫她),她在法庭上孤立無援地痛苦著。
對Tonya來說,她的人生的全部快樂都在花樣滑冰,除了花樣滑冰她什么都沒有。就像另一部電影《她比煙花寂寞》中的大提琴家杜普雷一樣,杜普雷最后變得歇斯底里懷疑人生,因為如果沒有了大提琴,她就不再是她了。這些天才離開了自己的天才的領(lǐng)域,也就什么都沒有了。因此美國官方、司法、奧體中心官僚全都欠Tonya一個道歉,他們毀了一個以花滑為唯一目的的運動員的一生。
追究這個姑娘悲劇的一生是怎么來的,大概要從出身講起。近年國內(nèi)有一個被炒得火熱的讓人惡心的概念叫做“原生家庭”,就好像一個人的人生中的不幸的所有原罪,就來自于原生家庭。這個概念本身不敢茍同,當(dāng)一個人有強大的思考能力時,家庭絕對不是一切罪孽和痛苦的來源,可惜Tonya從小沒有機會接受到愛,因為母親的冷酷,所以丈夫的一點點溫暖就成了她全部的光芒,因此被母親嘲笑居然嫁給了第一個夸她漂亮的人。母親也不能說是根本不愛她,至少在貧困的狀態(tài)下還供她學(xué)了滑冰,也警告過她不要跟打自己的人在一起。可是,人生與性格都很扭曲的母親只會帶給她傷害。而丈夫這個人呢,他當(dāng)然愛Tonya,把Tonya從最初的家庭中救出,最后卻也摧毀了她的運動員生涯。
電影以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把生活中的種種不幸像開玩笑一樣講出來,有種老娘過去就是那么慘,又如何的感覺。就像日本電影《討人嫌的松子的一生》一樣,那位一生缺愛的女主角松子的悲慘的一生用一種滑稽的方式被回放。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說,艱難的生活總是以喪和黑色幽默為基調(diào),回首看過去的生活,過不去的坎兒都顯得很可笑,制造無數(shù)幸福假象和掩藏在假象下的悲劇的人類社會本身也很可笑。Tonya太可憐了,出生不幸,游離在美國所需要的quality(高級)形象之外,靠自己實力最終還是不行,這個社會不同情弱者。
有人指出印度的阿米爾汗的電影《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講的都是有天賦的人的成功。那么I,Tonya的意義在于,它不單單是重新披露了花樣滑冰體壇史上的那樁丑聞,更坦白地承認(rèn),只要沒能符合社會圈子的預(yù)期,連天才也是會失敗的。在普通人在職場上遭遇差別忿忿不平時,在努力追求的目標(biāo)最終落空時而失望時,你知道這就是我們的社會的運作規(guī)則。每個國家都有形形色色的不公正,當(dāng)少數(shù)族裔可以靠play the victim card的方式維護自己時,階層問題反倒無人問津,導(dǎo)演勇于把這樣一個故事搬上大銀幕,指出人們不堪的預(yù)期,redneck繼續(xù)當(dāng)white trash才對。大量勵志雞湯騙人說不幸的人都是因為自己不努力,可是底層人被牢牢踩在底層,甚至加上踹幾腳,你要他們?nèi)绾纬晒??一定要重新包裝,討好那個想擠入的圈子才行,每個圈子都不需要另類。
電影播出后,對當(dāng)年的襲擊事件緘默的主角Nancy重新接受采訪發(fā)話,她說自己當(dāng)年只是受害者,這是自己在這個事件中的唯一身份。的確她是受害者,過去同情著她的媒體民眾對Tonya拼命發(fā)難,現(xiàn)在的民眾就反過來認(rèn)為她是心機婊??蒚onya也好Nancy也好,她們都不過是社會制度下渺小的一員罷了,造成貧窮的是社會,制造痛苦和仇恨的也是社會,人們卻總津津樂道當(dāng)事人的恩怨糾葛。
這是一部非常令人嘆息的電影。
幾位主要人物的結(jié)局引人深思。
Tonya離開冰壇,走上了拳壇,滿足人們看戲的欲望,即使再艱難也靠自己一次次站起來。她再婚并當(dāng)上了母親,并特別強調(diào),她是個好母親(She wants everyone to know she is a good mother)。
Tonya的前夫也再婚了,特別有意思的是,新的妻子的名字跟Tonya當(dāng)年的對手一樣,也叫Nancy。
