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聚焦電氣工程師、發(fā)明家尼古拉·特斯拉的事業(yè)及個人生活。
這是一個人吃人的世界,好像所有的代價就是有能力的壓榨沒有資源的。
如果說商業(yè)流通賺的錢并不是為了解放生產力,相反是為了對原本可以免費使用的資源打包標價,然后招錄更多的勞力用一種虛擬的經濟體(貨幣)來獲取別人的時間,那么人活著的本質不過是在多個維度上延展自己的生命,讓一秒變成一分鐘變成一小時變成一天變成一周變成一月變成一年變成一個世紀變成一個紀元。
機器定理:機器的終極目的是取代人,替人勞作、像人一樣生活、與人分擔這世界上的所有責任、為人決斷,其實機器的最終形態(tài)是人,那么人只是一部難以被操控的機器。
淺顯的道理: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而活,也許會更容易達成理想,但也怪不好受的,因為總是要吃虧。
特斯拉真的是互聯網之父,他想通了其實地球就是一個大腦,所有人可以通過神經網絡分享自己的聲音和圖像,閃電也想擼貓一般產生的靜電,那是誰在天空擼電呢?
統(tǒng)一場論也是一神論,更是數據庫原理,看來現實只是清醒的虛擬夢。
的確我們消費時間,用更多不自由的時間換極少數我們以為自由的時間。
如果說特斯拉缺少商業(yè)頭腦,不如說他更本沒有想過錢的事,雖然他可以有很多錢,他也清楚那些錢只是過程,他要駕馭的是良善,是人生在世對這個世界最大的恩賜。
向特斯拉先生致敬,向先生的造福人類社會的精神致敬!
作為一個科普科幻迷的理工男,特斯拉在我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個人以為,作為一個發(fā)明家,僅交流電這一項,對全人類的貢獻,就足以超越愛迪生等同時代人杰。而特斯拉更為杰出的是,他其實是一位革命性的“實驗物理學家”,或許歷史終將證明,在探索四種基本力統(tǒng)一場論的物理學終極理論的艱難進程中,特斯拉在上世紀初期的一系列物理創(chuàng)新實驗,是打開理論瓶頸的一把鑰匙、一團火種和一道閃電——如同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
我看過特斯拉傳記的文字版和紀錄片,搜集了很多關于特斯拉的手稿、筆記和研究資料,一直想搞明白一個問題:特斯拉的這些天才靈感是如何產生的?。。。琢磨多年后,最終我不得不承認,如同文藝復興時代的另外一個萬能型天才達芬奇一樣,這兩個天才的橫空出世,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中出現的極小概率事件,根本無法用正常的成才學、社會學等主流理論來解釋;換句話說,它們如同是從高維宇宙投影、降生和下凡而來。。
現代物理學的超弦理論允許且必須承認高維宇宙的存在,才可能在我們的三維宇宙,將物理學的四種基本力統(tǒng)一起來。也就是說,目前我們人類最前沿的物理學理論假說,是承認高維宇宙存在的,這個已經成為了科學界相當主流的一種共識?,F在最強大的實驗設備是大型粒子對撞機,可惜的是,尚無一種有效的實驗方案,能夠在大型粒子對撞機上,來驗證超弦理論假說。因此超弦理論也被少數反對者戲稱為“物理玄學”。:)
特斯拉在虛空中,到處去抓的東東是啥?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真空自由能”!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為,這種“真空自由能”,可能恰恰就是四種基本力的統(tǒng)一力;或者就是這種統(tǒng)一力的一種提取物、溢出物。
因此,特斯拉在上世紀初期的工作,與當代物理學眼下的突破,具有物理歷史發(fā)展邏輯的內在一致性。不了解這一點,就自然在格局和境界上,局限和矮化了特斯拉人格魅力和藝術形象的高度。
很遺憾,本片就犯了這個錯誤。編導或許可以拍一部成功的愛迪生傳記藝術片,但是拍這部特斯拉傳記片,很明顯是失敗了。大家都可以看出來,全篇根本沒有多少戲劇張力,看起來就像一部流水賬的紀實紀錄片。
那么為啥缺乏戲劇張力?個人以為,是因為編導根本沒有意識到,特斯拉這個不世天才,其超越時代的、甚至是超越我們宇宙維度的、天馬行空的強烈探索欲望,與這個按步就班、尊崇權威的三維宇宙世俗社會,具有天然的、根本的和全面的矛盾沖突。這樣的矛盾沖突,才是營造特斯拉人格魅力所必須的戲劇沖突之要點。
沒有多少人真正理解特斯拉——包括筆者在內,所以還是諒解一下本片編導吧,呵呵。。
本來只想給兩星,后來看到編導終于說了一段特斯拉很重要的獨白,加一星。附上獨白截圖:
伊?;艨顺鲅莸氖且晃豢茖W家,不是造車的那位。
說起來,科學家好像沒有有錢人那么出名。
但造車的電池,卻離不開這位特斯拉。
在那個時代,老外搞科研好像要面對很多的問題。
其中,資金問題就是大問題。
看看老外的科學家,大都都有個資本的背景。這好像也不奇怪,有錢有閑的階級,才有時間去搞創(chuàng)作。
而研究成果更加有利于階層掌握更核心的技術,從而更加鞏固現有的既得利益。
從貧民窟中走出來的科學家,在這方面就有所欠缺了。
特斯拉好像就是其中的一個。
偶爾,也是需要走一走曲線救國的路線。
但縱觀特斯拉的一生,好像又有點悲壯。
這位搞科研的科學家,和很多科學家一樣,在有生之年,沒有享受到自己的知識產權。
但是特斯拉在科學上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
在那個年代,好像還不需要用論文在證明自己。
但是,科學探索的路上,充滿了未知。
那是一條未知答案的道路,艱辛的探索未必能得到收獲。
所以堅持才更加珍貴。
如今,在特斯拉的學術基礎上,人類的科技越發(fā)進步。
至少,沒有特斯拉在電氣上的貢獻,特斯拉也造不出電動車。
特斯拉年輕時候的感情生活....伊桑居然開唱了...特斯拉本人應該不會吧?
