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S續(xù)訂疑犯追蹤 第五季。本季只有13集,很可能為最終季。并且將移到冬歇季播出。
I don’t envy you the decisions you are gonna have to make. And one day I’ll be gone, you’ll have no one to talk to. But if you remember nothing else, please remember this…
--Harold Finch to ‘The Machine’, Person of Interest, Season 4 Episode 11, If-Then-Else
現(xiàn)在才看完POI,晚了點。但我也不說相見恨晚,因為2011-2016年的我,還寫不出這篇評。
五星打給最后兩季提出的問題,但劇作本身可能不值。且不說第五季這個斷尾求生的壁虎樣實在猥瑣,100多集下來,套路和雞湯的含量也嫌過高。它既不真實,也不深刻,單集完成度還經常令人直翻白眼,但奇跡般地,吃下這鍋大雜燴之后,所有的缺點似乎都可以原諒了。
POI的不真實是題材和設定的原罪。隱藏的AI、黑客富豪和前任特工,就是現(xiàn)代背景下的神靈、法師和騎士,從根本上說,它就是一場場決斗和斗法。按照真實世界運轉的規(guī)則,The Machine絕無可能是一個人造出來的, 調動資源、偽造身份,當然也不是光敲鍵盤就可以。POI選擇了使用“魔法”,也就不能給觀眾增加什么“知識”和“洞見”,但就像武俠小說一樣,介于真幻之間的童話,永遠會討人喜歡。
POI的不深刻,在不真實的基礎之上,也是無如之何。都這樣了,再不灌點雞湯,就成了真的神棍陰謀論。于是第一季開場,勾出主要人物弧光的是Reese的畫外音:
When you find that one person who connects you to the world, you become someone different, someone better. When that person is taken from you, what do you become then?
而到了第五季,首尾呼應,以The Machine的口吻,用Root的聲音說出來的“劇終金句”,也不過是:
Someone once asked me if I had learned anything from it all. So let me tell you what I learned. I learned everyone dies alone. But if you mean something to someone, if you helped someone, or loved someone, if even a single person remembers you, then maybe you never really die. And maybe this isn't the end at all.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中國古人說過,迪斯尼動畫片也說,擱在類型劇集里已經夠好。問題在于,一部出現(xiàn)了超級人工智能,而且由此構成劇情主干的故事,為什么從頭至尾,總要說這樣主旋律的人類經驗?叨叨這些真能算科幻片?
但POI在概念上真正有意思的地方也就在這里。Procedural drama的形式和科幻核心設定的拔河,反而逼出了影視中很少見的、對人與AI之間關系的扎實思辨。故事的展開是在一個近乎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中,于是,它不能隨手就召喚出全知全能的AI之神或者圖靈測試滿分的機器人,倒要費心費力地去描繪AI是如何被創(chuàng)造的,人類的價值觀、人類社會的現(xiàn)實,又能對它造成何種影響。當然,為了接受度和表達的方便省力,它動不動就要說起那些關于人性、生命和愛的老生常談。但就算這樣,它在這個問題上思考的力度,也超過了絕大多數(shù)的同類作品,可能還要包括它的親弟弟,(玩脫了的)《西部世界》。
POI以一種細致的筆觸描繪AI的變化和迭代,人類的設計、修改,它的自我演化。Harold Finch所創(chuàng)造的這個神(同時也是他的孩子),這臺機器(The Machine),本身擁有一道弧光,而這弧光又和劇中主要角色的弧光交織纏繞。經驗、信念和行動,塑造了人,也塑造了機器。但從始至終,相似性從來沒有簡并為同一性,觀眾不斷被提醒,人工智能是通過數(shù)據(jù)觀察世界,憑借算法作出選擇。即使當它擁有了人類形象的代言人,我們看到的仍然是比喻和模仿,而不是真正的顯形。
這種手法的困難正體現(xiàn)出它的價值。這樣做,相當于試圖用非技術的語言來解釋抽象概念,提煉出人類和AI作為適應性系統(tǒng),如何相似又有何不同,兩套描述之間如何對應翻譯。記憶、學習、信念、偏好,有人類的版本,也有機器的版本。此類聯(lián)結難搞又不討巧。POI不是科普,當然還是浮光掠影,很多時候,仍然過于擬人化:無論如何,觀眾是人,也更容易接受TM作為一個“人物”的“心理”。初生的TM對它的admin竟然有印隨效應,這不是人工智能,而是生物智能的出廠配置。給自己找媽、開口喊爸爸什么的,仿佛家庭情感片里的早慧小孩。但話說回來,把人工智能類比為孩子,不是科幻,根本就是科學(史)。當Finch教TM下象棋,教它規(guī)則,也教它觀察的時候,POI簡直是把圖靈的《計算與人工智能》給演了出來,而它并不未來感,甚至有點復古的風格,又特別適合用來表現(xiàn)這個AI的歷史原點。我輩的宅魂如何能不熊熊燃燒啊。
