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位宛如神衹一般強大的對手于一場壯觀的戰(zhàn)爭中相遇,彼時世界命運正懸于一線。為了找到真正的家園,金剛與他的保護者們踏上了一次艱難的旅程。與他們一道前行的還有一個年輕的孤兒女孩——吉雅,這個女孩與金剛之間存在著一種獨特而強大的緊密聯(lián)系。但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在前行的航道上與憤怒的哥斯拉狹路相逢,也由此在全球引起了一系列破壞。一股無形的力量造成了這兩只巨獸之間的巨大沖突,深藏在地心深處的奧秘也由此揭開。
YO!《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我,看完了!我看的是IMAX版本。
影片113分鐘的時長,相當舒適。
真的,雖然現(xiàn)在依然還是疫情,而疫情也改變了影視放映的格局,去年華納就宣布他們的電影都會差不多時間同步到HBO MAX,《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是31號會登陸流媒體。
但是這部電影再次證明了,每一種播放平臺,都有它絕對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流媒體雖然能方便快捷一步到位,想看就看想停就停,但電影最最最重要的體驗感和沉浸感,那可是流媒體給不到你的。
《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就是一部需要超大銀幕去展現(xiàn)泰坦巨獸打斗,為電影院而生的電影。
試想一下,你坐在電影院,面對著比你高出十幾米的銀幕,銀幕呈現(xiàn)出哥總和靚仔特寫對著你時,那種撲面而來的等比例樣貌,每一次他們的呼吸和吼叫,都能讓人high翻。
然后把自己當成擂臺觀眾,看哥斯拉和金剛的世紀大對決。
在觀影時我甚至有一度錯覺,覺得自己正在看一部大制作的“怪獸版拳王2021”,以哥斯拉和金剛為對戰(zhàn)主角,然后他們選了不同的對決場景干架。
影片開頭出字幕的機密簡報式的回顧片段,更像是為這場對決大戰(zhàn)出角色介紹名單,告訴各位下注的看官,哥總和靚仔你買誰。
而這部電影讓我覺得最值得認可的地方,是影片變得更聰明,更懂觀眾了!整個怪獸宇宙的電影作品,像巨獸一樣每一部都在進化。
這句話怎么理解。
從2014年怪獸宇宙的《哥斯拉》開始第一部,影片把哥斯拉的神秘和巨大,用“未知是最大恐懼”理念展現(xiàn)出來,我個人其實挺喜歡,但影片過于黑暗,是物理上的黑暗,哥斯拉過于遮掩,導致了大部分觀眾覺得看了個寂寞。
到了2017年的《金剛:骷髏島》和2019年《哥斯拉2:怪獸之王》,角色邏輯動機讓人詬病,人類行為舉止的低情商,以及臺詞的絮叨說教,降低了觀影爽度。
所以這次的《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第一感覺就是透亮,不管是哥斯拉還是金剛,都比怪獸宇宙前面三部電影更清晰看到它們的細節(jié)。
影片一半的動作打戲都放在了白天,即使是最重要的香港大戰(zhàn)是晚上,但對于香港來說,晚上的燈火通明的光效投射在兩大巨獸上,更是給觀眾呈現(xiàn)出了有些“怪獸版的賽博朋克”的感覺。
在怪獸宇宙的影片里,作為人類依然毫無存在感這部電影也是,但這次片中人類學“乖”了,不再搶鏡反客為主,而是做到了真正退居二線,有了更深的自知之明,乖乖做解釋劇情的工具人。
所以影片給人的感覺不再像是《哥斯拉2》那樣文戲過多而無趣,然后還說教,而是干脆利索不拖泥帶水。
熟悉我的小伙伴應該知道,我一直強調(diào)如果一部電影你看進去了,就不會用邏輯去看而是用情緒,當一部電影能在某一種情緒掏空你,那這部電影的目的性就達到了。
作為一部取悅觀眾腎上腺素,為了刺激觀眾視聽最大化電影,《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我認為做到了,當然前提是你喜歡這樣的巨獸動作片類型。
即使我也知道影片中的角色很紙片,也清楚很多邏輯說不太通,有些設定較牽強,但只要還在能解釋范圍內(nèi),動作打戲和設計夠刺激,用影片巨獸簡單的一山不容二虎,一言不合就開干的思維去看這部電影,又為何不可。
影片在劇情的創(chuàng)作上,也似乎刻意效仿了幾十年前特攝片劇情結(jié)構(gòu),一件件連鎖反應的隨機事件,導致了人類世界遭受巨獸破壞,但在這些古早的設定下,影片其實又巧妙的安置了新的反思議題,那就是人類是否是地球主宰的話題,從中帶出一些世界生命平衡的討論,當然這些看起來是蜻蜓點水,但對于一部巨獸打斗爽片來說,也算是安置到位了。
只要你對巨獸和動作戲份感興趣,這電影是值回票價的。
《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自從在1973年發(fā)現(xiàn)骷髏島和金剛之后,怎么可能就沒了后續(xù),于是人類就開始密切關(guān)注骷髏島的情況,這些雖然都是腦補劇情,但影片開頭我們也能看出,隨著骷髏島環(huán)境的惡化,人類把金剛用巨大的罩子蓋起來,一來能讓金剛生活更好,二來主要是人類要研究金剛,三來是金剛?cè)諠u壯大,避免被哥斯拉感應到引起正面沖突。
金剛和人類溝通的橋梁,是一位伊維族的女孩叫吉雅,金剛和她通過手語互相交流。
而與此同時,人類的APEX組織,為了不受更多不確定性情的泰坦巨獸的擺布,說白了就是不想把世界的控制權(quán)交給一個非智慧生命管控,人類通過基多拉的基因改造,正在秘密研制能完全聽命于人類的機械哥斯拉。
