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漂亮的公司女秘書瑪爾妮·埃德加(蒂比·海德莉 Tippi Hedren飾)實際上是一名品行不端的女竊賊,嗜偷如命。幾個月后,她偷走了公司保險柜里的將近一萬美元的現(xiàn)金,恰好公司的大主顧馬克·魯?shù)绿m(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飾)也在場。他對這位冷艷神秘的女人有著濃厚的興趣。更有緣分的是,馬克就是瑪爾妮的新任老板?,敔柲輰t色的東西始終有著一種神經(jīng)性的恐懼,這更讓馬克覺得這個怪異的女孩背后一定有著什么故事,企圖接近她。
魯?shù)绿m猛烈的愛情攻勢,讓瑪爾妮倍感恐慌和不安。雖然她也對這個風度翩翩的英俊男人動了心,卻仍習慣性地從公司的保險柜里偷出現(xiàn)金,打算遠走高飛。馬克及時阻止了她,并引導瑪爾妮說出真話。面對自己難以逾越的心理障礙,瑪爾妮內(nèi)心中那段不愿告人的身世之謎即將揭開面紗。
6.6
大概的都猜到了 看個電影前后都在猜不曉得算是有趣還是無趣 一些大場景是棚內(nèi)的 可能為了遠方的閃電 現(xiàn)實里的等待可能成本太高 我看的希區(qū)柯克的第二部電影吧 早年的 暴露許多當時無法實現(xiàn)的而如今輕松就能搞定的 故事里的還有些細部在邏輯上是有問題的 現(xiàn)在很多片子里也還是 全程音效的猙獰比所見的一切都要更讓人動容 大概當時的大師也是一個無奈之舉吧 畢竟看的人大多都是普通老百姓
先期 他和母親的對話里 無不展示著 孤獨 沒有男人的孤獨 希望有男人靠近卻又不得的孤獨 女人們強作鎮(zhèn)定 裝作可以在一個沒有男人的世界里,活得很好 可事實呢? 在這里我并非嘲諷女性 因為沒有女性的男人,世界也只是一片滄海
轉(zhuǎn)場的漸出色調(diào)總有點怪
海水的浪花如一張有些散亂的蕾絲布平鋪在水面上隨風的搖曳起伏翻涌 平靜的卻不安寧的
Sean的唇好薄
文章首發(fā)微信公眾號【小導演兒】,轉(zhuǎn)載請說明出處 。
希區(qū)柯克在《艷賊 Marnie(1964)》中的開場完全用色彩作為動機來講故事。他用的手法非常簡明,無需細說,請大家看鏡頭便是了。
第一個鏡頭起幅最顯眼的就是那個黃皮包的特寫。(腳步聲)攝影 機一直拍她走遠,直到她放下箱子停下來。30秒:00格
第二個鏡頭起幅就是經(jīng)理大聲說的一個字“ROBBED!” 04:12
第三個鏡頭切至敞開保險柜 01:18
(這一段落刪去經(jīng)理與偵探談話的那些鏡頭)
第四個鏡頭又是那個黃皮包的特寫,(腳步聲)不過背景變了,等到鏡頭拉開,我們看到是在旅館的走廊,一個服務員 抱著許多她買的東西走在左邊,從左邊門里走出來的 人是希區(qū)柯克本人。14:05
第五個鏡頭她的房間的全景,她在收拾箱子,有兩個不同顏色的 皮箱,右邊那個米黃色的是新的,攝影機攝影機往新 箱子慢慢地推。她往里裝新東西,舊東西都扔到左邊 那個舊的灰箱子里。19:09
第六個鏡頭的視點中心移到灰皮箱,機位向右移動一些。深灰色 的外衣,褐色皮鞋都扔了進去。09:21
