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個精彩絕倫的局不能依賴過多變量
<圖片3>
懸疑作品最怕的是邏輯不嚴謹,情節(jié)不可信。錄音機指控,你們10個人犯了罪,將在島上受到制裁。制裁方式也在童謠中預(yù)告。在眾人建立了防御機制的情況下,這簡直是不可能執(zhí)行的任務(wù)。
奔跑吧兄弟里邊,也經(jīng)常有臥底,臥底撕掉其中幾個人的名牌不算困難,可以發(fā)動突襲搶占先機,一旦,當眾人發(fā)現(xiàn)有臥底有了防備,就很容易漏出馬腳,很難完成任務(wù)了。三季以來基本沒有臥底獲勝的局。
如果說謀殺一個人的難度是1,那十個人按照童謠預(yù)言相繼死去的難度不是10倍,而是十次冪的難度,甚至更多。
總觀《無人生還》是精妙絕倫的,足見阿婆的膽大心細。
※ 但是,理想的布局中,殺手應(yīng)該盡量多的預(yù)估方案實施中的各種可能性,不能依賴變量取勝。要盡量保證必然能完成任務(wù),而非偶然。
在許多經(jīng)典的懸疑作品里,變量的出現(xiàn),預(yù)料外的事情發(fā)生,總是會導(dǎo)致局面失控,而非成功。比如《嫌疑人X的獻身》湯川的信,靖子和女兒的感情、良知,石神看似完美的布局卻受到致命的一擊,一切謀劃都灰飛煙滅,而導(dǎo)致這一后果的,正是不可控的變量。
《無人生還》幾處變量反倒成為法官的“東風”,巧合讓情節(jié)有點生硬了。
1.醫(yī)生因為害怕提出與法官合作的要求,法官(殺手)才能制造自己死亡的假象,才有了時間布之后的局。這里的醫(yī)生正是一個巨大的變量。要是醫(yī)生不提出合作,法官不能假死,之后的情節(jié)也就無法順利開展了。
<圖片1>
2.女教師最后是自溢的,盡管她在看到法官后改變了主意。女教師如果不自己套住脖子,而等到小船離開,那這個局就不完整了。即使法官使用暴力,也不一定能取勝,女教師年輕而健壯,法官年邁而行動緩慢。
<圖片2>
無人生還 開創(chuàng)了懸疑經(jīng)典的新模式,“暴風雪山莊模式”(最新電影《八惡人》也好好看,與《無人生還》同時長)和“童謠殺人模式”,在題材的創(chuàng)作方面是野心勃勃囖,新嘗試就一口氣來十個受害者,場面不可謂不宏大,群戲也完全沒有顧此失彼,演員詮釋角色俱佳。
作為阿婆的腦殘粉,五星!
2 ) 排了一下人物和死去順序及原因
一個BOSS不明緣由的不知道通過什么方式的把這些不知道怎么知道他們犯罪的殺人犯聚在一起以不知道何種手法的殺害了。人物一個個的死去,沒有犯罪手法的解析。也許有人說這是特色,可是個人感覺這不是阿婆最好的案例。人物按死去順序排列:吸毒飆車男 飆車殺人 紅酒毒死;女仆 算是管家?guī)蛢?睡夢中死去;將軍 殺了跟妻子有私情的下屬 坐在外面被殺了;管家 殺害女主人 內(nèi)臟被挖出來在廚房死去;毒舌老修女 殺了自己的養(yǎng)女 被蜜蜂蟄死;醫(yī)生 醉酒手術(shù)害死了病人克里斯 死在坑里 滿頭綠色海藻;警探 殺了一個gay蘭德 被狗熊刀子扎死;隆巴德 為了鉆石殺了東非某部落21人 演員是一個誠實的大帥逼 被維拉開槍殺死;維拉 殺了自己的家庭學生死不悔改 上吊自殺;法官低音炮 最終boss 假死 實際最后開槍自殺
哦學會了一個罵人的詞:一級五星純金白癡hhh
3 ) 聰明的謀殺是留犯人們互相廝殺(劇透,建議觀影后閱讀)
BBC出品+好劇本+老戲骨們=大寫的好劇。
這里表達一下我對英劇的喜愛。 正如其他影評人所說,本劇對人物的刻畫都十分到位,幾個演員選得也不錯,演技也很有代入感。
看到劇尾肯定有人覺得有相當?shù)腂UG,說法官怎么就敢在之前假死不怕被人發(fā)現(xiàn)?他又怎么能確定女主可以殺死雇傭兵然后又自殺?其實我想說,這完全不用擔心,因為法官已經(jīng)相當了解他召集的這九位小伙伴了,放九個殺人犯聚集在一起,只要隱藏好自己,一切皆可省心。
