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西游》是我最喜歡的一部有關(guān)于愛情的電影,完全符合我對愛情倫理的最本源的想法。符合我愛情倫理觀的電影有兩部,另一部是《屋頂上的輕騎兵》,那個我以前在豆瓣上曾經(jīng)寫過,更側(cè)重于精神分析。其實《大話西游》和《屋頂上的輕騎兵》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大話西游》更接近我內(nèi)心,看似荒誕不經(jīng)卻道出了我心中的真諦。我所指的本源的想法就是,我從最早的時候?qū)τ诟星榈脑O(shè)想,加上隨著年齡的增長過程中從自己的體驗或者從另外的論證中找到認同的,并將這些逐漸歸結(jié)成一個相對固定的想法和模式。這個本源是經(jīng)過很多年形成的,很難改變。由于我的朋友金某某這個人和我在這個問題的看法上完全走向兩個不同極端,因此我們不斷地產(chǎn)生辯論和爭吵,爭吵的過程中不免容易帶著情緒偏離,或者說糾結(jié)在一些語言語境。我想我還不如將我的觀點整理一下,免得他誤解或者偏離討論的中心點?!洞笤捨饔巍愤@電影對于我來說非同尋常,可以說是我從它中找到我,也可以說是從我中找到它,也映射了我以往的一些經(jīng)歷。還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是在學(xué)校禮堂,旁邊的人全在笑,我卻在哭,我已完全進入影片將自己代入并不以為恥。盡管這個電影曾被電影研究領(lǐng)域諸多高手做過深度的解析,我這次仍然愿意嘗試從不同角度討論。 一:愛一個人需要理由么? 菩提老祖的扮演者就是這個片子的編劇劉鎮(zhèn)偉,也就是當(dāng)年用《東成西就》從刀下救出王家衛(wèi)的人,最早他和王家衛(wèi)交好的時候兩個人很多論調(diào)相近,但表達方式卻大大不同。那段關(guān)于“愛一個人需要理由么?”的臺詞環(huán)境是這樣的: 孫悟空在睡覺的時候呼喊白晶晶90多次,呼喊紫霞700多次,這個數(shù)量的偏重是代表內(nèi)心情感的偏重,夢話表示潛意識的狀態(tài)下未經(jīng)掩飾甚至未經(jīng)自己內(nèi)心的理性去說服的真正真實的想法??墒菍O悟空醒來后當(dāng)即否定了這個偏重,他的理由是:我愛的是白晶晶,因為我和她有過一段甜蜜的過往,給我了最好的關(guān)于感情的體驗,我乘月光寶盒來到這500年前我就是為了去救我最愛的人白晶晶,白晶晶才是我的感情歸屬,我已經(jīng)認定了就不會改變。然后菩提老祖說:那為什么你喊紫霞這么多次,這個人上輩子一定欠你很多錢。菩提老祖提到輪回問題是想暗示這當(dāng)中一些緣由在于命中注定,而不是孫悟空能通過自我理性控制的。孫悟空馬上找到了理由:就算我喊紫霞很多次,那只是因為我以前騙過她,我內(nèi)心的良心不安,但這個不代表我愛她,我根本沒有理由愛上她。這時候就出現(xiàn)了經(jīng)典的對句: 菩提老祖:愛一個人需要理由么? 孫悟空:不需要么? 菩提老祖:需要么? 孫悟空:不需要么? 菩提老祖:…… 這段對話說明,孫悟空這時候尚未領(lǐng)悟到取經(jīng)的意義,他是一個很偏重理性并對自己感情有明確定位的人,白晶晶就是他對于愛情的定位,也是他經(jīng)歷千辛萬苦乘坐月光寶盒回到這500年前的原因,愛情也是他所做的一切壞事的原因,包括去利用和欺騙另外一個人的愛情。孫悟空就和多數(shù)的自認為理性的人一樣,為自己所做的事情全部都找到合理性。 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愛一個人究竟需不需要理由,在片子的最后,已經(jīng)表示的很明白。有些俗話里是這么說的:沒有沒有緣由的愛,也沒有沒有緣由的恨。但那畢竟是“俗”話。愛和恨的產(chǎn)生和化解,才是取經(jīng)的意義所在,愛有理由,恨也可以,甚至不管經(jīng)歷多么久都不會消退。