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適合心智成熟的人觀看
這部片子適合25+,年輕人是理解不了其中的感動的。年紀輕的時候都喜歡探索世界,強調(diào)自己的觀點多正確,恨不得出去闖一闖。隨著閱歷的增加,開始漸漸內(nèi)斂,接納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特別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子女后,對漸漸老去變得無力的父母也變得理解。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看到9集,幾乎每集都有淚點,都被溫暖,而且反轉(zhuǎn)。正如片名,《家庭的模樣》,不是討論單身還是非單身更好的劇,而是在講述家庭的本質(zhì)。我觀看的心理就跟男女主的變化一毛一樣。
- 你痛恨父母的那些干涉行為,但就像他們不理解你一樣,你從來沒有試圖理解過他們(有多少人熟知父母的成長背景)。男主的爸爸死皮賴臉過來住其實是想在去世前好好過一過這輩子都沒能盡責(zé)的家庭生活(電視劇里放入了癌癥的極端境遇,也是合理的。人只有將死之時才能看得清真正值得珍稀的東西——家庭成員的溝通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家人朋友間的互幫互助,真正的情誼,有意義的事情……這也是他和小老婆結(jié)婚的原因,當(dāng)沒看到后面的時候也曾狂吐槽過這點)而女主的媽媽賴在她家其實是擔(dān)心女兒和前夫的事情。這多少都是出于對子女的愛,發(fā)心是好的,形式可能不妥。但是,他們也想不出更好的形式了。如果這兩家父母選擇遷就孩子結(jié)果會怎樣?男主爸爸突然死在家鄉(xiāng),女主媽媽的壓抑總有一天會爆發(fā)——問題,總是需要解決的。
- 而東方人在面對父母的時候,都不善表達,大多數(shù)人采取的都是逃避的態(tài)度。真的很理解這種臉皮薄怕尷尬的心理。難言之隱對朋友可以一吐為快,在父母面前就是說不出口。想對家人說我愛你,辛苦了,自己都覺得肉麻。但是,說出口了又怎樣,并不會掉塊肉啊。而不說呢?誤解、距離慢慢積攢起來,將來再想解決早已根深蒂固,陷入死局。
- 很多時候,父母喜歡把他們的價值觀強加給你。比如說不要獨身要早點成家。一個是,人的循環(huán),父母年紀大了之后就變成任性的小孩,你想改變他們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基本上不可能。當(dāng)你推心置腹地把你的想法和他們說了以后,也許有些家長就能理解了,也有依然不能理解的,那你到時可以再做出相應(yīng)的應(yīng)對。第二個是,善變是人的本性。今天我堅持單身,明天可能通過某件事某個契機改變了自己的想法。這同樣也是自然而然的過程。所以,不要去詬病男女主不婚主義為什么要給他們安排HE,我覺得這是經(jīng)歷那么多事情之后自然的趨向,這個趨向目前來看不是結(jié)婚,而是從自己的小牢籠里走出來的兩個人,意識到了能有心靈相通之人相互扶持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并不是以結(jié)婚或戀愛為目的導(dǎo)向的)。
- 那么,人和人之間需要牽絆嗎?這個問題沒有標(biāo)準(zhǔn)答案。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人必須非常非常坦誠地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佛學(xué)里說“觀照”,只有內(nèi)在與外在統(tǒng)一了才能真正幸福。女主真的是不婚族不需要別人的關(guān)心嗎?其實只是偽裝著自己的傷口,潛意識里希望能有人幫自己一把。男主真的是有自己的城堡就能幸福一輩子了嗎?他只是沒有遇到挫折,短暫的幸福并不經(jīng)得起考驗。
最后,就像上野樹里說的那樣,這是一部希望家族成員能一起觀看一起獲益的劇。給這部劇差評的人,也許10年后再來看會有另一番感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歸根結(jié)底,家庭生活不是誰說服誰,而是相互理解、包容、磨合。該吵架時盡情說出自己的想法,該表達時也不要害羞。以坦誠的心一起度過此生,這樣就不會留有遺憾。