法官把自己隱藏得不錯噢,首先他位高權(quán)重,威望又高,符合一個群體里作為leader的標準,所以在最初登島的時候,將軍、醫(yī)生、警察對他都是仰重的。而當最后只剩五個人時,他又利用醫(yī)生對他的信任成功轉(zhuǎn)移了其他人的注意力。
再說女主,她時全劇活到最后十分鐘的人,是法官設(shè)計中的最大一顆棋子。先說女主的性格,我可以形容為陰鷙,這從她犯下的謀殺案就可以看出。而女主的確是殺了孩子,在第三集44分鐘時有一段女主的閃回,描述了女主事發(fā)后錄口供的片段。在此片段中,導(dǎo)演別有意味地從一組對女主面部的大特寫開始。請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平常的特寫,因為特寫的是女主在陳述案發(fā)過程時開口說話的嘴??催^《llie to me》的人都知道”微表情“這個名詞吧?按照此美劇普及給大家的知識就是人在說謊的時候,特別是人在為自己某件犯罪成功而說謊的時候,“微表情”是帶有一種得意而高興的情緒的。回到此劇再看這個特寫鏡頭,女主陳述案發(fā)的每一句話后嘴角都是上揚的,若不是講的是一件悲傷的事情,你還會以為她在微笑!所以導(dǎo)演用這組鏡頭向我們暗示了事實,也就是為什么孩子的叔叔雨果會識破女主的謊言。而女主為什么要殺那個孩子呢?導(dǎo)演給的暗示就更明顯了,因為這個孩子的出生剝奪了她的情人(孩子的叔叔)的繼承權(quán),導(dǎo)致雨果沒有錢來結(jié)婚,這與她愿望相悖,所以她導(dǎo)演了這場謀殺案。
說到這里,還不覺得女主的思維絕對是一枚反社會人格的寫照嗎?所以雨果帥哥甩了她,她去了一所三流的學校自暴自棄而她又不甘心所以接受秘書工作,也就是她在火車上注意到了同樣懷有危險氣質(zhì)的雇傭兵并與之產(chǎn)生口角,也就是為什么當人接二連三地被殺時她卻愿意懷疑曾經(jīng)針對過她的醫(yī)生也不愿意懷疑雇傭兵,甚至最后還和雇傭兵產(chǎn)生一夜情。這都是她的人格所致,這也是為什么她最后會心計滿滿地奪下手槍朝男主開槍又毫不猶豫地補槍。
所以,女主是全劇的推動點,法官沒看錯眼,有這樣一個人在,不怕剩下這四個人沒矛盾。
再說雇傭兵,法官為什么會重金請他來呢(還讓他自備武裝)?因為只有這樣一個全身都是危險氣息的人在,眾人才可以轉(zhuǎn)移視點。從一開始公放廣播就可以看到了,所有人都只殺了一個人,只有雇傭兵特別霸氣,殺了二十一個,更絕的是所有人都否認指控,只有雇傭兵面不改色承認罪行,然后起到效果了——醫(yī)生、警察、教會老太都開始針對他了。By the way,個人感覺法官并不覺得他罪不可赦,因為雇傭兵的死可以理解成一個不定性因素。他的存在只是為了隱藏法官本身以及幫助法官完成謀殺罷了。
在略提一下其他幾個人。
漂亮公子小哥很可惜一出場就領(lǐng)便當了,他的過錯簡單到?jīng)]話講;廚娘和將軍其實一直心有愧疚吧,所以這倆人很早認清現(xiàn)實也就那么被弄死了;管家這人蠻陰森的,可惜智商不夠;教會老太比較有故事,但這里不便擅自揣測,只是這老太蠻有心眼的,她一直在猜測女主并最后轉(zhuǎn)變?yōu)閼岩?;醫(yī)生因為先入為主意識太強一失足成千古恨,而且他真的很不喜歡女主(幾次抬杠全靠他);警察算人格不健全的那種,還有特殊癖好,變態(tài)得很,推動力也也不?。ㄋ歪t(yī)生真是黃金搭檔),畢竟活了那么久。
所以縱觀全劇,對法官洞察人心的本領(lǐng)不得不佩服,作為一個群體的隱形leader,他真是深諳群體操控之術(shù),還有什么讓他們彼此恐懼彼此懷疑彼此暗藏禍心更有效的方法呢?
