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せ艨藢⒅餮?、編劇和執(zhí)行制作新劇《上帝鳥》(The Good Lord Bird),改編自作家詹姆斯·麥克布萊德的同名小說,從小男孩亨利的視角講述:1857年,他是堪薩斯的一名黑奴,他的主人與著名廢奴主義領導人約翰·布朗起了沖突,布朗帶走了亨利,以為亨利是女孩,給了他一條裙子穿,并給他起了“小洋蔥”的外號。途中亨利掙扎求生,并逐漸融入布朗的大家庭中。直到1859年,他參與了布朗發(fā)起的著名事件:哈普斯渡口襲擊,這是美國南北內戰(zhàn)的主要導火索。
小說以幽默輕松的語言,塑造了布朗這個堅定的起義領導人和逐漸成長的少年亨利的形象?;艨吮硎具@是自己很有熱情的項目,是他最愛的書之一,他將飾演布朗。
Showtime已訂下整季8集,安東尼·海明威(《無恥之徒》《火線》《美國犯罪故事:公訴辛普森》)執(zhí)導,制作方是Blumhouse電視。
任何戰(zhàn)爭都需要一個堂而皇之的借口。 美國南北戰(zhàn)爭明面上說是為了解放黑人,但實際上南北戰(zhàn)爭發(fā)生的主因卻是為了他們各自的利益。 當初林肯主要目的是為了中央集權,畢竟那個時代的美國,國家政府的統(tǒng)治簡直是一個笑話。那個時候的美國,各個州擁有的權力很大,可以隨時隨地退出聯(lián)邦政府。 所以林肯為了“關稅”、“州自主性”和“憲法權利”這些利益才發(fā)起的南北戰(zhàn)爭。所以深究下來,說南北戰(zhàn)爭完全為了黑人,簡直是一個笑話。 其次林肯也是白人,他可以說是個人非常具有同情心同情黑人遭遇,想要解放黑人。但是他同意,他下面的人不同意,畢竟解放黑人對他們完全沒有好處。 所以我覺得解放黑人也只是讓戰(zhàn)爭勝利的一個手段,而不是真心實意的想要解放黑人。 在當時的南方是種植園經濟,他們主要是靠黑人奴隸來進行生產。所以對于南方來說,解放黑人是傷害他們利益的事,所以他們根本不會同意解放黑人。 因此北方就是抓住了南方種植園主的心理,然后提出了解放黑人的想法。就是因為這樣的主張,讓黑人為了自己的自由而跟奴隸主斗爭。 可以說黑人憑借黑人解放這一主張,不費吹灰之力地使南方內亂,然后他們趁機贏得了南北戰(zhàn)爭的勝利。 雖然當時北方也兌現(xiàn)了黑人解放的承諾,但是北方并沒有完全解決黑人在美國民眾心目中的影響,到現(xiàn)在為止,白人還是會歧視黑人,黑人的待遇和白人還是不同的。
我有一個關于約翰·布朗的更好的、最好的作品推薦給大家://store.steampowered.com/app/2340720/_/
Steam://store.steampowered.com/app/2340720/_/
戲說倒是沒關系,關鍵是突破了兩個底線:
一,明明是虛構卻在開頭字幕打上以下“全都是事實”。
二,虛構的內容傾向于詆毀良知。
全看完了,現(xiàn)在可以總結一下了?!渡系壑B》真的是白瞎了豐富的資源和優(yōu)秀的演員,真正有價值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最后兩集)剪出來也就能湊一集的長度,剩下的加起來有六集長完全沒有必要 。我不知道導演是真心認為原著是個好的劇本,還是純粹因為懶?關于老布朗的歷史文獻如此浩大,把它變成一個好的劇本可不是懶人能完成的工作。
同樣是美利堅大革命敘事線上的故事,《黑色黨徒》全程在線上,《上帝之鳥》則幾乎完全搞砸了。喜歡無腦、西部、爽片的外行認為《上帝之鳥》“高開低走”和“虎頭蛇尾”,然而對于內行來說,這部劇的前幾集簡直令人作嘔,反倒是越往后越值得一看。
評論區(qū)像往常一樣有很多狗屁不通的“評論家”,我在下文還會提到評論區(qū)的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論。
我在寫一部美利堅大革命長篇歷史小說,為自由、平等、正義、真理而奮斗的人是無可爭辯的主人公,而老約翰·布朗就是其中一位,我對這位老人打心里感到崇敬。
注:美利堅大革命一詞的意思,請參閱美利堅大革命(American Revolutions)
看過梭羅的《為布朗隊長請愿》和我寫的《為布朗隊長正名》兩篇文章,應該對真實的老布朗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
我看簡介說“原著以幽默輕松的語言……”我尋思這段歷史根本就不是輕松幽默的,邪惡勢力——奴隸制的走狗爪牙的屠刀已經砍到每個熱愛真理的人頭上了,還輕松幽默呢?
