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eabag(菲比·沃勒-布里奇 Phoebe Waller-Bridge 飾)的父親(比爾·帕特森 Bill Paterson 飾)終于決定和女友(奧莉薇婭·柯爾曼 Olivia Colman 飾)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他們請來了神父(安德魯·斯科特 Andrew Scott 飾)主持婚禮,讓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禁欲的神父和Fleabag之間竟然產(chǎn)生了致命的吸引力。
克萊爾(茜安·克利福德 Sian Clifford 飾)繼續(xù)著和馬?。ú紓愄亍ぜ獱柭?Brett Gelman 飾)之間的婚姻,即便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個混蛋,不僅如此,兩人還積極的備孕,打算要個孩子。神父的出現(xiàn)讓Fleabag終于開始正視生活里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同時,在一段注定不可能有結(jié)果的感情面前,F(xiàn)leabag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第三集我反反復(fù)復(fù)看了很多遍,才靜下心來寫這篇文章。
因為我可能像Claire一樣,隨時都因為緊張情緒而抓狂。
從第一季女主角每一次向鏡頭吐槽或者發(fā)出意味深長的眼神之后,
我都會在想這不就是那個我可以隱藏在心底的Bitch小劇場么。
我痛恨我對所有事情所有人都停止不住的想諷刺,想反駁,想戲謔,
更痛恨自己只能在內(nèi)心角落里嘀咕,而不能坦蕩做自己。
但是我就是像女主角一樣不能自已,因為這已經(jīng)深深刻在了我的骨頭里,
這是我的生活。
女主角演繹著‘’我們‘’的生活,甚至可能就是‘’我‘’。
直到上一集,這個想法一直都在我的腦海里。
如果說這部劇每一句臺詞都會刺痛心窩。
那第三集則是一把匕首正中心口。
‘‘你總是會沒事,你總是很有趣,和你的朋友開著奇怪的小咖啡館?!?/blockquote>而我總會覺得自己很失敗。
我既不風(fēng)趣幽默,也不魅力四射,
我僅有一點點小智慧讓我不得不加倍努力去彌補(bǔ)我的平淡無奇。
可是即便我努力,我依然沒變的更快樂。
我變成了無聊的‘事業(yè)女性’,
緊張無助,時時刻刻都想大吼去他的男權(quán)主義和狗屎一樣的生活。
我懷疑彷徨自己最初的選擇,
因為我無法克制自己去羨慕女主角一樣的人,
她無論如何都會讓自己脫離困境并有天生的樂天幽默感。
也許一部分熟人會認(rèn)為我在國際都市有一份還過得去的‘‘體面工作’’日子過得還好,
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每一天卻像是陷在沼澤之中,在痛苦中慢慢下沉。
所有的一切都像我置身高壓之中,讓我一點點窒息。
和職場性別平等的斗爭讓我好疲憊,
即使你做得再好也只是個‘‘無趣又不懂得對男性謙讓示好的Bitch’’。
我喜歡東京,可是我恨世界 。
作者 /白魚Fiasili
編輯 / 樸西 菜菜
首發(fā) / 新媒體女性