Tonya的母親跟女兒沒有多少聯(lián)系,據(jù)Tonya最后的消息,她現(xiàn)在生活在色情商店后。
Nancy也當(dāng)了母親,離開冰壇后參加過舞蹈比賽,后來也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1994那一屆挪威奧運會,Tonya曾中途退場重新調(diào)整鞋子(電影中有還原),與獎牌無緣。Nancy以微弱差距敗給了烏克蘭選手奧克薩娜·巴尤爾,屈居亞軍。各種比賽中,雖然Tonya技術(shù)一流,但Nancy的印象分?jǐn)?shù)永遠(yuǎn)高一大截。
影像資料,1991 U.S. Figure Skating Championships,美國滑冰賽,Tonya首次挑戰(zhàn)三周跳成功,這是她最開心的一場比賽(電影中有還原)。
2022.1.26更新: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北京冬奧會就要開幕了。2018年的時候 我曾經(jīng)去到過韓國平昌 親臨冬奧會比賽現(xiàn)場。那是我第一次去奧運會現(xiàn)場。是的,我沒有去過夏奧會,而是第一個就去了冬奧會的現(xiàn)場。雖然17年的時候也到過小城江陵(平昌冬奧會的冰上項目舉辦地),但奧運會的氣氛是很特別的。是我完全沒有想象到的場景。在冬季的海邊小城江陵,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們匯聚于此,本就不大的城市幾乎到處都擠著各色的人們。各國的選手、教練和奧委會的官員們在你的身邊圍繞。只是下車往場館走的那一路,就可以遇見幾十種穿著不同國家代表隊服裝的人。大家會彼此微笑點頭,空氣中洋溢著融洽又和氣的氛圍。雖然天氣很冷,卻總有陣陣暖流。江陵冬天的海還是碧藍(lán)碧藍(lán)的,清透的泛著孔雀綠,潔白的浪花裹著細(xì)沙溫柔的沖刷著沙灘。那不像是北國冬天的海,倒像是哪個熱帶島嶼。天空那樣澄澈,雖然寒風(fēng)刺骨,陽光卻依舊耀眼,而海水清澈見底,讓人恍惚。沙灘上到處都有奧運的五環(huán)標(biāo)志和各個國家的旗幟,還有拿稻草扎起來幾米高的現(xiàn)代雕塑,閉幕式結(jié)束后會被付之一炬。類似火人節(jié)。人們爭相和這些紀(jì)念物拍照,在海灘上大排長龍。排在我前面的是五個穿著熒光粉色日本隊長運動服的選手。因為我很愛羽生結(jié)弦,所以可以輕易的認(rèn)出那是日本隊的隊服。后面就排著俄羅斯隊的選手們。現(xiàn)場還有各個國家的媒體穿梭來往,也有大大小小的贊助商展覽活動,最大的那個亭子是阿里巴巴的,展示了很多為冬奧會量身定做的高科技產(chǎn)品。
和夏奧會的嚴(yán)肅緊張不同,冬奧會更像一個大party。人們從世界各地匯聚于此,狂歡,暢飲。在潔白的世界里忘卻了真實世界的煩惱。而我不曾想過,那是美好時代的倒數(shù)計時,那時我們可以隨時去到地球上任何想去的地方,和所愛的人們相聚的最后光景。我永遠(yuǎn)忘不了海邊飄雪的江陵小城,和朋友們圍坐在暖爐前的那一次燉魚火鍋,以及那一年,那個冬天,奧運會所帶給我的快樂與感動。
遺憾的是,我們本來可以,奉獻給世界一次精彩絕倫令所有人難忘的奧運會,當(dāng)然他一定也會是精彩絕倫令人難忘的。但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卻沒有機會參與冬奧這個大party的快樂。世界籠罩在陰霾之中。但我仍然希望,冬奧會可以圓滿,快樂。就算不能親臨現(xiàn)場,仍然能夠?qū)⒍瑠W的精神傳遞給全世界。
我永遠(yuǎn)愛冬季運動,因為他熱情,灑脫,自由。我想Tonya也一樣。
那些因為這部電影而來的你們,誠摯的推薦大家,都去領(lǐng)略一下冬奧會和冬季運動的風(fēng)采。你們一定會愛上。
2021.8.9更新:夏季奧運會落幕了。讓我們期待180天之后的北京。冬季奧運會?;ɑ廊藗冊谶@個夏天也幫yxh和up們扛了不少KPI
2021.6.23更新: 最近營銷號好像又在推這部電影是為什么??????
