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競體電影難度榜
難易差別的依據(jù)主要參考三個方面:1、專業(yè)技巧展示;2、競技模式;3、電視轉(zhuǎn)播習慣。
最易類:美式橄欖、賽車、以及幾乎所有雪上項目(如本片的高山速降)。原本這些運動都是最激烈最危險的,但恰恰是高危性反而為電影拍攝提供了最大的便利:運動員必須戴頭盔。在嚴實的面具掩護下,一伙銀行劫匪都能招搖過市,就更不要說電影中使用職業(yè)替身了。那簡直是易如反掌。加之,場面宏大或速度奇快等運動特點,又使電視轉(zhuǎn)播普遍采用全景遠景方式,大多時段內(nèi)就算不帶頭盔你也分辨不清參賽者到底是誰,于是更為電影造假提供了雙重保險。雷德福在本片中的表演就極為輕松。只要坡上一身行頭擺幾個造型或終點處摘下頭盔露臉接受采訪。唯一不用替身的運動橋段是在體育場跑圈訓練。
中難類:職業(yè)拳擊。從電視轉(zhuǎn)播習慣的角度看,職業(yè)拳擊似乎應(yīng)比賽車更難被電影化。一方面,鏡頭離的更近,觀眾看的相對真切。另一方面,參賽人數(shù)卻銳減至兩人,焦點被大大集中,且兩人都赤裸上身不帶頭盔……但有趣的是,它反而是好萊塢最多產(chǎn)的體育題材。為什么呢?因為這是一種極為重視競技模式而非技巧展示的運動。拳擊幾乎“沒有”技巧而言。僅靠對著鏡頭做幾套揮拳動作,你幾乎分辨不出一位業(yè)余拳擊愛好者與邁克·泰森有多大差別。真正體現(xiàn)二者之間巨大實力落差的是一種內(nèi)在的,只有交戰(zhàn)中的對手才能切身體驗的東西。比如出拳力度,肌肉抗擊打力等。電影本身無法將這種真實的內(nèi)在體驗外化,它只能“演繹”出外在的行為結(jié)果:誰占上風,誰被擊到。既然是演繹,那就不必麻煩替身了,演員自己就是專家。當然,身材體魄要說的過去才行。同時,攝影機也有恃無恐,非但不用后撤遮假,反而還給了比平常的電視轉(zhuǎn)播更為密集的特寫鏡頭,仿佛在說,“看清楚了,這是德尼羅!他可是真在打!”
最難類:足籃排。大球運動于技巧展示上的超高挑戰(zhàn)性讓電影從業(yè)者(指的主要是出演運動員。當教練的那種不算)始終敬而遠之。雖然大球也屬于激烈對抗的運動,但對抗的前提條件是首先你得表現(xiàn)出精湛的駕馭皮球的能力??陕闊┑氖?,這種能力是一種完全外化的專業(yè)技巧的展示,它很容易讓一個演員的非職業(yè)老底徹底暴露(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影星敢去飾演拳王阿里,卻沒膽嘗試一下球王喬丹的原因)。而一旦你于最重要的技巧環(huán)節(jié)上沒法說服觀眾相信你就是那個天才的運動明星,那么另外兩個環(huán)節(jié),競技模式或電視轉(zhuǎn)播習慣,也就失去了意義。何況后者本來也幫不上什么忙:球類轉(zhuǎn)播的鏡頭雖然不夠特寫,卻足以讓觀眾分辨出那是不是替身。
2 ) 人生的終點?起點?——析《下半生賽跑者》
片子的開頭,從畫外音緊張音樂切入,揭示影片主題——滑雪,暗示它是一項美麗但也很危險、刺激的運動,某個人群,正以此為業(yè),努力拼搏的生活狀態(tài)。
主人公查普里斯是個自負、魯莽、狂妄但極有天賦的滑雪愛好者,他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的訓練,但卻孤注一擲地選擇了它作為自己后半生的依靠,由于性格原因,查普里斯在隊中并非是個討人喜歡的家伙,沒有團隊精神,爭強好勝、好色、貪圖名利,甚至有些小心眼,通過導(dǎo)演的鏡頭語言,觀眾對此一覽無遺。
然而,所有的一切并沒有抹殺查普里斯的滑雪天賦,并最終在教練、隊友,及自己的努力下奪得了奧運會的冠軍。
一路走在,查普里斯經(jīng)歷了很多,也改變了很多,惟一沒有改變的就是他必勝的信念與不倒的目標,最終這使他超過了澳大利亞的強手梅爾。觀眾似乎還記得他的那句話“現(xiàn)在領(lǐng)先的是誰?”“梅爾”。通過鏡頭的特寫,從查里普斯的眼神中,我們似乎透視到比賽的結(jié)果。
