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接近尾聲。第三帝國的心臟柏林在盟軍的猛烈攻勢下已化作廢墟,在短暫的交火之后,成千上萬的蘇聯(lián)士兵涌入這座頹敗之城。躲在掩體下的德國百姓在步槍的威懾下乖乖走出地面,男人的犯下的罪孽轉(zhuǎn)嫁到女人的身上。無數(shù)婦女被強奸,卻沒有任何一個蘇聯(lián)軍官出面制止。 她(Nina Hoss 尼娜?霍斯 飾),是這群備受屈辱的德國女人中的一員,丈夫遠在前線,生死未卜,惶恐無助的她只能一次次忍受屈辱。她將自己委身一位蘇聯(lián)軍官,只為在這惡境中求得生存…… 本片根據(jù)根據(jù)德國女記者同名日記體作品改編。?豆瓣
如果說戰(zhàn)爭中的愛情是淤泥里開出的花。
《沉靜如?!访枘剂嘶ǖ钠嗝?,那《柏林的女人》,無疑是淤泥里的那部分。
改編自一個女記者的日記,真實而殘酷。
二戰(zhàn)后期,蘇軍占領柏林。女主和當時所有的柏林女人一樣,都成了蘇軍報復和泄憤的對象。
良好的教育似乎反倒成了最大的短板,加劇了不堪其辱的痛苦。
她選擇把這一切在日記中記錄下來,也許是為了給自己一個信念,做為活下去的支撐。
為了活下去,女主找到了蘇軍少校安德烈,和另外幾個女人一起,得到了庇護。有了食物和暫時的安全,也有了不得不接待的蘇聯(lián)軍官。
安德烈的妻子被德軍殺害,痛恨德國人,經(jīng)歷暴行的女主則認為蘇軍殘忍而粗魯。這樣的兩個人之間,有侵占,有交易,有報復,唯獨不可能出現(xiàn)的,應該就是愛情了。
然而愛情有一點是像戰(zhàn)爭的,經(jīng)常會突如其來,也一樣無法阻擋。
他們長夜相擁,交換愛與思想。至少這一夜,你不是蘇維埃,我也不是法西斯,我們都是戰(zhàn)爭的孤兒,是命運裹挾中的塵埃,不妨礙一個理解的擁抱。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理解后的吸引讓他們相愛,無論這場愛的布景多么不堪。于是淤泥中開出花來,絢麗迷人,脆弱短暫,開始與結束都不由自己。
安德烈調(diào)任,他們牽手,凝望,眷戀,不舍,女人選擇留下來,離別的話語卻是感謝,她對他說:感謝你給我機會了解你。
女主丈夫回歸,但已經(jīng)無法繼續(xù)在一起,那本曾經(jīng)給予她支撐的日記,卻是丈夫無法容忍的刺,最終選擇離開。
有人說人性只是衍生品,人本質(zhì)上只有神性和獸性。
戰(zhàn)爭與愛情,大概都源于獸的那一部分吧。
然而愛戀,卻在其中停停走走,慢慢閃現(xiàn)出神性的光芒,為我們驅(qū)散,那些叫做絕望的黑暗。
這些德國女人,有幾個不支持她們的丈夫,兄弟,父親在東線的“勝利”?
她們的男人打敗了蘇聯(lián)人,就會去強奸屠殺蘇聯(lián)女人。
她們支持這樣的一個邪惡的目的,那么戰(zhàn)敗被蘇聯(lián)人強奸被殺,就無可厚非了。
圣經(jīng)有云:那動刀的,必被刀殺。
雖然這些年德國佬一直想通過影視作品給自己洗白,但給我的感覺就是:滑稽。
就像一個黑煤球,總想變成白的,跑到灰堆里滾來滾去,變成半黑不灰,實在有趣。
“柏林的女人”是一位納粹軍官的妻子,她是一位才華洋溢的記者,她記錄下了自己作為一個女人,在德國戰(zhàn)敗之時,在被蘇聯(lián)紅軍接管的柏林的生存日記。
電影在結局展示了這部記實體小說《柏林的女人》在德國所經(jīng)歷的遭遇,非常值得一提。
Die Erstauflage traf 1959 in Deutschland auf heftige Ablehnung und der Autorin wurde vorgeworfen, sie habe ?die Ehre der deutschen Frau beschmutzt“ und das Buch sei eine ?Schande für die deutsche Frau“. Von den emp?rten ?u?erungen und feindseligen Reaktionen überrascht, untersagte die Autorin jede weitere Ver?ffentlichung bis zu ihrem Tode und lehnte auch für die Zeit danach die Nennung ihres Namens ab. Danach geriet das Buch in der ?ffentlichkeit für Jahrzehnte fast vollst?ndig in Vergessenheit.
