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劇照

紐約的一個雨天 劇照 NO.1紐約的一個雨天 劇照 NO.2紐約的一個雨天 劇照 NO.3紐約的一個雨天 劇照 NO.4紐約的一個雨天 劇照 NO.5紐約的一個雨天 劇照 NO.6紐約的一個雨天 劇照 NO.13紐約的一個雨天 劇照 NO.14紐約的一個雨天 劇照 NO.15紐約的一個雨天 劇照 NO.16紐約的一個雨天 劇照 NO.17紐約的一個雨天 劇照 NO.18紐約的一個雨天 劇照 NO.19紐約的一個雨天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12-04 20:29

詳細劇情

蓋茨比(提莫西·查拉梅 Timothée Chalamet 飾)和阿什利(艾麗·范寧 Elle Fanning 飾)是一對年輕的情侶,蓋茨比渾身散發(fā)著文藝氣息,對浪漫有著無限的向往和幻想,阿什利則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在影視界里打拼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某個周末,兩人相約前往曼克頓度假,在那里,阿什利意外遇見了自己摯愛的導(dǎo)演羅蘭(列維·施瑞博爾 Liev Schreiber 飾)和編劇泰德(裘德·洛 Jude Law 飾),更由此得到了和大明星弗朗斯西卡(迭戈·魯納 Diego Luna 飾)獨處的機會。那邊廂,蓋茨比在充當群眾演員的過程中邂逅了名為莎諾(賽琳娜·戈麥斯 Selena Gomez 飾)的女孩,一個半真半假的法式熱吻點燃了蓋茨比心里激情的火焰。

 長篇影評

 1 ) 整個紐約都在下雨

伍迪·艾倫對紐約的愛有多深?2002年3月24日,從不出席奧斯卡的伍迪·艾倫出現(xiàn)在了彼時還叫柯達劇院的頒獎禮上——哪怕1978年《安妮霍爾》(Annie Hall)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當晚,他也更愿意出現(xiàn)在曼哈頓Cafe Carlyle(是的,就是《紐約的一個雨天》里甜茶邂逅escort的地方),吹著自己心愛的爵士單簧管。而2002年春天的這個夜晚,伍迪·艾倫穿上禮服、系上領(lǐng)結(jié),在全場起立鼓掌迎接的榮耀中走上好萊塢是非之地的聚光燈下,只為在911事件之后向整個北美電影界再次隆重推出紐約這座劫后重生的電影之城。

2002年奧斯卡頒獎禮上的老頭兒

之后,伍迪·艾倫的電影開始了世界名城巡禮,從倫敦到巴塞羅那,從巴黎到羅馬,世界名城、地標建筑無一例外被他當成了文藝男女們談情說愛、扯謊撕逼的背景板。而拍攝地回到美國之后,他的鏡頭也只是在舊金山、洛杉磯等西岸城市兜兜轉(zhuǎn)轉(zhuǎn)。而當2017年他的電影終于重回闊別已久的家鄉(xiāng)紐約,即將等待他的,不是滿身榮耀,而是性別議題的大清算。

雨天前夜

#Me Too運動讓伍迪·艾倫重回輿論的風(fēng)口浪尖:回憶錄的出版計劃被封殺,《紐約的一個雨天》(A Rainy Day in New York)被亞馬遜雪藏,亞馬遜同時還宣布中止與伍迪·艾倫已經(jīng)簽約的其他合作,包括甜茶在內(nèi)諸多參演過艾倫作品的演員紛紛與之劃清界限,甚至捐出片酬以示清白——仿佛伍迪·艾倫的丑聞疑案就發(fā)生在前天,而不是二十多年前。

淪為鬧劇的Woody Allen、Mia Farrow及其一家

聲援伍迪·艾倫的演員只有亞歷克·鮑德溫(Alec Baldwin)、老友黛安·基頓(Diane Keaton)寥寥數(shù)人。最終拯救伍迪·艾倫電影事業(yè)的,還是對他最為欣賞、對#Me Too運動的目的和方式也相對理性的歐洲人,他們同意為老頭兒的下一部電影投資。在一片爭議聲中,沒有群星云集的首映禮,也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陣勢,《紐約的一個雨天》低調(diào)面世,綿綿陰雨,入夜無聲。

2011年《午夜巴黎》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巨大成功讓伍迪·艾倫又一次回到了電影舞臺的中央。但他之后的創(chuàng)作卻日顯疲乏,除了《藍色茉莉》讓凱特·布蘭切特(Kate Blanchet)拿獎拿到手軟外,老頭兒大部分作品在趣味上乏善可陳:無論是作為其話嘮接班人的杰西·艾森伯格(Jesse Eisenberg),還是那些卑微、脫線、陰差陽錯的小情小愛,他套路依舊,卻靈性不在。尤其是迷你劇《六場危事》,初涉美劇的老爺子完全無法把控這種25分鐘一集的電視劇節(jié)奏;而《摩天輪》雖不乏亮點,但也只能算勉強及格…

《藍色茉莉》中的布蘭切特

伍迪·艾倫的電影掛著四張面孔。第一種:混雜了拼貼、神經(jīng)、插科打諢的無厘頭鬧劇,在不同電影類型、文本實驗中自由游走,以其早期電影為主,之后在《西力傳》(Zelig)中臻至巔峰。

第二種:風(fēng)格詼諧、但敘事卻更為圓滑、毫無無厘頭元素的諷刺劇。這類影片多半不是探索夫妻關(guān)系、男歡女愛(常以紐約知識分子為主角),就是在設(shè)定上充滿奇思妙想、怪誕不經(jīng)——前者如《丈夫、太太與情人》《曼哈頓謀殺案》,后者如《子彈飛越百老匯》《開羅紫玫瑰》。

第三種:同樣多以紐約為背景,但在風(fēng)格上卻更加沉郁頓挫,相比早年那些天馬行空的肆意妄為,這一階段的伍迪·艾倫完全知識分子化了,雖也不乏幽默,但卻是笑中帶淚——這一階段的創(chuàng)作獲譽最多,創(chuàng)作時間上也更為集中,大體從1977年的《安妮·霍爾》開始,歷經(jīng)《曼哈頓》《漢娜姐妹》,以1988年的《另一個女人》為終。

Woody Allen沉郁頓挫的時期

第四種:2000年之后,伍迪·艾倫創(chuàng)作有些許晦暗,甚至出現(xiàn)了《賽末點》這樣充滿了黑色電影氛圍的劇情片,他既不嬉笑怒罵,也不抖著紐約客的機靈,他神經(jīng)質(zhì)的談吐和脫口秀的人設(shè)背后,開始流露出一顆更加悲觀、也更加世故的心。

《午夜巴黎》之后,伍迪·艾倫的電影更像是對之前電影的復(fù)刻與回顧:《愛在羅馬》(2012)是一個搞笑版的《午夜巴黎》;《藍色茉莉》(2013)是一個落魄舊金山的紐約大公主;《魔力月光》(2014)像是《子彈穿越百老匯》和《開羅紫玫瑰》的結(jié)合體;《無理之人》(2015)是《賽末點》式的黑色電影……彼時年過七旬的老爺子開始不斷自我致敬,在他熟極而流的四種敘述類型中穿梭游走、信手拈來,但同時也開始了某種自我重復(fù)。

