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八股式美國犯罪題材電影
《驚唇劫》,或者叫做《桃色追捕令》,犯罪題材電影,Morgan Freeman主演。美國的一個州,不斷有年輕女孩失蹤,其中有一個黑人女孩是黑人男主角的侄女。男主角是美國警方的犯罪心理學家,他于是自行前往調查。犯罪題材,一般都講究嚴謹,但本片其實不是特別嚴謹,包括兩個罪犯相互合作相互競爭的關系,綁了那么多女孩居然沒有被查到任何蛛絲馬跡,令人不可思議。男主一行幾人,多次接近罪犯,但不呼叫救援就自己上,多次讓罪犯逃脫,也是看得氣人。最后,所謂萬事大吉之后,才發(fā)現(xiàn)真正的罪犯原來就在女主的身邊的橋段,也是傳統(tǒng)好萊塢動作或者犯罪題材的傳統(tǒng)橋段了。現(xiàn)在看起來有些過時了。
2 ) 混亂追緝令
這部電影很令人失望。
失望在哪里呢?
第一是劇情,看了預告片之后,覺得這會是一個精彩的案情片,但實際上這片子一不緊張二不懸疑,偶甚至第一眼就把兇手給猜出來了。然后主線之外準備了多條線索,但是都混亂不堪有頭無尾,甚至連主線本身都出現(xiàn)了偏差,這些會在下面角色分析的時候具體講到。
第二是角色。
摩根弗里曼演了個談判專家(心理學家),本來以他的演技和形象都是符合的,但是劇本不給力。除了開頭說服那個要自殺的女人,他的所作所為和談判專家沒有一毛錢的關系:四處詢問嫌疑人,他客串的是偵探;找出女主角被注射的麻醉劑,客串的是醫(yī)生;通過購買記錄和電子地圖尋找嫌犯,客串的是情報員;帶隊抓捕,客串的是警長;通過對比筆跡確定犯人,客串的是鑒定專家。好一個警局多面手,但心理專家的職業(yè)是完全廢了,所以本片也由心理懸疑片降格成了大雜燴偵破片。在這個角色身上,還表現(xiàn)出了本劇線索混亂的毛病之一:找尋侄女本來是他參與這個案子的動因,但最后幾乎被淡化的看不到了。
女主角忘了是誰,挺漂亮,當花瓶是合格的。演技很不錯——杯具的劇本的本意,似乎是希望女主角智勇雙全又不脫離常人范疇,這樣很混亂很沒特色的設定,女主完美地呈現(xiàn)了——于是就看到女主明明練拳擊練跆拳道但是不堪一擊到不可想象的地步,為了克服自己的恐懼和救人強行參與男主的行動卻不服指揮還認錯犯人,明明是個“冷靜”的醫(yī)生(我猜女主亮相那一幕本來是想表達這一點),性子似乎也比較要強,但在受了不完全影響行動的傷之后就不知所措只會倒地呻吟。在女主角身上還出現(xiàn)本劇的線索混亂之二:女主開頭說過要找一個有父親專注看母親一樣眼神看她的男人,大約是想為男女主愛情戲鋪墊,俗了點倒也不是不能接受,可是后來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條線神奇地消失了!
反派太失敗,首先太外露了,反正偶是第一眼就看出他可疑(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偶最近看警察內鬼的片子看多了,看著主角以外的警察都奇怪)。其次變態(tài)的很不獨特,令人幾乎沒有印象。這里出現(xiàn)本劇最大的混亂,也就是主線的偏差:這反派明明是個心理變態(tài),身為心理學家的男主居然完全不是從心理學角度來追尋犯人;在最后交鋒時,反派只把自己這種畸形的心態(tài)與行為歸結于對美女的征服欲和占有欲,你還可以更平淡無奇不出意料一點嗎?
