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生的兩位女生微笑和河恩一起度過了幼年時期,在成長為大人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頗為曲折的關(guān)系。兩人平靜的世界在10多歲的時候,隨著河恩和同班同學(xué)振宇開始初戀,出現(xiàn)了細(xì)微的裂痕。自由奔放的微笑去城市追求冒險的生活,河恩則留在故鄉(xiāng)過安定的生活,兩個人就這樣漸行漸遠……
很喜歡夏恩和微笑,但劇情有一些我不是很理解。為什么振宇親了微笑,卻沒有人譴責(zé)他,永遠都只有夏恩和微笑發(fā)生矛盾,從頭到尾都沒有人責(zé)怪振宇。是韓國的社會、文化是這樣嗎
微笑和振宇的行為我并沒有看懂,為什么他兩個會有點糾纏不清的感覺。微笑應(yīng)該不喜歡振宇吧,那振宇到底是喜歡微笑還是夏恩呢
最后,這個電影圍繞著友情展示的非常好,外柔內(nèi)剛的夏恩和不羈自由的微笑在遇到振宇之前的關(guān)系真的就是生活中的好朋友
影片一開始,一幅巨大的獲獎肖像就進入了畫面。畫上是主人公的笑容,但沒有畫師何恩的聯(lián)系方式。我們只能從博物館提供的博客中,窺見何恩十年來的心情。筆記。接下來就是在現(xiàn)在和微笑的過去兩條劇情線之間反復(fù)跳轉(zhuǎn)。 原來,笑笑和Heen從小學(xué)就在濟州島長大;帶著媽媽的笑容四處游蕩,他們在認(rèn)識了Heen后過上了相對安定的生活,兩人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他們還一起收養(yǎng)了流浪貓媽媽。在瀟瀟的媽媽決定去首爾追愛后,瀟瀟直接成為了高家的二女兒,和何恩一起度過了酸甜苦辣的青春期。 ? 比姐妹還要親的友情,在振宇出現(xiàn)后變質(zhì)了。何恩喜歡上別的學(xué)校的振宇,讀完尚宮笑瞇瞇的干脆騎著自行車進了男校,提前警告了振宇。擅長繪畫的何恩想要親自畫出振宇的每一個模樣,卻沒有發(fā)現(xiàn)振宇的眼中始終掛著笑意盈盈的身影。為打破這種尷尬,蕭蕭決定和音樂人新男友一起去首爾,卻不知何恩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他們有私情。
看完《再見,我的靈魂伴侶》 了,翻拍《七月與安生》。
整體其實還行。但是韓版整體基調(diào)給人的感覺還是偏平緩,原版基調(diào)又是很激烈碰撞感很強的那種,所以韓版在延用原版劇情的基礎(chǔ)下,幾處兩個女主產(chǎn)生沖突的劇情會讓人覺得突然用力顯得突兀,造成整體基調(diào)失衡。很喜歡前面那段,少女之間的陪伴,鄉(xiāng)間小徑的回憶,看得出那部分導(dǎo)演和演員都比較得心應(yīng)手,呈現(xiàn)的效果很好。當(dāng)然我還是很喜歡金多美身上的少女感與少年氣,選角蠻好的。
后面夏恩(女二)逃婚,懷孕的夏恩躺在微笑(女一)床上說:“我知道你當(dāng)時是什么心情,但我一想到你刻意的跟我保持距離,離我遠去,我就非常害怕。不知道為什么開始恨你,越來越恨你?!蔽乙卜浅O矚g,看得人心軟軟。
弱化男主存在后整體就沒有那么狗血了,女孩子們之間細(xì)膩的愛、柔軟的情感,對對方濃烈的愛轉(zhuǎn)變成恨、愧疚、想念,說實話這樣的處理我很喜歡(當(dāng)然我多少有點忘記《七月與安生》里是怎么樣的了)。
韓版名字改成《再見,我的靈魂伴侶》很直接,而原作本名《七月與安生》則很有中式宿命感和美感,讓我想到了日本的《花與愛麗絲》,同樣是女生之間的情感,同樣美好又復(fù)雜。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展現(xiàn)形式,喜歡的可以去看看哦,我覺得還不錯。
另外韓版的海報設(shè)計真的好喜歡。??