這里給阿婆請個安!她老人家在那個年代就能構(gòu)建這樣一部神作真心是為后來多少影視動漫提供靈感???!再給一眾演員點個贊!太牛了,這才是專業(yè)的演員好嘛!還要為導(dǎo)演和劇組鼓掌,你們真的很用心在重現(xiàn),謝謝!最后一個大寫的花癡臉給BBC,早就聽說BBC是個不以盈利為目的廣播公司,但是你們真的很良心造嗎,不但盛產(chǎn)腐?。ń衲闎W的倫敦諜影簡直無出其右),而且還能滿足各種口味需求,而且選演員太拼,看一輪你家的劇總能找到幾款心儀的小哥,我都不好意思了。
好啦,認真點啦,這劇不錯啦,適合居家旅行填補人生必備的。
4 ) 對密室求生類作品的最好表現(xiàn)方式是揭露人性
(大量劇透,建議觀劇或原著后閱讀)
阿婆誕辰125周年,我們戲劇界的良心BBC立馬應(yīng)景地拍攝制作了阿婆的這部最負盛名作品之一《無人生還》,采取原著結(jié)局!采取原著結(jié)局??!采取原著結(jié)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天嚕,我這樣的推理迷怎么能不第一時間沖上前一睹為快呢?!
《無人生還》又名《童謠殺人案》(And Then There Were None,1939年發(fā)行時書名為Ten Little Niggers,后改為Ten Little Indians),出版于1939年。這部小說莫說在阿婆作品中,就是在整個推理小說史上,亦具有難以磨滅的崇高地位。熟悉阿婆作品的朋友應(yīng)該了解,阿婆的推理作品喜好并擅長密閉空間的群戲設(shè)定:或行進中的東方快車、或尼羅河上的游輪,以及阿婆的兩大招牌系列:偵探波洛和馬普爾小姐系列中,密閉山莊的梗也不止一次出現(xiàn)。而《無人生還》這部作品更是把密閉空間的連環(huán)殺人事件布局玩到了極致,爾后對該作品的各種諸如電影、電視劇、舞臺劇形式的翻拍更是層出不窮。著名高口碑電影《致命ID》更是結(jié)合了“人格分裂”題材的一次天才式的偉大致敬。在推理題材民眾熱衷程度頗高的日本,無論是在推理小說中諸如綾辻行人的《十角館的殺人預(yù)告》 ,亦或是漫畫例如名偵探柯南的《名偵探的聚會》、金田一《秘寶島殺人事件》里,總能看到《無人生還》的影子。
就我個人觀感而言,相對于推理,這部作品的定位應(yīng)該更貼近于密室求生類的驚悚。十個人被素未謀面的神秘主人邀請到一座孤島上的獨幢別墅中,原本應(yīng)該是輕松溫馨的度假卻由晚餐后留聲機里傳出指控所有人都犯有殺人罪行的神秘聲音而轉(zhuǎn)變成了一場恐怖的噩夢。從當晚開始十個人相繼死去,他們的死亡方式與別墅房間里的暗黑系童謠內(nèi)容完全相符:
十個印地安小男孩,為了吃飯去奔走;
噎死一個沒法救,十個只剩九。
九個印地安小男孩,深夜不寐真困乏;
倒頭一睡睡死啦,九個只剩八。
八個印地安小男孩,德文城里去獵奇;
丟下一個命歸西,八個只剩七。
七個印地安小男孩,伐樹砍枝不順手;
斧劈兩半一命休,七個只剩六。
六個印地安小男孩,玩弄蜂房惹蜂怒;
飛來一蜇命嗚呼,六個只剩五。
五個印地安小男孩,惹事生非打官司;
官司纏身直到死,五個只剩四。
四個印地安小男孩,結(jié)伙出海遭大難;
魚吞一個血斑斑,四個只剩三。