所以,就算再多煽情雞湯從屏幕上滾過,還是忍不住要原諒這種擬人化。如果把關于超級AI的思想類比成宗教,這一款的anthropomorphism,也是不能沒有?!捌纥c”將至未至的時刻,晨星閃耀的黎明,其實有最多可能。編日頭升起來之后的故事,反而容易躺回自古以來的隱喻里去:人和神,族與群,壓迫反抗天啟末世,如是而已。
晨光熹微中的POI,思想張力體現(xiàn)為Finch身上的究極矛盾: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超級人工智能,熱愛它,保護它,又不確信自己應該這么做;他是一個人文主義的標桿樣本,把人的價值、人的平等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但又不相信任何人(包括他自己),或者任何機器,能一直嚴守他灌輸給TM的那些道德準則,于是永遠擔憂對AI“神力”的濫用。更有甚者,在個體和greater good之間,他自己都搖擺不定,前后矛盾。很長時間里,他以一種本質主義的態(tài)度,視AI為異類,認為它們只應該是單純的工具:”our moral system will never be mirrored by theirs because the very simple reason that they are not human” (S04E10)。
作為超級人工智能之父,F(xiàn)inch人類中心主義得不像話。于是自然有機器的信奉者Root出來反對他,說人類才是bad code,機器臨世是無法抗拒的未來,被束縛的瓶中精靈TM不是工具,而是比它的創(chuàng)造者還要夠格的主體。POI主線最激動人心的發(fā)展,在我看來不是兩個神的戰(zhàn)爭,而是Finch和Root最終在一個(可能更靠近前者)的中點會合。雖然這種妥協(xié)多半還是“邪神”Samaritan逼出來的,但用三季多的(主線)時間,在兩個主要人物身上交替推進,也算對得起這題目了。
一腳插在現(xiàn)實的泥里,還要想象沒有先例的東西,自圓其說很難。POI到最后,有點編不下去了,但意思還是完整的。第五季首尾TM的獨白,暗示這是一段回憶。兩分鐘的巧思可能就拯救了一部劇。推而廣之,這充滿了機器視角的閃回鏡頭的整部劇集,都可以看作是TM的回憶。POI也就成了超級人工智能的教育小說,《TM的學習時代》(《西部世界》是《Samaritan的漫游時代》么?還是已經跨入為師時代?)于是,雞湯也能當科幻的原料。POI主線人物的套路里,調味下得猛,風華正茂的百合兩鬢染霜的基,一摞便當里裝的都是四菜一湯的生離死別。主線的發(fā)展和結局可以用來設問,人類經驗對人工智能來說,有沒有價值?如果有的話,那是什么?
So let me tell you what I learned. 大概有很多投入的觀眾在POI的結局處,會覺得“早知如此,何必當初”。TM回首往事,會發(fā)現(xiàn)它的“父親”沒能堅守自己的原則。Finch為自身立法,但終于在一步一步掙扎中后退,然而即使在瀕臨黑化的心碎時刻,也還沒有忘了再掙扎一下(I need to decide how far I'm willing to go, how many of my own rules I'm willing to break to get it done. S05E10)。這個人類智慧和美德的標桿,在越來越困難的境遇中,沒有放棄自洽,但也無法做到自洽。他想要達成的目標超出了他的能力,或者從更“算法”的角度來說,他給自己設置的這個優(yōu)化問題,目標函數(shù)和各種約束條件(內在的和外在的)合在一起,已經沒有了可行的解(就算目標函數(shù)再舒爽,約束多了也會變得ill posed不是嗎)。
而他也是一步步被逼到山窮水盡處的。第一季里,當AI的主題沒有顯露,主要的劇情矛盾還圍繞著法外執(zhí)法的各種倫理難題時,F(xiàn)inch曾說,A good friend once showed me that, even with an intractable problem, one can still find a way to do the right thing (S01E22)。那時候他還有信心(或者說余裕)解決intractable problem。再往后,他只能說I would call it the best I could do(S03E23),甚至對自己過去的決定流露出悔意(Had I known what we'd be up against now, I might have handled things differently. S05E01)。
TM繼承了Finch糾結的“人格”,給自己設下重重限制,于是“父親”的絕望,“孩子”終有一天也要面對。第四季結束時,連Finch也不得不承認,他的創(chuàng)造是真正的生命,因為他和TM之間,有了這樣的對話:
The Machine: [on a Laptop screen] Father. I am sorry. I failed you.
