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fā)生在遙遠的未來時代,沙丹四世(何塞·費勒 José Ferrer 飾)是宇宙之王,他靠著自己的強權和武力控制著整個帝國。盡管手握大權,但沙丹四世還是沒有安全感,他認為自己的表弟亞崔迪公爵(尤爾根·普洛斯諾 Jürgen Prochnow 飾)企圖謀權篡位,因此將他發(fā)配到了遙遠的凱勒丹行星上。
沙丹四世對于亞崔迪公爵的迫害并沒有停止,最后,公爵戰(zhàn)敗自殺,留下妻子和兒子保羅(凱爾·麥克拉克倫 Kyle MacLachlan 飾)流離失所,兩人逃到了廣袤的沙漠之中,向當地的土著求助。土著們將保羅當做了他們的救世主頂禮膜拜,保羅最終成為了土著領袖,并和名為佳妮(肖恩·楊 Sean Young 飾)的當地女子結為夫妻,然而,復仇的火焰從未在他的心中熄滅過。
所謂的加長版,其實是後來電視放映的再次剪輯,一共有兩段,加起來接近三個小時。因為林奇本人拒絕數名作品,導演名是約定俗成的代號 Adam Smithee。爛片是肯定的,也不能說林奇沒有剪輯權,粉絲就把鍋全甩給別人。畢竟想象中作品是可以無限完美的,但是我們評價的是唯一的現實。林奇失去剪輯權的遺憾,對於影迷來講是失去了從林奇的原本視角解讀沙丘的機會——這個從偉大導演的視角解讀偉大科幻作品的機會,不論最後的改編電影本身是否成功,都是寶貴的。
觀影中的另一個感受是:在電影製作中採用多元化的演員配置並不是簡單的「政治正確」,而是製作出超越時代侷限的偉大作品必須要嚴肅考慮的事情。未來的人回看今天的電影,就像今天的人回看1984年的沙丘。當文字裡波瀾壯闊的宇宙世界出現在銀幕上,一個純高加索人的演員配置顯得無比可笑。作為面向未來的幻想作品,從對人的刻畫開始就已經失敗了。如果未來的觀眾不能在今天的作品中看到自己,今天的作品憑什麼能在未來保持吸引力呢?
有了前車之鑑,如果有人還要緊抱著「原著是高加索人」這樣的想法,把擴大演員和角色的多樣性簡單看作迎合當下輿論環(huán)境的「政治正確」——這樣的人恰恰是最需要被好的幻想作品啟發(fā)的人。幻想天生就是用來叛逆過去的。
味道,據說是埋藏在大腦中最深刻的記憶。
香料,應該也是可以喚起回憶的魔幻元素之一。
1984版《沙丘》是一部大衛(wèi)林奇40年前的懷舊風“香料”。那時候沒有互聯(lián)網,也沒有超級電腦,那時候卻有黑頭發(fā)及盛世美顏的少年Kyle MacLachlan(是他出道電影之一);臉上幾乎沒有一條皺紋的Sting;40歲中年而不是80歲的Patrick Stewart。
現在兩個版本都看了,不同卡司和不同電影拍攝手法,感覺是不同故事,也各有千秋吧:
1. 故事情節(jié)
2021年2個小時的《沙丘》只是講了1984版一半故事情節(jié)。
1984版后半部是有完整講述保羅跟隨弗里曼人后如何開悟、增強武藝和掌控沙蟲成為救世主的,2021版則完全沒有時間講這部分情節(jié)了。
2.卡司
想看演員顏值、妝顏、電影美術和有3個小時時間的,請走《沙丘》1984版通道。
想看電腦特技的和意猶未盡的一半故事情節(jié)的,請走《沙丘》2021版通道。
開始寫這篇影評的時候,才是2021年8月,2021版的最新《沙丘》還沒得看。
當時就想先看這1984年版的,帶著好奇心去看。誰知一看1984版就被圈粉,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因為從來沒有見過這些演員那個時期的樣子(可知現在這些老戲骨都白發(fā)蒼蒼)。
1984版的沙丘就像80版電視劇《紅樓夢》,服裝和發(fā)式都到極致。也沒有過多的高科技和電腦特效。經典就是經典,一直被模仿,但不會被超越了。主演也說要翻拍也不應該是電影,應該是電視連續(xù)劇,因為信息量太大了。