創(chuàng)造機械哥斯拉的研究對象,就是此前基多拉的頭,不過只要基多拉基因一被激活,就被哥斯拉遠程感應到威脅,接著哥斯拉開始大肆襲擊APEX的分公司,導致讓人類錯覺哥斯拉暴走,視人類為敵人的錯覺。
也正因為如此,APEX認為更需要抓緊研制出成功的機械哥斯拉,而成功的關(guān)鍵在于,機械哥斯拉的能源驅(qū)動力,需要到地心世界去尋找。
于是APEX計上心頭,找到了曾經(jīng)在對抗哥斯拉中失去哥哥的內(nèi)森,騙取他的信任,讓內(nèi)森去促成帝王組織這邊同意把金剛送進地心世界的計劃。
APEX這一切的秘密計劃,被一位前APEX維修工和麥迪遜,搭檔喬希組成的三人組層層探查揭穿。
而金剛這邊正好也要尋找一個新的家園,兩邊一拍即合,說走就走,在南極洲人類前哨站,就有一個通往地心世界的通道,人類把金剛帶上貨船,并用一支艦隊,避開哥斯拉游走的海域前往南極洲。
但這怎么能瞞得住哥總的敏銳的第六感呢,于是哥總和靚仔在海上,把航母當做擂臺,來了第一回合的較量。
在海上當然金剛戰(zhàn)斗力更為遜色,尤其是被哥斯拉拖到海里,金剛無法呼吸自然也使不上全力,好在人類這時站在金剛這邊,利用各種武器抑制哥斯拉,但艦隊損失慘重,最后只剩下貨船,金剛為了保護吉雅,選擇裝死不跟哥斯拉計較。
之后人類決定用直升機把金剛帶到南極洲,金剛進入通道,成功進入地心世界,這是一個有著雙重引力向,上下都有地貌的世界。
地心世界處于類似于地球剛開始的原始地貌,在那里生活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泰坦巨獸,其中就包括預告片中出現(xiàn)的鳴蛇。
地心世界果然是金剛的老家,在那金剛一下子找到了親切感,并跟隨著種族的直覺,找到了一座非常遠古的建筑,那里是金剛祖先搭建的”宮殿“,沒錯是真的,這個我們后面聊。
宮殿的大門有個紅掌印,當時金剛把手放在紅掌印,我的媽我還真以為會指紋解鎖,還好影片沒玩這么鬼扯的設定,而是”手動解鎖“,金剛推開了大門進入宮殿。
宮殿內(nèi)金剛拿到了祖先遺留下來的戰(zhàn)斧,由于戰(zhàn)斧斧頭的材質(zhì)原理,可以從地心世界吸取特殊的藍色能量源。
這一種能量源正是哥斯拉背鰭和吐出來的藍色原子吐息的能量。
這時APEX老大女兒知道真相后,立刻取得樣本,并復刻在機械哥斯拉身上。
與此同時,哥斯拉正好也抵達了APEX香港分部,也就在這時,地心世界的金剛把戰(zhàn)斧放到地心地面充電,激活了哥斯拉的感應,于是哥斯拉對著地面口吐原子吐息,直接在香港噴出了一條通往地心世界的通道。
金剛靠著這條通道,直接抵達香港,和哥斯拉進行第二回合的較量。
這場較量一點都不含糊,雖然是在晚上,但亮徹天際的香港之夜,讓哥斯拉和金剛每一次過招都看得清清楚楚,靠著香港建筑的參照,也更能體現(xiàn)兩大巨獸的破壞性和壓迫感。
在對決前半場,金剛有了戰(zhàn)斧,并依靠陸地優(yōu)勢,金剛利用自己靈活的動作,手臂較長的優(yōu)勢,連環(huán)擊潰哥斯拉。
但哥斯拉畢竟有AKA原子吐息,冷兵器對戰(zhàn)遠程射擊,還是稍顯吃虧,經(jīng)過好幾番較量,哥斯拉還是略勝一籌,把金剛打趴在地。
而就在這時,機械哥斯拉由于獲得了地心能量,徹底脫離了人類控制,被催眠的基多拉DNA覺醒,完全掌控機械哥斯拉,從山體里爆出,把一臉懵內(nèi)啥的哥總好幾次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另一邊奄奄一息金剛,通過地心飛艇做心跳復蘇醒過來,并在吉雅解釋下,金剛放下和哥斯拉前嫌,兩大巨獸一起合力把機械哥斯拉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哥總和靚仔把機械哥斯拉肢解后,兩巨獸也打出了感情,靚仔把戰(zhàn)斧放下,哥總瀟灑的扭頭游回海里。
故事很簡單,這種簡單如果沒有滿到爆棚的動作場面支撐,會變成一部讓人出了影院馬上就能忘記的電影。畢竟這樣的劇情我都能猜中這么多,確實也沒什么好夸的。
片中唯一我覺得在角色設定上有亮點的,是小女孩吉雅,吉雅不光聯(lián)結(jié)了劇中角色和金剛的情感,也聯(lián)結(jié)銀幕外的觀眾,讓觀眾更近一步跟隨金剛的視角,打開怪獸宇宙更大的世界觀。
所以影片中金剛更有存在感,戲份也比較多,也是因為和人類有著更深的聯(lián)結(jié)。
不過除了這個,雖然動作戲份讓我很滿足,但有些地方我還要吐槽一下。
首先就是巨獸的數(shù)量和品種上,看得有點不過癮,當金剛?cè)サ降匦氖澜绾螅疽詾槟艹霈F(xiàn)幾只我們熟悉的巨獸,但卻沒有,而且在數(shù)量和品種上,也沒有太多驚喜,反而讓人覺得地心世界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豐富,整個地心世界的生態(tài)鏈也沒有太多直觀的感受。
還有在角色設定上,麥迪遜三人組那一條線,簡直就是全片的導游路線角色,通片這一對人馬每到一個地方,都在為觀眾解釋這是什么,那是什么。
從《死侍》出來的那小男孩,更是毫無存在感。
像這樣沒有存在感的角色還有很多,而且原本以為還挺重要的,比如小芹澤,他爸爸可是芹澤呀,怪獸宇宙里人類中比較重要的角色了,小芹澤在影片中戲份不多也就算了,戲份也沒有很吃重,只是象征性的當了一回高仿EVA駕駛員就領(lǐng)便當了。
至于小芹澤為何投靠APEX,他和芹澤關(guān)系如何等等,影片一概略過有點可惜。
但!是!
