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集都看的我淚流滿面。雖然劇拍的比較淺顯但是涉及了很多的問題。女主的悲劇是多方位的,有婚姻問題男女不平等開始,到國家層面上的反恐。前面丈夫花好月好,倒了發(fā)現(xiàn)生不出孩子就完全另外一副嘴臉。即使一開始看上去的甜蜜,完全讓一個伊教婦女沒有反抗的能力。她在電話那頭狠狠甩了丈夫的時候,我覺得女主是覺醒了。男主也是痛苦的,因為自己的人道主義辯護,恐怖分子害死了他的親兄弟也造成后續(xù)女主的苦難。兩個苦命人慢慢相愛但終究會分離。故事里的配角也有血有肉,雖然有些理想化,故事里的印度老阿姨一開始不喜歡巴基斯坦婦女,后來在激動的鄰居燒房子時勇敢地保護他們,哪怕她的丈夫剛剛死于恐襲。監(jiān)獄長簡直集一切男權的丑陋于一身。在極權下女主不敢拒絕就變成了勾引,強暴的理由。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把他設定成了伊教徒。女兒真的很可愛,不輸給《猴神大叔小蘿莉》的那個小姑娘,又可愛又乖。她用幼稚的聲音表示對自己身份的迷惑時,成年人看了怎么能不傷心。孩子是無辜的!
大自然平等對待眾生,而人們確劃地為牢
——印度影片《背離之愛》影評
故事梗概:
背離的是什么?是宗教的束縛,是愧疚的自責,是不公的審判。 男主維丹特和女主凱納茲,在這一場“背離之愛”中,各自獲得了救贖。 維丹特的父親是克什米爾查謨地區(qū)的警察局長,兩個哥哥都是軍人,自己也是一位法律精英。 他踏入律政界不久,接到的一個案子,便是“一個無辜的大學生被誣陷為恐怖分子關押了起來”。 那個時候過于單純的他,相信了那個學生真摯的雙眼,替他辯護讓他出獄。 不久后,他的一個哥哥死于恐/怖襲擊,而兇手正是他釋放的那位“大學生”。 女主呢?凱納茲只是印巴邊境小村子里的一個普通女性,被父母指婚給了丈夫法魯克。 起初,她以為自己和丈夫有文學上的共同愛好,會過得和諧美滿。 可是,婚后一年還未生下孩子,法魯克便變了臉色,他威脅凱納茲,要么接受他再娶一個妻子,要么就滾回娘家讓全家蒙羞。 傷心絕望的凱納茲選擇跳河自殺,河水帶著她從巴基斯坦漂向了印度。 她被印度軍/人所救,但也被懷疑是恐/怖分子,關進了監(jiān)獄,一關就是7年。 這樣的兩個人,最終相遇,自仇恨和誤解中,獲得了成長,獲得了自由,獲得了救贖。
&&&
背離,一開始看到影片名字時,不知道此文中背離的涵義是什么,還以為是一部關于感情的劇。
當看完整個故事,才知道,這是一部束縛的背離。
百度搜索巴基斯坦,才知道在1947年以前巴基斯坦和印度是一個國家,同屬印度,(請原諒鄙人的孤陋寡聞)16世紀的時候,歐洲資產本主義入侵印度,之后印度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947年8月,由于政治和宗教信仰的分歧,有了“印巴分治”,巴基斯坦成了穆斯林教徒的國家,印度則成了印度教徒眾多的國家,自此,開始了長達多年的爭斗。
說到印度,他是一個有著極高精神信仰的國家,歷史上,曾經有96種教派之多。印度的主流宗教印度教,以前是婆羅門教,有三千多年歷史,主要經典《吠陀》、《奧義書》等。教義說人類從大梵天的不同部位出生,有貴賤等級之分別。將人一生分為四個階段:一是梵行期,跟隨師長學習《吠陀》等經典;二是家住期,成家立業(yè),完成社會職責;三是林棲期,隱居山林,專心修行;四是遁世期,云游四方,乞食為生。他們前半生關注的是世俗生活,而后半生關注的是精神與信仰,意在解決人生永恒的問題。
在這樣一個以追求解脫為目的,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信仰的國家,有著如此種種的境況,不禁令人一片噓吁。
影片中,凱納茲接受采訪時說:當我日復一日的從鐵窗望向天外廣闊的天空和連綿的群山,那風景一如我在祖國所見,大自然平等對待眾生,而人們劃地為牢。
人類從生命開始,劃地為牢,逐漸擴大,能力強的大劃地為牢成為一個圈子,能力再強大的圈子,劃地為牢成為一個更大的所屬,直至分治,成了今天的世界。
而如所,有太多的人開始尋找古老的記憶。
不再言說。正如影片一開始,維丹特作為記者深入武裝分子陣營,當軍方控制了武裝分子時,問他:你認為該拿這些武裝分子怎么辦?