三個印地安小男孩,動物園里遭禍殃;
狗熊突然從天降,三個只剩兩。
兩個印地安小男孩,太陽底下長嘆息;
曬死烤死悲戚戚,兩個只剩一。
一個印地安小男孩,歸去來兮只一人;
懸梁自盡了此生,一個也不剩。
餐桌上還有十個小瓷像,每死一個人,瓷像就會莫名少掉一個。這恐怖氛圍營造得簡直登峰造極。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是在布這個曠世迷局的時候,阿婆精妙地安排了真兇假死的情節(jié)。沒有名偵探為你抽絲剝繭,沒有罪惡之人能逃出生天。讀者就這樣在一路提心吊膽又興奮刺激地窺視了十個將死之人的內(nèi)心世界之后“目睹了”他們的離世。所有的謎團連末尾接手的警方都束手無措,直到終章漂流瓶里的那封自白宛若上帝之手揭開真相、闡明罪惡。一氣呵成,余味正濃。所以說,這個作品從嚴格意義上講,是沒有推理部分的,若說有,那也是存在于讀者的思維活動中。就這樣一個人物眾多、情節(jié)豐富、驚悚恐怖氛圍濃重的高質(zhì)量迷局而言,以刻畫形象揭露人性為切入點,不失為影視改編作品創(chuàng)造者之上策。
而就BBC這版的三集連續(xù)劇表現(xiàn)來說,正是很好的把握了這點,以較高的完成度再現(xiàn)了這部名著。劇集開始就加上了很多其他版本里去掉的火車上相遇的情節(jié),主角率先出場,人物性格有了第一次的展現(xiàn)。隆巴德從出場就是個坦蕩的壞人,邪氣的外形,對女主不懷好意的“興趣”很自然地勾勒出人物的形象,也符合能陪女主活到比較后面的人物設(shè)定。女主是個復(fù)雜的人物,不管是原著還是每一個符合原著精神的影視版本。在故事的開始你根本不能斷定其是正是邪,嬌柔端莊的外表加上全劇不斷穿插的有關(guān)小男孩的記憶,讓人很難懷疑此人犯有怎樣的“罪惡”。但她又是最早意識到“童謠殺人”這一陰暗現(xiàn)實的,當她確定了自己的猜疑,就立馬變成了人群中最神經(jīng)質(zhì)和歇斯底里的人。這些轉(zhuǎn)變演員拿捏的很到位,要不是我早已諳熟整個劇情,觀劇過程中都要不禁懷疑這樣“脆弱”的女主會不會被提前干掉??呻S著劇情的發(fā)展,在諸多生死攸關(guān)的時刻,女主所表現(xiàn)的特質(zhì)開始與初來別墅之時割裂,更貼近回憶里那個一襲紅色泳衣熱情奔放的沙灘女郎形象。在小男孩不幸溺水的那場戲里,導(dǎo)演刻畫了一個比較隱晦的細節(jié):女主讓小男孩獨自先去游泳時,躺在沙灘上劃下了一些字跡,隨后又迅速抹掉,全劇始終沒有像拍攝管家謀害前雇主那樣赤裸直接表現(xiàn)小男孩溺水而亡的景象,這個細節(jié)暗示結(jié)合后來女主“奮力奔跑”時的慢動作以及當時似有似無的唇角的微笑反而加強了對女主陰險內(nèi)心的表現(xiàn)。