還是那句話,雖然角色扁平,但影片并沒有在扁平的角色上,再用更多筆墨去刻畫這個角色到底有多扁平。
而是在動作戲上利用先進成熟的電影工業(yè),為觀眾打造泰坦巨獸應當呈現(xiàn)給觀眾最為震撼的存在。
《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畢竟是隸屬怪獸宇宙的第四部電影,所以片中出現(xiàn)的一些彩蛋,就和大家腦洞一番。
首先就是地心世界,其實在《金剛:骷髏島》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提及,不過當時說的是地底世界,骷髏爬蟲是從地底世界爬上來的。
地心世界隨著在這部電影被打開,也為之后更多只存在于怪獸宇宙的新巨獸埋下伏筆。
對于哥斯拉和金剛是世仇這一塊,影片很遺憾沒有交代太多,但從地心世界“金剛宮殿”的文明來看,我們可以看出金剛的祖先,遠比現(xiàn)在的金剛要聰明。
我這里有個推論,就是金剛祖先在很久遠之前是擁有智慧和文明的,而且因為群居,可以互相交流,更增進了彼此的協(xié)同性和智力的開發(fā),也得以在地心世界打造自己的宮殿,成為地心世界的王者,也正因為如此,金剛族群或許打破了地心世界的平衡,和哥斯拉祖先干起架來。
在宮殿內(nèi),我們還能看到一尊金剛的雕像,能筑起具象的雕像,這個文明絕對不是野蠻時代了。
而金剛因為是族群的孤兒,斷掉了金剛族群的文明,從而變成了金剛族群眼里的“野孩子”,也就是感覺金剛只是一個沒有智商的巨獸,但其實非也。
影片中金剛學會了人類的手語,就足以看出金剛其實是可以擁有智慧的巨獸物種。
在打斗中,金剛用戰(zhàn)斧丟向哥斯拉的后方,利用聲東擊西的戰(zhàn)術(shù),讓哥斯拉回頭沖向戰(zhàn)斧,金剛自己搞起偷襲,這些打斗的戰(zhàn)術(shù),都說明金剛是有其智慧的。
在我的《怪獸宇宙》那期中聊到金剛的漫畫,當時金剛族群和骷髏爬蟲有一場生死大戰(zhàn),這場大戰(zhàn)的源頭或者延伸地,可能就是地心世界。
影片中當金剛進入宮殿時,發(fā)現(xiàn)戰(zhàn)斧是砍在骷髏爬蟲的遺骸上,也說明當時金剛族群和骷髏爬蟲的戰(zhàn)斗慘烈性。
當金剛把戰(zhàn)斧安放在“地面充電插口“時,圍繞著金剛王座的周圍,亮起了類似于哥斯拉遺骸的骨骼光圈。
這些跡象都表明,金剛和骷髏爬蟲才是世仇,而影片很隱晦的隱藏了金剛和哥斯拉的祖先之間的世仇故事。
目前我們只能得知,金剛和哥斯拉的祖先確實有過一戰(zhàn),但到底是否為世仇,還有到底為什么而戰(zhàn),目前下定論還太早。
當然你也可以說我想多了,兩大巨獸爭奪世界一哥位置,哪來那么多前因后果,干就完事了。
我估計怪獸宇宙也沒想好,一下子把世界觀擴這么大,以至于后面都不知道如何編寫下去,所以這也導致等到字幕出完一個彩蛋都沒有。
我猜怪獸宇宙是想根據(jù)這次《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成功與否,去計劃之后要走的路。
此前我最期待的魔斯拉和加美拉,或許能在彩蛋中亮相一下,但結(jié)果都沒有出現(xiàn),要知道,除了哥斯拉和金剛,怪獸系列影視作品經(jīng)典四大怪獸,還有魔斯拉和加美拉。
那么下一部的怪獸宇宙電影,哥斯拉和金剛,又將何去何從呢。
我們可以看到金剛被人類送進了地心世界,從此人類也會在地心世界進行一番研究,目前我們并不得知哥斯拉是否經(jīng)?;顒釉诘匦氖澜?,但從地心世界藍色的能源來看,哥斯拉和地心世界的淵源并不簡單。
那下一部的故事,或許會有更多地心世界的劇情。
再來就是泰坦巨獸對香港幾乎毀滅性的打擊,也會讓人類再次對巨獸沒了好感,這條人類的劇情線如何發(fā)展,要怎么編寫才能讓怪獸宇宙設定更為真實豐滿,也是相當有挑戰(zhàn)的。
總之,接下來對于怪獸宇宙下一部作品的考驗還不小,但值得肯定的是,怪獸宇宙通過《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的成功,也清楚觀眾對于這樣的怪獸動作爽片的需求是什么了。
我也期待下一部怪獸宇宙電影的到來!
1、非常降智,我也不知道一個航空母艦的指揮官為什么因為男科學家一句話就解除武裝,解除完還要慣性的來一句“你最好祈禱它有用”。媽耶,指揮官!幾千人的小命誒!雖然我們都知道會成功,但是你也太隨便了點! 2、金剛,史上最慘男主角。我覺得編劇和他有仇,反正怎么折騰怎么來,看時的感覺就是——金剛又被人類坑了,又又被坑了,又又又被坑了。編劇,你是不是羨慕人家抗打擊能力強啊,又是被揍,又是水淹,回到老家沒幾分鐘家就被哥斯拉炸了,出來和哥斯拉打架打到差點嗝屁,然后又又又又被人類給震醒了。 我要是金剛,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投訴人類這蚊子一般的行為,就差繞著金剛大喊“起床啦、干活啦,打工人今天也要007哦!” 3、哥斯拉,媽的哥斯拉你是不是走錯片場了,你在哥斯拉2里的霸總笑是邪魅,你在大戰(zhàn)金剛里笑是弱智,我仿佛看到一個智商200的孩子,被生生敲砸成了智商002的小逗逼。 4、小栗旬,答應我,以后別接這種要翻白眼的電影了,你不知道,你第一次出場時,大家都在感慨你的逼格,當你開始翻白眼了,這個逼格就成帥氣變成了搞笑,我仿佛看到一個即將羊癲瘋的患者鉆進了強襲高達駕駛艙,結(jié)果還沒啟動就被電暈了。 5、哥斯拉2里的小女主更漂亮了,但是我很好奇,一個科技領(lǐng)先世界500年的公司,是如何做到安保系統(tǒng)如同虛設,讓三個無業(yè)游民在公司絕密車間里亂轉(zhuǎn)。你就差對著全世界直播自己的陰謀了。下次反派能不能不要重點口號,說了半天,全是笑料,更恐怖的是,你居然還要帶著入侵者參觀你的生產(chǎn)車間!現(xiàn)在的商業(yè)機密這么不值錢了嗎! 6、看完電影,我就記得和金剛溝通的小妹妹,眼睫毛有多長了,真是又卷又長又翹又濃。你問我電影說了啥,對不起,不記得了,我的腦子和編劇的智商一起下線了。 7、雖然電影很想突出各種人類間的羈絆。比如父女,比如男女,比如如何讓哥斯拉和金剛的對決打的宛如怪獸AV現(xiàn)場。 8、反派有個漂亮女兒,真的很漂亮,她漂亮的讓我無比惋惜她沒有活在另一部《金剛》的片場里。 9、香港的災后重建肯定很熱鬧。 10、我第一次知道在香港市中心打個洞,可以穿越去南極,這大概也是編劇沒想到的,可他真的這么寫了。 11、我嚴重懷疑導演本人是杰森伯恩的粉絲,不然巨獸打架,你一直翻轉(zhuǎn)鏡頭干嘛,好好一個特效我硬生生看出了手持攝影抖如帕金森患者的快感。 12、電影試圖用雙線視角來展示兩頭巨獸,但最后我卻看到了三、四、五條線,而且條條都沒啥作用。 13、可以看,看完拿奶茶洗洗腦,我還是個堅實的怪獸愛好者。