到后來,當(dāng)孫悟空自愿的戴上頭箍,決定去西天取經(jīng)來化解人世間的愛與仇恨,已經(jīng)承認了事物的因果在生命的輪回中,而不是自我的理性分析中。 孫悟空對于白晶晶和紫霞的感情歸屬辨識,片中也有了明確結(jié)論。孫悟空如愿以償找到了白晶晶并決定和她成親,白晶晶卻離開了,白晶晶給孫悟空留下的話是:也許你回到這500年前,其實真正要找的不是我而是她。這句話的含義其實在于,如果去追究理由,并沒有終點。一個事情的結(jié)果,可能是另一個事情的原因,這是典型的佛學(xué)論點。 孫悟空當(dāng)然是愛紫霞的。片中的結(jié)尾,在另一個輪回中,孫悟空將當(dāng)年欺騙紫霞的話,對著另一個輪回中的紫霞說出,這時候已經(jīng)是他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曾經(jīng)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他愛紫霞,并且推翻了自己之前認定的理由。 二:愛的產(chǎn)生和歸屬 在孫悟空白晶晶紫霞三個人身上各有愛的產(chǎn)生和歸屬,我認同的只有紫霞的。但還是先按三個人的不同來比較一下。 孫悟空對于白晶晶和紫霞的愛是完全不同的。孫悟空對白晶晶的愛,也就是他說的有理由的愛,這個理由是什么?我真覺得可以套用金某某的理論即心理補償和性。他遇到白晶晶的時候還是一個山野匪幫,和一群男人們一起雞飛狗跳的干著搶劫的事業(yè),很多細節(jié)都說明了他對于性的需求,包括一些滑稽搞笑的拿生殖器官惡搞的片斷,男人們之間的粗話和沙僧這個角色的暗喻(強大的男性形象的樹立需要用一種個人情感崇拜去完成,在這里不是重點暫不細談)。當(dāng)孫悟空遇到白晶晶,首先是被她的美貌吸引,然后展開追求,繼而產(chǎn)生互動,最后發(fā)展到性。兩個人在河邊互相脫衣服這就是明顯的性行為,盡管沒有XXOO(當(dāng)然不會發(fā)生這又不是A片)。肌膚之親使孫悟空更加確定了愛的產(chǎn)生也確定了白晶晶就是自己愛的歸屬,并愿意為她付出一切(之前孫悟空其實是個對任何人都不會主動付出的人,看他怎么對自己的部下們就能知道)。我說的性并不是實質(zhì)性行為,性幻想和性的準備都是在感情中的性的因素。 白晶晶對于孫悟空的愛是兩個時空的因素的集合,500年前的孫悟空玩弄并拋棄了白晶晶讓她不斷地尋找著孫悟空想用殺死他的方式來彌補自己感情上受到的傷害。對于白晶晶這樣的人來說,愛和恨是隨時可以交替變幻的,她和她姐姐都是這樣子,時而親近時而仇殺永無休止。白晶晶其實代表了普遍的感情上受到挫折的人,500年后當(dāng)她再次遇到孫悟空,一開始的反應(yīng)是要殺他,可后來以為他只是一個很像孫悟空的人,白晶晶對于這個孫悟空的好感多半來自對于以前的感情的替代,因為她在很多細節(jié)對于面前這個孫悟空(此時還未具備威力)是一種輕視的態(tài)度,但是最后仍然愿意為救他而死。白晶晶在河邊的哭泣,那是因為之前的傷害造成了情感脆弱而哭泣,是那么的可憐。她也有對于感情的缺失,面前這個人正是一個合適的補償,盡管其實是同一個人,但是她看來只是一個相像的人。也是在迷亂的情況下產(chǎn)生肌膚之親,這種肌膚之親也是對于過去未實現(xiàn)的肌膚之親的補償,但是,白晶晶的情感缺失最重點在于被愛,可是面前這個孫悟空是死心塌地愛她的,當(dāng)被愛這個目標(biāo)達成,她也坦然赴死,因為已經(jīng)沒有缺失了。 紫霞對孫悟空的愛的產(chǎn)生,在諸多理性的思維里是不被理解的。很多人覺得很奇怪,為什么她的愛情觀是那樣的,盡管對于她愛的表現(xiàn)和最后的結(jié)局都是認同的,但是很少有人細想過她的愛產(chǎn)生的原因??墒俏覅s深深認同!簡直是完美。紫霞對孫悟空不是一見鐘情,第一次見到他就將他打了一頓并加以虐待,當(dāng)奴隸帶在身邊。紫霞根本不是一個以貌取人或者遵從社會安排的人(拒婚并放棄神仙身份),她對于愛情只有一個標(biāo)準,那就是“命中注定”,她說誰能拔出我的紫青寶劍,誰就是我的如意郎君。