————以下是17年寫的————
看了四年花滑,現(xiàn)場比賽看過不下100場。幾乎見過所有現(xiàn)役仍在花滑世界中滑冰的世界頂尖選手的演出。(好像就差高橋,金妍兒見過真人沒見過滑冰。)聊一下這部電影對花滑世界潛規(guī)則的隱喻。 ----------------------- 這個世界充滿了潛規(guī)則,花滑幾乎把這種潛規(guī)則發(fā)揮到了極致。 大約是由于花滑是一個人的表演,因此“冰上形象”成為了這個被少數(shù)精英(裁判和他們幕后代表的利益集團)有選擇性的控制的內(nèi)容。如果你不符合某種模式,那么只有被淘汰。精英們控制的手段繁多,隨后一一道來。 1 你必須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公主 花滑訓(xùn)練費高昂,花費不菲。因此大多數(shù)花滑選手都出身自家境殷實的精英階層。(我國選手除外) 而電影一開始Tonya的采訪便稱自己是Red Neck。紅脖子白人。是美國精英階級對從事底層勞動的白人的蔑稱。 而小Tonya對爸爸說她在學(xué)校被叫做White Trash,白人垃圾。這也是美國社會常有的對處于底層階級的白人的侮辱性稱謂。 相應(yīng)的,Tonya把這件事告訴她媽媽之后,她媽媽教她在那人的牛奶里吐口水。這個行為又從側(cè)面證實了她確實就是被精英所鄙視的“下等人”。她媽媽的行為從始至終都十分粗魯,粗口,暴力,抽煙,從事體力勞動。這些都被美國精英階級的白人所不齒。因為代表了美國形象的WASP們一生最崇高的信條就是Decent,簡言之就是裝逼。而Tonya從小就與Decent絕緣。 同樣因為必須顯得有錢,每個滑冰的女孩兒都有一件裘皮大衣。Tonya爸爸為了讓她也有,便到森林中打獵,自己手工縫制了一件裘皮大衣給Tonya穿上。但是這件大衣在冰場遭到了嘲笑,Tonya以豎中指作為回應(yīng)。這里又一次強調(diào)了她與Decent毫無關(guān)聯(lián)。 她不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公主,她是出身低微的窮酸女。 2 你必須是位女人中的女人 花滑世界的邏輯一向是,最頂尖最被裁判認(rèn)可的女選手幾乎僅有兩種:可愛又柔弱的少女,或性感又嫵媚的熟女。 利平斯基是前者,關(guān)穎珊是后者。
淺田真央是前者,金妍兒是后者。
不巧的是,Tonya哪個都不是。 她既不純潔無邪楚楚可憐,也不千嬌百媚妖嬈溫存。她幾乎虎背熊腰,大大咧咧。她甚至不算美貌。 電影中15歲的她,甚至留著中性的短發(fā)。因此當(dāng)Jeff對她說你很pretty的時候,她竟然被突如其來的夸獎感動了。 3 你要穿著得體 電影中Tonya對裁判發(fā)火質(zhì)疑他們打分不公平那里,裁判說你也必須有好的presentation。Tonya回敬他們我沒有5000美金買衣服,所以這套衣服已經(jīng)不錯了。我認(rèn)為挺好看的。而她的教練戴安也一直要求她穿怎樣的衣服,做怎樣的行為。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符合花滑中對選手既有形象的那一套邏輯。 但是Tonya苦于經(jīng)濟問題,也苦于出身的審美問題,幾乎無法穿著得體。而她的對手,南??评锔m然也是個Bitch吧)卻優(yōu)雅迷人。幾乎所有頂級花滑選手都在演出服上面大下功夫,外形絕對是花滑選手實力的一部分。 4 你是要代表USA形象的人 Tonya一直苦于裁判對她不公正的打分,在一場賽后跑去追逐美國冰協(xié)的官員(or裁判or技術(shù)專家or主裁),追問他為什么自己技術(shù)這么過硬卻不能得到公正的評判。