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殺手萊昂》中暴力場面處理的討論
關(guān)鍵詞:暴力電影 鏡頭語言 敘事學(xué) 精神暴力
■ 引言
當(dāng)暴力元素幾乎成為各商業(yè)大片的必不可少的元素時,它便不斷地被賦予這不同的精神意義,并以紛雜的方式表達出來。 《世界暴力電影》中收錄了各類經(jīng)典暴力電影,也少不了《殺手萊昂》的名字。而本片暴力鏡頭的表達既不完全血腥,也不盡是隱諱,而是根據(jù)不同情節(jié)需要,進行了不同的風(fēng)格化處理。
本片中主要的暴力可以分為四個部分,萊昂職業(yè)的完成任務(wù),瑪?shù)贍柕乱患冶粴埡?,殺手教瑪?shù)贍柕職⑷?,殺手與警察團體決斗。至于在中國城殺死的幾個黑道人士,以及殺手營救瑪?shù)贍柕碌牟糠钟捎诓⒉恢苯油苿忧楣?jié)或暴力場面表現(xiàn)不多,不放在本文討論之列。
根據(jù)現(xiàn)代暴力學(xué)術(shù)研究的前沿分析, 暴力鏡頭的表達方式可以分為四類:紀實客觀化,寫意唯美化,游戲娛樂化,變態(tài)惡心化。本片以第二種與第三種為主,并在表達上刻有呂克貝松深深的影子。
引文:
華典藝術(shù)編輯室:《世界暴力電影》,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目錄頁
汪獻平:《暴力電影:表達與意義》,北京,中國傳媒大學(xué)出版社,2008,P78-P93
一、 暴力寫意化與敘事延時
◎在第一部分中殺手萊昂只隱約出現(xiàn)過一次,與觀眾仍有一定距離感,并且為了增加懸念,在殺手萊昂完成任務(wù)的部分中,鏡頭語言仍對準了那些被殺的目標,多用近景甚至特寫來表達他們的驚恐與死亡。但是導(dǎo)演有意將死亡寫意化,只展現(xiàn)死亡的迅速與其結(jié)果,不表現(xiàn)血腥的過程。如在4:30時黑幫的唐托被殺手利索的干掉時,只有一個特寫晃動出血腥的手,緊接著中景展現(xiàn)大家驚恐的表情,然后一個升鏡頭拍攝背影展現(xiàn)了他的死。之后各個小羅羅的死也處理得十分節(jié)制(但電梯里那一個背影就以足夠使我想到生化危機),我們列表加以說明——
人物 死亡時間 死亡時景別 拍攝方向 *鏡頭時長 積蓄情緒畫面 直接出現(xiàn)帶血鏡頭
1 4:27 特寫;中景升鏡 手;背面 0.3s ;3s 電梯等待 是
2 4:57 全景 無法判斷 0.3s 無垠的樓梯透視 否
3 5:44 近景;特寫 頭;腳 0.3s ;1s 監(jiān)視器等待 否
4(群) 6:16 全景 正面 >5s 巡查 否
5 未死 未死 未死 未死 慌張?zhí)优茈娫?;刀架脖?否
*注:鏡頭時長僅估算而得,并不確切
我們從最后一行就可以看出,在此段并沒有病態(tài)的暴力描寫,所有的屠戮鏡頭都被巧妙的弱化到人可以接受的范圍內(nèi),在其中常用的手法有
1.縮小景別
2.背向拍攝
3.大景別特寫局部拍攝,回避臉部或者血
4.提前透露死亡訊息(如3中天花板被拉開的鏡頭)
5.交待死亡訊息,但不直接拍攝(如5中千瘡百孔的鐵窗)
6.縮短暴力鏡頭時長
但弱化暴力并不意味著緊張氣氛的削弱——相反本片在制造緊張氣氛吸引觀眾方面十分出色,這與呂克?貝松式的鏡頭風(fēng)格不無關(guān)系——不通過直接的鏡頭刺激進行, 而是利用長鏡頭或者敘事上的延時制造懸念來制造緊張氣氛手法,例如電梯的等待后唐托尸體的出現(xiàn),之后黑道保鏢在樓梯上謹慎的俯視,小女孩練習(xí)射擊運動員等等,而且似乎被攝對象越是謹慎動作越緩慢,越是意味著它死期的來臨。這種緩急對比的手法運用尤其豐富,應(yīng)歸結(jié)于主人公的非正義性,即從道義上影片中無論主角配角正面反面看幾乎都可能在下一秒遇上危險境地甚至死亡。