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線人》:黑的雪
劉恒曾經寫過一部名叫《黑的雪》的小說,后來被謝飛拍成了電影《本命年》,姜文主演的。劉恒之所以用這個名字,是想表達一種不由自主的人生狀態(tài),人就像飄落的雪花一樣,原本都是純潔的,但落到不同的地面上,有的能保持原來的純凈,有的則被人踐踏,變得污穢不堪?!毒€人》中的主角,都抱著一個單純的目的進入故事,李滄東只是想例行公事、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地征用線人破案,細鬼只是想在這個線人行動中能全身而退,掙到為妹妹贖身的錢。當然電影不可能如此簡單,一旦命運的陀螺開始旋轉,每個人都將深陷不能自主的漩渦之中。其實電影創(chuàng)作者的工作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給人物設置障礙找麻煩,只是有的人是通過巧妙布局越過障礙來達成目的,而有的人則喜歡通過讓人物與障礙同歸于盡來了斷恩怨,林超賢就屬于后者。
從《證人》到《火龍》再到《線人》,林超賢越來越喜歡在人性抹黑的沉郁底色中凸顯電影的質感,而《線人》的黑暗氣質幾乎被推到了挑戰(zhàn)審查底線的極致,在這個互相利用的利益交換格局下,信用應該是最基本的游戲規(guī)則, 但警察的失信,人性的扭曲,讓這個警匪故事最終變成難以復盤的人性死局。最后一場盤腸大戰(zhàn),是全片最具沖擊力的場面,也應成為2010年華語電影最讓人難忘的慘烈圖景,這樣的血腥殘暴,堪比《風聲》了。但這樣的黑暗對決之后,帶給觀眾的并不是感情的釋放和解脫,而是更加絕望的窒息感。所以說,《線人》不是一部合格的商業(yè)片,因為它太黑暗,同時它也不是一部合格的藝術片,因為它對人性的探討太顯性,它是屬于林超賢的作者電影,這種風格的確立和彰顯,對于香港警匪電影的創(chuàng)作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比起《火龍》凌厲火爆的畫面和剪輯風格來,《線人》顯得沉穩(wěn)平實了許多,而且在敘事上較更早的《證人》表現(xiàn)出更入佳境的掌控力,對最后的高潮段落的情緒鋪墊很扎實,但結構上的失衡導致情節(jié)發(fā)力上有點跑偏,這一點上對比一下《無間道》就可以看出差距了。《無間道》是很早就拋出了陳永仁隱性的身份危機,并在情節(jié)的深入發(fā)展和與對手的糾纏中不斷強化這種危機感,對觀眾情緒及其對角色心理感受的同步性始終處于創(chuàng)作者嚴密的引導之下。而《線人》中更多的情節(jié)是在講述常規(guī)的辦案過程,觀眾早早地做好了細鬼被出賣的心理準備,但這樣的情節(jié)幾乎成了主體故事的番外篇,情節(jié)遠遠落后于觀眾的期待,造成了影片的中段情節(jié)顯得無所適從,節(jié)奏拖沓。好在《線人》在人物刻畫上極其出色,林超賢保持并超越了其在《證人》中所表現(xiàn)出的在演員調教和潛能挖掘上的深厚功力。
《證人》曾將張家輝送上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領獎臺,《線人》很有可能在明年的金像獎上將在最佳男主(張家輝、謝霆鋒)、最佳女配(桂綸鎂)、最佳男配(廖啟智)等表演獎項上發(fā)起沖擊,相比起張家輝糾結于職責和情義之間的撕裂感,謝霆鋒被失控的命運碾壓的悲劇宿命感,桂綸鎂的血腥綻放則帶給我們最大的驚喜,盡管演的成分還很大,但最后高潮段落的爆發(fā)則證明了桂綸鎂在嘗試拓寬戲路上的勇氣和能力,而廖啟智作為林超賢電影中的標志性符號,他在《線人》中以很少的戲份完成了一次舉重若輕的表演。
2 ) 線人