本文原創(chuàng)首發(fā)自字幕組微信公眾號:億萬同人字幕組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字幕組公眾號
安微笑(金多美 飾):外剛內(nèi)柔。自由不羈的靈魂,造化弄人的命運。在追求藝術(shù)的道路上常常被骨感現(xiàn)實重錘。
高夏恩(全素妮 飾):外柔內(nèi)剛。文靜內(nèi)斂,平安順?biāo)斓亩蛇^人生大部分時光。如花一般的生命消逝在二十七歲。
振宇(邊佑錫 飾):獲得世俗成功,懦弱無用。
影片采取非線性敘事,微笑與夏恩于夏日相識,共同度過了她們的童年與青春期,因為一個叫振宇的男人倆人嫌隙漸生。微笑揮手告別濟州島,踏上首爾尋夢漂泊的旅程,夏恩留在故鄉(xiāng)過著安穩(wěn)平定的生活。多年以后,命運調(diào)轉(zhuǎn),微笑曲折的生活歸于平靜,夏恩鼓起勇氣,開啟旅程……
金多美飾演的安微笑像精靈一樣,靈動神秘,出乎意料的驚喜。
“太陽之所以放心的發(fā)光,是因為有影子,雖然不能融合為一體,但因為有遠處的影子,太陽才會不孤單的一輩子在發(fā)光?!毕亩髋c微笑彼此羈絆,是對方的太陽。
她們最了解彼此。振宇敷衍說喜歡夏恩的“全部”,微笑喜歡的卻是“她突然回頭看向我時的目光,哈欠時的眼瞼亮晶晶的眼淚,開懷大笑時露出那對小虎牙還有右邊臉頰上的痣?!?/p>
夏恩抓拍微笑突然回頭的照片,贊嘆與祝福道“微笑是幸福的”,最后的繪畫作品微笑的肖像畫也是所有作品中畫幅最大的最鄭重的,交付著所有真心。
“繪畫”成為兩人彼此間最大的羈絆符號。微笑開始學(xué)畫畫的啟蒙是夏恩天賦型的寫實派隨手涂鴉。夏恩的父母也代替了微笑母親的位置,時不時噓寒問暖,彌補了愛的空缺。夏恩死后,被社會同化的微笑延續(xù)著夏恩的寫實繪畫風(fēng)格,把畫作完成,出版,以夏恩署名。
務(wù)實的夏恩通過繪畫感受其他人的真誠與愛。是微笑帶領(lǐng)著夏恩認(rèn)識更廣闊自由的世界,書信中謊言編造出的美好生活鼓勵著夏恩走出故鄉(xiāng),走出家庭,開始正真意義上的創(chuàng)作。
韓版《七月與安生》與原作最大的差別是置換凝視對象,顛覆了“男人看,女人被看”的傳統(tǒng)神話。影片的行動者,具有主體意識的人始終是微笑與夏恩,振宇被放置為被凝視的對象,可有可無。
夏恩像是性轉(zhuǎn)版的皮革馬利翁,她并不崇拜振宇的內(nèi)在品質(zhì),而是看上了振宇的皮囊——漂亮的眼睛,為他作畫更多是基于自我心理的滿足與投射。志在必得的主動表白,強勢地把振宇隔離在自家門口,婚姻更是一份可以但沒必要的責(zé)任。微笑也與原作的安生不同,她看中的只是能抵擋厄運的垂掛在振宇脖子上的棗木項鏈,對振宇始終是戲弄與警告?!对僖姡业撵`魂伴侶》不再是兩女一男的紅白玫瑰,女性不再著魔地屈從于男性自我的精神病需要而死去活來。
“我爸說畫家就是餓死的命”夏恩被規(guī)訓(xùn)教育,夢想還未萌芽便泯滅。