不過我依舊熱烈期待這個電視劇,希望簡介只是不明事理的人寫錯了,哪怕原著真的如此,編劇能改編得更妥當,預告片只是截取了正片最糟糕的那一部分,而正片會令人滿意。
都一個半世紀了,是時候有人為良知筑壇了。
好了,現(xiàn)在,播出第一天我就立刻看了。
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念頭就是,做學問的人太少,會講故事的人更少。
老約翰·布朗的故事,如果能被一五一十講出來(當然需要會講的人),其精彩絕倫的程度遠超一般人想象。
背景——堪薩斯戰(zhàn)爭,不看完一九一八年編撰的上百萬字的《堪薩斯和堪薩斯人的歷史》是不可能理解的。而對于大背景美利堅大革命,必須看完有道德的歷史學家的著作以及成百上千的一手材料并加以研究分析,才可能正確理解。而這個故事的主人公老約翰·布朗,看完這些材料和文件,就基本上能全面了解他了。
注:大背景,請參閱美利堅大革命史(American Revolutions History)
但是這些任務都必須由一部電視劇來承擔——使沒有看過那些文件的觀眾了解歷史真相,使了解歷史真相的觀眾對電視劇的準確性稱贊不已。除非這部電視劇的制作者不想承擔這個責任。事實上,這個電視劇確實沒承擔起來這些責任。
我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最期待以老約翰·布朗為主人公的電視劇的人,但是這個《上帝之鳥》并不是反應老約翰·布朗的電視劇,我沒有看到老約翰·布朗,只看到了一個跟這位崇高的老人重名的角色像小丑一樣在屏幕前跳來跳去。
這個電視劇是根據小說改編的,我雖然沒看過小說原著,卻有正當理由認為這個電視劇的劇本體現(xiàn)出了小說的某些主要特征——這種美利堅內戰(zhàn)背景的小說我見過太多了,它們的特征就是嘩眾取寵,雜糅了許多當代流行元素,比如一個男扮女裝的男孩——至于那個上帝之鳥的意象,是沒有一丁點歷史依據的捏造,就像那個男扮女裝的男孩一樣的虛假。
相比于以奴隸制勢力做主角的小說或電影、電視劇,這個電視劇的主角是受壓迫者以及解放者,這是我還能忍受它的唯一原因。遺憾的是主人公卻是個虛構出來的男扮女裝的男孩,臺詞從始至終信口胡謅——而且總是對真實存在的崇高精神和偉大道德進行詆毀。作者通過虛構出來的這些人物——不論他是黑人還是白人——混淆視聽,它沒有真正探究歷史的真相,而是相反的,擾亂了對真相的理解。
你可能會說這不是紀錄片,人們想了解真實歷史就該去看紀錄片和一手材料。問題就在于,人們關注一手資料了嗎?沒有。有記錄片可看嗎?沒有(且不說一手資料也有造假,紀錄片也未必真實的問題)。在這些都沒有的前提下,在人們不知道真實的情況下,就把虛假的東西給人們看,是不是有害的?對于歷史,作者不去帶給人們真相,反而制造虛假的東西,難道這兩者的巨大區(qū)別還不明顯嗎?
沒錯,僅僅是想了解背景,至少要讀讀《堪薩斯和堪薩斯人的歷史》。可是有幾個人有條件讀這本書,又有幾個人可以讀完這本大部頭的書?我們都承認沒幾個人。在這種情況下,難道更多人能看到、樂于看到的電視劇不應該承擔告訴人們歷史真相的責任嗎(至少是引人入門)?難道它不是一直都在承擔這個責任——而且?guī)缀蹩偸菦]承擔好嗎?