然而,回到紐約這座熟悉的城市,伍迪·艾倫的感覺又回來了。無疑,他是屬于這個城市的電影人。

文藝青年的城市漫游

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1922年出版的《尤利西斯》模仿了《奧德賽》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他為主人公安排了一場長達18小時的都柏林城市漫游。自喬伊斯始,在空氣質(zhì)量堪憂、交通狀況可怖的現(xiàn)代化城市中的奧德賽漫游,被賦予了絲毫不輸于在田園、山水、鄉(xiāng)間野游的詩意。遠有《愛在》三部曲,近有伍迪·艾倫一系列以城市地標為背景的小品,男男女女們在薄暮黃昏的魔幻時刻穿行于地方特色濃郁的大街小巷上,不斷偶遇,不斷悵惘,雖然人來人往,但卻要面對著無聊生活里無盡的孤獨。

James Joyce

《紐約的一個雨天》也不例外。一對還在校園的情侶,男生(甜茶飾)悶騷文藝、故作孤僻,女生(范寧飾)傻白甜、對光鮮亮麗的明星世界充滿向往。因為女生要采訪知名導(dǎo)演,他們約好周末去紐約…結(jié)果女生原本計劃一小時的采訪被無限延長,而男生則莫名其妙遇到了前女友的妹妹,并且還因拍戲的契機與之接吻——原本一同來紐約的這對情侶,只能漫無目的地在紐約各自漫游…

《紐約的一個雨天》的城市漫游,有著典型伍迪·艾倫小品的烙印,小機靈、抖包袱、對異性欲拒還迎的男生、被事件推著走的女生,以及一個性格強烈、靈氣逼人的女配角讓男主人公意亂情迷?!肮陋氈魅斯膶ふ摇币恢笔浅鞘新蔚哪割}:《午夜巴黎》里男主忍受不了乏味的未婚妻,他穿梭在現(xiàn)在與過去的戲夢巴黎,就是想尋找懷舊、浪漫、文藝的“去麗江化”的拉丁區(qū)巴黎。而在《紐約雨天》中,甜茶狼狽但又不失優(yōu)雅地漫步在紐約街頭,憤世嫉俗地同時做著彼此矛盾的三件事——反抗、討好和逃避。他拜訪了嬌妻有著銀鈴般笑聲的哥哥,躲避著母親酒會的邀約,喝酒解悶時遭遇到了成熟性感的escort,但穿插其間的,是他與前女友妹妹泰瑞爾(Chan Tyrell飾)的兩次偶遇……

《紐約的一個雨天》劇照

在漫游紐約中,他一直在尋找與他靈犀相通的人與事,但所有人都讓他如此尷尬:女友全程消失、同學(xué)粗鄙不堪,哥哥不僅不能傾聽他的煩惱,甚至還要向他抱怨,母親奪命連環(huán)call般地讓他參加上流社會的高端轟趴,好容易在酒吧跟妙齡女子搭上訕,發(fā)現(xiàn)對方感興趣的也不過是生意……漫游尋找的過程處處碰壁,找不到出口的意識在這座欲望之都蜿蜒流動,還處在叛逆青春期的文藝少年似乎與這座城市的每個人都格格不入,“小王子”造訪的每一個星球都只是讓他變得更加孤單;只有在泰瑞爾那里,他感受到了真誠、理解和智性、情感的雙重挑戰(zhàn),演戲時的接吻是假戲,但之后的投緣卻成了真做——甜茶放下了自視清高的假面,不再理會父母眼中理想型的女友,這次“無目的”的城市漫游,最終尋找到了一絲“目的”。

伍迪·艾倫對知識分子、文藝青年的嘲諷永遠帶有脈脈溫情。同樣是撕碎知識分子的虛偽面紗,相比于作風(fēng)犀利的歐洲作者和自甘犬儒的商業(yè)電影,伍迪·艾倫總會在撕碎之后再蓋上一塊充滿同情、聊勝于無的遮羞布。最終讓甜茶在城市漫游中尋找到價值與意義的,不是冰雪聰明的泰瑞爾,而是他原本覺得高高在上、看似附庸風(fēng)雅的母親。母親摘下了自己紐約上東區(qū)婦人的面具,面具背后是一個來自玉米地的少女的不堪、虛榮與幸運。

被別人撕下面紗是殘酷的,而自己摘下面具卻讓人同情。在對知識分子和上流社會進行批判這件事上,伍迪·艾倫永遠不是最鋒利的尖刀,相反他總是戲謔調(diào)笑地旁觀,然后廁身其間與之共舞,最后吁出一絲共情的慨嘆。自我反思,或許是知識分子最可貴的品質(zhì),但同時也是最無用的品質(zhì)。但正是這種品質(zhì),讓叛逆文藝少年放下了青春期的自視甚高和自憐自艾,在城市漫游的最后,到達了彼岸。

《午夜巴黎》最后的相遇

雨過天晴,甜茶不再彷徨,就跟《午夜巴黎》的最后作家尋找到了唱片店的女店員一樣,甜茶也在午后紐約的細雨中與新歡真正的擁吻。85歲的伍迪·艾倫不再像早年那樣恣意妄為,他收起了鋒芒與嘲諷,也走出了陰郁與晦暗,無厘頭、諷刺戲謔、憂傷與黑色的四種伍氏影調(diào)混融一處。

整個紐約都在下雨,雨滴淋濕了大都會博物館門前的臺階,泥濘著哈勒姆骯臟的每一條小道,流過小意大利、地獄廚房每家門面的室外店招,最后落在中央公園德拉科特動物音樂鐘(Delacorte Clock)下,飄落到所有靈犀相通的漫游男女身上。

中央公園德拉科特動物音樂鐘下的擁吻

 2 ) 《紐約的一個雨天》拓展觀影清單

收集整理了一下伍迪·艾倫在《紐約的一個雨天》中夾帶的電影私貨,作為一份拓展觀影清單。


電影部分

1.《金粉世界》. Gigi

第一部是Chan與Gatsby在巷子里拍攝「新黑色電影」時,Chan調(diào)侃Gatsby說你該不會要唱一首Gigi了吧。這里的Gigi就是文森特·明奈利在1958年導(dǎo)演的《金粉世界》,英文名為Gigi,當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而這部歌舞片也是伍迪艾倫最愛的三部歌舞片之一。(另外兩部分別是《雨中曲》和《相逢圣路易》,值得一提的是《相逢圣路易》的導(dǎo)演也是文森特·明奈利,這個名字隨后還會出現(xiàn)。)

2.《時鐘上》. The clock

很多人都很困惑Gatsby彈完琴后跟Chan聊到的那部與時鐘、約會相關(guān)的老電影究竟是什么,經(jīng)過一些國外網(wǎng)友的線索分析,結(jié)合本部電影的情節(jié)來看,這部沒有提到名字的電影應(yīng)該就是《時鐘上》。而這部電影同樣是由文森特·明奈利執(zhí)導(dǎo),其中一個情節(jié)是男女主兩人在地鐵失散后,兩人在沒有任何約定的情況下,同時回到了大鐘下。與本片劇情互文。

這也說明為什么兩人能在不提到名字的狀況下直接無障礙對談劇情,因為前面Chan提及Gigi的時候,大家已經(jīng)確認彼此的觀影處在同一水平上。Gatsby和Ashleigh是不可能有這樣的對話的。

(已自譯本片字幕:跳轉(zhuǎn)提取字幕

3.《漩渦之外》. Out of the past

Gatsby失意地在酒吧喝酒與Escort對視時,問Escort有沒有看過《漩渦之外》。這部是一部非常經(jīng)典的黑色電影,由Jane Greer和Robert Mitchum飾演,女主也是經(jīng)典蛇蝎美人形象,Gatsby說到「She was bad news」.有趣的是午后他自己也剛參與到了高中同學(xué)的「新黑色電影」(modern film-noir classic)拍攝中。

