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由匈牙利超現(xiàn)實主義大師埃涅迪·伊爾迪科執(zhí)導并改編自菲什特·米蘭1940年代同名小說《吾妻之話》,回憶什特爾·雅各布船長和友人打賭,與下一位走進咖啡館的女子結(jié)婚。由此,他娶了一名法國女子,有了一段不幸婚姻,并懷疑妻子于己不忠。
女導演是1950年代生人,西方女權運動高漲之時正值她風華正茂。得感謝她的克制,沒有在影片中強調(diào)女性主義,直接呈現(xiàn)一個永恒主題:關于愛與忠誠。 時間地點語言都是模糊的,雖然對白為英語,但都不是母語,匈牙利意大利德國法國,輪船啟航??吭賳⒑剑鹑魵W洲史的記憶殘痕。船長和妻子的人生背景也是模糊的,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同樣不詳,這些都是電影語言的大量留白所致,為什么呢?因為只剩愛的時光清晰明朗。 鏡頭告訴我們,他們是相愛并彼此忠誠的。其實他們已對彼此的人格有深刻的洞悉。妻子認為船長的真誠直率是其致命弱點,并鼓勵他大膽去愛那個年輕美麗的女孩,最后一刻,船長放棄了女孩恪守了對妻子的忠誠。 女人容易被蠱惑,因其對愛保留了一份幻想。多年以后,電影告訴我們,妻子對愛也是忠誠的,死亡就是證明。 透過舷窗,悲慟也有些淡去,連同蕾雅尚杜的動人美麗。船長又啟航了,如歌所唱跨越咸苦之海,他可能會迎來下一位妻子。 影片還是屬于高度注重敘事的經(jīng)典類型,這種精準敘事方式以好萊塢為代表在1990年代就到達過巔峰。100年前的愛情及其講述的方式,都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這是我偏愛的一類電影類型,攝影很美,節(jié)奏緩慢,故事情節(jié)性不強但耐人回味,拍攝技巧成熟,女導演的細膩淋漓盡致。
其實打動我的可能是,我愿意生活在片子里的城市,并以這樣的生活方式,清晨叼著一杯咖啡,打開留聲機混著外面的喧囂,或是在酒醉的夜晚給愛的人留一顆巧克力,讓他感受煙熏和巧克力的混合的甜美與苦澀,那種澎湃在鏡頭里的聲音與味道,海水月光下純凈的古登堡變奏曲在流淌,澄澈著人世間。這一切也許都被男主的猜忌牽扯著,壓迫者,但即使是這樣,也能感受到生活在愛人身邊的幸福。電影可能是想表達人性和女權的一些話題,但我喜歡的正是忽略這些引導而感受到的歐洲生活的閑適。夫妻兩人從一開始就莫名的愛著彼此,并且不在同一個頻道上,也許正是因為這種莫名,讓Jacob都沒有辦法相信妻子對自己的愛和忠誠。
電影切割成七個部分,有著后現(xiàn)代雜志的風格。透過船艙圓窗戶看到里面的畫面,仿佛讓我打開一本19世紀的歐洲名著讀物,男主在鏡子里觀察自己的妻子一顰一笑,中景鏡頭拍攝從門外拍攝的臥室,像一幅油畫。
妻子想說和說愛他的時候,他或者因為害怕打斷或者不相信,妻子總說他又蠢又可憐。Jacob一直想知道妻子愛不愛他,但是其實她早就和他說過,就在一顰一笑里。
“如果我那天沒有走進那家咖啡館,如果我沒有接受Jakob給我點上一支煙,如果我沒有一點點動心—在Jakob開門見山地問我愿不愿意嫁給第一次見面的他,那我的一生會不會不一樣?!?/p>
關于Lizzy的想法,觀眾一無所知,她會不會發(fā)出以上的疑問,觀眾也無從知曉。作為這部電影絕對的客體,Lizzy從來沒有第一視角的表達。觀眾們揣測著她的感情,她是不是愛著男主人公,她是不是對男主人公不忠,慢慢地觀眾們也成了男主人公。大家一同懷疑這個美麗又活躍的妻子,認為她必定會做出背叛丈夫的行為。
“那些Jakob跑船的夜晚,我都獨守空房,我對他的思念在與他相聚時迸發(fā),我們享受最完美的性愛。他的沉默不語正是他的魅力,而他那些時而妒忌的樣子實在可愛?!?/p>
