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腐敗民不聊生的晚清末年,宋查理(姜文)憑借其在美國所獲先進知識與孫中山(趙文瑄)合力,企圖推翻滿清。
其后,宋查理留學美國的各具風情的三個女兒學成歸國,老大宋靄齡(楊紫瓊)下嫁商人孔祥熙(牛振華),老二宋慶齡(張曼玉)不顧父親反對追隨了革命者孫中山,老三宋美齡(鄔君梅)則在先是革命者后是叛國者的蔣介石(吳興國)的狂烈追求下成為其婦,三人的命運開始在動蕩不安的政局中隨著對其時的中國最重要的三個男人的命運沉浮。
給這部電影標記“看過”的時間是13年前,那時,未評分也未留下觀感評論,不知當時是否只是看了個熱鬧,13年后重看這部老片卻感慨頗多。
想起之前讀《宋美齡傳》后為宋父宋耀如感到忿忿不平,身為富商,多年暗中支持自己的好友孫中山革命,不但出資出力,甚至不惜攜家眷陪孫流亡日本。
結果他的這位好友孫中山先是向其大女兒宋靄齡求婚(當時孫已結婚,并且已經有了三個孩子),被拒絕后,又秘密和宋家的二女兒慶齡戀愛,遭到宋耀如的堅決反對——畢竟,孫中山足足比宋慶齡大了27歲,早有家室(在宋慶齡之前,孫有4位妻妾,4名子女),在那個政局混亂的年代,在宋慶齡父母的眼中,孫中山很難給女兒安定的生活。
況且,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宋耀如和妻子一直把三個女兒們當兒子養(yǎng),尚在幼年便全部送到美國讀書,宋靄齡13歲便成為了中國第一個走出國門前往美國留學的女留學生,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姐妹三人全是美國頂尖女子學校的學生。
最后,49歲的孫中山為了能和22歲的宋慶齡結婚,和發(fā)妻離婚,宋慶齡也不惜離家出走和孫中山私奔……當時宋慶齡的父親、孫中山多年的好友、追隨者、主要資助者宋耀如剛剛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腎病,因為遭受了好友和女兒的雙重背叛最后更是因胃癌郁郁而終。
拋開革命貢獻不說,孫的行為在任何角度來看都算不上道義,略知內情后,就很難再為其所謂的“愛情神話”而感動了。
也并不同意片頭對宋氏三姐妹的定義——“一個愛錢、一個愛權、一個愛國”。
宋氏三姐妹的出身在當時的中國來說是頂級階層,她們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她們最終的人生走向或許很難被簡單的三個字各自概括。
但以上這些依然不影響我為這部老片打上5顆星,楊紫瓊、張曼玉、鄔君梅,三位頂級華語女星的演繹,再加上姜文、趙文瑄、牛振華做配…在種種限制下,片中的詮釋或許已是在當時所能展現出的最佳,如今恐怕已無法再現。
前有古人,后無來者,且看且珍惜。
曾經,有三個姐妹,她們年紀輕輕,離開父母,在美國相互扶持,度過了美好的學習時光。
后來,有三個姐妹,她們風華正茂,回歸故鄉(xiāng),在中國各行其道,走上了迥異的人生道路。
這三個人就是20世紀對中國歷史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宋氏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和宋美齡。
宋靄齡與孔祥熙聯(lián)姻,家財萬貫、富甲一方;宋慶齡與孫中山連理,獻身革命、追求理想;宋美齡與蔣介石結婚,權傾朝野、呼風喚雨。
三姐妹是如何走上了三條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呢?斯特林·西格雷夫的《宋氏家族》通過對三姐妹生活細節(jié)的追尋和第一手資料的研讀,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比較清晰的線索。
為了讓孩子都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宋查理先后把三姐妹送到美國讀書,正是在漫長的海外求學過程中,三姐妹的性格差異慢慢顯現。
大姐靄齡第一個踏上了去往美國的征程。1904年5月28日,14歲的靄齡跟隨父親的好友乘坐太平洋郵輪公司的“高麗”號輪船離開上海,經歷了重重困難,終于在8月2日后半夜到達了威斯里安女子學院。