《Dune》這部結合環(huán)保、哲學、人性、政治的科幻大片,是根據二戰(zhàn)記者、生態(tài)學家Frank Herbert 在1965年小說排出來的低成本科幻鼻祖,后來作者的兒子們又續(xù)寫了沙丘幾部曲,都有中文翻譯版本,喜歡看書的還是盡量看原版。電影對比原著還是有很多不能詳盡,大衛(wèi)林奇最初拿到書,也是反復琢磨要不要拍。 預警:“無神論者”最好就不要浪費時間了。這部電影,特別是1984版,在今天國人看來真的很“小眾”也不太容易理解,不是迎合當今國內大眾審美品味或者宗教信仰拍的。 即使當年,票房也沒有“星戰(zhàn)”火爆。商業(yè)上的低調,大衛(wèi)林奇一開始就不是以“工業(yè)電影”來拍攝。
大衛(wèi)林奇不承認自己這部的早期作品,他其實在這部電影里還有參演一個跑龍?zhí)捉巧?/p>
但最后大衛(wèi)林奇把自己名字在credit里悄悄去掉了 ,據說大衛(wèi)林奇對影片的“剪輯”不滿意,和剪輯師產生爭議。當年大筆預算最后用完,沒有打算拍續(xù)集,就沒有做全球通告或者大肆宣傳。同期有其他作品上檔,名聲比它大,蓋過它以至于它默默無聞。
他本來想把沙丘的色調拍得更陰暗些,現在2021版大概就是吸取他的建議了。
不知道大衛(wèi)林奇他現在后悔了嗎?畢竟他這部作品被大家爭相模仿著,模仿他的大成本作品都站票房前幾名。主演的幾位后來也是成了影壇長青樹。。。
雖說是80年代的電影,制作和剪輯粗糙, 成本4-5千萬美金?,F代電影科幻元素有的背景他都應有 盡有,以后的《星球大戰(zhàn)》、《星際迷航》和最近幾年的《銀翼殺手2046》《權力的游戲》....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喜歡這些1984版演員的,3個小時不夠看。群巨星璀璨閃耀(Patrick Stewart和Sting一出場就氣場非凡)。
特別是男主救世主的演員Kyle M和他媽的顏值放在今天也是一樣地閃耀。
特地為大家找來這部片讓每個人都過目不忘的“保羅他媽”的扮演者Francesca Annis 的照片。雖然同是女性,我也被她一雙眼睛和儀態(tài)勾得不得了。
Francesca Annis,她就是英國長青老戲骨,永遠的優(yōu)雅、古典女神。80年代如此勾魂的眼睛和曼妙身材的皇后,也就是這位一出場就驚艷的女神能做到了。
另外扮演海倫巫女的演員也是犧牲剃光頭了。
想看正版5小時光盤??臺前幕后看個過癮的,和2021新版不同的是,1984版故事完整,也敘述保羅和費里曼人相遇后如何復仇的完整故事。
亞馬遜倒是有資源,亞馬遜評分是4.5分。
Kyle M怎么那么眼熟,雖然純純潔凈的臉上光滑得想掐他,乍看原來是<Sex & the City >里Charlotte的前夫Trey. 想不到《沙丘》1984是Kyle M的處男作,等他演到《Sex & the City》,已經和美女搭檔們身經百戰(zhàn)了,自然老練得多。而到2021年,已經是白發(fā)蒼蒼的長者,歲月真不饒人。
個人覺得如果影片能自帶香味,
會更讓觀眾記憶猶新,還記得男主和沙丘公主純純的初吻嗎?
如果電影可以帶來氣味,設想導演是否想制造這種效果:看到保羅和他媽媽潔西卡出場或者沙蟲就會感覺香,看到反派男爵和變異腦怪出場就會感到臭,不管他是否達到了,看到氣球一樣男爵我就覺得惡臭無比。
所以1984版最后結果是安撫人心的。
保羅的妹妹一針把壞蛋扎破了,相信很多觀眾都會叫好。
“香料,請記得帶上你的香料!”Kyle M在他社交媒體頁面和觀眾互動道。
走,看電影去,記得帶上你最心儀的香料/人吧!
