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愧疚是愛過你最無用的證明
開年至今,還是看了一些喜歡的電影和劇集,六個小時的《燦爛人生》補了兩遍,六集的《罪夜之奔》一口氣刷完,重新提筆起來,卻是這部《倫敦生活》。劇集英文原名是“Fleabag”,直譯為邋遢的人、骯臟的動物、廉價的旅館——無外乎一言難盡的茍且。
劇集圍繞著一個倫敦悲劇妹子Fleabag的生活展開,編劇也就是女主,給戲中的自己取了”Fleabag”的名字,解釋如上。故事講述了她和她身邊人的,一些小事。姐姐被渣男姐夫離間,親爹被刻薄后媽奪走,F(xiàn)leabag自己呢,放棄男友愛炮友,可惜炮友不如狗,好不容易和閨蜜開個咖啡店,閨蜜還,死了,至于咖啡店嘛,??褪且粋€什么都不點只給手機電腦Ipad充電的南亞男子。人生一句話形容是:酷了一陣子,喪了一輩子。
其實并沒有什么大事發(fā)生,但《倫敦生活》黃暴又有智慧的臺詞,讓人觀劇興致始終高漲。Fleabag的后媽大概是我見過寫得最賤的人物,她和Fleabag的每一句對話,都讓人想拿小本子記下來,但我特么笑得最會心的時候,是Fleabag的咖啡店生意難得開張,蹩腳三明治貴的離譜的隨口價,只要聳肩說一句”London”,就賓主盡歡——再有家鄉(xiāng)的父老問起我北京的房價,我就聳聳肩,送他兩個字”Beijing“。
《倫敦生活》比臺詞更棒的是結構,第五集還是常規(guī)驚艷,最后一集迅速上升到文學高度,絮絮叨叨的埋伏線引爆得異常突然決絕:哦,原來是這樣;唉,就是這樣。角色打破第四面墻,透過屏幕和觀眾對話的手段并不新鮮,但難得的是這部劇里,這種形式上的見離感和劇情完美統(tǒng)一,最后一集的Fleabag忘了自嘲也卸下偽裝,角色在觀眾面前最后的體面也蕩然無存,當陌生人給予的諒解帶來莫名溫暖時,旁觀者只能悵然若失說一句:可憐之人必有,唉,可憐之處。
經歷一場爆笑開頭、唏噓結尾的觀劇之后,翻了翻評論,朋友們大多都在感嘆“孤獨”:片中那句“我每分每秒都想哭”(I just wantto cry all the time)被抄來抄去贊來贊去的。他人未哭,自淚兩行。
不是說不對,但話說回來,講什么不是講孤獨呢?孤帆渡海的孫悟空是孤獨、縱身瀑布的沙威是孤獨,卡森.麥卡勒斯更是把一個小鎮(zhèn)人的腦門上都貼上孤獨。但凡寫出點人味兒的作品,古今中外莫不孤獨。廖老師早就指明方向:理解多難啊!誰能真正理解誰啊?甭說外人,自己看自己,有時都陌生。孤獨是人生的本質,所以活到這個年紀,已然心知肚明,又還沒萬念俱灰,為賦新詞嫌太老,識盡滋味嫌太早,多說無益。
我更多感慨的,是片中Fleabag和父親、姐姐的關系,以及隨之而來每個人暗自掩藏的悔恨與愧疚。有場戲是父親追出來安慰Fleabag,有那么一剎那看到了溫情與愛意,可下一秒繼母遠遠走來,又讓一切回到本來自然又難堪的樣子。我想起一位朋友跟我說過的話:年輕時候和父母也總是吵,明明知道于理,誰也說服不了誰,于情,順遂是最好的孝義,可還是吵,電話里聲音比誰都大,放下的下一秒就后悔得想哭,因為心里知道有朝一日父母真的離世,此時的每一次傷害,都會成為日后無法原諒自己的證據(jù)。
所以說,哪有什么“難得糊涂”呢?我們做任何選擇時,何嘗不知道代價與取舍。又哪有一個決定能讓所有人滿意?劇中寫得尤其微妙生動,F(xiàn)leabag自己、父親、姐姐、炮友、淺識的路人,最心底因為欲念驅使的利己行為,必定以他人的犧牲作為代價,與旁人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與至親至愛,愧疚已是我珍惜過、在乎過,愛過你們,最無用的證明。
不忍劇透,旁支開說些有的沒的,最后說點高興的。
如果能用什么雞湯來總結這部劇集的話,那就是那句著名的:“假如生活今天欺騙了你,沒關系,明天還一樣”,或者“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不要緊,他一定早就為你關好了窗”。早點認識到這些雞湯的好處,不是垂頭喪氣啊,不是認命頹唐啊,而是教會我們要更加懂得珍惜歡樂,為什么要珍惜歡樂呢?因為歡樂,是浮出海面的那些孤島。
2 ) 糙女郎:都市女性的身體與權力
“你們有誰愿意用五年的生命來換完美的身材?”