小說1959的第一版遭受到強烈的拒絕,作者被指責“玷污了德國女人的榮譽”,該書是“德國婦女的恥辱”。作者對這些憤怒的聲明和敵對的反應感到驚訝,她在死之前都被禁止再發(fā)表任何作品,她的名字也不允許再被提及。在那之后的幾十年里,這本小說幾乎被公眾完全遺忘。
后續(xù):雖然這部小說在80年代以匿名的形式被允許出版,但是仍有很多內(nèi)容被刪減。直到2003年,作者去世兩年之后,《柏林的女人》才得以以完整的形式出版,并且在出版后的數(shù)月都蟬聯(lián)銷售冠軍。
這部記實小說的作者叫做Marta Hillers。
為什么一個德國納粹軍官的妻子就不能對一個充滿理想主義的蘇聯(lián)紅軍軍官產(chǎn)生感激和愛情?
她無法不愛自己的國家,無法不愛自己的家園,也無法不愛自己的丈夫,即使是罪孽深重的納粹,即使戰(zhàn)爭讓一切都變了味兒,即使“愛”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愛”,但是因為她必須要守候家園,因為她必須要等待丈夫回來,所以她必須得活下去。可是即使這些都是無法選擇和必須去做的事情,她也不能欺騙自己,更不能忽視已經(jīng)知道的真相。
如果一個納粹在內(nèi)心深處鄙視所有女人包括自己的妻子,而一個蘇聯(lián)紅軍因為她的才華而喜歡和尊重她,如果一個納粹把自己妻子遭受的所有不堪的苦難看作是一種恥辱而拒絕面對和接受她,而一個蘇聯(lián)紅軍明明喜歡她卻沒有想過要從她那里得到什么、甚至為了保護她失去了自己的命。
她即使是一個戰(zhàn)敗國的女人,她即使是一個納粹的妻子,她為什么不能愛上“占領”她國家的“敵人”?因為她不是納粹,她不是他們,她沒有義務去承擔她的丈夫和她的國家犯下的罪惡,恰好相反,她更是一個戰(zhàn)爭的受害者,她最有權力用任何方式讓自己生存下去,只要這是她個人的意志和她的選擇。既然她是一個有著堅強和獨立意志的個人,那么她為什么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羞恥?為什么要恥于承認自己真實的感情?
無名女人日記或者上校的女人,這不是在講苦難和強暴,這是在戰(zhàn)火掩蓋下含蓄地講述一個愛情故事.人物們因為日記的真實而真實,但影片中的上校沒有毛子味,完全表現(xiàn)成一個德國軍官了.最后在全蘇聯(lián)官兵眼前牽所愛人的手,回去以后必然死在斯大林的凝視下吶.估計是糟糕的德語字幕害了片子的豆瓣評價吧
所有的丑陋,源自戰(zhàn)爭。所謂的愛國主義和民族大義不過是暴力和奴役的借口。而女人,無可避免的成為注定要失敗的男人們的最后的暴力對象,一遍又一遍
電影音樂非常的棒,仿佛傾訴著戰(zhàn)爭的痛苦。影片的鏡頭干凈精致,一如以往的德國電影。戰(zhàn)爭中沒有勝利者,俄軍令人發(fā)指的強奸,女人們?yōu)榱松捻槒?,自己丈夫的不理解,一切的一切都是?zhàn)爭的悲劇。但影片節(jié)奏緩慢再加上云里霧里的字幕,讓影片的觀賞性大減,不過影片所展示的真實的歷史算到位了。
和《南京,南京》類似,但明顯更透徹
切入點很好,不像一涉及慰安婦的電影就賣慘,但是主題過于分散。
每個情節(jié)都值得深入探討。二戰(zhàn)片常常表現(xiàn)的人性,片中都有涉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有[鋼琴家]那種詩意的慘烈,怎么分這么低呢?