心臟有點痛,這篇影評是昨天下午在醫(yī)院里一邊取號候診,一邊拿手機寫的。昨晚回到家后寫到凌晨兩點才寫完,今天早上起床又修改了一下。希望能通過這篇影評,漲幾個粉吧。 圍繞【雙雄爭霸該如何調(diào)配?】【主菜和副菜如何調(diào)配?】【如何平衡人物關(guān)系?】三個點進行討論, 共4980個字。
首先這種關(guān)公戰(zhàn)秦瓊的電影往往沒啥可劇透的,因為結(jié)果無非三種:
A.關(guān)公贏。
B.秦瓊贏。
C.平手,然后聯(lián)手打另一個。
一般電影的結(jié)局是填空題,答案任憑想象;這種電影則是選擇題,ABCD已然擺在題面上了,這就給編劇很大的限制,叫人很難寫出具有開放性的結(jié)尾。
處理這類題材時,早期的編劇都習慣于安排兩人打得天昏地暗,相互吹捧,最后五五開結(jié)局。如海賊王大戰(zhàn)賽亞人、閃電俠大戰(zhàn)綠箭俠等。
但長此以往,這種兩邊不得罪的處理方式就會顯得編劇在逃避。
“A和B掉到水里你救哪個?”人家既然拋出這個問題,自然是希望你在AB之間選一個??赡闳x,或全不選,那都會違背提問者(觀眾)的期待視界,這個問題也就失去了意義。
那么,如果非要在A和B之間挑一個贏的話,這又會形成一種新的桎梏:螞蟻吃大象。
倘若AB實力懸殊,編劇就免不了要增加弱者的智慧與力量(譬如蝙蝠俠對戰(zhàn)超人,法老王對戰(zhàn)曼哈頓博士),有時甚至還要對強者進行一波弱化(譬如頂上戰(zhàn)爭時期的白胡子),以便將二者拉到同一水平。就像國產(chǎn)鬼片的結(jié)尾永遠是人在裝神弄鬼,實力懸殊的AB大戰(zhàn)往往都是以“小螞蟻憑借智慧的力量戰(zhàn)勝了大象”作為結(jié)局。
這樣的結(jié)局乍看之下,確實比強者直接壓垮弱者要有起伏。但回回強弱對決,劇本都是以弱勝強,這就不免顯得太過俗套。
因而,當年看《守望者》時,我就蠻喜歡曼哈頓博士打敗法老王的場面,也喜歡他那句“最聰明的人類對我的威脅和螞蟻差不多大?!?/p>
回顧傳奇影業(yè)的怪獸系列,我們不難看出制片方有心要拍出一套以娛樂為主、以滿足觀眾期待視界為目標的電影系列。
那么,觀眾的期待視界是什么呢?
2017年《金剛:骷髏島》上映期間,導演喬丹·沃格就曾表示,很多怪獸電影都是人類喧賓奪主,怪獸沒幾分鐘,我不想拍這種電影,我會讓金剛有充分的戲份。事實上,在《骷髏島》這部電影中他確實兌現(xiàn)了自己的承諾。
無獨有偶,《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這個項目啟動后沒多久,制片方就透露二者一定會分出個輸贏。而不像林沖斗楊志那樣,沒斗到分際就被人喊停。
從上述兩個事例都能看出,制片方完全明白觀眾想看什么,也知道哪些老掉牙的窠臼會讓人煩。以至于,螞蟻吃大象這種情節(jié)有多老套他們自己也是心知肚明。
然而,第一次反套路叫創(chuàng)新,可一直反套路,那豈不成了另一種老套?譬如扎導雖然在《守望者》里以強勝弱,但同樣的把戲他就不會在《蝙蝠俠大戰(zhàn)超人》里用第二次。傳奇影業(yè)雖然會反套路,但是否會一直反套路這又是有待商榷的事情。
以弱勝強顯得狗血,以強勝弱又太過直白,在雙雄爭霸的電影越出越多的當下,編劇們一直為如何將局限性的結(jié)局擴展選項而絞盡腦汁。
近幾年,我在一些國產(chǎn)片中看到一種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2018年夏天,沈騰主演的《西虹市首富》就有這么一個情節(jié):兩支球隊打比賽,一支是艾倫領(lǐng)導的專業(yè)球隊,另一支是沈騰帶領(lǐng)的業(yè)余球隊。比賽結(jié)果不出意料的是艾倫隊拿了冠軍,沈騰隊輸?shù)舯荣悺5婀值牡胤皆谟诎瑐愱牽迒手?,沈騰隊興高采烈?,F(xiàn)場觀眾無不為沈騰隊歡呼,就連裁判都熱情地表揚他們。
造成這種奇怪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影片所歌頌的不是戰(zhàn)勝對手,而是戰(zhàn)勝自我;所強調(diào)的是一種守住底線,自我超越的崇高精神。
艾倫隊的目標不是戰(zhàn)勝沈騰隊,而是贏他們兩位數(shù);沈騰隊的目標也不是打敗艾倫隊,而是不讓他們贏兩位數(shù)。而最后的結(jié)局,艾倫的專業(yè)球隊得分高于沈騰的業(yè)余球隊,這很客觀,很現(xiàn)實,一點兒都不假;而在雙方的約定上,沈騰隊成功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實現(xiàn)了自我超越,而艾倫隊卻沒能做到這一點。從目標完成角度來看沈騰隊確實戰(zhàn)勝了艾倫隊。
觀眾既希望他們贏,又怕業(yè)余戰(zhàn)勝專業(yè)會顯得太雞湯、太假,那么《西虹市首富》里的這種結(jié)局就做到了兩全其美:既能在主觀上對得起觀眾的期待,又能在客觀上顯得真實、不狗血。
去年喬杉、彭昱暢主演的行業(yè)電影《沐浴之王》亦是以雖敗猶榮收尾,與《西虹市首富》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再往前追溯,2006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劇本獎的《陽光小美女》結(jié)尾也是輸了比賽,贏了自我。
再再往前追溯,中國古代的夸父追日、精衛(wèi)填海等傳說皆是如此。不論結(jié)果如何,其奮斗的過程本身就具有崇高的精神價值。
不過這種雖敗猶榮的套路常見于小成本電影,對于好萊塢的商業(yè)大片而言又有著另外一種選擇——各有千秋。
