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二十二年,北海道巖內(nèi)某當鋪一家三口被人殺害,店鋪遭到焚毀。不久臺風來臨,行駛于津輕海峽的曾云號沉沒,500多人喪生。警方在核對海難死者身份時,發(fā)現(xiàn)兩具不明身份且傷痕可疑的尸體。經(jīng)調(diào)查,得知二人系網(wǎng)走監(jiān)獄的刑滿釋放人員沼田(最上逸馬飾)和木島(安藤三男飾),失蹤前曾與一名叫犬飼多吉(三國連太郎飾)的人在一起。函館警察弓坂(伴淳三郎飾)直覺此案與犬飼有關,但犬飼猶如人間蒸發(fā)一般,此案最終不了了之。\r十年后,妓女杉戶八重(左幸子飾)和一名男青年的尸體從海中打撈上來,警察味村時雄(高倉健飾)判定二人并非自殺,男青年的主人——實業(yè)家樽見京一郎則擁有重大嫌疑。隨著調(diào)查深入,那起沉疴十年的懸案也一同浮出水面……\r本片根據(jù)水上勉同名推理小說改編,此后曾三次搬上電視熒幕。影片榮獲1966年藍絲帶最佳劇本獎、1966年電影旬報最佳男主角獎(三國連太郎)、1966年每日電影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左幸子)、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和最佳男配角(伴淳三郎)五項大獎。
三國招供閃回,以圖片形式敘事。高潮段落、張力建設的浮雕沖印效果(所謂預告片中的東映106攝影方式)殺死八重和竹中已經(jīng)可以定罪,只是先前的縱火和海峽行兇就成了無可考證的羅生門。老警察和三國隔籠對談,籠內(nèi)籠外是兩個錯位的階級身份代表,兩年后也有另一版本——黑澤大師的《天國與地獄》。
結尾三國投海實在精巧,即巧妙安置道德落點的騷動,又給予了人物弧光的最大可能。終鏡青津海峽吞噬犬飼,波濤滾滾,困獸猶斗,投奔怒海,饑餓罪善,誰人評說。
評審團主席言此片犬飼形象或有參考基督山伯爵中當提斯,二者均身體天賦極好,并且窮困后發(fā)家致富,zuizhong歐洲文學對于日本維新后文學影響不言而喻,還有法國文學里的另一個人物——冉阿讓。此片中犬飼與《砂之器》中鋼琴家賀英良不同,在那一篇中賀之行動是完全的恥感意識的表達,而此片中
日本每年農(nóng)歷的一月二十日,是“換鶯節(jié)”。八重和她的藝妓姐妹們在神社買了木雕的黃鶯,到了明年此時,再把留存一年的木鶯拿來換成新的,寓意為:一年中,假的東西飛得不知去向,只有真實的留下來??墒牵酥匾恢睌€著舊木鶯,從不舍得換新鶯。不知不覺,她已經(jīng)攢下了十只小木鶯。
十年一夢,八重始終不敢確定她深愛著的男人是不是真的叫“犬飼”,如果是假名字呢?八重不敢讓“謊言”飛走,她要留著,直到重逢。八重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她證實了那一夜犬飼跟她講的不是謊言,然而她也成了犬飼新的謊言的祭品。
如果按照上文的劇情,《饑餓海峽》將淪為一部情殺悲劇,這實在是對鈴木尚之的褻瀆。影片的故事并不是這么個講法,它始于一場臺風海難,一樁兇殘的殺人縱火案……逃亡的嫌疑犯,深情的風塵女,時運不濟的刑警,他們勾連了日本戰(zhàn)后十年的黑血和黃金……這些誠然都是經(jīng)典犯罪片的元素,但是僅憑這些,恐怕遠不能解釋為什么《饑餓海峽》能被《電影旬報》評選為20世紀百大經(jīng)典電影第三位。
如果我們試著換一種講法,跳出來重新梳理整個故事,就會感嘆鈴木尚之的劇作功力實在高山仰止,僅看一遍電影,難免不識廬山。
雙重兩難
接回文章開篇的言情劇敘述法,請鈴木大師在天之靈原諒我的冒犯,在下實在是為了解剖呈現(xiàn)影片劇作的妙處!
