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s樂隊由拉塞爾·梅爾、羅恩·梅爾兩兄弟于1972年創(chuàng)立。該片記錄了Sparks樂隊幾十年的職業(yè)生涯和影響力。
在愛爾蘭高威的Palas電影院中看的一部音樂紀錄片。之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樂隊,特地找來他們的音樂,非常電子化的曲風。而且,兄弟二人也是非常獨特的組合,說是兄弟,可是長得卻不怎么相像。
紀錄片以樂隊的作品為主線,穿插著對于不同人物的采訪,回顧了樂隊的創(chuàng)作生涯。
他們的曲風卻是有點獨特,記得一位采訪對象描述當年仍然還是一個孩子的他,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他們表演時的詫異與不解——這一對古怪的歌手究竟在搞什么鬼?
他們確實古怪,游走在新奇的邊緣地帶,有著對于性別身份的獨特詮釋,應(yīng)該說,他們用音樂表達著人類內(nèi)心的某種令人著迷的怪異與獨特。
They are weird, but delicious!
and slightly horny, 或許,這正是所有真正藝術(shù)創(chuàng)作者的正常狀態(tài)。
驚喜之處是他們曾于電影大師雅克?塔蒂有所合作,當然也曾經(jīng)歷過長達六年的低潮期,但是他們終于重返舞臺,再次用音樂為聽眾帶去異樣的驚喜。這需要非同凡響的毅力與對音樂與創(chuàng)作的誠摯熱愛。
火花兄弟,正如他們的名字,不斷地迸射火花,迸射創(chuàng)作的激情與魅力,抗拒著時間,超越自我。
電影的最后,仍是兄弟倆坐在鏡頭前,接受采訪。記得最后,弟弟撕扯下偽裝的面具,背后竟是哥哥的臉,或許,藝術(shù)正是一場自欺欺人的騙局。我們總是希望在藝術(shù)里找到自己幻想的客體,而他們的創(chuàng)作正是供養(yǎng)我們幻覺的絕佳迷藥。
Edgar Wright豐富的風格和表現(xiàn)方式與樂隊的奇異調(diào)子很契合。簡要敘述樂隊的歷史,不斷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和打破期望大概才是保持活力的關(guān)鍵,幽默感大概也可以補充生命力。故事一直講到Annette,不知什么時候有機會看到。
How fun!!!!!Eccentric, enigmatic, so talented, so cute, and so genuine. Sparks跟Edgar Wright太搭了。很難坐得住,感覺有電流穿過身體,立刻就想跳起來。(中途仿佛看到夏穎
Truly inspiring 他們是為音樂而生的人 不創(chuàng)作是不可能的 妥協(xié)也是不可能的 愛他們專輯的封面 和四個多月瘋狂演唱會 這個故事由Edgar 來講就特別有意思
anthology+an appreciation ,不過沒談創(chuàng)作
8.3/10 Sundance2021Virtual 火花樂隊粉絲頭子(們)齊心協(xié)力以Chronological Retrospective形式為Sparks做的一次Visual Archive來瘋狂吸粉,至少我現(xiàn)在就很想從Ebay上開始囤他們的黑膠唱片。好的藝術(shù)家不僅要音樂搞得好還要搞點視覺設(shè)計,中后段略有冗長,似乎可以更多插入一些休息點/片段來舒緩。更加期待卡拉克斯的《安妮特》了,希望能彌補哥倆之前和雅克塔蒂與蒂姆伯頓合作未成的遺憾。
8分,Edgar Wright 又一次展現(xiàn)了自己非凡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一部相當好的音樂紀錄片 我身邊的小白朋友看完后立刻成為腦殘粉
超愛超愛愛愛愛愛愛愛愛,什么時候我可以有這種1%的嗅覺
全程。。都是為音樂和它背后的樂隊快樂得心里滿滿幸福快要哭出來的感覺。。并且,真是兩個好好的人啊。看他們 一點點變老,些許心酸,看到6年不易那里也有點眼紅。創(chuàng)作的不容易只能猜想,但。。。太愛了這部電影。雖然,這可能是 我們最后一部 一起看的電影了吧。
世界上最偉大的組合
3.5
關(guān)于火花樂團的流水賬……有人創(chuàng)造藝術(shù)為了滿足資本,有人創(chuàng)造藝術(shù)為了滿足自己。滿足了資本的贏了現(xiàn)世,但滿足自己的才有可能贏過歷史。7
#8.23 PictureHouse#
之前看MV的時候就覺得Ron的氣質(zhì)好像一只可愛的竹節(jié)蟲。
超長《安妮特》預告片!導演把自己拍得蠻帥的。
只是為下周看「Annette」預熱 在完全不了解Sparks的基礎(chǔ)上看了這部紀錄片 可能就類似于片中從沒見過電腦的人聽「Computer girl」的感覺吧 但從視覺和訪談提煉出weird, hilarious, but beautiful的tag的確更能吸引觀眾去深入了解這個寶藏樂隊:他們音樂的形式是安迪·沃霍爾式的 內(nèi)核是戈達爾式的 主題是(戲謔)伯格曼式的 聽感是塔蒂式的 靈魂是蒂姆·波頓式的 創(chuàng)作速度是卡拉克斯需要學習的 而迷弟埃德加·賴特需要在短短兩小時講完偶像近五十年唱作生涯的840首歌 可想而知面對龐雜(每首都好聽)的素材有多么難以取舍 好在他憑借著與偶像相合的氣質(zhì)交出了一份還算滿意的答卷:What is Sparks?Wright is Sparks!
本片作為一部Sparks這樣一個多次推陳出新、“東山再起”的樂隊(沒想到還是校友)的編年體傳記已經(jīng)相當有精彩,諸如定格動畫的各種小花活的加入也讓影片更加妙趣橫生
埃德加賴特作為Sparks的死忠粉,通過訪談重述了Sparks橫跨幾十年的音樂生涯,采用的表現(xiàn)形式豐富多樣(影像素材、粘土動畫、線條動畫、電影混剪等),盡量讓這部紀錄片從視覺上看起來更為有趣。原來Sparks也是隨著新浪潮成長的那一代影迷,愛戈達爾,也愛伯格曼,差點跟雅克塔蒂合作一部電影,如今和卡拉克斯合作《安妮特》也算圓滿了最初的電影夢。
一個音樂小白在了解了火花兄弟后,深受震撼的不在于其音樂才華本身,而是從不安于現(xiàn)狀,大火也罷,大冷也無妨,他們總想改變,做不一樣的音樂。變化是火花兄弟恒古不變的創(chuàng)作主線,其音樂也因此常新,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火花樂隊以一對親密又迥異的兄弟為核心。弟弟拉塞爾?梅爾,帥氣活躍主唱;哥哥羅恩?梅爾,酷似希te勒或者卓別林木訥鍵盤。他們一出現(xiàn)帶來的就是“怪咖”、“非主流”、“受歡迎”的標簽——表現(xiàn)形式和音樂輸出都充滿了怪異風趣,但其中從不缺乏睿智的觀點。他們是經(jīng)年高產(chǎn)的樂隊,跨越50年、25張專輯、近500首歌,從另類搖滾、朋克、慢搖、電子樂、結(jié)合了古典樂的說唱、流行搖滾、影視音樂……不停變化的風格。這樣的改變也曾經(jīng)讓他們的粉絲失望,讓他們被樂壇一次次視為新人,但他們仿佛就是始終都有著改變的能力與欲望,如火花一樣,不斷點燃,不斷地重新開始。沒有成功能滿足他們,沒有失敗能嚇跑他們,他們一直依照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在向前邁進。大大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