導(dǎo)語:“在面對分離、恐懼、拒絕、冷漠、粗暴、忽視與一切的不盡如人意,《倫敦生活》給我們展示另外一幅女性自處的圖景:我不用成為‘解決一切問題’大女主,我不需要完美大團(tuán)圓。生活如此,我會心碎,但我不再崩潰。我接受并繼續(xù)攜帶著我所有的問題,繼續(xù)動態(tài)地活著?!?/blockquote>對問題式人生的包容:她的可愛在于破碎和復(fù)雜 同時在崩毀中仍存有主體性
《倫敦生活》完結(jié)了,它沒有完美的大結(jié)局,卻講述了真實的成長、勇敢和愛,探討了女性的恐懼、悲劇、愛欲和生活本質(zhì)的流動感。如果說第二季是一個尋求愛、成長、自由還有救贖的故事,其結(jié)尾就恰到好處地冷峻、克制、溫存而抽離,她遇到愛,遇到性,遇到了解,最終依舊沒人同行上路,但她并不覺得這是一種損毀。這簡直是女性題材中非常卓越的結(jié)尾。第二季刻畫了諸多美好本身,同時也把其矛盾、復(fù)雜、轉(zhuǎn)瞬即逝充盈地鋪開。
這部劇陪伴我們度過了兩三年的人生。主演兼編劇菲比,也從一個小眾作者走向了艾美獎,作為《殺死伊芙》的編劇,在影視業(yè)站穩(wěn)腳跟。
初看《倫敦生活》,以為是略帶陰郁、冷漠、幽默、嘲諷的黑色喜劇,會把它和馬男等喪喜劇歸為一類。它們的主要情節(jié)和人物弧線都是一套自嘲自毀邏輯。角色們基本都毒舌、刻薄、洞悉世事又敏感、多情和痛苦,或者就是抑郁、躁狂、反社會。不過觀眾慢慢會認(rèn)識到這些人自閉中帶著性感,暴躁中帶著憂郁,嘴賤又可愛,直接又浪漫。這些角色要么讓你覺得,他們就是在說你自己那喪心病狂又無力回天的人生?;蚴亲屇阌X得,若你在一個復(fù)雜又昏沉的夜晚第一次和這個人喝酒,你說不定會愛上他。
這些角色都不完美,但每個都有其合理又執(zhí)拗的地方。比如《我愛上的人是奇葩》、《隨性所欲》、《無恥之徒》和《去xx的世界》,這些劇從一開始就擺脫成功人士的中產(chǎn)幻覺。
《倫敦生活》的主角是一個在倫敦的城市女孩。她擁有冷漠的父親、緊張的姐姐、排擠她的后媽、覬覦她的姐夫還有一個矯情又做作的男友。她不是什么受害者或值得同情的小甜心,她是一個受過教育、有自我覺察能力、知曉自己遭逢的人。同時她對自己的困境也沒有什么辦法。她復(fù)雜又靈巧,同時不停在自嘲。第一季中的女主,更多是一個遭逢者。她坦誠、稚拙、不受控、甚至有點過度暴露的生活在這個人潮人海的都市。她想要漫不經(jīng)心、不刻意的美好。
她的可愛和她的痛,和她的自毀,都牽引著每個敏感的女性。
她會出軌,享受睡性感男孩的快感,同時又隨時出來吐槽對方。至于和男朋友上床與表達(dá)親密則會讓她覺得惡心,不過她還會看著奧巴馬的就職演講自慰。她有大城市現(xiàn)代女孩對性、關(guān)系、愛的豐富而多元的認(rèn)知。比如第一季,她的炮友完全是因為體驗了不同的性愛而感謝她,她會對那個謝謝的虛偽感到厭倦?;蛘叩诙灸莻€擅長做愛的律師,關(guān)注點只是對方到底高潮了幾次,自己棒不棒。她會一秒切換到思念神父的的心思里,完全只是“用一用”對方。
她也有所有缺陷人格角色在城市生活的核心危機(jī):充滿問題的缺乏愛的家庭,隨時崩潰的事業(yè),對于性和親密關(guān)系的上癮,以及因此被貼上的標(biāo)簽。這些問題疊加在一起,在她失去最好的朋友的引線上,成為她抑郁的核心。她無法原諒自己,因為她和閨蜜的男友上床,閨蜜過于傷心最后出了意外車禍身亡。她的閨蜜是唯一一個懂得她,在乎她,知道她的人。面對她們糟糕的原生家庭,閨蜜會和她說:不要指望他們,他們不會懂的。