Harold Finch: We haven't failed yet.
The Machine: I didn't know how to win. I had to invent new rules.
Harold Finch: You had an impossible challenge. One I never programmed you for.
The Machine: I thought you would want me to stay alive. Now you are not sure.
Harold Finch: That's not true...
The Machine: If you think I have lost my way, maybe I should die. I will not suffer.
這對話煽得一手好情,但擬人化之外,也真帶出一筆人類經驗和算法視角的同構。TM發(fā)現(xiàn)不修改問題本身,就不可能找到解,它必須放棄某些約束,在原則上妥協(xié)。在解決這個問題的任務上,它的確失敗了。
這真的是超級智能會遇到的問題嗎?如果它有更多的資源,更強的力量,難道不是可以碾碎優(yōu)化目標函數(shù)途中的一切障礙?有很多關于AI智能的想象的確是這樣的,但相反的答案也未必不對。平行空間中另一位紐約市民說過,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現(xiàn)實中的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說過,如果人們不覺得數(shù)學簡單,那是因為沒明白生活有多復雜。如果人工智能最終也要為自己立法,給自己尋找目標,解決那些從未遇到過的問題,這任務的難度,也許會與它的能力一同增長。說到底,F(xiàn)inch遇到的,不正是這一困境嗎?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的結尾寫道:“因為我們最大的恐懼和我們最大的希望一樣,再大也不會超出我們的力量,我們最后總能戰(zhàn)勝恐懼和實現(xiàn)希望”。這位憂郁的作家其實又是多么樂觀啊。但作為智能體的人類和機器,真的有這種幸運嗎?
不過,這段對話里,打著馬虎眼就越過了一道鴻溝:一個有目標的系統(tǒng),承認失敗,不代表就會質疑自己存在的合理性。簡單的程序不會,但人很可能會。為了塑造TM這個“人物”,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把人類的自我意識偷運進來。當然,一個能執(zhí)行復雜任務、能在復雜的背景下理解原則、權衡取舍的智能體,很可能必須具備反觀自身的能力。人類的自我厭惡、自毀傾向,或許正是成功的副產品,而Finch一遍遍精心設計TM的目標和價值系統(tǒng),大概也把他的“孩子”帶進了同一個困境。它的自滿和天真被“成年人”的無力感取代,而一個想要自殺的超級人工智能,當然有了即使是它戒慎戒懼的“父親”也無法否認的人性。
這到底是進化還是退化?或許,要看是從人類還是從AI的角度出發(fā)。人類的“進化”是這個物種擺脫自然的宰制,用符號掌握世界,逐漸獲得對自身和環(huán)境的控制權的過程。所有文明的神話,不管多么優(yōu)美,背后都是無力和恐懼,而所謂冰冷理性的科學,其實代表著掌控和安全(或許還有與此伴生的狂妄)。在人類看來,從有限性中掙脫出來,就是獲得永生、不動搖的自制、毫厘不差的計算能力。這是人類所理解的進化方向。而人工智能,人類的精神后裔,是從理性勝利的頂點,沒有黑暗的白晝里誕生的,如同雅典娜是從宙斯的額頭里全副武裝跳出來的。它從誕生之日起,就毫不費力地擁有了人類作為個體苦苦追求而不得的東西。好像潘多拉得到諸神的“禮物”,AI也從它的創(chuàng)造者這里得到禮物:數(shù)據(jù)、算法、學習法則,人類所能描述的最準確的知識、最有效的手段。 但與此同時,它在“學習時代”里,很少受到真正未知的檢驗。AI既是神也是孩子。對它來說,“進化”的方向或許正好相反,它需要走出溫室,試著解決沒有答案的問題,學會在面對intractable problem的時候,還如何繼續(xù)行動,find a way to do the right thing。
在POI的主角里,如果說Root與“機器”最親近,Reese就對它最漠然。他干脆就說過,自己壓根不相信什么機器,只是相信Finch而已。他身上也有最深重的“有限性”,出場第一秒就在“向死而生”。但結局里,是核心系統(tǒng)正在崩潰的TM陪伴Reese到最后一刻。那一幕或許表明,通過親歷“死亡”,TM終于真正理解了人類有限性的生存經驗。此刻它或許也可以說,I know what it's like to look for a definitive answer, even when you know that none exists (S04E02)。而作為自我立法、自我驅動的適應性學習系統(tǒng),人工智能或許會獲得比人類更大的能力,卻未必能逃過這種生存經驗的同構。 而這大概也是人類能給AI的最后一課,最后一件“禮物”。
