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07年讓網(wǎng)友們大呼過癮的破爛熊雙語字幕版經(jīng)典喜劇《是,大臣》和《是,首相》嗎?1980年代它們風靡全英尤其是政界,其機智幽默和諷刺喜劇的效果比當今有 “英國德云社” 之稱的議會下院辯論更勝一籌。 三十年斗轉星移,有兩位原劇主演已經(jīng)隨著那個優(yōu)雅的年代遠去,白廳里過客換了一茬又一茬,《幕后危機》中Malcolm Tucker那樣的Spin Doctors(媒體顧問)成為了新世紀唐寧街呼風喚雨的新貴,當年那雞飛狗跳而風度翩翩,言辭犀利而做事扯皮的場面,在當今的政治背景下是否依然如故?有多少與時俱進的笑料在呼之欲出?這次原編劇Antony Jay和Jonathan Lynn再次走到了一起,把哈克、漢弗萊和伯納三人組請到了2013年,讓他們置身歐債危機、能源交易、蘇格蘭公投、中東外交等等破事兒之間,演出一部六集新故事。拍成后BBC首先拋來媚眼,但是兩...
YPM這個系列風靡英國國內外,甚至還因為撒切爾夫人那次親身飾演可能被載入史冊,由于編輯們劇本創(chuàng)作速度加上主演元們的逝世,這個系列也一度被認為是徹底絕跡,但2013年,BBC又把這個系列提上議程并且派出了這部6集劇集。然而在這個熱門IP下,新劇集的評分只能說是差強人意,作為一個將是大臣與是首相系列全部看完2遍的“粉絲”,雖然對厚古薄今的電影評論風潮無能為力,但是看完這部劇內心確實有落差,有一點外行之語也是不吐不快。
能看到這篇短評的肯定是這個系列的粉絲,,所以劇情就不介紹了。這個新系列主要是繼承了98版本的設定和人物,我偏向于將這個劇集看成平行世界(畢竟很多地方都變化了),作為YPM的續(xù)集,客觀評價來說本劇的劇本水平還是可以的:故事論述了英國向虛構國家?guī)炖账固股陶勈瓦\輸管道設計問題,恰這個時候遭遇一系列意外事件,讓整個10號陷入混亂。本劇依然是保持了舊版情景喜劇的形式,但同時能讓人看出時代的變遷感:比如大家都用起了手機和電腦,能夠隨意吐槽撒切爾夫人和蘇聯(lián)解體后的俄羅斯……演員們的形象或許與舊版非常不一樣,但是能看出來大部分時間都是演技在線的,尤其是漢弗萊爵士扮演者的演員,每一集都要流暢背下那一長串的官話,讓我們也看到演員們的實際努力。此外本劇作為一個新系列,對劇情節(jié)奏也做了許多調整,本劇不像以前的劇集,只集中于一個單一事件,從中隱射出政府運作中荒謬的潛規(guī)則與官僚風氣。在主創(chuàng)們知道老劇集評價極高難以超越,而且演員水平不再的情況下依然決定開拍新系列并且大膽采用新的風格,這種勇氣與誠意是值得稱贊的。
然而這部劇的問題無法被忽視的。首先是演員的更換,演員作為情景喜劇的最強表現(xiàn)形式,對整部劇的影響起到?jīng)Q定性作用,XX公寓在被扒抄襲風潮流行前也有許多人擁護,最重要原因就是演員的選擇比較討那個時期固定受眾的喜愛,YPM這部劇老版本都是很多老戲骨,但大多去世,在這個時代也很難找到和他們一樣優(yōu)秀的演員,這一點是能夠理解的。但作為新系列,一些人物演員選擇和演出確實讓人不吐不快,接下來舉幾個主要人物的例子:
詹姆斯·哈克:
舊版哈克演員給觀眾帶來的感情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去世也是可惜的。但排除這些因素,新版哈克的問題在于他完全淪為一個小丑樣式的角色,新版哈克是一個地中海油亮的中年政客,而且?guī)缀跏峭耆珶o能,貪婪好功,而且面對重要事件常常沒有能力去處理只能大呼小叫。老版哈克演員外形更加像是一個中老年的正直政客,而且由于重病纏身,在YPM劇集中幾乎是坐在椅子上而且很少有激烈反應,但這也是哈克魅力所在:是他那日常有威嚴的話語與權威形象下掩蓋的無能和天真讓他變得可愛。新版的演員似乎拋棄了前者而將后者表現(xiàn)得太過用力,導致哈克缺乏了作為官僚無能卻做作的那種真實感,淪為了單純搞笑的傀儡小丑。
漢弗萊·阿普比爵士:
