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何冰 飾)參加京試中了進士,預備返家完婚后隨同科好友孟良臣(吳軍 飾)赴邊城。豈知,直至完婚那日,宋慈父親宋鞏依舊未歸家。兩位新人正拜堂之際,一輛馬車卻載回了父親的遺體,宋鞏一生從事刑獄審戡,從未出錯,卻因一次誤判人命功虧一簣,這是以死謝罪,還留下遺書禁止宋門后代涉足刑獄。
豈料,禍不單行,孟良臣在上任途中被謀殺的噩耗傳回。在母親的勸導下,宋慈動身邊城,為摯友查明了案情,還它清白。由此,宋慈被破格提升為大理寺正六品主事,后又被任命外省提點刑獄。宋慈接連查明偵破了“太平縣冤案”、“李府連環(huán)案”、“毛竹塢無頭案”、“城南井尸案”、“遺扇嫁禍案”、“梁雨生命案”、“李玉姑失蹤案”等一樁又一樁的懸案……
小時候看這部劇,看的是撲朔迷離的案情,縝密的推理。剛正不阿的提刑官與貪官污吏斗智斗勇,伸張正義,懲惡揚善,好不精彩!多年之后再次回顧,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卻是宋慈的結局。都說十年飲冰難涼熱血,最初的宋慈確實如此。經歷父親自盡、摯友慘死、同窗貪墨、岳父栽贓等事件,他仍能初心不改。可當他親眼見到朝臣貪贓枉法欺壓百姓而當權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時,他震驚憤怒乃至絕望,心灰意冷,掛印而去。在乃父墳前付之一炬的,是多年的心血總結,是懲惡揚善救世濟民的理想抱負,更是那個腐朽的王朝。萬千個有志青年或理想破滅,熱血漸涼,或為權勢所迷,初心不再,敲響了那個王朝的喪鐘。
看完后很受震撼,順便指出幾處史實錯誤。
1. 宋代官員有任期制,一個人把同一個官做幾十年是幾乎不可能出現(xiàn)。
2. 宋代沒有欽差大臣之說。
3. 宋代主要用銅錢(或鐵錢等錢)和交子(或關子等紙幣)交易,不可能出現(xiàn)劇中喝酒都用那么多銀子的事。而且宋代也沒有銀票一說。俸祿也不說多少兩銀子,一般說多少錢或貫。
4. 宋代提刑司是路一級的司法機構,不是劇中說的州一級司法官,路是州之上的一級單位,州是縣之上的一級單位。提刑司長官是提點刑獄,剛中進士沒幾年、沒有任低級官、只因破案就當上,是不合史實的。
5. 宋代州級政府司法官有司理參軍、錄事參軍、司法參軍等等,推官也在某些環(huán)節(jié)參與司法案件。但是劇中專管刑獄、坐堂審判的推官是元朝才出現(xiàn)的,宋朝推官的工作職能遠遠廣泛。
6. 宋代州級政府監(jiān)獄主要有司理院、州院,獄官為司理參軍、錄事參軍等屬官。劇中監(jiān)獄一律由胥吏掌管是不合史實的。
7. 宋代縣級政府只能判決徒刑以下的案件,徒刑及其以上的案件要初審之后將犯人和案卷一并移交到州級政府,由州級政府再審后判決。
8. 宋代驗尸,一般來說州級政府由司理參軍負責,縣級政府由縣尉負責。
9. 宋代沒有捕頭、捕快這類官吏。
10. 宋代“官與品輕重不相準”,一般不會說幾品官。而且,官、職、差遣分離,知府、知縣、提點刑獄都是差遣,本身并無官品,其品位靠的是“本官”,在北宋前期是吏部侍郎這一系列(本身并無職事),元豐改制后本官改用承務郎這一系列。劇中七品知縣、四品知府、五品提刑、一品尚書、二品侍郎之說,均與宋朝制度不合。
11. 宋朝地方沒有省的建制,不存在外省提刑之說。
12. 宋代官府里沒有師爺。明清師爺又稱幕賓,為長官私人聘請的無官之人。宋代州級政府的幕賓即幕職官(判官、推官、掌書記、支使這些),一般均為中央政府任命,即使長官辟舉一般也是辟舉有官之人。
13. 庫銀被盜案中,宋朝的宋慈竟然說出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穿越了。
14. 宋代兵部侍郎不領兵打仗、沒有兵權。
15. 宋代沒有羽林軍,不會出現(xiàn)劇中派羽林軍圍大臣府邸之事。
16. 宋代監(jiān)獄里關的主要待審判、待執(zhí)行的犯人,沒有現(xiàn)在坐多少年牢的有期徒刑制度。
17. 南宋仍認為京城是開封,臨安只是行在,沒有京畿提刑司。
18. 宋代沒有“閣老”,有宰相、樞密使,上朝議政時不會只有六部官員、御史這些官。
19. 宋代刑部侍郎不分左右。
這個劇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劇了,劇中沒有花里胡哨、富麗堂皇的衣服,但是就是布衣釵裙的裝扮雖然樸實但也特別考究,細節(jié)做的很好,整部劇的氛圍符合北宋的背景文化。大宋提刑官里面是由一個又一個的案件連起來的,宋慈在斷案中邏輯清晰,審訊罪犯時有有理有度,法醫(yī)學的技能也特別精湛,而且他的性格剛直,能不畏強權,整個劇沒有展示官場的斗爭,但是就是這幾個案件也特別的精彩。
很喜歡這部劇,宋慈對職業(yè)道德令人欽佩,對自己熱衷的事業(yè),貢獻了一生。各種離奇的案子都被一一解開,換給人們真相,很帶感
父親,慈兒已辭去官職,回歸故里,從此再也不回去做官了。時至今日慈兒才明白,若要世道清明,除惡揚善,單憑我等仗義執(zhí)法,查兇審案,是無濟于事的。孩兒已疲憊不已,不堪重負了。唯留下這本書,原想可以幫助后人,輔助大宋,現(xiàn)在……看來也沒有必要了, 大宋這半壁江山不會久了。
這回算把所有案子都看完了,這tm哪是歌頌宋慈啊,分明是歌頌他老婆的,這男人千好萬好就是對老婆不好,他老婆還不離不棄,他老婆就是女性楷模?。?!