4 《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當Gatbsy在街上閑逛偶遇高中同學(xué)時,高中同學(xué)聽完Ashleigh的名字后,提到了《亂世佳人》中的Ashley。


影人部分:

5 雷諾阿 Jean Renoir

法國導(dǎo)演 他的《大幻影》是伍迪艾倫最喜歡的歐洲電影之一。

6 德西卡 De Sica

意大利導(dǎo)演 他的《偷自行車的人》是伍迪艾倫最喜歡的歐洲電影之一。

7 黑澤明

日本導(dǎo)演 伍迪艾倫最喜歡的三部日本電影全都來自他:《羅生門》&《七武士》&《蜘蛛巢城》

以上三位導(dǎo)演都是Ashleigh在采訪片中導(dǎo)演Roland Pollard時提過的導(dǎo)演。

8 格蕾絲·凱莉 Grace Kelly

「Amy was beautiful. Yeah, if you like Grace Kelly」.同樣出自Gatsby的高中同學(xué),他形容Gatsby的前女友Amy是Grace Kelly那一類型。不過暫未在伍迪艾倫的推薦中看到有Grace Kelly出演的電影。給大家推薦一部希區(qū)柯克的后窗吧,王妃在里面非常美。

9 諾瑪·戴斯蒙 Norma Desmond

在酒吧沒找到導(dǎo)演時,裘德洛飾演的編劇提出要再去片場找他,并這樣說:When Rollie gets drunk and morose, he likes to wander around the sound stages and pretend he's Norma desmond.

這位Norma Desmond并不是真實的明星,而是比利·懷爾德在日落大道里創(chuàng)造出的默劇時代女星的名字。由Gloria Swanson飾演。

10 斯蓋·馬斯特森 Sky Masterson

Ashleigh與編劇在車上聊天時,聊到Gatsby:

Ashleigh: I think that in his wildest dreams he'd like to be Sky Masterson

Ted : A Broadway bookie?

此處的Sky Masterson也是一個電影人物,是《紅男綠女》中馬龍·白蘭度飾演的賭徒。

(有趣的一點,這部電影的另外一位男主弗蘭克·辛納特拉是伍迪·艾倫前女友的前夫。)


派對上的舊塢巨型海報。

(這場戲我的關(guān)注點幾乎都在這五張巨型海報上。)

左一:多麗絲·黛 Doris Day

希區(qū)柯克電影《擒兇記》的女主角,著名的Que sera sera就是出自這部電影,Doris Day正是這首歌的原唱。

中間兩位:凱瑟琳·赫本 Katharine Hepburn 和 加里·格蘭特 Cary Grant

兩位好萊塢巨星恰好有合作過一部電影《費城故事》。

切換視角。

左一:羅克·赫德森 Rock Hudson

與前面提到過的Doris day(也就是他左邊被遮擋住的那位女星)一同演過《枕邊細語》。

右一:拉娜·特納 Lana Turner

也是好萊塢著名女星,曾在黑色電影《郵差總按兩次鈴》里飾演女主。

部分信息參考《伍迪·艾倫談話錄》,感謝@雞蛋煎蛋煎雞蛋 @江梅曾許 @黑特-007 幾位友鄰提供信息,如果有錯漏歡迎大家糾正。

點擊可查看更多伍迪·艾倫的電影清單豆列

 3 ) 「伍迪·艾倫式」話癆片簡考

八十四歲的伍迪·艾倫依舊話多。

[紐約的一個雨天],“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扮演的男主,一開場就對著女友喋喋不休。

“我要在卡萊爾預(yù)定一個房間,就是我常和你說起的那個酒店,他們酒吧的鋼琴師會唱他以前在百老匯唱的歌。我可能會聯(lián)系我爸的票販子,他能幫我們弄到《漢密爾頓》的票?!?/p>

期間他的女友也就是艾麗·范寧,打斷過他一次,說“真不敢相信我要采訪《冬日往事》的導(dǎo)演,你快幫我想想有什么有意義的問題”。

甜茶想了想,竟然還是繼續(xù)了剛才的話題:

??[紐約的一個雨天],女友是校報記者,要去采訪一個很著名的導(dǎo)演,她既興奮又緊張,讓甜茶幫她想有什么好問題可以問。甜茶根本沒有聽女友說了什么,一直自顧自地嚕嚕蘇蘇,活在自己的世界

當然,他的女友也一點都不省油。

見到采訪對象以后,范寧就開始大聊特聊,左右不過是些“能采訪您是我的榮幸”之類的恭維之語。且情緒激動異常,慌張失措間還把黑澤明說成是歐洲電影里她最喜歡的導(dǎo)演。

??[紐約的一個雨天],艾麗·范寧扮演的小女友去采訪知名導(dǎo)演,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除此之外,還有裘德·洛扮演的編劇,與甜茶家算是世交的亨特,等等角色,皆能用連珠炮彈似的語速說個不停,一重疊一重。甚至蓋過了畫面,掌控著電影的節(jié)奏與高潮。

這種高密度對白,自伍迪拍了[傻瓜入獄記]后,就成了他最引人注目的特色——話癆片。

01 話癆

“癆”指的是肺結(jié)核,話癆,則用來比喻某人說起話來如肺結(jié)核病人的咳嗽,沒完沒了。

《看電影》雜志就有一期這樣寫道:“在唐僧問出那句’你媽貴姓啊’之前,我們都太小看了話癆們的殺傷力:兵不血刃,殺人無形。

如[女間諜]中,杰森·斯坦森扮演的廢柴特工,能從摩天大樓聊到太陽馬戲團,再扯到奧巴馬出席國會;[你丫閉嘴!]里,逗逼鐵蛋也是小嘴不停,別人吃個小黃油餅干,他都能扯上半天,“你總是用嘴的同一邊來嚼嗎?我這么問,因為可能你左邊的牙齒壞了……”

??[你丫閉嘴!]

[非誠勿擾]里的葛優(yōu)在教堂懺悔,端的也是“上炕嘮家常”的做派,從幼兒園尿床侃到中學(xué)畢業(yè)插隊下鄉(xiāng),逼得神父忍無可忍,“對不起,我們的教堂太小,已經(jīng)裝不下他的罪惡了。”

??[非誠勿擾]

這樣的話癆角色,在電影史上不勝枚舉,但如果在“話癆”后面加上“電影”二字呢?

