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愛的味道
這是一個男人為一個孩子帶來的童話。 就算全世界都認為他游手好閑邋遢猥瑣,至少在小男孩心中,那個有菊次郎陪伴的夏天永遠是最美好的。 搖搖天使之鈴,就會有天使來到身邊。誰會想到這個終日騙吃騙喝滿嘴粗口的中年男人,也會說出這么美好的謊言呢。白色的沙灘,菊次郎坐在正男身邊,正男低聲抽泣著,小手里攥著淡藍色透明玻璃的天使之鈴。風吹鈴聲響起,小男孩沒有看見天使,我看見了。他穿著白色襯衣,臟兮兮的褲子,還有一頭亂糟糟的頭發(fā),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守護著男孩小小的心。 沒有找到媽媽也沒有關系,正男會堅強起來的。多年后,正男會忘了那個住在海邊小屋里的美麗女人的面孔,但清爽的海風和白色的沙灘永遠留了下來。 一路上正男做了無數(shù)噩夢,饒舌的女人們,穿紅衣的變態(tài)男人,亂舞的妖怪。夢里的媽媽沒有來救他,醒來后見到的都是菊次郎。做個有八爪魚和玉米地的夢吧。感謝菊次郎和路上邂逅的三個男人。還有另外一個世界的,這世界里沒有我們的媽媽,卻有北斗星的童話和裸體紅綠燈的游戲。 未來某天當他說,小子,我?guī)闳フ覌寢?。即使知道賭自行車輸?shù)魰涣R,可能兩天兩夜等不來一輛車,也許還要被廟會的混混揍,但還是會立刻背上天使翅膀的小包,心甘情愿地跟他走。我們一起去海邊,去流浪。
2 ) 你不懂我,因為我是摩羯座。
北野武是我唯一的偶像,但《菊次郎的夏天》不是我最喜歡的片子,我心血來潮看看差評,又看了好評,又看了熱評。毫無疑問,很多評論有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整篇評論跟片子的關系就只有一個片名了。另外一些評論也充斥著中種種誤讀。我沖動之下也就想寫些廢話。
“你不懂我,因為我是摩羯座”是姜文跟無聊記者說的。北野武和姜文都是摩羯座,兩人在“大佬”質感方面有一定相似之處。
馮小剛寫過一篇《淤出來的聰明》,他寫到姜文“太聰明了”。
島田洋七寫過一本《我與北野武》,他提到北野武“太聰明了”。
不過,與其說是“聰明”,不如說是“努力”。姜文和馬曉晴打賭是為某電影主演究竟是誰一事,而這部片他看過七遍。島田洋七也說到一件事,北野武的家里很多書,他喝酒到凌晨,回家不是睡了,而是讀書。
一口一個馬鹿野郎的北野武大爺,他讀書的樣子,是有點兒叫人難以想象吧。
說重點。
1.不是懷念他爸
第一,菊次郎不是那小孩兒的名字,那小孩兒叫正男,這個名字在片子剛開始就提到了。
第二,菊次郎是北野武他爸的名字,但不代表他在懷念他爸。
北野武和母親的關系特殊,但比較而言,父親就是缺失。
所以,這個片子并不是在懷念他爸。
菊次郎唯一一次帶北野武出去玩兒,在路上遇到了美國大兵,菊次郎對美國大兵低眉順眼的樣子讓北野武感到屈辱。
父親是缺失的,本片或許不是懷念父親,而是替自己的父親彌補自己已缺失的父愛。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或者父母某一方視責任為無物,無限的缺失,你會無數(shù)次幻想“如果我爸/媽能……該多好啊”這件事。
這才是北野武創(chuàng)作的初衷。
同時這也是一個父愛教學片,片子里的菊次郎是一個男人,但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不是《美麗人生》,不是《偷自行車的人》,不是《幸福來敲門》,不是《我是山姆》,不是《不能沒有你》。
他就是一個挺糟糕的人,對的事情很少做,不對的事情也做不好。
但他的心是好的,是善的,是關懷正男的。
這也是我們對父母的期待——哪怕你很不好,你沒有高山的偉岸,沒有大海的內涵,你什么都沒有,只要你愿意陪著我,陪我去公園玩兒,帶我去吃好吃的,我在學校被老師罰站,你能不罵我,能聽我說說我的委屈,就多好啊。
不是嗎?