“女孩就算難受也要忍一忍,這樣以后才會方便?!毕亩魅棠椭煌笟獾膬?nèi)衣。
“我從來沒有說過我希望成為一名教師”最終,夏恩反駁喋喋不休的振宇。
“自由是對無欲無求的一種表達”夏恩最終厭惡故鄉(xiāng)生活的萎靡歲月,毅然出走,去尋找到真實的生命體驗。
勞拉穆爾維《視覺快感與敘述電影》中有言:“女人在父系無意識的形成中的作用是雙重的,她首先象征著由于她確實沒有陽物而構(gòu)成的閹割威脅,其次,由此她就把自己的孩子帶進象征式之中。一旦完成這個,她在這一過程中的意義也就結(jié)束了?!钡静侩娪皩@一表達有所顛覆,微笑抵達冰峰的明信片使夏恩有了環(huán)游世界的勇氣,解構(gòu)了振宇在父權(quán)秩序中強行賦予夏恩沉默的女人形象;夏恩懷孕時是由微笑獨自照顧,親密的談話、重要的時刻都是微笑在場;孩子取名叫“安夏恩”,夏恩的生命也會由另一個人延續(xù)下去;夏恩所有的作品由微笑代為整理出版,夏恩的精神意志、審美趣味、思想情感都會通過作品流傳下去。夏恩確實在努力壓抑自我,遭受著閹割威脅,但她存在的意義并沒有因為生命的消弭而喪失,原本被視作必不可少的男人在這里并不需要。反而擁有著世俗地位的振宇,利用人遷就自己的夢想,行事猶猶豫豫,時常對著夏恩的照片發(fā)呆,總是纏著微笑重復(fù)詢問夏恩到底在哪兒,并沒有特別的存在意義。在三角關(guān)系中,振宇是橫亙在中間的撒旦,微笑是上帝派來的幫助者,微笑與夏恩是命中注定的靈魂伴侶。娜拉走后,還有姐妹。
與那些作古的創(chuàng)作模式做比較,韓版《七月與安生》的賣座,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
“在最燦爛的年齡死掉。暴風(fēng)似的活十年,然后27歲死掉,另一個人代替她活到百歲?!闭材崴箚誊侥莸拿\,微笑的愿望,夏恩實現(xiàn)。
太陽的光照方向與影子朝向相反,如果太陽如果日出東北,那么影子就朝西南,如果太陽日落西北,那么影子就朝向東南,影子會隨著太陽角度的偏折而漸長漸短,正午時分,影子消失,太陽光照最強。
她將代替她生活下去。
關(guān)注字幕組微信公眾號 億萬同人字幕組
先看李安生,周冬雨的的演技更讓人印象深刻,無論什么年齡段好像都可以變化,整部電影的起伏都撐起來,金多美在前半段讓人印象深刻,在首爾艱難的生活,但是演對于蘇家明的若有若無的愛意,包括對于七月的死,都演得太平淡。 再看林七月馬思純跟全素妮演得都差不多,馬思純更像為了襯托周冬雨,除了浴室的戲份吸引人,其它的哭戲,普普通通。但是全素妮刻畫得讓我更印象深刻,婚禮的離開,她喜歡畫畫這個設(shè)定非常好,包括最后沒完成的作品。當(dāng)然浴室的戲演得不好。 再然后蘇家明國版很渣,看上去猶猶豫豫,懦弱,而韓版加上了山洞的吻戲,讓我覺得有一點不適,就像越過了一道界線,讓人覺得韓版的男主角更爛更渣。兩個版本平手吧。 電影的配樂我更喜歡國版,韓版的好像過于平淡。韓版的前半段拍得更好,某些橋段銜接得更好,畫畫的設(shè)定真的很出彩,兩部都很喜歡!
