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紀(jì)錄片《羅馬帝國:鮮血的統(tǒng)治》的續(xù)集,講述了尤利烏斯·凱撒的生平事跡。
羅馬這個劇因為突然被砍,弄得后面三季全部壓縮在一季里,完完全全成了個大綱文,真是太令人遺憾了。
其實沒有亞克興海戰(zhàn)也無所謂,畢竟太燒錢了,可以略過。但是安東尼在腓力比之后去了東方的事情也略過,帶著屋大維婭去雅典,支援屋大維艦隊,和屋大維的第三次合作與分裂,把屋大維婭送回羅馬,征帕提亞,和女王結(jié)婚,在亞歷山卓辦凱旋式等重大歷史事件都略過,弄得虎頭蛇尾的,很多突兀的地方。
這讓艷后這個禍水顯得很多余,他對她的愛情也是完全缺乏合理性和說服力的,他的墮落也是那么的莫名其妙。明明倒數(shù)第三集還和阿提婭愛得那么深,幾乎是生離死別的,結(jié)果下一集就突然不愛了,她千里迢迢漂洋過海去找他,他竟然因為懷里另一個女人的要求而對她閉門不見,顯得他很渣很負(fù)心。
而且編劇可能為了向觀眾證實他愛艷后,特意安排了艷后騙他自殺時他閱信后號啕大哭的劇情,幸虧James purefoy的演技在這一刻可以說是炸裂性的,讓我都忍不住心酸發(fā)顫,但我覺得還是想象他是在為自己的英雄末路而哭吧,而不是為了這個莫名其妙的愛情。
這個女人太多余了,還不如和烏瑞納斯表明心跡,臨死前也狠狠曖昧一下呢。
當(dāng)然編劇還算良心,給他編了幾句特別瀟灑的臺詞,讓我只看了一遍就幾乎能背下來。
“這是個尋死的好地方,不是嗎?總好過高盧的某個壕溝——亞歷山大曾經(jīng)站在這里?!?/p>
“請轉(zhuǎn)告羅馬人民,我死得很體面,是羅馬人的方式。”
比起63版嘰嘰歪歪的愛情和幽怨,這一版干脆利落的安東尼才是最符合歷史上本尊的真實性格的。
對比一下本尊的原版遺言: “不要因為我遭遇厄運而憐憫我有如此不幸的下場,應(yīng)該回憶我過去的豐功偉績而為我的一生感到高興。我畢竟曾經(jīng)輝煌過,最后的結(jié)局也可以說是死得其所,只不過是一個羅馬人被另一個羅馬人所打敗而已?!?/p>
另一個讓我感到欣慰的是,自殺前的安東尼身邊只有烏瑞納斯這個忠心下屬的陪伴,純爺們之間的訣別是不會嘰嘰歪歪哭哭啼啼的。安東尼得到了烏瑞那斯曾經(jīng)向他保證過的,“至死的忠誠”,一直守護(hù)在他身邊。
烏瑞納斯回應(yīng)他的告別之詞同樣干脆利落。
“長官,能夠在您麾下效勞,是我一生最大的榮耀?!?/p>
比起死在艷后懷里的愛情戲,本劇的安東尼最后死在忠心部下懷里的基情戲要更得我心呢。
一
《獨裁者手冊》認(rèn)為獨裁者的政治是一個動態(tài)條件下的優(yōu)化問題,即以最少而穩(wěn)定的同盟來爭取最多的朋友和最廣的稅基。同盟多了麻煩,肉多了就是水,如果獨裁者不能滿足他們,他們就會去剝削民眾,削弱稅基;同盟少了更麻煩,威望是要靠資源交換的,沒有哪一個獨裁者會希望別人有“彼可取而代之也”的想法(或行動)。如此看來,一個真正的獨裁者要有主帥的謀略和家庭主婦的操心,真可謂能屈能伸;要有人脈還要有人望,花錢還得花在刀刃上。