2.不是不愛母親
片子里菊次郎去養(yǎng)老院看自己的母親,他離得很遠,隔窗戶看看就走了。
他看得面無表情,所有情緒都是通過久石讓的音樂揭示的,這里出現(xiàn)的應該是叫《mother》的那首。
北野武和母親的關系特殊,點在于他媽對他管教嚴厲,讓他學工科,他成了當紅藝人以后,母親每個月問他索要若干生活費,他覺得母親貪得無厭。
北野武母親去世之前,給他留下一封信,內容大概是兒子你生性放蕩,我怕你哪天落魄了沒錢花,這些錢媽媽都給你攢起來了。
這個事兒一直被誤讀成是北野武和媽媽的關系不好。
實際上并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模式,有些人家里從來沒有爭吵,但關系真的好嗎?冷漠能吞噬靈魂。
北野武在母親去世后上節(jié)目,說起來母親的事,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無論彼此有多少誤解,多少痛苦,那都是真正的母愛。
父母,不可能24-7的遮蔭蔽護,讓你生活在溫室無菌艙,那樣要么你會死,要么你會害別人死。
所以正男風餐露宿,餓上兩頓,有什么呢,這都無所謂,這都比他一個人在家做暑假作業(yè),一個人踢個皮球好多了。
菊次郎做得沒有錯,這才是真正的人生。
又跑題了。
我個人認為北野武的點在于,他愛媽媽,媽媽也愛他,但他們各自棱角分明,彼此差異太大,距離一近就有矛盾。
也許你們能明白,有一個人,你會在深夜想念他們到流淚,但一見面就是爭執(zhí)不休。
你只能遠遠看看他/她過得好不好,你希望他/她好,但那是他/她的人生,你只能觀望。
你的父母都是獨立的單個的人,再彼此干涉都是徒勞的。
讓你的家人過他們喜歡的生活,祝福就夠了。
3.從理想/夢想/幻想,到泡影
北野武在現(xiàn)實中并不能做到對自己的孩子這般付出,如此耐心。
甚至在花絮里也可以看出,北野武和那個演正男的小孩兒關系并不親密。
就是說,源于對父母的失望,而樹立起自己要成為絕佳父母的理想,但是結局總是失敗的。
因為你總是要受到父母影響的,曾經的夢想也只是毫無實際憑據的幻想,我們只了解自己的父母,別人的父母再好,都是傳說。
所以最后,都是泡影。
做人是難的,無以自處,何以與他人相處。
做父母是最難最難的,你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無知,才發(fā)現(xiàn)世上有那么多的矛盾,有那么多的黑暗。
你更加無以自處。
如何偉岸,如何堅強。
生活是一個個的細胞,未成組織,未成器官,未成系統(tǒng)。
只有夢能成,只有電影能成。
4.符號
前文所述菊次郎帶北野武玩兒,路遇大兵的事情,也就是北野武電影中出現(xiàn)黑人的原因。
在《雙面北野武》中有,《極惡非道》里就更明顯了,拍兇殺照片威逼大使館的黑人,用蛇恐嚇他,把他和死尸拉到荒郊野地,讓他把死尸埋了,又不帶他回去。
黑人是一個符號,是北野武的發(fā)泄口。
北野武電影中的常見元素還有很多,這些元素都和他自己有關。
比如《3-4x10月》里有棒球賽,他中學時效力于棒球隊,島田洋七也打棒球,也說相聲,所以他們是朋友?!稑O惡非道》快結尾的地方,大友(北野武飾演的角色)在獄中被捅死的時候,當時操場上也在打棒球?!稑O惡非道2》,大友更是用棒球場自動發(fā)球器打死了石原。
北野武練過拳擊,說過相聲,《壞孩子的天空》里面都有體現(xiàn)。
他學過踢踏舞,《菊次郎的夏天》里有,《座頭市》里面更是大秀東西結合的踢踏舞。
他做過出租車司機,《兇暴的男人》里奪過方向盤,《花火》中改車專家,《雙面北野武》中又飾演出租車司機。
在《導演萬歲》中有一句說蛋黃醬拌在飯里很美味的臺詞,在《阿基里斯與龜》中阿基里斯的朋友一激動就擠了自己一身蛋黃醬,他可能就是很喜歡蛋黃醬,而不是千島醬、沙拉醬、花生醬、果醬。
枯山水和浮世繪就不用提了。
總而言之,他畫一百幅畫,都是他自己;講一百個故事,都是他自己;拍一百個電影,都是他自己。
這就是摩羯座。
《雙面北野武》是北野武夜半三更的噩夢,《太陽照常升起》是姜文艷陽高照的白日夢。
就是這兩個片子,這兩個評價頗低的片子,最是我說的主題。
一個聰明且智慧的摩羯座有資格飛揚跋扈,有資格口出狂言,沒有人愿意跪舔,但站著把錢賺了需要真本事。
真本事是靠努力得來的,“大佬”是結果,不是原因。
姜文不是追求安紅的趙小帥,北野武也不是胡攪蠻纏的菊次郎。
你不懂我,因為我是摩羯座。
————————————————————————————
以下,2013.12.31的補充。
最近看了貴,字數(shù)少,還是豎排的臺版書《菊次郎與佐紀》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772077/,這本書主要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講母親,第二部分講父親,第三部分是母親的葬禮,第四部分是哥哥北野大(淑德大學的教授)寫自己的弟弟北野武。
第二部分對父親的描寫還是很溫情的,讓我一度認為自己誤解了北野武和父親的關系。
但是這一部分的結尾有個顯眼的說明,說這一部分“純屬虛構”。
這本書最開頭有好幾篇磨磨唧唧的作家、導演寫的序,有一個人對這個純屬虛構的看法是,寫了真話,又不想被別人認為是真的。
我倒覺得是扯淡,北野武有什么不敢說的真話呢?他寫起母親來更加犀利和真切,不也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嗎?