話癆電影,一種并不嚴格的電影類型,大多集中于對話,比重甚至能蓋過畫面,掌控著電影的節(jié)奏與高潮。也是對臺詞多的電影的戲謔。

如[安妮·霍爾],90分鐘,1500句對白;[克萊爾的膝蓋],105分鐘,1400句對白;[十二怒漢],90分鐘,1300句對白;[婚姻生活],167分鐘,1700句對白;還有[愛在黎明破曉前]和[愛在日落黃昏時],前者105分鐘,1200句對白,后者80分鐘,1300句對白。

??[愛在日落黃昏時]片長很短,對白極多

記得諾蘭的[敦刻爾克]里,秒表規(guī)律的滴答聲幾乎從第一鏡貫穿始終,全程敲打著觀眾的神經(jīng);冢本晉也的[鐵男]里,跳動的是隆隆鼓點聲,是屬于工業(yè)金屬的、廢都里的音符;

那么話癆片里,急風(fēng)驟雨般的獨白或?qū)Π祝簿偷扔谑侵Z蘭的滴答聲、冢本晉也的鼓點。

在這方面,伍迪·艾倫早就成精了。

電影[曼哈頓]里,他演一個寫作上不成功、感情也一團糟的男人,矮小瘦弱,絮絮叨叨,張口伯格曼,閉口納博科夫,還特愛吹噓自己床上功夫一流,在幾個情人之間游移不定。

??[曼哈頓]

[安妮·霍爾]則充滿了知識分子的牢騷、自嘲和神經(jīng)質(zhì),臺詞多得了不得,且每一句都在釋放信息點,雖是雞毛蒜皮,但觀眾接收后立刻全神貫注,哪怕是個可有可無的笑話。

伍迪也在這部電影中對著鏡頭大放厥詞,好像他一年四季都有道理。

??[安妮·霍爾]

在[午夜巴黎]中,他開始向著“掉書袋”狂奔,臺詞引經(jīng)據(jù)典,還給法國影評界捧臭腳,對白看似漫不經(jīng)心,實則老謀深算,甚至憋著壞。

??[午夜巴黎]

據(jù)說,法國導(dǎo)演埃里克·侯麥被問自己的作品臺詞是否過多時,總拿伍迪·艾倫做擋箭牌。

實際上,這兩人在話癆方面半斤八兩。

不管是“人間四季”系列還是“六個道德故事”系列,侯麥的電影都是角色說著話、聊著天就演完了,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沒有故事的故事”。

也怪不得侯麥會說:“我不表達,我呈現(xiàn)。我呈現(xiàn)移動和說話的人們。

??“人間四季”系列之[夏天的故事]

但他和伍迪還是有些區(qū)別的,如果說伍迪·艾倫是快節(jié)奏、高語速的“段子”,那侯麥就是不緊不慢、不溫不火的“哲學(xué)”,且氣息濃厚。

[克萊爾的膝蓋],對白涉及愛情和藝術(shù),角色可指點江山,可風(fēng)花雪月,非常小資。

??[克萊爾的膝蓋]

理查德·林克萊特的“愛在”系列,則承繼了以上兩個風(fēng)格,既有伍迪·艾倫神經(jīng)質(zhì)般的無聊絮叨,也有侯麥的清新浪漫。

男、女主漫游在維也納和巴黎街頭,從愛情體驗聊到愛情本質(zhì),從我們都只是宇宙的一顆星塵聊到女權(quán)主義,從死亡聊到藝術(shù)再聊到哲學(xué)。

??[愛在黎明破曉前]

他們話嘮完了一個九年,兩個九年,三個九年,也話癆成了無數(shù)人心中的“愛情圣經(jīng)”。

02 源流

1927年,世上首部有聲片[爵士歌手]誕生,聲音開始成為電影中最具感染力的元素之一。

要說話癆片在電影史上的淵源,自然要回到聲音剛出現(xiàn)的30年代。這一時期,有兩種類型片興盛一時,一類是歌舞片,另一類是以話癆聞名的“神經(jīng)喜劇(Screwball comedy)”。

其始于1934年弗蘭克·卡普拉的[一夜風(fēng)流]。

克勞黛·考爾白離家出走,遇上窮記者蓋博,他是典型的口嫌體直,嘴上說“你這個不識好歹的小東西”,可還是會幫她趕走所有搭訕者,狀似無意地說“不是為了你,是他太吵了”。

還說要寫一本專門講怎么攔車的書,等將來有錢了要帶心上人去太平洋月光下的小島。

??[一夜風(fēng)流]

不過是富家女和窮記者機緣巧合的愛情故事而已,誰知竟開啟了一個話癆時代。

這類片子里,往往有一對性格乖僻、行為古怪的浪漫情侶,他們或出逃婚姻,或另遇真愛,反正總能引發(fā)出一段滑稽幽默的趣事。

又因為多改編自舞臺劇,所以,欣賞男女主角在銀幕上唇槍舌劍、機關(guān)槍式的對話,就成為了觀影過程當中的一大樂趣。

如霍華德·霍克斯的[女友禮拜五],一開場就是女主在辦公室里和舊情人男主的對白。

兩人語速快得像子彈一樣,往往一方話音未落就被對方搶先蓋住,半天了女主才想起來,“我是來告訴你,我要嫁給別人了”,好的。

??[女友禮拜五]

這絕對算得上是一種聽覺大于視覺的典型,影響了后來的很多電影創(chuàng)作。

比利·懷爾德甚至在70年代專門拍了一部電影,叫[滿城風(fēng)雨],就為了致敬這種神經(jīng)喜劇。

105分鐘,2400句對白,每個人都像機關(guān)槍,或者上了發(fā)條的某種機器,你一言我一語。不僅語速快,還懂得妙語連珠的機智諷刺,更夾帶觀點輸出、哲學(xué)思辨與奇思妙想。

??[滿城風(fēng)雨]

當然,神經(jīng)喜劇也不是無源之水,它來自舞臺劇,來自廣播劇,甚至再往電影發(fā)明前追溯,可以推至在酒神祭上演出的古希臘戲劇歌隊。

??古希臘戲劇多半包含歌隊和角色朗誦

推至中國有說書、相聲,日本有狂言、漫才,美國文化里有脫口秀,等等這些語言藝術(shù)。

只不過,當這些語言藝術(shù)和電影的畫面形式結(jié)合,就成了一種聲畫藝術(shù),也就是話癆片。

這種片子里,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狗血煽淚的劇情,天馬行空的幻想,有的只是話癆似的對談,相聲似的瞎侃,以及對人生的直言不諱。

03 喜劇

可以說,沒有什么比喜劇和話癆片之間的關(guān)系更密切的了。說到底,語言本身就是用來制造喜劇效果的一大利器,不是嗎?

從古希臘戲劇開始,詼諧、戲謔、揶揄、諷刺、雙關(guān)等等文字游戲就是笑料的來源。而大玩文字游戲,是后來從情景喜劇、小品喜劇再到后現(xiàn)代喜劇的一大重要共通點。

史蒂芬·莫法特編劇的情景喜劇《冤家成雙對》,就是一部展示英語語言藝術(shù)的杰作。

說的是最沒節(jié)操的三俗笑話,用的卻是最為講究的語言段子,真正的妙筆生花,精靈鬼馬。

??《冤家成雙對》

而以巨蟒劇團為代表的小品喜劇,本就是段子合集,個個都是口吐蓮花、讓人樂到捧腹的話癆。

隨便找個,[巨蟒與圣杯]的守門士兵,都是從一句話就能扯到鳥類遷移原理的“奇葩”。

??[巨蟒與圣杯]

凱文·史密斯的[瘋狂店員]里,倆店員叨逼叨、叨逼叨的都是成人笑話和無聊的段子。不說話就會死,說了又特么都是些無聊話的典型。

??[瘋狂店員]

薩莎·拜倫·科恩的[波拉特]里,哈薩克人波拉特在美國一開口就盡是尷尬,惹毛了各階級的美國人。但就是沒有什么能堵上波拉特的那張臭嘴,他就想要話癆,戳破那張?zhí)擄椀募垺?/p>

??[波拉特]

還有編劇艾倫·索金,從幼時起就喜歡聽人對話的聲音,對語言和聲音有一種天然的敏感。

他把這種敏感放進了電影[茉莉牌局]和[社交網(wǎng)絡(luò)]里,兩者都充斥著快語速、高密度的對白,根本停不下來。

尤其是后者,安德魯·加菲爾德扮演的大學(xué)生,圍繞一只雞喋喋不休,簡直叫人笑出眼淚。

??[社交網(wǎng)絡(luò)]

