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奴去也(純電視劇情,紅學者慎入)
電視里第一次播《紅樓夢》時我還小,對情節(jié)已沒什么印象,只記得演秦可卿淫喪天香樓那段,絕世美人被老淫蟲逼倒在床,口發(fā)吟哦之聲。正在電視機前面洗腳的我又羞又臊,心撲撲狂跳,可勁地搓腳,只差把頭埋進洗腳盆里,最后用余光瞟到那根紅肚兜飄落床下,才驚魂甫定。
就這么跌跌撞撞闖進87版《紅樓夢》的我怎么也料不到,此后20年,會在電視一次次重播時看了一遍又一遍,至今遇到仍是目不轉睛癡看?!耙蝗爰t樓夢難醒”,何止是我,身邊一眾女友對這部在園子里“閉門造車”3年而成的經(jīng)典,都有無法抗拒的情結。在枉凝眉飄渺的歌聲里,當年的懵懂小女長大了,戀愛了,為人妻甚至為人母了,逐漸嘗到生活的諸般滋味,而在不同階段看這同一出戲,便生出不同的感受?!岸佳宰髡甙V,誰解其中味”,其實觀者又何嘗不是。
前晚臨睡前湊巧看到“傷別離探春遠嫁”那段劇情,細細看下來,深為折服。探春是否遠嫁,遠嫁何人,是《紅樓夢》未解之謎,電視劇未采納高鶚續(xù)作的情節(jié),另演繹出探春被南安太妃收為義女,作為政治犧牲品遠嫁和番一段故事,竟也十足精彩。
只說關于出嫁的情節(jié),高鶚續(xù)寫的第一〇二回如此描寫:“次日,探春將要起身,又來辭寶玉。寶玉自然難割難分,探春便將綱常大體的話,說的寶玉始而低頭不語,后來轉悲作喜,似有醒悟之意。于是探春放心,辭別眾人,竟上轎登程,水舟車陸而去?!蔽牟扇绾?,一望而知。而電視劇版的探春遠嫁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畫面風格簡雅凝練,東方聞櫻演技內(nèi)斂古樸,活脫脫演繹出“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的判詞,大大彌補了續(xù)作對此段一筆帶過的遺憾,令人慨嘆。
探春出嫁的戲份,先是秋爽齋中探春怔怔端凝竹簽上“瑤池仙品,日邊紅杏倚云栽”的杏花占詞,暗驚一語成讖,一切原是命中注定。寶玉得了消息趕來探視,見探春在謄寫海棠詩社的詩句,問起緣由,探春垂頭道“把這些句子謄在紙上隨身帶著,日后見了便仿佛見了姐妹們一樣?!?輕描淡寫一句話,含了這個要強女子多少難言之恨,滿腔意難平,誰聽了不心酸掉淚。
接著插入已嫁給孫紹祖的迎春回府探親,在王夫人和鳳姐兒面前哭訴遭惡夫虐待,捋袖顯出滿臂青紫,王夫人雖也心疼,卻只能陪著垂淚無計可施。連閨中一向罕言少語的“木頭”都忍不住傾訴滿腹哀怨,這既是對迎春嫁后悲慘境遇的交待,也唱響了眾釵“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悲歌,給探春的遠嫁籠罩上不祥的陰影。
最后是出嫁當日的重頭戲。貴為王府公主身份,領了圣旨嫁做王妃,儀式場面之轟烈可想而之。但鏡頭卻從探春孤身步出大觀園開始。偌大個賈府,冷清清不見人影,只有新娘頭佩鳳冠、著大紅繡金披風的背影,躑躅走過重重庭院,好不悲涼。在門口趙姨娘帶著賈環(huán)巴巴迎上來,究竟是親生母女,平日你嫌我身份卑賤,我恨你不念親情,千般不容萬種嫌隙,此時也拗不過骨肉分離的痛。探春一聲“娘親”喚出口,兩人抱頭痛哭,前嫌盡釋。
海疆送行,碧海藍天,艷陽高照,寬大金黃傘蓋上貼著大大“囍”字,長長紅地毯直鋪到水邊,南安太妃、賈母等一眾女眷長輩盛裝立于海邊高臺,其余人在高臺下一字排開,此場景可謂富貴奪目之極。然而再看眾人表情,除了南安太妃心滿意足不住點頭微笑,其余個個眼含熱淚。更有可憐的趙姨娘,幾欲大哭撲出,被鳳姐拿眼神瞪回。探春粉面滿是淚痕,一一目視過諸位親人,盈盈跪別。插曲響起:“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闭媸亲肿痔溲暵暣呷藴I。