我覺得這部分還真就是虛構的,就像《菊次郎的夏天》,也是虛構出的父子關系。
說到父子關系,菊次郎和正男只是類父子關系,大家都能看出來這是個尋母三千里的故事,但有人質疑過正男真正的父親去哪兒了嗎?北野武完全把父親藏起來了,因為表達不出來。
講出來的故事雖然有悲劇色彩,但起碼還有故事,腦袋豁個大口子,大家都能看出來疼。沒講出來的才真是內傷,捂著胸口隱隱作痛。誰都看不出來,只能自我消解。
這本書里有一段金句。
“我認為,一個人是不是長大成熟,由他對父母的感情方式來判定。當你面對父母,覺得他們「好可憐」、「很不容易」時,就是邁向成熟的第一步。不論多大年紀,還把「不能原諒我爸」掛在嘴上的人,充其量還是個小鬼?!?怎么說呢,他覺得自己的父母可憐、不易,但他自己呢,過得好,過得容易嗎?
無論是家庭關系,還是別的,我想,有些內心的糾結不是年齡增長就能釋然的。
————————————————————————————
以下,2020.9.28的補充。
三天前,本片在大陸上映,我這老評論也又被看了若干回。
寫下評論的時候我24歲,現(xiàn)在我31歲。對于正文沒什么要談的,但想談一下結尾這句“內心的糾結不是年齡增長就能釋然”。
我的看法不同了,年齡增長可以釋然。有意思的是,前提竟然還是努力。
努力生活,努力工作,努力學習如何努力生活和工作,然后方可做真正的自己,不被任何人影響,照顧所有人。
————————————————————————————
以下,2020.11.5的補充。
9月28日提到對父母的釋然,十三天以后,我爸爸去世了。非常突然。
應該說是一個殘酷的巧合。
很多遺憾,很多自責。
如果可以改寫過去,我會選擇再多點努力,再早點釋然。
3 ) 《菊次郎的夏天》B面
一
毋庸置疑,《菊次郎的夏天》不但是北野武最好的力作,也是世界電影史上難得的經典。可惜的是,就像沉迷愛情的人們很難精準表達愛情的美妙一樣,很多觀眾也說不清他們究竟被這部電影的什么“蠱惑”了,以致當電影結束時,眼中噙著傷感的淚花,臉上卻綻放欣慰的笑容。這種怪誕表情,正是經典電影應該收獲情境的一種,它比掌聲更具說服力。
“菊次郎,他媽的,快滾吧。”影片最后,北野武大叔樂呵著說出這話,相信很多人會大吃一驚。為什么?大家都以為菊次郎是那個小男孩,哪想到竟是北野武大叔扮演的武田先生?以幽默著稱的北野武,在這里似乎給觀眾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其實,這不是玩笑,而是整個故事的主旨所系,就像韓國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事情》有A面、B面一樣,北野武這個故事也有。當觀眾已為A面《正男的夏天》感動得淚笑失常時,北野武突然拋出故事的B面:《武田的夏天》,并且告訴大家,B面才是他最想表達的。《比悲傷更悲傷的事情》說了A面再說B面,顯得拖沓,而神奇的北野武把B面就藏在A面之中,簡潔而含蓄。
那么,他的B面究竟說了什么?
現(xiàn)在,先讓我們對武田——也就是菊次郎,來一個形象定位,這很重要。
很多人對菊次郎的定位是不準確的,稱他為不擇手段的老流氓、不論是非的老惡棍、睚眥必報的小市儈、見人就橫的混世魔王,等等。其實,他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二愣子:智力稍低于一般人,行動稍拙于一般人,懵里懵懂的,老像個長不大的孩子。
菊次郎第一次出鏡被很多觀眾忽略了,其實那是B故事的開始,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菊次郎的妻子擺出職業(yè)母親的面孔,把三個吸煙男生訓得茫然無措。身邊的菊次郎則勾著頭,一副白癡模樣。當妻子扯了扯他的衣袖,他突然抬頭,笑著伸出兩根手指,吊兒啷當?shù)鼗瘟嘶?天真的笑容和滑稽的舉動,跟他的年紀一點都不相符,二愣子的形象,一下便躍然屏上。讓我想起了《阿甘正傳》中的阿甘。與菊次郎智力相當?shù)陌⒏蕝s表現(xiàn)得那么善良、真誠、友愛、仁義,而菊次郎卻被觀眾誤認為是老流氓、老惡棍、小市儈、混世魔王,這是為什么?