拔出紫青寶劍并不是一個力量的符號,因為紫霞是仙子她用法力將寶劍設(shè)定為只有她在命運中尋找的那個人能夠拔出,別的人都不能拔出。紫青寶劍可以說是一種象征,這個象征就類似于一個觸發(fā)點,就算是一個癩蛤蟆拔了寶劍也是她的如意郎君,紫霞完全不會因為任何現(xiàn)實的權(quán)衡和任何目標(biāo)的達成來設(shè)定自己的愛。用我的話來說紫霞的愛就是“純愛”,純愛的起因不應(yīng)該涉及到身體現(xiàn)實或任何目標(biāo)性的思維根源,她的愛就是一個契機一種奇遇一種獨一無二的偶然。當(dāng)她看到孫悟空也就是她平時虐待的被她看作丑八怪的奴隸在陽光下無意中拔出紫青寶劍,她表面上什么也沒有說,但是內(nèi)心已經(jīng)非常明確這就是她要找的人,并用自己的努力和生命去達成愛的歸屬。 孫悟空對于紫霞的愛是一個曲折的過程,他初遇紫霞就對她的暴力和強勢很反感,當(dāng)紫霞直截了當(dāng)?shù)恼f你就是我愛的人,他沒有做任何表示。他內(nèi)心無法容忍自己和紫霞產(chǎn)生感情也不會對紫霞產(chǎn)生感情,一個原因是因為已經(jīng)確認了白晶晶是自己的感情歸屬,另一個原因是紫霞不符合不對應(yīng)他對感情的設(shè)定,紫霞不能彌補他的心理補償,更不能讓他產(chǎn)生性的想法,因為她對自己最初的暴力對待讓自己對她產(chǎn)生了身體的抗拒。他對紫霞的示愛是沒有任何感覺并且極不耐煩的,他將她拋棄并逃離的遠遠的,紫霞傷心之后也放棄了自己原先對于愛情的祈望,決定嫁給牛魔王。當(dāng)孫悟空再次遇到紫霞,是在牛魔王和紫霞的婚禮也是自己和牛魔王妹妹的婚禮上。這個婚禮的實質(zhì)是一場陰謀,紫霞結(jié)婚意味著對愛情的放棄讓自己徹底忘記孫悟空,孫悟空結(jié)婚是為了在婚禮后拿到拿到月光寶盒回到500年前去救自己的愛人白晶晶。在一個緊要關(guān)頭,孫悟空為了利用紫霞的法力幫自己達成目標(biāo),用一段完全是假話的對白欺騙她并且達成了目標(biāo)。這就產(chǎn)生了后面孫悟空自己所謂的內(nèi)疚,而紫霞也在鉆入孫悟空的身體后看到他對自己的欺騙,沒有任何怪罪,只是留下了一滴眼淚后就離開了他,這滴眼淚永遠的留在了孫悟空的心中。 孫悟空是怎樣明確自己愛上了紫霞呢?當(dāng)他戴上頭箍變成齊天大圣,決意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內(nèi)心對于紫霞的愛是感激和接受的,但是卻不打算去按照紫霞的意愿去實現(xiàn),因為他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那個凡人孫悟空,而是以一個神的高度打算去化解人世間所有仇恨的齊天大圣。紫霞的愛只是人世間所有的愛其中之一。孫悟空戴上頭箍以后就要舍棄情欲,非則頭箍就要變緊,來束縛他。取經(jīng)前和牛魔王的決戰(zhàn)中,孫悟空又遇見紫霞,紫霞要求和他一起同行去西天取經(jīng),他再次拒絕但已經(jīng)不是因為內(nèi)心的否定而拒絕。可是當(dāng)紫霞死在他面前,身體飄向太陽,他緊拉著紫霞的手,頭上的緊箍咒已經(jīng)表示他此時動了深情。紫霞臨死前那句話:我猜到了開頭,卻猜不到這結(jié)局。令孫悟空再也無法掩飾自己,他的愛經(jīng)過長時間的壓抑和偏離,最終爆發(fā)。 愛的產(chǎn)生和歸屬,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個孫悟空白晶晶或者紫霞,之所以會有關(guān)于愛的糾結(jié)愛的不平衡愛的無法實現(xiàn)的實質(zhì)原因,就是因為愛是兩個人的事,而并不是任意兩個人對于愛的產(chǎn)生和歸屬都能契合。但有時候,愛也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產(chǎn)生的后果并不是改變一個人,而是引導(dǎo)出這個人藏在各種外在因素的壓力或者內(nèi)在因素的分析詮釋背后的深埋于心中的愛,而不是口頭不斷念叨的和分析得出的。