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真是紀錄片聚焦卡洛斯·戈恩,講述了他從商業(yè)大亨到身敗名裂的傳奇故事
拯救雷諾?。。。?!
拯救日產?。。。?!
。。。。。。。。。。。。。。。。。。。。。。。。。。。。。。。。。。。。。。。。。。。。。。。。。。。。。。。。。。。。。。。。。。。。。。。。。。。。。。。。。。。。。。。。。。。。。。。。。。。。。。。。。。。。。。。。。。。。。。。。。。。。。。。。。。。。。
網飛拍的關于戈恩逃離日本的紀錄片出來了,也就是六七分的水平。從片名《通天大逃犯:汽車大亨戈恩奇案》就可以看出,這部紀錄片其實并不是單純的講戈恩怎么從日本關西機場逃出來的,而是更多筆墨花在了“汽車大亨戈恩”上面。這部紀錄片確實請到了很多重磅的當事人參與出鏡,只是缺失了主角——卡洛斯·戈恩——自己的證言。
所以這部紀錄片分為了三部分:戈恩拯救日本、戈恩妄自尊大身陷囹吾、戈恩出逃計劃。但實際上,原本應該高潮迭起的戈恩出逃,其實紀錄片展示的內容和之前各方媒體報道的并無初入,甚至關于那個樂器箱子如何就過了安檢還是語焉不詳。
看來要么是真的事有蹊蹺不便詳述,要么就是那么簡簡單單過了安檢、上了飛機。
當然,作為戈恩事件最有戲劇性的環(huán)節(jié),紀錄片里面還是呈現(xiàn)了一些獨家的信息,比如更多的監(jiān)控攝像頭畫面、更多對戈恩策劃逃走細節(jié)的復盤等等,還是能看出戈恩這位商業(yè)大佬的心思縝密。
拋開最后逃跑的部分,其實前兩個部分也制作的不錯。
第一部分使用了大量的早古日產時代的紀錄影像,甚至可以追溯到戈恩發(fā)布GT-R、還有年輕的安迪帕爾默、西川廣人跟著戈恩視察工廠。只是就豐富那段經歷來說,還是沒有展示出戈恩在重整日產時的手腕和能力——或許更多原因是,當時的當事人都不愿意提及戈恩所帶來的輝煌和成就,這可能會映襯出戈恩離開后聯(lián)盟的內亂。
第二部分則是關于大部分受訪者對于戈恩執(zhí)掌聯(lián)盟后的膨脹和離心離德。這一段的轉折很有意思,幾乎是管理層都認為戈恩吃錢了,并且紀錄片還專門找出了當時戈恩在凡爾賽宮舉行那個宴會的片段,確實很奢華。
由于戈恩偏離了重整日產的初心、十年來始終把持著雷諾-日產聯(lián)盟雙CEO的位置、甚至和各國政要打得火熱,這讓雷諾內部高管反而心生怨恨。甚至里面還提到因為戈恩重視日產在中國的關系,下令封鎖了一個“內部高管向中國企業(yè)透露電動車戰(zhàn)略”的商業(yè)間諜事件。后來因為巴黎當局的介入而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騙局,但是戈恩的處理讓雷諾高層已經很不高興。
當然,紀錄片為了顯示其中立姿態(tài),也選擇放出了戈恩在逃離日本后公開反駁的片段,以及收集到的戈恩親近人士的反駁。
但是說實在話,由于沒有戈恩的親自背書,也沒有信服力的證據,似乎觀眾很容易被引導到戈恩確實吃錢了——只不過,即便是當時作為日產董事的安迪帕爾默也只說,可能戈恩操作的數(shù)量是幾百萬美元一類的,這對于年薪千萬美元級別的戈恩來說,確實有點小題大做了。
實際上,紀錄片里面也呈現(xiàn)出一種對戈恩的調查是一種陰謀論的說法,甚至這代表了美方的觀點。因為里面采訪的一位日產全球法律主管顯然就在不斷重復這一論調(雖然沒有明說),同時營救戈恩的團隊也是來自美國。考慮到語焉不詳?shù)脑趺催^了安檢這件事情,或許真的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背后人物在操作。
最有意思的是,紀錄片找到了戈恩當時在日本的管家作為一部分內容,這就很接地氣了,那位女管家顯然是偏向于戈恩的。包括詳細說了戈恩如何節(jié)儉,以及戈恩和她的告別,其實都更充分的反映出戈恩這個同樣來自于底層人物和底層人的共情。
紀錄片里另一個勁爆的消息是,原來戈恩的父親在黎巴嫩是走私鉆石的商人,同時槍殺了一位神父,然后被判死刑,后來又得到提前出獄,之后又因為出售假幣而被捕,借著黎巴嫩內戰(zhàn)的混亂逃到了巴西。
一位跟蹤報道戈恩的記者認為,正是因為戈恩父親的原因,戈恩一直想創(chuàng)造一番自己的事業(yè)、打造自己的商業(yè)帝國,向外界證明窮小子也能夠登上最高的商業(yè)舞臺——所以戈恩在雷諾-日產聯(lián)盟后期對權力極度渴望。
然而,這些推論其實也并不站得住腳。畢竟站在汽車行業(yè)之巔的戈恩,作為職業(yè)經理人,他又能把持多久的權力呢?