在拍攝手法上,導(dǎo)演對滑雪場景的拍攝給了很多的遠景鏡頭,同時用了很多的固定長鏡頭加以敘事,多景別轉(zhuǎn)換,造成戲耍蒙太奇的特技效果,烘托滑雪比賽時的緊張氣氛,吊足觀眾的胃口,并運用跟拍的手段,擴大參賽者的心跳和呼吸聲,加之背景音樂,給人以緊迫感、參與感覺,并隱喻出比賽的殘酷與無情。
影片通過敘述一個滑雪運動員成名經(jīng)歷,采用倒敘手法,側(cè)面揭示了體育運動員悲慘的命運,不由聯(lián)想到好萊塢大片《百萬寶貝》的結(jié)局,誠然,當他獲得成功時,不僅僅是證明自己的實力與價值,獲得眾人的掌聲、歡呼,名利、女人,所有的一切,而且,下半生光環(huán)也將永遠閃爍,環(huán)繞,然而失敗,對他們意味著貧窮、落魄,一無所有,甚至是生命,運動員本身在功成名就之后是否變成現(xiàn)實社會媒介宣傳的工具,如同成為名人的代價將是失去自由一樣,孰重孰輕,就看人的衡量標準。
坦言之,我不大喜歡這部影片,除了在滑雪比賽的橋段中,某些特技效果讓我有些緊張與激動、興奮外,觀后,并沒有給我?guī)砀嗟纳钊胨伎迹儸F(xiàn)得仍然過于膚淺,不夠刻骨銘心。也許是我的哲學思想基礎(chǔ)還不夠牢靠,沒有辦法更深刻地去體悟?qū)а菖臄z整部影片所要真正表達的意圖,亦或這就是所謂的文藝片的“另類”。
總之,整個影片讓我感覺到很壓抑,不開心,甚至不甘心。讓我無法心平氣和地去欣賞那白雪皚皚的山景。
到底要表現(xiàn)什么呢,只是為了彰顯那種所謂的美國主義的個性化嗎,愛情的浪漫也表現(xiàn)的不倫不類。親情的關(guān)系也是淡然無味,細節(jié)太少。
3 ) 我看過的第一部滑雪題材影片
從影片中運動員使用的滑雪器材,能見到當今仍然盛行的優(yōu)唯斯和海德,可見歐美國家對一個品牌的培養(yǎng)真是持之以恒。男女主人公都是一級美女帥哥,背景又是奧地利絕美的山地風光,何況還有驚險刺激的奧運會高山速降比賽場面,雖然故事情節(jié)簡單,老套,把一部體育片拍成了愛情片,也算值得一看。由于滑雪項目的難度比較大,所以也很難讓電影明星們掌握這個技能,所以以滑雪為題材的影片鳳毛麟角,這是我看過的第一部。
CC有時候選片還是很奇特的。
半紀錄+勒魯什風格的體育電影,整體很平淡,滑雪場面的特技鏡頭拍得酣暢淋漓。OST加分。
一部關(guān)于滑雪運動的故事片。有點另類,因為這類影片一般勵志,該片卻主要展現(xiàn)運動員的生活狀態(tài)和他們在團隊中的角色。
只能說和預(yù)期的非常不一樣,鏡頭是意料外的流暢好看,體育精神通過意料外的電影的獨立精神體現(xiàn)了出來。Redford是意料中的帥啊帥啊帥啊
音樂很美風景很美。
這片的價值就是主觀視角的滑雪鏡頭
最後的段落加一星。
最后的靜音與相互的凝視,太棒了,讓人更加討厭體育比賽
被忽視的優(yōu)秀美國獨立電影
一個傻比的成長
3.5星,這是一部從來沒有大范圍上映過的影片,時隔了那么多年后影片中的不少攝影技巧仍然讓人覺得興奮,尤其是運動員在速降時的主觀鏡頭,在那個年代可沒有裝在頭盔上的攝影機,更沒有電腦數(shù)碼合成技術(shù)。PS所謂競技體育中的公平競爭,其實是以不斷的犧牲為代價的PPS滑雪運動是詩歌與危險的結(jié)合
rr坐在車里突按喇叭的那一瞬讓我更加相信他是個有天分的演員
海報真好看
什么鬼譯名,明明是滑雪居然能翻譯成賽跑者,明明是下坡選手 挺細膩的,是被低估的那一組 因為關(guān)于redford角色的性格有很多暗示鏡頭,未完成的戀愛 無緣無故的奧運勝利 但很真實 就像生活 除了勝利 /我太喜歡robert redford了簡直是美國審美下最標準的帥哥 天生的滿不在乎和自大 但redford本人又很aware 聽他的采訪 更喜歡他了
有點寡淡,但是快速剪輯和主觀鏡頭在那個年代應(yīng)該算挺酷的吧。另外年輕的Redford簡直帥到?jīng)]有朋友
誰都有高光時刻,也都有落寂之時
滑雪鏡頭不錯。
滑雪鏡頭很美很棒,但是電影太平淡了,沒什么觸到感官的點~
什么鬼 沒有主觀鏡頭剩下的都是什么鬼
除了滑雪鏡頭,影片的其余部分完全可以忽視,無力襯托主人公查普利特的內(nèi)心世界,興許他是一個自負有些花腸子的人,但身處滑道的他可以擯棄一切專注技術(shù)與速度,導(dǎo)演采用了一些主觀視角,更多是遠景,輔以現(xiàn)場觀眾的喧嚷,讓滑雪過程切身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