最根本的原因,弱智阿甘是在母親溫暖的羽翼下長大的,而弱智菊次郎的母親卻跟人私奔了。沒有母親的愛護和規(guī)導,從小飽受社會蹂躪的菊次郎根本無法對紛繁復雜的世事進行道德判斷和價值整合,社會塞給他什么,他就給社會反映什么。從某種意義上講,弱智菊次郎就像一面膚淺的鏡子,他所呈現(xiàn)的一切丑陋,其實都是社會打在他身上的烙印。換句話說,他身上的丑陋就是這個社會的丑陋!現(xiàn)在的他,表現(xiàn)得有多混賬有多差勁,其實就是當初他一點點長大時,有多少流氓、惡棍、市儈、混世魔王曾對他有多混賬有多惡劣!
菊次郎雖然把市儈流氓的那一套不加消化地全般照抄下來了,但依然改變不了他二愣子的本質,莫說他那副拉虎皮作大旗的恐怖紋身在后背,就算紋到臉上來,恐怕也無濟于事。不按牌理出牌,對于一個真正的流氓來說,是行得通的,因為真正的流氓知道什么時候可以不按牌理出牌,但對于一個二愣子卻行不通。因為二愣子凡事都不按牌理出牌,不懂得選擇時機,相信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二愣子菊次郎時不時就會被痛扁一頓。
有人說菊次郎被他妻子管得死死的,也太懦弱了,太沒有男人的尊嚴了,可實際上菊次郎碰上他妻子是他莫大的福分。妻子的母親嫁了三次,自然也有一個不幸的童年,可生命就是這么奇怪,有著不幸童年的女孩,長大后,有些會比一般女人表現(xiàn)出更強烈更蓬勃的母性來。而童年不幸的男孩,很多卻長得沒頭沒腦、冒冒失失的,像永遠也不會成熟的大孩子。上帝讓他倆結合,簡直是對他倆不幸童年的一種愧疚性補償。在妻子的庇護下,菊次郎一定避免了生活中很多麻煩,并重新獲得了一種近似母愛的情感。而從小失去母愛的女人,在給予他人母愛的時候,也一點點抹平了內心深處來自孤寂童年的那份遺憾。
這也是《菊次郎的夏天》成立的前提,要不然,哪個女人會莫名其妙打發(fā)自己的老公,帶著一個不相干的小男孩花幾天時間閑逛呢?
二
女人對正男的奶奶說菊次郎喜歡小孩,那是女人看清了菊次郎大孩子的本質。讓一個大孩子帶著一個小孩子,旅途當然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快樂。這一點,也許在出發(fā)之前,女人就預計了。
在塵世中滾打摸爬了多年的菊次郎卻并沒有看清自己的本質。他答應帶正男旅行,并不是喜歡正男,而是因為可以獲得五萬日元,還有幾天無天管、無地收的日子。
是隨后的游泳、坐船、釣魚等活動,才讓二愣子與小男孩逐漸走近。再然后是熱戀中男女那些快樂得要發(fā)瘋的游戲,才把菊次郎真正帶回童年。我們知道,成年男女很容易被熱戀帶回到生命最初的那種快樂中去,惟其如此,女人才會樂不可支地把三個橘子拋得眼花繚亂,男人才會炫技似地把機器娃娃表現(xiàn)得惟妙惟肖。
很多人著迷于北野武的小道具:背包上斜插的太陽花,頭頂上高撐的洋芋葉,叮當作響的天使之鈴,還有原野上綠意浩沛的植物,以及迷離的夏風,喧嘩的海浪。不少人也許忽略了菊次郎帶小正男見媽媽那幕,那一幕其實非常精彩,簡潔而雋永。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二愣子是如何帶著男孩找媽媽的?
擂門,直截了當?!鞍パ?跟相片一樣漂亮啊!正男,我們總算找到你媽媽了!”“我可告訴你,帶你兒子來,我可是吃了不少苦頭,也花了不少錢,說什么你們也得補償一下吧?哦,這是你丈夫?一看就是個有錢的!”……
菊次郎卻在一直徘徊在陌生的家門口,不忍上前。為什么啊?因為那一刻他已經徹底從一個偽流氓、二愣子,變成一個手足無措的大男孩。面對正男媽媽的新家,他一定想起了很多前塵往事。在過去不堪回首的歲月,他有沒有找過自己跟人私奔的媽媽呢?是否曾見過極不愿見到的一幕?是否曾被一個新家庭推推搡搡、罵罵咧咧地排除在外?正因為這樣,簡單的舉動,對心有余悸的大男孩來說,才會變得這么難。
果不其然,歷史再次重演。正男的媽媽已經有了一個完美和諧的新家,正男成了多余人,大男孩只能帶著小男孩黯然離去。小男孩嗚咽著,淚在臉上;大男孩一臉麻木,淚在心中。等海風一吹,心有不甘的大男孩又想返回質問那女子,但他還是放棄了。我們有理由相信,放棄的原因,仍來自于他童年的生活經驗。最后,他只在路邊搶了一個天使之鈴,作為撫慰小男孩受傷心靈的無奈道具。“媽媽留給你的,只要把天使之鈴搖一搖,媽媽就會出現(xiàn)”??窟@個風鈴當然無法見到媽媽,但這個道具日后必將成為小男孩孤獨成長的最好養(yǎng)分。
三
有沒人注意那只停在草葉上的蜻蜓?
