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zhuǎn)眼,艾丹(扎克·布拉夫 Zach Braff 飾)已經(jīng)35歲“高齡”了,活到了這把年紀的他,卻還是一個默默無聞,名不見經(jīng)傳的龍?zhí)籽輪T。艾丹有兩個孩子格瑞斯(喬伊·金 Joey King 飾)和塔克(皮爾斯·加格農(nóng) Pierce Gagnon 飾),平日里,艾丹為了謀生工作繁忙,將照顧兩個孩子的責任全部都丟在了父親的身上。 某日,父親告訴艾丹,自己再也無法負擔孩子們昂貴的私立學費了,無奈之下,艾丹只得把孩子們領回了自己家。因為曾經(jīng)在學校里遭受霸凌的陰影,艾丹堅決不愿意將自己的孩子送進公立學校,既然無力支付學費,他打算在家里開設私塾,自己做孩子們的老師。
要怎么開頭寫這篇觀后呢?想給電影寫一個副標題,卻發(fā)現(xiàn)有那么多點想寫,就用影片末尾那些閃耀著金黃亮片的升格畫面作為副標題吧,“在你心的彼處,你將閃耀如火,自然如風,溫暖如光?!?/p>
回到電影,這其實算不上一部能讓你十分較好的一部片子,甚至在一些片段你會有點走神,跟不上拍子(也或許是被電話中斷幾次,沒有100%投入的原因),家庭劇的劇本不算復雜,但結(jié)構(gòu)上總感覺有些零散不緊湊,但電影中所討論的話題,卻讓我有較多延伸的感觸,而且似乎來了個大合集。
關于死亡
2022年,經(jīng)歷過親人的告別,完整的參與葬禮,聽聞過諸多人的離去,告別與悲傷似乎要持續(xù)完一整年,并且在年底達到高潮,以至于說殯葬業(yè)是后疫情時代最先復蘇的行業(yè)。
那么,再一次回到關于人生終點的話題,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呢?現(xiàn)在的我是困惑的,多數(shù)時更有些恐懼,還沒有找到那種堅實的勇氣。電影中男主的父親癌癥復發(fā),面臨即將到來的死亡,兒子手里拿到了一個小冊子,里面提及了死亡的五個階段,是美國心理學家伊麗沙白.庫伯勒.羅斯提出的,分為:Denial 否認/拒絕、Anger 憤怒、Bargaining 交涉、Depression 抑郁、Acception 接受。
他的父親在生命的最后階段,也開始回顧自己的一生,思念著已經(jīng)離世許久的妻子,復盤著與兩個兒子的關系。當孫女給他戴上防風眼鏡,鉆進他的懷里,告訴他:“爺爺你抱著我,這樣就可以通過眼鏡看到奶奶了。”有些搞笑的復古摩托車護目鏡里,老人的眼睛飽含淚水,似乎真的看見了。
老人與兒媳的一段對話,濃縮了本部電影的核心,摘抄如下:
You said nothing in life would call upon us to be more courageous than facing the fact that it ends. But only the other side of heartbreak is wisdom.
你說在世界上沒有哪件事能像面對死亡那樣能夠激發(fā)人的勇氣,而我們所需要的是看到心碎的另一面是智慧。
The wisdom that came up for me was the things that were unsaid...stay with us forever. I wish nothing more than if I could tell my sister that how much I loved her.
我感悟到的智慧是那些說不出的事情,才會永遠伴隨我們。我最希望的就是我能夠曾有機會告訴我姐姐,我有多愛她。
勇氣讓你面對,智慧讓你接受,而后繼續(xù)。如同《悲傷的力量》封面內(nèi)頁寫的:帶來傷害的并不是悲傷所帶來的痛苦本身,而是他們微聊逃避痛苦所做的事情。要治愈悲傷,首先允許自己感受傷痛。
關于家庭關系
當你成長為大人,當你成為父親或母親,你的身份進行了疊加,你要處理你與父母的親子關系,要發(fā)現(xiàn)那個曾經(jīng)的小孩被隱藏起來的傷痛,以治愈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同時,你要處理好你與兒女的親子關系,你想要做一個好爸爸或媽媽,但又要面臨種種問題,養(yǎng)家糊口,自我完成,電影中的男主很幸運,父親給與經(jīng)濟支持,妻子照顧家庭全力支持他的演員夢想,以至于他才嫩不放棄;而誠如妻子說的,她也有夢想,也有自我要完成,但是如果那樣,她的孩子就沒有飯吃,流落街頭。
生活本就不是道簡單的算數(shù)題,加減乘除里有太多的未知項X\Y\Z\...
關于夢想
所幸,影片中的他們都沒有放棄,在片尾都站在了自己的舞臺,閃耀著。而回歸到現(xiàn)實呢?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的夢想,亦或是不敢想,或不懂想,教育使然,社會使然。這么說的你,又有確切答案嗎?