裁判無奈之下對她說,因為我們不能讓你去代表美國的形象,看看你自己的樣子。他代表了花滑世界對Tonya的評判:你不夠資格代表美國。 Tonya,一個出生在紅脖子白人階層的丑小鴨,行為粗鄙,審美粗俗,這樣的skater無論如何也不會得到主流花滑界的認(rèn)可。可她偏偏不服輸,一次次用自己的實力與這個世界對抗。 可是突然有一天,她這個花滑界的錯誤與花滑界的正確狹路相逢,直至發(fā)生了那件驚天大丑聞。于是花滑界的那些話事人們,迫不及待的抓住這次機會把她逐出花滑世界。她被終生禁止參與與花滑有關(guān)的任何活動。 這件丑聞如今在花滑界內(nèi)部,仍然被常常提起。在花滑的粉絲中,這個故事被演繹了千百回,真相如何已經(jīng)無法分辨。如今,人們對Tonya的態(tài)度,仍然嘲諷多過同情,不齒多過理解。因為她是一個,與花滑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她闖入了一個,不屬于她的世界。 如今的花滑世界,仍然充滿了王子公主,少女騎士。Tonya仍然毫無立錐之地。 而頂級的Skater和普通的skater之間的差距還是跟Tonya和Nancy一樣大。Tonya需要在業(yè)余時間打工來維持自己滑冰,她甚至還得到公開的冰場訓(xùn)練。而Nancy則有自己專屬的冰場,像Tonya所說的那樣,大概摔了都有好幾個人扶她起來。 如今頂級的花滑選手不但擁有自己的專屬冰場,甚至用真金白銀買下好幾座冰場。他們幾乎永遠(yuǎn)一個人訓(xùn)練,教練只不過是他們的雇員。冰協(xié)的官員給他們跑腿,甚至連國際滑聯(lián)的規(guī)則都會被最有影響力的花滑選手左右。他們出入奧委會官員的宴會,甚至和政客談笑風(fēng)生。幾千美元的冰鞋一個賽季就要消耗十幾雙,上萬美金的演出服幾乎每場比賽都會新做一件同樣的(因為昂貴的演出服很難水洗)。年入百萬美金,過著揮金如土的奢華生活。 而普通的skaters常常需要在白天做教練教小朋友,才能支付自己的滑冰費用。許多花滑選手都不得不靠家庭資助,或者募捐才能繼續(xù)滑冰生涯。 花滑是個美麗的世界,但撕下艷麗外衣卻猙獰的殘酷。 I Tonya這部電影,談?wù)摿似缫?,談?wù)摿似?,談?wù)摿穗A層,談?wù)摿烁改笇ψ优挠绊懀務(wù)摿擞H密關(guān)系對人的摧毀。談?wù)摿藧叟c被愛??此苹奶?,實際現(xiàn)實比這還荒唐百倍還直接百倍。 花滑是部好題材,因為那些明爭暗斗,每一天都在真實的上演著。
開始了我漫長的寒冬感冒季,周末發(fā)燒在家窩了兩天休息。在蔫蔫的病態(tài)中決定選部勵志的電影來瞅瞅,《I, Tanya》,更喜歡《老娘叫譚雅》的中文翻譯,而不是溫情脈脈的《我,花樣女王》這個意譯。人物傳記一般都非常勵志,可這是一部黑色喜劇,一個不一樣另類女王——Tanya Harding,美國首位完成高難度冰上三周半跳躍的花樣滑冰女王,卻因為與丈夫合謀買兇攻擊與自己競爭奧運會出賽名額的另一位美國選手而在24歲那年被判終身禁賽。這是一位極具花滑天賦早年就輟學(xué),靠母親當(dāng)餐廳女侍應(yīng)的收入支撐,在公共滑冰場訓(xùn)練成才的花滑女王,情竇初開后與初戀情人的第一次約會都是帶著老媽一起的,后來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她的丈夫。是不是聽上去很勵志,很有人生贏家的意味?