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懸念是一種順序的懸念。在日本影片中,我們更可以看到許多緩急對比或東京對比, 有如北野武,這個制造懸念功力也很深厚的暴力電影大師,他所經(jīng)常運用的便是 信息差式的回溯式懸念,如在影片《那年夏天寧靜的?!分?,男主人公北大海吞噬的情景并沒有完全展現(xiàn),而是運用格式塔敘事原理省略不講,讓女主人公仍平靜的走向大海赴約,結(jié)果只有男朋友沖浪板的隨波浪平靜的運動,影片積運了一個多小時的溫情終于在此刻渾然爆發(fā),并且是隨著一組綿長鏡頭。這種拖延和呂克貝松有一曲同功之妙,不過顯然,東方人的耐心要更綿亙雋永些,鏡頭也更長。
另外,音響的使用在制造氣氛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這其中既包括客觀音響,如3號人物死亡時繩子勒斷脖子的聲音;也包括主觀音響,如1號死亡時飄起的詭異的電子音。匈牙利影視聲音理論家 巴拉茲?貝拉認為,人對聲音的具象判斷要比對畫面的判斷困難的多,這也是為何削弱畫面恐怖,保留甚至強化聲音恐怖能夠得到最人性的緊張氣氛收效。
◎最后的決斗片段最富盛名,尤其是殺手萊昂在邁向光明時突然倒下的主觀視角,以及被拉長變形的槍聲,已被奉為電影史上的經(jīng)典。暴力的浪漫化的處理,使得殺手的死變得有如壯士一般英武,又如安眠一般肅靜,在強烈的聲畫對立的舒緩而神圣的音樂中,我們都深信,萊昂即使作為一個殺手,也能走向天堂。
二、 暴力的寫實化
◎ 在第二部分瑪?shù)贍柕氯冶煌缆疽粓鲋校瑢?dǎo)演似乎更多的展示了血腥。在鏡頭處理上也更多采用了寫實的手法,同樣我們以表格形式加以分析——
人物 死亡時間 死亡時景別 拍攝方向 *鏡頭時長 重復(fù)出現(xiàn) 直接出現(xiàn)帶血鏡頭
后母 23:37 全景 全俯拍 0.5s 是(近景) 是(濺上鏡頭)
姐姐 23:54 全景 背向 0.5s 是(近景) 是
父親 5:44 中景 背向 0.5s 否 是
弟弟 未知 沒有展現(xiàn) 沒有展現(xiàn) 沒有展現(xiàn) 沒有展現(xiàn) 沒有展現(xiàn)
*注:鏡頭時長同樣估算而得,并不確切
第二部分的血腥展示有幾個作用:突出變態(tài)警察的慘無人道與人格扭曲;為小女孩求援殺手萊昂以及萊昂打開門接受她做充分合理的解釋;為小女孩的復(fù)仇增添合理性——言而總之,是為情節(jié)的合理展開作鋪墊的。
雖然寫實,導(dǎo)演還是將其視覺沖擊控制在觀眾能夠承受的范疇,且基本采用第一部分的方式,不過由于血腥鏡頭直接的出現(xiàn),更多的使用了小景別以削弱效果。 “畫面景別的這種距離性,使審美有一種遠離效果與接近效果,從而產(chǎn)生一種非參與性與參與性,一種旁觀效果與滲透效果……全景系列的畫面景別對人的心理滲透較小……”可見這種削弱效果是很明顯的,保證了觀影的心理健康。側(cè)面交代弟弟之死則更是人性化的體現(xiàn)。
同樣音樂在屠戮中作用絕大,本段采用了聲畫對位的手法,運用頗有阿拉伯風(fēng)格的序曲進行襯托,壯烈而悲憫。
引文:
張會軍:《電影攝影畫面創(chuàng)作》,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7,P36-P37
豆瓣網(wǎng):殺手萊昂影評 作者和菜頭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10612/三、 暴力娛樂化與精神暴力