關于音樂
《wish I was here》,正是因為這首歌才得知了這部電影。想說的是,只是用了一小段,但是全片為什么總看到了Coldplay的影子,多彩的顏色,宇航服,等等。
關于片名
一直在想,彼處是何處,這句英文的翻譯到底準確不準確,其含義如何理解。
我想,如果是個舞者,當他只能穿著西裝,提著公文包,坐在臺下觀看這舞臺上的表演,不自覺的在心中跳起舞步,她或許會在腦海中說,
“I wish I was here”
所以,你還記得那是哪里嗎?
非常感人的小故事,通過一個家庭在遭遇種種變故后發(fā)生的變化去感悟人生,其中蘊含著很多真理,但并非直白的說教式的,而是以一個個小事例小細節(jié)潛移默化的讓觀者自知。比如男主角在面臨父親癌癥、小孩上不了學、自己找不到工作等困難挫折的時候,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帶著一雙兒女做了很多有意義又有樂趣的事情;比如男主角的女兒送給身患絕癥的爺爺一副焊接眼鏡,只是希望他臨死那一刻看到耀眼的白光不至于睜不開眼而找不到死去的奶奶;比如男主角在自己試演不成功的時候依然善良的幫助其他飾演者,最后善有善報因此得到大學老師的工作;比如男主角的弟弟一直對垂危的父親心存芥蒂,在父親臨死時感到害怕,叛逆的女兒卻在此時說出:我知道你可能不相信上帝,但是你要相信家人;爺爺在臨死前終于肯定了大兒子,說他勇氣可嘉;也終于表揚了小兒子,說為他感到自豪……正是這些或幽默或溫馨或感動的細枝末節(jié)、生活瑣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遇到問題了不要怕,悲傷的另一面可能就是希望,你以陽光的心態(tài)去面對它,做一些積極的變化,事物就會向著正面的方向發(fā)展;“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與人為善、真誠的幫助他人,最后一定會美好的轉(zhuǎn)機。這個故事總讓人想起前些年獲得多項奧斯卡金像獎的《陽光小美女》,都是淺淺淡淡的,充滿陽光的,小人物在無常的生活面前總能激發(fā)積極的正力量,而后快樂的生活。
《情歸新澤西》之后扎克布拉夫重執(zhí)導筒外加又是kickstarter的明星項目,自然會有更多期待。前半段延續(xù)了《新澤西》的幽默風格,甚至可以說劇本特順暢。但后半段突然就有種“我該怎么寫下去啊”的感覺了,且不說過分雞湯的問題,各個人物扁平到底真是有點太可惜啦。當然,原聲真不錯啊。
從garden state 的迷茫小男人到養(yǎng)家糊口的老男人,扎克自編自導自演的溫情文藝小品總是很會選風景選配樂。OST度盤碼1qYgnJzQ
男朋友在Kickstarter上支持了這個電影籌款,所以上映前一周搶先看了這個片子。不喜歡Kate Hudson,覺得她各方面真是普通。這電影走溫情親情路線,戲路和陽光小美女之類很像,但是有點不溫不火,戳不到痛點。整體來說缺少亮點,預告片也是拍的不知所云,不像個連貫故事。
一個關于觸底反彈的故事,前面一小時真是墨跡死人,后半段挺細膩3.5吧
看在家庭的份上,多給一星。
jd turk在一起
用親情羈絆所勾勒出的愛,成為了《心在彼處》最為質(zhì)樸的動容,而關乎夢想的寄望,雖有著現(xiàn)實的無奈,卻仍舊值得尋覓,溫情與夢想的締結(jié)是電影的匠心之處,但另一面人物塑造上的扁平和劇情構(gòu)思的乏善,亦使電影觀感上不免稍顯冗長。
宅男弟,絕癥爹,事業(yè)老婆宗教女兒外加電鋸小屁孩……業(yè)余演員家庭主男對大家族的責任承擔。簡單直接的小清新治愈片,亮點不多,但看著舒服
甜膩過了頭的中坑小清新。
夢想跟現(xiàn)實撕逼,后來現(xiàn)實贏了...最后煽情有點hard-sell了。
Zach Braff took something as nuanced and complex as life and made it into a Coldplay song.
平庸
溫情片,笑點和淚點都少那么一點。人到中年,肩上的擔子變沉了。
劇情挺松散,可能對猶太宗教不太了解,看不懂后面,謝爾頓扮演者客串表演。最喜歡戈壁灘沙漠露營那段。音樂歌曲選得不錯,很好聽。
有不少讓人“心生頓悟”的對白,也有不少讓人“駐步凝視”的瞬間,配上好聽的原聲,一杯清淺溫潤的雞湯。
完全是沖著凱特去看的,沒想到一般般。
給凄涼的人生一點希望。
預告片看著挺吊,煽情催淚很厲害,但是故事結(jié)構(gòu)太散了
有點自戀,也有點尷尬的親情和幽默。欣賞不來
這種自嘲,冷幽默,反盧瑟的親情題材都被玩爛了,但還是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