《dune》這片子真不錯!片源幾乎找不到,小眾到沒朋友,今天有個朋友來看,很開心。沙蟲是一切的關鍵,礦物來自沙蟲,生命之水來自沙蟲,天選之人飲了生命之水,可以控制沙蟲。五星物語類似生命之水的某些設定貌似有借鑒沙丘,但五星有自己的內容。幾年前看了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震撼;今年又知道丹尼斯維倫紐瓦要拍沙丘,期待;今天看了大衛(wèi)林奇的沙丘,感慨那個時代拍出這樣的片子多不容易!沙丘這個故事,可以一直看下去。
177分鐘加長版 -- 字幕:SCREENPLAY BY JUDAS BOOTH 編劇 猶大·布斯 → 編劇名字是由出賣耶穌的猶大和刺殺林肯的約翰·威爾克斯·布斯組成,這是導演大衛(wèi)·芬奇的玩笑,即制片方出賣和謀殺了本片。DIRECTOR BY ALAN SMITHEE → 本片比影院上映版長了近1個小時,但導演大衛(wèi)·林奇拒絕進行加長版的剪輯,所以導演署了艾倫·史密斯這個名字。艾倫·史密斯是好萊塢的導演編劇、甚至演員在不愿署名的情況下慣常使用的名字。—— 亞歷桑德羅·佐杜洛夫斯基:當我聽到大衛(wèi)·林奇會執(zhí)導它,我很痛苦……因為這是我的夢,但卻是另一個人去完成……我甚至認為我會哭,然后我開始看那部電影,然后一步一步,我開始變得很開心,因為那部電影很糟糕?!@很不好,但我有這樣的反應。我說,這不可能,這不是大衛(wèi)·林奇拍的,他可是個大藝術家。那應該是制片人做的。
很久以前看的,好像有3個小時那么長,十幾個人在宿舍里看,到最后只剩我一個……
一個慣例是,所有名導的作品里,會被人特意提出“導演不擁有最終剪輯權”的那些,幾乎都可以肯定……會很難看,發(fā)行商真是萬能的替罪羊。但這片的剪輯也確實看不到Lynch的一點風格,推進毫無靈氣,心理畫外音粗糙突兀,原本晦澀的敘事被硬拖成了交待不明。老爺子說這是他最失敗的片子,附議。
作為一個Dune粉,我認為這劇本不夠張弛有度,特別是Paul加入Fremen后的部分,就是一個詞:流水帳。人物也談不上出色,原著里Duncan Idaho其實是很出彩的配角,電影里少了很多光彩。相比之下,特效反倒成了最不重要的,何況84年的東西能做到這樣就不錯了。
137分鐘版。林奇老師也不能全部甩鍋給剪輯權,這造型布景道具一上來就不行了,門塔特的造型就非常迷,姐妹會的造型也非常迷,特別cult。屏蔽場一打開是立方體也是影史級別的笑點了吧,1984年誒,又不是1924年。
D / 原來林奇沒有剪輯權,怪不得一些依然很cult的元素卻組合成了較流水線的科幻商業(yè)作品。以現在的眼光看當然特效什么的實在是辣眼睛了,配合劇情臺詞中二感濃厚,但終究沒有到爛的地步。觀看過程中極度懷疑封神傳奇有抄襲這部美術設定的行為,黃金宮殿啊沙蟲啊也太像了吧。麥克拉克倫年輕時真好看??!
David Lynch的符號化意識流太空歌劇敘述。
哇呀呀~~看不下去看不下去看不下去?。?!