日本電影[瀨戶內(nèi)海]就有點這個意思,不同的是沒有[社交網(wǎng)絡(luò)]那么龐大的背景,而是從生活的某個側(cè)面展開,切入點極小,風(fēng)格也很文藝,還總能抖落出一些令人捧腹的小臺詞。

主角是兩個高中二年級的男生,每天下午放學(xué)后都會相約來河邊坐一下,曬太陽、打嘴炮,最大的煩惱是要考試好煩,還說社交就是靠演技,吃到一根過長的薯條也要吐槽半天。

??[瀨戶內(nèi)海]

沒有宏大的歷史背景或救世主題,整個宇宙中,主角們最關(guān)心的只有自己。不熱心政治,也沒什么社會責任感,煩惱的都是一些生活瑣事,絲毫不帶正能量,而且一點也不嚴肅。

昆汀的[低俗小說]也如此,文森特和朱爾斯是兩個殺手,按理說應(yīng)該提刀拿槍,面色冷峻,霸氣外露,結(jié)果他們有點空閑就瞎侃,去殺人的路上還在討論漢堡、圣經(jīng)和足底按摩。

??[低俗小說]

說到昆汀,不得不提教他說“牛逼”的姜文。

那部[讓子彈飛]也是話癆片,上句與下句無縫銜接,對白與對白聯(lián)系緊密,幾乎聽不到角色喘氣,活像一出群口相聲。

最出名的是“鴻門宴”那場戲,人物話多,且每句簡短有力,誰說話鏡頭就給誰近景或特寫,特點就一個字:快!

圓環(huán)軌道,三臺機器繞著拍,三角關(guān)系對剪、正反打、過肩,話沒說完就切給對方,要么就切反應(yīng)鏡頭,且最多停留一秒,動靜極小。

這是話癆片的常見拍法。[落水狗]開場也是如此,但弧線運動比之更大;伍迪老頭的[漢娜姐妹],“轉(zhuǎn)圈吃飯”那場戲也用了類似手法。

??從上到下依次為:[讓子彈飛]、[落水狗]、[漢娜姐妹]

說起伍迪·艾倫,其實他早期就是個喜劇演員,還給一些舞臺劇寫過劇本。因此,在他的電影里,一直有單口相聲和舞臺劇元素。

如[安妮·霍爾],里面的伍迪,就像個站在攝影機前的單口相聲演員,喋喋不休、自言自語。而那些喋喋不休又是那么的妙趣橫生,讓關(guān)于愛情與人生的哲思,充滿幽默和戲謔。

??[安妮·霍爾]

[紐約的一個雨天]延續(xù)了這種風(fēng)格,甜茶淋著雨走在曼哈頓街頭,想起性感的前女友曾在猶太成人禮上給人口,酸溜溜扯了一堆,說什么應(yīng)該把這個列入猶太節(jié)日習(xí)俗,比齋戒強。

??[紐約的一個雨天]

像是某中年男人要了兩碟涼菜一壺酒,喝到面色酡紅時開始抽泣,感慨這個國家算是完了,痛罵知識分子和公務(wù)員,并抱怨老婆不懂自己。

這就是話癆片,拜金、酗酒、寡情薄義、又老又壞、一地雞毛,而且搞笑又滑稽。

它讓中產(chǎn)階級的主人公、不檢點的私生活、知識分子的臭脾氣,都在生活面前一次次敗下陣來。然后,在大片的光影里,溫柔地促狹著。

-

作者/六姨太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破詞兒(pocier)】

參考資料:

[1] Screwball comedy,2019.12.06

[2] 話癆電影,豆瓣豆列,2013.04.08

[3] 話癆是成為電影大師的第一條件,騰訊網(wǎng)

[4] 我想和這世界談?wù)?,周末畫報?013.06.15

[5] 盤點|話癆電影——滿腹經(jīng)綸,道貌岸然的外表下,藏著一顆不安的心,電影世界,2016.08.29

[6] 話癆電影,bilibili

[7] 盤點 | 你可能不知道,話癆的傷害值到底有多大,看電影雜志,2015.09.05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luò)

 4 ) 女孩, 醒醒吧

這哪是什么甜美的愛情片,活生生一部 Woody Allen 版《成長教育》罷了

認識一個出身在中產(chǎn)階級家庭的女孩,自幼兒園起與當?shù)馗缓乐酉嘧R,男孩是那個城市 TOP 10 財閥的繼承人,但并不妨礙兩人自5歲起便相互喜歡、親梅竹馬,前半段的戀情美好到堪稱中國版的「怦然心動」。卻不想畢業(yè)后,男方因父母的介入,幾經(jīng)風(fēng)波后最終以極其低劣的理由與女生分手,半年后轉(zhuǎn)頭與當?shù)亓硗庖患腋缓赖呐畠航Y(jié)婚生子。

另外一個相識的女孩,出身成長在破碎、復(fù)雜的貧窮家庭環(huán)境中,但因姿色過人,且受母親多年的“熏陶”,一直費盡心機致力于尋覓并嫁給有錢人,暴發(fā)戶還不行,因為嫌他們粗俗;潛力股也不行,因為不能接受受過貧窮 “心理陰影”的人。一定要家族龐大、世代富裕的 “官二代”。初戀獻給了一位開著 “低調(diào)”寶馬的同齡男生,1個月不到邊發(fā)現(xiàn)對方已有門當戶對的女友,且姿色并不比她低。幾年過去,的確有好幾位符合條件的男生為她一時傾心,但最終都已無外乎 “喜歡上別人” 或 “家里出了變故,短期內(nèi)無法給你確定的未來”等理由分手。

看過10多部 Woody Allen 老爺子的作品,最愛的是這部不叫座的《紐約的一個下雨天》。大概因為我認識太多像女主角 Ashleign Enright 那樣的女生,誤把另一個來自另一個階層的男人的「一時興起」當「真心」,游走在醉酒后的贊美與迷戀里久久走不出來,卻不曾想自己不過是他們附庸風(fēng)雅、追名逐利之余的飯后茶點,連咀嚼的時間都不愿多給,吃完即忘,連戰(zhàn)利品都稱不上。而無知卻虛榮的女生呢?她們像女主一樣,倉皇卻驚喜的坐在一旁,內(nèi)心欣喜著 “將來可以把與這位成功男人的浪漫故事講給子孫后代聽”。

電影開篇的前5分鐘,話癆設(shè)置下的男女主角便明顯不在一個頻道上。來自紐約 Old Money 的 Gatsby 聽到可以跟 Ashleigh 在曼哈頓共度周末后,信手捏來的是 Carlyle 與 Pierre Hotel、 一票難求的音樂劇 Hamilton, 母親的 big annual fall gala, 出自 Ludwig Bemelmans 之手 old New York style 的壁畫,MoMa 現(xiàn)代藝術(shù)博物館 Weegee 的攝影作品… 而來自亞利桑那州銀行富豪新貴 Ashleigh 無法對他說的一切作出任何共鳴,除了像局外人般的在他的摟抱下進行不同頻道的對話 “那樣你會花很多錢吧” “我只去過紐約兩次,印象最深的是竟然能在那里的地攤上用200美金買到鉑金包與勞力士手表…”