2 ) 說說大介和Hanako的家丨祝你30多歲時,也擁有屬于自己的生活城堡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圖片6>
<圖片7>
<圖片9>
<圖片10>
<圖片12>
3 ) 你之所是,都歸功于孤獨
10個星期,《家族的形式》完結(jié)撒花!實在想說點什么。好久沒有追新番了,主要是微博和豆瓣上好多人都說是本季最佳,然后“獨身主義”的話題又天然讓我感興趣……好吧……我就是沖著juri才看的!《交響情人夢》整整10年了,當(dāng)年的Nodame已經(jīng)徹底進化成女神了。juri是很早就發(fā)表了不婚宣言的,不造導(dǎo)演有沒有也想過借此劇改變她的想法。
獨身主義,在傳宗接代觀念根深蒂固的天朝,隨著年輕人思想的改變和生活壓力的增大,也慢慢地生根發(fā)芽了。行年漸晚,終究發(fā)現(xiàn),當(dāng)真是世路多崎,人海遼闊。生活中很多東西,越來越不可得,只有似水流年是一個人所有的一切,只有這個東西,才真正歸你所有。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歡愉和不幸,轉(zhuǎn)眼間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里去了。至于這似水流年,你是想獨自蹀躞,還是期望有一個肩頭可以并行,便是各人的打算了。導(dǎo)演顯然是anti獨身主義的,我當(dāng)然沒有意見,希望你們也不要有。至少大介和葉菜子雖然將一起生活,但他們一定會是幸福的不是嗎?不算是立flag,但是如果是用二分法的話,我一定是站在獨身主義一邊的。才播完幾集的時候就有人說大介活脫脫就是自己或未來自己的寫照,對號入座是可恥的,不想在別人的故事里,流著自己的淚,但還是會情不自禁的為主角的一些話產(chǎn)生共鳴。比如大介說:“不是我一個人就夠了,而是我一個人就很好”,比如葉菜子說:“現(xiàn)在的年輕一代總被人嘲諷,但是我們的確在腳踏實地地活著”,比如大介說:“如果真的遇見了最佳伴侶,那結(jié)婚這個制度也還不錯吧,但是要說能和我完美契合的伴侶是否真的存在……概率低到極致”……
文章題目取自剛好今天看到的一首散文詩:
在別人與你之間,愛與你之間,生活與你之間,有孤獨在。但那孤獨,將你與一切分離,卻并不令你難過。何必要難過呢?由此算來,土地,傳統(tǒng),人群,你拜孤獨所賜最多。無論多或少,你之所是,都歸功于它。
大人苦口婆心,看問題要全面。的確,人生大概都是由你自己來消化的。人生路上,管你是踽踽緩行還是跑得飛快,總還是會有眷戀吧,一個所謂信奉獨身主義的人,應(yīng)該會把這些眷戀都藏起來吧,藏到別人都看不見,就變成只有自己的國度。所以問題是,這樣真的好嗎?海子說過的,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你敢說,大介問葉菜子是否有幸一起生活葉菜子答我很榮幸的時候你沒有一刻的向往,會有的吧?一定會有的。因為孤獨某種程度上就意味著愛的缺席,即使這種缺席多么愜意,甚至偉大。不可否認,這部劇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前幾年坂元裕二的《最完美的離婚》。正好,故事結(jié)尾光生寫給結(jié)夏的信便是給每一個獨身主義者聊以自忖的反思。也許「如果認為人就是孤獨,那誰都不會幸?!共攀菍Φ摹?br>
接著糾結(jié)。如果我們終究需要一點愛摻進這人生海海,我們可以愛自己不是嗎?寫詩給自己,與自己對話,在一個空間里安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心跳與呼吸。我們從出生那天起就是自己,陪自己成長的也只有自己,一輩子不長,總要先愛自己,先理解自己。其他的事,在這之后再說吧,不然怕辜負了自己。我最愛木心,他有兩句話,一句是「寂寞,多半是假寂寞」,另一句是「明白在情愛的范疇中是決無韜略可施的,為王,為奴,都是虛空,都是捕風(fēng)」。所以啊,騷年們,吃我一發(fā)安利吧:先好好與自己相處。
總結(jié)陳詞:如果你選擇孤獨,愿你在孤獨中生出新的自己,而不只是對「孤獨」無謂的高估。即使有一天,真的發(fā)生了「微不足道的奇跡」,遇到了「如果我要和誰一起生活,我想只有這個人」的人,也要相信「微小的獨處時光」,果然還是必要的。
<圖片2>
4 ) 有誰會想永遠一個人,不過是不想失去自由罷了