從演員扮相來說,金多美沒有演出那種叛逆孤獨少女的感覺,她沒有周冬雨那種不羈自由的氣質(zhì),電影中人物造型也很普通就是從到脖子的短發(fā)變成長發(fā),我覺得她比較適合演那個乖乖女夏恩,夏恩的演員更適合演不羈叛逆的微笑。
從翻拍角度來說,兩個女孩的劇情刻畫和共情里沒有《七月和安生》的“我是你,你就是我”“七月就是安生,安生就是七月”我們是一個人的一體兩面的命運共同體的感動。當(dāng)然,他們的側(cè)重點不一樣,這個電影強調(diào)的兩個女孩的關(guān)系是“靈魂soul”,像太陽和影子那樣的關(guān)系,太陽之所以一直在發(fā)光是因為有影子的陪伴,影子之所以存在也是因為有太陽。
其實太陽和影子這對比,我沒有很get到,因為光和影子才是一對吧,燈泡啊月亮啊也都有影子……好叭,我的文藝細(xì)胞正在死去。
夏恩和微笑之于對方的關(guān)系讓我覺得這么臺詞就是在形容她們????
一開始是沖著金多美實飾演的微笑去看的,但是看完后夏恩留下的印象比較深刻,也許是因為電影中微笑經(jīng)歷的事情是通過夏恩的視角表達出來的,而夏恩的成長人物刻畫的也比較立體,她本身的人設(shè)也離普通女孩更近:被父母寄托了成為老師的女孩。
東南亞儒家圈的女孩們,通常是不需要有個人夢想和追求的,她們的人生很多時候已經(jīng)被父母安排好:成為老師(有假期照顧小孩)、護士(不是醫(yī)生,護士才比較好伺候家人)、會計(穩(wěn)定)、體制內(nèi)事業(yè)編(穩(wěn)定能照顧家庭)。如果路的盡頭是要她做一個別人的老婆,為什么不直接從小去學(xué)家政保姆呢?
在全世界都規(guī)訓(xùn)她順從就好的時候,微笑卻告訴她,她相信夏恩的能力,希望她跟隨自己的心意。
整個電影看下來可以看到,微笑對夏恩的好是外在流露的熱烈,她會給她準(zhǔn)備驚喜的生日,把夏恩的話都聽進去,把夏恩看得很重。
微笑是外剛內(nèi)柔的,而夏恩相反,她是外柔內(nèi)剛的,從她對男友的表白就能看出,她的表白很坦蕩毫不扭捏。
但是壓在她的勇敢上面的,有太多世俗的規(guī)訓(xùn)像石頭壓住她內(nèi)心的自我:社會喜歡女孩子溫良恭儉讓,而不是有自我。如果說夏恩為何順從了規(guī)訓(xùn)最后也還是保留了自我的火種,那就是因為微笑。和很多為了個男人就和閨蜜反目成仇的雌競劇刻畫的女性友情不同,夏恩把微笑看得很重要,于是微笑看重的那個有自我表達的夏恩,也變得很重要。
微笑懂夏恩,有多么懂呢?她能看到夏恩男友都看不到的夏恩的細(xì)節(jié)。而且,她還支持夏恩。你知道這個世界有人懂自己和還支持自己有多么難嗎?做夢的人很多,被理解被支持的夢很少,太多夢會首先被最親密的家人扼殺。
夏恩也不是傻傻被愛的傻白甜,她能看到微笑對自己的重視,她對男友說:夏恩是一個很細(xì)心的人。在分開的日子里,想念著微笑。
夏恩的獨白讓我想到兩句歌詞:“我在過馬路,你人在哪里,這條路希望和你走下去。”“可是為什么總在脆弱的時候,想起你?!?/p>
對微笑,夏恩總是“一直很……”不是嘴巴上說說的想念,是真心的衷心得關(guān)心微笑的人生。
夏恩逃婚后,特意去住了微笑曾經(jīng)住過的房子??,陳奕迅歌里唱的“我來到你的城市,走過你來時的路?!?/p>
這個電影改編的最好之處就是,讓逃婚的成為了夏恩而不是男友,婚禮上預(yù)感到自己這樣走下去的未來的人生會忘記自己是誰而淚目的夏恩和其他言笑晏晏成了鮮明的對比。
比較好的地方還有這個支持夏恩去活出自我的片段,導(dǎo)演是讓媽媽來支持女兒,而不是讓爸爸作為支持者。如果是爸爸,那么就像是得到了父權(quán)的支持,夏恩才能去尋找自我。同樣是受了規(guī)訓(xùn)的媽媽,卻做出了支持女兒的舉動,說明了一種女性的互助。就像上野鶴子老師說的,媽媽和女兒什么時候才能作為兩個女人平等的對話?