戰(zhàn)爭,把罪孽的報應轉(zhuǎn)嫁到了女人身上。很悲哀的一部電影,讓人看得心酸。唉……女人,為了世界,你犧牲太多了。
該高潮時就高潮,很有力度
11分鐘段,一位蘇軍士官扭身對身后出現(xiàn)的德軍掃射,而這位德軍身后其實還站著一位蘇軍士兵,這士兵沒被流彈擊中,還走向前來給倒下的德軍補了機槍!!其實這種電影看多了會萌生“還不如德軍勝利了好呢,至少德軍軍紀要好一點點……”,但也許那時也就換看《莫斯科的女人》了
“不管是瘋狂的蘇聯(lián)士兵,還是女主人公的丈夫,自殺的家庭男,都反映了男性的毀滅力。相比于女人,他們更難放下仇恨和自尊,找到寬恕與和解的力量……對于他們來說,只有以暴易暴,破碎,斷裂,沒有愈合,重生!”這篇寫得真不錯~不管德國還是俄國,男人還是女人,“都是戰(zhàn)爭的孤兒”。
當你國家被敵國殺了三千萬人口的時候,你沒資格要求他們保持道德和人性。
顛覆三觀的電影。這是我看過最震撼的戰(zhàn)爭影片,已經(jīng)提前預訂了我的年度最佳。覺得豆瓣評分不太高的原因可能是糟糕的字幕翻譯,去人人下載外掛字幕觀影體驗會更好。1、戰(zhàn)爭、人性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2、幸存下來的柏林女人,都展示了超人的堅強。他們甚至可以在一起大笑著談論被輪奸的經(jīng)歷,見面打招呼都變成:幾次了?你可以說這是不要臉,不知羞恥??稍谖已劾?,這就是生存力,令人敬畏。男人更難放下仇恨和自尊,找到寬恕與和解的力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其實更脆弱。對于他們來說,只有以暴易暴,破碎,斷裂,沒有愈合,重生!女人真的比男人更善于容忍、變通。展示了一種“活下去”的信念,一種生命本身的尊嚴。讓我有種感覺,“寧為瓦全,不為玉碎”,同樣是一種高貴。3,比強奸她們更讓她們接受不了的是強迫她們慶祝德國戰(zhàn)敗。
“納粹臭名昭著,納粹一旦撤離,被占領區(qū)人們對待所謂的“奸細”的手段,也并不比納粹溫和?!?/p>
果然不能隨便挑個非CC出品dvd就拿回來看。。。 片子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拍戰(zhàn)爭背景的片子不帶一面打著人性牌一面扮演受害者的,這本來就是沒人是真正意義上的好人,每一個人又都是相對無辜的事。
試圖揭露蘇聯(lián)紅軍強奸婦女的丑惡罪行,其實只能說明一個道理,就是翻身農(nóng)民比財主都惡毒。能把這題材拍得這么難看,這導演算是有點道行。
“陽光法國”版字幕翻譯很爛!最好看“威信”版的,切記!本片在網(wǎng)上被宣傳為“揭露蘇軍在柏林暴行”,但我看過后卻發(fā)現(xiàn)實際上并不是如此,片中的蘇軍在西方電影中已經(jīng)算夠正面了,“暴行”只是他們個性鮮明的一部分,蘇軍也是人,也愛好音樂、跳舞、喝酒……作品改編自一個柏林女人的日記
戰(zhàn)爭是野心家挑起來的,受傷害的卻是無辜的普通人,珍惜我們和平的生活吧。
戰(zhàn)爭實現(xiàn)男人的夢想和野心,而女人們卻在承受屈辱和傷害。不管是戰(zhàn)敗國還是戰(zhàn)勝國,女人都是犧牲最大的。佩服那個年代里堅強活過來的女性,她們的經(jīng)歷讓人動容,恥辱的不該是她們,而是那些帶給她們傷害的人。
我想同情你,可你不值得同情。因為這是戰(zhàn)爭,因為你是侵略的一方。
”Der Krieg verwandelt die W?rter. Liebe ist nicht mehr das, was es war. Und trotzdem wünsche ich dass mein Mann die Frau wiederfind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