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心明奔赴前線參加抗戰(zhàn)。臨行前,將妻子湘梅和老母,托付教書為業(yè)的好友志堅照顧。心明母雙目失明,和湘梅生活拮據,志堅解囊相助。但湘梅不愿拖累志堅,遂在好友柳青介紹下去舞場當歌女,遭到志堅的強烈反對。志堅宣傳抗日被捕,幸得湘梅百般疏通,方被釋放。兩人漸漸產生了感情,卻因彼此的道義和責任感到痛苦。
老電影情節(jié)呈現得隱忍、溫柔,大時代中小人物命運的不得已,令人無從苛責。
這部電影影響了一代港人,周璇的歌聲給了王家衛(wèi)《花樣年華》的靈感。
但是,《長相思》的年華中,湘梅和志堅之間暗生的情愫,壓抑在水深火熱的民族危難中,朦朧又克制。到了王家衛(wèi)電影中,歷史的痕跡仿佛只存在于電視里只言片語的新聞,時代的印記被淡化,欲望在生長,盡管感情仍然止乎禮,但愛情已置于文藝表達的聚光燈下。彼時,文藝消解了主義。
如今的時代里,當抗日主題再次被提起,陳歌辛的身份在抗日與反叛之間搖擺不定?!痘拥哪耆A》是他所作,《蘇州之夜》亦為他所寫,為后人所指摘。
即便此時,我們已經無從還原他在極斯菲爾路76號的經歷,但主義消解了文藝,過失論替代了功過論,勝過了《長相思》最初呈現方式的悲憫和溫情。
從《風聲》到《紅高粱》,縱然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文化,錚錚傲骨卻無關水土性格,更無關敘事方式。千千萬萬平凡的脊梁,在鮮活的嬉笑怒罵之中,顯得愈發(fā)偉大。
花樣的年華,在歷史的風雨中飄搖。在紛繁世相中,民族精神沒有唯一的注解,文藝作品更沒有黑白對錯。平凡之人的脆弱性,不是為了讓世間處處恥辱柱,而是為了戰(zhàn)勝本性之時成就的英雄主義。
一點鴛鴦蝴蝶派(范煙橋),一點輕描淡寫的“淪陷區(qū)”心曲,一點歌舞片吸引力(周璇演唱《花樣的年華》、《夜上?!?、《黃葉舞秋風》、《星心相印》、《燕燕于飛》)。樓梯上下猶疑的腳步與站在門后的人,一種悵惘細膩無奈,以后在《小城之春》與《花樣年華》里放大。影片開端結尾,志堅在河邊聽完湘梅的唱片,將它們扔進河里,與過去作別,拍攝地點是臺北淡水河畔。另外,編劇、整體表演水準、聲音、鏡頭在當時都不能算上乘。
最后那段樓梯走得也太悵惘了,步態(tài)足以傳達一切情態(tài),甚至覺得后來那些電影里樓梯上的背影都是多余的。(好像每次都只有在電影資料館才能看得進去這種磨損比較嚴重的老片子,抖動的屏幕、劃痕、雪花片伴著低沉無規(guī)則的電流噪聲,任身體在黑暗中沉下去,那種感覺真像是被拽進了時間深處,身邊人也不再是身邊人,而是那時人。
充滿模糊空間的電影。女友柳青雖以歡場交際花身份出現,卻并未被太多批判語調裹挾,反而幫湘梅解決諸多燃眉之急。湘梅和志堅日久所生(婚外)情,亦是早期中國電影中不多的浪漫筆觸。不過,女性社會身份仍舊時時受到不問青紅皂白的苛責。湘梅淪落成歌女,受志堅批評,轉行做了老師,才重新扶正了名聲。
最后一段的樓梯走動在王家衛(wèi)的花樣年華里被無限放大了,反而不及此片的一小段那么令人怦然心動。
79分鐘版。周璇唱星心相映的時候難道不會想起在那遙遠的地方嗎。結尾太好了。
做作念白+極妙表情;周璇的雙下巴,金曲撐起的金嗓子,依萍與書桓的時代“原型”;患難扶持的兄貴與阿嫂,“戰(zhàn)死”卻歸來的丈夫,戛然而止的無盡相思,看似粗糙,卻總有令人回味之處。
#完全是為周璇量身定制的歌曲片。#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男主太矯情了,唱歌怎么了?人家也是憑本事吃飯。唱歌不行,教書就高尚了?完全是職業(yè)歧視。而且最后還要把女主的唱片扔進大海,過份!