不知道是劇情問題,還香港法律問題,都那樣了,還他媽不能定罪,還能大搖大擺出來, 感覺編劇腦子有毛病, 劫匪膽子有那樣大嗎,大白天的出來報復,他們真的都不考慮退了,等著給我們演電影結局的嗎,總之與現(xiàn)實太不符合,很不認同香港的一些警匪片, 把香港的法律描述的都沒有什么作用,在哪訂攻斥紀儷慌籌葦船倆里基本可以為所欲為。
3 ) 《線人》,馬馬虎虎,不溫不火
看完《線人》終于可以休息一下眼睛了,不知是不是連續(xù)看了三個片看疲勞的原因,感覺《線人》不是那么帶勁,和期待還有一定差距,也沒有林超賢之前的《證人》出色。下面從幾個演員角度說說感受吧。
謝霆鋒,小謝這兩年來演技逐漸提升,有成為影帝的潛質,上次的《證人》讓張家輝拿了影帝,這次線人小謝的角色更容易出彩,如果拍好了,不是沒有可能獲獎。不過,雖然片中小謝很受罪,扮相上也很犧牲,但總給人感覺還差那么一點點什么,應該是這個角色本身還不夠充實,并不是小謝不認真演,只是他雖然盡了全力,但還是沒有爆發(fā)出來的感覺。不過越來越期待他更精彩的表演了。
張家輝,影帝這次的戲份沒有得影帝那次更能顯示演技,雖然內心戲很多,但總體角色也是還有欠缺,不過影帝的表演水平依然很高。
桂綸鎂,雖然畫了大大的煙熏,但依然逃脫不了她那種文藝范兒,尤其是一笑起來,完全失去黑道大姐大的風范,這也不能怪她,她本身就那樣,不過影片最后的追打戲看得出來她還是十分賣力氣的,演的也很玩命。
陸毅,第一次見到這么斯文的黑幫老大,看不出有什么狠勁兒,差的還比較遠。
苗圃,從《證人》的植物人,到這次的失意女,苗圃實在是太可憐了,最后還被一車當場撞死,其實她沒多少戲,可還得跟著片方到處宣傳,也真不容易。
廖啟智,啥都不說了,配角影帝。
4 ) 線人:張家輝謝霆鋒身份對調,兩人都為情所累付出代價
同樣是謝霆鋒和張家輝主演,林超賢這一次將兩人的身份對調,很有意思的是證人成就了當匪徒的張家輝金像金馬雙影帝,而線人成就了當線人的謝霆鋒金像大滿貫。兩部電影本身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個人更喜歡線人多一些,對于人情味從冷漠到無奈,從反抗到絕望,諸多人物塑造得都很飽滿。
廖啟智是張家輝的線人,抓捕毒販的行動敗露導致性命受到威脅,被尹揚明帶人報復。沒想到智叔并沒有死,而是瘋瘋癲癲的流浪,靠張家輝和社會救助機構度日。雖然戲份不多,但是作為線人的他,還是給了張家輝很大的觸動。能夠違反上司命令和警隊記錄,去拿公款救人幫人,這是廖啟智的作用和影響,堪稱電影的靈魂所在。
張家輝口口聲聲說不要和線人做朋友,結果智叔差點死掉,謝霆鋒真的死掉,前后兩代線人的情景加上苗圃的死,絕對是雙倍打擊。而他上司,徹底成為壓垮他的救命稻草,不免讓人有些氣憤。雖然監(jiān)守自盜的行為并不鼓勵和提倡,但對張家輝來說,這反而是一種心靈上的解脫,不然他永遠不會安樂。
為了新的案子,張家輝將目標鎖定在了謝霆鋒的身上,沒有武功光環(huán)加持的他注定是個悲劇,打不過別人又沒什么計謀,為了還父債救妹妹,只得合作各取所需。目標人物是陸毅,手下是姜皓文、金剛等人,重點是阿嫂桂綸鎂,曾經與謝霆鋒有過一面之緣,如今再見居然產生了火花,真是激情燃燒的歲月。而且桂綸鎂也很有手腕,串通金剛準備黑吃黑,直接影響了劇情的走向。
警察高官想著抓大賊人贓并獲,根本不會考慮線人的安全,為了一百萬的線人費,謝霆鋒也是豁出命去搏。陸毅打劫很順利,警方抓人也很順利,可黃巾已經熔了,高官居然要線人出庭作證,簡直是推他去死。為了避免廖啟智的悲劇重演,張家輝決定挪用公款,正好趕上姜皓文來殺人滅口,救下了桂綸鎂卻沒能救下謝霆鋒,自己也鋃鐺入獄成了罪犯。電影沒有贏家,只有壓抑和憤慨,卻成為了另一種談資。