羅馬共和國副本歷來不缺乏強人,不缺乏擁兵自重者,他們卻頗多掣肘,很難完成向獨裁者的究極進(jìn)化。這種“掣肘”,正是元老院(古羅馬常委)引以為傲的制度傳承。一個普通寡頭上要面對上流社會的家族和元老院,下要面對熱愛鮮血和馬戲、渴望面包和工作的群眾,要維護(hù)貿(mào)易和平的文治、還要治理羅馬騷動的武功,身后還跟著嗷嗷待哺虎視眈眈的兄弟們(“老大,弟兄們?yōu)辄h國流過血立過功,弟兄們要地還要糧,誰搞我們我們就搞事和搞他,blabla”)。這些寡頭在漫長的歷史中相互打量和較勁,心力交瘁,兇多吉少:有的死于異鄉(xiāng)異族之手,有的被亂棍打死扔進(jìn)了臺伯河,有的被元老院政治和名門望族操得萎掉,有的干脆躲到行省撿起鋤頭老婆孩子熱炕頭。有的(主要是我們熟悉的那些)則說“不,老子不能任人宰割,老子要笑到最后”,擁兵自重,長驅(qū)直入,在這個城市的外圍和上空形成了詭譎的高壓區(qū)。
在“三巨頭”之前,這樣的寡頭博弈不斷上演。而實際上,當(dāng)寡頭博弈縮減到“三”這個數(shù)字,就已經(jīng)進(jìn)入了脆弱的平衡。小學(xué)數(shù)學(xué)都知道1+1>1,任一個玩家都有激勵關(guān)注其他兩個人的舉動并決定自己是威懾還是利誘;如果數(shù)目從3減到2,兩極之間必然會走向?qū)?,勝者為王,哐?dāng)當(dāng),獨裁者誕生。
這是更為殘酷的角斗場,共和國尸體落在地中海的巨大嗚咽和帝國冉冉升起的號角頌歌并存于世。在屋大維之前,羅馬不是沒有面臨過獨裁者的威脅。各大勛貴、后起元老如小加圖和西塞羅,他們就是民主制度的守夜人,是獨裁者通向王座的路障。蘇拉開此先河,干了一會,反正老子的對手都死了,年輕人玩吧老人家種田去了;凱撒從高盧凱旋、打敗龐培后環(huán)顧左右,終于到了這一天,爸爸等很久了,天生我材必有用懂不懂?安東尼鼓掌:我懂,我懂。至于屋大維這個小狼崽,他早就一聲不吭地制定出四五個方案了,就像他寫下剪除異己的名單一樣果決。
二
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平葸^猴猿,勇剽若豹螭。(曹植《白馬篇》)
即便大象動起來不會管螞蟻的死活,《羅馬》這部電視劇真正的主人公并非帝王將相。
這兩人是真的存在過,這是正史中哥倆唯一的記載,也是編劇的靈感源泉:凱撒的出征手記《高盧戰(zhàn)記》第五卷四十四節(jié)詳細(xì)敘述了高盧前線13軍團(tuán)的兩個軍人Vorenus和Pullo,他們亦敵亦友,互相救對方于危難,以至于凱撒都忍不住評價:“在這番競爭和比賽中,命運之神好象先后輪流光顧了這兩個對手,使一個成為另一個的助手和救星,以至要判別兩個人中究竟哪一個比較勇敢些也不可能(Sic fortuna in contentione et certamine utrumque versavit, ut alter alteri inimicus auxilio salutique esset, neque diiudicari posset, uter utri virtute anteferendus videretur)。”
而《羅馬》的成功之處就在它以水滸的筆法講三國故事。Vorenus和Pullo,和他們從屬的13軍團(tuán)、他們的社會關(guān)系和主人,他們出現(xiàn)或制造的矛盾沖突,刻畫共和國晚期到帝國早期的政壇風(fēng)云和世事變遷,這很討巧,也很成功。
Vorenus,古羅馬林沖,十三軍團(tuán)百夫長,是凱撒和安東尼的隨從、(即將倒掉的)元老院的元老,有很高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和家族榮譽感。他深愛著妙齡的妻子Niobe和家人卻難以得到諒解,任何她的不測對他都是莫大打擊;Pullo,古羅馬魯智深,十三軍團(tuán)軍人,亡命之徒,身世不明,粗中有細(xì),重情重義,鮮廉寡恥,喝遍港口最烈的酒,操遍羅馬的妓院,還摸到了克里奧佩特拉的床上。伊的人生巔峰是小凱撒生父(扯的)和小屋大維的導(dǎo)師。這兩個人是生死之交,真正的朋友一生一起走。