靄齡很快適應了國外求學生活,并給老師和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們眼中,靄齡是個嚴肅的學生,她為人性情冷漠,不茍言笑,似乎只有她不在乎穿著打扮。
但也許全校學生中只有她一個人知道那些外在的虛榮到底值多少錢,也只有她能分毫不差地計算出每個女孩的家里有多少凈資產——這些都是她靠腦袋計算出來的。
宋查理的這個女兒沒人能愚弄得了。宋靄齡的成長伴隨著父親宋查理的白手起家史。
因此,她能夠深刻地感受到金錢的力量:貧窮就意味著一無所有,金錢就意味著擁有一切。這一點在年幼的靄齡心中已經根深蒂固。
看到靄齡在威斯里安女子學院成長迅速,父親宋查理決定在1907年夏天把14歲的慶齡和10歲的美齡一同送往美國,這樣三個姐妹團聚,互相可以有個照應。
根據鎮(zhèn)上的圖書管理員路易絲·莫里斯發(fā)現,這兩個中國姑娘都酷愛讀書?!皣烂C點兒的”慶齡喜歡看小說和其他“遠超她這個年齡的姑娘趣味”的書籍。
查理經常給女兒們寫長信、寄剪報,讓她們及時了解國內動態(tài)。慶齡能夠把零碎的信息拼接起來,從而了解孫文艱難曲折的革命進程。
當妹妹美齡還沉浸在穿衣打扮、游山玩水的時候,小小的慶齡早已開始關注國內革命進程,思考中國革命的意義了。
宋家三姐妹都在佐治亞州待了5 年,但美齡正式上大學的時間只有一年。其余的4 年里,美齡都是在各個學校里轉來轉去,人們或是修改校規(guī),或是違反校規(guī),甚至重訂校規(guī),只為了能夠讓她入學。
她曾經居住在校長家里,跟校長的女兒大部分時間玩兒地很開心,但偶爾也會有矛盾。一次爭執(zhí)過后,看到自己女兒埃洛伊塞很擔心傷到美齡的心,校長夫人決定跟美齡談談如何學會原諒別人。
夫人問美齡,表現出如此不雅的一面,自己會不會覺得不好意思。美齡輕輕眨了眨眼睛,快速回答道:“沒什么不好意思,安斯沃斯太太。我還挺喜歡這樣呢。”
另外,上法語課時,她還會隨時離開教室,到校園里轉一圈,原因很簡單:她想出去溜達溜達,并且認為這很有必要。
從這兩點細節(jié)就可以看出,美齡的性格中有任性、打破規(guī)則的一面,而能夠讓這一性格得以保持的利器就是掌握權力。
時光飛逝,三姐妹先后從威斯里安女子學院學成歸國。
當時正值“二次革命”,國內局勢混亂。袁世凱下令拘捕孫文,然后將其處死,孫文便于1913年年底逃到了日本東京。而宋查理與孫文關系非同一般,查理意識到此時唯有舉家離開方為上策,起航前往日本神戶。
一天,查理去了位于東京的中國基督教青年會,這是一個流亡者常喜歡去的場所。在那里,查理認識了33 歲的孔祥熙,并邀請他到家里吃飯。正是這次聚會,孔祥熙深深地迷上了宋靄齡。
孔祥熙身材矮胖,稚氣未脫,長相也不出眾。不過,如果說孔祥熙長相不夠帥氣的話,靄齡同樣也并不迷人。
在一群旅居日本的政治流亡者中,他算是比較講究實際的人。當別人都在大談特談政治烏托邦時,他卻專注于研究貨幣的作用。
對靄齡來說,理想主義不過是蛋糕上面的那層糖霜,蛋糕需要電才能烤熟,而電則需要錢才能買到。長期以來她一直看到錢的威力,對這個道理有很深的領悟。兩人對錢的熱情如出一轍,一拍即合。
而慶齡身在美國之時就通過父親寄來的書信、報紙,密切關注國內局勢,思考著困擾父親和孫文的革命倫理問題。
逃往日本期間,慶齡接替姐姐擔任孫文的秘書,除了進一步了解孫文的革命思想之外,也被孫文的人格魅力所感染。
而此時的孫文,眼看著大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流往日本、抑郁悲憤,需要尋找心靈的依靠,慶齡的出現給他黑暗壓抑的生活點亮了一盞明燈,他們之間產生了偉大的感情。
這是冬天與春天的戀愛:他已年近50 歲,而她才20 歲出頭。慶齡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奔赴這場不被祝福的婚姻殿堂。
美齡從小就愛打扮,出入各種聚會,再加上長得漂亮,追求她的人一直不少,而她的眼光向來很高。
看到自己的姐姐慶齡,能夠嫁給孫文,成為第一夫人,出盡風頭,美齡心中不無羨慕嫉妒之情。
她和蔣介石很早就在一次飯局上認識,但當時的蔣介石只是一個鹽商的兒子、魯莽的兵痞,實足的暴發(fā)戶,根本不在美齡的考慮范圍內。