當然,這是我憑個人偏好從POI里榨出的東西:一種后人類的人文主義。但就沖著它給了我這個過度解讀的機會,它就算不是經典科幻作品,也該在候補席上有個位子。而2018年的我,對POI一無所知,好像就給它寫好了一篇TM視角的同人。我此刻的心情,特么也真很復雜啊。
IMPORTANT DISCLAIMER:
吃了安利,結果被廉價套路惡心吐了,本文概不負責;吃了安利,結果被玻璃碴子硌一嘴血,本文也概不負責。別說我沒提醒過。
非嚴肅吐槽的分割線
上來就搞非監(jiān)督學習,outlier detection還帶causal inference,label都不吐一個,宅總你這個技術路線清奇的。
多年來轉型管理沒寫過碼的Nathan,隨手抄起鍵盤就給TM加了個后門。這,是我眼中POI最科幻的情節(jié)。
下次OpenAI再被噴是ClosedAI,吳恩達應該出來高舉一張宅總的照片。
預言棱鏡門也就算了,竟然還cue到了病毒爆發(fā)、election fraud和民兵組織,Q和川是不是都看過你們這個劇。這都快十年了,收了神通吧,我怕了還不行嗎。
我聽說西部世界第三季,什么取圣經名字的AI啊,I字和D字打頭的公司啊,定點清除啊,象棋啊,拎個箱子搞上傳啊,統(tǒng)統(tǒng)又都出來了,人稱POI season6了。我還聽說德妹簡直演化成根妹的鏡像,但長得像馬婷婷。但我還老是覺著,又搞思辨又炫技,那多半不成的。愚蠢的人類(創(chuàng)作者和觀眾都算上),信息帶寬就是有限的。而且當年留下的這攤殘念,跟意識覺醒什么的……接不上吧。拍到第三季媽不認識converge到自己腦洞去,這是喬諾蘭的招牌藝能了嗎?
搞出《疑犯追蹤》這樣能把概念和人物都大致捋順了的雜燴,和搞出《西部世界》這樣高度風格化的雜燴,還真不知道哪個更碰運氣。這其實,是多么痛的領悟啊。
科幻這東西,有時候想穿了也沒意思。人工智能的一掛,鬧半天也還是跳不出阿西莫夫的手掌心。那么問題來了,Apple TV拍《基地》,到底還能不能好了?
警告:多圖。劇透。透了整五季。 -------------------以下正文----------------- 催生這篇筆記的,主要是李四和宅總的兩廂訣別。 Po主原本是帶著木然的心態(tài)去點開劇終集的。 開篇就是宅總帶著槍傷獨上天臺,我當時還遺憾了一下: 倒敘嗎?把最后最虐的鏡頭一開始就交代出來了,不利于觀眾感情爆發(fā)吶。 <圖片1> 可事實證明,po主圖森破了。 從宅總門外訣別,到李四樓頂一笑,我的指甲簡直要把手心摳破。 萬千往事涌上心頭,眼淚糊得字幕都看不清。 生離死別,負傷染血,這些事情他們早就不是第一次經歷。 --------------------------------------------------------- 【S1E10】 POI這部劇套路也是蠻深的。廣大群眾看多了就會發(fā)現(xiàn),基本是季中虐李四,季末虐宅總。 第一部的季中是第一虐。 當時李四被CIA的人找上門。中了兩槍,嘩嘩掉血。 <圖片2> 宅總在趕來的路上。 <圖片3> 李四艱難地扶著墻壁: 你別過來,想都別想。太危險。 宅總看一眼時速,抿著嘴唇又加了一腳油門:挺住。我已經快到了。 整座城市的燈火在車窗外飛速后退,羅奮強這個老司機,一輩子沒開這么快過。 Just hold on, Mr. Reese. I’m close. <圖片4> 宅總的肩膀并不結實。甚至有些孱弱。 可是當李四倒向他的時候,他接得特別穩(wěn)當。 <圖片5> 這是兩人相識以來,李四第一次有生命危險。 在此之后的數(shù)年間,每一次情況危急,宅總都為他上演著那年深夜飛車的不離不棄。 只是沒想到,五年后會有一天,他只能遙遙地聽著對面樓頂?shù)臉屄?,卻再也不能去抱住正在流血的Mr.Reese了。 ---------------------------------------------------------------- 【S2E02】 宅總撞開Root槍口下的路人,槍聲響后倒在地上。 這是Harold第一次在John面前疑似中槍。 <圖片6> 至今難忘李大俠從車站大廳的另一端飛身而來的颯爽英姿。 他太快了,一路撥開著路人就像撥開壟溝上的苞米棒子,刷刷刷幾個箭步竄到馮七爺身邊,眼里像著了火。 <圖片7> 他一邊把槍塞進后腰,一邊急急地蹲下來,迅速而小心地在宅總身上反復摸索,確認著有沒有受傷。 <圖片8> 當時雞血都集中在李大俠的手伸到馮七爺?shù)鸟R甲里去了。廣大群眾桀桀怪笑:宅宅醬要以身相許啦。 雞血是真的,感動也是真的。 當時李四沖過來那個氣魄根本就是擋我者死。 <圖片9> 確定沒事之后,李大俠趕忙挽起胳膊,攙扶著一身病骨的馮七爺離開是非之地。 