生死契闊是是哥倆在遠(yuǎn)征希臘的意外之中浮尸做木筏;是性命相托、肝膽相照,對著角斗場的天空大喊“13th”。
執(zhí)子之手是Vorenus割破手掌向愛神祈禱Niobe的回心轉(zhuǎn)意,在尼羅河邊的茫茫沙漠間手里握著Niobe的刻像;是Pullo和Eirene在阿庇安古道上快樂地漫游,說這個他救下的女奴有母親的松針味道。
命運的翻云覆雨手是他們在之前的時代可以做良順的羅馬人、快樂的自由民,但時代的洪流裹挾,沒有人能置身事外??唆攬D本可以做他的世家公子哥兒,卻屈從于母親的野心向凱撒開刀,如麥克白一樣懺悔和洗手;安東尼本可以做一個快樂的行省主宰和浮華浪蕩子,如果他對刀口淌血的生活感到厭倦的話;西塞羅小瞧了屋大維,在空空蕩蕩的元老院喃喃自語,“我受夠這些年輕人的野心了,vanities,all vanities.”也許當(dāng)屋大維垂垂老矣,興起他的文治時,會想起這個固執(zhí)驕傲的智者。龐培聽說凱撒拒絕講和,茫然反問報信的奴隸:“你一定很快樂吧?不用做任何決定,恰似水中浮木?”
其實,龐培是少年得志、英雄末路,很難真正體會普通人的感受,他的感嘆更像千年后的王安石,“愿為五陵輕薄兒,生在貞觀開元時”。古詩十九首中的悲苦和惆悵,他又何曾體會過呢?
倘若大浪翻天,在水中浮起來都是奇跡,普通人的生活里妻離子散并不稀奇。Pullo在角斗場陡然從死囚反轉(zhuǎn)為英雄,Vorenus在被凱撒欽點入元老院后樂極生悲家破人亡,已經(jīng)進(jìn)入民間傳奇的范疇;他們的生活和那些死板塵封的歷史紀(jì)元交織,紡出多彩而斑斕的畫卷。
歷史已經(jīng)在那里,所有結(jié)局都已寫好,背后有多少秘密和未知等待探索,是觀眾和主人公心照不宣的共謀。
三
維特根斯坦并不喜歡莎士比亞,他評價莎士比亞只是一堆光怪陸離的現(xiàn)象;的確,在他的潔凈、精確的邏輯坐標(biāo)中,市井只是毫無意義的嘈雜;對于一個以宗教態(tài)度生存于世的人,莎士比亞無非是“喧嘩與騷動”。
看《羅馬》的時候,我又想起了這個評價。但其實兩種不同的路徑,何必一定要分一個高下呢?羅馬的世界是一個衛(wèi)生水平不佳、上流社會的婦女都常常死于難產(chǎn)的世界;是一個擁擠、人人不擇手段往上爬因為底下是深淵萬里的世界。他們不是我們,但他們一樣是被情欲和雄心驅(qū)使的人類。
原始的快樂是真的,混沌中的大喜大悲是真的;
人類的基因和黑猩猩只差1%,Deep Down we are mortals,we are animals.
四
兩季看下來,《羅馬》比較大的不足主要是大場面的調(diào)度,包括遠(yuǎn)征、海戰(zhàn)、各大會戰(zhàn),對于欣賞軍事行動的受眾,比如《兄弟連》的觀眾而言難免不足;由于篇幅所限,《羅馬》也極大地簡化了元老院的反擊(共和國的垂死掙扎)和各大家族之間的矛盾——但是,上述所言的兩種不足(倘若不是由于預(yù)算限制)是為這部作品最熠熠生輝的優(yōu)點服務(wù)的:精準(zhǔn)的人物和人性刻畫,和熱烘烘、塵土飛揚的羅馬味兒。
They are all men of actions,not thoughts .