《美國隊長3》中,美國隊長帶著一支小分隊護送冬兵離開,鋼鐵俠帶著另一支戰(zhàn)隊前來阻撓。這場戰(zhàn)斗中鋼鐵俠的戰(zhàn)隊打敗了美國隊長的戰(zhàn)隊,可美國隊長成功實現(xiàn)了護送冬兵的目的,鋼鐵俠卻沒能實現(xiàn)自己想要擒獲他們的目的。從戰(zhàn)斗的角度看,是鋼鐵俠隊贏了;從任務角度而言又是美國隊長隊(聽著有點拗口)勝利了。
包括最后的結(jié)尾大戰(zhàn),鋼鐵俠前一秒剛打敗冬兵,下一秒就被美隊打敗。而美隊的實力又與冬兵相差無幾,打敗鋼鐵俠也是靠著冬兵幫忙。從這里來看,鋼鐵俠雖然輸了,但畢竟是以少敵多,那么輸也就輸?shù)貌粊G人了;而他能在對方人多的情況下戰(zhàn)勝其中一個,那又何嘗不是一種勝利?這場戰(zhàn)斗就是既分出了輸贏,又對雙方的實力同時做出肯定。
當電影必須要給雙方分出輸贏時,無論《西虹市首富》的雖敗猶榮,還是《美國隊長》的各有千秋,其本質(zhì)都可以歸結(jié)為一點:另一種角度的勝利。
《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這部影片面對勝負選項時,編劇著實融入了各種前人的成功案例。
第一步,反傳統(tǒng),不做雙線并進,而是明確劃分主次。金剛就是絕對的主角,哥總的戲份則像十年前S·H·E所唱的那樣:“哥斯拉瞇著它的雙眼,哥斯拉踮著它的腳尖,哥斯拉守著它的愛戀,一轉(zhuǎn)眼卻又看不見!”
第二步,走傳統(tǒng)路線,弱化強者,強化弱者。哥斯拉沒有第二部時期的紅蓮形態(tài),而金剛卻擁有比前作更為龐大的身軀以及攻防一體的戰(zhàn)斧。
第三步,再次反傳統(tǒng)。此類電影大多是一次定輸贏,本片卻進行多場戰(zhàn)斗,既讓哥斯拉憑借水上優(yōu)勢打敗空手金剛,又讓金剛借助地形優(yōu)勢拿斧頭砍翻哥斯拉。實現(xiàn)了多重角度的勝利。
第四步,回歸傳統(tǒng),聯(lián)手打BOSS。
從傳統(tǒng)到反傳統(tǒng)再到回歸傳統(tǒng),雖然電影所講的故事陳俗老套,觀眾也沒指望劇情有多精彩,但在理應重視的戲份上,編劇著實對其重視有加,并為此花費了不少心思。極盡所能地在這場戰(zhàn)役中實現(xiàn)“既要分出輸贏,又要兩個都吹”的矛盾要求。
小學時候我在語文試卷上做過這么一道閱讀題:
某小鎮(zhèn)以豆腐為特色小吃。一戶人家做傳統(tǒng)豆腐,用料精挑細選,手工嚴格把關(guān),因而他們家的豆腐有口皆碑。
后來小鎮(zhèn)上又開了另一家豆腐鋪,做的是時尚豆腐。就是在豆腐中加入果醬、撒上曲奇、奶油、葡萄干等甜品原料,做出的豆腐五彩斑斕,樣子好看味道也新奇,在年輕人當中很受歡迎,生意壓過那家傳統(tǒng)豆腐鋪。
再后來,小鎮(zhèn)上舉辦美食大賽,請了資深美食家來當評委。評委嘗過兩家的豆腐后表示:時尚豆腐表面新奇,但一口咬下全是水果味,沒有體現(xiàn)出豆腐的價值;而傳統(tǒng)豆腐樸實無華,手藝十分了得,當為冠軍。
最后這篇文章的結(jié)束語原話記不得了,大致是說花哨的創(chuàng)新只能贏得一時的潮流,而實打?qū)嵉膫鹘y(tǒng)手藝才能成為經(jīng)典。
我當時讀這篇文章,第一反應是拒絕花哨,追求樸實。多年后則感覺作者的意思應該是勸學生們少碰快餐文化,多讀經(jīng)典名著。
而我為何要舉著個例子呢?是因為我發(fā)現(xiàn)當一部電影發(fā)展成為一個系列后,創(chuàng)作者會在發(fā)展過程中必不可免地匯入新元素。
《速度與激情》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從一部小成本電影發(fā)展成標準的動作片,再發(fā)展成超級英雄,讓后來入坑的觀眾很難想象這個系列當初就只是幾個小混混在馬路開車。
而傳奇的怪獸宇宙就比較奇怪了,除2014版《哥斯拉》外,別幾部都是一群怪獸狂轟濫打,重心都放在武戲上。從《金剛》到《哥斯拉》除了換個皮套換個場景外整體上沒有什么不同,且前作續(xù)作之間也沒什么關(guān)聯(lián)。
在傳統(tǒng)豆腐與時尚豆腐的故事中,雖然作者是傾向于傳統(tǒng)豆腐的,但也不否認新元素會讓作品在群眾中更受歡迎。
圣迭戈動漫節(jié),原本只是漫迷們的交友會,后來成了電影、電視作品、玩具、電子產(chǎn)品、娛樂等業(yè)相關(guān)產(chǎn)品的綜合晚會。
怪獸宇宙能夠秉持娛樂至上的原則,將斗獸持續(xù)下去,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商業(yè)大片鱗次櫛比的年代,即便是漫威這樣的大咖也不忘在爆米花的基礎上做到劇情的完好、類型的多樣、彼此的互動。
相比之下,怪獸題材本就不如超級英雄吃香,創(chuàng)作上又無新意,作品之間還是割裂的,僅憑特效打斗雖然也能收獲一定市場,但就長遠來看,未來還需較好的劇情和一些能讓人回味的“點”來拓展受眾群體。
而無論該系列發(fā)展成什么模樣,其核心母題永遠不可拋棄。就像時尚豆腐無論怎么創(chuàng)新都不會丟棄豆腐,《速度與激情》無論怎么發(fā)展都少不了飆車,怪獸宇宙始終是以怪獸為核心母題的,人類戲份的存在實在令人頭大,它引起本文的第三個章節(jié)。
關(guān)于人類喧賓奪主的問題,其實這跟第二點差不多,完全可以歸納到上一章節(jié)一筆帶過。但是由于這一點實在是被詬病太久了,我還是單獨拎出來說吧。
要我說啊,在平衡人物關(guān)系上還得是《神奇寶貝》做得好。甭管它的名字叫《神奇寶貝》還是《寵物小精靈》還是《精靈寶可夢》還是《口袋妖怪》,都是以各種神奇的動物為宣傳賣點,且每一集都會圍繞著這只神奇寶貝為中心,展開一段或喜或悲的故事。
那么人物在劇中無用了嗎?不會呀,相當有用。
訓練家和神奇寶貝就像鏟屎官和寵物一樣,光是圍繞著主寵之間的什么羈絆啊友誼啊矛盾啊就可以寫出好幾百集故事。當然,你可能對這些家長里短的不感興趣,但一定會對下面這些感興趣:收服、進化、挑道館、聯(lián)盟賽,這些可都是《神奇寶貝》當中深受關(guān)注的重頭戲。
試想一下,要是沒有人類,那么神奇寶貝就是一群野怪,誰來收服?沒人收服的話,首先玩家對戰(zhàn)沒了,然后道館沒了,最后聯(lián)盟賽也沒了。那我們看啥呢?