錯了,這部劇徹頭徹尾地充斥著黑色,Tanya的母親是位鐵血虎媽,有過四段婚姻,酗酒成性,將所有的期許灌注在Tanya的花滑事業(yè)上,以虎媽的話來說“我打她會讓她很生氣,她生氣了會滑得更好!”Tanya的丈夫以拳頭維系和述說著對她的愛,Tanya每次被家暴時從不會傷心,只是會以牙還牙,在Tanya的道德觀里:我媽經(jīng)常打我是因為愛我,所以老公打她也是愛她的表現(xiàn)。而Tanya將她的人生最終演繹成了外人眼中荒誕的喜劇,一切只因為Tanya來自于被美國白人精英階層戲稱為紅脖(Red Nack)的最底層白人階層,而她從事的卻是被視為上流社會的運動——花樣滑冰。女子花滑運動員應(yīng)該是穿著定制的5000??的漂亮服裝,挽著一絲不茍的發(fā)髻,伴隨著交響樂的旋律,在冰上舒展著優(yōu)雅的天鵝頸。Tanya卻只能穿著自制的粗糙服裝,頂著一頭倔犟的頭發(fā),在重金屬搖滾的伴奏下,在冰上充滿力量地跳躍旋轉(zhuǎn)。裁判輕描淡寫地對Tanya說“不過你不是我們想要樹立的那種形象”,Tanya會不解地問大屏幕前的觀眾“我不是經(jīng)常被打也沒怎樣,為什么南希被打一次,全美國都瘋了?”最喜歡電影的片段是最后一張劇照所表現(xiàn)的場景,約定俗成每位花滑運動員都要有一件皮草大衣,Tanya的父親帶著她一起在森林里獵了一堆野兔,剝皮為Tanya做了一件皮草大衣。當(dāng)小Tanya穿著這件皮草出現(xiàn)在訓(xùn)練館時,周圍是一片蔑視的議論,Tanya頭也沒回,對竊竊私語者豎起????!禝, Tanya》以殘酷冷靜的態(tài)度告訴世界:try and fail, try hard and fail again, try best and fail completely, because you have already lose at your starting point!小丑女加油!希望你今年可以捧起小金人,否則很多人會贊助中指給奧斯卡評委們的。好吧,生病還看這么黑的喜劇,不出所料,感冒加重,我終于可以說一口鼻音隆重的英語了!
女主角的成功也許是因為遇到了伯樂
也許她本可以默默無聞
付出一切努力哦淚水
沒有辜負(fù)她自己
成功背后的心酸
看了就知道了
母親的冷漠,刻薄,甚至是侮辱,也是本片的一大驚喜,也是女主勵志成功的推動劑。
沒有什么隨隨便便成功的人
背后的心酸與淚水都是成功路上不可缺少的
一份付出,一份收獲
你的努力沒有白費
榮譽歸來,你是王者!
加油!
笑點無比密集,但暴力的部分也很驚人。角色塑造都很棒,媽媽尤其突出,Alison有希望拿獎??梢哉f很好地描寫了紅脖的生活狀況,挺讓人唏噓的。營銷號可以用的標(biāo)題:冬兵竟敢家暴小丑女!…之類的吧
紅脖出身,女性被施暴,一個黑點毀掉整個職業(yè),這片簡直踩中了當(dāng)下所有的熱點話題,母女的表現(xiàn)太亮眼了。偽紀(jì)錄片以及打破第四面墻的形式看似突破,實際上在大空頭之后這個花樣也有被濫用的嫌疑,中段人物的塑造也不夠好。另外全片的“錯的不是我是這個世界”,還說“不存在真相”,洗白姿勢不要太難看
本年度最帶勁兒的傳記片,美國夢的陰影面,想被全世界愛,卻被全世界恨甚至淪為笑柄,絕不諷刺,非常矛盾,完全真實?;踊氖澜缋锂?dāng)不成公主,搞女子拳擊又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怪獸?!懊總€人都有自己的真相,生活總他媽隨心所欲地整你?!?/p>
聚光燈只有一束,污點從四面涌來。
很酷的媽媽,很帥的老公,有趣的解讀。如果是請艾米亞當(dāng)斯來演女主,就是神還原了。
太殘忍了,真是一出黑色喜劇。生活是一碗狗血,Tonya喝得真干凈。老媽表演真是秒殺眾生。冬兵貼個胡須難掩帥氣。不斷轉(zhuǎn)換角度,多角色插敘,以及打破第四面墻,喜劇化手法讓電影看點十足。最后還要說下羅比,她可是和羅南一樣是90后!