人物從動機到?jīng)_突的刻畫一致,性格與行動緊密咬合,實則都是傳統(tǒng)戲劇的優(yōu)點。傳統(tǒng)戲劇特別是歷史劇,在細(xì)節(jié)上(日期、戰(zhàn)役先后)是否符合史實是無關(guān)緊要的,只要外在邏輯和內(nèi)在邏輯統(tǒng)一(行動符合邏輯、性格貫穿命運),就是優(yōu)秀的作品。
這部劇刻畫的歷史人物都基本符合史實,實在都可圈可點:龐培的悔、小加圖的寡刻堅忍、凱撒的韜略、布魯圖的優(yōu)柔、屋大維的少年老成、安東尼的浮躁,西塞羅的清高與圓滑……相信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不討論主要女性角色,因為她們在傳統(tǒng)歷史總是在幕后)。
打個比方,很多人和我一樣從小聽說克麗奧佩特拉和安東尼的愛情故事,西方正典版的《霸王別姬》,她的美麗是如何征服了他的雄心,多么凄美壯闊的殉情。但其實這里給出的解釋才是令人信服的:赳赳武夫安東尼沒有足夠的政治素養(yǎng),一個斗雞走狗、熱愛女色的羅馬“綠林郎”,他的生命力只能閃耀在戰(zhàn)場,根本無力應(yīng)付羅馬復(fù)雜的社會關(guān)系和城市治理;如果他和逐漸羽翼豐滿的屋大維,凱撒的法定繼承者成為敵人,在爭奪凱撒政治遺產(chǎn)的斗爭中失敗,那么他將不得不和聲稱自己有凱撒之子的克麗奧佩特拉結(jié)成同盟并遁走他鄉(xiāng)。
電視劇為了說明這一點將他在凱撒死后的權(quán)力真空期的舉動歸功于屋大維的分析,合乎清理,因為安東尼缺乏謀略;通過羅馬市民之口又表示他在凱撒葬禮及之后的演說、舉動雖然有效,但不得人心。安東尼不愿意拿出錢來解決,沒有尋找謀士和可靠的下屬,顯示他短視,沒有穩(wěn)固的同盟和治理基礎(chǔ)。歷史上的安東尼是否和屋大維的母親事實同居都不影響邏輯,他和屋大維至少短暫同盟、達(dá)成均勢過。
但這個人物是復(fù)雜而可愛的。安東尼是一個將軍,他也只擅長做一個將軍,只是歷史把他推到進(jìn)退不得的位置。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嘆英雄似泥牛,萬人如海,泥牛入海,赤手空拳一莽夫耳。
以此為背景認(rèn)識千古一帝奧古斯都,能把安東尼這樣的男人逼到山窮水盡當(dāng)然不是什么小白兔。形容奧古斯都“紅二代十八歲臨危入常,二十九歲一統(tǒng)江湖”非常貼切和準(zhǔn)確,他在群狼環(huán)伺中立足并成為真正的凱撒繼承人如何艱辛,尋常人不可想象。
初識羅馬史的時候我覺得屋大維就像一塊毫無感情和光澤的黑色石頭,讓人畏懼,更主要是提不起興趣。然而,《羅馬》很大程度上圍繞著屋大維和他的(未來的)第一家庭展開,必須有張力地展示這個男孩兒的成長史,必須展示他如何從一個早慧的羅馬貴族小男孩成長為奧古斯都、如何處理自己的愛與憎、學(xué)習(xí)做一個男人、學(xué)習(xí)沐浴鮮血和歡呼,學(xué)習(xí)保障他的朋友和隨從安全,學(xué)習(xí)使他的敵人痛苦。