因此訓練家與神奇寶貝的關(guān)系就像底盤和車身的關(guān)系。我們說一輛車好看,夸的是外殼吧?誰會趴在地上仰著頭說“您的底盤真漂亮”?神奇寶貝就是這層外殼,它得在最顯眼的位置吸引觀眾;而人類則是底盤,負責架起整個故事結(jié)構(gòu)。像什么道館啊聯(lián)盟賽啊,這些都是人類的社會活動,沒有人類的存在那就沒有神奇寶貝發(fā)揮的舞臺。
但到了主角不是人的電影里,常常出現(xiàn)海報上一大堆妖魔鬼怪,正片里全是人在跳大神的局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崗位沒分清。
像前面的《神奇寶貝》的例子中,人類的存在非但不會造成喧賓奪主,反而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為什么呢?因為人類是底盤,神奇寶貝是車身啊。人類和神奇寶貝各司其職,互不干擾,前者從事對作品構(gòu)架至關(guān)重要但存在感又不高的工作,后者處在對作品構(gòu)架沒那么大作用但存在感爆棚光憑一張臉就能吸引客人的崗位。他們之間在各自崗位發(fā)揮各自價值的同時,絲毫不會干擾到對方的價值。
而電影就老是人和怪物在搶戲。比如《變形金剛》,變形金剛能做的事情人能做,人類能做的事情變形金剛也能做,相似度太高導致分工不明,崗位混淆,以至于常常出現(xiàn)人類拿著武器沖鋒陷陣,變形金剛卻趴在地上裝狗賣萌的情景。
不過怪獸電影倒還好些,占了一點題材的便宜。這類題材都是講人類對抗怪獸,以及人類利用怪獸對付怪獸的故事,這點和《變形金剛》倒是區(qū)別不大。但區(qū)別在于變形金剛有智慧又有社會,怪獸就是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它們和人類的相似度較低,也就更能產(chǎn)生差距感,使得角色在劇本里的崗位也和人類不同。它們的行動往往是在人類的行動制約下再做出的相應行為。
怪獸電影中,彼得杰克遜版《金剛》算是在平衡人物關(guān)系上做得較好的一部。人類的行為和金剛的行為,人類的情感與金剛的情感,彼此之間相輔相成,無論人類還是金剛都成為電影里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怪獸宇宙中,《金剛:骷髏島》處理人物關(guān)系也還可以,而《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基本上就是把人能省就省了,除了啞巴少女外,沒一個角色有存在感。
那么,怪獸電影究竟該如何拍才能平衡人物關(guān)系呢?
不知道,你愛咋拍就咋拍吧。
今晚又花了冤枉錢,買了第N副3D眼鏡。 印象深刻的創(chuàng)意點: 1,戰(zhàn)斗過程中,金剛抓取眼前飛過的一輛戰(zhàn)斗機,當作飛鏢,將其投擲并命中哥斯拉。 投擲過程中,飛行員被強制彈跳,逃出生天。 2,采用直升飛機群綁定巨網(wǎng),圍繞金剛上方,將其吊起。 “空運”至軍基雪區(qū)。 3,小組成員,進入“類似蟲洞空間”,穿越地心。 這段的剪輯很出彩。 4,到達地心世界后,地心小怪的設計很棒! 瞬間覺得,有點來自深淵X 星際爭霸蟲族的既視感。 5,這個地下秘密研發(fā)機構(gòu),有點類似SCP基金會(怪物收容所)的存在,或者說概念相似。 里面藏著許許多多、鮮為人知的異類生物。 影片結(jié)構(gòu): 在開場和切入的環(huán)節(jié),為了構(gòu)筑“雙怪同框”的合理性,不得不將鋪墊拉長。 過程中,大約有半個多小時吧,主次角色間不斷地通過各種討論,解釋一系列的來龍去脈。 而且從對白上可以看出,角色塑造方面都是比較刻板的。 這種“硬推進”十分有效,但作為觀眾角度看,實際上還挺無趣的。 當然也能體會到導演可能有的一個顧慮。 他想兼顧哥斯拉和金剛在各自前作故事中的邏輯,以及對于老觀眾而言的情懷和代入感。 有一點,【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真的完成得非常好。 影片中,從頭至尾都把重點正確地放在“怪獸”身上,而非“人類”身上。 因為本來主題就是怪獸打怪獸嘛,你要是像其他一些怪獸片的套路,給我扯這么些人類之間勾心斗角和反應,相信很多人會不買賬。 所以在看到“人類野心導致黑暗機械哥斯拉的出現(xiàn)”這個情節(jié),沒有占到故事主線太多的篇幅的時候,我就開始有點暗爽了。 影片中的激勵、轉(zhuǎn)折、再轉(zhuǎn)折、危機和高潮部分,大致可以分五個回合。 回合一(激勵事件):哥斯拉VS 金剛,金剛敗。 回合二(轉(zhuǎn)折事件),哥斯拉VS 金剛,哥斯拉敗。 回合三(再轉(zhuǎn)折):哥斯拉 VS 金剛,金剛敗。 回合四(危機事件):哥斯拉 VS 機械黑暗哥斯拉,哥斯拉將敗。 回合五(高潮事件):金剛攜手哥斯拉 VS 機械黑暗哥斯拉。 結(jié)局便是:哥斯拉和金剛聯(lián)手打敗機械黑暗哥斯拉,結(jié)束了這場人類的陰謀。 小激動: 金剛跟哥斯拉決定和好,聯(lián)手對付黑暗吉協(xié)哥斯拉的時候。 哥斯拉一機靈,幫金剛的戰(zhàn)斧充能了!!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OS: “臥槽??!” “哥斯拉,金剛——友誼,鎖死?。。 ? 小槽點: 1,呃……哥斯拉對著地表噴射藍焰直達地心,AB雙方隔道對吼這段,有點扯了喂! 2,對波真的逢左必輸啊哈! 3,京東這廣告,我去,好大一棟樓... 