最后一個鏡頭,寶玉佇立送行船頭,目送探春的迎親船漸行漸遠消失不見?!芭ヒ?,莫牽連”的歌猶在耳,而離人已不見,只覺得海天間都是恨別的悵然。“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比之長亭送別、夕陽芳草的漫漫遠意,這海疆送別,拍出了秋水長天、“長河落日圓”的生死契闊之情,女兒離情渾然浩塞天地。創(chuàng)作者有心,給“只恨不是男兒身”的三姑娘安排這樣大氣動人的送別,想曹公若地下有知,也該欣然頷首吧。
2 ) 很好看
該電視劇主要講述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歷史。寧國府和榮國府兩座庭院相對峙而立,寧國府是以賈家為主,賈榮,賈珍為主的家族。榮國府是以賈赦、賈政、為主的家族,賈赦之妻是邢夫人,賈赦之子是賈璉,(賈璉懼怕王熙鳳,曾經(jīng)在王熙鳳生病期間在外成親,其妾是尤二姐(尤二姐被王熙鳳接進賈府,最后受盡暗算懷胎三月而死,腹中胎兒未出生就夭折了。)),賈赦之女是迎春(嫁給了一個當?shù)氐乃胃?,受盡了折磨,最后的了痰癥,因治療不及時而死去),賈璉之妻是王戲鳳,(王熙鳳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備受賈母喜愛,一直當家,從中獲得了不少好處,最后因為賈赦犯事,而被連累抄了家產(chǎn),落得是人才兩空,最后也是因積恨成病而死去,其靈柩隨賈母的一同南遷。)賈璉之女巧兒,從小就生病,在賈璉外出探望生病的父親時,邢夫人在其他人的勸說下想將其嫁給一個外地的藩王做為丫頭使喚,最后在平兒和王夫人的幫助下,為了躲避這門親事,將巧兒藏到了劉姥姥的村莊子。
3 ) 林黛玉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么認為!因為在這背后,只是因為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為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郁的瞬間,心情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兇兇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為太難受,于是她只有用詩來發(fā)泄內(nèi)心醞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里,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像是有誰掐住了自己的喉嚨,掙脫不了的傷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書,讓自己慢慢地清醒過來。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后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著她的悲劇。