算是普遍無趣的傳記片中有點意思的了,超級喜歡艾莉森·珍妮扮演的母親,毒舌、冷漠、控制欲強,氣場滿分,酷到不行。
不斷打破第四面墻與觀眾的互動是亮點,小丑女塑造的Tonya可以說是美國夢最好的正/反面教材。真相不只有一個,惡人并不是怪物,能在不知不覺中洗白這點比較厲害!
餐刀入臂流出的血,讓人明白親情的冷酷;子彈擦槍彈出的血,讓人懂得愛情的殘忍;拳臺痛毆咳出的血,讓人飽受命運的玩弄。在這個只相信鮮血不在意眼淚的舞臺,流著淚向評委或法官哭訴,都毫無用處。冰面旋轉(zhuǎn)三周半,卻永遠(yuǎn)活不出模范人生。在血與淚之后終于明白,原來自己才是被命運踢碎膝蓋的小女孩。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被禁止自己終生追求的東西,因果輪回,世事無常,別丟失自己。
毀掉一個天才需要分幾步?需要幾個人?
用一個十足喜劇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毀滅性的悲劇,前半段全程都在哈哈哈,后半段事件爆出后越來越心酸凝重。第四面墻的手法用得很6很得宜,給你看一群歡樂的傻逼,如何深陷在一出羅生門之中。而艾莉森的演技又給極品老媽升級出另一個曠世奇葩的新版本。父母皆禍害,渣男毀一生,上帝是幕后的傻逼大boss。
她的經(jīng)歷本來非常美國夢,但在她的故事里,正是大眾對美國夢的定義,毀了她的一生。它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很優(yōu)秀,特別是剪輯和劇本,這部電影想要的表達的讓人覺得很復(fù)雜,是童年毀一生,女主角自身的性格使然,還是遇人不淑,嫁了個渣男,還是體育世界的潛規(guī)則和偏見,原因確實“非常矛盾,非常真實”。
直觀的疑惑是:譚雅的穿著不像冰場淑女,究竟是她不想,還是不能?畢竟外行如我無法想像,一個全美紀(jì)錄保持人兼奧運先發(fā),會拉不到贊助商贊助一件也就五千美金的賽服。連帶的疑惑則是:何以本片視角層層,唯獨不去訪問譚雅的任何一位同行呢?例如斷腿的那位?她們不也是清楚美國夢真相為何物的證人嗎?
小丑女演得好,她媽演得好,那死胖子演得更好……艸!干!那死胖子!
Domestic violence isn't funny
《I, Tonya》,又名《老娘,唐嫣》,以及《溜冰吧!媽媽》。編劇是Steven Rogers(不信你看看編劇是誰),講述冬兵背叛他、和小丑女相愛的故事,于是,后來,冬兵這個負(fù)心漢遭到了報應(yīng),被朋友陷害,成為了全世界最憎恨的人。
3.5 合格的娛樂片,剪輯和鏡頭組合炫酷,演員也很賣力,羅比很不錯。但是我希望看到不止是目前這樣一個“沒文化的倒霉紅脖女恰好會做三周跳”,而是說多一些,這樣一個能用身體表達音樂的天才運動員,付出了和才華匹配的汗水,卻敗給了保守的美國和難以擺脫的家人。但那樣可能就不是喜劇片了吧
看完五味雜陳。天才選手窮極青春去追求的事情,敗給了性格和家庭。面對裁決的時候她才23歲。就像每一個難度跳躍一樣,在起跳時就知道是否能成功落冰,但是在空中一定會盡力挽救,在摔倒后也要一秒爬起來。大概生活就是這樣,也只能這樣。
歌有點多不過還挺好聽。Janney演得不錯。整部片看下來感覺有點大雜燴,要說是David O. Russell拍的我會信,最后比賽那整段拍法演法又照搬黑天鵝。作為制片人的Robbie還是演員私心過重,太想趁高人氣一步登頂,導(dǎo)致整部片都隱約彌漫著一股“老娘也要像表姐石頭一樣拿奧斯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