女仆的表演很到位,她的形象從一出現(xiàn)就透著讓人很不舒服的氣息,這個終日活在沉重的心里負擔下的愧疚又怯懦的女人一如另一個“罪人”形容的那樣,好像死了一半的僵尸。其實她的罪惡算是十人里較輕的,算是知罪不報的從犯。女仆的丈夫是個內(nèi)心更為陰暗的人,他顯然是主導(dǎo)謀殺前雇主的主兇。而目擊者——他的妻子之死或許在他看來是種解脫,沒有任何悲傷和不適,他仍能淡定地完成各項既定的工作,出入安置因為罪惡而“遭懲罰”的尸體的房間。當其他人開始不安地探討起他們夫婦被指控罪行的可信度時,他還能陰森森地躲在門戶偷聽。原著里最后說過,真兇是非??b密地制定了整個殺人計劃,罪行比較輕的最先死去,管家死狀較慘,倒在了中段。紈绔公子哥兒馬路殺手演員形象到氣質(zhì)都很貼切,對于自己的行為沒有正確認識,開頭時加的那段林間超車戲份很好,這么沒有責任感又幼稚的富家子活該早over啊。虔誠教徒“老處女”是個很古怪的人,從開始把女仆叫到跟前刻薄嚴厲地指教就看得出來。表現(xiàn)她迫害養(yǎng)女的部分也很隱晦,這種方式很適合性格古怪又不是主要人物的罪人。將軍倒是真的心里苦,堂堂軍中將領(lǐng)竟被手下年輕小哥戴了綠帽,根據(jù)書中內(nèi)容,自家老婆是個與小哥年紀相仿的小妻子,所以說老夫少妻還是容易出問題啊,老將軍一怒之下痛下殺手最終釀成一生大錯。退役警察內(nèi)心挺變態(tài)的,這個人從面相上就讓人覺得懷有某種怪癖,真兇很有心機地把他留在最后集團里與其他三人互相廝殺,很懂人心。醫(yī)生是個一直被自己的失誤致死病人這一巨大陰影籠罩的人,這個陰影如芒刺在背,讓他多疑讓他脆弱。導(dǎo)演安排這個人物每次內(nèi)心脆弱的時候就抖著手喝酒平復(fù)心境,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正是因為他的一次醉酒才導(dǎo)致了那個不可饒恕的過失。因為他內(nèi)心脆弱,所以愈加討厭歇斯底里的女主,所以兩人多次產(chǎn)生沖突。也正因為這樣,他也是適合留在最后集團與女主方面抗衡的人選。
說了很多其實不難看出,這一個完美的案件依賴的是幕后真兇心思縝密的布局。他提前收集整合了全部信息,挑選人物并了解其性格,預(yù)知把這些人物組合在一起當死亡一步步來臨將會發(fā)生的故事走向。被留在最后的人是最復(fù)雜也最邪惡,他們之間可能會盡情猜忌并相互廝殺,這種情形下還要保全自己全身而退,所以真兇必須具有最高級的智謀和情商。可以說,這個人物是最不好把握的,既不能太鋒芒畢露,又不能毫無存在感,他可是這個迷局的背后終極大boss——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化身啊。值得慶幸的是,演員選的很好,老戲骨,一個很符合人物身份和形象的優(yōu)雅老者查爾斯?丹斯。關(guān)于這樣的演員和角色,無需多說,他們自成一部劇的風骨。
說到最后提幾點個人認為不足的地方。首先是關(guān)鍵道具小瓷人,記得以前看的1987年前蘇聯(lián)版的道具用的是黑色的,深以為比該版綠色小瓷人符合更符合童謠意境,從視覺效果上也不會太突兀。其次還是結(jié)局的安排,個人非常崇尚最終結(jié)尾遵從阿婆原著版本一個都不留的設(shè)定的。本就都是有罪的人,最后在上帝公平的裁決下以命償還。如果這樣一個關(guān)乎人性的精彩迷局,活到最后的性格復(fù)雜之人最后被證實是無辜的還以兩情相悅劇情告終,這還稱得上什么《無人生還》呢?就這一點,本劇做的很得我這樣古板的原著黨之心。但私以為,如果最后不讓法官親自走出來解說而是讓這個局寂靜散去。終章采取原著那樣以一封瓶中信的形式揭開謎底似乎更有韻味兒。