這個角色估計是很多同好最不喜歡的一點,老板漢弗萊的扮演者確實是一個演技出眾的老戲骨,他嘴下的油腔滑調和連篇官話仿佛是自然而然從嘴中冒出來的,他雖然也時常詭笑但大多數(shù)情況都是一種不可置否的神秘表情,同時他在裝傻,被抓住把柄,難堪這些場景下的演出也能讓人看出他內心的糾結與言語體態(tài)上刻意掩飾的慌亂感。在老演員的光環(huán)下,新漢弗萊的油嘴滑舌有點過于做作油膩,他雖然也能夠長篇大論那些經(jīng)典官話,但是很多時候他太過感情用事,對一些事件的反應太過激烈而缺乏那種老板那種黑色幽默的漫畫神態(tài),他在向伯納敘述官場大道理使并沒有能展現(xiàn)他的游刃有余與氣場,他甚至有時還會冒出伯納那樣的語氣,從老版本的腐敗狡猾的官僚,到新版那種配合演出的奸臣模樣,新版貼近了故事的主旨,卻失去了角色應有的氣質。
伯納·伍列:
伯納這個小角色能夠喚起人們同情的關鍵在于那種左右為難,不得不逢場作戲的無奈感。老版本伯納的特點在于他那種瘦弱身板給人帶來的無助感與真實感,而且他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難以拋卻良知,但又沾染官僚風氣。他時常在很嚴肅的場景下做出一些迂腐而且不看氛圍的吐槽與注釋。新版的伯納變成一個人高馬大的傻大個形象,第一眼就完全顛覆了伯納的設定,新版的伯納也少了很多坐在角落記筆記的場景,而是多是和首相公務員們一起和稀泥,給人一種完全不知道官場規(guī)則的無知感。同時他一方面知道官場規(guī)則的熟練操作,在后半段又表現(xiàn)得太過注重道德感和正義感,給人一種精神撕裂感,當一個如同第三人稱的旁觀者也被拖進泥潭太深,這角色也失去了意義。、
此外還有很多角色,他們的設計其實都還算不錯,哈克的女助理雖然后半段作用非常小,但好歹是給哈克勢力增加了一點實力,也能推動劇情的進行。
在此之外我認為本劇的表現(xiàn)力與場景設計也有一些問題。場景設計的問題在于這個地方不再是像10號,更加像是白宮,迫于篇幅大量消除外景導致演員們仿佛被孤立唱獨角戲,雖然這非常符合故事主線的氛圍,但是也讓這部劇少了很多老版本的整個社會與政壇的病態(tài)感,讓很多觀眾無法在搞笑之外看到更深層次的隱喻與諷刺。同時劇情的表現(xiàn)有點太過用力,老板很多時候大部分事件都是某小部分人的政權斗爭,大家能感受到官僚體系的頑固以及那些官僚無所事事的嘲諷感,而新版在加快了故事節(jié)奏的同時,演員太過專注于表演,很多場景都在刻意大喊大叫,甚至到了最后哈克首相都撒潑躺在地上,這種演出就有一些欲蓋彌彰,而且在后半段的劇情中,漢弗萊爵士是解決問題的主力,而劇集竟然不給他更多外景,而是將視角轉到哈克處,他祈禱上帝甚至喚來了狂風暴雨,在此不去討論是否天主存在,僅這個場景而言就有一種大結局的悲劇感,同時演出確實有點不著邊:新劇集甚至沒有討論宗教的事件,為什么突然來這一出?是為了嘲諷什么勢力呢?是要表現(xiàn)哈克的無能,還是漢弗萊爵士在閃電中出現(xiàn)那一幕的救世主感?不管怎么看,這都太過頭了。
或許這部劇集真的也該成為歷史了,哈克無論是虛構人物還是現(xiàn)實影射,都該退出歷史舞臺了,當一部帶了政治色彩的情景喜劇被資本過多炒作,這個平衡就會打破。我們不由得想到老劇集里那些官僚操縱利益與言論的勾當,這部新劇集的誕生或許拜他們所賜。
PS:無意冒犯已見上帝的老演員和努力演出的新演員與編劇們,純屬內心不爽,不吐不快。
原版的吉姆溫和、天真、有些理想主義,卻因為選票不得不向漢弗萊妥協(xié),但具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和政治嗅覺,關鍵時刻能用“殺手本能”戰(zhàn)勝漢弗萊、解決問題,給我的感覺類似于文在寅;而新版的吉姆粗魯、市儈、毫無理想主義色彩,沒有一點能力,沒辦法的時候只會求助漢弗萊的形象,給我的感覺好像特朗普。漢弗萊的表現(xiàn)還可以,但是演員的形象差了一點,原版的漢弗萊看起來就是老狐貍,而新版的漢弗萊看起來像是個勤勤懇懇的管家。至于伯納就更差了,新版的伯納看起來不像是秘書而是保鏢。原版插諢打科、左右逢源、看似受氣包卻能左右吉姆與漢弗萊勝負的伯納,成了一個毫無特色的工具人,連女秘書的作用都比他大的多。而女秘書的存在感比原版的多蘿西強,算是一點進步吧。不過雖然說了這么多不是,但這是因為和原版相比,讓人難免期待過高。這部劇本身質量還是可以的,當做同人看就行了。