后來,孫文病危,蔣介石接任,終于成為大總統(tǒng),無論是出于政治考量還是陷于美齡的美貌,他和宋美齡的結合都能幫助他在仕途上走得更加順利。而對于宋美齡來說,現在的蔣介石已今非昔比,做了蔣夫人就意味著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勢。于是,她們的結合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說三姐妹的性格在求學途中已經顯現,三個人的婚姻選擇就更彰顯了各自不同的人生追求。三種不同的人生追求帶領三姐妹走向了三條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越走越遠,終究不得相見。
1944年7月9日,宋藹齡和妹妹宋美齡同機前往巴西治療蕁麻疹。宋慶齡到機場送行。但她萬萬沒有想到,這次送行是她和大姐的永別。9月,宋藹齡從巴西抵美,1946年便正式定居美國。
1948年11月28日,宋美齡由上海乘機赴美,為蔣介石爭取美援。1950年1月13日,宋美齡抵達臺北,永遠地離開了宋慶齡生活的中國大陸。
至此三姐妹天各一方。
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在美國舊金山去世。尼克松和基辛格為了進一步推動中美兩國外交的進程,通過一位與宋子文有關系的美籍華人,邀請在中國大陸的宋慶齡、在臺灣的宋美齡以及留居美國的宋藹齡三姐妹前來紐約參加宋子文的葬禮。因為國內國際的復雜形勢,最終三姐妹都沒有到場,失去了最后一個團聚的機會。
三姐妹中最早離世的是大姐宋藹齡。1973年10月19日,她在美國紐約病逝,享年83歲。
宋慶齡的身體也一年不如一年。在病痛的折磨下,人們就會思念家庭和親人。宋慶齡也不例外,她迫切地想見到遠在美國的妹妹宋美齡。但是當時的大陸和臺灣關系敏感,宋慶齡的這一夙愿最終也沒有實現,1981年5月30日,宋慶齡在北京逝世。
美齡是三姐妹中最長壽的人,也是六姐弟中最后離開人世的。最后的日子,沒有親人的陪伴,孤單的美齡過得并不好,懷著對姐弟們的思念,2003年10月24日,她以106歲高齡告別人世。
靄齡、慶齡、美齡三姐妹之間不能說沒有情誼。生命的最后,三姐妹彼此思念,強烈地希望見到對方,因為時勢、因為命運,最終不得相見。
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很精煉的話總結宋氏三姐妹:一個愛錢、一個愛國,一個愛權。
人生道路的選擇沒有終極答案,宋氏三姐妹的答卷或許能帶給我們一些思考。
推薦閱讀:
作者:斯特林·西格雷夫(Sterling Seagrave),美國知名傳記作家,他的作品曾轟動世界。代表著作有:《黃雨》《黃金武士》《龍夫人》《馬科斯王朝》等。其經典作品《宋氏家族》被美國久負盛名的“每月讀書會”選中,成為全美暢銷書。美籍華人作家江南遇刺后,西格雷夫擔心遭遇同樣命運,從此隱居他鄉(xiāng)。
電影《宋家皇朝》取材自《宋氏家族》一書
本身不錯 但過于拔高宋慶齡且美齡戲份太少了
宋家各個都極傳奇,這電影看起來難免浮光掠影、走馬觀花。煽情也多了些。
挺做作的
宋靄齡活的最自我、最真實。她的每步走的都看似簡單卻很用心。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她對于妹妹美齡的婚姻我覺得是自私的,她看似好意的慫恿宋美齡嫁給蔣介石,借花獻佛、來個順水推舟,利用美玲的婚姻下的一場籌碼,卻實際為了實現她的家族強權夢想。宋靄齡雖不是影片最大的主角,但的確是個狠角色
歷史沒有如果。宋家三姐妹,這個片子,只是一個角度,如若可能幾十年后還會有人拍,估計跟這個有很大不同。好在此片沒有刻意丑化蔣介石。楊紫瓊(靄玲)其實扮相最漂亮,也最實際跟現實。慶齡是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美齡的扮相不漂亮,但可能最有領導力。
太膚淺太糙了。憂郁騷情孫文,土鱉蔣介石,土肥圓蠢孔祥熙,臉譜化的三姐妹,靄齡抖機靈,慶齡圣母心,美齡心機婊,導演你能走點心么?你特么高級黑全場??!ps下雪那是圓明園的迷宮呀。#陪爸媽看劇系列#
一個愛財一個愛權一個愛國,自以為是掌握命運的新女性,到底不過是命運擺下的一顆顆棋子