她哭泣,因為她太委屈,她是悲慘的、是值得人們憐憫的,她和寶玉的愛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癡情,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著喊“寶玉,寶玉……”然后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束了,但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思念,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內(nèi)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該被禁錮的傷感像塵埃一樣在空中飛揚、旋轉、舞動。
4 ) 我們且等,年華老去
上周看《蜘蛛俠》歸來,笑對Y說,我們真的來到了《美麗新世界》的時代,電影與藝術都成了純粹的感官刺激。內(nèi)容與思想都被抹平,只剩余最直觀的刺激,最后一次挑逗我們?nèi)諠u麻木的神經(jīng)。眼暈目眩的特技鏡頭,我不懂卻必然昂貴的CG技術,填不上電影深處巨大的空洞。
馮小剛抄莎士比亞也就罷了,孟京輝的新劇也抄比利懷特,三聯(lián)笑稱忍者神龜都已經(jīng)中年危機,我無奈地看著變形金剛再度歸來。審美疲勞了,太疲勞了,一切都好似工業(yè)流水線上最廉價的復制品,色彩艷麗,卻令人味如嚼蠟。
紅樓也在重拍,曉旭卻走了。一直想寫點什么,卻無從下筆。
記得去年她來北大講座,我看著宣傳海報,悵惘地說一句:曉旭老了,竟如半老徐娘,于是立刻遭到了W的嚴厲斥責。笑笑,那時候想起了蘇小小,她以她肆無忌憚的青春蔑視著高墻,以她十八年短暫卻如花的生命嘲弄了光陰。心底里,還是害怕看到美人遲暮,害怕看到廉頗老去,害怕皺紋爬上人的面孔,歲月渾濁原本清亮的眼睛。世間能有幾個女子,能如赫本,一輩子傾國傾城呢?十八歲的蘇小小,在李賀的詞里是永恒的女子。
然而,真到聽到曉旭走了,眼淚居然立刻就滾落了下來。素昧平生啊,自問從不追星的我還是不能免俗。多少年前,讀牡丹亭的女子哀嘆,豈獨傷心是小青,多少年后,讀紅樓夢的我們,只能悵惘,世間已無陳曉旭。及到此時,憶起你的一顰一笑,才真恨起世事的殘忍。
破例點開那個花枝招展的程媛媛的blog,看見一條留言:我只希望,你和你的人,不要用曉旭的死來炒作。我只但愿,你不要玷污黛玉。心中一暖。
你們便去重拍吧,不要緊。時間是最撒不了謊的,一切都會塵埃落定,塵歸塵,土歸土,卑賤與高貴判若云泥。我們且等,年華老去。
5 ) 相愛就是一起說廢話,做傻事。
小時候讀《紅樓夢》總覺得寶玉和黛玉之間說的都是“廢話”,而今再讀,才體會到所謂“廢話”皆情話,所謂“傻事”盡情事。
第十九回,寶玉把正是睡午覺的黛玉和喚醒。黛玉讓他去別處玩,寶玉說:“我往哪兒去呢,見了別人就怪膩的?!摈煊瘛班鄣囊宦曅Α? “去老老實實地坐著,咱們說話兒?!睂氂竦?“我也歪著?!?黛玉道:“你就歪著?!?寶玉觍著臉說: “沒有枕頭,咱們在一個枕頭上。” 黛玉道:“放屁!外頭不是枕頭?拿一個來枕著。” 寶玉嬉皮笑臉: “那個我不要,也不知是哪個臟婆子的。” 兩人對面倒下。黛玉用手帕遮住臉。寶玉有一搭沒一搭地說些鬼話,黛玉只不理。寶玉問她幾歲上京,路上見何景致古跡,揚州有估遺跡權事,土俗民風。黛玉只不答。
在這里,寶玉說的基本上都是廢話,目的只有一個,不讓黛玉睡,因為怕黛玉積了食,生了病。所有的話,看似“廢話”豈非情話?
第二十八回,兩人又鬧別扭。一天,寶玉見黛玉在前面走,忙起上去說:我只說一句話,從今后撂開手。黛玉回頭說: 請說來。寶玉笑道: 兩句話,說了,你聽不聽?