這季的日劇中,《家族的形式》一直是不溫不火,唯一被營銷號get的點,就是大介在頭兩集所說的“獨身理論”。當(dāng)時那套臺詞,莫名貼合了春節(jié)期間被爸媽逼婚的主題,而被人瘋狂的轉(zhuǎn)載。后來“翠花”和“秋鳳”都回到了大城市,又變回了VIVIAN和Jennifer,逼婚好像又不是人生的主題了,這部劇又被迅速地打回了原型。
這好像就是現(xiàn)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對于獨身生活真正的定義。雖然大家都在說,自己生活很爽,自己過就可以,但大部分人,其實并不抗拒在一起,我們需要的只是能自己掌握的自由。
只是如果不高喊自由萬歲,可能就連談?wù)撍己茈y。
二月我還看了另外一補日本電影——《欺詐計劃》,這個電影講述了一家完全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彼此都有各自的不幸遭遇,但這樣的幾個人生活在一起,反而得到了最和諧的親情。
距離產(chǎn)生美,其實距離能產(chǎn)生的還有自我。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血緣是最牢固的一種關(guān)系。無論什么時候,家人一定是你最堅強的后盾。但也許正是因為如此的理所應(yīng)當(dāng),很多人反而模糊了家人和自己的邊界。類似于大介父親的行為,雖然臨到電視劇的結(jié)尾,大家都表示了理解,但那只是在“一個老人的臨終心愿”這個層面上,被動接受的理解。
感同身受的說,大介的老爸干涉的不僅是兒女的自由本身,而是子女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想要擁有自己生活的權(quán)利。原本應(yīng)當(dāng)由個人決定的自由,突然變成了由父母支配的有限配額,子女和家長之間在這個配額上的沖突,是這部日劇始終無法回避的問題。如果不是有死亡這個最終的big ending,大介老爸的行為,真是非常讓人無語的。
而除去這一點來看這部劇,我倒不覺得《家族的形式》的收尾顯得突兀,因為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個人對自由的需要是會發(fā)生變化的。比如大介一直想要一個人的城堡,但得知了父親的身體狀況才知道,自己真的要一個人了,而這個真的“孤獨”的狀態(tài),是很令大介害怕的。對他而言,想要的自由,不過是自己能調(diào)配的空間,而不是完全被孤立的孤島。葉菜子看似獨立,但也有溝通的潛在訴求,才找到了“投訴”這個輸出情緒的窗口。
而后經(jīng)由父親的去世,看破了這一點的大介才會勇敢的向葉菜子求婚,打破自己的舒適區(qū),去享受兩個人在一起,也能擁有的自由。如果擁抱之后也能擁有個人空間,又有誰喜歡一個人呢?
這大概是忍受了一整部劇的折磨后,編劇發(fā)給大介先生的一顆糖吧。
5 ) 簡單最暖
這應(yīng)該是我最喜歡的日劇風(fēng)格,就是雖然平淡,但暖到心里。
這不是一部愛情片,確實正如片名所說,是一部親情片,家族片。再想獨立,再想一個人,即使是不婚主義者,也脫離不了自己的家族。倒沒什么絕對的對錯,還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吧。
習(xí)慣了獨來獨往,對父親也不知如何開口溝通,更不要說自在聊天;習(xí)慣了自己處理一切,不愿意這么大個人還在自己母親面前放下偽裝哭泣。雖然我并不像評論里的很多觀眾,有類似經(jīng)歷,但還是覺得拍的非常真切。
獨身是很好,尤其是習(xí)慣了一個人,并且非常擅長自娛自樂的人??吹酱蠼樾稳莨椤白约旱某潜ぁ睍r,我感覺這簡直完完全全就是我向往的房子。大介有個專門放啤酒的小冰柜,有自己的自行車。如果是我的話,可能會換成一個小書房,看電影的投影,小小的衣帽收納間,等等。光是想想就覺得簡直太美好,一個人也很好。
但是誠如最后大介所說,獨處雖好,但你要不要跟我二人成雙?
我并不覺得這是單身主義的妥協(xié),我不是想結(jié)婚,而是想跟你結(jié)婚,這是很大的區(qū)別。雖然一人喝啤酒很有滋味,但有個姑娘蹦蹦跳跳地過來,遞給我一盤下酒菜,隨便開了瓶她都叫不出名字的啤酒,還要跟我干杯……這也很美好,不是嗎。
愿單身的一人過的有滋味,愿有伴侶的過上平淡而幸福的日子。就是這么簡單啊。
6 ) “芥菜黨”的勝利真是編劇打了自己的臉嗎?