語言表達和心理分析終究是不足的,愛只能去感受。那么愛是一個字眼,但是卻被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行動闡述和演繹著。用我的話來說即是,愛的感受是相同的,對于愛的表達卻是千差萬別。 三:用愛的方式來完成自我界定 在紫霞和孫悟空的愛情中,自我界定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故事的產(chǎn)生是因為這個,感情的曲折是因為這個,結(jié)局也是因為這個。在相遇前每個人自身都有各自的經(jīng)歷但都還未完成自我界定,通過這份愛,兩個人都完成了對自己一生命運的定義。這部電影的主題歌是《一生所愛》,非常美而且十分切題。自我界定,即是,孫悟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紫霞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們原本是什么樣的?后來又轉(zhuǎn)變成什么樣的?是如何轉(zhuǎn)變的? 孫悟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北影一個老師(莊宇新《愛情的牙齒》的導(dǎo)演)對我說他覺得《大話西游》里面的孫悟空其實比中國連續(xù)劇中的孫悟空更合理更具備原著里的精神。孫悟空玩世不恭武功高強并且極其叛逆,但是最后怎么就甘愿死心塌地隨唐僧去取經(jīng)呢?取經(jīng)路上千辛萬苦并且波折不斷沒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意愿是不可能堅持下來的。孫悟空是如何做出這么重大的轉(zhuǎn)變?一個曾經(jīng)操翻全世界的人如何決定為了人世間的蕓蕓眾生去完成這個使命,這個“經(jīng)”對于他來說意味著什么?我看到原著寫的很貼近人性化,在他們成為神之前的各種人性習(xí)慣比如豬八戒的好色唐僧的勢利無情等等都是神來之筆,原著里的孫悟空對于唐僧是有很多不滿和埋怨的,但是他有著比唐僧更大的取經(jīng)的決心,很多時候他都是主動的并且意志堅定的。孫悟空這個人你根本不能讓他去做他不愿意的事情,原著里是如來佛將他壓在山下五百年,這五百年他怎么過的?不可能只是醒了睡睡了醒吧,這五百年中,如來佛的意思是讓孫悟空安靜的充分的看清楚人世間的百態(tài)(他當(dāng)然看得見因為他是千里眼)孫悟空是個石猴所以沒有人性也不了解人間。只有讓他了解人間產(chǎn)生人性后產(chǎn)生主觀意愿才會去取經(jīng)并成為神。 而《大話西游》里面不可能像央視連續(xù)劇那樣用一組一分半鐘的概括敘事鏡頭來講這五百年和他內(nèi)心的轉(zhuǎn)變。當(dāng)然多數(shù)觀眾其實只想看劇情并不在意他的轉(zhuǎn)變是否合理,但是好一點的電影總歸還是講究點的吧?!洞笤捨饔巍穼⑦@轉(zhuǎn)變的根源設(shè)定為愛,愛讓他完成由人到神的轉(zhuǎn)變。這份愛,先是由不愛,轉(zhuǎn)變成感動,轉(zhuǎn)變成接受,轉(zhuǎn)變成主動的去愛,最后轉(zhuǎn)變成對于人世間的愛的真諦的領(lǐng)悟。(既然愛是可以轉(zhuǎn)變的,那理由又有什么屁用呢?)用我平時一直說的那句話-愛的最高境界就是愛全世界,最好的解釋了孫悟空為什么要去取經(jīng)。 孫悟空的自我界定就是成為神,他不是一般人他是齊天大圣他具備解救眾生的能力,成為一個人對于他來說不是終極使命。和白晶晶的感情就是一份普通人的感情,普通人大概可以將紫霞看成神經(jīng)病或者入侵者,并堅持自己原本的感情歸屬和白晶晶在一起過過小日子做做愛或者經(jīng)歷生活里其它的瑣碎的什么。但是要成為神,就要去領(lǐng)悟愛的真諦并站在一個高度去化解人世間的仇恨,這一切都是要以犧牲為代價的。 