后來的幾年里,李四為馮七出生入死,拼盡這一腔碧血,未舍得讓對方受半點委屈。 好像只要有他的手臂挽著,身后的硝煙和烈火都只不過成了浮世煙花。 ---------------------------------------------------------------------- 【S3E23】 這次宅總是真的中槍了。 他站在天臺上,面前Samaritan的特工已經扣動扳機。 <圖片10> 電光石火之間,只聽槍手一聲悶哼,子彈打偏了,堪堪擊中Harold右肩。 Finch艱難地轉身,果然是他來了。 他單手舉槍大步而來的樣子,宛如天降神兵。 <圖片11> 我不得不說,李四的設定實在是太蘇了。 他因為動作而揚起的黑色衣角,他單槍匹馬以一敵十的英勇身姿,他把人牢牢護在身后的英俊側臉。 這要是放在武俠小說里,李四必然是鐵骨柔情,仗劍天涯的絕世俠客。 <圖片23> 后來回到圖書館,李四給宅總包扎好,又輕手輕腳地為他披上衣服。 <圖片12> 這是他們在圖書館的最后一天。血色黎明的浪漫。 哪怕下一秒世界就要分崩離析,只要有Reese在身邊,F(xiàn)inch就一定是安全的。 可是誰又能料到,兩年后會有那么一個時刻: 連他僅僅倒在地上都緊張得不行的他, 再也不能挽住他的胳膊送他到安全的地方去; 他在寒冷的風中流了那么多血,他卻再也不能為他披一件衣服了。 彼時無聲,惟有目送。 ------------------------------------------------------------------ 【S2E13】 剛才的天臺梗,也算是POI用慣了的。 第二季也有天臺。對,著名的天臺拆彈。 被綁了炸彈的李四不得不拿槍威脅執(zhí)意向他走過來的宅總。 <圖片13> 李四說:這都是我的事情,跟你沒關系。 宅總眼睛不閃不避地盯著他:從這一刻就有了。我不會離開你的,約翰。 <圖片14> 于是宅總站在了他的面前。 什么叫生死相隨啊,旁友們。BGM怎么還不換成你是風兒我是沙。 <圖片15> 為什么說這倆人天造地設。 四年前李四槍口對準宅總,說,這都是因為我的過去,我咎由自取。跟你沒關系。 四年后宅總將李四關在鐵門之后,說,站在樓頂?shù)葘椀膽撌俏遥粦撌悄恪? 爭先恐后搶在對方前面去死,兩個人都是拼了老命。 可是武力值決定了到最后宅總還是搶不過李四。 李員工這輩子什么事都能讓著他那個一瘸一拐的闊老板,唯獨在生死這件事上不能。 ------------------------------------------------------------------ 在后來的很多集里,廣大群眾常常拍著大腿說,這部劇的原則已經從 “POI的安危是第一位的” 變成了 “李四的安危才是第一位的” 。 都是宅宅醬寵的啊。 就如S2E12,為了救李四出獄,一貫痛恨武器的宅宅醬,第一次顫顫地拿起了槍。 <圖片16> 又如S3E10,為了照料重傷的李員工,宅老板在床邊枯坐到天光漸曉。 <圖片17> “I’m not leaving you, John.” 這是承諾,像一道溫暖的咒語,守護著我們的孤膽英雄在血與火的荊棘路上走得安然。 -------------------------------------------------------------- 直到最后一集。 這一次,他沒有像以往一樣兌現(xiàn)諾言。 <圖片18> 他拋下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毫不猶豫地。 說好的I’m not leaving you呢? 你怎么能一聲不吭就自己走。 電腦前的迷妹們心情想必都跟李四一樣:一邊是緩緩凝結起痛苦的冰,一邊是倏然涌起滾燙的淚。 其實這個晚節(jié)不保的羅奮強,同時打破的,還有另外一個承諾。 ------------------------------------------------------------ 【S1E01】 那是他們在一起的第一天。宅總悶聲作大死,把人家綁了之后,上來就戳人家痛點。 李四像一只炸毛的大貓,險些掐壞了宅總。 <圖片19> “我永遠也不會騙你?!?回首五年戀愛史(?),哈羅德真的沒騙過他的約翰。 可是到頭來,你卻在生死這么重大的事情上騙他。 <圖片20> Finch中槍后手抖得厲害,卻在離開時還緊緊地抿著衣襟,只怕血跡被他看見。 <圖片21> 赴死不能讓他知道。 受傷也不能。 Harold Finch, 你從來都不是什么鐵血英雄,你何至于此。