它不僅是鄉(xiāng)村美麗輕靈事物的代表,在這部影片中,它還具有重要的象征意蘊,象征我們斑斕多姿的童年。
如果按世俗的邏輯,這次旅行注定得黯然而歸。但在復眼蜻蜓的眼中,一輛歸途中的車子,也可以有千萬種回歸的方式。換句話說,鑲嵌我們殘缺心靈的,不僅僅只有母愛一種,還可以有其他很多東西,因此當好人先生建設為了這個不幸的小男孩來一次露營時,菊次郎大叔欣然接受了。
這時再聽久石讓大師清脆輕靈的琴聲,讓人不由就想起童年時經常哼的那一首歌: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啊吹向我們,我們像春天一樣,來到花園里,來到草地上……
一個浪子,一個二愣子,兩個二流子,這時就像春天的花兒一樣,以撫慰小男孩受傷心靈的名義,集體朝著快樂的童年進發(fā),起先他們玩得還有些拘謹,但越玩就越放肆,越玩越燦爛,越玩越找不著北,以致最后都要取代小男孩游戲主角的位置,自己來喊“一二三,木頭人!”與其說露營活動是四個成年男人在完善一個小男孩不完整的童年,不如說,是小男孩給了四個成年男人重返各自青澀童年的機會。
游戲的中途,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情節(jié),就是菊次郎決定去探望大都町養(yǎng)老院的母親,是怒放的童心讓菊次郎想起了母親,并且突然發(fā)覺,原諒她或許并不是一件難事?可到了養(yǎng)老院,菊次郎才發(fā)現(xiàn)簡單的相見,居然這么難。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蒼老的母親不再是正男那個芬芳迷人的媽媽,自己也不再是天真無邪的小正男。隔著風煙重重的歲月,母子倆就像隔著一道寬廣的水域,根本無法面對面坐下來促膝談心。
他只能繞到屋外,透過朦朧的玻璃,安靜地看一眼神情有些落寞、樣子有些癡呆的母親。很顯然,是明凈的玻璃給這次探望鍍了一層保護色。要不然尷尬的母親何以面對被自己遺棄多年并業(yè)已蒼老的兒子?而滿腹委屈的兒子又對老態(tài)龍鐘的母親說些什么呢?
隔音、隔風,既朦朧又清晰,近在眼前、又遠在天邊,既似堅不可破、又像一觸即碎的玻璃,正是重重歲月里諸多事物和情感的總和。溫情的探望就這樣變得傷感起來,外表平靜的菊次郎內心再次情緒洶涌,前塵往事又翻江倒海朝他撲來,讓他幾乎都不想跟重磅先生重返露營之地;讓他返回后還長時間依著摩托車,一聲不吭地讓思緒天馬行空任意飄飛。
母親是原諒了,但半生的傷口并沒有在這次探望中痊愈,它需要時間。
正男的四個夢境也是不容忽視的精彩部分。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在這部影片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夢是什么?夢是心靈的裁剪手。紛繁復雜的世相正是憑借夢來鍛造我們的個性,裁剪我們的心靈,不斷重疊的夢境最后正是我們每個人心靈最本質的底色。我們的人生是以悲劇或以喜劇收場,就得看一生中究竟擁有多少個冷色調的夢境,又擁有多少個暖色調的夢境。
從這個角度上講,小正男這一趟旅行,算是“斬獲”多多。從夢見幾個美麗的妓女不斷拿話來逗他開始,小正男后來又做了三個夢:一是夢到無助的自己和冷艷的媽媽正被變態(tài)的光頭佬不停騷擾,再是夢到兩個鬼神像梟鳥般喋喋怪叫從高樹上撲下來,最后夢到他和四個男人更魔幻更文藝地將游戲重演一遍。
夢的寓意是繁復的。盡管繁復,我們還是可以發(fā)覺,這次旅途小正男被扯他內褲的變態(tài)佬驚嚇過,被菊次郎后背紋身灼傷過,被冷漠的母親委屈過,被深夜的黑暗恐懼過。同時也被木頭人這個游戲溫暖過、詩意過。甚至,我們還可以看出,他被似有覺醒的性意識輕輕地撫摸過,并帶著那么點邪氣。
我們無法判斷,這趟旅行會對小正男的人性產生什么影響,但很顯然,這種影響會跟隨他一輩子。也許多年后,正男突然做出來的某件事,追根溯源,會跟這趟旅行某個細節(jié)有關。
我們好希望,小正男旅途中碰到的所有事情都是美好溫馨的??墒聦嵣?這怎么可能?二愣子菊次郎對世情的了解,連一知半解的程度都達不到。他又怎么知道帶著小正男避開世界上那些“邪門歪道”,讓他“非禮勿聽,非禮勿視”呢?何況,他本身就是一個做起事來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