殺人犯犬飼、如今的慈善家——樽見京一郎,他拙劣的掩蓋手段很快暴露,甚至被翻出十年前的舊案,他成了雙重嫌犯。京一郎的防線層層潰守,他被打回了1947年窮途末路的原形,但是他還有最后的防線。面對警方的盤問和推理,他拒絕承認十年前的任何殺人指控,他沉著地講出了自己版本的故事。他祭出了最后的殺招,除非警方相信他的敘述,否則他不會認罪。戰(zhàn)后重建的日本,是法制社會,警方被京一郎制住,他們沒辦法拿出直接證據(jù),十年前也好,十年后也罷,他們只能選擇信或者不信。
被扒掉慈善家光鮮外衣的京一郎,似乎突然掌握了話語權。
《饑餓海峽》在第三幕的節(jié)點,拋出了兩難命題:想要坐實嫌犯剛剛犯下的罪行,就必須相信他十年前的無罪故事。而這一兩難命題,早在第二幕重逢之時就埋下了伏筆。八重不遠千里來尋當年的犬飼,而犬飼已經(jīng)搖身一變成為了大慈善家,他恐懼自己的假身份被揭穿,為了十年前他并沒犯的罪,他的恐懼本能驅(qū)使他犯下了真正的殺人罪。他失手殺了八重,繼而為了滅口殺了寄住在他家勤工儉學的竹中,并且偽造二人殉情。
京一郎在影片第二幕中突如其來的殺意,與他在第三幕中突然掌握的話語權,鉤織成一張無形的巨網(wǎng),把一干刑警和全體觀眾硬生生拖回到了十年前,那是罪惡的淵藪,是歷史的黑洞。
日本戰(zhàn)敗后被美軍接管,瘋狂的侵略戰(zhàn)爭導致民生凋敝,饑餓籠罩全境,戰(zhàn)時的權貴階級在戰(zhàn)后囤積物資形成黑市,被饑餓折磨的貧民鋌而走險,每天都會發(fā)生因為饑餓導致的惡性犯罪。
那時的犬飼,只是個吃不上飯的苦力,他只是碰巧結識了刑滿釋放的兩個犯人,那兩個人利用當鋪老板的好意而犯下了窮兇極惡的罪行,他們殺了當鋪老板一家,搶走家中現(xiàn)金,縱火毀尸滅跡,恰好趕上臺風,火勢不可控制,燒毀了大半個市鎮(zhèn),死傷無數(shù)。兩人逃亡的時候,利用犬飼買票,并且“隨機”目睹了函館港口的聯(lián)運船遭遇海難,他們當即喝令犬飼去搞了艘漁船,趁著海難搜救的亂局,要借著漁船潛回內(nèi)陸。兩人貪圖贓款,在漁船上起了殺機,自相殘殺,波及犬飼。犬飼出于自衛(wèi),奪船逃走,兩個惡徒就此葬身海上。犬飼想要自首,但他深知根本說不清楚,他不會被任何人相信。于是他毀船登陸,結識了當時的妓女八重,溫存一夜,他留給八重一大筆錢,就此失蹤。他并不知道,他的蹤跡一直被一個資深刑警弓坂緊緊追尋。八重被犬飼的善意感動,替他掩蓋了去向,并且一直感念著他。到東京謀生,乃至重操舊業(yè),八重的心始終都屬于犬飼,直到致命的重逢。
以上,是筆者有意打亂《饑餓海峽》的敘事時序,整理出的劇情梗概,意在顯影劇作中一連串的“偶然”局面。而這一串的“偶然”,都是社會問題所催生出的,在劇作中被包進了“必然”的社會事件中,臺風中的兩起慘案:層云號沉船、巖內(nèi)町大火,看似并無交集,卻被一雙老辣的眼睛盯住了。
三個視角
資深刑警弓坂,對無人認領的兩具尸體唱誦《心經(jīng)》,字正腔圓,連職業(yè)法師都自嘆弗如。慈悲和智慧是相互滋長的,弓坂發(fā)現(xiàn)了兩具尸體的怪異外傷,也發(fā)現(xiàn)了第三名嫌犯的存在,但是他輸給了時間。弓坂的智慧能讓他無限接近真相,卻不能幫他解決全家所處的饑荒困境。兩個正在長身體的兒子為了一塊白薯大打出手,他卻只能恪守公職人員不買黑市商品的原則,在全家面前抬不起頭。