這些“廢話”看似笑話,其實也是情話。除了說“廢話”,黛玉和寶玉還會一起做點在別人看來匪夷所思的傻事。而這些傻事,恰恰事情事。
愛若在,所有的“廢話”都是情話;愛若不在,再怎樣的體貼與關切,也只是一種無法忍受的啰唆!最好感情狀態(tài),是兩個人在一起,不說話,而不覺得尷尬;說起話來,喋喋不休而不覺得厭煩;再無聊的話,她說得眉飛色舞,他聽得津津有味;再無聊的事,也能一起做的興趣盎然。
其實,愛情從來都不需要怎樣感天動地的情話。一個人愛不愛你,不是看她會不會說我愛你,而是看他愿不愿意聽你說廢話,陪你一起做傻事。
所謂愛的幸福,其實,就是在對的時間,找到了那個愿意陪你一起說廢話、做傻事的人。
6 ) 白璧有瑕亦足珍
作為87版電視劇《紅樓夢》的粉絲,不少人只要一看到說87版不好的言論,便條件反射地予以回護或反駁,更有甚者,一見這樣的人,便把對方打入“新紅托”陣營,萬劫不復。在他們的眼里,87版是完美的,不可撼動的“神作”。因為有陳曉旭扮演的黛玉,鄧婕扮演的王熙鳳,因為有鄧云鄉(xiāng)做民俗顧問,因為有沈從文做服裝顧問,所以87版不可超越。
但是我得說,87版其實是不完美的。
單從服裝上看,87版的服飾就有著很大的缺憾。因為絲綢錦緞面料價格太高,刺繡的手工價格也同樣昂貴,87版的很多服飾都因陋就簡地用了80年代盛行的混紡或化纖的“被單布”。比如87版第二集“寶黛釵初會榮慶堂”里,寶釵進府時披的那件大紅斗篷,就是“被單布”的典型代表,那布上的印花圖案,近看是十分現(xiàn)代的,跟寶釵一身的古典裝扮十分格格不入。“被單布”衣裳幾乎人人都穿過,甚至高貴如王夫人都有一件。這樣的面料出現(xiàn)在大制作的古典劇中,不能不說是服裝設計的一大遺憾,往壞了說,甚至可以說是敗筆。
再說化妝造型吧。87版的化妝妝感太重,有些妝面像打翻了面粉缸子,演員滿臉白粉,顯得又老氣又土氣。在頭飾上,雖然發(fā)型變化多端,但是漂亮的首飾似乎只有那么幾件,經(jīng)常是黛玉戴完了王夫人戴,王夫人戴完賈母戴,賈母戴完了惜春戴……未免有點“拆了東墻補西墻”的味道。
在場景陳設上,87版也有些不盡人意。87版的華麗,是捉襟見肘的華麗。偌大一個賈府,你竟然看不到幾件值錢的古玩,漂亮的陳設經(jīng)常是賈母房中擺一擺,等戲到了王夫人那里時,又借給王夫人擺一擺。很多道具制作的粗糙也是有目共睹的,賈母正房的多寶閣,攝影棚的光一打上去坑坑洼洼,漆面竟然沒找平。家具大多是劇組自己制作的,華麗程度跟我們在博物館里看到的明清家具差得很遠,一到大場面出現(xiàn)的時候,干脆像京劇里一樣,給平常的椅子披上繡花椅搭——總之,這一切跟“鐘鳴鼎食”的景象差得太遠。
至于臺詞和配音,雖然87版的配音陣容可謂是極端豪華,云集了央視和長影以及全國各地的配音精英,但是臺詞的錯漏和讀音的錯誤仍然比比皆是?!皠⒗牙焰矣未笥^園”一集中,賈母的配音演員呂中老師,將“促狹鬼”華麗麗地念成了“足家鬼”,鬧了個大笑話。這樣的錯誤在全劇中并不鮮見,紅樓藝苑論壇有人專門統(tǒng)計過,大約有幾十處。
但是,我得說,盡管有這么多的“不完美”,在新紅和《黛玉傳》面前,87版仍舊是難以超越的。
為什么?因為87版是美的。它不是“完美”的,但仍然是“美”的。在這么多不完美的前提下,它依舊美得光彩奪目,美得動人心魄。這動人心魄的美,是用誠意堆積出來的。
誠意體現(xiàn)在哪里?