這里充斥暴力,我們卻只讀出溫情——多數(shù)觀眾觀后感如此。但眾人不曾注意的是,本片中在殺手萊昂教授瑪?shù)贍柕職⑷思记墒晴R頭的展示方式,與好萊塢式純暴力感官刺激或日本與沉靜美互相對比的暴力美不同,而是更具一層戲謔與黑色幽默成分,頗有一種娛樂化意味,很少有觀眾不因中“彈”人慌張的神情而會心一笑。尤其在第二次射殺中,觀者都認為小女孩應(yīng)該換用真槍實彈了,可出乎意料的是,沾滿吸毒者衣服的仍是紅得發(fā)假的仿真血。 “‘手’在中文里,有某項操作員的意思。殺手于是對于終結(jié)生命有了一種操作的精確,殺人變成了一項同時具有暴力美學(xué)和黑色幽默特色的工作?!笨磥砣绱岁U釋,也是本片的必然——但筆者認為,當(dāng)暴力被主人公玩弄,尤其是被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玩弄時,甚至產(chǎn)生了一種“精神”暴力,即在內(nèi)心價值觀上的暴力,幾乎讓觀者爆發(fā)出窒息而啞然的尖叫,壓抑至極。
影片中如此段落有三層,分別是瑪?shù)贍柕戮褤暨\動員,“黑白雙煞”勇闖人家漸入佳境,瑪?shù)贍柕屡e槍入室試練。其中第二個段落在導(dǎo)演剪輯版中被刪節(jié),只有加長版中予以了保留。個人認為,幸好導(dǎo)演將其刪剪了,否則那將是影片中相當(dāng)大的敗筆。
當(dāng)小女孩舉起槍準備射殺無辜民眾并時不時問著“我能用真的子彈嗎”,我們就意識到一個純潔靈魂的墮落;當(dāng)瑪?shù)贍柕抡f出“先生外邊很黑,我很害怕……”以騙取同情使其開門時,我們則看到一種無與倫比的丑惡,猙獰著吐露出典型而腐惡以怨報怨的價值觀。那些接二連三被殺的人,難道真的一無是處無可辯駁的應(yīng)當(dāng)遭到神的審判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僅從一點就可以看出——他們給瑪?shù)贍柕麻_門了,他們在看到一個女孩的無助時打開了門,無論他們多么罪惡,心靈深處仍深藏一份對世人的同情,這是一個真正泯滅人性的殺人狂絕對做不到的。正是在此處我們經(jīng)歷了一場最大的精神暴力,內(nèi)心價值上我們需要傾向于殺手和小女孩,但他們并不代表正義。當(dāng)殺手很隨意的用兩槍殺死吸毒者時,他們也正一步步淪為罪人。復(fù)仇有多么充分的理由,裹上多么華麗的包裹還是復(fù)仇,與哈姆雷特的悲劇無異,可憎而心慟,只能將主人公逼上死亡的絕境。觀眾像是一下子沒有了任何支持中心,因為一切都是荒誕而瘋狂的,筆者必須完全將自己先前對主人公投入的感情完全抽離才能擺脫精神暴力的折磨,但這并不容易。影片被評為R級,大概不完全是充斥暴力的原因,更有價值觀上的扭曲與強說。 “大眾傳播對人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它對個人社會化的影響上……個人社會化過程是內(nèi)化社會規(guī)范、繼承社會文化、形成和完善自我意識的過程……在生命的前20年中,社會化尤為重要?!币蚨P者認為,本片部分段落的價值扭曲不能完全通過分級解決,精神暴力的影響并不能通過十七歲一個年齡界限完全分開。因此應(yīng)該說,這是本作的遺憾之處。
“暴力與喜劇糅合起來,暴力只是成了從屬于喜劇,為喜劇敘事而存在的一種種元素,它讓觀眾哈哈大笑的同時,也喪失了對暴力行為及其以后果的基本認知。”大概導(dǎo)演也迅速認識到暴力喜劇于此處的不合時宜,最終將其部分刪節(jié)了吧。
當(dāng)然導(dǎo)演還是相當(dāng)仁慈且及時處理了這種扭曲的。首先,小女孩雖然經(jīng)常要求使用真子彈子,但始終沒有使用真槍實彈射殺過一個人,所有的罪惡似乎都負擔(dān)在殺手萊昂身上,他替她死,也替她擔(dān)負著罪名。對于一個一身負罪的人來說多一項少一項已經(jīng)沒有任何影響了。其次,小女孩最終被善良的校長收留,并種下象征殺手萊昂的綠色植物,足以讓人相信她將撫平傷痛,忘卻欺騙,回歸那份本屬于她的純真。
■ 小結(jié)
呂克?貝松終究還是親重人情的導(dǎo)演,從本作到《第五元素》再到《圣女貞德》,這位人本主義的導(dǎo)演在暴力題材中示眾展示著節(jié)制的暴力視覺沖擊,并在精神緊張氣氛的營造上超越了很多同類電影。影片結(jié)尾暴力的浪漫化處理更是將千古傳頌。