第二季中她已經(jīng)沒有無休止地懷念她之前的好友了,而是在其他關(guān)系上進(jìn)行一些補(bǔ)償,比如和姐姐的關(guān)系,對爸爸的勸慰,還有在頒獎禮上和一位優(yōu)秀的職場中年女性對話。
這個關(guān)于更年期的敘事,不得不說是一種新生視角。女主雖然是接受了幾波女性運(yùn)動思潮的,但她內(nèi)心的彷徨不安,她對關(guān)系對浪漫的需求,都在制造新的痛苦。“你終于會被當(dāng)成一個無性別的人去對待了,那感覺太爽了”。如果這是之后的結(jié)局,而不是麻木、世俗、無人問津的那些刻板印象的衰老,此時的一切經(jīng)歷似乎就沒那么不可接受。
當(dāng)然這也只是一種戲劇化的比喻,畢竟只有獨身的職場女性才能最終享受那種所謂的無性別的自由。
女性成長:無往不勝的分離已經(jīng)不能澆滅我的心 我知道愛是更大的東西
《倫敦生活》處理親密關(guān)系和愛欲的細(xì)膩度和坦誠度是非常驚人的。而且它不會將女性所經(jīng)歷的一切投射到男人身上再反射回來。它是真的以女性作為感受中心去討論的。
如果說第一季中,性愛是一個沉重的令人自毀的話題,第二季中,女主的愛欲有了諸多新的面向:禁忌、浪漫、親密和療愈。女主的基調(diào)本來是渴求關(guān)注、渴求愛與性,一旦得不到她就會用各種方式自毀,典型的缺乏延遲滿足訓(xùn)練的情況。這會讓她錯誤的預(yù)估愛欲的形態(tài)?!傲⒖叹透伞辈灰欢ㄊ强释?,也可能只是誤會和空虛的釋放。
而第二季中,她明顯有從緊繃的,退縮的,害怕欲望的狀態(tài),逐漸轉(zhuǎn)化到去體會、接納和平衡。
第二季蔓延著一種宗教與救贖的氛圍,同時又略帶精神SM。從籌備父親與繼母的婚禮開始,到婚禮結(jié)束。女主認(rèn)識了負(fù)責(zé)主持的神父。神父也曾是一個對性和親密關(guān)系上癮的人,他性感、雋永、自閉、禁欲但又藏著潛在的憂傷、恐懼和溫柔。女主一直用禁欲來懲罰自己,同時也在等待一個合適的,不會讓她自我損耗的欲望對象的出現(xiàn)。而神父又禁忌、又性感,同時又帶有精神戀愛的純潔與浪漫,而且他還帶有宗教性質(zhì)的大愛。
他深深地被她吸引,并且知道她摧毀一切現(xiàn)有生活的力量。他不像任何以前接觸女主,并最后發(fā)現(xiàn)她是一個自毀的無底洞的人那樣,他知道她具有的力量,但他也知道她的純真、浪漫、溫柔和坦誠的愛。
這個過程與其說是她對神父的誘捕,不如說是她逐漸打開她的心的過程。
整整五集,這種吸引、撩人、無處安放的情欲都溢出屏幕,因為他們彼此真的知曉彼此,看到彼此。他們眼中的欲望是針對性的,而不是隨機(jī)性的。同時又因為這個欲望的延遲,而更飽滿、更誘人、更珍貴。
懺悔室的吻絕對是一個定情之吻,當(dāng)女主終于開始袒露自己的脆弱,并且承認(rèn)她其實覺得自己并不能做好任何事,而她想要恢復(fù)的秩序也完全無從得到的時候,神父不僅看到一個在懺悔室里的女孩,更看到她的存在本身?!癗eel”他說跪下。
當(dāng)女主跪下后,他能先看到她的袒露和自我的鋪陳。同時他也跪下了,仿佛潛臺詞在說:“來,讓我陪你回到這個混雜的、令人失望的世界”。對于女主或者說對于我們這些凡人來講,這才是“上帝顯靈”的瞬間。
因為神父給她的愛是沒有條件的,也是女主從未經(jīng)歷過的,最原始的的愛意。