這個偉大的故事——我是指真實歷史——它的主人公是老約翰·布朗,以及追隨他的忠誠的廢奴主義斗士們。他們的故事迄今為止還沒有人好好通過影視藝術呈現(xiàn)出來?!渡系壑B》跟真實和歷史都沒什么關系,只是用了一些歷史人物的名字而已,出于合理的原因,我們也不能指望之后的幾集會有所改變。很遺憾,它不只是無法為良知筑壇,甚至連講個令人信服(有趣、感動、身臨其境)的故事都做不到,沒有一個角色給我留下印象。
難道個性如此鮮明的名為約翰·布朗的角色——那個總是企圖引經據典、喋喋不休、口吐白沫的癲狂還不足以給我留下哪怕一丁點印象?確實不會留下任何印象。事實上,真實的老布朗博學而多才、理性而冷靜,莊重而沉穩(wěn),而那個像精神病一樣的名為約翰·布朗的角色,只是讓我感覺良知和精神都受到了侮辱。
我太希望本劇值得五星十分。我太希望這是一部杰出的老約翰·布朗的傳記電視劇,可惜它不是。我會繼續(xù)關注這個劇,僅僅是因為這是以老約翰·布朗的名義的第一次長時間出鏡。相比之下,《哈莉特》中老布朗只出鏡大約三秒,我卻覺得那三秒更真誠,它價值遠遠高于這三十分鐘,畢竟胡亂拍比不拍的毒害更大。
我在自己開發(fā)的游戲《美利堅英雄傳說:第二次革命戰(zhàn)爭》中忠實的還原了布朗五兄弟與殺人狂魔懷特牧師的第一次遭遇的情景,這才是歷史事實。而《上帝之鳥》關于懷特牧師的描述簡直是玄幻離奇。事實上,懷特牧師從一開始就是奴隸制勢力,聽說有一隊人(布朗五兄弟)來到奧薩瓦托米附近扎營,就立刻去挑起戰(zhàn)爭了。
我從來都不反對虛構,但我堅決反對不顧良知的虛構?!渡系壑B》的第一個畫面是一段字幕,說“以下播出的內容全部都是事實”,讀到這里,你們都應該明白了,這段字幕本身就是最大的謊言。這讓我想起了偽歷史的巔峰之作《一個國家的誕生》,也是在開頭的字幕里信誓旦旦地說“以下播出的內容全部都是事實”,并且不斷重復這個字幕,難道戈培爾的“謊言重復一千遍”是師承奴隸制的遺老遺少們?
關于虛構,我第一個想到的是《被解放的姜戈》,任何有常識的人都能立刻明白它是虛構的??墒菑臏蚀_展現(xiàn)歷史的角度來說,我反而要贊賞《被解放的姜戈》。的確,《被解放的姜戈》中沒有一個角色是歷史人物,甚至有時候服裝和道具都十分迷幻,但是同時,它也沒有大言不慚自我標榜為“歷史”。它雖然充滿當代流行元素,但內核卻緊緊遵循著歷史的原貌。準確展現(xiàn)歷史,并不只是通過影視劇還原服裝和道具,如果角色的一言一行沒有符合歷史的實情實景,一切便只是空架子。更重要的是,《被解放的姜戈》通過優(yōu)秀的故事展現(xiàn)了可敬的道德論點。 而《上帝之鳥》沒有做到這些。
每一個歷史事件都有其道德性,忽視,更糟的是抹殺,拒絕道德激勵和道德裁決,對公眾是一種犯罪,對人類理性是一種犯罪。這樣的行為削弱了人的善良天性,降低了人的理解能力,并增加了惡人的傲慢。道德標準是絕對的,應該無條件地適用于所有歷史事件。必須用事物和行為的真名來稱呼它們。真正的高尚、純潔、崇高屬于為正義事業(yè)奮斗的人,并滲透在無名的千百萬自由的民眾之中。我認為真相必須被說出來,并與虛假、自負、謊言或假設區(qū)分開。
如果我們不這樣做,而是編造一堆謊言,并且信誓旦旦地說“這些都是事實”,這最終會害了所有人。沒錯,這個電視劇很適合那些寧肯花一整天胡言亂語,也不肯花十分鐘去探究真相的人。我們不能奢求這些像孩子一樣胡鬧的人意識到正確看待歷史的必要性,但是我確實希望有一天他們能長大。
最后,我在第一集這個標題下并沒有談故事細節(jié)本身,在讀者不了解歷史原貌的情況下,說這些細節(jié)是沒有必要的,這也不是幾天幾夜能說完的。同時,這也是我在本文放上相關鏈接的原因,想要了解歷史原貌的朋友就點開鏈接去閱讀吧,美利堅大革命史小組有相當豐富的相關內容可以研究。
注:廢奴主義者(Abolitionist) ,這個廢奴主義者的鏈接要特別提一下,我在其中著重寫了追隨老約翰·布朗的幾位廢奴主義斗士在哈珀斯渡口就義的情形,有理由相信這也是《上帝之鳥》倒數(shù)第一、二集將要涉及的內容,我猜《上帝之鳥》除了繼續(xù)以真實的名義行虛假的勾當,讓名為約翰·布朗的角色在屏幕前上躥下跳丟人現(xiàn)眼之外,不會表現(xiàn)太多東西。
歷史對弗雷德里克·布朗的評價是高大英俊,他的相貌和他的靈魂一樣高貴??纯催@個劇里是什么鳥樣?