在經(jīng)費緊張的年代,弓坂執(zhí)意去東京追索八重的下落,無功而返,導致他被免職,成了全家的拖累。十年后,弓坂在監(jiān)獄做獄警,可是他從未忘記犬飼和八重,他甚至一直保留著犬飼燒船的灰燼。十年后,這一包灰燼,混合著焦木塵埃和北海道泥土,觸動了犬飼的鄉(xiāng)愁,以不結案的方式了結整出時代悲劇。
弓坂的原型,是鈴木先生的父親,恪守本分而不去黑市。這里,借助弓坂的家庭晚餐,再次折射了那個永遠缺糧食的時代。弓坂被免職的原因,居然是他出差調(diào)查不力,那是一個公共資源匱乏到不允許警察遵循理性追索案件真相的年代,弓坂的家庭悲劇提供了戰(zhàn)后日本的一種社會觀照視角。
八重用情至深,她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點燃了犬飼的求生之火,“犬飼先生,你真是個好人哪!”她為了全家的生計去賣身,后又為了尊嚴去東京轉(zhuǎn)行求生。然而,滿目瘡痍的東京,八重被“潘潘女郎”的人浪裹挾著,沖來蕩去,匯集成一股脂粉的洪流,卻又被街頭警察再度沖散。潘潘們?nèi)傊碱I軍,覺醒著自己的身體和見識,而八重這個保守念舊的姑娘又與她們涇渭分明,正如她來東京落腳多日卻從不曾拜訪她的同鄉(xiāng)——時子,一位已經(jīng)有固定住處和固定黑人大兵情人的潘潘女郎。弓坂的追索,以及對警察的不信任,讓八重不得已重操舊業(yè),隱身于職業(yè)藝妓的行列。
八重在東京的求生之路,揭開了戰(zhàn)后日本的社會弊病。重逢時,八重絕望地哀鳴,她能用身體記住男人,她也用身體記載了廢墟中的日本。八重的視角,又從另一個側面,折射出日本戰(zhàn)后的社會問題。
犬飼一出場,就是饑不擇食的形象,隱匿了人之為人的特點,代之以驚慌失措的饑腸轆轆的野獸形象。他自衛(wèi)是本能,卷錢離開也是本能,邂逅八重也是本能,隨后在食品加工業(yè)發(fā)家崛起也是依然是本能,最后失手殺了八重,甚至也被描述為一種本能的下意識的殺意。可以說,犬飼是叢林法則的代表。但是他自問“沒在北海道做過任何惡事”,只求警方能相信他。這是卑微的真相,卻飽受質(zhì)疑,只有弓坂愿意跟他談。他觸摸到了故土,提出要去北海道坦誠罪行。在看到八重的出生地之后,犬飼跳江,正如他嘶吼的“北海道知道我!”他的死成為一個完美的閉環(huán),回歸到影片開場的輕津海峽,一整片烏深的浪里。
犬飼的視點,并沒直接展現(xiàn)社會問題,而是借著警方對他背景的調(diào)查,揭示出他十年前朝不保夕的苦力生涯,即便如此他也堅持著給老家的母親寄錢,拿到贓款想要自首。阻止自首的理由,除了沒人會相信他,更重要的,是這筆錢能讓老媽不再挨餓。
兩張報紙
《饑餓海峽》的社會屬性,老樹根一般的扎實,那種近乎貪婪的抓向土壤深處的力度,不遜于任何“社會派推理”的經(jīng)典小說。鈴木先生對新聞報紙的運用,就滲透在每一幕最關鍵的推進部之中。
罪案是和臺風一起發(fā)生的,甚至臺風也是從犯。次日的報紙頭版,縱火案和聯(lián)運船海難是并置的。臺風放大了罪人的惡行,也顯影了當時社會問題的致命之處。
男女主角的邂逅,呈現(xiàn)為距離上的漸進,從火車廂的兩端,到妓院房間的矮桌兩側,最后到兩人不分彼此地裹在棉被里。男女主角之間的情欲,如何以電影手法燒起來?