沉冤必須昭雪,律法必須堅持,正義必須不倒。孤獨的宋慈,可怕的和諧。
片尾曲比電視劇牛逼
很早前看過的 大陸電視劇很少喜歡中的一部 何平+羅海瓊
[大宋提刑官]郭達把那個刁光斗飾演的活靈活現(xiàn),真是該劇一大亮點。太絕了!沒想到一身土渣氣息的郭達還是上海戲劇學院畢業(yè)的。宋慈這個人物太呆板了,一身酸腐氣,太政治說教,符合主旋律了!因此去掉一星。
編劇極神,52集如此長度,卻沒有一分鐘浪費,故事進展速緩拿捏到位,BGM非常貼合劇情,片尾曲是近年來聽過的最厚重的歌曲,全場老戲骨飆戲看的極為過癮。如此內涵的電視劇,中國大概不會再有了。
臺詞真講究。也不過是短短十年,國產劇的質量卻像經歷了饑荒,倒退到了解放前。真難以想象十年前國內還能做出這樣的電視劇。
看了B站鬼畜突然想起小時候看過這部劇,由記得宋慈入獄后老丈人去勸他那段戲,我說他怎么這么頑固,我媽說:“這不叫頑固,這叫鐵骨錚錚?!?/p>
驗尸只是手段,案件只是載體,真正的矛盾沖突是為官的不同價值觀,幾乎樁樁命案背后原罪都是各色官吏,以案件講官場本身定位就高過同類作品。片尾曲是神作+1星
父親,慈兒已辭去官職,回歸故里,從此再也不回去做官了。時至今日慈兒才明白,若要世道清明,除惡揚善,單憑我等仗義執(zhí)法,查兇審案,是無濟于事的。孩兒已疲憊不已,不堪重負了。唯留下這本書,原想可以幫助后人,輔助大宋,現(xiàn)在……看來也沒有必要了, 大宋這半壁江山不會久了。
悲涼到骨子里的電視劇
何冰郭達演技封神,一批喜劇演員演出的黑色正劇。劇本內涵外延合適,已經不僅僅是一部懸疑、推理、刑偵的片子,后幾個案子直指宋朝乃至整個古代中國的政治命脈。掌握法醫(yī)技術可以挽救一個案子,但遠遠改變不了官僚體制。
十年前在央視上看到覺得超級無聊,無法耐心看兩分鐘。沒想到十年后回頭看,發(fā)現(xiàn)真的是超級好,從服裝道具化妝音樂到演員的表演都是用心良苦一絲不茍。放在今天的環(huán)境里這部劇更加鶴立雞群。但愿現(xiàn)在的國產劇能向以前這樣的劇學習,用心拍戲。
一集一集看下來,越往后案子牽涉愈廣,內幕愈黑,心情也復雜難言。蚍蜉撼樹談何易,樹大根深難拔除,真是可悲可嘆又膽寒吶。這劇給十顆星也不過分,演員全是實力派,道具布景贊,配樂也好,滿江紅聽一次嘆一次,到最后一集已無話可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電視劇可以借古諷今,而今又如何呢。
片尾曲是神作。比之電視劇更加深刻。
畫面水墨風格,演員不是戲骨便是笑星,能演好悲劇方能演好喜劇,臺詞功力大家相比現(xiàn)在這個年紀的演員好的也不是一星半點。跟著劇情看下去,希望一點點泯滅,到最后是徹骨的悲涼。刁光斗死時那滿地的棋子,可不就是黑白分明嘛。片尾曲聽聞是一位法醫(yī)作詞,真的是有感而發(fā)啊。這劇情這主題,永不過時啊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諓濄?,人寰無限,叢生哀怨。泣血蠅蟲笑蒼天,孤帆疊影鎖白練。殘月升,驟起烈烈風,盡吹散。
話劇演員出身的何冰飾演宋慈表演能力自不必說了,多年的舞臺經驗助其把握這個角色恰到好處十分傳神。每個獨立故事中的配角又都是絕對的演技咖,絕非打醬油過來玩票的,整部劇集啟用的都是中年演員,使該歷史題材作品更具觀賞性,即使時間久遠,現(xiàn)在回看依然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