《倫敦生活》(Fleabag)在第一集就借女性主義者之口拋出了它的中心議題——女性身體的價值。換不換這個問題對普通人來說并不簡單,因為完美身材能給一個女性帶來的效益太大了。同時擔當編劇和女主的Phoebe Waller-Bridge在評論自己20多歲的生活時如是說:“我當時對自己的性吸引力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也很明白那對我的個人價值意味著什么......20多歲的姑娘們只要夠瘦夠辣,怎么胡來都能被縱容,太不公平了!”
張揚的青春和鮮活的肉體,這本身就是稀缺的資本。女性的身體從古至今都是一種個人甚至是社會資源,于是對于它的利用,規(guī)訓,占有和剝奪總隱含著權力關系。在我們這個時代忙碌躁郁的都市生活中,這種權力關系又具有了新的形式和結果。正是對于這種新式性別權力的挖掘,對于當下人際關系狀態(tài)的質問,讓這部頂著喜劇外衣的6集短劇除了無底線的笑料和超流暢的節(jié)奏之外還同時擁有了沉重的基調和社會批評的空間。
女主以獨白方式直接將觀眾帶入劇情,并且頻繁和觀眾直接對話。這種打破第四面墻的方式除了加快了敘事節(jié)奏,確立了女性視角之外,還為全劇增加了一種私密性,甚至是挑釁意味。本劇的觀眾不能做輕松的看客,安然地視淫劇中那近乎泛濫的肉體。女主把身體暴露給你,用自己的挫敗和狼狽引你發(fā)笑,卻又透過鏡頭直直得看著你,讓你尷尬局促。于是,她的迷惘痛苦,她的壓抑絕望你都有份。她用目光鎖定了觀眾,讓觀眾成為她的同黨,一起去做一個在倫敦生活的年輕女人。
劇集的原名Fleabag,特指那些蓬頭垢面,邋遢混亂的人,一字解之曰“糙”。我們的時代不斷地在女性身上制造著矛盾,讓她們成為漂亮的“糙”女郎:一方面浮華的消費社會、周密的都市生活不斷要求女人活得更美麗精致,她們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有萬種技術和產品去修飾。如果說在物質貧乏的過去姑娘們還有借口活得糙一點的話,那么在小學生都開美妝頻道的今天,你簡直不得不拼盡全力的去打造完美的自己;而另一方面,這個世界也設立了一個無法達到的成功標準。在這個標準下人人痛苦著掙扎著,卻又拼命佯裝正常,他們疲憊而絕望地奔走在城市霓虹之中,掩飾自己的空虛脆弱。第二集MV式的片頭中,地鐵里的人們在女主的臆想中演示了他們的猙獰和痛苦,這種詩意的渲染簡直神來之筆。與此同時,社會角色對個人的異化和壓抑在私人空間里得到了夸張甚至病態(tài)的釋放。姐姐Clair說:“我有兩個學位,有老公,還有一件Burberry 大衣”。女主說:“你在洗臉盆里拉過屎”。劇中捧著花對著不同墓碑哭泣的老男人,女主姐姐在靈修課程上的大笑與大哭,銀行職員對充氣娃娃的謾罵等都是情緒爆炸的表征。正是這種公共空間里的光鮮標致和私人空間的狼狽粗糙構成了都市人,尤其是都市女性最基本的精神分裂癥。
女主最大的魅力和笑點正來自于她的糙,她的放浪形骸,狂野不羈,她的一團糟。在別人小心翼翼地去扮演正常人時,她無所忌憚甚至是不知羞恥的釋放著自己的荒唐怪異,不管是在男友身邊對著奧巴馬的視頻自擼還是順手牽羊小偷小摸,她的糙既是對于別人的不滿和嘲弄,更是出于自己的厭棄和懲罰。身體,性愛,甚至是作為藝術品的性器官在劇集中不斷出現(xiàn),卻充滿了戲謔,諷刺和指責。顯然,編劇不是為了性而性。在最終集的性展覽上繼母點明了全劇的主題,她說:“現(xiàn)在,請你們把欲望都留在門外,用你們的思想來理解這作品,我認為你們看到裸露的身體的時候不該只能聯(lián)想到性,我相信你們會想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權力,這才是這場show(show既可以指展覽又可以指劇集)真正的主題——權力!”