請你告訴我,沒看完的你有什么資格恣意評判?一個公正合理的評價是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的。
有人評論說,劇中的風格比較偏向話劇風,這也就是為什么演員們的夸張表演讓有些人覺得不習慣。
雖然想表白男神女神,可是我們還是來說點不那么膚淺的東西吧。
編劇相當?shù)陌?,臺詞情節(jié)設計出色,(且編劇和舊版是同一撥人 怎么舊版就各種好新版就一無是處?) 演員的臺詞功底是非常扎實的,可以看到語氣和音色的把握都很精妙。其次,畫面的色彩構成很飽滿,讓人看著很舒服。
說到畫面,我就想起了新版紅樓,也是一部被人批得慘兮兮的作品。劇中演員念臺詞的感覺和矯情做作的演技都太糟糕了。但是不可否認,場景布置和拍攝手法都相當?shù)陌簟I蠄D
唉 看到那么多人大罵自己喜歡的劇有點心疼 但是能夠自由地各抒己見也是好事呀 只是可惜了我老男神絕妙的表情包了
哈哈 Sir Humphrey 的毒舌一如既往啊
新Jim總是扯著公鴨嗓子見誰噴誰毫無首相風度,新Humphrey總是點頭哈腰連個長句子都說不溜毫無內個秘書的威嚴,新Bernard將智商轉換成肌肉以賣蠢為己任毫無首席私密的機智。一顆星留給此劇的名字!
背景的更新和劇本臺詞其實都還不錯啦,但除此之外的所有方面對比起來都是弱項,不管是橫向還是縱向。
全球變暖也能救命。
好贊?。?!Sir humphrey...嘴炮太厲害了。。英式嘴炮讓人欲罷不能對英式幽默和英式英語都燃起重重的愛啊
臺詞七顆星,演員選角不到位減一顆,罐頭笑聲太干太頻再減一顆。
ok
自毀經(jīng)典
要我來說,吉姆還算可以;漢弗萊變的不是那么看起來聰明了,在他“哈哈哈哈”的時候和老版差距很大,讓人有點不好接受;伯納德雖然還是吐槽,只是看起來不是很老實,舊版的看起來很老實讓人能信任,目前這個算了,他和漢弗萊的關系也變得不怎么有上下級;政治顧問應該說年齡選的小了點。沒老版本好。
基本上保證每集一段標志性的大詞連綴,最大的亮點。漢弗萊和伯納毀了。好在哈克不遜于舊版,個人意見??巳R爾兩套裙裝穿得好誘人。
看了兩集后無良地棄劇了。失望,還是喜歡老版的humphery,嘴皮子更溜,新版minister長得太難看了,一點都不萌,腐國男演員顏剛面退化嚴重?。?/p>
新版劇情其實依然很好笑難就難在要適應新演員的風格吧,所有角色都夸張了很多尤其是Bernard,新版的太不淡定了
短小精悍,很有意思,充分展現(xiàn)了英式幽默。
個人認為劇本其實還可以,不過演員比起老版四人組(算上多蘿西)差遠了。
黑的漂亮!
當時剛制作好的時候的確是打算由BBC來播的,結果這該死的官僚機構腆著臉一定要按規(guī)矩來個試播集。編劇們想,好啊,這么多年的交情了還敢找老子們要試播集,于是跑了。消息一出全國上下包括BBC新聞部都表示遺憾,很多人覺得這回BBC總算傻逼了。不過就這第一集來看,還真不知道到底誰會傻逼到最后啊…
劇本還是不錯的,演員太渣了爛泥巴糊不上墻。。。
好笑.有時間要把以前的補了~
看了半集,果斷棄。這Bernard整個一傻帽啊,如果My Family里的大兒子會說拉丁文,大概就跟此人差不多了。轉Telegraph軟文之網(wǎng)友評論:I'd like to know where Bernard Woolley bought his suit, so I can avoid it.
OMG all those years I spend studying English, I could not understand a word he said. WTF.
Sir Humphrey張嘴就來的套話真是太牛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