本片在暴力所承載的道德價值觀上,導(dǎo)演拿捏基本到位,個別無意產(chǎn)生的精神暴力也是情節(jié)所迫。成功的代名詞幾乎就是爭議,提供高質(zhì)量正反兩面的借鑒也是一部精華影片價值所在。
總之《殺手萊昂》無愧于主流影片的上乘之作,其中的暴力場面處理也將為后世電影學(xué)界長期研究,稱頌。
[參考書目]
李顯杰:《電影敘事學(xué):理論和實例》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
毛過:《北野武完全手冊》朝華出版社,2004
華萊士?馬丁[美]:《當(dāng)代敘事學(xué)》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
李南:《影視聲音藝術(shù)》,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巴拉茲?貝拉[匈]:《電影美學(xué)》,何力譯,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
愛上了讓雷諾。愛上了這個意大利殺手的溫情。愛上了他臉部輪廓,和剛毅的線條?!叭松T多辛苦,是不是只有童年如此?!爆?shù)贍栠_問。里昂說,“一直如此?!边@樣的話,擊中了內(nèi)心深處。
蘿莉有顆御姐心,正太有個大叔身——邪惡又天真、殘酷又溫柔,多完美~
一半的魅力來自反派:Gary Oldman.
大叔蘿莉的愛情??,電影很好看也很經(jīng)典,但我還是有點接受不了這種年齡差,這個里面還是詮釋的很好,可惜大叔最后死了??
Here in my stomach. It's all warm. I always had a knot there, and now.. it's gone.
一個殺手被一個蘿莉害死的故事
喜歡這個喝牛奶的男人
傳奇,童話,傳奇,童話,傳奇,童話……
我沒啥感覺的公認好片。
Leon的門打開,一束好象來自天堂的光照在Mathilda臉上。給他快樂,從不發(fā)問。細節(jié)和大方向都很出色,一部控制得幾乎完美的電影。
看到淚飆,世上最溫情的殺手。幸運的姑娘在12歲就遇到了真正的男人。
她對Leon說,自從遇見你后,我的胃,再也不痛了……
Léon: You're not going to lose me. You've given me a taste for life. I wanna be happy. Sleep in a bed, have roots. And you'll never be alone again, Mathilda. Please, go now, baby, go. Calm down, go now, go.
或許是很多姑娘大叔控的根源。
殺手又怎樣?警察又如何?冷酷或者溫柔,不是靠職業(yè)來評斷。那個警察冷血的想讓人捅死他~!而這個殺手,讓人心疼的只想輕輕的溫柔的抱抱他。
我開始想要過得快樂,睡在床上,有牽掛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is it just when you're a kid-Always like this.
這個男人他是從兒時的動畫片里走出來的,是邪惡和童真的混合體,這令我著迷。
里昂只有一顆盆栽,不善言辭,愛喝牛奶。他不像,卻真正是一個殺手?,?shù)龠_的到來,是包袱,也給里昂帶來了生機。不過這種設(shè)定,注定是悲劇收場。里昂死后,瑪?shù)龠_將他盆栽的種子落地生根,里昂終于不再每日拿著手槍在椅子上不安地入睡,他落地了。娜塔莉波特曼太靈了,瑪?shù)龠_是如此特別。
我到哪里找,像你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