5 ) 林超賢值得鼓勵,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如今被引進到大陸來的港產電影多數(shù)缺失港片的味道,大部分香港導演被大陸同化許久,拍一些不倫不類的垃圾來愚弄觀眾。只有極少數(shù)的香港導演能堅持自己的風格路線,不受內地限制,拍出一定水準的電影,林超賢就是其中之一。自從《證人》拿過數(shù)個獎項之后,林超賢更有資本來跟老板們討價還價,拍自己想拍的故事。而更是從《證人》之后,林超賢確定了自己要走的風格路線,警匪題材,寫實路線,運用特效修飾畫面,使用定格畫面配合獨白闡述人物內心糾葛。今年上映的《火龍》及即將上映的《線人》都是使用這種手法表現(xiàn)。
《線人》的故事很簡單,在某些地方稍顯刻意,不符合邏輯,剪輯上也有點生硬,但其重點是表現(xiàn)人物內心,情感上做到了滿分。三大主演謝霆鋒,張家輝,桂綸鎂的角色都很豐富充實,非常有的發(fā)揮。對比之下,謝霆鋒的角色稍弱一些,這與《證人》的情況相同。最出彩的還是張家輝,謝霆鋒很努力,最后的結局給自己加分,也可博得觀眾好感?!蹲C人》熱血,《線人》冷酷。畫面基調暗,一些偏斜的鏡頭角度讓觀者感覺別扭壓抑,暴力場面更是增添了殘酷性。
林超賢是少數(shù)還能拍出香港味道的導演,有點黃金年代香港電影的感覺。街道,舊樓,大街,廠房,無論那個場景都體現(xiàn)了這點?!毒€人》此番可以看作致敬香港金牌警匪片大導林嶺東,故事,配樂,鏡頭的處理都能讓人想起林嶺東曾經的經典作品。林超賢今后如能在編劇,剪輯及鏡頭使用上下些功夫,有所改變,必然會邁入頂級導演行列。
6 ) 嫩就是那一朵銷魂的秋香啊
我小的時候香港電影霸氣。霸氣到什么地步:暑假里除了和父母出去旅行之外,我?guī)缀蹙褪桥菰诟燮匿浵駧Ю?,有些還反復地看,那些帶子全都拉出來系在一起大概能繞地球一兩轉有富余,同學偷爹媽的圍巾風衣和墨鏡出來,拿兩個鉛筆盒擺pose,旁邊的人都自動配合演戲,表情臺詞都一套套地講得分毫不差,我當年看梁朝偉的臉多過看老爸的,記得周潤發(fā)的樣子超過老師的,背王家衛(wèi)的臺詞順溜過魯迅的。
那是港片的黃金歲月,美女帥哥是批量生產的,影帝影后是拿到手軟的,暴力美學B級片神馬是被國際大導敬禮的。當時盛放的東方好萊塢大概是全世界最不學院派的電影基地,編劇導演很多是從TVB或者ATV底層一點點摸爬上來的,如銀河一眾,要不然就是老牌導演的學徒副手漸漸挑起大梁,比如老吳老徐。這些人背后有這樣那樣的故事,曾經有黑的白的斑馬色的背景,這讓港片有一種獨特的氣質,一股草根味,一種傳承性和一顆江湖心。
我喜歡那個時候的香港電影。故事俗,節(jié)奏快,人好看,就像那個時代的美女,大卷發(fā),嘴唇抹得鮮紅,沒戴美瞳。當時熱火的流行的票房很夯的那些片子,比如《英雄本色》《縱橫四海》什么的,補一補顏色修一修片,都比現(xiàn)在拍的片子好看?,F(xiàn)在大家就好像《大內密探》里的張達明,在一群“絕色”后宮的包圍下,對港產片的追求儼然已經跟國產片是一樣的了(對的,我就是在踩國產片),只求故事不要離譜,導演不要抽瘋,演員不要發(fā)呆,母豬就是雙眼皮的。
于是這就是一部故事不離譜,導演沒抽瘋,演員不全呆的,雙眼皮的,母豬。
有同學大概不服氣,于是作為一個資深港奴,我們請出十六年前,請記住——十六年前——的石榴姐,也是說線人的,豆瓣評分6.8的,《新邊緣人》,與這部2010年的的,豆瓣評分7.2的,“年度最佳港片之一”——也即本年度港姐熱門,來對比一下的話,就知道姐姐我不是天生刻薄,只是姐姐曾經見過好的,經歷過盛世,上過絕色美女,秋香回頭再怎么咧嘴,我看到的也就是個丫頭,還不如石榴姐有個性有味道。
實在要說的話,是姐姐我看這個時代就tmd不順眼,姐姐老了……唉
這部電影唯一對味的兩件事是選中了張家輝和廖啟智。