這哪里是一部愛情片,另外一部帶著 Woody Allen 式詼諧幽默、給看客自覺體會的「成長教育」罷了。單純又虛榮的 Ashleigh 進入了對她而言夢幻般的大都會,在這里見過她只有在電視上才能見著的名人,經(jīng)歷她以為只有電影里才能經(jīng)歷的劇情,全然忘記初心 — 成為一名獲得普利策獎的記者,并打著工作的正當名義對男友與他費心的安排置若罔聞。她憑借著自己的青春靚麗,在奢華餐廳與名人派對里穿梭,昏黃曖昧的燈光下,她以醉酒之名放縱著自己的虛榮與無知,直到午夜夢醒、男明星的正牌女友提前回家敲門時。

但與《成長教育》不一樣的是,伍迪老爺子不屑于說教,他要將赤裸的現(xiàn)實用他獨有的方式呈現(xiàn)給大家。萬千個對未來充滿幻想、憧憬未曾涉入的另一個世界的年輕女孩們,大概有一個能像《成長教育》里的 Jenny 那樣懸崖勒馬、及時止損且幡然醒悟大徹人生的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更多的是像 Ashleigh 這樣,即便在那個曾經(jīng)短暫真心愛她的男友 Gatsby 也與她告別后,她擔心的仍舊只是天快要下雨了而已??上耄酉聛淼脑S多年里,她還將像早上與 Gatsby 回述前一天發(fā)生的事情一樣,與無數(shù)朋友、甚至只見過幾面的陌生人談起曾經(jīng)有3個才華橫溢的知名男人在同一天為她傾心,并在未來更多年里,孜孜不倦的追尋鎂光燈下、一日 “公主” 般臆想中的爽感。而在現(xiàn)實的另一端,那些男人,連她的姓名,都未曾認真記住。

浪漫不是臆想,但五光十色的世界里,要跨越階級地認清另一種現(xiàn)實,需要一個人有足夠的內(nèi)涵底蘊與清醒自知,這一點確實不容易。但 Gatsby 的媽媽做到了。

 5 ) 上了房就撤梯子,糟老頭子壞得很!

臨近年底,艾倫老爺子的新片如約而至。

一位八十有五的老人,仍然保持著年均一部的產(chǎn)出,這本身就相當值得敬佩。

相較于那位號稱“一生只拍十部”的怪咖,艾倫老爺子無疑更配得上“人民藝術(shù)家”的光榮稱號。

《紐約的一個雨天》,實話實說,中規(guī)中矩。

仍然是典型的伍迪·艾倫風(fēng)格,但也沒有太大驚喜。

當然,對于“甜茶”的迷妹們來說,上半句權(quán)當沒有。

一如既往:自命不凡又處處被懟的主人公、高密度又神經(jīng)質(zhì)的臺詞、假裝不經(jīng)意閃現(xiàn)的文青裝逼名詞、對上層人士的嘲諷、對知識分子的自嘲,等等。

借助少男少女們得而復(fù)失、失而復(fù)得的愛情,老爺子傲嬌——巴黎的雨確實美,但俺們老家的雨也不差!

文藝、浪漫是伍迪·艾倫影片的顯要標志,也是能讓廣大文青自嗨的有效小藥丸。

但隱藏在文藝、浪漫之下卻有一個略顯宏大的話題:階層區(qū)隔的固化,以及向上流動之難。

聯(lián)想到今年大受歡迎的另兩部影片《寄生蟲》和《小丑》,有關(guān)“階層”的討論似乎成為了一個全球性話題。

本期推送,小官想說一下艾倫老爺子電影中的階層區(qū)隔、new money—old meney—dirt poor的歧視鏈,以及導(dǎo)演對這個問題的狡猾和狡黠。

《紐約的一個雨天》中,“甜茶”扮演的男主名叫蓋茨比。

眾所周知,自從菲茨杰拉德的那本名著問世之后,“蓋茨比”就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代表特殊的一類人——那些出身卑微,但敢想敢做,一心向上爬的野心家。

這么說吧,“蓋茨比”是伍迪·艾倫影片的御用主人公。

《藍色茉莉》中,是兒時被收養(yǎng),大學(xué)沒畢業(yè),但一心釣個金龜婿的茉莉。

《午夜巴黎》中,是本來是一位成功商業(yè)片編劇,卻心懷嚴肅文學(xué)夢的吉爾。

《賽末點》中,是出身貧困,但靠著打球娶得白富美的威爾頓。

《獨家新聞》中,是全家都是牙醫(yī),卻一心想成為名記者的女大學(xué)生桑德拉。

《卡珊德拉之夢》中,是只會給人打工卻又不甘心打工的兄弟倆。

《紐約的一個雨天》中,女主阿什莉幾乎就是桑德拉的翻版,從人設(shè)到動機如出一轍。

而男主蓋茨比,雖然是一個根正苗紅的富二代(可能是伍迪·艾倫影片中第一個富貴主人公),但無論從穿著到言行卻透著一股屌絲氣息。

日常穿著是這樣式的:

舉手投足是這樣式的:

遇到霸凌自己的同學(xué)是這樣式的:

當出身平凡的人,各顯神通地步入上層社會之后,他們渴望浪漫的自我與貪圖享樂的本我之間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一種人格分裂。

一方面,渴望與自己的心靈伴侶持續(xù)靈與肉的碰撞;另一方面,又舍不得放不下與法定配偶捆綁在一起的榮光和奢侈。

結(jié)局不外乎以下——

1.當然是選擇愛情呀!

比如《午夜巴黎》。

不過這種結(jié)局有個條件,吉爾選擇和法國姑娘留在了巴黎,前提是他們的生活質(zhì)量不會下降太多。

別忘了,吉爾本身就是一個成功的好萊塢編劇,只不過是吃飽了沒事干想寫寫嚴肅文學(xué)罷了。

2.而對于那種可能會讓自己身敗名裂,一下回到解放前的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殺人滅口。

比如《賽末點》。

我奮斗了這么久才到了今天這一步,我怎么會讓你毀了這一切。

對不對,我的真愛?

3.大多數(shù)情況,就是出軌后,醉一場哭一場,祭奠一下逝去的愛情。

比如《午夜巴塞羅那》。

告別情人,約定不許再打擾對方的生活哦,然后回到愛人身邊。

一張面無表情、參透人生的臉,一首歌回蕩心間:后來,我們不知道如何去愛。

情人與愛人、精神的追求與物質(zhì)的享受就成了朱砂痣與白月光。

經(jīng)過人性的考驗之后,果不其然地淪為蚊子血與白飯粒。

伍迪·艾倫電影中主人公的身份設(shè)定或許與他本人的出身有關(guān)。

伍迪·艾倫生于紐約布魯克林一個窮苦的猶太人家庭,靠著出眾的喜劇天賦和藝術(shù)功底,成為享譽世界的戲劇家、電影導(dǎo)演、演員、評論家。

可以這樣說:伍迪·艾倫,本身就是一個“蓋茨比”。

而對于伍迪·艾倫這種文藝new money來說,面對old money的不屑(或許更多的是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自卑),采取兩種方式來達到心理的平衡:一是揶揄對方窮得只剩下錢的淺薄,二是賦予自身一種對方不具備的文化資本。