他們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克制、折返、恐慌,仍被對方吸引。而他們最后的性也不是什么完美而浪漫的。女主又回到了原有的模式,睡她立刻能睡到的人來排解她的焦慮和無處安放。這時候神父卻來找她,她的復(fù)雜,她解決問題的方式卻仍未改變多少。但是這樣的縱情事件并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影響她的自我認(rèn)同了。她仍然可以切換回那個意亂情迷的禁忌愛欲中。她的自我是一個更堅固的自我。這種堅固并不是通過把她變成什么新的人而做到的,而是她接受并攜帶著她所有的問題,在動態(tài)地生活著。
最后,在婚禮的對白中,神父說出了自己復(fù)雜又真摯的想法:
女主有了一個并不圓滿,但就存在于此時此刻的結(jié)局:她遭逢了美好的愛與性,沒有修成正果,她感受到心碎,但不會因此崩潰。
女性的療愈不需要向外尋找,而是在變化中,在遭遇中不斷前行的。這個治愈雖然只是一小步,但卻是女性成長中的一大步——對女主來講,是某種層面的帶病生存?;蛘哒f,是帶著女性的處境生存。
作為一個靈氣、敏感、浪漫、自閉,有時憤怒有時傷心的真實女性,女主最終整合了自己。她不像任何一個失足少女、自毀女孩那樣,把神父當(dāng)成救命稻草,而是僅僅把他當(dāng)作一個美好的遭逢。如果我們能確定愛的純粹、和它澆灌在身上的那種貼合程度,我們就不會在乎所謂的關(guān)系的長久。因為愛不是一種轉(zhuǎn)瞬即逝的能量,愛在那兒,它就在了。因此,女主的成長非常微妙和難以把握,但是一旦經(jīng)歷過的人就會了解,我姑且概括一下,大概是:
無往不勝的分離已經(jīng)不能澆滅我的心我知道愛是更大的東西”更多影評:
蘇明玉的人格之死:獨立女性們在《都挺好》中的節(jié)節(jié)敗退
本文為新媒體女性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
神父說:I talk and drink and laugh and give them Bibles, and hope they eventually leave me alone. 我會和他們聊天、喝酒、大笑、給他們圣經(jīng),希望他們會最終離開我。
求道者避免男女之情,是因為他們握在手上那一刻就仿佛能看見掉落的那瞬。
我們喜歡一個人,想要立刻占有;喜歡一個人,習(xí)慣和依賴Ta的陪伴;喜歡一個人,無非喜歡的是自己的需求;不顧一切去情緒高漲,很多時候就誤以為這就是愛了。
一種沉溺性的需求,可能瞬間就向其相反的方向發(fā)展。
越是渴望被愛,實際上是最有可能得不到愛的,這么饑不擇食的去尋求,會讓自己錯會“愛”的意義。
神父說弱者不擅長愛,弱者不會選擇愛的對象。
誰說不是呢,大多數(shù)人是弱者。大多數(shù)人如女主般永遠(yuǎn)期望被愛,被填滿。所以只要有人來愛你,來填滿的靈魂,誰在乎是多久呢?一天就一天,一周就一周,如饑似渴。
可是真正的愛不會讓你痛苦。它不會突然間就變成仇恨,當(dāng)然真正的喜悅也不會突然變成痛苦。
你懂愛嗎?索求來的愛不可能是愛。記住,在這個世界上,索求愛的人永遠(yuǎn)也不會得到愛。生命最根本的律法之一,生命永恒的律法之一是:一個索求愛的人永遠(yuǎn)也得不到愛。
最后《This Feeling》的歌聲響起,女主微微笑,走向相反的道路,感受到極度恐懼,包括了一種深深的被遺棄感和不完整感的時候,思維被迫暫時失語。愛不愛都不是什么大事了。突然間你就會感受到內(nèi)心的寧靜。
"See I've been having me a real hard time