廖啟智比銀河御用的胖子雪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形像路人鄰家,氣質小市民,演技卻是走大開大闔路線的,百搭不敗久經各種電視電影時間人物考驗而不調零的綠葉,過火時有之,要說不足那是——至少在我記憶里——從來不會出現(xiàn)的。
張家輝雖然最近喜歡架副眼鏡在服裝上拗造型,在表演方式上越來越有向劉青云偷師的嫌疑,而在最后和上司吵架那一出戲里偏偏又表情帝了一把,擠眉弄眼的演得很表面化,但收住的時候味道還是很正宗的,冷的,有點苦,又低微,涼茶似的。不過前半截收得太牢,后面好像要發(fā)力發(fā)不上勁兒,你這時候要模仿黃秋生啊,想想《野獸刑警》之類的,估計味道就更好了(其實我甚是懷念張同學你在《天地豪情》里的表現(xiàn)?。?。
配角方面除小謝之外則是完敗。
小謝當然是配角……這部電影是以張家輝的故事開始以張家輝的故事結束,以張家輝的情緒迸發(fā)破壞原則為高潮完成一個“救贖”的過程,小謝也只是綠葉——很大的一枚,錯把綠葉當紅花看的同學不知道是怎么看的。
小謝的缺點就是——長得太好看(當然美人是寶貴的資源,我不是鼓動你學小李去自行毀容)。用我老媽的話說“像個姑娘兒似的”。尤其是當了爸爸之后,似乎連氣質都變了。以前的小謝有種不安定的感覺,加上成天油著一頭半長發(fā),走路晃晃的,倒是有幾分小混混的樣子。現(xiàn)在眼神變得多慈祥(呃,我也不想用這詞兒啊),什么車王的兒子,什么有個站街的妹妹,什么剛剛坐完牢,在這雙小鹿一樣的眼睛里,在這副皮光肉滑色澤光鮮的臉蛋上,那是一星半點也看不到的。第一次跟張家輝交涉的時候,長睫毛底下什么疑慮試探緊張統(tǒng)統(tǒng)的都沒有,真像個大姑娘似的。
就憑小謝這個表現(xiàn),要是放十幾二十年前的港片里,早就渣都不剩了。張學友要是晚生個幾十年,歌神可以兼影帝了。不過俗話說有對比有真相啊,比比張家輝氣質不夠,比比陸毅,那真是什么都夠了。
陸毅這個省港奇兵好像是直接從《唐山大地震》里面的研究生順過來的,連喜歡叫女朋友打胎的愛好也沒改,他的存在應該屬于“活躍氣氛”,至少我還笑了兩聲。他跟女朋友放狠話的時候有一個鏡頭兩眉毛往中間一糾一高一低的,兩眼睛水汪汪的,還是《永不瞑目》里的樣子,只多了幾條抬頭紋,實在很可愛。
我都不敢想這個角色如果叫張耀揚,或者吳毅將,或者駱達華來演這部電影的氣味會變得多么不同……這也許都跟演技沒有關系,這些人就光光擺在那里看看畫面都會比陸毅的臉出現(xiàn)在那里感覺上就正常得多。
還有桂綸鎂,她要不是出現(xiàn)在這里我真不能發(fā)現(xiàn)她口齒原來這么不清楚~~~導演大概是想說現(xiàn)在black社會也國際化了,大陸搶匪帶著臺灣大嫂到香港打劫……“臺灣掛面”的代言人燙了爆炸頭涂寶藍的眼影,還是像文藝女青年,尤其是跟陸毅吵架那會兒,叫他接電話,連著兩句“你打啊”,實在一點大嫂該有的腔調都沒有,再加上演對手戲的那個人也非常出戲,真是一點匪頭匪婆要撕破臉的氣氛也沒有,就是兩大學生在宿舍吵架也比這倆人有排場啊。
想想這要是劉嘉玲,這要是張慧儀,甚至再年輕一點的湯盈盈,往那兒一坐,腿一架,揚著脖子帶點冷笑,眼尾挑起來說輕輕兩句“你打啊”會是個什么腔調。
當然一套戲從頭到尾的不對味不能全是演員的錯。導演沒抽瘋,但也沒發(fā)威。
他很用力地拍了兩個鏡頭,一個是小謝載著掛面的追車戲,出彩的地方在于加了慢鏡,還配了圣誕節(jié)才唱的歌,想制造一種跟緊張的情形很不搭的歡樂感,不過這場戲放在白天,沒有華燈,沒有煙火,沒有爆炸,甚至小謝這里是演車王的兒子,連技術也沒能顯擺多一點,除了帥哥美女在車里搖咧搖咧,其他的就什么都沒有。
再一個就是張家輝配著“你問我愛你有多深”跳舞的鏡頭。那一幕剪得很漂亮,音樂配得也漂亮,倒是干干凈凈的。
然后他疏忽了很多鏡頭。