夏恩和微笑的人生好像換了過來,但是,不變的是,對對方的支持和牽掛。
最讓我難過的就是夏恩懷孕了,出身未捷身先孕??這什么母職懲罰??!
后面就是生娃后夏恩死掉了??西八!小孩跟微笑姓,叫安夏恩。微笑和收拾夏恩遺物的時候,看到了夏恩畫的她也是名場面了:
這個劇的很多畫面也拍的很唯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沒有好聽的適合她們感情的配樂,如果能加上一些兩個人的bgm在名場面時候響起應(yīng)該會更加容易入戲
最后,祝大家能找到一起生活的靈魂soul姐妹。
經(jīng)典的矛盾和對話部分都一塌糊涂,而且演技真的不如原版。
“我喜歡她回頭看我的目光,打哈欠時的眼淚,還有臉頰上的痣”哭死我了
我個人認(rèn)為全方位超越曾國祥版《七月與安生》 ,那些畫面和取景都是觸及靈魂的級別,以及,我覺得韓版選角真的準(zhǔn)確極了!比原版好!很符合我的審美!
這版把男性角色弱化了 干的漂亮!感情拍的太細(xì)膩了,想到了以前的好朋友我哭得更狠了嗚嗚嗚嗚大半夜的哭死我了
港譯名<微笑與夏溫>。未看過原版,第一次看這個細(xì)膩卻帶有強烈情感濃度的女性友誼故事,竟有些被感動,那個男性角色反而成為了被凝視的對象,淪為了“工具”,和被玩耍的對象。在價值排序上,顯然這部影片,塑造了至高無上的友誼,凌駕于愛情之上。尤其“幫著閨蜜養(yǎng)孩子”,很晉江網(wǎng)文既視感。影片通過敘事剪輯,讓時間流水式的敘事,翻出了新花,制造的懸念感,始終吊打著觀眾的追看意愿,也恰恰是“剪輯大法好”,讓很多強設(shè)定邏輯的不可信的情節(jié)橋段,有了成立的可能。而情感打點上的小番、反轉(zhuǎn),也很抓人。尤其“我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卻彼此在默默中傷害著對方,也成全著對方。在夏溫身上,做了女性追逐夢想,放棄家庭和男人的點,有些女性主義的先進性,而夏溫的詩與遠方,恰恰是在微笑虛構(gòu)的那個夢的或者說“謊言”的基礎(chǔ)之上的。
還是《陽光姐妹淘》和請回答系列和韓國人更貼合,感覺這部里面女孩子都是乖寶,性格描寫有些單一,所以沒有兩人激烈的碰撞感,還是原版有感覺
故事上原版更好,感覺韓版為了氛圍感,放棄了些沖突,少了戲劇性和觸動。兩個女主角的演技是好的,金多美太有靈氣。
今天去cgv看了,和原版沒什么太大差別,看完了最強烈的感覺是,兩個女生能不能搞拉拉不要帶男的玩啊~
3.5,很多經(jīng)典名場面都是跟原版一樣復(fù)刻的,內(nèi)衣那段,再加上沒有了“問候家明”使得感染力沒有原版強,逃婚也沒有反轉(zhuǎn),是夏溫主動逃跑的。增加了一個倆人都會畫畫的設(shè)定,一個寫實,一個寫意,倆種不同的風(fēng)格,符合人物設(shè)定,最后微笑替夏溫實現(xiàn)了畫畫的夢想,是改動最好和最打動人的地方。
不如原版,首先后勁就不大,其次戲劇沖突平平,最經(jīng)典的一場浴室吵架戲雙雙輸給原版?zhèn)z,《七月與安生》可是周冬雨與馬思純的代表作,情節(jié)改動沒大毛病,更強調(diào)女性的主動選擇一些,總體7。