總之,在這部紀錄片里面,戈恩被塑造成一個對抗精英社會圈層的成功樣本,只是屠龍少年變成了守護財報的惡龍。
只是大家確定,扳倒戈恩真不是日產的陰謀、不是雷諾的熟視無睹,以便達成各自的隱藏目的嗎?或許多年以后,我們能夠看到兩家公司為這個選擇付出的代價。
標準的三段式傳記??逅垢甓鞯陌肷鷤髌妗?/p>
一將功成萬骨枯
221105 13.35-14.20 45分鐘才看完這95分鐘的網飛紀錄片,關于三年前疫情爆發(fā)之前的世界性大新聞,雷諾日產掌門戈恩在取保候審的情況下瞞天過海從東京到大阪關西機場跑路離開日本的故事。這么刺激的劇情都沒有改編成電影啊,和N號房一樣 都是NETFLIX紀錄片。 前半段關注戈恩從法國到日本 由盛及衰的故事 采訪了日產接班的CEO,貼身管家,記者 表妹 前同事 多方,塑造了一個兩面性的戈恩,貪婪的明星。做賊心虛還是被冤枉了?關于日本司法制度和我國的羈押待審認罪制度也有一定相似性,日本起訴的99%的有罪率還是太驚人了。期待最近改革的新版取保候審制度能糾正過往的弊端。
你永遠可以相信Netflix紀錄片,再好的故事在他們的手上都能拍得稀爛,這次他們覺得能拯救死板的順時間線敘述的方法竟是加入演員陰陽怪氣的偽訪談真吐槽,對Ghosn童年陰影的劣質心理評估,和一個永遠在燙衣服的家務助理?以及,負責那場節(jié)操狼藉的內部調查的我前司居然又成功隱形了耶…側面證明了不愧是訴訟屆的fearsome four之一吼????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認同狼性文化,共情資本家的人都應該看看這個紀錄片。細節(jié)過于豐富,故事過于跌宕起伏,以至于最后的出逃反而顯得有些平淡。殺人犯之子,貌不驚人的矮個子黎巴嫩人在法國背井離鄉(xiāng)闖蕩,在排外的商界高層中靠裁員降成本殺出一條血路。爬到頂峰后看似目中無人,但在出逃前一天還特意給保姆結賬,合影,贈送紅酒。人性真是復雜。各色高管言不由衷的訪談之后,小保姆的眼淚很讓人動容。
取消逗號分隔電影名容錯搜索的產品經理程序員啥時火化
之前沒聽說過,但是他逃跑的消息爆出來后身邊所有的法國人對他的生平耳熟能詳,好奇就找來這部片子看看
機場安檢有點粗心…都沒打開看看?
日產前CEO家的車庫里沒有一臺日產的車
海報和簡介太有欺騙性...制作上非常飽滿,訪談的質量很高,角度很全面。一些無法涉及的層面也很技巧地避開了,畢竟跨國巨頭的背后是無法挖掘的禁區(qū)。權力集中引發(fā)的獨裁如何避免,是困擾人類社會永恒的難題。
真是個狠角色。晚年能不能出本自傳老實交代一下。
20221031-確實是個人才!
結的有點突然,還能拍的更巨“爭議性”和“傳奇感”。光是英語、法語、黎巴嫩語、日語的脫稿演講就能看出是個強人了。片里穿插的漫畫挺有意思的。
呃…造神與毀神,最后的出逃一筆帶過
一直對他逃出日本的方法有猜疑,結果卻是那么簡單。電影基本沒說出什么秘密。概括了他的一生。也夠傳奇了。
能拍出來就非常了不起,而且還很精彩。整理近20年來的素材,組織起來再加上新拍的部分,詳細展示了這次大逃亡的來龍去脈??赡芤f日本的安檢很水,甚至前首相當街遇害。其實在日本生活,還是更喜歡這種相互靠信任建立起來的安全。所以,即便偶有驚天大案,依然水水的安檢,甚至不設防,出行真是便捷舒適。
也可以簡單地認為是法國國企想并購日本國企但失敗的過程,卡洛斯只是一個匹夫無罪但懷其壁的人,貪污腐敗什么的反而不是重點。對于法國國企領導而言,整件事是個簡單的選擇,如果日產失敗,那就便宜買;如果成功了呢?怎么可能,who cares 黎巴嫩人是否成功?再大一點的背景是,法國銀行曾經有錢來拓展海外項目,但投資給了想去海外拓展的法國公司而非海外的賺錢項目,后來沒錢了,需要送出去的錢回流,日產是一大塊肥肉,有想法和計劃吃這塊肉的只有法國人,關掉日本工廠把更多的利潤轉移去法國是個很合適的注意;后來結果也看到了。
b站,中間有一段Ghosn比較像dumb asshole,不過最后證明蠢還得是霓轟人(那個Michael Taylor應該生意興隆吧
真實永遠比想象精彩系列。在這個沒有圣人的世界里,最大的可能是政治迫害確實存在,但是Ghosn本身也不干凈。除了故事本身的傳奇,也給中資大規(guī)模出海的今天提供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吧。
一大堆篇幅都在描述他事發(fā)前的輝煌,當事人都不肯出鏡又怎么能反映多少有用的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