編劇范煙橋。
范煙橋的縫合能力很強,周璇貢獻了多首經典歌曲,整部片子有情愫有惆悵有轉折,如今依然有可觀之處。
就光憑周璇《花樣的年華》《夜上海》等幾首經典,本片就足夠永遠載入影史了。而王家衛(wèi)的《花樣年華》無疑是源起于本片,那種欲愛不能的舊時光影,無論怎么放大都不過分。
周璇的《花樣的年華》以及幾首名曲的出處。片頭片尾的“相框”表明全片主要內容是男主角在臺灣的回憶,今天看,意外地給了一條關于KMT撤到臺灣的線索……當然,影片是[花樣年華]的靈感來源(王家衛(wèi)還專門剪了個短片[花樣的年華],B站:【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4421538/ 】),同時如果跟[小城之春]放在一起也頗有意思,同是“朋友妻”的故事,但道德說教意味就濃得多(瓊瑤阿姨的[情深深雨蒙蒙]里依萍做歌女的段落是不是從這兒來的……至少依萍唱了《夜上海》嘛),而且有大時代印跡。片子質量倒是一般,除了為周璇量身定做的歌唱段落(但為了展示歌曲硬編出一個說得過去的故事也是不錯了),美服化道可能就不太能細想,有些地方戲也接不上(如唱完[星心相印]就直接接到周璇在家痛哭了;不知是拷貝保存得如此還是導演本意如此)。
(高志堅好帥啊!
看在那些歌兒上,多給一顆星。資料館紀念周璇誕辰百年的放映1/4。雖然是資料館館藏的轉了數字的片源,但噼噼砰砰、斷片兒,字幕錯位等情況也不少見,很有膠片感。說是中國最好的音樂電影/杰出代表,不知道是不是有些言過其實,但《夜上?!贰饵S葉秋風》《花樣的年華》等歌曲是很不錯,字幕還打出詞曲作者。音質有些顫抖了,但仍能感受到金嗓子。長相思,思什么呢?“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云端。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痹瓉硎侵富橥獾倪@一對。柳青和張克己的人設與出現,有些楞。豆瓣標記時長錯誤,實際只有不到90分鐘??磁笥讶Πl(fā)現我3年前就想看錯過了。今天大寧和他母親、發(fā)小坐10排區(qū)域(第一次見他母親,他還送了我國博《學院與沙龍》畫冊)資料館1號廳售罄 另外懷念一下這幾天被下架的豆瓣電影App
【愛神的箭】!!囧【舒適也很帥 ><
淪陷區(qū)群像圖,多一星給最后周璇那雙腿在“蝴蝶夫人”伴奏里的走動,以及對柳青這個角色的包容。白相相,要么是連親妹都能賣來求榮的曼璐,要么是仗義豪爽的柳青,戲劇套路也有幾分真。人類的悲歡并不相同,墨鏡會不會也感嘆,那個時代的人,已經過去左……
臺詞現在看來有些刻意,不過故事完全是《花樣年華》的母本啊,而最后上下樓梯的旗袍鏡頭完全是王家衛(wèi)的致敬對象了吧。男主的心態(tài)起伏拍得傳神。女二某個角度特別像湯唯。
炸吧,炸吧,把我們都炸死,然后等著勝利來臨。
除了歌,電影本身價值不大,情節(jié)簡單。看來,解放前的電影,只有一些經典能夠看。有五首歌《花樣的年華》《夜上?!贰缎切南嘤 贰饵S葉舞秋風》《長相思》。
想到侯麥的《O侯爵夫人》,男主自以為拯救女主的同時羞辱了她,反倒后來被所謂墮落的女主及其閨蜜所救,很是諷刺。
最震撼是片尾腳步戲。最有細讀性的是開頭與結尾志堅聽留聲機的呼應,開頭打開留聲機聽與下一鏡頭提著留聲機去心明家用相似物轉場,模糊了年代,真沒想到最后會補一個扔唱片的鏡頭。對志堅來說,唱片能代替湘梅嗎?唱片中的聲音太過鬼魅,模糊了當年與此下,愁情百結也就此生發(fā)。《夜上?!讽懫鸬臅r候真讓人心酸,更讓沒想到的是《黃葉舞秋風》居然詞帶指涉,以及《花樣的年華》到底是唱片之聲還是現場聲,到底什么時候唱的,民國電影的寄喻美學太有魅力了。湘梅和朋友(朋友叫柳青)是音專畢業(yè)的,高雅之聲同樣不免于與日偽合唱。其實柳青身份也是迷,她到底是有敵后身份還是接收后又變換大王旗了?心明也是,怎么就突然回來了,讓敘事進入一女二男矛盾?還有瞎眼的后母與菩薩信仰(供了菩薩心明就回來了)……拍太好了,一定找個機會寫個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