全劇中最根本的權力斗爭是什么呢?在訪談中編劇把這部劇的源起歸結于一個女性主義者的憤怒和挫敗感:“年輕的女性在她們有能力決定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之前就被設了限。”的確,這個看臉的世界給了妙齡女郎們許多特權,讓她們以為年輕美貌就是一切,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的欲望之上。她們可以大作特作而不必付出代價。這種特權極易把她們變得貪婪,墮落,自私,冷漠,厭世和低俗(女主對父親坦白時對自己的評價),因為青春性感這一資源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世道里太好用了,有了它你暫時不需要其它美德或特長。
在以前的無數(shù)世代里,女性身體是作為財產被特定男性占有的,它可以拿來交換穩(wěn)定的身份和生活,而獨立自主的現(xiàn)代女性,尤其是在大城市和男人們一起拼殺的女人們來說,自己的身體是完全可以由自己來處置的,于是她們同時擁有了任性的能力和機會。本劇對于這種特權和這種任性的鞭笞是刻骨而殘酷的:女主濫交的代價恰是自己最好朋友的生命。
這些都市中的女人到底是怎么糊涂地看待和利用自己身體的???!女主閨蜜Boo想通過傷害自己的身體換來男友的懺悔;來咖啡館小坐的一對閨蜜的談話透露出其中一個為了保持身材要離開深愛自己而渴望生育后代的伴侶;女主在對銀行職員哭訴時說如果自己的身體變老變得沒人要,那她寧可去死。這便是身體特權的反噬,身體成了這些女性價值的唯一寄托,也就成了鎖鏈和囚牢。反觀女主姐姐Clair,她在事業(yè)和家庭上建立了她的價值,不必依賴身體,這份成功是建立在她強烈的控制狂屬性和頑強的自律基礎上的,但是她的成功卻伴隨著她的性挫敗,她難與他人肢體親近,連丈夫都怕她。全劇中唯一在身體和情感中游刃有余的反而是女主可惡的繼母,可是她得意的前提是她既很優(yōu)秀,又很虛偽。可以說,本劇刻畫的女性角色都不幸福,都破碎而壓抑,而男性角色都又很愚蠢,有些力不從心。大家被孤獨地隔絕在自己的小島上,渴望相互溫暖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對著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吐露心事。
“其實我每時每刻都想哭?!边@是女主的真心話,卻也是無數(shù)生活在大都市里,獨自承受著生活重壓的女性的心聲。女性的身體在我們這個時代的都市中擁有了最大的自由,它因此可以拿來兌換最多的價值,也可能因此不值一文。都市女性們懂得美貌易逝青春短暫,又努力地讓身體發(fā)揮出最大的價值,隨時準備與這個世界交易談判。她們的身體被修整得愈加光鮮,而心境又磨礪得越來越糙。
糙女郎不同于女漢子的性別倒置或干物女的自我放逐,它更是一種在被各種壓力和約束擠壓的都會生活中無傷大雅的離經叛道和維持底線的混亂放縱。心糙身不糙,說到底,是女性在高壓迷亂的都會生活中摸索出來的生存之道。
原文載于微信公眾號玲瓏茄,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如需授權請給后臺留言或發(fā)送郵件至:woxueyingshi@126.com
3 ) 為什么沒有人提醒我
這片子會令人厭世
像紅酒一樣,后勁真他媽足。
在將近第十次被人推薦這個劇,勉強壓制住對它的排斥,我和室友吃著鴨脖喝著酒,把它看完了。正在我感慨“你看還有人要幫她,這劇沒那么絕望啊”的時候字幕起了,自動分p結束了。然后我們不可置信的查看一下已播放的集數(shù),不得不承認,結束了,這一切結束了。
“還行啊,沒他們說的那么夸張?!?br>
我當即對它的評價就是這樣。
然后我和室友繼續(xù)喝著酒,聊著她的前女友,另一個室友出去約會晚歸的現(xiàn)實,以及我沖口而出的,我討厭身邊所有的人,所有的。
于是一發(fā)不可收拾,我再也抑制不住內心脫韁的野獸咆哮著對這個生活的厭惡。我忽然就理解它/她了,仿佛不經大腦說出的傷人的話,不合時宜不遵循社會道德不負責任的舉動。why so serious? Nothing means anything, sister.