交流直流之戰(zhàn)以死刑演示,科羅納多農場捕捉閃電之詩,在舞臺上死去無數次而獲得永生,科研經費蒸發(fā)于火星信號卻仍比畫作廉價,網球場籠外無望之夢……非常不錯的特斯拉實驗組曲,導演米歇爾·阿米瑞亞德總能把學術研究拍出那么些知性詩意,前作《實驗者》關于米爾格蘭姆做的各種社會學實驗,也展現了類似的高冷別致
伊桑?霍克演特斯拉這一選角對我有足夠吸引力,但劇本和拍攝手法出了問題,可能像追求點新意但實際把基本的敘事搞亂到一塌糊涂,最后特斯拉居然還唱起了歌…?????♀?
伊?;艨诉@版的特斯拉告訴觀眾什么叫帥可以解決一切
之前的電流之戰(zhàn) 加上這部 形式差別大但是內容出入不大 但我還是理不清楚特斯拉的故事 是我的問題?
就……Ethan 選片還是那么任性啊
口音差評 更像是個documentary reenactment, a mix of tones很奇怪 剪輯很亂故事難follow
果然評分很低,但片子是好片子,有點偏執(zhí)的科學家的一生,無論是現實中,還是拍成電影,估計都是不討喜的,影片還故意拍得文藝晦澀。但這樣的天才式偏執(zhí)推動了這個世界的運轉,點亮了世界的黑夜,敗給了資本的冷酷無情,終結于生命的無常短暫?!峨娏χ畱?zhàn)》上映在即,倒也是相映成趣,我們可能美化了愛迪生,順便誤讀了特斯拉。#心電影2020_159#
比youtube的一些紀錄片拍的還無聊
6.5/10
作為一部人物傳記,這樣的敘事方式真的很新奇,但是似乎更適合以舞臺劇的方式來呈現,放在大銀幕里有種大材小用的不適感。女演員都選的極好,可是男演員一個比一個讓人出戲。
外景戲基本上是老照相館那種純平面背景,劇中人 Anne Morgan 有時會變成旁白講述者,特斯拉還唱了首 Everybody Wants To Rule The World,形式算新鮮的,內容比較沉悶無趣。男主大部分時間都很陰郁的樣子
用旁白式紀錄片和虛構/現實相雜糅的方式來傳記,恐怕最后也是落入形式主義的毛病中,讓電影本身和專主都更加進退失據,也是當今傳記電影越來越不好看的本因之一。
把特斯拉的傳記拍得這么枯燥我是沒有想到的。
其實也是藝術片傳記電影的套路,不少間離,以及在影像上的疏遠觀眾。伊桑霍克最后還唱上了,也是很……
試圖打破很多規(guī)則的電影,就像想改變世界的特斯拉。理想主義和資本主義可以共行嗎?一個人不能吃比他頭大的東西,同時試圖在三個領域做出顛覆創(chuàng)新,intj從來就是這么耀眼的指穿未來。/ 7.0
不是商業(yè)的好看。但是……我卻為地球上存在過這樣的一個人熱淚盈眶。ya……最後一首歌大概是特斯拉無法言說的旋律。
和愛迪生如宿敵般的糾纏,想法頻頻遇阻低估卻在生后重新引得注意,還有始終一人的孤獨...加插如同舞臺劇的設計和紀錄片的元素,以及Anne Morgan的念白,凡此種種表明它拒絕成為那類復述生平成就,并在最末加上科普文字的流水線科學家傳記片。帶入的想象或頗為傷感的氣氛構筑了其最獨特的亮色,在傳統(tǒng)認知之外,也試圖還原著一個陌生卻又不那么熟悉的特斯拉。Ethan的表演頗為吸睛,但又覺得差了點什么。
竭力想拍得不那么“中規(guī)中矩”,結果也只是那么回事兒。伊?!せ艨算y幕魅力依然很強。
貝爾格萊德的特斯拉博物館值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