第二集依舊是第一時間點開看了。
我知道這個電視劇大體上不太可能變好,也就那樣了,可是我沒想到竟能變得如此糟糕。在徹底脫離了歷史人物之后,第二集的劇本整個就是三流的胡編亂造,毫無意義。不想再說什么了,我強忍著看完,再也無法忍受——還能有第三集?
神棍是指假托鬼神、故弄玄虛的騙子。我有句話不吐不快——評論區(qū)一口一個神棍的——神棍你媽呢?我看你們才像一個個神棍。就算是這個電視劇,也只是把老布朗表現(xiàn)的像個白癡,而且是真誠的白癡,哪里假托鬼神、故弄玄虛了?退一步說,如果這個電視劇確實是想把老布朗塑造成神棍或有任何污蔑這個老人的企圖,那更說明這個電視劇道德論點的淪喪。還是說你們以為真實的老布朗就是個神棍?如果這樣,你們只是在表現(xiàn)自己的極端無知。
明明是胡編亂造,偏要說是事實,十分令人不齒。學學人家的《戰(zhàn)國鬼才傳》,每集開頭必定強調故事是假的。也就是說,這個電視劇在一開頭說“以下播出的內容全部都是事實”,我是要罵的;如果沒在開頭說“以下播出的內容全部都是事實”,我大概罵的還更厲害呢,畢竟像《飄》一樣潛移默化的給人們洗腦更可憎。相反,如果這個電視劇在開頭說“以下播出的內容純屬扯淡”,我根本就沒有必要寫這些了。
這個電視劇所做的就只是把良知當做笑話供人取笑,實在是可悲。我記得卓別林為了嘲諷萬惡不赦的希特勒而拍攝了《大獨裁者》,讓希特勒看起來就像小丑;后來卓別林得知納粹的惡行比自己的電影表現(xiàn)的還要惡劣一萬倍,他就開始后悔用喜劇的方式表現(xiàn)納粹。我們應該想想,如果罪惡不適合用喜劇的方式呈現(xiàn),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人出于何種目的,才會拿解放人類的崇高行動和犧牲當做惡搞的對象?有些事物就不應該拿來開玩笑,比如人的良知。即使是《大獨裁者》中,那些好人的形象也不是可笑的,尤其是卓別林的角色,不要忘記他在片尾的演講是多么的嚴肅。
毋庸置疑,評論的前提必須有理有據。考慮到現(xiàn)在連一個值得評論的劇都沒有,而有理有據的評論(不論是贊美還是批評)都是有益的,因此我還是繼續(xù)看了第三集,只是為了繼續(xù)批評,因為這是有益的。
我太想為這個劇打高分了,因為不論如何它也是關于廢奴主義者的劇。因此我拼命地在劇里找任何一處微小的閃光點,幻想能以此一點點把打分提上去??墒沁€沒找到,那種幻想就被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淫亂徹底打破了。我就問問編劇,誰他媽告訴你的,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淫亂?