我也想肆意的戳破別人粉飾太平的偽裝,看她們被迫面對自以為掩飾的很好的失敗與傷痛。想破壞美好有秩序的一切,原本一切都是丑陋的自私的血淋淋的,你們看不出來么?愚蠢至極,可笑至極!
然而最后,失聲痛哭獨自買醉的是誰。
我討厭馬男和此劇的統(tǒng)一點,那就是之所以活的荒誕活得虛無,其實還是因為他/她咎由自取。
誰說痛苦都是咎由自取,人生來孤獨,死亦孤獨。痛苦是天生賦予,所有不痛苦的瞬間不過是自欺欺人。就算你沒犯下那么大的錯,你依然可以憎惡一切,包括你自己。天經地義不是么。
為什么我們沒有朋友?
因為你總是傷害真心愛你的人?
誰真心愛我?
你們最愛的都是你們自己,只是你們愚蠢到都不知道這個罷了。
可笑。
我的靈魂與我之間如此遙遠,而我的存在卻如此真實。我從未如此清醒過。麻煩誰明天早晨請遞給我一杯酒。如果你問我還好么,我肯定會說,我很好。是的,我很好:)
4 )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混亂的私生活,自私,脫口而出的黃腔,不分場合的讓人尷尬,不停的約炮,女主剛出場的時候我覺得她好像是個神經病,太能作了。
她也處理不好和家人的關系,父親喪偶續(xù)弦,繼母不喜歡她,每次見面都要撕逼,說話沖的她毫無還擊之力。姐姐也是不得不參加父親強制給她們安排的活動才能和她一起說說話,甚至談不上溝通,作為成功人士嫌棄咖啡館快被經營破產清算的妹妹也是情理之中。私生活混亂,不停的約,又和男朋友分分合合,女主總在懷念自己的閨蜜Boo。
每次Boo出場的時候我都覺得好溫馨,Boo是唯一懂她的人,會分享心事,一起喝酒,甚至穿上她的衣服幫自己排解情緒,簡直就是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然而一次和閨蜜男友的約炮,女主徹底失去了唯一的朋友。
于是女主走不出來了,開始渾渾噩噩的過人生,像一只刺猬,她和所有的人保持距離,自欺欺人的說你看我過的還挺好,其實過的一團糟。
直到和姐姐去參加父親幫忙報名的冥想活動,女主第一次打開自己的心,拉近了和姐姐的距離,也和貸款男吐露了幾句真心話。很諷刺的是平時自由懶散慣了的時候什么也不說,冥想這種需要保持沉默的時刻她終于拉開了封在嘴上的拉鏈。
冥想這集讓我覺得蠻震撼的對比,社會總教煩惱的女人們閉嘴(冥想),而教煩惱的男人們發(fā)泄(bitch,sluts旁邊的活動小組沒少喊),讓我覺得這劇挺女權的。
女主其實很希望每個人都過的好,不然不會在父親面前假裝和繼母親熱, 每一句話里藏刀都默默承受,也不會和姐姐推心置腹,勸說她放下身邊的紛擾,去追求自己的目標,去芬蘭,去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而你的老公是個狗屎,繼子只是一塊惡心的絆腳石。
然而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親人的不信任,姐夫的一句污蔑使姐姐對女主的態(tài)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沒錯,女主曾經做錯了事,但她這次沒有。這種不信任的挫敗感差點要了命。還好片尾很溫馨,她又遇見敞開心扉交流過的貸款男,第一集他罵了她婊子,第四集他們在活動中相遇,變成兩個嘗試溝通的陌生人,片尾貸款男又給女主一次拯救自己的機會。這次她說出了所有的心里話,真的太他媽孤獨了,孤獨到整個人生只剩下肉體,所以女主才會一直約,一直離不開男人,像得了性癮,因為只剩下身體的快感支撐她啊,只有高潮的時候才覺得自己活著,她才能意識到自己是個鮮活的人,啊,我還活著。