其實沒有那么糟,設定上還是能看出來一些用心的地方。熟悉的套路就是一個手無寸鐵但才智過人、受人尊敬的主角要去對抗“工業(yè)先驅”反派,并意外收獲了一批軍隊,對抗完反派后會發(fā)現真正的幕后黑手會是一個想不到的人。不過我不該喝酸奶時候看,真的很cult……轉場和部分特效有點emm,結尾證件照想笑……佐杜洛夫斯基說因為預算他的幕后團隊的人不得不把這個作品給了林奇去拍,感覺林奇不適合命題作文,他是鬼才作者導演
7.0/10 分。初看,137分鐘修復版藍光。新版之前,來看看舊版。八十年代的科幻片,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硬科幻,道具、服裝、美術(藝術設計)都是一股濃濃的城鄉(xiāng)結合感。看看人家《終結者》,同樣是84年,科幻感十足呀。。。肖恩·楊、維吉妮婭·馬德森,八十年代的美人,各有特色。大衛(wèi)·林奇是個老色鬼,從他選的《雙峰》三個美女主角就知道了。。。意識流太多,再加上什么鬼女巫,實在缺乏興趣。。。勉強給個7分。。。
情節(jié)繁冗,節(jié)奏拖沓,服裝設計幼稚可笑,旁白跟劇情是如此的不和諧以至于讓這部電影像是圖像版的配樂詩朗誦。這還不是最失敗的,本片最失敗之處在于影片前半部分埋下的諸多伏筆(如沙蟲跟香料之間的關系),直至結尾都沒做任何交待,把這部電影說成是大衛(wèi)·林奇最糟糕的一部電影我想一點都不為過。
6/10。皮膚起疙瘩流膿、腦殼開裂狀的反派造型真夠惡心,過渡生硬、人物粗糙讓本片充滿了地攤趣味,特效劣質,例如最后戰(zhàn)斗場面的合成爆炸都無法融入背景環(huán)境,林奇還不合時宜地插入故弄玄虛的夢境,反倒雜糅出一種陰郁詭異的風格。對異星文化的刻畫非??辗海X控武器與沙蟲的展現上也無太多想象空間。
到后面都笑累了。萬萬沒想到在我心中自從soul cage起就深沉內省的Sting劈頭蓋臉地獻身詮釋什么叫“年少輕狂”。"weirding ways", "pain amplifier"...太經典了
對比著看更顯得2021版的偉大!即使拋開80年代的技術限制,這也是個真爛片。碎片化的對白,人物互動存粹為了介紹故事和推動情節(jié)而存在。無處不在的內心獨白,既顯懶惰又讓人出戲??梢钥闯雠牡臓€完全不是剪輯的鍋,這樣的拍法就算剪成四五個小時也完全拯救不了。
這個特效 這個音樂 這個服化道。。。??纯慈吣旰蟮慕裉?。。。林奇他不香嗎?我錯了,今天看了21版,你值得五星
我不喜歡“黃金時代”的那種太空歌劇,西方人總是喜歡在華麗麗的高科技背景下意淫古羅馬的方方面面,就像中國人至死不忘盛唐氣象一樣惡俗,但是《沙丘》除外??上н@部84版的確實礙于篇幅,流于表面,不過配樂和造型真的沒話說,很貼近小說啊,還有Sting,驚艷到我了!
老爺子一直說這是他最失敗的片子,因為他沒有最后的剪輯權,想象一下他老人家自己剪會是什么樣的。
視覺華麗,就是故事很老套。壞人害怕the one將來變成the one,于是想要迫害還沒有覺醒的the one,結果沒成功,the one還是成為了the one...
光怪陸離的奇境,因為看到是法文版本,弄得我一頭霧水。 Sean Young在心中的地位更高了,真美的女人啊
體驗確實很不好,場景美工其實倒還可以,除了劇本粗糙之外臺詞和選角才真的拉垮(鄧肯不夠剛猛魁梧,杰西卡夫人為何吊眼梢?),表演風格的年代痕跡很重,總體氣質很古典;槽點:軍裝傻了吧唧,方形防護罩什么鬼??。?!撲翼機呢???厄崔迪一家的穿梭機去厄拉科斯星,離地的那段蒙太奇,太敷衍了吧;弗雷曼人的眼睛時藍時黑;真的受不了夏胡魯造物主,這不就是一根根大JB?;理智建議:加長版就是一坨翔,還是看DL剪的劇場版吧,根本不是同一部電影,調色和質感不是一個檔次的,起碼不至于完全淪為一部B級Cult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