人之初,也許每個人都像花兒一般純美,但經歷了俗世的風欺雨凌,我們一個個都變成了歪瓜裂棗,總以這樣那樣刺痛他人神經的個性,突兀地杵在世界的某個地方。
現(xiàn)在,我們總算明白,為什么看《菊次郎的夏天》,我們會飽噙熱淚地笑了。
我們欣慰地笑,是因為小男孩不但把菊次郎帶進了童年,還把我們所有人都帶進來了。老實說,誰的童年沒有遺憾?大多數(shù)人雖然不像正男那樣無父無母,但我們的父親并不是先知先覺的天父,我們的母親也不是大慈大悲的圣母。他們也是從自己殘缺的童年中懵懂長大的,他們就像浪子詩人、二愣子菊次郎以及二流子重磅先生和光頭先生一樣,受過這樣那樣的暗傷,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陷。他們扭曲的人性和平凡的智力,也弄不懂究竟如何撫養(yǎng)我們,才是最佳境界,才可以讓我們獲得一個恣意爛漫的童年,才可以保持我們心靈永遠的純凈!才可以煉造我們美好的性格,收獲我們甘甜的命運!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以及孤單地球上的所有生靈,都是無父無母的孩子?,F(xiàn)在,就讓我們隨著夏天的正男,重返各自遙遠的童年吧,雖然童年的遺憾已很難彌補,但至少在看《菊次郎的夏天》這一會兒,我們已經觸摸到了童年最熟悉的味道。
在北野武溫情鹽水的清洗下,我們身上深深淺淺業(yè)已麻木的傷痕,突然間恢復了往日清晰的疼痛。這時,感傷的淚水自會泫然而下。
其實我們流淚,還有原因。四個男人和小正男的游戲,到最后已成了劇里劇外所有人的游戲,但由于女人的缺失,我們的游戲顯得那么粗糲、笨拙、滑稽和不倫不類,歡樂就像夜空的煙花,說消失就消失了。我們看似樂不可支,但正男那個優(yōu)雅、清瘦、天使般美麗的媽媽無時不在我們心中晃悠,她成了所有人的媽媽。如果她在,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在一旁溫情脈脈地看著,我們的游戲也絕不會像現(xiàn)在這般可笑而粗糙!優(yōu)雅慈愛的母親,她就具有這樣的魔力。她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起源,她能抹平我們人性中粗糲的坑洼,撫慰我們人生中無法避免的遺憾!
所以,在影片的最后,菊次郎會對正男說一句:下回我還帶你去找媽媽。
即使在現(xiàn)實中找不到媽媽,我們也要在意念中找一個精神的媽媽代替。只有那樣,小正男的旅途才算得上真正完美無缺;只有那樣,經歷了一系列違規(guī)闖禁事件的小正男,長大后也不會像我們這般歪瓜裂棗的模樣,只有那樣,劇里劇外人的笑容才不會像海面歡快的浪花,下面暗藏深藍的憂傷。
誰,愿意做我們意念中最美麗最仁愛的媽媽?
我代表這個世界感謝她。
作者:謝宗玉
4 ) 以兒童的名義,祝我自己
據說這部片本來不叫《菊次郎之夏》,打算叫什么《正南找媽媽》一類的開門見山的題目??v然,這個片子有大片大片的綠色,久石讓的配樂,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這個題目,實在得讓人汗顏。這條找媽媽的漫漫長路上到底是正南的學到了更多還是菊次郎呢,到底是孩子的快樂大本營還是成年人的幡然悔悟呢,似乎是后者
又逢六一,兒童節(jié)的大好時光。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對于小時候的我來說,根本算不上一個節(jié)日,原因很簡單,學校不會放假,媽媽也不會因為六一兒童節(jié)給我買什么東西。像兒童節(jié),清明節(jié)這種,歡樂主體沒有能力自己過的節(jié)日里,那些不再是兒童的人誰會管你過得怎樣...不知道我是否表達清了自己的意思...其實我就是想說,小孩在這種情況下和死人真是差不多了,自己沒有能力胡作非為翻天覆地,就只能等待他人為自己慶祝了。反正,當時的我,很不滿意這個冠冕堂皇的兒童節(jié)。
似乎當我已經完全脫離開童真的時候,我又開始了假惺惺的試圖蹭過兒童節(jié)的努力了。開始纏纏綿綿的呼喚自己逝去的純真,好像是自己的疏忽把彼得潘弄丟了,實際上人家本來也沒覺得我有資格心靈夠美麗能去neverland。