男主人公Jakob是個船長,他的人生多數(shù)時間都在海上漂泊。船是按照航線航線,人生卻沒有參照的燈塔。希望共度一生的妻子在最后一刻也沒有與自己共同踏上新的郵輪,沒能見證自己開啟職業(yè)新篇章。觀眾眼見Jakob被拋棄,孤獨登船。卻沒有看到Lizzy也是被拋棄在家里獨自生活的人。她的內(nèi)心痛苦被忽略,反而在男主人公腦海里幻化出一個出軌的妻子,不舍得放棄城市的生活。
“Jakob看了幾次時間了,我知道他有個很隱秘的約會,一定不是和他的老朋友。我知道那些男人的逢場作戲,可是我也害怕他對我的隱瞞,看到他急不可耐地奔向別的女人,我也會妒火中燒?!?/p>
世人對男人和女人的要求從來都不一樣,縱使分隔兩地對雙方都是一樣的,外人眼里男人總是在做事業(yè)而女人只是在交際。在兩人婚姻存續(xù)的后幾年,男主人公已經(jīng)明顯的有了出軌行為,但是他的眼里卻只有不安分的妻子。
“我和Jakob還是分開了,他還強迫我寫下來一張懺悔書,這樣我將得不到他一分錢。我不明白我和他為什么會走到這一步,但是我們都沒有選擇。”
男人都是很實際的,嘴里說著可以為妻子而死,但是經(jīng)濟上還是要分清楚。畢竟錢眼看要被分走,但是生命不用說獻出來就獻出來。在茫茫大海上的船長,回到現(xiàn)實中如果無法掌握自己的生活是何等笑話。如今Jakob終于發(fā)泄了這么多年的怨氣,在朋友面前也揚眉吐氣了。
“我們注定是不同世界的兩個人,相遇是一場沒有勝負的賭注。但是我知道,Jakob,我非常愛你,我早就告訴你了,只是你已經(jīng)忘了。”
終
乍看是一部有著小說氣質(zhì)的電影,一了解果然改編自小說。當光亮從我們身邊掠過的時候,我們的生命也隨之逝去。
過于草率的婚姻對于雅各布而言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冒險,在一個極善于調(diào)情、玩弄曖昧且有著一套偷情哲學的法國女人麗茲眼中,她那過于忠誠的荷蘭丈夫雅各布是存在致命缺陷的,只有喝醉后才是可愛的,有魅力的。但沒想到雅各布經(jīng)過一番反省后真的褪去了一本正經(jīng),努力嘗試出軌……
但實際上她對他唯一的不滿是他表達愛的方式,她犯了大多數(shù)女人都會犯的錯:期待一個男人以女人的方式來愛自己。
結(jié)尾雅各布在街上幻見麗茲復活實在沒有必要,時過境遷,誰也未曾為誰停留過,這種意境不造也罷。
吾妻之語,整部電影沒有一個片段正面描述他老婆的場景,全是老船長一個人的思想和猜想。無論是說話核心還是場景,都充分說明了所有一切都是站在老船長的角度來敘說故事的。導演充分理解這種男人的行為,并且用了一種特殊的表現(xiàn)手法。其實他老婆出軌不出軌已經(jīng)不重要,因為這種表現(xiàn)手法就是讓你第一人視角猜想,而不是上帝視覺,可以判斷是非黑白。正是這樣的手法,讓我們不知道很多故事的真實原因,不知道他老婆生活的艱辛,心理活動,對愛情的忠貞等等。最后一通電話,更給給觀眾不同人不同的猜測。只能說猜測對于感情的危害,同時信任又是多么偉大。
對于出不出軌,其實通篇沒有明確描寫,也沒有明確表達,恰恰是給最后一通電話鋪墊,讓整部電影隨著不同人看完,結(jié)果不同而設置。這樣整部電影的內(nèi)容度就大大提升了好幾個臺階。
婚姻觀中其實并沒有對和錯,也沒有錯過還是機會,每一次的選擇都是因果相續(xù)。然而給對方留下的一定都是美好。但是怎么認為這是美好,只能因人而異了。
這部電影我想一定會有一部分人身同感受,畢竟很多男人對待感情都是從表面的自私開始。也許過個十年二十年,就會悟出感情的真諦。