今年第一個季度,SMAP才經(jīng)歷過轟動一時的解散危機,年紀最小的成員香取慎吾就在剛度過39歲生日之際,憑著TBS的《家族的形式》被中國網(wǎng)友刷成網(wǎng)紅。
劇中,香取慎吾飾演的男主角永里大介,獨居于自己購下的單身公寓,有條不紊地享受著獨身生活的所有樂趣。突然有一天,父親帶著繼子闖入了男主角的領(lǐng)地,侵蝕著他的生活,在父子兄弟間不乏溫情的摩擦中,男主角不得不修改自己對的生活定義,最終心甘情愿卻又別別扭扭地加入了已婚隊伍。
至此,一定會有人感到諷刺,因為香取慎吾(包括飾演女主角熊谷葉菜子的上野樹里)被刷成網(wǎng)紅的原因恰恰是他們的角色在最初幾集劇中的獨身宣言,那些標(biāo)注著臺詞的劇中畫面,被制作成長微博,經(jīng)大量地轉(zhuǎn)發(fā)。對于男女主角來說,“不給任何人添麻煩,也不傷害任何人”的生活方式是自由自主的選擇,也并沒有旁人所想象的空虛寂寞——“去健身房吧,鍛煉身體去,你做100個深蹲試試,那些孤單寂寞的矯情就全沒了?!?br>
這樣的生活方式表面透露出個人主義的瀟灑,背后卻隱藏著這個時代的無奈。
“人為什么喜歡結(jié)群呢?本來就已經(jīng)屬于社會和國家這樣的團體了啊,聚集在一起就會受到各種壓榨,就像被國家壓榨需要交稅一樣,一旦從屬于家庭這個群體之后,我的時間和金錢就會被壓榨,我可不想那樣。”
“我們這一代人,跟你們這一代人不一樣,根本指望不上退休金,所以我們沒有樹立起輕松享受人生的價值觀?!?br>
以上兩段臺詞出現(xiàn)的畫面,同樣夾雜在被大量轉(zhuǎn)發(fā)的長微博中,可見無論是男女主角,還是觀眾網(wǎng)友,都明白這種獨身生活的選擇并非那么自然而然。何況,在選擇獨居生活前,他們各自也并非沒有進行婚戀的嘗試。如果說,以一夫一妻制的異性戀婚姻為基礎(chǔ)的核心家庭,是通過締結(jié)共同社會契約而建構(gòu)的現(xiàn)代主權(quán)國家對于個體的壓榨,那么男女主角的獨身生活,表面上看,似乎是某種微弱卻不乏有效的反叛,可實際上,仍然無法擺脫現(xiàn)代性對于日常生活的敲詐。除了永無止境的工作,男女主角的生活樂趣來自于設(shè)施精良的健身房、公路跑車、出售各種酒精飲料的西式酒吧。當(dāng)騎著公路跑車在郊外兜風(fēng)時,男主角表面嘲笑著大媽們擁抱大樹吸收天地靈氣的迷信作風(fēng),卻待大媽們離開自己上前偷偷擁抱起了大樹,并為此竊喜。此情此景分明印證著現(xiàn)代生活方式對人無孔不入地規(guī)訓(xùn),而對這一切短暫又徹底的顛覆,竟能帶來如此純真的喜悅。因此,可以說,核心家庭與獨身不婚不過是現(xiàn)代性的一體兩面,屬于作為范疇的現(xiàn)代性的內(nèi)部沖突。
因此,當(dāng)有人指責(zé)編劇打臉,竟讓堅持獨身的男女主角最終走到了一起,其實是沒有看出來,劇中的主要矛盾反而不是來自于獨身與婚姻的對立,而是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兩代人所代表的兩種家庭觀念的對立,這在劇名上便可以明顯地體現(xiàn)出來。該劇的中文名字“家族的形式”,由日文原名“家族ノカタチ”翻譯而來,這里只有家族用表意的漢字表示,而“形式”的原詞“カタチ”本是漢字“形”的訓(xùn)讀假名,這里卻刻意以只表音不表意的片假名來代替漢字。對于劇名的用字,當(dāng)然可以有其他的解釋,但在閱讀劇名時很難不感到“家族”二字是被著重強調(diào)的。在現(xiàn)代日文中,“家族”可以解釋為家族,也可以解釋為家人、家庭。也許中文“家族的形式”是誤譯(不可否認,同時存在著“家庭的模樣”這一譯法),但就漢字的直觀性來講,“家族”本身是有別于“家庭”的?!凹易濉敝赶騻鹘y(tǒng)的(頗富前現(xiàn)代意味的)宗族親屬集團,而“家庭”則指向均質(zhì)化的現(xiàn)代社會生活單位,即核心家庭??梢哉f,劇集是有著“家族”與“家庭”之別的自覺的。