這誠意體現(xiàn)在服裝師的尊重史實和殫精竭慮,雖然不能讓每套衣服貴比黃金,但是每位主角二三十套甚至四十幾套衣服的“排場”是要搭起來的,她沒有忘記這是一個大戶人家的故事,更沒有忘記根據(jù)每個人物的性格設計服飾,相對于現(xiàn)在某些古裝戲一套衣服穿到老死的水準,這樣的誠意是多么難能可貴!這誠意還體現(xiàn)在化妝師的潛心考證、精心設計,為了寶玉的“辮子頭”,為了黛玉的“罥煙眉”,他可以不知疲倦地查閱資料,直到效果讓人滿意為止;劇中人物的發(fā)型多變而富有美感,主要角色們幾乎每場戲換一個發(fā)型,這也是現(xiàn)今的古裝劇不能再有的。這誠意體現(xiàn)在導演和美工師跑遍全國大小園林取景拍攝,多地取材,才有了劇中景致秀麗多變的“大觀園”。這誠意同樣體現(xiàn)在劇組中每個演員對藝術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體現(xiàn)在他們對禮儀指導和劇組顧問老師的尊重,每一堂關于紅樓的課程,他們都認真的聽了,并且實打實地運用到自己創(chuàng)作角色的過程中去。這誠意也體現(xiàn)在配音演員出色的相互配合,和認真塑造角色上,雖然他們的表現(xiàn)并不是無可挑剔,但那條軒昂華麗的音軌,是靠著他們撐起來了,也正是他們的努力,讓我們知道“紅樓體”親耳聽到是什么感覺。這誠意更是體現(xiàn)在音樂作者王立平的嘔心瀝血上,幾年的潛心創(chuàng)作,勤力和靈感,創(chuàng)造出了中國音樂史上難得的一個奇跡,也是難以逾越的一個高峰。
有了這樣的誠意,87版的不完美是可以被原諒的。
而正是因為沒有這樣的誠意,新紅的荒唐和失敗是不能被原諒的。
一眾演員念臺詞像背書,互相搭戲時根本不知“配合”二字為何物,人物形象嚴重丑化和扭曲,黛玉像面癱,晴雯像太妹,賈母像假洋鬼子,王熙鳳像失心瘋。服飾設計不分春夏秋冬,主角配角的衣服比起87版都少得可憐,黛玉一身綠,寶釵一身白,蕾絲隨風舞,薄紗滿地飄。至于發(fā)型,一律被黑漆漆的銅錢頭所取代,什么云髻高挽,什么步搖叮當,統(tǒng)統(tǒng)不見了蹤影。美輪美奐的大觀園變成了狹窄逼仄的攝影棚,一個榮國府的外景居然只有可憐的五六處,室內(nèi)光線不足陰氣森森,賈母上房的規(guī)制居然跟皇家比肩,難怪賈府會被抄家。禮儀指導和紅學專家上課的時候鮮有人來聽,以至于演員站沒站相坐沒坐相,“黛玉”連古琴都不會放不會彈,舉手投足洋相百出。華麗的配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處處越俎代庖的旁白,什么戲份都要插一腳。至于音樂,誰能告訴我戲腔+搖滾+尖叫+陰笑+意大利歌劇等于啥?反正我是聽不明白,也不想聽明白。
有人說,新紅的大投資是個賣點,這對于一般的商業(yè)電視劇的確如此。但對于一部名著改編劇而言,制片方宣傳的最大賣點不是巨額的投資、奢華的排場,而恰恰應該是名著本身。新紅當然沒有對巨額的投資藏著掖著,相反,從李少紅接手劇組之初,就放話說五千萬的投資根本不夠,新紅有著巨大的資金缺口。因為沒錢,所以制片人李小婉可以堂而皇之地讓本該好好在劇組研讀劇本揣摩角色的演員頻頻拉出去應酬和代言,高調(diào)在各路媒體上大秀他們的“青春”和“美貌”。在一邊拉贊助一邊高調(diào)宣傳拍攝各項細節(jié)的過程后,新紅的投資追加到了1.25億人民幣。