文藝愛情片。一個船長因為身體不適,被人提示說是水手病,因為沒有結(jié)婚,所以便和朋友打賭要娶從門里進來的第一個女人。一個美好的女子突然出現(xiàn),船長便上前搭訕,并求婚,女子竟然同意,婚姻生活去如船長想象般浪漫開始,女子完美得讓船長都不相信,于是又開始調(diào)查妻子,但是始終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丈夫開始癲狂,開始懷疑身邊的所有人,最后終于成功順心發(fā)現(xiàn)妻子與假想的情人一同離去,船長痛打妻子情人,讓妻子簽下悔過書,然后憤然離去。卻發(fā)現(xiàn)妻子早已離開了人世,所有的以為都是假想而成的。很文藝的片子,敘述的愛情好像是一場固定套路的路程,愛情仿佛總是按照一定的邏輯發(fā)展,走向相同的歸途,因為看盡了人間百態(tài),實則都是故作高明的自以為是……
一個船長常年在貨輪上出海,所以老大不小還沒有結(jié)婚。有點時間,他突然感覺不適,就向一個老廚子詢問原因,廚子說自己有好幾個妻子,說他的問題是因為沒有結(jié)婚引起的。所以船長下船之后就對朋友說要結(jié)婚。和朋友吃飯時,打賭說酒店門口走進來的第一個女子,他就娶她。結(jié)果門口真的走進一個美好的女子。船長就上前與女子搭訕,并說出了想和她結(jié)婚的意圖。女子竟然笑而應允了。很快兩個人結(jié)婚了,結(jié)果當晚,船長說和妻子一起玩水手撲克,就是打牌輸贏脫衣服的游戲。船長認為這時欺負妻子的好把戲,結(jié)果自己輸?shù)拿搨€精光。愉快的新婚之夜結(jié)束了。船長又要遠航,一去三四個月。時間過得飛快,一下子就過去了,妻子在家等他,兩個人浪漫地一起吃飯歡愉,還一起去見朋友。但是一次在酒吧喝酒時,遇到了妻子的好朋友,是一個富家子弟。船長發(fā)現(xiàn)兩個人關系很不錯。就邀請富家子弟去家里,竟然要當著富家子弟的面與妻子好,妻子拒絕了。一次次歸來妻子都是好好的,讓他說不出什么不好。自己卻喜歡上了別的女子,還偷偷和這個女子約會,但是因為給不了女子什么,女子也厭惡了沒有未來的愛情,就離開了船長。船長又回到了家庭生活。為了留住妻子,他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從遠洋輪上下來,去了游輪,這樣回家的頻率周期就短了很多,還可以帶妻子一起去。但是妻子拒絕了。后來干脆在岸上找了一份工作,這樣可以經(jīng)?;丶遥菍ζ拮訁s產(chǎn)生了懷疑,為什么她不會出軌?還是出軌了自己不知道?于是他雇傭了私人偵探跟蹤妻子,結(jié)果妻子真的對他很忠貞,查不出問題,最后他只能在妻子經(jīng)常問他要錢這件事上找問題,開始向妻子發(fā)火,打砸東西,甚至打了妻子。最后妻子與人要坐火車離開。他跑到火車上,一個個包間搜查,終于抓住了妻子與假想的“情人”,船長狠狠地打了假想情人,還逼迫妻子寫下悔過書,離開了。但是七年以后,他突然看到妻子,然后詢問妻子的友人,妻子怎么樣,才得知妻子早就已經(jīng)去世了。
我想這段感情很可能都是船長臆想出來的,想要找一個妻子,找到了不好好經(jīng)營,卻老是想著妻子會出軌,還查妻子,沒有問題,還緊追不放,不問青紅皂白就打人,逼妻子寫悔過書。我想船長是個很自我的人,也是一個自私的人,妻子必須循規(guī)蹈矩,自己卻可以放浪形骸。自己不想守護愛情,卻總是在妻子身上找萬般理由。這樣的人不配擁有完美的婚姻和愛情。很喜歡旁白的敘述,那段說想說給自己孩子聽的敘述很美。最后在車上看到妻子滿臉憂郁地走著,很浪漫,最后妻子慢慢隱去,真心拍得很好,很有意境。法國人的浪漫是在骨子里的。分章節(jié)拍攝也是讓兩個人的情感像固定模式一樣拍攝,讓船長的情感走了層次感。我想很多人的愛情和婚姻都是這樣的步驟模式演繹的,也許多一點,也許少一點,看到了,就要去反省自己,審視自己,才能真正守護住自己的愛情和婚姻,放任自流,就會和船長一樣,孤寂地在船窗里向外張望,有的只是“假如”的想象,空無實物!