沒錯,我確實愛看音樂劇《漢密爾頓》,用黑人演員演白人歷史人物是音樂劇的特權,而影視劇作為更具歷史感的藝術形式,也許不應該那么做,事實上也確實很少那么做。真正會讓我反感的是——明明一個歷史人物沒有淫亂,偏要拍他淫亂?!稘h密爾頓》沒這樣強奸歷史,而《上帝之鳥》做了。
說到底,試圖在一個已經突破底線的劇里找到好的點,并憑借幾個好的點一舉提升對該劇的評價,這樣做本是不應該的,因為底線是不能突破的。
不列顛人休·福布斯確實不是歷史上特別重要的角色,然而這并不是心安理得污化他的理由。這又讓我想起好萊塢在《光榮》里對蒙哥馬利的污化,以及《斷鎖怒潮》里對鮑德溫的污化,就好像不污化幾個角色使其成為主人公的對手就無法為故事提供足夠的戲劇沖突一樣,這是個很幼稚的錯誤。更令人可恥的是,出于顯而易見的原因,被污化的總是那些屬于正義一方的具有大無畏犧牲精神的角色,而那些公然說謊、強奸、殺人無惡不作的邪惡勢力反而各個“正氣凜然”。
言歸正傳,休·福布斯確實退出了老布朗的隊伍,但是原因是兩人對計劃起義的細節(jié)有巨大分歧。休·福布斯似乎的確很看重錢財,他因為沒有得到額外的報酬而對老布朗進行公開威脅,這也是我們稱他為雇傭兵的原因,他也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不屬于崇高的廢奴主義者隊伍。但他確實沒有收到額外的錢,這跟劇里的故意騙錢完全不是一個性質。休·福布斯雖然是雇傭兵,但他終究是選擇接受正義勢力的雇傭,而不是受邪惡勢力的雇傭,這是人們應當記住的。
當我看完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與老布朗的爭執(zhí)之后,我對這一段的處理還算滿意,再加上,上一集那個男扮女裝的男孩態(tài)度的轉變(這個角色終于不再胡說八道了),劇情終于讓我感覺一些信服(有趣、感動、身臨其境)了。本想著一會兒寫的時候說兩句好話,結果繼續(xù)看下去,緊隨其后劇情就到了起義前一夜,劇情說,之所以起義時間提前,是因為有人(似乎不止一個人)做了蠢事,導致他們處于暴露的危險中。
這又是一個根本不尊重歷史的劇情。事實上,起義的時間原本就是按計劃實行的,老布朗的隊伍嚴守紀律,并沒有什么暴露的問題,更不用提劇中有一個成員成天跟別人的老婆廝混了。違背歷史的害處有很多,污化歷史人物只是其中一個表象。
回到我在第一集開頭說的,如果這個劇做到同樣精湛的演技,同樣真摯的感情,甚至是同樣的演員,然后去掉那些虛假和強奸歷史的劇情,毫不夸張地說,那本劇至少會是本世紀初最杰出的作品,然而它并沒有做到。
我相信,如果它能做到,人們將會追捧它,“為它瘋狂”。如果說以嚴肅的態(tài)度講述歷史也可以成為杰出的藝術品,不如說最杰出的藝術品必定是嚴肅的,它蘊含著真理,因為真理是嚴肅的。
就算世人的審美已經墮落到無法認識它的地步,那么一個藝術家更有必要去做,藝術家有這樣責任,引領世人的審美提高,并意識到真理的存在。
最后,我喜歡那個男扮女裝的男孩在本集結尾做出的偉大決定(盡管鋪墊較少,卻也令人信服),我想我會繼續(xù)看第六集。切記,那些虛假的內容不是歷史,真實歷史中的這些為正義而戰(zhàn)的人更加崇高。
因為本劇在第五集有了這種小小的轉變,時隔一個多月之后,我又看了第一集,感受是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如一萬根松針在扎我的身體,渾身燥熱,是為導演而羞恥,痛苦更甚于第一次觀看的時候。第二遍我才反應過來:這個劇依舊像奴隸制遺少們拍的那些片子一樣,不拍任何奴隸制勢力在堪薩斯的燒殺搶掠實際場面,而總是樂于展現(xiàn)正義勢力的所謂“暴行”。究竟為了什么呢?
我總體上對第六集的處理還算滿意。但是請記住,不論第六集的質量如何,都無法改變之前幾集的質量。
我原本以為在沖突達到高潮的時候,那個虛構的(是時候再強調一次了)男扮女裝的男孩角色的行動會更進一步,撿起犧牲的戰(zhàn)友的步槍,參加戰(zhàn)斗??墒蔷巹【妥屗敲醋谀莾荷点吨^了后半集。
為真理、為正義、為崇高事業(yè)而戰(zhàn)是不分年齡的,一年之后,當百萬聯(lián)邦志愿軍高唱著《約翰·布朗之歌》沖上前線,其中不乏十二三歲的鼓手,而鼓手在必要的時候也會撿起犧牲的戰(zhàn)友的步槍,參加戰(zhàn)斗。又過了一年,《釋放宣言》將允許有色人種加入聯(lián)邦軍,到了那時,這個男扮女裝的男孩一定會參軍,去完成老布朗未竟的事業(yè)。