在犯罪片中,要另辟蹊徑。這里,靠的是一張報紙。前一天的罪,通過報紙頭條新聞,直接刺激了犬飼,他的驚恐在這里是暗場處理的,只呈現(xiàn)為神經(jīng)質(zhì)的幻覺,但是這個情緒使得接下來的情欲戲真實可信,甚至有自然主義的神韻。情欲戲不是順理成章的,更不是按部就班的,尤其是女主角是風塵中人,在她倆之間不存在那層窗戶紙,這樣的處境寫情欲,反而難度陡增。事后,犬飼同情八重的出身,順手用報紙包著錢,留給了八重。
十年后,又是報紙,帶著八重找到了京一郎。這次的新聞則剛好相反,它成了京一郎的遮羞布,蓋住了十年前的不堪。在《饑餓海峽》中,報紙有報紙的變調(diào),八重是女孩子心思,她把剪下來的報紙揣在懷里,成了被殺后的指控遺言。這一動作,與本文開篇概述的八重“換鶯節(jié)”留鶯不換的動作,統(tǒng)一呼應,角色是活生生的,這個可愛的風塵姑娘令人憐惜。而八重珍藏的十年前用來包錢的報紙,等于直接告知警方,她十年前就認識京一郎。進而,報紙招魂幡一般,把十年前的犬飼引了來,完善了警方的邏輯推論。
十年間,兩張報紙,兩則新聞,記載的都是事實,從饑不擇食到樂善好施,犬飼和京一郎,剛好對照出日本戰(zhàn)后十年從廢墟到重生的兩張面孔。如果真要深究罪孽,犬飼十年前并沒有罪,他只是饑餓。那兩個刑滿的犯人是真兇,但他們只被呈現(xiàn)為行尸走肉的人物,他們只是聞著肉香去行兇,那肉香從何而來?因為十年前,1947年,日本經(jīng)濟一片狼藉,銀行經(jīng)常失信。當鋪老板被銀行坑過,決意不再存錢,現(xiàn)金都藏家里,這才惹禍上身。老板并不是自取滅亡的蠢貨,只是社會問題假手兇徒殺了他。
指甲與灰燼
八重留下犬飼的指甲珍藏了十年,是鈴木先生的原創(chuàng)設計,替換了原著小說里的剃須刀,為此,水上勉先生特地致信鈴木先生表示感謝,盛贊這一改動彌補了原著的缺憾。
指甲,是犬飼身體的一部分,后來寄托了八重的思念和情欲,成了圖騰一樣的存在,讓八重能夠在日本最黑暗的時代活下去。八重的一切都跟身體直接相關,她的職業(yè),她的愛情,她活下去的信念,甚至她被殺后留下的能夠直接指證兇手的證物。在那樣的時代,人們貧乏得只剩下身體。
十年前,弓坂在輕津海峽的一塊巖石上找到了疑犯燒船的灰燼,他受限于貧瘠的時代和官僚傳統(tǒng),被剝奪了追索真兇的權力,他把灰燼留了十年。他用時代的灰燼擊潰了京一郎的傲慢防線,但也同時捍衛(wèi)了犬飼的尊嚴,攥著來自北海道的灰燼,犬飼大喊著:沒在北海道做過惡!這卑微的呼喊充滿了底氣,所以警察沒資格審判犬飼,他有選擇自己死在哪兒的權力。
正如內(nèi)田吐夢導演要求的:我要那些用腳底去愛自己故土的人物!