好在能拯救自己的也只有自己,女主拿到了貸款,好好經營這家和閨蜜一起打造的咖啡館,履行說好的不論怎么樣都不要放棄咖啡館約定,這是一次救贖。人都要學著翻篇。
這是我看過的最壓抑的喜劇,邊哭邊笑,基調好悲傷,因為太真實,沒有比這更孤獨的觀影體驗了。這劇有毒。
5 ) 去他媽的倫敦生活
我一個人在倫敦經營著一家咖啡館。
但我過得并不好。
我有一個很帥的炮友。連我自己都不相信,我居然能和一個這么帥的男人約炮,雖然他爆我的菊,還不停地說我的胸小,不過我不介意。我甚至讓他假扮成我男友去我繼母家,我繼母不斷夸他帥,讓我很自豪,雖然有點惡心。我們最后一次上床,是在去我繼母的展覽之前,第二天他告訴我他第一次有了不安感,他從來沒有對一個女人有這樣的感覺。我以為這是好事,結果他在展覽后甩了我,他說因為我他認清了他對另外一個大胸女人的感情,他想結束這段關系,跟那個女人好好在一起。我還祝福了他,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是只豬。
我還有一個很好的男朋友。他叫Harry,我們分分合合,每次我們分手的時候,他就會把我家一起大掃除一遍,然后收拾自己的東西離開,不過他每次他都會留下一件東西,這樣好有借口回來拿,或者我大晚上假裝喝醉酒去他家門口哭,然后我們就會和好。因為他有分手大掃除的習慣,所以當我覺得自己家需要清潔的時候就計劃一次分手,很管用。我們最后兩次分手,一次是因為我看著奧巴馬的演講自慰;另外一次是他讓我不要自慰了,可是我做不到,所以我們分手了。我以為他會跟以前一樣,留下自己東西,他確實留下了,但后來他讓我扔了,因為他有了新的女朋友,我們不可能了。我并不傷心,可是,也還是有點失落,就像,一直握在手里的沙子,其實早就流走了。我只是有點失落。
我有一個不稱職的爸爸,他自打和我們教母結婚之后就沒再理過我們。他們在法國買了一套別墅,卻告訴我他沒錢,在知道我沒錢交房租的時候?;蛟S為了和繼母相安無事地相處,所以他明明看到我繼母打了我一巴掌,也當做沒看到。無論什么時候,他從來沒有維護過我,都沒有。我問過他,想過我的媽嗎?他反問我,你想過你的朋友嗎,我說我一直在想,他說他也是。所以他或許不稱職,但我想和他和解,如果沒有我繼母的話。
我有一個關系不親密的姐姐。她屬于學歷高工作好穿巴寶莉大衣的那一群人,她是一個嚴肅的人,而我是個女屌絲,我們想的不一樣。有時候我會取笑她,偷她的東西,她會抓狂,但拿我沒辦法,這是我們姐妹間的獨特相處方式。我在繼母家里偷了個雕塑,想讓我姐夫賣掉,我們分成,但姐夫把它給了我姐,我姐知道是我偷的,所以讓我放回去。我放回去之后,我姐又偷拿了回來,因為她和我一樣,看不慣繼母那副咄咄逼人的嘴臉,她想保護我,我們第一次變得比較親近。我告訴她,姐夫親了我。要她離開姐夫,然后去芬蘭工作,這樣對她最好,她本來答應我了,可是并沒有做到,最終還是和姐夫那個傻逼和好了,升職加薪的機會也放棄了。我姐不是不信我,她只是選擇自欺欺人。而我,是不是也在自欺欺人?