紫霞則是和孫悟空相反,愛讓她由神轉(zhuǎn)變成人并為愛犧牲了一切。紫霞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天界不讓有愛情她便到人間去尋找,她根本不稀罕去做神仙,只要能遇到愛的人就算成為凡人也沒關(guān)系。但是成為凡人卻是要面對死亡的,神仙當(dāng)然不會死。紫霞在這一點上卻想的不太遠,她死之前說:我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到這結(jié)局。她最期望的結(jié)局是和所愛的人永遠在一起,并不是死亡。但是她也沒有辦法,因為第一次孫悟空拋棄她,她選擇死但是又被牛魔王救起,第二次孫悟空拒絕她并叫她回天庭,她哭著說我已經(jīng)愛上了別人就已經(jīng)不能做神仙了。孫悟空已經(jīng)為了更高的自我實現(xiàn)去行動,而她卻不能隨行,這時候已經(jīng)注定要失去他了。紫霞和孫悟空這個時候其實都是痛苦的,但區(qū)別在于紫霞很坦誠,孫悟空還是一如既往的假裝著。紫霞說完這句話之后不久就死了,卻是死在所愛的人懷里,在死之前,孫悟空卻再也沒有假裝了,當(dāng)紫霞飄向太陽,她瞑目之前一定是看到了孫悟空的真情流露,因為死,讓孫悟空不再假裝和掩飾對自己的愛,這是紫霞的勝利。這時候,死亡和為愛犧牲,已經(jīng)是紫霞實現(xiàn)愛的唯一辦法了。 所以,紫霞的自我就是愛,為愛而生為愛而死,她的自我界定就是實現(xiàn)愛,實現(xiàn)愛的途徑就是為愛犧牲。紫霞純真勇敢并且同樣叛逆,為什么一定要叛逆呢?不具備叛逆精神的人容易隨波逐流,怎么可能實現(xiàn)一份完全脫離現(xiàn)實的理想化的愛情呢。并不是所有的愛情都一定要反常規(guī)或者故意和倫理對抗,但如果遇到了呢? 額,以上三個論點是我在這個電影中僅僅對于愛情方面的理解。這個電影很豐富還有數(shù)之不盡的可以挖掘的別的什么,寫它的人也很多。我寫這么長其實也沒有多少人有興趣看,我當(dāng)然也不完全是為了給別人看而寫。同我自己聯(lián)系起來,我對現(xiàn)實很反感,對于愛的理性約束更反感,對于一些人在愛的過程中所做出虛掩和逃避反感至極,什么時候停止欺騙和偽裝?我覺得真正的愛,不應(yīng)該有目的不應(yīng)該考慮過多的身體因素更不應(yīng)該完全等同于現(xiàn)實生活,而應(yīng)該完全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感覺,就像紫霞那樣。
你在看大話西游的時候,如果笑得腹背抽筋,齜牙咧嘴,那么你很有幽默感。如果你看完了大話西游,你還笑得滿地打滾,那么你其實什么都沒看懂。如果你看完了大話,你忽然發(fā)現(xiàn)臉上不知什么時候已經(jīng)有淚水,你總算看懂了大話的第一層了。如果你看完大話,笑也笑過了,淚也流過了,忽然怔在那里,忽然覺得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那么你看懂第二層了。如果你看完了大話,默默的坐在那里,你感到無處可去,你感到一種深入骨髓的悲哀和無奈,你看懂第三層了。 大話西游是個寓言,躲在古老神話的背殼里似乎很搞笑很愛情很世俗很感傷地講述一個因為時間的渺茫和個體的彷徨所構(gòu)筑的問題和它不確定的答案。 "那個人樣子好怪。" "我也看到了,他好像一條狗。" 大話西游的最后一句對白你還記得么。其實這一句,就是整個電影的主題。用男人的思想就是:一個男人的無奈。 你喜歡至尊寶,還是喜歡孫悟空?答案不言自明。至尊寶放蕩不羈,無拘無絆,但敢愛敢恨,純真可愛。那么你又仰慕誰?誰是英雄? 其實從至尊寶到孫悟空的蛻變,正是反應(yīng)了一個從男孩到男人的心路歷程。 "等你明白了舍生取義的道理,你自然會回來和我唱這首歌的。" 唐僧是誰?我們是不是想起了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前輩。