第七個鏡頭切回到米色皮箱下方的那只黃皮包,打開皮包,先取 出小皮夾和一個小金屬盒子,然后把皮包倒過來,把 一扎扎鈔票都倒在新皮箱里,空的黃皮包也擱到灰皮 箱里。14:09
第八個鏡頭切至皮夾和小金屬盒子的特寫。換身分證,我們看見 她有四張不同名字和出身日期的身分證,可都是59年生。27:19
出現(xiàn)一個疊化,注意皮夾子和下一個鏡頭的黑頭發(fā)在畫面的同一 區(qū)域。46格
第九個鏡頭,洗面池里的黑頭發(fā),染的黑色溶在水里。09:15
第十個鏡頭從黑頭發(fā)直接切到金黃頭發(fā)(她低著頭),她把頭往 上一揚,攝影機跟,我們終于看見了她的面孔。04:04
第十一個鏡頭直接切到她手提兩個不同顏色的皮箱,只看見她的 下半身。從吵雜的聲音聽得出是在火車站。她放下皮箱,打開存物柜,把灰箱子放進去,鎖上柜子, 攝影機上搖成她的上半身,她看見什么。21:22
第十二個鏡頭切直一個下水道的鐵篦子。02:00
第十三個鏡頭是她那拿著存物柜鑰匙的右手的特寫,跟著那只手 移動。手停下,手撒開,鑰匙掉下去,聽見金屬的 噹的一聲。10:21
第十四個鏡頭,她用腳尖把鑰匙撥到下水道里。05:05
文章首發(fā)微信公眾號【小導演兒】,轉(zhuǎn)載請說明出處 。
電影網(wǎng)絡面授班報名微信:wyy99389505
這部電影的主題,女權(quán)與男權(quán)、夢的解析、原生家庭、灰姑娘與王子的愛情? 很多人以為這部電影在宣傳弗洛伊德夢的解析,恰恰相反這部電影在探討男性利用所謂的科學對女性的馴化。 開頭就交代了男主是個動物學迷,桌上的照片是豹貓,他做的就是讓它相信自己。這和男女主的關系如出一轍。 男主所做的就是讓女孩相信他,并且做到了。很難說女主和男主之間有愛情,他們的婚姻建立在不接受就報警的脅迫上,女孩婚后也并不讓他碰自己。 相反男主在百依百順的馴獸技巧之后,女孩仍然不讓他接近。于是他脫下女孩的睡袍,強行占有了他,這讓女孩自殺差點致死。 男主對女孩的愛是動物占有欲的愛,這在影片中男主就承認了。他做的所有一切都是為了馴化女主,直到女主變成另一個小姨。那個他養(yǎng)在家里的,能為他變成間諜的亡妻的妹妹。而對于亡妻的物品,他隨意砸爛在地板上。 注意這個細節(jié),亡妻之妹對女主的秘密事無巨細一一探知,而對男主要求她掛電話卻從不違抗,她就是男主豢養(yǎng)的豹貓,能替他咬人絕不傷害自己。 男主揭開謎底的唯一理由就是,她從不讓任何男人碰她。他只是為了和她交合,任何其他的高尚理由并沒有。 而女主也并非不了解弗洛伊德,在影片中他們恰好談論了弗洛伊德的理論。女主一開始不以為然,最后被言語刺激到投入懷抱。 這是一部貌似贊揚弗洛伊德的影片,但底色其實是弗洛伊德被情場浪子當作馴化女性的武器。女主本來可以靠自己生活,到最后反而成為男主的附庸。其實這是一部相當女權(quán)的片子。
等待那個腳踩祥云的人來拯救。希胖與女主的幕后傳聞比影片本身流傳更廣(從此再無合作);采用了遮片繪景和背景幕布,看起來很不真實;上映票房慘敗。
偸竊癖 謀殺 愛情 深度心理懸疑 希胖在此片中對懸疑 驚悚 浪漫的拿捏簡直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太讚了!!! marvelous!!! marvelous!!!