電視節(jié)目,影視作品,文學創(chuàng)作,大凡是關于孩子的,不成功也很難走向失敗。拿電影為例,《白氣球》《小鞋子》《美麗人生》《中央車站》《菊次郎的夏天》《天堂電影院》《再見童年》《狗臉的歲月》,這名字數(shù)不勝數(shù),綿綿長長無絕期……哦對還有《看上去很美》
到底有幾個孩子能在童年就懂得這些個影片之中所蘊含的深意,有幾個孩子懂得追跑打鬧其實是一件只有天時地利人和才能促成的大快樂,有幾個孩子不想趕快長大,有幾個孩子明白何謂童年,何謂純真……寥寥無幾,反正我當年一無所知。
兒童節(jié),不過是成年人以兒童的名義追悔自己逝去的東西,這看起來可悲,其實不然。就像《士兵突擊》《阿甘正傳》,講的是笨人的故事,拍出來確實給聰明人看的。善良正直,盡職盡責,本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生道理,這就跟我們應該純真,應該富有童心一樣。只是聰明人都在成長的過程中,狗熊掰棒子,把那些我們本來就有的東西早早的扔掉了,等到老了才追悔莫及,人生的痛苦,我覺著,莫過于此
最后回到這個影片,菊次郎,北野武扮演的那個游手好閑的大叔,在幫正南找媽媽的過程中,到底學到了什么,我不得而知,反正這個夏天即是正南的,也是菊次郎的。而我相信,只有菊次郎的夏天,才有所謂童真與快樂,因為正男的夏天充滿了失去媽媽的悲痛和被壞叔叔騙的苦楚,雖然回家的路上壞叔叔也跟他一起玩一二三木頭人,給他買吃的,帶他逛游園會,但這個過程中,收獲真諦并為之改變的確實那位壞叔叔,菊次郎。
以兒童的名義,祝成年人朋友們兒童節(jié)快樂
5 ) 那么,我走了
一個人走啊走
遇到了一些人
有時候就抱怨說,我寂寞我空虛,求搭訕。
于是和某個人一起走了一段路。
后來就開始抱怨,一個人嫌悶,兩個人嫌煩。
再后來就成了那種偶爾出現(xiàn)一下的人物,走一會,不走了。管誰和誰上路呢?
我要這個時間段一個人走,那個時間段有人陪著走,隨心所欲,代價也重,和無數(shù)新人講解無數(shù)次。
有好多一個人走啊走
夢想有一個可以走一輩子的人
見面了就紛紛去問
“HI,你是我一直在找的那個人嗎?一直在等的那個人嗎?你是不管我在路上會生病,會中暑,甚至迷路了,但還是跟著我一起走的那個人嗎?”
走路是一輩子的,回答這個問題卻只要一秒鐘。
因為感動,所以誤答。因為寂寞,所以誤答。
“謝謝你讓我談過一段真正的戀愛?!?br>“謝謝你在我失戀最傷心的時候出現(xiàn)?!?br>
愉快上路終是短暫,問題于是接踵而至。
“誒,你走得怎么這么慢。”
“誒,你看前面那一段走路的人。他們有棒冰吃,我們什么也沒有?!?br>
再走著,就會出現(xiàn)拿一箱棒冰的單身者走在你們旁邊。
“大夏天的,不如吃一支?!?br>
吃著吃著,她就說,“他又走得快,又有棒冰。而你老是上廁所,其實和我一起走最多的人反而是他呢,現(xiàn)在我打算陪他去走了”
那個失戀的人也不想聽什么好話,更不想聽那種
“我不愛你了,所以不打算和你一起走了?!?br>愛,哪有這么容易有,哪有這么容易沒?
或者愛不愛不用講,小事一件,但是
是否一起走到底,能不能承擔,是不是比愛難得太多了。
有一個人走啊走,伴侶不見了。
那時候就會考驗他小時候的習慣。
有的人馬上找了另外一個伴,說我的目的很明確,我只是要走到終點,中間是哪個伴不重要。
有的人就在原地一直等,不等不行,他的一生可以少走幾步路,少看幾眼風景,可以所謂的我還年輕,我可以浪費時間。但是如果走了的話,伴侶回到原來的地方時就尋不著他了。
還有的人一個人上路了,給自己的手砍一刀,沿途留下血漬,說是讓她看到了就跟著來。
還有一個人走啊走,在路上喝著水。別人問他為什么不走了,他說喜歡這,愿意死在這兒。于是就自殺了。
也有人一路上幫助別人無數(shù),最后恨老天不公,不想再走而自殺的人。
我在路上看到他們的尸體,有時還有遺書,心里有點灰。
這個夏天要過去了,天氣好像不是那么熱了。我拍了拍屁股上的灰,站了起來。
雖然不知道要去哪里,也不知道要和誰走。
回頭望了一眼,已經看不到人,也看不到過去。小聲嘀咕了一句,“人生可真叫人沒辦法呢?!?br>
那么,我走了。
6 ) 回歸
北野武是我真正佩服的日本人之一。
他的片子,有一種深沉的悲憫,對于人世的悲憫。包括菊次郎的夏天,花火,座頭市,都傳達出日本文化特有的美學原則,又殘酷又美好。而他又從來不玩弄華麗,他的鏡頭都是精神的外化。