4,哥斯拉會魔法遠程、物理背刺、精通海陸兩棲雙戰(zhàn)術(shù),甚至還可以當輔助給金剛的戰(zhàn)斧附魔,金剛純物理近戰(zhàn)+only陸系,這不imba??? 插入一段導演采訪原話: “我是不會偏心的啦” “呃...有人問我更喜歡哥斯拉還是金剛? “唉,其實我都一樣喜歡的” “我真的是絕對公正的” “我并沒有試圖在電影中讓哪個角色看起來更酷啊” …… 哈哈哈存疑... (開個玩笑,金剛還是蠻D的,可能本來哥斯拉屬性就很爆表吧) 整體而言,還是蠻套路的一部商業(yè)片。 但ta是屬于那種“光明正大”告訴你,我就是一部怪獸爆米花??! 這樣其實還蠻吃的,最起碼無陷阱對吧,這TM是誠信?。?因為劇情不太行,就打超低分的朋友們,勸大家友好點吧! 怪獸的畫面真的夠多了!經(jīng)費瘋狂在燃燒。 最后,插入一個小觀察,關(guān)于【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的擬音部分。 【音效】通常在以特效作為主賣點的影片當中,會是觀眾能否擁有高質(zhì)量觀感的先決因素。 從一開場,金剛與植被間的擬音關(guān)系就開始背離真實,有點讓我出戲。 在城市中,當怪獸級的災難來臨時出現(xiàn)的群雜,就更不真實了... 包括大場面里出現(xiàn)的人類武器、墜樓、海水...的音效質(zhì)量,似乎都發(fā)揮不太穩(wěn)定。 仔細去聽大部分的水花和濺射細節(jié),都是經(jīng)過略去和壓制的處理。 讓洶洶的導彈,打到怪獸身上如同啞炮。 只留下了“怪獸噸位的重量感”所帶來的低音。 我心想,即便當時的畫面信息為:“人類導彈對其不奏效,屬于不痛不癢的攻擊...” 但不至于毫無一絲饋感。 全程看完后,我會覺得擬音的預算都給花在了刀刃上,即擬造“大型感”的低音。 音效師聰明地運用大量的悶音、波動余音和昂揚的bgm,成功地蓋住了大部分的瑕疵和缺失。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 “如果我是怪獸,我應該也會聽不見這些細微的小聲音吧...” 把畫面信息焦點放在了怪獸層面上的動作和打斗博弈上。 試圖讓觀眾可以從怪獸方產(chǎn)生共情,而不是人類方。 壞處是音效的細節(jié)大部分喪失。 甚至連作為人類方該有的臨場感部分,也因此一并失去。 激不起觀眾在面臨危機場面、恐慌情緒和高光時刻的一些本能觸點。 但是到了“拯救英雄場面”——人類發(fā)射深水導彈幫金剛解脫的那幾下。 誒!這時候的音效質(zhì)量又上來了沃。 所以說是不穩(wěn)定/把擬音預算選擇性地花在了刀刃上。 導致影片從綜合來看,就算畫面3D、場面燒錢、怪獸形象也做得很真實,但離身臨其境的效果,還是存在一定的距離。但不影響仍然是一部上乘的怪獸商業(yè)片。 (個人觀點,也可能是我去那家影院的音響調(diào)試不行)
一個來自外星球的大反派來到地球被干掉,留下了尸體(佐德)反派組織拾取了大反派的尸體。
反派組織(盧瑟)某些操作讓把哥斯拉(超人)推向反派人物定位。
金剛拿到了可以對付哥斯拉的武器(氪石)
兩位主角打完架好像說了什么(瑪莎)
上一部大反派的尸體復活成了機械哥斯拉(毀滅日)
機械哥斯拉被斧頭(氪石槍)干掉
#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LUXE巨幕廳# 盡量不劇透的瞎寫。
在觀看這部電影前,我和朋友說,“我要去看《哥斯拉大戰(zhàn)變形金剛》了”,他嘲笑道,“怎么會有這么奇怪的電影?怪獸和機器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次元的東西吧? ” 我這才意識到我錯把金剛叫成變形金剛了,是啊,怪獸怎么能和高科技機器人同臺呢,也太串味了吧。然而,最終的電影卻讓我認真審視自己成為一名預言家的潛力。
在去看電影的路上,我在心中反復分析兩大怪獸決戰(zhàn)的可能結(jié)局,一方面,日本把哥斯拉這一IP貢獻出來肯定不愿自家怪獸吃癟,況且哥斯拉一個遠程法坦怎么都比一個純?nèi)鈶?zhàn)士有優(yōu)勢吧??赊D(zhuǎn)念一想,美國又怎么能允自家的國產(chǎn)怪獸輸給一只來自日本的怪獸呢?實在猜不透。結(jié)果,高輸出的法坦因為施法前搖太長極易被打斷,純?nèi)獾膽?zhàn)士也因獲得了攻防一體的“霹靂戰(zhàn)斧”變得更強,二者一時之間難分伯仲。反倒最后上演了一出“美日聯(lián)盟”牢不可破,在中國土地上一致對外的戲碼,呵呵。
電影的特效是我比較喜歡的地方,尤其是金剛回到真正的“家”的時候的環(huán)境刻畫,配合3D巨幕,有種迪士尼“飛躍地平線”項目的感覺。除此之外,我實在難以想出其他出彩的部分。電影的故事不出意外的俗套,甚至不如一些普通的美國商業(yè)片,竄稀式的劇情推進,冇得感情的人物對白以及沒有邏輯的情節(jié)設計,讓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學術(shù)論文。如果一定要說人物表演上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可能就只有小栗旬的魔性白眼了。但仔細想來,導演似乎也有難處,畢竟電影重點是要刻畫兩個虛擬的怪獸,留給故事、人物的時間本就不多,又為了平均兩個怪獸的故事篇幅,不得不拆出兩條故事線分別敘述,使得本來就稀碎的故事更加稀碎,綜合來說,只能算是一部中規(guī)中矩的美國商業(yè)片。
最后感謝不散給了本科研廢物一個放松的機會。
金剛的眼神不錯,如果地上有只蟑螂對我比手語,我不曉得能不能看清楚它有幾根手指…??????