看起來是保護者的完美丈夫肖恩康納利其實也是強奸者/嫖客/童年陰影執(zhí)行者的角色,很多場景都覺得他性威脅力非常強,最后抓住女主偷竊的戲就是一場象征意義的強奸戲。希胖承認的“愛情拜物教”。但覺得最后的童年事故做得弱了,我一直以為她被嫖客強奸過···
melodrama+mental analysis,希區(qū)柯克嘗試大量20—30年代的“德國表現(xiàn)主義手法”在60年代中期看起來有些老掉牙,但卻別有一番滋味。蒂比.赫德倫演技一大進步,可惜此片之后就讓希區(qū)柯克以合同制制約了。
當希區(qū)柯克對精神分析學產(chǎn)生很大興趣時,我就對他有點點不耐煩,可能是由于對弗洛依德沒那么信任,我還是比較偏愛中期的《繩索》《貴婦失蹤記》之類;此片希胖又出來露臉了!年輕帥氣的肖恩康奈利!
佛洛依德耍得太蠢了,就算因為年代也不能寬容。胖子的慣性能量第一次加分如此之少。
看的是法語音頻。覺得男主角很臟很味兒。希區(qū)柯克的電影無一不涉及犯罪或死亡,心理電影也無一不是變態(tài)心理懸疑片,有點雷同和乏味,其實輕口味的更難拍。
希區(qū)柯克故事極怪味,鏡頭夠怪味,臺詞表演皆夠怪味。差不多剩下整個兩字——怪味;那點油嘴滑舌尤受我欣喜。是不是藝術(shù)?是呀,傻瓜。是很好的、怪味的藝術(shù)品。差不多知道了,這是很接近生活的藝術(shù)。所以才如此怪味吧。倒是吸引住我了,像某種滋味不大易上癮且有嚼勁的食物一般。希區(qū)柯克之電影如啤酒烤串;然我心實之所向,啤酒淡淡花香淡淡醉意矣;實之所向,語言海的舵手,濃濃花香,濃濃醉意
三星半。除了結(jié)尾對于心理分析的過度依賴缺乏說服力,之前的整個過程,對于恐懼的刻畫,懸念的把握,蒂比·海德莉的破碎形象,都非常精彩。由于時代的原因,一些場面處理的非常隱晦。。。
希胖又高大上了,每次他整起心理分析這套都讓我看得很不耐煩,有關記憶的懸疑鋪陳實在太難,而且很容易就陷入自娛自樂的境地了。蒂比海德莉塑造的女主角相當迷人,她的偷盜都是舉手投足間帶著優(yōu)雅的,以至于結(jié)尾看到她小鳥依人的偎在男主角懷里,反而覺得希胖真賤,到底是真情男人的付出感動真情,還是步步緊逼的獵人征服了獵物,這些塑造都是非常模糊的。
又見心理分析,強行英雄救美;男人被神秘的金發(fā)女郎吸引,很典型的希區(qū)柯克故事;Steve Neale在Masculinity as spectacle中提到“women are investigated, men are tested”的一記典例,男性視角將女性作為調(diào)查對象,女性=焦慮之源,feminity=mystery。那時代金發(fā)女郎真的跟今天網(wǎng)紅臉一樣,蒂比美是美,但每次看她都有各種似曾相識感……中間竊保險箱一場好,大全景固定長鏡頭中的內(nèi)在張力比處理成平行蒙太奇強多了。結(jié)尾太草率了,前邊完全可以不鋪墊這么長。9047
希區(qū)柯克對一個性感尤物的精神分析,每一秒都是戲,頭發(fā)、服裝的色彩(紅與黃)暗示,盜竊、騎馬、強暴精彩場景一幕接一幕,庸俗的題材幻化為精美的電影作品,希胖在對空間的處理上無人能及,縱深空間不斷出現(xiàn)象征人物隱秘的內(nèi)心世界,而幽閉空間又讓觀眾和主人公感同身受,性暗示也很大膽