我有一個超級無敵好的閨蜜。但因為我睡了她男友,所以她自殺了。她本來是想讓自己被自行車撞到,出點意外受點傷來挽回她男友的心,但結果卻是被自行車撞到之后又被汽車撞倒,所以她意外死了,而且她到最后都還不知道,跟她男朋友上床的那個bitch,是我。而之后的我,陷入對她的無限思念,一個人經營著我們兩人合開的這家“豚鼠”咖啡館,但是生意很不好,經常會有一兩個不消費來蹭網(wǎng)的傻逼。快沒錢交租金了,所以有生意的時候我也想辦法算貴一點,游客和其他地方來的人最好宰,只要告訴他們倫敦物價比較高,他們也沒辦法。我不知道Boo會不會原諒我,但我真的很想她。很想她。
諷刺的是,在我被周圍人背叛的時候,很絕望的時候,對我伸出援手的,居然是一個陌生人,可能出于同情,他同意了我的貸款。我能繼續(xù)經營我的咖啡館了,只不過,我還是一個人。
或許,我只是太想我的好朋友。
“I just want to cry, all the time.”
6 ) 插科打諢,內心惶恐
很多人tag了“黑色幽默”。要我說,這部劇是灰色的。
前四集的插科打諢,讓我一直在一星和五星之間游走:似乎很有逼格,但到底在說什么?感覺女主酷得不行,雖然在旁人看來生活一團糟糕,但似乎她自己并不在乎,照樣游戲人間。
前男友說要分手,let him go, 因為她知道他還會回來的;
姐姐有點神經質,顯然女主也知道這一點,而且能夠輕松地戳到姐姐,讓她抓狂;
后媽是個“笑面虎”,老爸是個“軟包子”,但她不是,隨手拿走個雕塑并且拒不承認還要賣掉;
她還會去墓地慢跑,然后一臉不在乎地告訴姐姐那個在人墓前痛哭的大叔大概是在鍛煉演技(which seems to be true)...
她沒錢沒男人沒事業(yè),但前四集下來,對她似乎還有點羨慕而不是同情。在搞什么?是在戲謔女主周圍的“正常人”么,還是在嘲笑我們這些努力生活但依然沒錢沒男人沒事業(yè)的人?(Sorry, I take it very personally.) 不是的,神劇不會止于戲謔,因為戲謔太輕浮、太隨意、太不走心了。
最后兩集,五十分鐘左右,一輛過山車一樣沖向高點,墜落低處,最后算是平穩(wěn)停下。(當然,這不是贊最后兩集貶前面四集。畢竟,沒有前面四集的許多鋪墊,最后兩集也不能成形。)一起一落,是不同于女主前四集"I don't give a shit"的真心笑臉和撕心裂肺。姐妹擁抱時,及不算男主的男主似乎要表白時,確實是“屌絲女也有春天”的即視感,但我希望是這樣的,單純希望看到雞湯日劇永恒的訊息——一切都會好的。(絕對沒有諷刺日劇的意思,我很多時候都靠雞湯過活。)然而,以英劇的風格,是不會停在“l(fā)ove & peace”,然后讓觀眾暖心地洗洗睡了去的。非得搞個大事兒。大事兒就是一切崩壞。
這個崩壞不是沒有預兆的,甚至是應該出現(xiàn)的結局,但有的時候,我們就和女主一樣,生活中稍微發(fā)生了一些好事兒,就忘記了不穩(wěn)定的地基,就以為大樓將起。怎么說,我不覺得這種心理是錯的,如果沒有希望,永遠都是一副陰郁臉,生活也太慘了;但這種心理往往讓我們在樓塌的時候心碎成渣渣,在女主那里就是眼妝花成黑色瀑布。(女主眼妝花了的那個造型讓我想到Joker, 在想Joker是不是也是因為一件是心碎成了渣渣然后就心理扭曲了==)
然后,以不知道是誰的風格,這部劇也沒有停在“世界末日”這個基調,讓大家痛不欲生、舔著自己寂寞的傷口失眠。還是給了希望,惶恐歸惶恐,loser歸loser, 總還是會找到一種方式活下去的。
i just want to cry all the time
每聲大笑過后都覺得生無可戀。啊,現(xiàn)代生活。