這種戀人之間“有才”/“有財”的對立存在于伍迪·艾倫多部電影中,比如《午夜巴黎》《賽末點》《紐約的一個雨天》。

通過對“有才”一方的塑造,導(dǎo)演為展示自己的藝術(shù)史知識提供了一個契機。

同時,通過“有才”與“有財”雞同鴨講的對話,嘲諷了“有財”一方的淺薄,也為“有才”一方日后的出軌創(chuàng)造了一個理由。

很多時候,伍迪·艾倫為“有才”一方賦予文化資本的方式是“懷舊”。

很多影片中,伍迪·艾倫的主人公都有“懷舊”的癖好。

《午夜巴黎》中的吉爾寫的小說就是關(guān)于一個“懷舊商店”的。

《紐約的一個雨天》中,阿什莉評價蓋茨比。

“懷舊”的本質(zhì)是一種烏托邦,源自于人類對現(xiàn)世的不滿與無力,從而將懷戀寄托在一個不可能的地方——過去。

《午夜巴黎》也戳破了這一點。

2010年代的吉爾懷戀1920年代,而1920年代的阿德里亞娜則懷戀1890年代,而1890年代的德加和高更則懷戀文藝復(fù)興。

但我們看一下在《午夜巴黎》中,伍迪·艾倫選擇了哪些藝術(shù)家在穿越中現(xiàn)身:菲茨杰拉德、海明威、艾略特、畢加索、達利、曼·雷、布努埃爾、高更、德加,等等。

借助這些經(jīng)典符號,伍迪·艾倫給自己的主人公以及自己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與修養(yǎng)氣質(zhì)。

而這些恰恰是對面一方所匱乏的,《午夜巴黎》《賽末點》中的富家女都是如此。

到了《紐約的一個雨天》中,阿什莉是一個來自亞利桑那州的女孩,在大學(xué)校報當記者,野心勃勃。

一次意外,阿什莉得到一個機會,去紐約采訪一位知名的文藝片導(dǎo)演。

見到導(dǎo)演后,阿什莉激動的語無倫次。

介紹完自己的身世之后,不忘加上一句“我知道您是怎么想的”,將深層的自卑暴露無遺。

表達自己對導(dǎo)演的崇拜,賣弄一下自己的電影知識,卻不小心把黑澤明歸到了歐洲導(dǎo)演一列。

片尾,蓋茨比用一句歌詞表達自己的心境,卻被阿什莉誤認為是莎士比亞的名句。

這也導(dǎo)致了蓋茨比下定決心與之分手。

在蓋茨比/伍迪·艾倫看來:我們不一樣!你們不過是附庸風(fēng)雅,我們才能叫做滿腹詩華。

不過,光“有才”也不行,“才財兼?zhèn)洹辈乓谩?/p>

回過來想想《午夜巴黎》里露面的那些藝術(shù)家。

除了才華之外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經(jīng)濟條件普遍不錯。

即使像菲茨杰拉德去世前幾年拮據(jù),但年輕時也闊過。

然而,彼時那個才華橫溢卻一直窮困潦倒的梵·高,就沒出現(xiàn)在電影里。

或許,伍迪·艾倫自己也覺得把梵·高排除在外過意不去,只好用《星空》做了一張海報。

其實,這幅畫跟巴黎一毛錢關(guān)系都沒有。

蓋茨比和阿什莉在文化資本上的差異的直接體現(xiàn)就是兩人眼界的不同。

對于在曼哈頓過周末的計劃,蓋茨比將之看做是一次生活的享受,如數(shù)家珍地介紹各家酒店的優(yōu)缺點,而阿什莉則將之視為是自己人生騰飛的一次起點,心心念念地設(shè)計各種采訪方案。

對于曼哈頓,蓋茨比的成長經(jīng)歷是爵士樂、百老匯、博物館。

而阿什莉則只記得兒時爸媽帶自己在紐約街頭花200塊錢買的愛馬仕和勞力士。

注意看,蓋茨比聽完阿什莉的話后的表情。

對于文藝片導(dǎo)演的態(tài)度,阿什莉是興奮不已直到飛起,而蓋茨比則只是淡淡的一句“想不到他這么老”,“我要不要上去會會他呢”。

文化資本/眼界的差異帶給青少年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生。

想想新聞中那些追星的孩子們吧。

對比一下,《向往的生活》里,陳飛宇見到曾經(jīng)抱過自己的黃磊,禮貌而又平淡的一句“我爸給您問好”。

對于缺乏文化資本的年輕女孩來說,能得到上層人士的垂青的方式只有獻出自己的身體了吧。

《紐約的一個雨天》《愛在羅馬》《獨家新聞》中,三個來自平民家庭的女孩子,幾乎不用任何心理沖突,就決定向明星或?qū)а莴I身。

明知沒有任何回報,但這也是一次“躋身”上層的機會啊。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jīng)擁有!

前兩位甚至連理由都一樣:以后給子孫們也有炫耀的資本。

甚至連下場都一樣:兩人和男明星的好事都被原配夫人中止!

《愛在羅馬》中的那位姑娘獻身明星不成,卻被一個毛賊得了手;而阿什莉只能赤身裸體,披一件風(fēng)衣,光著腳落荒而逃,一人走進紐約的大雨里。

小官覺得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捉奸,而應(yīng)該看做是上等階層對既得利益的維護,以及對所有覬覦的防范和拒絕。

企圖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實現(xiàn)階層上升在伍迪·艾倫的電影中是行不通的。

《藍色茉莉》中,嫁入豪門的茉莉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不懂得像《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黛西那樣對出軌的丈夫睜只眼閉只眼,最后落了個夫離子散。

茉莉的那個妹妹金杰,聽了姐姐的話,要找一個優(yōu)秀的男人,卻發(fā)現(xiàn)自己不過是已婚男人找的一個刺激。最后,還是回到那個不入流的男友身邊。

噢,還有《卡珊德拉之夢》里那個女演員,父親給人開了一輩子車,同樣將改變命運的希望寄托在男友身上,卻不料伊恩這個“成功商人”完全是個冒牌貨。

相較于對沒品味的old money的揶揄,new money對dirt poor的態(tài)度更簡單——

最好還是有自知之明一些,安心自己的位置就好。

比如蓋茨比的媽媽,不留情面地將假扮成阿什莉的那個女孩趕出家門,即使自己曾經(jīng)和那個女孩一樣,也是應(yīng)召女郎。

我們有品又有錢,和那些窮得只剩下錢的不一樣。和那些沒錢的人呢,更不一樣!

上了房就撤梯子!

糟老頭子,壞得很!

作者 ▏雅寧

編輯 ▏雅寧

圖片 ▏網(wǎng)絡(luò)

有個公號,叫【光影闡史官】······

 6 ) 與其說在批評new money 不如說在懷念逝去的時光

好幾篇影評都有點勢利,都覺得伍迪?艾倫在說階級差異,old money 瞧不起new money,不是一個圈子里的終究混不到一起,同時又暗戳戳地諷刺old money的傲慢、封閉和附庸風(fēng)雅。要是這么解讀電影的話,未免太沒意思了。紐約上流階級富人瞧不起亞利桑那州圖桑鎮(zhèn)的新貴這種陳詞濫調(diào)不值得用一整部電影去表現(xiàn)。

伍迪?艾倫作為紐約的老知識分子,對自己階層的尿性一清二楚。new money固然顯得膚淺、庸俗、天真又急不可耐,但是他們的確給精致勢利又腐朽沉悶的紐約上層帶來了明媚的陽光和真誠的崇拜,紐約需要這樣的新鮮刺激。而old money們呢,不過是在用高雅的文學(xué)藝術(shù)品位掩飾不光彩的過去,男主角——貌似這個階層的叛逆者,懂文學(xué)、懂藝術(shù),會彈鋼琴,視錢財如糞土,渴望浪漫的愛情,實際上是個空虛迷茫的幻想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在哪里,不敢跟家里決裂去過自己的生活,又覺得被家庭束縛,討厭紐約的勢利排外,在其他地方又找不到人生依托。男主角的叛逆看起來不過是在撒嬌而已。