李少紅甚至還說,讓劇組的小演員住六星級酒店培養(yǎng)貴族氣質。一個多億的投資啊,想來這部戲該拍得多么美輪美奐。但我們看到聽到的是什么呢?是黛玉胖,寶釵瘦,是完全沒有體現(xiàn)出原著中人物氣質風骨的蒼白表演和念白,是既違背了歷史真實又違背了原著的藝術真實的窗簾布、蕾絲邊、銅錢頭,是忽高忽低忽喜忽悲忽詭異忽恐怖忽中式忽西洋的、鬼哭狼嚎般的背景音樂,是復讀機一樣神神叨叨無處不在的旁白,是花樣百出錯漏頻發(fā)的禮儀舉止,是……我不想再說更多的“是”了。僅僅以上這些“是”,就是新紅劇組再大的投資,再多的“賣點”也彌補不了的,是再標榜自己“忠實原著”也掩飾不掉的。新紅的宣傳腦筋用過了頭,把觀眾胃口吊得太高,套用一句紅樓里的話,“登高必跌重”,夸耀的本事大自然被批得狠,還真怪不著觀眾的“傲慢與偏見”。
87版是一塊有瑕疵的玉石,而新紅,則是一棵先天不足的歪脖樹。所以,各位為新紅搖旗吶喊的人們,不管你們是真喜歡新紅也罷,假喜歡新紅也罷,不要再拿87版的缺點去跟你們新紅的“長處”比了。白璧有瑕,依然彌足珍貴,而新紅這棵樹縱然有再多旁逸斜出的枝干,脖子依舊是歪的。
無法超越,至少五十年內(nèi)中國是再也拍不出來這樣水準的電視劇了。
配樂好,與原著詩詞渾然一體;陳曉旭好,天生一個林妹妹;鄧婕好,舉手投足都是戲;結尾好,放棄市面上流傳最廣的偽高續(xù),這才是真正的千紅一哭、萬艷同悲、一敗涂地。
里面美女如云,再拍怕是找不到這么多清純的美女了。林黛玉不可復制,賈寶玉不可復制,史湘云不可復制,晴雯也不可復制。
不用任何語言評價了吧?
新版紅樓夢最突出的貢獻就是捧紅了老版。以前看這部電視劇從來沒有關注過的細節(jié)現(xiàn)在都被一一翻出來,真是……強悍。要么說呢,巨人的肩膀不是誰都能上去的~
真正翻拍的最好的一部用心與作秀的差別顯而易見
不能說登峰造極 但是畢竟是用心做了這件事情 我記得很清楚 一個跑龍?zhí)椎?大觀園里的一個媽媽 那表演的認真 唉
偉大的作品,禁得起任何人不懷好意的詆毀
老一代影藝人是以一種虔誠的態(tài)度對待紅樓夢的,這就足夠了
一直看不完全。小的是時候家禁,高考結束了沒錢?,F(xiàn)在又沒有時間。記得焦得福挑刺,說林的扮演者不夠完美,現(xiàn)在一晃佳人都西游了。。還是八十年代值得。那些貼紙還在壞的機箱上?現(xiàn)在就算勉強出彼時淡雅的妝容,舉止長相也浮躁了太多吧?為什么所有的古典情結,都完結于美好的80年代?包括那些手工藝人
87版之后,世間再無真人版紅樓。
大陸電視劇鎮(zhèn)山之寶。
李少紅,你看過八七版紅樓么?沒看過的建議買個盜版碟補補課。浪費那么多錢拍出個四不像的東西。
b站的彈幕簡直是一部詞典。結果沒了。蒼天吶!
氣質太像原著。
還我林妹妹
對人物的刻畫,形似到神似已經(jīng)很難超越了。雖然化妝可怖,但也瑕不掩瑜。林黛玉的外貌非常符合原著,如果再少點使小性的扭捏就更好了,實際上林黛玉不是扭捏的人,她是最真最靈的姑娘。
這部電視劇可是經(jīng)典啊,翻拍過很多次,但最愛的還是這版,還原度很高,演員也不錯的
在87年以前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寶黛釵,87年紅樓夢一出,紅樓夢中人的形象就在人們心中定型了~
永遠的87版 永遠的陳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