好像我們都是把生活過成這樣,渾渾噩噩,卻又愛憎分明。
一開始會被女主機智詼諧的神吐槽所吸引,會覺得她周圍的這些人和生活的樣子是多么荒謬,而她的應對直截了當,冷眼看待并調侃著這些荒誕,慢慢才發(fā)現(xiàn)這是生活的殘酷扭曲而成的,身處其中的人能察覺但害怕改變,于是繼續(xù)庸碌著,這讓清醒的人感到無比孤單和絕望。這是喜劇嗎?我只覺得特別難過。
一部關于創(chuàng)傷的電視劇,放肆自己的性格會快樂,但謹防悲劇發(fā)生。最近的自己被各類事情攪亂,其實內心像女主一樣萬分渴望被理解,但總會習慣裝出一副堅強面孔遮掩自己的脆弱。挺棒的,開始時對秀下限感到排斥,看到最后一集,理解了這一切。故事狗血,但萬分符合人性。生活即是如此,絕望與希望交織。
共鳴真是個壞東西,你一邊罵著女主角,一邊覺得自己才是那個最討厭的人。
姐姐最終沒有好好把握自己的生活去芬蘭,爸爸最終沒有離開控制狂繼母,好朋友死了,男朋友再也不會回頭,小基佬還在自欺欺人,就連自己都無法認同自己:因為做了永遠無法原諒自己的事…生活真是太糟糕,但是偶然還是會有新朋友,新轉機,就為了這點盼頭,也要在這個物價高漲的城市里撐下去(一個雞湯)
很英國,很倫敦。尷尬與喜感水乳交融,悲傷和孤獨時不時插一刀又瞬間抽走,留下滯后的疼痛。原來以為就是daily life in London,結果是在講trauma,打破第四面墻的手法也有意思。
你熱鬧萬分,你孤身一人。你開懷大笑,你淚流成河。你若無其事,你跌跌撞撞。你平靜無比,你歇斯底里。你假裝光芒萬丈,你內心一片廢墟。
我們從一開始就是她的同伙,認同著她,縱容著她,并同時從她的所作所為里獲得快感,直到最后,我們也拋棄了她遠離了她,只留她不知是否能獨自重新開始。
Miranda mix Max
被嫌棄的倫敦豪放女的一生。
把生活過得這么尷尬的原來不止我一個
我所有的自負都來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氣概都來自我內心的軟弱,所有的振振有詞都因為心中充滿疑惑。我假裝無情,其實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我以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四處漂泊,其實只是掩飾至今沒有找到願意駐足的地方。 ——馬良《坦白書》
酷一時,喪一世,天生爛人。人生真相,并沒有誰能拯救誰。
鉛筆的鼻頭有橡皮是為了涂改失誤嗎?前半程略《弗蘭西斯哈》。只能說這幾年是喪劇的天下吧,探討得深刻的其實不多,有些離生活太遠的為喪而喪只是套路更深更偽善的雞精湯而已。
馬男好歹算個成功人士加負能量正常人,這女的根本就是psycho idiot bitch pathetic,自以為冷眼看透生活本質,其實自己才是需要吃藥的那個,而且基本沒救了。整部劇還算耐看的重點是演員本身的外貌氣質以及迷之自信比較吸引人,而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女的想想就可怕。
以假裝的微笑武裝孤獨失落,以放浪形骸麻醉無法彌補的過失,以互相傷害維系彼此僅有聯(lián)系;和自己作對很容易,和世界作對很難,在這個充滿性格缺陷的人物身上,我們竟都能窺到一絲半毫自己的影子。
我所追求的,是孤獨的自由,封閉的枷鎖,殘缺的承諾,流離的生活,或者只是極其簡單,而真實有力的一句,你愛我。
每個女人都該看一看,學習如何微笑著當繼母,真是個厲害角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