被剝奪的話語和被延宕的真相
《饑餓海峽》中,每一場重頭戲,角色之間的角力過程都是驚心動魄的。八重和犬飼之間的情欲交流,兩人的力量此消彼長。第二幕八重拜訪京一郎,這位嬌小的女性與高大雍容的京一郎對峙,盡管是去道謝的,但兩人之間的張力早就把這次重逢變了味道。京一郎占據(jù)絕對的話語權——只要他抵死不認,八重就是白來一趟??墒?,八重的以退為進,幾乎是一只腳被逼到斷崖外,發(fā)出一聲最卑微的吶喊:我雖然做著低賤的營生,可是這營生告訴我怎樣用身體記住一個男人!僅此一句,八重以令人心酸的方式奪回了話語權,那來自身體的真相。她是底層人,只能用身體去證明所言為真。
盡管,八重奪回的話語權就只有一個擁抱的時間。
同樣,京一郎被警方突擊審訊,味村咄咄逼人的推理密不透風,一切都似乎昭然若揭,然而京一郎也給了所有人迎頭一擊。他講了個十年前的故事,一個饑餓的人慌不擇路的故事,在故事里他是無罪的罪人。在法制國家的刑偵體系里,如果證據(jù)不足,檢方就得眼巴巴瞅著嫌犯脫罪。二戰(zhàn)后,美軍六年多時間的占領,留下了“官僚制民主”的畸形產(chǎn)物,但這也給了京一郎足夠的底氣,他一瞬間就奪回了話語權——只要他不認罪,警方就沒辦法把十年來的所有血案徹底清算。
京一郎的狡猾并不下作,因為他的目的并不是脫罪,而是要求警方給他最起碼的“相信”。他用最卑微的方式捍衛(wèi)他的清白底色,他不否認殺害八重和竹中,但是他堅持要警方相信他十年前的無辜。僅一句“相信”,他就會認罪。警方被激怒了,很多人要動私刑,而味村捍衛(wèi)了法制的底線,“萬一京一郎所言為真呢?那樣我們就成了什么人?”
高倉健扮演的味村,剛正不阿的臉孔,代表了日本黃金時代的開端,也同樣目睹了前代刑警弓坂被自家人鄙視的殘酷現(xiàn)實。角力已經(jīng)到了無解的地步,講話的權力不斷被搶來奪去,真相一再被延宕。弓坂帶來的一包灰燼,化解了無休止的纏斗。盡管弓坂表達了對犬飼的憎恨,可還是給了犬飼一次重新做回到人的懺悔機會。在輕津海峽,犬飼面對八重的老家,縱身一躍。他犯下的罪他要自己去懺悔,因為導致他犯罪的根源是十年前的日本,他拒絕任何人的審判。
京一郎的自殺,徹底抹殺了罪案片結案的可能,成就了最經(jīng)典的罪案片結局。毋庸置疑,這是整部電影最玄妙的筆觸,因為下一個鏡頭是弓坂蒼老的臉孔,那張典型的日本老警察的臉并沒表現(xiàn)出驚詫,你讀不出任何答案,卻又能品味出一切暗示。
弓坂遞給京一郎一捧白菊花,在他親口唱誦的《心經(jīng)》的洗禮下,京一郎以自己的方式終結了社會的黑暗。他能夠自己選擇死法,或許就是弓坂所布施的慈悲之路。
歡迎搜索并訂閱公眾號:半斤八兩掄電影
第一次看完的贊嘆留到現(xiàn)在(看第二遍前)的記憶片段就是:崖邊砸船焚燒、巫婆的咒語、落雨背景下的男女歡愛和謀殺。還有,就是記得三國連太郎和高倉健。
近期又重溫一遍,完整版183 分鐘,不愧為佳片。層次分明,一唱三嘆?!娥囸I海峽》的敘事方式還是有別與《人證》、《砂器》的,沒有用倒敘的手法,不是由今日的案件開始推導昔日的犯罪。這部電影的敘述手法是平鋪直敘的,其中的內(nèi)在節(jié)奏,堪稱一波三折。第一波是天災人禍,警方循線索追兇,兇手潛逃時施恩予人(溫泉館的藝妓)遭到包庇;第二波是通過包庇了人的藝妓的生活際遇,以及十年后這對男女重逢,造成又一次的犯罪;第三波的最后,今日的案件牽連出了過去的罪惡。