墻烈勸告大家不要看這部片子來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
最后談一談本片譯名,英文名本是Kiss The Girl 還是Kiss The Girls,翻譯成紅唇劫,情色有了,驚險也有了,算是比較成功的翻譯。糟糕的地方在于讓偶產生了一種這片反派是對女性紅唇有特殊執(zhí)著的心理變態(tài),覺得還有點看頭,結果是紅唇?jīng)]有,心理也沒有,無語。桃色追緝令,我趕腳像是抓小三……………………
3 ) 長鏡頭給出的諸多錯覺
Ashley Judd的出場很驚艷,才發(fā)現(xiàn)這是個很有魅力的演員,側面看像Charlize Theron,正面看像Natalie Portman,或許這么形容有點不公平,分了主次的感覺,但是另外兩位的名頭比她大確實是不爭的事實。之前如果不看簡介看片子,其中的幾處劇情轉折大概會引起我們的叫好,長鏡頭推向劇中某人時候,很容易就覺得兇手就是他了,其實不是。舉個例子就好比最后freeman走出警局,探長的副手開著車緩緩駛來,他就是兇手嗎?大家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去尋找答案吧,還有很多,類似《沉默的羔羊》的劇情,帶點驚悚和懸疑
4 ) 合格的驚悚懸疑片
女性們被兇手潛伏進家里,迷暈劫走的鏡頭,走的是經(jīng)典恐怖風,黑暗里影影綽綽的光影,增加驚悚感,樹林里搖晃著奔跑的鏡頭,增加緊張感。兩個變態(tài),分別在兩地犯案又合作又競爭,同一時間,綁架多名女性關在地下室,滿足他們的掌控欲和眾星捧月的欲望。專門挑美麗的某方面很出色的女性,侄女就會有拉小提琴。敢反抗就處刑,一個變態(tài)是砍掉雙腳,另一個變態(tài)是把尸體擺造型綁在樹上。女主是個意志堅定的實習醫(yī)生,練拳擊的猛人,假裝虛弱,趁對方準備鎮(zhèn)定劑時撞倒逃出地窖,跳下懸崖,跌入水中被釣魚客所救,警察們以此為突破口,從sistol鎮(zhèn)定劑查到加州的一個醫(yī)生,醫(yī)生逃跑來到本地變態(tài)(警察)的大本營里,最后成功解救了所有女性,雖然肯定會留下心理創(chuàng)傷。不好的點在于每次都兩三個人就去查案,從來不叫支援,當然這是通病,大部隊來了協(xié)同作戰(zhàn),還有主角的獨角戲嗎。
5 ) 驚唇劫
1997年《驚唇劫》(又譯《桃色追捕令》)上映時,占據(jù)了前兩周的票房。
其實,十六年后再看,仍有其可贊的地方,不乏亮點。當然瑕疵也顯而易見。作為一部純粹的商業(yè)片這也無可非議。導演加里·弗萊德本就是為摩根·弗里曼量身打造的電影?!镀咦谧铩泛汀洞碳?995》讓這位實力派演員好評如潮,贏得好口碑同時,他并未懈怠,乘勝而上,于《驚唇劫》有了更豐滿的質感形象。與他作配手戲的女演員艾什莉·賈德可謂光彩照人。
總體看,影片不甘落入俗套卻無法突破,這也是同類好萊塢驚悚片的通病,只是警官加心理學家的這一角色,著實讓弗里曼有了突破的前題,庸常的電影也就有了更多探討的可能,如同理察·基爾出演的《致命戀人》,總是讓人看得下去的,單就這一點就足以令人開懷了。
2013、6、24
6 ) 我不能解釋變態(tài)為什么會那樣做,因為他是變態(tài)我不是
我得說,Morgan Freeman作為演技派實在適合做個舉足輕重的男二號,就好像這部戲,Ashley Judd這么嬌艷欲滴,大家都會想要有個不分上下的男一號來跟她搭一下戲啦。這是我個人的一點小小牢騷。
總的來說,在97年能拍出這樣一個故事還是很可愛的,但現(xiàn)在看起來,還是覺得說服力差了點。看驚悚看犯罪看懸念,不就是看邏輯看最后的結局嘛,邏輯如果不給力,結局通常也就訕訕啲了。
1. 女主從密室逃出來后,F(xiàn)BI沒道理搜不到密室所在,既然她是跳進河谷里,順著水流,總能找到蛛絲馬跡。是FBI啊FBI,這個能難倒他們嗎?這個問題讓我瞬間對這部戲大失所望,盡管它前面鋪陳得還不錯。