總的來說,這一版BBC改編連續(xù)劇完成度和貼合度較高。在觀眾大部分很熟知故事的前提下,淡化了懸疑和驚悚的部分,重視人物刻畫和人性探討。如果更濃縮一下,取其精華做成電影,相信亦會成為市場上比較優(yōu)質(zhì)的作品。
5 ) 誰也猜不出最后的結(jié)果
當所有尼采式的男人都在詛咒女人的歹毒和兇狠的時候,最后一名小黑人自殺了。她肯定不是兇手,她的歹毒和兇殘只是精神發(fā)狂所致,片中她的大笑不止就已經(jīng)為此作了鋪墊。
任何人都有可能而任何人都不像是真正的兇手,兇手就埋伏在四周,他有可能是詐死者,什么都有可能是,永遠不要相信你的眼睛和你已經(jīng)確定的,這就是懸疑的真理。
我們都是有罪的,于是一位神能的法官用一種奇怪的審判方式(類似于末日審判),把所有罪人(包括自己)的恐懼救贖懺悔以及人性的猜忌兇殘冷漠都一一在片中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并且相互堤防,每個人都心懷歹意,每個人都不得善終,此地無人生還。法官說過:上帝總是把懲罰的工作留給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去做的。于是,其中某個人成為隱藏在深處的法官。
即使這位神能的法官沒有解決,誰也逃不脫懺悔和愧疚的責備,更逃不過死神。
荒島的古堡以及各種暗示鋪墊都是導(dǎo)演的匠心所致,我們久久地沉溺于片中烘托的一種奇怪的肅殺氛圍。但我覺得,《無人生還》這樣精彩紛呈的片子的成功主要還是取決于原著的偉大和無懈可擊。
每個人心中都有鬼,猜忌、懷疑、不信任以及野獸身上的行徑在這部片子中有很深的展現(xiàn)。這部片子我印象很深,尤其是片中像詛咒一樣的童謠《十個小黑人》,是個小黑人在十行童謠結(jié)束后無人生還。影片中孤島上的那十個邀請來的男男女女也像歌謠中描述的一樣,每死一個人酒柜中的十個陶瓷小人就消失一個。這是個人中有的是殺人犯、騙子、偽君子,表面上都是上流社會中的風流人物,暗地里都在做一些男盜女娼的事情。其中的法官是重要人物,他的假死是謎案真相大白的證明。
6 ) 可惜了阿婆那個驚艷的結(jié)局(嚴重劇透,慎入)
我屬于原著黨,當然也希望能夠忠于原著,但是看的過程中還是期待有一點驚人的不同的。
首先要肯定一下演員的演技,每一位演員都非常出色。那種緊張、壓抑、歇斯底里的情緒應(yīng)該很表現(xiàn)出來的,不過演員們都演繹得恰到好處。場景也很到位,劇中的一些小細節(jié)都處理得很好,比如房間里的童謠,還有那面鑼。不過看完之后我真的有點失望。
先說一下犯案的可行性,我看過原著好多次,從文字上來看并沒有感覺到法官殺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是真正看到演員的時候,我就覺得有點兒質(zhì)疑了:他一個年紀很大的老人,看上去也不是很強壯。可是憑借一己之力,他殺掉了那個仆人,殺掉了將軍,殺掉了警察,殺掉了醫(yī)生,這些人大多是青壯年的男人??!就算是你手上有武器,你真的有把握完成連續(xù)殺人的這個計劃嗎?我覺得這個犯案的風險實在是太高了!