現(xiàn)在已經明確,觀眾應該直接從第四集開始觀看本劇,因為前三集只有胡說八道和大量完全沒有必要的場景。
終于等到第七集了。
很高興我在第一集評論中的預測只對了一半,倒數(shù)第一、二集確實是英勇就義的場景,但《上帝之鳥》并沒有讓那烈士繼續(xù)丟人現(xiàn)眼。
本集一開頭引用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在老布朗犧牲后對他的評價令人滿意(沒愧對我從第五集開始給的那兩顆星),世界上沒有多少人愿意為了什么而死:
“約翰·布朗拔劍挑戰(zhàn)奴隸制是白白犧牲嗎?不!為了正義事業(yè)犧牲,絕不是失敗。他對奴隸的愛遠勝于我,我可以活著為解放奴隸奔走,而他可以為了解放奴隸而死?!?/p>
就像美利堅反奴隸制協(xié)會成立宣言中提到的那樣:
“……我們相信正義會壓倒一切,我們把自己立于獨立宣言的精神和神圣的真理之上,就如同立于永恒的磐石之上……個人或許會失敗,但我們的原則永遠不會失敗。真理和正義的兒子,必須且必定會光榮的勝利……無論我們活著見證自由、正義和人性勝利,還是做為烈士在這偉大、仁慈、神圣的事業(yè)中英年早逝。 ”
劇中提到的梭羅當時發(fā)表了演講《為布朗隊長請愿》。
回到對電視劇的批評。我已經忘了第一集中展示的那個上帝之鳥的意象,也就是本劇名字的來由,它已經好久沒出現(xiàn)過了。即使有些時候出現(xiàn)那個男扮女裝的男孩拿著那根上帝之鳥的羽毛的鏡頭,也并未給我留下印象。本劇從一開始就沒有很好地說明這個虛構的上帝之鳥的意象究竟是什么含義。這就是我之前所說的大量完全沒有必要的場景中的一類,為什么不把這些虛假的場景換成對真實歷史的描繪呢?
第七集看完,發(fā)現(xiàn)好像總共就七集,也不像會有第二季的樣子。從情感上來說,我希望它保持最后兩集的勢頭把這個故事繼續(xù)下去,因為好戲才剛剛開始。
讓我們看看五個評級,這個劇那么多毛病,難道評級不是較差還能是較好不成?我不給極差這個評價,純粹是因為還有更差的襯托——那些不為蒼生說人話、只為奴隸主唱贊歌的。
這個電視劇又是一個觀眾的道德和認知水平的試金石。觀眾是不是哪個演員的粉絲,喜不喜歡無腦爽片,愛不愛國,都無法改變衡量的標準,因為標準只在于每個人的良知。而我的這篇文章則是最顯著的展覽板:贊多了,證明觀眾的水平超過預期;踩多了,我也并不感到意外。
要先有正常的審美標準,再談低劣的作品,而不是讓低劣的作品成為標準。
《上帝之鳥》的影評我第一時間說的太全面,以至于本來《上帝之鳥》的影評區(qū)還能多蹦出來一些顛三倒四的影評,現(xiàn)在那些人一看情況,也不好意思出來跳梁了。我替這些無知又愚蠢的家伙節(jié)省了時間和口水。作為回報,這些惡棍拼命點踩呢。
我這個短評也是電視劇開播之后第一時間發(fā)的,從最早開始就有不少“有用”。過了兩天我一看,“有用”竟然清零了。然后消息提醒我又有了幾個“有用”,過了幾天我看到它又清零了。如此反復多次。這我就不懂了,這個電視劇那么重要嗎?值得去官方控評? 那么做,難道就是為了讓“這個老神棍真可笑”這類言論上熱評?
改編自詹姆斯·麥克布萊德小說的《上帝之鳥》,應該是2020年難得經典迷你劇佳作。以小男孩亨利的視角,客觀重現(xiàn)了聲名狼藉的廢奴主義領導人約翰·布朗的傳奇,臺詞幽默犀利,精巧情節(jié)出人意料,卻很吸引眼球。
美國著名演員伊桑·霍克沒有了《死亡詩社》《愛在XX前》系列中那般英俊儒雅、風度翩翩,相反他飾演約翰·布朗則是骯臟頹廢、胡子拉碴、癲狂暴力的革命者,從而擺脫了世人傳統(tǒng)思維中那種愛國愛黨追求信仰的偉人形象!
約翰·布朗在鄉(xiāng)村理發(fā)店登場,她說起上帝激動到唾沫噴濺,一副癲癇快要發(fā)作的樣子,并且拔槍殺人也毫不猶豫,直接導致“洋蔥頭”亨利的父親中彈身亡,這樣的人換在《水滸傳》里絕對是李逵那種綠林莽夫。
布朗鬼使神差地認定黑孩子亨利是個姑娘,回到營地貼心讓她(他)連衣裙,還問是否月經來潮。亨利還目睹布朗去殺害一個無辜的農莊主人,嚇得連夜逃亡,得出了“黑奴制向左,廢奴制向右,倒霉的是夾在中間的黑人。”的結論。
雖然約翰·布朗和洋蔥頭的冒險,充滿滑稽又荒唐的事跡。但本劇時代背景在南北戰(zhàn)爭之前,編劇卻屢次強調奴隸主待黑奴如牲畜,還有個黑人女奴因為想造假正價逃跑,直接在審判時慷慨激昂炮轟牧師無能+上帝人人平等并沒實行,起結果注定是被吊死!