But it feels so nice
To know I'm gonna be alright"
雖然辛酸,雖然沒人陪伴,沒人愛,卻也很好。因為我知道生活會繼續(xù)下去,安適如常。
所以我不再想拖著誰陪我聊天陪我玩。我努力改變,是因為我想要去接近愛。
我想有一天發(fā)現(xiàn),原來我不是弱者了。我懂得愛,我懂得付出,懂得不強(qiáng)求,懂得不再滿足自己去愛了。
過一種幸福的生活所需要的只是盡可能少的事物。要牢記這一點。
(文/楊時旸)
她遇到了一個神父——不是那種正襟危坐,給人答疑解惑的神父,而是那種喝點小酒、說說臟話、開開無傷大雅的玩笑,愿意和每個人打成一片的“現(xiàn)代神父”,他們其實互相依戀,從一見面就如此,但彼此拉鋸,互相躲閃,欲拒還迎。坐在那個小小的咖啡館里,神父抱著女人的寵物豚鼠問,“這豚鼠平時都做什么?”“它們出生,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然后死去?!迸嘶卮?。兩個人都笑了,覺得這是個臨時胡亂編造的梗,用來應(yīng)付兩個人聊天中尷尬的留白,但這哪里是什么蹩腳的笑話,這簡直就是指向現(xiàn)實人生的真理,我們每個人不都和那只胖墩墩、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豚鼠一樣,被降生于這世上,在恐懼里謹(jǐn)小慎微的謀生,最終塵歸塵土歸土。你看,這就是《倫敦生活》最絕妙的部分,在最不經(jīng)意的時刻,用最不正經(jīng)的方式,插科打諢般說出某些莊重的真理,而那些話語如果變個方式,總會讓我們反感,淪為說教,成為雞湯,但在這里,一切老生常談的東西都被幻化和重置,讓我們嘆息和感慨。它總在覺得一切終于開始變得溫情脈脈的時候,狠命地扎你一刀,然后在你覺得痛不欲生的當(dāng)口,再拉你一把。這不是故事,它悲欣交集,簡直就是生活本身。
和那些聲勢上大張旗鼓的劇集相比,《倫敦生活》顯得那么微不足道,悄無聲息,但它卻有著如此眾多隱秘的真實粉絲,暗暗期盼著第二季的來臨,是啊,這個時代之中,還有多少人有耐心去看這樣一個對準(zhǔn)生活細(xì)部的故事,《使女的故事》能迎來真?zhèn)闻畽?quán)主義者們的同仇敵愾,崩塌的《黑鏡》再如何不堪也仍然有著神劇標(biāo)簽的加持,但《倫敦生活》呢?憑借什么取勝?沒有噱頭,也沒有口號,即便這一季中,安德魯·斯科特驚艷地客串了牧師的新角色,但這個故事仍然是個小格局的故事,它展現(xiàn)了一個生活在倫敦,開咖啡館謀生,對生活不知所措的女孩的日常周遭,她喜怒無常,一會憂郁得無以復(fù)加,一會狂喜得令旁人尷尬,而這個女主角甚至沒有名字,是的,編劇故意設(shè)定了這個“無名”,只有個綽號的女主角,用這樣的方式去暗指——她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是啊,她確實是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居住在大都市之中,被光鮮亮麗包裹,但始終孤獨無依的人;那些看起來每天笑意盈盈,但實則暗自神傷的人們;那些有著家人圍繞,但卻覺得彼此皆禍害的人們……所有這些人都能從她身上看到自我,找到慰藉。她表演了最極致的喪,而觀看者卻以毒攻毒般的治愈了自己體內(nèi)的病灶。她每天的生活幾乎就是“微笑抑郁”癥狀的模板,而這不也正是如今最典型的時代癥候群么?