這部電視劇描述的屋大維的成長就像一個俄狄浦斯寓言,這個男孩要通過弒父(凱撒和安東尼)娶母(和姐姐亂倫)來證明這一點。屋大維深愛母親和姐姐,理解她們的雄心勃勃,但也憎惡她們的易變和軟弱。電視劇數(shù)次刻畫了屋大維超越斯多葛主義的無機質(zhì)特征,對他人肢體痛苦無動于衷。這個角色被刻畫為天生的上位者。
但是,給屋大維這個角色增添些許人情味的是他和Pullo主仆間的奇妙友情。他們的友誼就像康熙和韋小寶:他們都沒有父親,Pullo生下來就在看得見的戰(zhàn)場上摸爬滾打,屋大維生下來就在羅馬上層社會看不見的殘酷競技場學(xué)習(xí)生存;Pullo是天生戰(zhàn)士,屋大維是天生的政治動物。
神作
安東尼角色令人唏噓,完成度高;為塑造烏瑞納斯,使得波羅角色石板化,感情過渡不自然;203-206痕跡略重,刻畫略顯生硬,但最后一集水平很高,無論是臺詞設(shè)計還是表演;羅馬把理性與情感、制度與人性的沖突表現(xiàn)到極致,并成功塑造出多個印象深刻的形象只用了兩季,對比看冰火簡直啰嗦到不能忍
(8/10)其實這兩季想起來……最萌的是那個每集都跑龍?zhí)椎膹V播君有木有?。浚。≌粋€羅馬李春姬來著?。】墒堑诙揪尤蝗毕艘患瘧蚍?!渾身難受?。。。。?!
兩個屋大維演員都不錯的。
好多美乳和PP~
印象最深的居然是新聞官大人,看到他聲情并茂手舞足蹈的發(fā)聲方式,真是可愛至極!
典藏...養(yǎng)眼...對白美...該死的米西奈斯窺你個P淫啊,sm屋大維才是正經(jīng)事口圭
越來越黃的歷史~
最大的問題是兩條線穿插的沒那么好了,兄弟那條線羅嗦了些。十三軍團(tuán)這個燃點被用得有點泛濫,我承認(rèn)曾為此熱淚盈眶。屋大維前季里逼人的靈氣與聰明,但本季你可是要成為奧古斯都大帝的!帝王之氣太弱了吧,就不夠愷撒一半看。阿提婭爭位那幕絕彩。安東尼之死好看。做一個帝王舍棄的要比所得的多得多。
屋大維真是個年輕有為的美少年 (ˉ﹃ˉ)
共和國的晚年,貴族議會的沉淪。在一眾美少年的專橫獨斷下,老朽孱弱的民主精英們沒能挽住命運的裙擺,如布魯圖斯獨闖刀兵的悲壯告別了美德的傳統(tǒng)。安東尼拋棄祖先的格律,沉醉在費拉文明的亂交迷幻煙草中,失去所謂的民意也失去了天命,眼里浮出死亡的預(yù)言。西方中心論,現(xiàn)代性起于古代的德性。
看小人物與女人如何左右一個帝國興衰的齒輪
雖然屋大維的成人版不是很討喜,總的來說,人性的表現(xiàn)更加豐富了。
原則殺了烏瑞納斯。冷血造就了屋大蓋烏斯·屋大維·凱撒。
比第一季更精彩,更注重小人物的情感和命運!多么浩瀚的史詩
什么時候拍第三季?這是我追的第一部美劇
其實第二季跟第一季差遠(yuǎn)了…但是最后還是…嗷 我最喜歡的竟然是阿提婭
感嘆一下自己看太晚了。一部好的歷史劇能讓像我一樣對歷史/戰(zhàn)爭毫無興趣的人去把主角們一個個維基。之前看斯巴達(dá)克斯/梅林也是這樣。雖然沒到很專研的程度但至少能了解不少知識。不過也會因此被劇透。我對里面角色的態(tài)度與第一季有很大改變。馬克安東尼,屋大維實在喜歡死了。一個弱攻一個強受,嘖嘖
一切只是為了最后一集
很不錯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