維丹特回答:很多年以前我就不再給人建議了,我只報道我的所見所聞。
是的,人的任何建議都抵不過大自然的安排,都抵不過欲望的驅使。欲望是與生俱來的,從來不會消失,也不會淹滅。欲望里有好有壞,如果任其發(fā)展,不知道欲望的結局會是什么。
當蘇里叔叔被恐怖分子的炸彈炸死了之后,凱納茲回到居住地,看了一群仇世者,不明就里的憤怒,他們要燒死凱納茲母女,把他們趕出印度。蘇里叔叔的老伴出來維護他們。那樣一個平凡的婦女,說了一段讓人印象深記得的話:其實,救世者比仇世者多,只不過他們習慣安靜。是啊,當一個模式形成,就是習慣而已。
習慣安逸,習慣欲望,習慣享受,習慣得到,習慣一直左右著我們的歷史和人生。
當因為維丹特的辯護,那個出獄的大學生—恐怖分子,最終確定是恐怖分子時,維丹特難以自撥,他無法原諒自己,即使不是自己辯護的那個大學生炸死了哥哥維爾,但也無法原諒自己。維丹特的父親,那個警察局老局長更是悲戚交加,急火攻心,一下子就中風癱瘓,從此 ,再也不原諒自己的兒子,縱然他很優(yōu)秀。
我想,這也是一種愛的背離,不能釋放自己,以至于在維爾周日祭上,二哥拉著他去看大學生的尸體時,恰好凱納茲因為對生活的心灰意冷,投河自盡而漂流到了印度,被軍方救上來時,他口出狂言,叫軍方不要相信那結所謂看起楚楚可憐的人。由此,凱納茲展開了她人生長達7年的悲劇。
最后,當所有的人都獲得救贖時,維丹特的父親請求兒子原諒自己,說我的兒子比我...更優(yōu)秀。
凱納茲回答:不,每個人都有自己療傷的方式,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影子,他們和你沒有什么不同。
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眾生從來沒有什么不同。
所有的不同,就是劃地為牢,牢牢的圈住了自己,任自我在成見,誤解,在不明就里里不斷的持續(xù)。
我們將存在或不存,但記憶永遠存在。我們將再見或不見,愿時間在此停歇。
結尾,凱納茲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和家人團聚在一起。維丹特讀著凱納茲的詩,孤獨的坐在臺階上。但他們的感情將一直在一起,直到靈魂相依。
【結尾的小詩】: 人們?yōu)榻Y合而戰(zhàn)斗 我們戰(zhàn)斗卻是為了分離 雖然我們擁抱了勝利 我們贏得的卻唯有淚水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 是飛鳥與魚 不同的語言 不同的國籍 任眾人預言我們的分離 而我銘記你心跳的聲音 人們?yōu)榻Y合而戰(zhàn)斗 我們戰(zhàn)斗卻是為了分離 也許愛總是相遇又分離 但依然要給你我的愛 我們被各自的觀念束縛著 你給我的自由 甚至讓自由本身都感到羞愧 人們?yōu)榻Y合而戰(zhàn)斗 我們戰(zhàn)斗卻是為了分離 我們定然還會再見 在每晚的月光中相見 北風會帶去我的關切 我們在思念中終得相聚 在溫柔的記憶中永遠相伴 我想說我遇到了一個瘋狂的男人 他教會我如何活著
【主題曲】
我們將存在或不存
但記憶永遠存在
我們將再見或不見
愿時間在此停歇
為何他一直出現(xiàn)
在相愛的人之間
兩顆心聚在一起
正為了分離
別再說了
別再說了
陪著我吧
就讓記憶銘在心頭
我的主啊,主啊
靈魂在背離
我的主啊,主啊
前路茫茫,我心惶惶,你我相伴能多久長
此后歡愉,盡成憾恨,如果你不在我身旁
分別的有情人
其實從未分離
在共同的記憶里
他們時時相遇
別再說了
就讓記憶銘在心頭
看得我哭慘了
首先禮贊林伽字幕組,我是追隨濕婆大天而來的。 如同《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講的還是印度人幫助巴基斯坦人的故事??梢哉f這是印度成功的政治宣傳,在女性地位和人權方面兩國實際上是半斤八兩,誰也不配指責誰,但印度人的高明之處在于不隱惡。雖然這里面很多印度人如同惡棍一般,但是總有如男主一般的天使,帶給我們對人性的希望。
記錄一下。印巴沖突下的平民命運。倒不是電視劇不好,只是劇情大致都可以猜到。節(jié)奏也不溫不火。制作可以,不過打動不了我。景色是真的好。
驚呆到我的是,印度能拍出如此高水準的電影,哦不,電影式的電視劇。濕婆大天演員的資源真不是蓋的,凡他主演必屬佳片。女主顏值演技一流。前幾集特別寫實的感覺,后面太夢幻了,結局雖然并不真實,女主孩子是被印度人強奸生下來的,為了孩子也該留在印度,回巴基斯坦她就是個被丈夫遺棄的、讓娘家蒙羞的、還懷了敵國孽種的女人,綠綠那么激進真的會善待她嗎?
在我們眼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制度文化有什么先進與落后之分?都千瘡百孔充滿著不公,區(qū)別只是哪一方稍稍明白一點什么是人的意義,而喜歡給別人貼標簽的社會眼里只有標簽,看不到人的珍貴
非常嫉妒印度可以拍出這樣的電視劇。不僅是有深刻的人文關懷,也反思了國內的黑暗面。
前四集比較吸引我,后面演變成了愛情劇…
你給我的自由,甚至讓自由感到羞愧,人們會結合而戰(zhàn),我們卻為了分離,我們定會再見,在每晚的月光中相見,北風會帶去我的關切,我們在思念中中的相聚,在溫柔的記憶中永遠相伴。
跨越宗教信仰的束縛,突破自身的仇恨,從誤解,到和解,到深深的愛。好羨慕男主的家庭,每一個人都那么善良,包容,他們懂的什么才是真正的愛!
轉進愛情故事有點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