遠超原版是肯定的。在原版下我也說了,更喜歡沉默下的傷害,而不是咄咄逼人般的對峙。而且這版很好的注重女孩子間的感情,振宇是什么?是一個最初在感情里帶著一點波動,也是河恩口中的好人。至少不是他懦弱,也沒有原版什么奇怪的被要求逃婚的狗血情節(jié)。在逃婚這方面也是這版完勝,河恩前半生一直是在約束下生活,時間久了,與微笑相處時日說了無數(shù)邊的自由,這時候終于勇敢了一回。又或者說,她的勇敢在表白那次后就漸行漸遠了,這時候重拾回來。其實停在河恩去自由,微笑照顧孩子就好了,可惜還是保持了BE,本該莫比烏斯一樣的兩人還是有一個斷開了,實在可惜。以及配樂多數(shù)是輕掃吉他有些單調(diào)的悲情,另,緬懷本片的美術(shù)導(dǎo)演-吳洪植先生??。
前一個小時好可惜…但是無條件溺愛金多美所以是不講道理的五星。以及改編后男主特別沒有存在感這點也很好。
好幾次感動到想哭。很喜歡這個改編,著重描寫兩個女孩的友情,這段友情,是安慰是溫暖也是支撐。兩位女主演得好好。在高檔餐廳吵架那段,很真實。送戒指那段,那個字條,感謝我們一起的時光,哭。遇見過真好,那些一起過的歲月。
有的友情像愛情,但比愛情更刻骨銘心。基本照搬原作,但沒有看原作那種觸動。前面有種看臺灣青春電影的感覺,很多地方挺尬的。
金多美的安生放大了獨自生活的不堪,全素妮的七月就顯得更沉靜、有內(nèi)在力量。這版兩個女主較大陸版明顯更均衡,以及,強化了女性的主動選擇,把青春疼痛提升到女性主義。
女人們不再為了男人哭天搶地,從婚姻中逃走的也變成了女人,這幾年這個世界也是有進步的啊。
覺得金多美很可愛進去買票支持,一看原來是金多美演周冬雨,確實有一些微妙的氣質(zhì)相似,anyway整體感覺制作比原版去掉很多土味!男的存在感=0,倆小妹兒都很招人疼,基本上是一個拉拉片,滿意
兩個女主差點感覺,不是演技問題,但是沒有原版那種氛圍感,然后是經(jīng)典火車站告別戲改成了乘船告別,這方面也是會覺得有點不盡人意。
整體走向和原版故事線一致,有兩個覺得改動的比較好的地方,一個是家明逃婚變成了七月逃婚,讓七月的人物形象更鮮明了,另一個是兩個女主之間畫畫的連結(jié)讓她們的羈絆更獨特,不過相比之下還是原版感情細(xì)膩一些,黃鴨和馬姐表演也更有感染力
翻拍《七月與安生》,相比原版處理的更加柔和了一些,少了幾分銳利感。倒不是減分項,但這個故事本身似乎更適合拍的“鋒利”,把觀眾扎的生疼,就更符合故事本身氣質(zhì)了。 對比下來,看得出原版還是有些東西。不過韓版各方面也非常自成一派,角色方面,只能說都很符合各自版本的氣質(zhì),整體敘事風(fēng)格略有不同,也沒必要過多對比。四位女演員的表現(xiàn)都稱得上優(yōu)秀。 看完后在想,如果日本翻拍這個故事會是怎樣,總感覺會比韓國更適合。但顯然,這個故事只適合放在東亞這個語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