男女主角感受到威脅,開始于他們的父母從鄉(xiāng)下進駐他們的公寓。男主角的父親帶著繼子和鄉(xiāng)下的生活習(xí)慣,占據(jù)了男主角的公寓,甚至開始積極地社交,反客為主地在兒子的公寓招待客人和主辦聚會。與男主角配合健身效果的飲食習(xí)慣不同,父親的餐飲以和式為主。男主角的父親與女主角的母親一拍即合,成了朋友,也將樓上樓下不相往來的兩戶人家變?yōu)榱苏嬲慕址秽徖?。這樣的街坊鄰里,互相幫助,也互添麻煩,彼此依存,由此生出傳統(tǒng)鄉(xiāng)間鄰里的社群感。
一父一母打破了都市單身公寓中住戶關(guān)系的常態(tài),也將“家庭”改變?yōu)椤凹易濉?。在前半部劇中,男主角的繼母一直是一個捉摸不定的謎樣人物,男主角對于父親的再婚更是不明就里。當(dāng)謎底揭開,再去回味男主角的父親與再婚妻子的相處模式,滴滴點點中——男主的父親撫養(yǎng)繼子、答應(yīng)資助再婚妻子念護士學(xué)校、與再婚妻子時而見面卻并不限制其自由、獨自隱忍著病痛與寂寞等——似乎散發(fā)著《枕草子》、《源氏物語》中所描述的平安時期男女相處模式的古典韻味。
而正如父親所點出的,大自然生生不息,逝去者會化為養(yǎng)分,滋養(yǎng)著生者。因絕癥而逝去的父親,也如養(yǎng)分般,滋養(yǎng)了男女主角,男主角終于在父親葬禮結(jié)束時向女主角求婚??v使男女主角婚后生活在兩間公寓中,看似保留了私人空間,但男主解禁了被其稱為“城堡”并禁止任何人進入的閣樓,繼母、弟弟以及女主的母親,乃至同事及家屬,間或往來居住于兩間公寓中,儼熱一派舊式大家族景象。這實則是將狹小的核心家庭空間出讓給寬闊的家族空間,呈現(xiàn)出超越私人空間的一種替代性空間形態(tài)。同樣,都市公寓住戶間如鄉(xiāng)間鄰里般的社群感也獲得了更為多樣性的表達,原本各不相干的都市人,卻共同經(jīng)歷了婚禮、葬禮等儀式的洗禮,形成充滿凝聚力的集體。
因此,男女主角由不婚變?yōu)橐鸦?,一眾期望著“芥菜”角色配對終成眷屬的觀眾網(wǎng)友贏得勝利,但這并不意味著編劇打了自己的臉,這樣的展開與結(jié)局正是劇集為現(xiàn)代生活困境提出的富有反現(xiàn)代意味的解決方案。在全劇暖色柔光的映襯下,不同代際人間的摩擦與磨合,也許或多或少能觸碰到現(xiàn)代都市居民疲憊又脆弱的玻璃心,為其增添一份韌性。當(dāng)然,男主角的父親也并非一直如此,正如男主角充滿怨念的回憶所顯示,父親也曾像男主角一樣,并不是一個顧家和喜愛與人交際的人。他的轉(zhuǎn)變或許歸因于已故前妻遺書的刺激,或許歸因于病魔纏身命不久矣的絕望。大概編劇也同他一樣,目睹著抑或親自掙扎于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現(xiàn)代性陷阱,于絕望中召喚出可貴的想象力,以大眾媒介為武器,盡管難免被各種意識形態(tài)涂抹、收編,仍不失精妙地將微弱的反抗盡可能地散布開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有關(guān)家的討論,一向是日本影視作品相當(dāng)執(zhí)著的主題,在小津安二郎的時代,在《東京物語》、《秋刀魚之味》中,即被反復(fù)搬演。如果說,半個世紀以前,小津以傳統(tǒng)家族受到核心家庭的沖擊而漸趨瓦解這個側(cè)面刻畫出戰(zhàn)后日本勢不可擋的現(xiàn)代化進程;那么在當(dāng)代日本,當(dāng)鄉(xiāng)村也不再秉行與城市相異的價值觀念,不僅傳統(tǒng)家族全面崩潰,甚至核心家庭也遭遇危機,《家族的形式》這部劇,就不得不逆流而上,在前現(xiàn)代的空間想象中為現(xiàn)代/后現(xiàn)社會尋找救贖了。