平鋪直敘,通過影像說話,沒有評價沒有判斷。在案件的發(fā)生和追查間,第一波和第二波里都有很寫實的內(nèi)容反映現(xiàn)世生活。第一波里通過警官家里吃飯的場景,通過對話,反映了戰(zhàn)敗后日本熱鬧一時的黑市經(jīng)濟。第二波里藝妓在東京當小酒館招待時上街攬客,遭遇到警察臨檢掃蕩伴伴女郎,聽到酒客抱怨停電缺糧漂亮姑娘被美軍抱等情節(jié)。若說有點什么議論的話,也不過是老警察弓坂在分析情況說的:“天降橫財,窮人對金錢的不擇手段,八重也一樣。都是窮怕了,只有窮過才能理解?!?/p>
犬飼是在防衛(wèi)之下殺了同伴獨吞巨款,還是精心圖謀這筆橫財?shù)??死人不會說話。無從查究了。但他最后的善心卻是都體現(xiàn)在他對八重的那一點好意上了。而這好意,使八重記了十年。也是這好意,埋伏下十年后的悲劇。犬飼和八重這一對,在劇情的發(fā)展下,有著劇烈的前后對比,八重的重義多情和犬飼的虛偽自私,在電影里有很好的解答。想想一開始,在花家妓院,八重說:"告訴我真名,別像其他客人那樣撒謊?!笆陙碛浵碌拿?,到樽見這樣兒就變成了假的了。
津輕海峽、北海道,亂世之下,求生不易。男主說:帶我去吧,只有北海道知道我。
太喜歡結尾時那一片海的空鏡頭了,多少罪惡往事,多少憂傷苦痛,多少噩夢陰霾......都付之東流了。
如果說像《人證》、《砂器》這類的倒敘手法,讓人在變遷之后的好的現(xiàn)實背景下更為同情兇手的話。那么此片用這樣平直的敘事手法,透過一個犯罪案件,全面地反映出了更多的東西,有人性方面的,社會生活方面的,時代大背景環(huán)境影響方面的。并不僅僅是使人感受到時代賦予個人生活際遇的無奈可悲,無從救贖。
推理過于簡單。有趣的多吉是對八重的不認。開始的時候,他大概率不是裝的,而是作為多吉這個身份的記憶已經(jīng)深藏在無意識中。已經(jīng)只剩下慈善家京一郎這一個身份。而八重的步步緊逼觸發(fā)了他的過往記憶。
善良是本片核心和底蘊,殺八重屬于一時失去理智,審問的時候當警察點出其實你不殺她,她也不會背叛你。就可以看出他善良的本性和非常的后悔。殺仆人掩真相其實不合他的本性,但是不殺故事沒辦法這樣走下去。
絕不承認自己沒犯過的罪。也是善良本性的一部分。
《發(fā)條橙》是和這個連看的片子。本質(zhì)上沒有人會想到兩個有什么關聯(lián),但如果比較一下,相似的地方是都是關于罪犯的如何改造。
其實會好奇,這世界上有沒有和我一樣看片順序的人,僅僅就先看《發(fā)條橙》緊接著看《饑餓海峽》而言。中國有十幾億人口,豆瓣標記著幾十萬,相比也很難有跟我一樣順序的吧,觀影順序可以有無數(shù)個排列組合,真的是很有意思。
我是友鄰里第一個給這個電影沒打滿分的人,抱歉實在是推理太弱了,社會性方面主要還是靠我新近學習的榮格學說來腦補。
原著有小說和話劇劇本。話劇也是經(jīng)典,有很多演出版本,在中國也有不少演出。在中央戲劇學院的精選的60部戲劇劇本中,《饑餓海峽》也名列其中,可以說是名垂青史的級別了。小說、戲劇、電影,三者還是有很大區(qū)別,有興趣的可以都看看。
其實一直在思考,他們穿過那片海峽干什么呢?海峽對岸是哪里?為什么叫饑餓海峽?