提前退場。怎能如此平庸,戛納主競賽終于出現(xiàn)了一個有好故事卻不會講的,演員的表演也曖昧模糊。
轉(zhuǎn)發(fā)朋友對我的評價:女同的品格,就是肯為老婆堅持三個小時
劇本和敘事都沒做好,靠的是迷人的氛圍感支撐下去的觀影動力。演員們竟然如此平庸也是實在沒想到。
本片用戶畫像很明確:中年中產(chǎn)直男還有蕾雅賽杜粉絲。如果不是其中之一,可以酌情考慮一下珍惜自己的時間。
#74th Marché du Film Online# 主競賽。蕾雅賽杜是真美,攝影也不錯,作為年代戲還是蠻精致耐看。故事分成7段,講故事技巧里留白挺大膽,故事的底也挺好(居然想到了黑澤清的“幽靈/鬼魅”)。但是為什么要拍那么老長(類似的人物關系《魅影縫匠》很干脆利落講清楚了就),加上這個故事又很狗血直追瓊瑤……
7?!愿械墓适隆?/p>
魅惑的臉龐遮不住脆弱的思緒,倔強的反抗擋不住生活的無情,一部被模糊了姿態(tài)的電影,一部深處困局卻甘愿受刑的電影。茵葉蒂調(diào)轉(zhuǎn)了性別視角,在無端幽冥的深空書寫著純真的存在,或許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多少人對愛情有著頗深的可悲執(zhí)念,可這部時代劇自求生之欲中迸發(fā)出的愛之渴望卻依然如此鮮明,它仍在混沌中摸索著郵輪航行的方向,在點燃黑夜的大火中隔窗對視,盡管一直所期盼的生命未能一同上船。蕾老師跳脫真實迎接虛偽的表演技法在得到了徹底的契合開發(fā),該片的底層創(chuàng)作邏輯是被大大低估的,它絕不僅僅是一個情節(jié)劇的表層,左右不定的觀感與上下虛晃的主態(tài)隨著這艘激浪航行的航船一同漂泊,可生命的歷程終點正是死亡的開端,我們從來都不會也不應該知曉答案,除旅程中的書寫(記憶)外,將不會有任何事物能夠證明且超越我們漫長時空實體的短暫夢境存在。
蕾雅氣場真的好,但故事也真的冗長平庸。
幾乎今年退場最多的之一,中間一度十個媒體記者同時站起來往外走,畫面十分壯觀。個人觀感并不是太差,整部影片像典型的法式復古劇和意式倫理戲的結(jié)合。要說最大的敗筆可能就是蕾老師(小聲),她真的演什么都是她自己。
[A-]
我妻子的故事,不是妻子的故事,而是我的故事。茵葉蒂看似收起了她的敘事特征,但母題沒有變。藏在電影的緩慢、冗長背后,是更細碎和有作者意識的鏡頭,茵葉蒂似乎在為電影呼喚文學精神的回歸。當男主在窗子探出頭,鏡頭所轉(zhuǎn)向的環(huán)境,便是在描畫他的心境了。就像文學那樣,當我們描述快樂時,我們無法直接寫“笑容”,而可以寫明媚的天空、清亮的河面和紅木船,借用景和物,借用“船”“天氣”或更深的文化符號來進行更生動地表達。因而,我們看到一部如此完整的“凝視”男性的故事。它用妻子的故事來寫丈夫,用女性為參照來凝視男性,以攝影機的視角來“分析”和“建構”男主角的情感演變,非常獨特。有耐心的朋友可在最后一段收獲觸動。3.5
一張貌似精致,但走近一看,相當平庸、陳腐的油畫,且尺寸還格外的大。如果說有什么讓人在這張畫前駐足,蕾雅老師舉手投足間的魅惑勉強算吧。你看,我說過茵葉蒂不行的。
需要耐著性子看,最后,還不錯。。。
我妻子的故事里“吾妻”從來沒有單獨出現(xiàn),她總是與“我”一起或者作為被觀察的對象。這是“我”的故事,也就成了觀眾對男主人公的觀看。導演無意于探討兩性關系,她的重點更傾向于刻畫男主人公的情感變化,而觀眾和男主人公一樣對“吾妻”的真實情感一無所知。這是隱藏在這個狗血故事里非常微妙的內(nèi)核。蕾雅賽杜完美地詮釋了這個妻子形象,甚至于如果不是她,那位丈夫的彷徨憤怒迷戀失落等等任何情感都失去了基礎。蕾雅是當今她這個年齡段最出色的女演員。
視聽實在太享受了
屬于是一切精湛都沒用對位置,一個恐怖故事整得輕浮,感覺還是導演自己硬把過去風格延續(xù)造成的
“曖昧只是小前戲...捕捉愛的小游戲”。Enyedi在開場的介紹里特別提到不要有關于她地理背景與身份的預設,然而卻最終迷惘于那種很“做腔作調(diào)”的年代故事里?;?qū)τ跁r境之下的性別觀察,或完全禁忌的情欲追逐…哪哪不沾,略微空泛。是部制作得足夠精良,并且懂得適時散發(fā)魅力的電影;但考慮到如此優(yōu)秀的上部,也是所有特質(zhì)被磨平的青澀嘗試。
攝影很美,復古的色調(diào),迷人的光影,加上男主堅毅而遲疑的面孔,女主明媚和狡黠的目光,生活并無崇高意義,只有一個又一個的旅程,帶來,帶走......
#TIFF21 第12場 “當有人問我這糟糕的世界還有什么是完美的,我會回答:蕾雅·賽杜”。
記住了那些個美麗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