如果說《倫敦生活》的第一季著力于女主角自己的故事,交代她的現(xiàn)狀、過去與精神困境,那么第二季中,這個故事悄悄地擴(kuò)張地盤,開始以女主角為核心,慢慢輻射盡她所有的家人。一場葬禮、一場婚禮,女主角的父親送走舊人迎來新人;一場艷遇和私奔,一次爆發(fā)和爭吵,女主角的姐姐決定逃離厭惡的丈夫和古怪的繼子,去尋找情人;然后,就輪到她自己,意外撞上了那個大智若愚,膽小謹(jǐn)慎卻體貼備至的神父。這個家庭中所有成員的情感關(guān)系成為了一種世間的抽象模型,暮年的、中年的、青年的,所有人都陷于困惑,不知所措,看起來他們對生活都有步驟有計劃,各自擁有一套解決方案,但實際上,誰都不過是在演繹一個完美設(shè)定,老人對新婚伴侶也頗有微詞,但陪伴畢竟給自己溫暖;姐姐看起來是承上啟下的社會中堅,但外人眼中的棟梁其實也從內(nèi)部慢慢蛀空朽壞;更何況,女主角自己一直沉寂于自責(zé)的記憶中,度過一天一天,時而搞砸一些事,時而拯救一些人,但唯獨自己看不清自己。
從某個角度去看,這一季中,女主算是所有人中運(yùn)氣最佳的一個,或者說,這個故事發(fā)展至此,終于完成了一次轉(zhuǎn)折,那些嚴(yán)絲合縫運(yùn)轉(zhuǎn)如常的人們開始慢慢分崩離析,而那個一直破碎不堪的女主角開始慢慢縫合自我,她一直以來用性填補(bǔ)寂寞,用故意隨意的關(guān)系表達(dá)堅強(qiáng)獨立和滿不在乎,而這一次,她和神父之間的拉鋸、試探、躲閃、生氣和復(fù)合像極了初戀,而這一幕幕酸甜交織的景象原本是不可能出現(xiàn)在她身上的。一個最放浪不羈的女人,一個最潔身自愛的職業(yè),磁鐵的兩極致命地吸引了對方,這于雙方而言,算不算一樁神跡?神父言辭閃爍中曾說自己也曾放浪,而女人的內(nèi)心深處其實渴望呵護(hù),只不過他們都一直找不到一個合適自己形狀的容器安放自己。這一次算是彼此解救。
如果非要類比,或許可以這樣去說,《倫敦生活》的第二季是濃縮版的《愛在》三部曲,《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午夜降臨前》中的一切關(guān)于感情、家庭、欲望的瑣屑和真理都被擠壓在一季之中,未婚的,已婚的,暮年的,人們都不知所措,都自以為是,都各自尋找,都分崩離析,最終,也都重整旗鼓。
這部風(fēng)格獨特的喜劇一直保持著那個讓女主角突然轉(zhuǎn)向鏡頭說幾句心里話的呈現(xiàn)方式,在第一季中,這種方式是被當(dāng)做獨特的戲劇表達(dá)手段加以運(yùn)用的,換句話說,正在發(fā)生對手戲的戲中角色對她的舉動假當(dāng)不知情,只有我們能看到她的心理活動,但在第二季中,牧師卻一直在追問她,“你剛才在做什么?”這是真正有趣的設(shè)計——那個男人可以看穿面前這個女孩隱秘的心事,能夠透過嚴(yán)密的層層設(shè)防抵達(dá)對方內(nèi)心,或許只有愛能解釋吧。
(本文首發(fā)《北京青年報》,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yán)禁轉(zhuǎn)載)
本季真是從第一集開頭五秒鐘起就持續(xù)巔峰高能,以超完美的編、導(dǎo)、演全面向世界掃射出所謂的"英國性"——在我心中這劇就直接加入"我最喜愛的英劇"陣營了,跟yes, minister+yes, prime minister并列不朽。 全面get英國國民尿性的經(jīng)典教科書啊童鞋們(敲黑板!),假如哪天我給人上英國社會文化課可以直接拿這出當(dāng)活教材。。