陸毅演的這個什么哥之所以一點氣派都沒有一點都不懾人像個紙老虎似的,casting要負4分的責任,剩下六分演員和導演可以平攤。
唯一表現(xiàn)這個人物個性的,是行動前殺人那一次。那場戲應該是寫給吳鎮(zhèn)宇的,我閉上眼睛甚至都能想到在老港片里這戲會怎么拍——周圍很暗,桌子上面的吊燈拉得低你的,昏黃的光從下面打上去,那個倒霉鬼多嘴了之后,鏡頭拉過去特寫在吳鎮(zhèn)宇臉上,他要露出好像很善良的笑,說“好啊”,但是眼睛微微的有點濕(老吳興奮起來就這樣),停個幾秒鐘,用很輕柔的聲音對旁邊的人說“殺了他,他這一份你們分了”,鏡頭拉開,往眾人臉上一轉,然后再拍那個倒霉鬼驚恐的臉,在慘叫聲中鏡頭再回到吳鎮(zhèn)宇若無其事的臉上——不要說細弟,連觀眾都要打兩個冷戰(zhàn),這個老大陰狠的樣子就畫出來了。然后在這片里呢,鏡頭停在那里就沒變過角度(大概是機位排不好),事情發(fā)生得很快,沒有任何感覺……似乎有沒有這個情節(jié)完全無關緊要,果真如此那你還拍它做甚?
居然還有人說這片血腥。別搞笑了。這片自始至終別說人頭沒割過一個——就打破了點頭出了點血,就連手指也沒切過一根——就割破了點皮出了點血。什么肉搏之類的暴力鏡頭都沒有一個貼上去的。要是這就血腥了,就摧殘心靈了,那大家看二十年前的港片還不得暈過去?!眼看一些同學對著秋香做這般興奮狀,姐姐也只有搖搖頭,嘆息一聲鳥。
李滄東可真命苦,我最恨別人跟我比慘了!
張家輝的演技毋庸置疑,謝霆鋒也可以看出演出十分賣力,桂綸鎂終于有一部讓我對她印象稍微改觀的影片了,廖啟智在最后舞廳的那段可以稱之為點睛之筆。至于陸毅……只能說就是個杯具。片中的各種情誼,各種糾結,很是揪心。★★★☆
張家輝演的好啊
暴力指數(shù)直逼Ⅲ級,但無論編導還是表演部門都給人感覺他們只是在沒事找事的硬撐。
桂綸鎂也很愛馬景濤??
二星、三星之間,比證人差好多,甚至不如火龍。再次證明江湖告急是靈光乍現(xiàn)。要沒有桂綸鎂痛苦的存在,這個電影實在基情四射,照顧線人要像照顧女朋友一樣,難怪李滄東這么痛苦,跟多重失戀似的。可憐李滄東,不好好拍電影,唉!
咁慘慘到假 家輝那條線弱了 仲有 陸毅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12年后2刷,依然覺得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犯罪動作片,2021年的同類型作品《怒火·重案》與《拆彈專家2》雖然呈橫掃千軍之勢,但除去特效、其實也未有什么大超越的地方。華語犯罪動作片近年來整體形勢已然江河日下,而隨著老面孔、老戲骨的日漸凋零,只能說是且看且珍惜吧。片尾廖啟智聽著粵語老歌潸然淚下的橋段仿似一個時代的剪影。影片結局故意賣慘,死的死抓的抓,正能量都漫出來咯。王千源更適合陸毅的角色,真的。
香港電視劇的誠意和水準拍出來電影這樣就不錯了,演員,意象,場景都沒新意,廖啟智表演很牛逼了,飆車的那段有大片浪漫飛靈,桂綸鎂表現(xiàn)不錯,小謝拍這個委屈了,陸毅你是P上去的嗎?是打醬油的嗎?
還行吧,最后有點小戲
挺好~
苗圃出場加起來沒有10分鐘,重病又被車撞死,好慘。
拍得超出我的想象,瑕疵在所難免,細節(jié)有經不住推敲處。桂綸鎂像NANA,謝霆鋒像《十月圍城》附體,陸毅像地震里的墮胎男再現(xiàn)!
陸毅的出現(xiàn)就像是高潮前的一秒泄了
又名,誰能比我慘
工作都不好找,陸毅哪像大哥
謝霆鋒練的不是打星,而是被打星,但抗擊打也沒練好,所以從《十月圍城》到這個,都被打s了。
還能再慘一點嗎,好看
前半段里桂綸鎂的確挺違和
桂綸鎂的黑道女漢子還挺帶勁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