能如此塑造中國歷史的顯赫家族怕也就只宋家了:按說慶齡活得忠于愛情忠于自由,可她沒孩子,也送走了摯愛孫文;美齡要樣兒,風光嫁蔣介石做第一夫人,聰明美貌能中能西;可到頭來眾人才明白靄齡才是最聰明的那個,所以夫賢子孝。世事哪分對錯黑白曲直,待回首,不過時事造人,身不由己而已。2011.12.10
2011年,我停駐在宋慶齡故居二層樓房她的臥室門口,看著她逝世前睡的床,想著這樣一個女人,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種種悲涼、孤獨和無望的堅守,就越發(fā)感受到歷史的翻云覆雨手,或許是一種牽扯后的哀痛。
7/10。冰天雪地里,宋查理在迷宮的中央教女兒們跳企鵝舞,白雪覆蓋的迷宮視覺隱喻宋家姐妹充滿政治因素的人生舞臺,往后家具由象牙白、少女米色轉為深藍窗簾的冷戰(zhàn)關系,結尾遞送宋美齡病榻的水杯摔碎仿佛凝結歷史,換來癱瘓的宋美齡密林中一聲嘆息,生出今非昔比的感慨。宋美齡吸引蔣介石目光的倩影,騎馬射獵時西裝馬靴、長發(fā)披下昭示對權力的野心,親自去重親談判的她脫下肅穆的黑旗袍,露出大紅衣服點亮整個畫面,可以表現出她的干練和警惕性。當蔣介石邊念圣經,邊撕扯共產旗幟、毀列寧畫像、槍斃和炸彈清剿共黨,平常的家宴交織的卻是宋慶齡險些被車子撞死的殘忍預謀,可以看出蔣介石的無心無德?;槎Y戲涵義:白色出場的賓客中靄齡身著粉紅色更顯新娘的富貴,煙波江上滿載嫁妝的船暗示慶齡革命理想的渺茫,腳上戴珍珠起舞的美齡如同政治明星。
感覺在本戲中完全抹殺宋子文這個人是一大敗筆 ,很多事情都和他有脫不了的關系!縱使國民黨再將相風流,也被一群農民給打敗了。太諷刺了。好不容易才把倭寇趕出國土,疲憊不堪之際,又被對手痛擊。和電視劇《神話》里劉邦的做法簡直異曲同工,保存實力同時利用敵人消耗對手,再趁對手疲憊勞頓利用種種矛
最好的宋家三姐妹,香港導演的優(yōu)點就是能保持中立,雖然宋慶齡戲份最多,但蔣介石也演的有血有肉,而且是我見過最有精氣神的,難以想象青蛇里那個沒有存在感的許仙是同一個演員
后人對三姐妹嫁給“錢,權,國”的任何評論都是有失偏頗的。畢竟很多史實放在那里都可以作證和反駁。不能說她們沒有私心,也不能說她們沒有側重,但她們畢竟都用一生來維系當初的決定。這,就足夠了。
中國歷史真是精彩!絕勝所有的劇本!
其實是值得九分的片子。導演鏡頭語言運用得很好,蒙太奇拼貼,舞臺上的戲,現實中的戲,舊時代女性的小腳已經追不上新時代女性解放的步伐,樂景襯哀情,一船的嫁妝在江上飄搖,貼著紅喜……逸仙和慶齡都是理想主義者,影片沒有故意抹黑蔣介石,但對美齡的形象刻畫不足,蔣不抵抗日本的原因,看見自焚游行的復雜眼神,都有細膩的刻畫——“男人沒有好壞,只有強弱?!钡筋^來活得最聰明的是靄齡,扔玩具她悄悄藏起,戰(zhàn)亂動蕩的年代擁有家庭美滿幸福。爸爸讓我們尋找的新中國呢?三姐妹天各一方。歷史沒有如果。革命就是愛情,愛情也是革命。我二十三歲,自認讀書不少,該片人物形象的刻畫和我對歷史上人物的認知契合,其實傳記片拍成這樣格局已經相當了不起了,片名畢竟是“宋家皇朝”。
粗糙的政治觀念,形而上的臉譜化政治人物刻畫,張婉婷煽情有余,深刻不足。。
氣韻超好的電影!但是節(jié)奏有問題,后半程乏力。姜文演的有意思。張曼玉神了,前一秒少女,后一秒國母,再下一秒就憂國憂民守寡20年。神態(tài)真的無敵!想到現在一群小花們28歲還在演IP神劇和爛小妞電影,能有個表情就叫演技在線,人家28歲演的可是新龍門客棧和青蛇。
1、“男人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強弱之分”;2、那本圣經仔細讀,就像連岳老師學外語一樣;3、“革命是愛情,愛情也是革命”;4、MMMM;5、喜多郎的音樂一如既往出色;6,上海女人。
三姐妹全程英文交流,蔣介石在旁邊一臉懵逼,最終忍不住怒吼在中國請講中國話!2333333333333
姜文是真正的牛逼,只是戲份很少的客串,卻搶盡所有人的風頭,尤其是那個四不像的趙文瑄版孫中山。姜文在《讓子彈飛》里的臺詞,居然早十年就說過了:“我跟你們他媽的革命,斷絕他媽一切他媽的關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