老布朗不瘋癲狂熱之時,則是個有文化、有識見的正經紳士,他具備超凡口才,在各地演講目前時激情澎湃,深受歡迎。他不僅謹遵自己的信條,無視人間律法,還把全部生命交給一項超前于時代的偉大事業(yè)——廢除黑奴制。
全劇最精巧有趣地方在,老布朗提前告訴“洋蔥頭”有聯(lián)邦警察來抓他,讓他拿槍在演講現(xiàn)場做準備,沒想到有大背頭信誓旦旦走過來,嚇得老布朗舉槍,沒想到原來他是加利波帝將軍屬下,后面還騙走他們1700元,頗有黑色幽默!
“洋蔥頭”同安布朗女兒安妮的霧水愛情是短暫的,但他去鐵道通風報信也是失敗的,因為他沒及時通告自己人“接頭暗號”,后悔不已。但老布朗的戰(zhàn)術戰(zhàn)略也是混亂失敗的,就連他歹人困守武器庫,依然是寥寥十數(shù)人的烏合之眾!
高潮武器庫內,有人帶出人質投降被槍殺,有黑人抵抗者不想投降直接擊斃,眾人面對1200人軍隊肯定是寡不敵眾??蓯壅\懇,會察言觀色的“洋蔥頭”,也能看透世情,所以他換上男裝撒謊獲救,足見在亂世茍活要靠頭腦靈魂!
洋蔥頭去探望監(jiān)牢里的約翰·布朗,他清醒后悔自己指揮戰(zhàn)斗時的錯誤決策,認為自己沒占領大橋和撤退,在武器庫待得太久,但絕不后悔為事業(yè)犧牲!或許沒有這種嗜血殘暴的瘋子,誰也打不會冒然打響南北戰(zhàn)爭第一槍。
偏偏歷史的車輪總在血腥中碾壓,悄然改變著一成不變的世界。老布朗能被軍人屬下騙走1700元美金,也能去加拿大找來很多志愿者去打仗,他對軍事戰(zhàn)略顯得很業(yè)余,卻用自己的生命火焰,喚醒了廢除黑奴制的人們去戰(zhàn)斗!
詹姆斯·麥克布萊德的《上帝之鳥》曾榮獲2013年美國國家圖書獎,認為他選取了美國歷史一個關鍵的、混亂的事件,并以馬克·吐溫式的滑稽和真實,重述了整個故事。全書桀驁不馴,卻充滿智慧;幽默風趣,卻感人至深。
回到全劇結尾,在“兇手?圣人?瘋子?先知?”畫外音疑問中,作者也用辯證人性角度,精辟總結了這一個聲名狼藉的起義領袖!送上絞刑架的老布朗,也在洋蔥頭幻想中喊出“美利堅很美麗”口號。
最后一個鏡頭是“洋蔥頭”策馬遠去,飄落的“上帝之鳥”羽毛占據畫面,象征自由在延續(xù)!約翰·布朗或許不知救下有文化的黑人小孩,給他自由并改變對方的思想,便能幫助自己愿望實現(xiàn),這遠比殺幾百個奴隸主有用!
全劇用幽默客觀講述了悲劇英雄的真實情況,影像與敘事風格恍如《喬喬的奇妙冒險世界》+《愛國者》合體,都折射出戰(zhàn)爭中人性的震撼力。
美國版唐吉可德
觀影感受來說我并不喜歡這部劇,但不否認它很特別。特別在它從一個沒覺醒的奴隸的視角來講故事,“她”覺得主人對自己很好,覺得主張暴力廢除奴隸制的闖入者是個瘋子殺人犯,然后一步步的改變。雖然是虛構的人物,但和“上帝之鳥的羽毛一樣,象征性遠大于劇情介入。
有些評論不了解美國歷史,覺得故意夸大了Harper‘s Ferry的關鍵性,但是如果了解那個時期,John Brown事件當時霉帝全國各媒體鋪天蓋地報道,在信息不發(fā)達的那個時代,Brown是街頭巷尾被談論最多的政治明星。他看似瘋癲的孤勇行為,對南方的政治心理造成了極大壓力,很大程度上讓他們害怕還有下一個Harper’s Ferry,早做好了準備,一旦北方行動(林肯當選)就迫不及待地退邦,霉帝歷史上最血腥的內戰(zhàn)開始。Brown可能在對抗風車,但他毫不掩飾地四處喊出了當時很多解放派甚至廢奴派不愿意承認的:奴隸問題是無法和平解決的。這片/書第一次真正從黑人角度描繪一個白人救世主,還帶著幽默,非常特別。btw,這片原聲也非常好
偉大,了不起。。
笑死,舊世紀福音戰(zhàn)士。
有些情節(jié)過于刻意,有種“八年抗戰(zhàn)開始了”的即視感。不過就算是刻意,也有讓人會心一笑的時刻。
5555555,就555555
喜歡?。?!