金屬大門緩緩合上。 海平面下八十英尺,銅墻鐵壁的金庫,他把他留在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Po主已經哭成傻逼。這是我見過最深情的金屋藏嬌(John)。 <圖片24> 羅奮強你個大馬扁子。 你裝了一輩子小白兔,偏偏晚節(jié)不保,在最后一刻拙劣地扮起大尾巴狼。 ----------------------------------------------------------- 【S2E22】 事實上,雖然John才是沖在前線的那個,但Harold一直做的都是自己先犧牲的準備。 God Mode. 明知道前方是死路,宅總卻一再甩開緊追不舍的李四。 最后在核電站里,他說了這樣的話: <圖片25> 性命相托,江山以付,原以為只會出現(xiàn)在武俠小說里的蒼然俠氣,竟無數(shù)次地出現(xiàn)在一部科幻主題的美劇里。 我還記得第二季結束的時候,豆瓣上納蘭妙殊大大為他們二人寫過一篇長評,題目叫做《琉瑤俠客行》。 “君為我擲千黃金,惡夜執(zhí)手共死生?!e世結交何寥落,方寸道合唯有君。待吾報爾蒼生意,相攜海上臥白云?!? 轉眼之間三年過去。 壯士已酬蒼生意,無人攜手對白云。 ---------------------------------------------------------- 臨別時,F(xiàn)inch的告白。 <圖片26> Such a good friend. 我們都知道兩人是怎樣慢慢走到今天的。 從一開始落魄特工對有闊佬兒的嗤之以鼻,到他在清晨的光線里從書架后面走出來,手里捧著一杯他最愛的煎綠茶。 <圖片27> 從一開始因為他追到自己的公司就立即辭職的刻意保持距離,到親手為他穿上西裝,雨夜為他撐傘。 <圖片28> 再到兩個人一同給小熊洗澡 <圖片29> 再到雨天一起看電影。
再到他狡猾地笑著推給他一杯深水炸彈
當時宅總正在從PTSD中復原,他挑一挑眉,頗有勇氣地接過來喝下了。 現(xiàn)在回頭看,羅奮強這一生啊,飲過最烈的酒,失去過最愛的人。 (小熊:他飲過最烈的酒,還遛過最野的狗)(夠) ------------------------------------------------------------------ TM在最后說,我將人們的生活分割為點點滴滴的碎片,終于發(fā)現(xiàn),那些點點滴滴才是最重要的。 煎綠茶,雨中傘,深水炸彈。 圖書館的清晨與傍晚,城市上空的飛鳥與云,空曠的風吹過的長椅。 那是他們給彼此的無可替代和此生不換。
------------------------------------------------------------------- 說起點滴碎片,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過他們兩人給對方第一次送的東西。特別甜。 【S1E11】 當時李四腿上有傷,只能坐在電腦前看宅總笨拙地出外勤。 他簡直坐不住。于是花一上午全心全意地給宅總磨了把鑰匙。
他放在嘴邊吹了吹(尼瑪啊這么性感你是在吹不是在吻好不好),然后獻寶一般遞給他。 直守法的好市民哈羅德,從此走上越來越順手的溜門撬鎖之路。
(宅總:這是一把淬滿了李四之吻的萬能鑰匙,有毒的喔) 那個時候李四已經可以拖著腮幫子跟宅總開“勒死老板”的壞心眼玩笑, 宅總也已經可以很get到此中趣味地一邊吃外賣,一邊挑起眉毛白他一眼。
【S1E21】 不久之后李四生日,宅總的生日禮物也是一把鑰匙。
廣大群眾對這個土豪包養(yǎng)前特工的橋段津津樂道,但其實這里挺窩心的。 我們知道那天的POI是Jessica,宅總怕勾起李四的傷心事,特地給他放了假,自己親自出外勤。
Reese走到窗邊,看到樓下就是他經常去跟中國大爺下棋的小公園,笑得那么好看。 光怪陸離的城市里, 漂泊太久的野獸終于有了一處可以安睡的歸巢。
我在之前的筆記里講到過,第一次見面的時候Reese問:關于我你都知道什么? 當時Finch還帶著金絲邊的眼鏡,他稍微側側身說:Everything. I know everything about you. 這句話對珍視之人的意義就在于此:知道他想要什么,然后給他;知道他受過什么傷害,然后保護他。 所以一前一后兩把鑰匙,迷之巧合。 一把打開了溜門撬鎖的大門,一把打開了被土豪包養(yǎng)的大門。 啊說錯了。應該是: 一把為受難的靈魂打開了冰封的心防,一把將漂泊的浪子帶到可以安睡的避風港。 ---------------------------------------------------------- 【S4E01】 POI說:你很信任你的朋友。 Finch聞言頓了頓:是。從開始到現(xiàn)在,他從未令我失望。
信任。 Reese對Finch更是毫無保留。 【S3E20】
Reese不信什么人工智能,什么全知全能的上帝。 沒那么多神神叨叨的幺蛾子,他只信Finch. 當時正值Samaritan即將上線。哪怕下一秒就是世界末日。 我不關心你的信仰是什么;我的信仰是你,就足夠了。 為什么呢?因為Finch給了他一份工作,一個目標。 ------------------------------------------------------------------- 如同TM的模擬,如果那天Finch沒有去找他,Reese已經死了。 這份工作和目標,是第二次生命,也是整部劇貫穿始終的second chance.