2. 變態(tài)罪犯真正的身份讓人很莫名,這個謎底實在有點過猶不及,雖然讓人覺得意外,但卻沒情沒理,這樣的一個要賣相有賣相要身份有身份的年輕帥小伙兒,前途無量,怎么就變態(tài)成這樣了呢?而前面的鋪排都讓人覺得這個罪犯是由于自身丑陋或者殘疾什么的,遭到歧視,然后才發(fā)瘋向漂亮女人報復的。當然你也可以說變態(tài)就是變態(tài),變態(tài)是不需要理由的,fine,那我也只好點點頭。
3. 那個密室啊,然后綁來的那一群女人啊,然后變態(tài)罪犯在那里面做的事過的生活啊,都讓我想起薩德的那本什么書里(好像是朱斯蒂娜)的情節(jié):誘騙女人進自己的城堡,然后像奴隸一樣對待,有些死了瘋了,就補充新鮮的……而這部片子里就差書里的SM了。
結局很窩囊,反正變態(tài)所做的事是無法用常理解釋的,那我也就不啰嗦了。
電影臺總是放老掉牙的
故事還不錯,但破案的方式很怪異,對付心理變態(tài)的為什么不用心理學的方式去對付?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段如何翻人家的垃圾了解生活習性的,我真的懷疑是不是有人會有這個癖好通過別人丟的垃圾來推測主人的生活?
某個時段請不要那么英雄主義。。。還有醬油男忽然變成大主角一時沒接受的了,前面鋪墊少了些,只有一個死變態(tài)和另一個死變態(tài)對話的時候才稍稍暴露了下身份~暴露的還如此明顯,你妹你那么說傻子都知道另一個死變態(tài)是警察咯
The movie was just so so,不過Morgan Freeman總是讓人心生好感~
弗里曼出演的角色號稱博士表現(xiàn)得卻是魯莽沖動有勇無謀。影片諸如人物性格前后矛盾、反派年齡不符、藏身處查找不易等等bug滿天飛,就最后隔奶開槍有點小意思。
2010年8月,家中。多么合格的一部好萊塢懸疑片。沉著老練的偵探搭配倒霉但堅強的美女受害者??偸窃谝詾橐呀?jīng)把兇手繩之于法開香檳慶祝的時候,又恍然大悟原來壞蛋是他...想想好像古時的八股文。90年代的片子。時光流逝,仍然發(fā)光的才是真金子。比如out of Afica
偶然下到720p的高清,一看竟然是沒看過的Morgan Freeman的電影,那個年代的好片大片太多了,這部電影很容易被忽視,看底下的評價也不高,但我感覺此片懸念做的不錯,至少從頭到尾不沉悶,就是與他的《蛛絲馬跡》太像了。
break her down~這就是人最基本的獸欲~ 征服欲~ 控制欲~just soso...
7.0/10 分。2018.07.29,重看,藍光。整體還行,但某些細節(jié)差了點。艾什莉·賈德是個很有特色的美女。。。
有一類驚悚犯罪片,影片本身有不少邏輯不通和劇情漏洞,但仍能靠節(jié)奏感和緊張的氛圍來抓住觀眾的心,全程無尿點,一口氣到最后。
初中看過的電影。太扣人心弦了。
司法心理學家,某些場景,竟然跟《殺人的回憶》很相似??
當初電視上放也沒好好看,這下看全了,覺得本片還過得去,其實也沒覺得多懸疑,反正從頭到尾就是那么幾個人,用排除法來回猜唄,劇情故事上不過不失,但弄兩個殺手,兩條追查線,實在是節(jié)外生枝有些多余,佛里曼那時候就如此儒雅,真是黑人演員里毫無隔閡卻又獨樹一幟的!
這十幾年morganfreeman老好多,只能如此感嘆
對著牛奶來一槍把變態(tài)干掉了真是太過癮了!??!
2010 7.30 cctv6...看完片子,我覺得女生應該去學跆拳道,或多或少會有用的。
=_=就只有結局前面那段霸氣
「An environment fit for blending. For you, a security nightmare. For him... paradise.」「No matter how far out there you go, no matter how you dress up, when you come back, you're still just like me.」
似乎一般般。畢竟有點兒久遠,很多驚悚元素早已司空見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