年度最佳。A picaresque tale has no business to be so moving! If you think the purpose of this show (and the novel it's based on) is to ridicule the anti-slavery fervor of John Brown, then you're watching the wrong show.
Civil War版之雞毛信。Huck Finn式的幽默,音樂也很不錯。
這片兒簡直是《米國游俠列傳》、《南北戰(zhàn)爭之羅賓漢》、《南北戰(zhàn)爭吹哨人》。這是一次太不成功的武裝斗爭,我只能說這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年后美國南北戰(zhàn)爭開戰(zhàn)。“We rung the bell.” Pa太特么逗了,簡直不造他腦子里想的是什么,一本正經的樣子怎么這么好笑?每天花三小時禱告,每次分別重逢“洋蔥頭”后都在抽查他功課,“洋蔥頭”這馬甲掉的,哭笑不得??道格拉斯最后對他的評價很是中肯啊。道格拉斯家里家花野花盛開這反諷的太好笑了??,道格拉斯可是拍過的照片比林肯照片都多的人。霍克帶著親女兒和《Boyhood》里的多年的兒子一齊出演。背景音樂很好聽。
伊?;艨送m合演神棍老白男
太驚訝了,怎么也想不到廢奴+宗教狂熱的題材的美劇居然能拍成黑色喜劇
電視劇是新時代的長篇小說,巴赫金要是活在當下,一定會歌頌這個能包容一切的文體。好期待一個電視劇作者的詩學問題或者話語研究。 這部劇把演講這個文體發(fā)揮到了極致,各種演講,認同的,虛偽的,推進劇情的,詼諧搞笑的?;秀痹诳丛拕∫话恪? 南北戰(zhàn)爭的新解,選擇被擄走的小黑奴視角,就已經打開了理解問題的新面向,極具癥候性。
劇情可以概括為:廢奴不是請客吃飯。沒想到還能把西部片、歷史片和喜劇片結合到這種程度,攝影配樂均屬上乘,讓人眼前一亮。瑪雅這小姑涼蠻靈的,沒有讓她老爹失禮,只是霍克怎么越來越愛演老頭了???
自由往南,蓄奴向北。二者皆為毒蛇,撕咬當時當?shù)氐暮谂?。伊桑霍克扮演的廢奴領袖更像是原教旨主義基督徒,對蓄奴制度的抨擊與黑人的解救僅僅流于表面,無法觸及結構的內核。而黑奴自身對自由的來臨也沒做好準備。四星給第一集,決定繼續(xù)追下去了!
伊?;艨顺鰣鲎詭?,飯前禱告長到天黑,飯都餿了他還在念,隨時隨地抽考背誦圣經。了不起的人都有狂熱偏執(zhí)的特點。相比較話癆港版唐僧,唐僧人設弱爆。
或許是劇情經過了美化的關系 劇中john的手下都是那么齊心協(xié)力 一鼓作氣 沒有一個逃兵 又或許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john brown的失敗很難說有什么深層原因 如果不是因為一些“技術問題” 以他的煽動力 很可能搞成大事 時勢造人 他還是缺點運氣 死在了黎明前
一部有意思的劇集!
其實并不喜歡廢奴題材的作品,但這部實在讓我眼前一亮,伊桑霍克的神棍給這劇添了一層黑色幽默,讓人不由地跟著他走下去。飾演約翰布朗女兒安妮的竟然是伊?;艨擞H女兒,瑪雅霍克,這個安妮和《怪奇物語》里的小丫頭完全不一樣,真是又一個驚喜。今年一直劇荒,這部是2021年第一部一口氣看完的美劇了。伊?;艨丝梢栽诿绖〗绶馍窳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