好吧,我吹毛求疵了。說一說別的,阿婆寫《無人生還》的時候,還沒有“暴風雪山莊模式”,大家也沒有把不在場證明玩得這么高深莫測。所以劇中一幫人從來不問彼此不在場證明的事情也就算了。一言不合就各回各窩的事情我也不說啥了。這個結(jié)局,結(jié)局實在是太倉促了把?好歹你也給幾個法官殺人的鏡頭吧?比如在酒里下毒,或者披著熊皮殺掉警察,或者是用斧頭砍死仆人的鏡頭。完全嘴炮實在是有點不太真實??!
其實我覺得女主殺了隆巴頓之后,醫(yī)生站起來,抹掉臉上的血走到他們身邊都比這個結(jié)局要好。不喜勿噴,謝謝
結(jié)局真是簡單粗暴……
大家肯定都是給我隆巴頓帥死的
阿加莎的原著無可挑剔,距離神作還有一步之遙。這部劇好就好在短小精悍,若是拍成美劇估計至少10集,大陸劇至少40集。
比起柯南 道爾,我果然還是更喜歡阿加莎 克里斯蒂。推理毫無瑕疵,關(guān)鍵是沒有塑造名偵探在里面裝逼,只有復(fù)雜的人性
其實在阿加莎影視作品那個體系內(nèi)屬于拍得很好的了,但是這種東西現(xiàn)在看來還是不免陳舊單調(diào),從一個反面說明對這樣的作品做表現(xiàn)風格的現(xiàn)代化是多么重要,神探夏洛克的走紅不是偶然的。
隆巴德上尉真是太帥氣了!很可惜,沒有在劇情里體現(xiàn)一下完整的歌謠。
艾丹帥出宇宙 整個行走的荷爾蒙
有點失望,雖然拍得很美,演的也還可以,但是沒有拍出我期待的懸疑感。故事都這么熟了,拼的就是誰拍得驚心動魄。Kili帥爆還裸加一星。
Aidan那么帥才是最大的罪過吧= =
所有人守著那一盤子小人不就行了……
為什么所有懸疑片主角們都不懂得出了危險大家要抱團行動才能增長戰(zhàn)斗力的道理。
截成三段徹底毀掉了原著層疊漸進的恐懼,結(jié)尾處理非常不喜歡,一點完美犯罪的意思都沒了。內(nèi)在美學也自相矛盾,一方面表演舞臺痕跡重,卻并沒有利用好語言來營造氛圍,反而弄了花里胡哨的慢鏡剪輯,使整體效果非常做作。Aidan第一集根本認不出,后來卷毛就不自覺地冒出來了哈哈哈。
顏值高的人活的久。
撲通一聲拜倒在真誠耿直理智的Mr Lombard的真空毛巾裙下,看完了也沒覺得他到底有多壞,窩還以為他不會狗帶的,畢竟顏即正義,orz
警方結(jié)論:兇手是提利昂·蘭尼斯特(kidding【他們把屋子搜個底朝天的時候小人兒藏在哪兒?知道歌謠里有熊就不能早點把熊扔海里?!但愛蛋實在太美,一人獨擔兩顆星?
我就說隆巴德眼熟,原來是Kili…
我最愛的團滅式童謠殺人事件。不知道評論里那些說推理強大的人是如何看的,如果不看原著,從推理角度來說,那改編的這個劇是一點推理都沒有的,殺人手法什么的都是一團迷??墒菤夥珍秩境珊荜幱舻拿?,剪輯零零散散卻拼湊的很緊,幾次閃回也很英倫,所以當成一個普通的帶點驚悚的故事片算是不錯了。
阿婆的小說,聽著這口英國腔就已經(jīng)四星推薦了。陰森的小島畫面,就想看著這幫人怎么一個個死在上面。感覺自己有些變態(tài)......必須五星推薦
人在做,天在看,多行不義必自斃,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完美主義者一定要按照套路出牌的設(shè)置,人要一個個死,小人要一個個撤,這時候玩家沒有吃喝拉撒全在一起,沒有抱著小人不撒手,就是不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