【霸道總裁愛上我之原生家庭不幸讓我患上紅白相間PTSD】感覺希胖也挺擅長拍愛情片的,只是無論是他自己還是觀眾都已經(jīng)將他的名字和懸疑幾乎畫上了等號。在關于本片的采訪中,希胖清晰地記得這是他生涯第49部長片,記者也著重對懸疑這個元素進行提問,他自己也明確說明了本片是受弗洛伊德的影響,然而似乎不少人已經(jīng)不吃這一套了,成年后的離奇舉動總是會安排一個不幸的童年經(jīng)歷與之對應,已經(jīng)成了一個難以打破的窠臼了,當然本片拍攝年代較早,但是由于類似設定的電影看了太多,也會影響到對本片的觀感。另外導演和女主之間的八卦多少也會讓一些人產(chǎn)生負面評價,由于《后窗》女主凱利當時已經(jīng)是摩納哥王妃了,所以摩納哥民眾不能接受他們愛戴的王妃飾演一個嗜偷成性的竊賊。很多影片背后的故事也很有趣呢。
我愛肖恩·康納利??!理想情人的角色,直接把希女郎比下去了
7.5/10 分。2018.08.25,第一次看,環(huán)球版藍光。1964 年的肖恩·康納利不僅主演了本片,還演了他的第3部007《金手指》。。。2個妹子都挺漂亮的。。。只有漂亮的女賊才會被拯救。。。哈哈。。。
拿慣常用來批評希區(qū)柯克的手段來曲解本作的力量顯然是偷懶的,因為它可能是希區(qū)柯克最單刀直入到人物創(chuàng)傷內(nèi)部的作品(某種《與火同行》或《內(nèi)陸帝國》,換句話說如果以往的希氏作品更關心觀眾,這部它更關心人物),完全沒遠觀地展現(xiàn)了其影響,這從全片對精神分析模棱兩可的態(tài)度便可略知一二:我們也如瑪爾尼一樣不希望看到“弗洛伊德”就此得逞,但不管是屏住呼吸在遠處觀賞一場偷竊的體驗,或是看著她在特寫中表現(xiàn)的恐懼(二者或許是對等的),最起碼我們可以相信蒂比·海德莉的表演所帶來的共情力。
希區(qū)柯克一直以來都對精神分析學說抱有濃厚的興趣,他總是反復、粗淺地將弗洛伊德的經(jīng)典理論——尤其是夢境原理、童年創(chuàng)傷論、俄狄浦斯情結(jié)——引入到電影中,這在本片中更加明顯:女主角Marnie依戀母親,抗拒男性,經(jīng)常陷入無法醒來的噩夢,紅色濾鏡下的主觀鏡頭直指她童年時遭受的血色創(chuàng)傷,電閃雷鳴等自然現(xiàn)象則營造了緊張、焦慮、恐懼的氛圍。這些時髦的表現(xiàn)手法與枯燥的理論研究在電影膠卷上交錯、融合,凝結(jié)成了一個別致的作者符號,像病癥一樣時常發(fā)作——從《美人計》、《愛德華大夫》到《驚魂記》、《群鳥》以及本片。
[2020年5月希胖√] 繼續(xù)逆練希區(qū)柯克……很完整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療戲(直接還吐槽了弗洛伊德……),偷竊癖源自童年陰影,象征恐懼的紅色,用在幾處主觀鏡里相當之有意思。肖恩康納利演的這個角色霸總氣很強,導致故事也有點擰巴。不過服裝設計是真好看??!
“mother mother i am ill, send for the doctor over the hill”——弗洛伊德理論再實踐。拜“強大”的化妝師所賜,幾乎所有人的發(fā)際線在這部中都逆天的高,造型太不科學了。更糟糕的還有蒂比·海德莉的演技,呵呵。
看到現(xiàn)在,最爛的一部Hitchc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