1) 香港大戰(zhàn)很精彩,真的完全怪獸打架,不管不吝,破壞力巨大,而且還挺長,雖然夜戲,但看得很清楚,并不糊弄;2)故事夸張了些,人類角色太多并無必要,很容易遺忘,甚至看完后你能記得誰出場就不錯;3) 新的怪獸不多。除了金剛和哥斯拉外,只出現(xiàn)了很少量其他生物。一場金剛手撕怪獸的戲是全片最過癮的。但從怪獸愛好者角度,我感覺沒有前面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過癮;4)還是更喜歡哥斯拉,低調(diào)內(nèi)向的霸氣,從不招搖,每次“哼”的一聲默默轉(zhuǎn)身而去都有江湖俠客的感覺。
(提示:含變相劇透)沒裝備的猴子在野區(qū)遭遇高等級鱷魚被錘。猴子去刷了幾波野,回家出了裝備,第二戰(zhàn)扳回一城。奈何等級劣勢明顯,后續(xù)solo還是不敵鱷魚。鱷魚單刷大龍,打不過。猴子不計前嫌前來幫忙,鱷魚被感動,把buff讓給了猴子。
好了,不要問了,最后贏的是 京東。
兩攻相遇必有一受,當兩大Alpha以上下體位貼面對視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給~我~親~(bushi
哥斯拉的激光可以打穿地球,但是打不穿金剛~
犯了所有無聊的禁忌,文戲無意義,打戲不精彩。
喜出望外、超乎預期!看完完全忘記哥吉拉2那坨垃圾,傳奇影業(yè)出品的怪獸宇宙作品中,目前爽度最高、劇情最爲緊湊的ㄧ部,哥吉拉大戰(zhàn)金剛大幅改進哥吉拉2人類戲過多,同時鋪陳又過度乏味的問題,改以更為單刀直入的方式推進主線劇情,人類戲這次被精簡的相當好,不再喧賓奪主,不再鋪陳乏味。小女孩與金剛的情誼,簡單卻富有豐厚情感,本片同時也是怪獸宇宙作品當中,劇情推進最為豐富的ㄧ集,這部應該可以當作金剛版的地心探險了吧哈哈哈,本片導演亞當溫加德的調(diào)度功力跟《骷髏島》的導演ㄧ樣好,哥吉拉與金剛的對決完完全全沒讓人失望,只是香港人應該會汗顏就是??,人類戲精簡許多,美中不足的就是章子怡和薇拉法蜜加的戲份全刪,看看未來能否出個導演版補足吧哈哈,小栗旬有帥到,雖然是打醬油無誤,但是由他來駕馭機械哥吉拉已給足日本人面子。
3.5 驚喜的是廢話很少,簡單無腦粗暴直接,敘事和角色行為邏輯都可以不顧,一切都是為了打打打,沒有前面幾部那么多尿點文戲,盡管小11那條線為了和地心小隊平行推進顯得弱智且拉胯。溫加德還是挺厲害,和溫子仁一樣汲取小成本恐怖片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對大場面調(diào)度和節(jié)奏擁有出色掌控力,同時和愛德華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氛圍做法完全相反,最大限度展示奇觀震懾力,遺憾是缺少了《環(huán)太平洋》式的情感腎上腺素,只停留在了奇觀層面的視效轟炸(所以優(yōu)選激光IMAX ),香港夜戰(zhàn)也沒能成就更驚艷的霓虹魅力,最終留下的記憶點很少(不過還是想要二刷海面第一次對戰(zhàn)時向上倒轉(zhuǎn)360度的那個鏡頭)PS:哥斯拉(2014) > 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 > 金剛骷髏島 > 哥斯拉怪獸之王(同類型的環(huán)太平洋依然凌駕于這幾部之上
和《蝙蝠俠大戰(zhàn)超人》的劇情一模一樣。
天,這莫名的cp感是怎么回事!感覺產(chǎn)糧太太們的二創(chuàng)已經(jīng)在路上了……金剛明明拿著男主劇本但只能屈居二番,東寶實在太霸道了23333……
當你和一位直男在一起,這種類型的無聊電影你一部都不會錯過。
哥斯拉和金剛打架時還得小心不碰到身后的巨幅??東廣告,當代怪獸也不容易啊……
這部證明了一件事,就是華納終於知道要怎麼拍好看的怪物電影了。把無聊的人類戲份減少到只要重點解釋,剩下就是看巨獸們打到毀天滅地就好了。一旦開始打,什麼都無法阻止,不摻入文戲打斷節(jié)奏和在明亮的場景下打(選擇充滿霓虹燈天際線的香港作為決戰(zhàn)地很聰明)能夠看清精準的調(diào)度與戰(zhàn)鬥場面,就絕對值得大銀幕這部兩隻巨獸根本一個攻一個受,有一幕還以為要親下去了,最後哥老吼的那聲是在傲嬌吧
小栗旬努力翻白眼的樣子看出來這錢越來越不好掙了
“哥斯拉瞇著他的雙眼,哥斯拉墊著他的腳尖,哥斯拉守著他的愛戀,一轉(zhuǎn)眼卻又看不見。”——SHE早在十七年前就對這片子進行了劇透。
年度第一爽片,說文戲爛的人也不看看片名,誰跑來看文戲?找準定位才是最重要的
能讓金剛和哥斯拉打上整整一小時嗎,都是去看兩位靚仔互相傷害的。別整人類那些無聊沒用的了好么
全程把我Kong當工具人... 一開始好好的被關(guān)起來研究... 然后被綁在船上被哥斯拉胖揍... 被哥斯拉打蒙還硬給救了回來,扭臉就告訴他機械哥斯拉才是敵人???Fxxk you humans.
巨獸互毆還是很爽的,我覺得大場面比2要好。但是這劇情不就是哥斯拉金剛小兩口吵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機械哥斯拉這個妖艷賤貨偷家,然后小兩口床頭吵架床尾和一致對外嘛!骷髏島靚仔能有什么壞心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