phoebe waller-bridge is so disgustingly talented——尬劇玩得轉(zhuǎn)、同時像killing eve那種又鬼馬又有格調(diào)的熱播劇也寫得好出彩(她同時也是k.e.的制作人),然后父母雙方還都是從男爵后代。。真是不給我等蕓蕓眾生任何活路啊。。 天才妹挑的一眾配戲演員也太夢之隊了(自己寫劇本自己演就是爽),好過分:奧斯卡新影后是她教母+準(zhǔn)后媽,撩的熟女女王是的dame kristin scott thomas,送她豚鼠的銀行信貸經(jīng)理是我偷偷愛了很多年的冷面笑話王hugh dennis,就連那傻乎乎的律師(演員不熟。。)都是九次哥的設(shè)定!而莫娘扮的hot priest更加不談了,我覺得此次的演出里他真是比在舞臺上演什么hamlet帶勁多了,各種賣弄性感和肆意賣萌的動作+微表情啊,而且切換自如,跟天才妹一起把電光火石的男女真愛傳達(dá)得栩栩如生(英國專業(yè)演員就是牛,自己的LGBT身份也可以隨時放下然后演什么像什么)——不過,算了,天才妹就是令人服帖也令人愛啊,所以請隨便折騰這些人吧你開心我們也開心! 有點舍不得看下周一的最后一集,畢竟據(jù)說不會再有第三季了。。
第一次在後巷,他借煙是太明顯地搭訕。當(dāng)點完火、他試圖搭話的時候她轉(zhuǎn)身就走,當(dāng)時我的腦袋一閃而過:「沒有人真正想了解你,所有人都只是想碰你一下。」
很多時候,大多時候遇見誰都會避開哪怕浮於表面的交往,倒不是怕對方太無聊浪費(fèi)時間,反而是害怕對方太有趣、太hot,浪費(fèi)與前者相比成百倍的時間。這種浪費(fèi)雖然也不能稱之為浪費(fèi)了。
在前3集的「碰你一下」的無限周旋中,他眼中的她是個有意思亦或是有故事的人。而他也僅僅作為一個「人」的身份不斷去嘗試「了解她」。他們終歸保持著微妙的距離,因為他害怕她打亂他的生活,但他也許認(rèn)為自己能控制住這種「碰你一下」的關(guān)係。第4集兩人在黑暗中互相看不見對方的表情,在不算太長的傾訴中,他真正地「了解」了她。在那一瞬間他的人性被神性覆蓋了。他視她為需要被拯救的人。在「Just kneel」的瞬間,她視他如神。而後,畫像落地,他明白他自己並不是神。若親手拉她出旋渦,必定要冒自己被拉下水的風(fēng)險。
很久以前他通過喝茶喝酒送聖經(jīng)的行為證明著他喜歡她,卻避而不答他是否愛她。到她家以後的時間,神性完全被人性所吞噬。那個晚上他作為「人」愛上了她。
她的視角來說,最初對他是游刃有餘的逃避,接著是為了快感試圖打破禁忌的慾望。後來她視他如神,傾吐一切,妄圖被拯救。到最後她明白,他不是神,無法承受她可能對他帶來的任何影響。他是唯一發(fā)現(xiàn)她對著哪裡神遊的各種瞬間的人,他有神性,但他還是一個渴望平靜與安寧的普通的人。她什麼都看得很明白,但她騙自己不明白。
最後在車站她在等他。我全身也跟著她一起顫抖。我們的內(nèi)心沒有不安,我們同樣篤定地知道不會有好下場,但我們還是會像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測一樣不死心地詢問對方的態(tài)度。得知結(jié)論與自己想的一樣,痛苦竟然抵不上猜中了結(jié)局的那種「我就知道」的快感。所有的笑都不是刻意裝作堅強(qiáng)而是太習(xí)慣了自嘲,盡可能以最痛最快的方式先自己親手劃開這道傷口,因為之後誰再補(bǔ)刀都不可能更痛了。從最初以玩笑的方式去展開兩人的關(guān)係,到最後也要以看著輕飄飄的姿態(tài)去結(jié)束,一切對方糾結(jié)或試圖逃避而不能言說的內(nèi)容,通通都用自己的方式來加速走向衰亡的進(jìn)程。我們從一開始就知道結(jié)局是什麼樣的。