對岸是本州,是東京。是更高的工資和正常人的生活。
那個二戰(zhàn)剛剛結束,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日本也曾有過類似中國的計劃經(jīng)濟供給制,供給的糧食不夠,黑市價格瘋長(那時的黑市甚至值得一部電影去描寫)。底層的人民善良卻饑餓。
結尾非?!端陌贀簟?,背朝大海的回神特寫鏡頭。
情節(jié)一直到杉戶八重與犬飼相認都非常不錯,八重自己的奮斗線更是好看,只是一晚溫存她記了對方一輩子的好,在犬飼心里我相信也是有這個在絕望時給予幫助的女人的,只不過他已決意斷絕與過去的所有關系,人心終究被名利欲望所困。后邊查案部分完全就是看三國連太郎一人表演了,推理實在沒有社會派的嚴密,三個小時的體量要不拍成劇要不縮減到兩個半會更好。
最后三分之一有些冗長了,而且女性角色的刻畫有些奇怪
這絕對是社會派的扛鼎之作,比之前看的砂之器要強不止一星半點。關鍵在于,原著作者本身就沒有想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實際上是帶有《羅生門》色彩的),而內(nèi)田吐夢用他曖昧的影像一五一十地繼承并還原了這一特質(zhì),僅只是展現(xiàn)了戰(zhàn)后10年左右日本社會的形態(tài)和變遷,不給出任何層面的定論,這與黑澤明式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式直給是截然不同的。更令人聳動的是視聽表現(xiàn)力,往往只是在一個鏡頭、一個場景之中,就包含了對生與死、金錢和性(欲望)、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等等話題??稚较碌臐L床單一段令人終身難忘。三國連太郎已成笠智眾之后第二愛的日本演員。人是空虛貧乏饑餓的,饑餓是永遠無法得到滿足的,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注定是人的悲劇。
內(nèi)田吐夢監(jiān)督的《饑餓海峽》(1965)可用石川小百合的演歌《津輕海峽》來形容“當看見那快要凍僵的海鷗時,忍不住落淚”。三國連太郎飾的犬飼多吉從甲板上一頭扎進鷗鷺回翔的太平洋起,一生孽緣沉沒,這頭困獸從北海道荒原竄出,在津輕海峽受到震顫,窮困中滑向黑暗宿命的輝煌,就必須回來死在海洋。
《電影旬報》在千禧年評出世紀最佳百部日本電影,《饑餓海峽》排在第三位:《七武士》(黑澤明,1954) 《浮云》(成瀨巳喜男,1955) 《饑餓海峽》(內(nèi)田吐夢,1964) 《東京物語》(小津安二郎,1953) 《幕末太陽傳》(川島雄三,1957)。。。
故事精心編排抓人的典例,16mm膠片搭變形寬銀幕頭的罕見組合帶來了一種特殊質(zhì)感。 8.0分★★★★
窮是原罪,人性因此崩塌。負片影像帶來的驚悚體驗,非同一般。標準的社會派推理,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敗筆也很明顯,后一個小時的細致入微,免不了節(jié)奏遲緩。
近三個小時的時長套在這個故事上其實是大而無當?shù)?,在演員表演一般的情況下,于這種平庸的推理故事上添加這么多解讀剖析,我猜是不是被影像風格唬住了。
高居旬報百大第三位的自然主義佳作。片中,左翼名導內(nèi)田吐夢給予了底層勞動人民以最大關愛。杉戶赴東京謀生,酒吧女掌柜與妓院老板夫婦都是好人,前者自己洗衣,后者主動為她解決配給證,甚至常去喝酒的小混混也都講信用不欠賬;警方更盡是專業(yè)執(zhí)著,無論老弓坂,還是十年后的新味村都能迅速憑借細致觀察接近真相(頭傷與剪報)。甚至男主人公自己的履歷也是孝順勤奮受到員工愛待……那么是什么導致了這場雙殺悲劇呢?地位。環(huán)境改變了這個“男人”的本質(zhì)。四星半。
妓女玩指甲,多么卑微的愛,僅此一場戲即可影史留名。
20210810補三國片子Ozubook二刷,五星??四星。過于長和說教了。給的發(fā)揮空間也不夠多。啊但小胡子還是非常???|20160617SIFF首刷首標,三國連太郎留胡子的時候很帥!還被活潑的妓女強推了哈哈就可惜后來()了(此角色的喪病真是難以言喻。錢夾腿間和指甲崇拜的戲都拍得太好,手控福利滿分(八重的手太好看了感覺應該很好捏。今天路上還在想著提香魯本斯畫的女人,就在電影院見到圓圓的肉肉的八重了,天意啊…演得太好了我愛她TAT