世界早已經(jīng)跟以前不一樣了,紐約也從先鋒者走到了腐朽封閉的時代。電影里提起男主的母親要他讀亨利?詹姆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亨利?詹姆斯一心想回到藝術(shù)成熟的、精致的、富有文化氣息的歐洲,他認為當時的美國文化一片貧瘠,歐洲才是他精神上的故鄉(xiāng),他寫過多本小說,描寫天真的美國人遭遇世故的歐洲人的故事。而伍迪?艾倫時的紐約已經(jīng)成熟世故得像曾經(jīng)的歐洲,紐約也成為此時此刻美國人精神上的故鄉(xiāng)。

男主角在嘗試和新世界里的女孩交往后,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精神上的故鄉(xiāng)紐約,選擇了一個懂自己浪漫的紐約女孩。盡管這個故鄉(xiāng)已經(jīng)成熟到乏味,盡管它已經(jīng)世故到令人厭惡,但它畢竟還有過好時光,它還有它自己的浪漫。

 短評

老爺子每年花錢雇小鮮肉cos自己系列??吹梦蚁肴虬惙秾?,腳踢賽琳娜。

5分鐘前
  • 張熊熊
  • 較差

中傳校報女記者采訪王小帥,竟被吳秀波誘拐回家。東城區(qū)富二代甩云南女友,因喜愛霧霾勝過藍天白云。

7分鐘前
  • Mr.Moonlight
  • 力薦

范寧演活了晚晚,說話那個表情姿態(tài)太像了

11分鐘前
  • 蘇娃
  • 推薦

這不就是人生的縮影嗎?晴天有雨雨中發(fā)光,虛偽易破誠心難識,雨露均沾人財兩空,吻不求自來,瓜從天而降,酒精讓人心安理得的放蕩,金錢讓人肆無忌憚的裝逼。電影中艾麗范寧的渣女形象難道不是對Me Too運動的最佳諷刺?怪不得要被好萊塢封殺,無敵老頭你這不是頂風(fēng)作案嗎?

15分鐘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薦

很舒服,在夏天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找到了一個墜入秋天的理由。又是喜歡的沉浸型電影,《CMBYN》帶來一個無法忘卻的夏天,《紐約》則帶來一場很久后還會記起細節(jié)的雨:甜茶的毛氈西服、維托里奧的攝影色調(diào)、大雨打在透明雨傘上的聲音、喋喋不休聊電影的青年、鐘樓下等待某個不知道是誰也不知道是否會出現(xiàn)之人時的局促焦慮……全都透過伍迪·艾倫的鏡頭和甜茶渾然天成的演技,跳出銀幕,落向觀眾席,讓人身在電影院,卻經(jīng)歷了這個雨天。(再次感嘆甜茶演戲的悟性很高)

16分鐘前
  • 糯木
  • 推薦

帶傘的人不如和你一樣熱愛淋雨的人。

18分鐘前
  • 慘綠
  • 還行

我笑得比里頭那個女的還夸張。

21分鐘前
  • Stiles
  • 推薦

比較鐘意的一個點是,這是一部沒有一丁點兒荷爾蒙氣息的青春片。(220225影院 無敵艾倫中國首秀……不管拍多新的電影,都是舊時代氣息。

23分鐘前
  • 惡魔的步調(diào)
  • 推薦

我不要艾麗·范寧……

26分鐘前
  • Peter Cat
  • 還行

巴黎,巴塞羅那,羅馬,麥哈頓,開羅,紐約,老爺子天天在西半球溜達。東半球不讓你拍咋滴?

31分鐘前
  • Fleurs.哼哼
  • 還行

當結(jié)尾甜茶念了兩句詩,然后他的女朋友說這是莎士比亞是吧,甜茶一臉生無可戀。果然一個喜歡看電影,看書的人是不會喜歡一個膚淺,只長得漂亮的女生的?!痘ㄊ愕膽賽邸犯嬖V我們太相同的人不能在一起。《紐約的一個雨天》告訴我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也走不到一起。所以。。。這電影適合一個人看。問題來了,這兩部電影是怎樣挑到同一個檔期上映的?

32分鐘前
  • 管埋員
  • 推薦

可惜了那兩張寬街Hamilton的票

36分鐘前
  • Lauren
  • 還行

老爺子近年作品浪漫之最~本來覺得甜茶的顏too sweet too cute for老爺子這些神神叨叨的男主角,但這集男主的“古怪”少了猥瑣添了浪漫,甜茶的演繹更讓角色魅力翻倍無數(shù)。人生最大的浪漫,就是和那個真正能聽懂你笑話,看懂你眼里的光的人在默契的時刻出現(xiàn)在同一地點,心照不宣地開啟新世界。配合熟悉的爵士樂和雨中的街景,整個人都被融化了。結(jié)束后和頭同學(xué)相視贊嘆,好的電影真的會令人充滿幸福感啊。祝老爺子長命百歲,希望他能一直拍出這么可愛的電影。??

38分鐘前
  • 凌麥兒
  • 力薦

陳年配方。這一天太陽雨到最后有發(fā)霉的味道了。Jude Law近年怎么什么角色都演

40分鐘前
  • Redux
  • 較差

伍迪艾倫五成功力,高于《咖啡公社》低于《藍色茉莉》。這次用的小演員都很新潮,但故事依然還是伍迪艾倫的:那些上流社會里的鄙視鏈和白月光,那些電影界的潛規(guī)則和綠茶婊,爵士樂和抖機靈,連甜茶的駝背也像是伍迪。覺得范寧表演太過,甜茶則太收,都不夠好,幸好伍迪的劇本夠有趣。小老頭腦內(nèi)劇場又多了一個渣女,這可能是亞利桑那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42分鐘前
  • LORENZO 洛倫佐
  • 推薦

甜茶和賽琳娜戈麥斯太像兩個未成年了,范寧倒是憑夸張的蠢勁承擔了一半以上的笑點

46分鐘前
  • zitsunari
  • 還行

哪怕外八+駝背,甜茶依舊太美。雨中的 New York City 太美。大都會博物館的燈光和雷諾阿太美。雖仍是一貫的小布爾喬亞知道分子自作聰明的碎碎念+沒事找事的身份認同的自我糾結(jié)+順便懟天懟地懟世界的辛辣譏諷,一貫的擺活小聰明小趣味,卻拍出了一絲清甜的味道怎么回事?個人第21部伍迪艾倫打卡。小老頭今年84了。咱們且看且珍惜。

47分鐘前
  • 匡軼歌
  • 推薦

我以為我已經(jīng)對Woody Allen免疫了 但沒想到這部片還是給了我驚喜 / 甜茶不愧是甜茶 配得了意大利的陽光 也襯得起紐約的雨 彈鋼琴唱歌那段好迷人!@SummerIFF

50分鐘前
  • Estrella
  • 推薦

只需要兩個連續(xù)的雨天,就能重塑一段感情。輕巧而慵懶的小布爾喬亞情調(diào),沒什么比伍迪·艾倫拍喜劇更讓人心曠神怡的了。有人喜歡聽蟋蟀鳴唱,有人喜歡聞汽車尾氣,作為一個兩周前才從紐約回來的人表示——我喜歡紐約的雨。

51分鐘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薦

3.5 一開始很糟糕,但是越往后竟然越好。以及沒想到三個年輕人里面演技擔當竟然是范寧。

52分鐘前
  • 陀螺凡達可
  • 推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