這段感情最後以他作為神去愛她而結(jié)束。但他不敢再見她,因為她總是能把他試圖埋藏的人性完全扯出來。
不知道怎麼去描述get到第二季每一個點的感受。如果說第一季充滿了驚喜和理解,第二季完全是各種各樣爆炸式的驚艷笑點、和刻骨的共情。結(jié)局的時候沒有哭,因為一字一句都猜到了。唯一的淚點還是在她與他一墻之隔傾訴著自己因無能而產(chǎn)生的無助之時。其實我們說著不明白怎麼樣過自己的生活,內(nèi)心卻一直堅定著一條直線般的方向。所有的困惑都是自欺欺人,我們知道每個人每句話背後的意義,知道事態(tài)會朝何種方向發(fā)展,知道自己會如何做。
很感恩第二季的姐姐與父親仿佛睜開了雙眼一般願意承認(rèn)這些年來看見的一切。親人之間的愛總是以一種奇妙的不需要維持的形態(tài)永遠(yuǎn)存續(xù)。她總是看起來沒事。他們也知道她總是「看起來沒事」,真好。
第一季的簡評里我寫了喜歡的歌詞:生平什麼都不嚮往只模仿一抹浪。第二季他說「It will pass」的時候,好像好久以前一個人告訴我,那些情緒都是浪。你知道它在波動,但你也要知道它總會平靜。不要在其中掙扎,不要去感受它,你只要等。它終將消散。
Kristin Scott Thomas來串劇很驚艷了/神父一句"kneel"大家都濕了。醬。比第一季好太多
第四集絕了!!莫娘可太適合演這種sweet but psycho神父了!!都給我kneel!!
把邋遢大王翻譯成倫敦生活的那個人,肯定是個人才
快和莫娘搞起來!不搞不是英國人!
生活就是這樣,像一頓拘謹(jǐn)又不自在的晚餐,周遭充斥著:令人討厭的假笑繼母、猥瑣骯臟的禿頭姐夫、本應(yīng)依靠卻怯懦無能的父親、給你希望又令你失望的親生姐姐、以及一個奇怪又性感的教父。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轉(zhuǎn)向并不存在的觀眾,邪魅又無奈地一笑。
遇到真愛,卻輸給了上帝
很開心這一季終于有劇里的其他人發(fā)現(xiàn)我們的存在。
把畫全部都釘死了不行嘛?????。?!
女主一拳打到姐夫臉上的時候太爽了
電視劇女主角真好啊,遇到什么事都可以側(cè)過頭來向觀眾眨眨眼,我也嘗試了一下,但是始終不確定鏡頭在哪邊。
第一季女主好像是最喪最慘最不正常的,沒想到這一季她確實一堆假惺惺中最正常的那個了。
watching people falling in love is more frightening than watching horror movies. I'm so afraid of it turning real and ugly.
我他媽哭的好大聲
第六集最后一分鐘,她對著鏡頭笑一笑,搖頭示意作為觀眾的我們不要再跟隨她。走遠(yuǎn)一點兒,轉(zhuǎn)過身來微微招手告別。停在這里就很好,不用再有下一季。
我要在三集之內(nèi)看到女主上hot神父。
我靠第四集 神父讓跪下那段我直接高潮了 不好意思各位
“我愛你”,“那會過去的”,眼淚打轉(zhuǎn)抬起頭,發(fā)現(xiàn)車還停運(yùn)了??傆懈鼔牡氖拢膊淮_信自己是不是就是最好的歸宿,但暫時先這樣了吧。Phoebe Waller-Bridge表演之外,笑起來著實迷人
我就服這個集編劇,主演,制片與一身的女主角!
對于這種讓Andrew Scott對著鏡頭肆意賣弄性感的行為,我只想說請不要停。
神父發(fā)現(xiàn)她神游的蹤跡,在這人世間有人懂你簡直就要哭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