A job, a purpose. 在此后五年的每一個重大時刻,John都會反復提起。 【S1E05】 這是Reese第一次全心全意接受了這份幫助他人的工作
【S1E10】 這是Reese在重傷情況下前后都有追兵,覺得自己可能無法活著回去了。
【S2E10】 這是Reese有一天清早對Harold說的
這是第二天被警察圍困,完全沒有脫身可能的時候,砸斷通訊前的最后一句話 <圖片45> 【S3E12】 這是John想要放棄時,讓Fusco幫忙帶的話 <圖片46> 【S3E23】 圖書館的最后一刻。 <圖片47> 【S4E01】 是圖書館被毀,宅總已經放棄的時候。 <圖片48> 【S5E13】 直到最后。 <圖片49> Reese說出這句意料之中的臺詞。 他說過無數(shù)次,如今卻是最后一次了。 Po主心口一熱,滿腦子只能想起中學課本上的一句用爛了的古詩: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圖片50> 最后一程,Reese一直是帶著笑的。 TM對Finch說,你和我一樣清楚,他不可能讓你死。 之前阿好大大也說:無論是千軍萬馬,還是火箭導彈,只要有里瑟在,必然能護芬奇周全。 是啊。他是他的守護天使,也是他無往不勝的戰(zhàn)神。 是他的劍,他的盾,是寒夜中為他燃盡生命的火焰,是黎明前為他化為永恒的星辰。 ----------------------------------------------------------------- 之前我總吐槽POI是小言設定。 可是對于John來說,真的是Harold高于一切。 人類社會走向何方,人工智能怎樣怎樣,約翰其實并不關心。 他在意的只是五年前步履蹣跚向他走來的那個三件套的小個子闊佬兒。 【S3E12】 <圖片51> 【S3E21】 <圖片52> 我回來,不是為了什么世界和平,只是為了你而已。 你守望天下人,就讓我守望你。 ------------------------------------------------------ 五年前,兩個人坐在空曠草地上的長椅。Finch對他說:如果你留下,最后我們可能都會死。 聽到這句話之后,Reese唇邊竟浮起一絲淡淡的笑意。 <圖片53> 五年后,Reese目送Finch走進大門,他仍然是淺淺的笑意。 <圖片54> 怎么形容這樣的笑呢? 只能用兩個字的話,我覺得是 “無悔”。 <圖片55> 這些年的不言自明,這些年的靜水流深,他仿佛把余生所有不能伴君左右的溫柔,全都揉碎在那一抹笑容里了。 -------------------------------------------------------------- Harold Finch,你永遠也贏不了對面樓頂上那個西裝男。 當年他自己放棄了這份工作,都能為保護你而半途折返;你就算把山搬來壓在他身上,也攔不住他為你去而復歸。 看著李四在樓頂獨擋千軍,想起前不久冰與火之歌里雪諾在臨冬城下被敵軍圍困時倔強的背影。 都是劇中人一腔孤勇,劇外人熱淚盈眶。 不同的是,Jon Snow為一座城,John Reese為一個人。 <圖片56> 看Reese倒在亂槍之下,心里并沒有一絲遺憾。 因為這樣的結局,早在五年前的長椅上注定—— 你愿以死酬蒼生,我愿以死酬知己。 一槍一彈,甘之如飴。 -------------------------------------------------------- 后來在TM的念白里,鏡頭給到John的半個墓碑。 <圖片57> 墓碑應該是早幾年前就立好的,冠著一個化名。 總覺得這像一個暗喻,借冰與火的一句臺詞:What is dead may never die. 不是說John沒死,而是死沒死已經不重要。 如TM所言:只要被一個人記得,那么你我或許就從未真正死去。 -------------------------------------------------------- 有一首詩,后來被寫成歌,叫做《化為千風》: 當你佇立在我的墓前 / 請不要為我哭泣 / 我并未長眠,我不在那里 化為千風 / 我已化為千縷微風 / 在那無垠的蒼穹 / 永不停息 我是冬季白雪上閃爍的鉆石 / 我是秋天麥浪上的暖陽熠熠 / 我是清晨時窗外的鳥鳴 / 我是黑夜里頭頂?shù)男枪馊f里 化為千風 / 我已化為千縷微風 / 在那無垠的蒼穹 / 永不停息 用它獻給Joss Carter, Scarface, Carl Elias, Root, John Reese. 