真的從男主角身上看到了10幾年后的自己。。潔癖強迫癥自我都幾乎一樣。同樣我同樣完全不期待結(jié)婚,沒有幻想過孩子。只希望有自己的城堡
本季最佳。在我看來劇中男女主CP感滿滿的愛情,或許是不能為那些腦子里只有“顏值、撩妹”的觀眾所理解吧...盡管因為西田敏行的受傷改變了最后幾集的劇情導(dǎo)致最后集體助攻略顯突兀,但總體來說劇本還是很扎實的,人物刻畫得真實又富有個性,金句也不是刻意羅列而是娓娓道來。演技全員在線,發(fā)揮自如。
我是自己的玩伴。我是自己的家人。一個人也能成為一個家族。如果一個人覺得痛苦難當(dāng),大概是因為技不如人吧。
實在非常喜歡前面的部分,因為認同一個人的堡壘不想被輕易打破之類的信條,也羨慕“夾生狂魔”們健康、自足的生活方式,還有成熟的價值觀??墒堑?集之后畫風(fēng)突然一變,強行組CP還讓所有人助攻,太別扭。除了這條愛情線,其他都好。親人、同事、朋友,圍坐在一起,即使死之將近,也會覺得很幸福過。
“什么時候都可以過來,你要是想看看和這里不一樣的風(fēng)景,或是想找人說話的時候,隨時都可以來找我,一個人也好,和別人兩人一起來也好,我都非常歡迎。”hanako和老媽的這段對話,才是全劇最戳中我的地方。
聽說一邊外放主題曲Unpredictable Story 一邊做些日?,嵤?可收獲“我就是主角”之感(笑)
這部劇讓我終于可以看到人與人之間除了“他人即地獄”以外的理解和寬容。那種不是為了刻奇和自我滿足而表達出來的真摯感情,讓人真的特別感動。
樹里超級美,著裝超級美~文具公司工作很贊呢,文具控各種愛死。精致的生活也挺美好的。當(dāng)然人永遠不是一個人在生活呢。挺真實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結(jié)尾毫無例外主旋律了,畢竟制作方不想公然對抗少子化社會。然而劇本值得五星。近年漏洞不多、人物符合身份的劇作很少,本劇高明之處在于編劇深諳社交,知曉什么樣的人和什么樣的人相遇該說些什么話,劇情展開處理得恰到好處。聰明地不隨便定義別人也避開了觀眾反感。
感覺在看我自己
好有共鳴
害怕孤獨,更害怕熱鬧,相比身處人群的麻煩與尷尬,更善于更享受獨處的自得,擁有自由空間這個夢想在無論哪個年齡段都是彌足珍貴的,獲得大多數(shù)人認同也在情理之中;敏敏負責(zé)金句,明知雞湯,但句句說中心坎能奈何;樹里和香取慎吾的cp感并不強,強行發(fā)糖有點別扭,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更好。
演員劇本臺詞音樂服裝場景統(tǒng)統(tǒng)一百分~
對我這種向往鄰居CP模式的中年性冷淡婦女來說,真是一記強有力的高級狗糧。簡直理想!覺得片中男女主沒愛情火花的,那是你們不懂我們龜毛之間的愛情,能理解和被理解彼此的龜毛,沒有比這更浪漫的事了。某種大團圓但不崩人設(shè),戲也恰到好處,演員很自然,結(jié)婚了終歸還是一個另類家庭。
結(jié)尾!我真的就是想以這種分居+共同生活的形式戀愛的!
冷血動物也已哭暈在床上……
目前本季看的劇里質(zhì)量最高的,獨身者的領(lǐng)地意識,句句中的
太喜歡這部了,好多臺詞都戳心窩,我之所以喜愛與人相處,正是因為放不下他人給我的溫暖和關(guān)懷,這個春冬交替之際,它帶給我的每一次歡樂和淚水都是真實的,這樣有日劇陪伴的生活真是太好了。
在東京,上下兩套高級公寓的日子也實在太開心了吧?。。?!
日劇總是這樣,開篇提出新奇的形式或者觀念,其實結(jié)尾收得比誰都要正統(tǒng)。這部劇的很多設(shè)定都不太喜歡,情節(jié)也有些幼齒和拖沓。但是樹里在其中的狀態(tài)特別自在,甚至看著她都會覺得自己能再勇敢一些。追劇的同時又看了一遍《交響情人夢》,當(dāng)年很想擁有她那樣的性格,未遂,現(xiàn)在依然渴望十年后跟她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