【2019年8月17日-中國電影資料館-「戰(zhàn)爭之塵」-183分鐘版本】工整的劇作結構,以一個指甲為線索貫穿十年的情緒,用指甲抒發(fā)性欲的表達這招用的真妙,這場戲確實可以載入影史。三組人物關系寫的很立體,尤其是警察的家庭關系。角色之間的邏輯線索關系很緊密,敘事不松散。制作水平很高,無論是大場面的海上場景,還是棚里拍攝的酒吧街的長鏡頭,完成度很高。情緒表達用反轉(zhuǎn)片表達也很新穎,聲畫分離思維在那個年代已經(jīng)如此成熟。
對世間真實樣貌的一次深刻洞察思考。饑餓的海峽,滄海桑田間多少歷史與真相鉤沉隱匿。相隔十年的兩件罪案,確鑿無疑的后者,無可考據(jù)的前者,勾連起一個復雜的人所經(jīng)歷的無法簡單標簽式描繪的人生。它最棒的處理就是通過只讓“罪犯”交代前一半“模糊”的犯罪過程來完成全片的核心表達。這個表達不僅在于對“真相”的真相的質(zhì)疑,還有一個人因畏懼被社會誤解不能被公平對待(前案)而走上末路(后案)的悲劇——從這個角度出發(fā)真正的罪犯是個體還是群體呢?結合內(nèi)田吐夢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這里面一定也有他個人的人生體驗和疑問。除了這個核心之外,它還帶出了多個可獨立成章的議題,比如老警察十年的追尋所受的影響和最后的釋懷(遠早于芬奇《十二宮》),比如風塵女子的愛情道德觀,有戰(zhàn)后日本的人間百態(tài),也有戰(zhàn)爭幽魂的糾纏。絕對是大師之作。
用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可能有些冗長了,以至于有不少人玩手機,但想到這是半個世紀前的電影,還是覺得震撼。(今天吃了一個原麥山丘的大大的面包,好吃到流淚。)【CGV日本影展】
指甲的設置:外來魅力的沖擊、終喪其手的結局,指證罪惡的證據(jù)三位一體。兩出雷雨梵樂底片化處理扭結戲,一為做愛一為謀殺:在欲望糾結的支配擠壓下,我們總是不停地相愛和戕害。隱喻關聯(lián)多多,諸篇強文在前,不贅述了——精心雕琢的腳本 + 內(nèi)田吐夢的犀利,神作乃成!【10】
【中國電影資料館展映】黑白寬銀幕畫面,大量手持攝影可圈可點,以類似反色手法營造出暈眩感。敘事視角在四五個角色之間幾度來回切換,通過這種“半上帝視角”將一半真相隱藏在疑云后。展示戰(zhàn)后日本方方面面的社會風貌,幾位演技極佳的戲骨互相飚戲,分外精彩好看,收尾震撼有力。可惜推理懸疑方面較弱,撐不起三個小時的片長。劇情反倒不如角色塑造更豐富,是為遺憾。
妓女的癡情想給力薦但還是被后半程冗長的查案拖沓降分了。開始還是女人對男人的一飯之恩可返回來卻是施恩者一片空癡情,第一次看到女人可以愛到把一個男人的指甲珍藏十年,指甲接觸皮膚時甚至到達近乎自慰的快感,你為何給了一個女人希望卻又親手毀滅?做愛和死前的梵樂是命是造業(yè)。負片處理獨一家
社會派推理電影,輕描淡寫的戰(zhàn)后背景,果不其然成為了主角,一抹灰燼提煉出倍受戰(zhàn)爭折磨的鄉(xiāng)土以及故鄉(xiāng)之人。左幸子在眾多電影中塑造的女性角色也凝煉成一個在戰(zhàn)后日本社會底層的苦女子符號。
妓女杉戶八重的這條非常好,指甲、一年收集一個娃娃、蓋著棉被唱歌及后面的情欲戲、最后被掐死……許多場景都很精彩,反倒是覺得最后半個小時抓人以及交代案情顯得不那么好看了。《電影旬報》世紀百佳第三名。
三星半. 以現(xiàn)今的標準看來多半是"bad image",劇作也未免有拖沓生硬之處,但創(chuàng)作者顯然志不在偵破懸案:最首要的目的乃是見證或回望戰(zhàn)后日本社會的變革,諸多插入的年代符號令這意圖昭然若揭了;然而恰恰因為其類型片路線不甚成功,連帶導致時代意涵也消減了張力.這時我們忽然明白,婁燁《風中有朵雨做的云》與它何其相似啊――劇作元素的"奇情"或"冗余"都在損害犯罪片風格之余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使社會議題淪為符號.對"商業(yè)片"來說類型化的成功往往也就意味著深度的實現(xiàn),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故多出一星,為這不期然收獲的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