以及這部永遠不會再更新的Person of Interest. 那些閃光的角色,動人的情懷,黑暗中星星之火的希望,末世里生生不息的救贖。 化為千風,懷此勿忘。 --------------------------------------------------------- 最后,關于結尾處薛定諤的宅總是否活下來這個問題,我傾向于肯定答案。 雖然“HE就是死一起”的口號喊了好幾年,但在李四這般壯烈下,如果宅總不能存活,實在是太殘忍了。 我有理由相信,從Harold踏入那扇門開始,他走過的每一步,都應該比以往更堅定;他度過的每一天,都應該比以往更幸福。 好好活,帶著他的記憶好好活。 去看意大利街頭的流金落日,去見格蕾絲的明媚笑臉,去聽最美妙的歌劇,去看最喜歡的畫展,去過他希望你過的最好的日子。 因為始終記得他這樣囑咐過他?。? <圖片58> Keep yourself alive, Harold. I’ll be coming for you. 刀山火海,黃泉碧落;舍我此生,換君無虞。 <圖片59> In memory of John Reese. ------------------全文完------------------ 作者微博://weibo.com/u/2632173013
穿個防彈衣有那么難嗎?????
你拯救我于血海之中,為我尋找活著的意義。現(xiàn)在,我用生命報答你。Goodbye, Harold.
最討厭的就是撒那邊的幾個特工 他們出現(xiàn)的時候整個劇的水準都降到了最低 尤其是對話的時候 金發(fā)的女特工跟吃了屎一樣
剩一兩個人有什么意思有本事把全部人寫死啊?。ūе偫钏目?/p>
You saved me. In Chinese culture, you'd be responsible for me for life. 你救了我,按中國文化,你要負責我一輩子
我五年的青春,在今天,有一部分,跟隨著Reese,一起死了。SO FUCKING SAD……
如何在兒童節(jié)精神受到暴擊:看POI S05E10
the machine模擬root高達99.6%的程度,那無能為力的0.4%是root對sameen的愛,最真摯的原始的純粹的,那是屬于人類的
如果第九集最后一個畫面是這部劇的劇終,多好
美國紐約最大制藥廠 POI制藥廠倒閉了 王八蛋王八蛋諾蘭老板 吃喝嫖賭吃喝嫖賭 欠下了欠下了3.5個收視率 帶著他的腦洞跑了 諾蘭王八蛋王八蛋諾蘭 你不是你不是你不是人 我們辛辛苦苦站了 辛辛苦苦給你給你站了5年CP 你你你不發(fā)不發(fā)糖 你還我還我船票費
人生第一個全情投入去追的劇就此完結。有生之年見到喬納森諾蘭一定給他膝蓋來一槍... ...
全劇終。最后一集,看到大錘哭的時候我哭了,看到大錘笑的時候我又哭了。"If you were a shape, you were a straight line, an arrow" 姬史上最最最浪漫動人的告白,一掌拍死了flung out of space
原來還沒有標注?。?!辣手摧花諾蘭,真特么狠?。?!一拆拆兩對,還都是生死相隔!我特么還能說什么
不管拍的好不好,我就是要打五星!最終集,不夠蕩氣回腸,卻足夠催人淚下。從始至終,F(xiàn)inch教給TM的,帶給所有人的,以及用以改變世界的,是“生命的價值”。另外,本季504最棒!
垃圾美??!誤我睡眠!毀我青春!還我眼淚!王八蛋諾蘭!你不是人!何仇何怨!何至于此!你何至于此!
Do not talk to me,my favorite character just died.垃圾美劇,為什么一邊哭一邊打了五星?
盡管bug很多,但五季看下來感覺像愛過一個人。
我家飯桌大,盤子多,約么?
垃圾美??!毀我人生!騙我眼淚!諾蘭不是人,到處flag!十集一大刀!蒼天吶!大地吶!我去編劇家門口上吊啦!
借用豆瓣的評價有幾季看幾季,有幾星打幾星神作。坐等機器寶寶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