他自己同樣也是個好演員,認真生活,認真發(fā)現(xiàn)。
感謝菊次郎的心靈回歸,沒有做作的煽情。夏天的味道,久久在我的心頭浮起
過強的風格化有損敘事部分的流暢度,但反而造就出一種非常奇特的空白效應,與人物的怪誕乖張相得益彰。久石讓的配樂為影片增色不少,是一部非常有趣而誠摯的作品。
2020-9-25重看;久石讓+北野武=無敵,主題曲一響起,便墮入所有有關夏日記憶的懷緬中。典型公路片模式+老少配,冷面幽默+鐵漢柔情加持下,別有一番感人。仿佛是相隔幾十年的鏡像互照,菊次郎遇見另一個菊次郎(可能也糅合了阿武本人真實心態(tài)),同樣缺少母愛的成長環(huán)境,同樣的孤獨;你會成為另一個又慫又渣的我嗎,若干年后你也會以這樣的眼光凝視母親嗎——不,你一定不會,因為你已遇到過我(們),太喜歡北野武偏愛的這些無所事事的小人物們,以自己的單純、熱情、友善、幽默,在稚拙的游戲中幫助孩子相信天使的存在。這個故事的主角無疑是菊次郎---可能這是本片最大的“反轉”,你以為是你在付出,其實你才是那個被救贖的人。抬頭望見北斗七星,周圍是無數(shù)看似遙遠、然而默默陪伴的星辰,每一次閃耀的微光,相信你都看到了。
天使終究是不會來的??墒俏覀冞€有北斗七星。
講述一期一會的電影,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卻讓人感到清涼和溫暖,真正的笑中帶淚。碎片北野武,好心的菊次郎先生~
相比久石讓的音樂,影片相形見拙。電影像是《中央車站》+《完美的世界》的結合,不同是《菊》以小清新喜劇基調和章回體敘事呈現(xiàn),主角的可愛流氓性格,自始至終賦予影片樂觀積極的情緒操控,即便孩子遇見母親后主題仍能迅速回到積極一面;缺點是一些幽默元素是強加進去的,看似自然卻不真實。
幽默,小傷感,公路電影,難得的好片子,大陸至今無法涉及并能拍的片子
從沒見過那么流氓的溫柔,從沒見過那么溫柔的流氓。
100個人看到片名,都會以為菊次郎是片中小男孩,哪怕看過了,以后看到片名,還是會這樣認為。
日本從小津時代就開始刻畫人物內心,但人們對《菊次郎的夏天》的過譽是否是一種對久石讓音樂迷戀的錯覺。
石頭能變成糖果,橘子能變成飯團,河里能變出八爪魚,郊外能變出外星人。習得了將水斗變出星光的魔法,卻沒有了將夏天留住的神力。擁有了治愈疼痛的紗布,卻沒有了治愈自己的風鈴。去過最不幸運的賭場,最不熱鬧的車站,菊次郎仿佛牽著兒時的自己,發(fā)現(xiàn)長大以后竟然不能像正男那樣抹眼淚,真叫人難過。
愛有很多種~跟一個流氓過暑假會有這么好
奇怪,明明夏天總會有能燒焦皮膚的太陽,討人厭的蚊蟲,悶熱的空氣。但只要有一陣風吹過來,夏天就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jié)。
北斗七星的來由:一個小女孩走了很久的路為她發(fā)燒的母親找水,暈倒在路上,醒來時看到自己的水斗里盛滿了水,她開心地要跑回家,這時來了一只很渴的小狗,她把水喂了它,水斗就變成銀色的,升上了天空?! 〖幢阕约喝鄙賽郏矌Ыo別人愛,因為頭上有北斗。 每個人都在旅行,有目的的,沒方向的。有的人一直在走,有的人原地呆著,但我們都會經歷很多人事,去遇見,或是被遇見。夏天,就這么結束。
看到最后我哭了,巨大的孤獨感將我摧毀。
而我只看到了深深的孤獨,兩個孩子的孤獨。
充滿愛的北野武 有點木訥總是低著頭的小男孩正男 細節(jié)總是讓人感動和莞爾 在久石讓美好的配樂中最后才恍然大悟 原來他才是是菊次郎呀
矬大叔也有夏天
大叔,你叫什么名字?菊次郎.……
哈哈哈哈哈哈哈肚子都笑出波浪了。夏天真是一個奇怪的季節(jié),明明實際上經歷的只不過是黏糊糊的一身臭汗,可是總是忍不住將其與青春之類相聯(lián)系,然后在夏天以外的季節(jié)回想起來的時候就特別特別懷念。每年都要陷入這樣騙局似的懷念里。
北野武與老母不和。事業(yè)稍有起色,老母就每月催他寄錢回家,偶有延遲,便來電破口大罵。母親的貪婪勢利讓北野十分氣恨,老母去世時甚至不想回家奔喪。后來,北野武的大哥交給他兩件母親留給他的遺物:一封信和一張存折。信里寫道:我兒,你從小就生性浪蕩,我擔心你日后一無所有…存折里有一千萬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