哪一個男人沒有經(jīng)歷過他們的諄諄教導(dǎo),又有哪一個人沒有產(chǎn)生過一種強烈的逆反心理,沒有反抗。但是,當(dāng)每一個人成熟起來后,成為了男人,都會由衷地感謝他們的教誨,或者后悔沒有聽他們的話。 "我知道有一天他會在一個萬眾矚目的情況下出現(xiàn),身披金甲圣衣,腳踏七色云彩來娶我。"紫霞仙子是那種令每一個男孩子傾心的女性,她對自己的意中人要求不高,僅此而已,但是試問,你能做到嗎?至尊寶做到了嗎?他做到了,不過代價卻是......其實,紫霞仙子就是我們心目中的女性形象,她的要求就代表了女性對男人的要求。 牛魔王又是誰?他代表了這世界上一種無形的力量,他奪走了紫霞,奪走了晶晶,也奪走了至尊寶的快樂。這種力量使至尊寶和他代表的男孩子們失去了往日的伊甸園,要想找回昔日的快樂,就必須戰(zhàn)勝它。 說到這里,先整理一下思路,看看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隨著牛魔王的出現(xiàn),至尊寶再也不能享受往日無憂的時光。他要找回心愛的晶晶,也要奪回更加深愛的紫霞。他曾一度寄望于月光寶盒轉(zhuǎn)自,是的,月光寶盒。它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可以使至尊寶避開同牛魔王直接交鋒而獲得自己想要的東東。其實,每一個男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幻想,但是,面對無情的現(xiàn)實,幻想一次又一次地破滅。直到最后的關(guān)頭,至尊寶終于醒悟,靠月光寶盒不行,至尊寶更是沒有那個本事,只有成為孫悟空,只有戴上那個金剛?cè)?,他才有能力同牛魔王一較高下。 這真是一個極大的諷刺。你想要得到嗎?那么好吧,你先放棄吧。你必須做出選擇,作至尊寶,那么快樂總是很短暫,作孫悟空,你就要忍受無盡的痛苦。這個世界的規(guī)則好象是牛魔王制定的,那么惡毒,在它面前,那段經(jīng)典的臺詞顯得多么的蒼白無力,只能成為一個男孩子蛻變成男人的時候留在心底最深的傷痛。 唐僧說話的方式從來就沒有變過,只是在至尊寶醒悟的前后聽來有完全不同的感受。那么至尊寶是自覺自愿的醒悟嗎?不,他并不愿意,但是他必須拯救紫霞,必須化解人間的恨,他別無選擇。雖然成為了孫悟空,成了大英雄,但他對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極度不滿。片子的最后,孫悟空將他心中殘存的至尊寶的影子幻化作一位夕陽武士,在對現(xiàn)實世界徹底失望后,只能構(gòu)造一個虛幻的想象來了卻這樁心愿,并借武士的口中表達了對自己生存狀態(tài)的不滿,活得好象是一條狗一樣。唉,一個男人的悲愴和無奈。 "生又何哀,死又何苦。" 很早就聽說過,如果你能理解大話中,"他好象一條狗"那么你才是真正理解了《大話》 也許我還不能完全明白..............喜歡大話喜歡那種明明相愛卻又不能死守終生的遺憾和悲哀。我只能這樣騙自己,也許他也有他的苦衷。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的接近于瘋狂。大概是太過于同情憐憫自己了,才深深地喜歡著這個故事。 愛情篇羅曼蒂克、海誓山盟、生死相許……面對愛情這些都是瑣碎,不值一提。愛情就是愛情,不是別的什么東西。能與愛情同在的只有生命,其他都滾一邊兒去. 你愛了,難道還不夠嗎? 悟空愛了,不論晶晶還是紫霞,他都要將愛情進行到底。紫霞愛了,“誰拔出我的紫青寶劍,誰就是我的如意郎君?!?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 孫悟空會愛白骨精,豬八戒愛上了蜘蛛精。紫霞愛他至深,因為他拔出了一把劍。故事里的人找愛人的理由永遠千奇百怪:王子要用水晶鞋才能找到灰姑娘,薛寶釵要那有玉的人來配……可生活永遠現(xiàn)實得多,蕓蕓眾生,誰又能許誰一個未來,自欺欺人罷了。 有理由也好,沒理由也罷,可還是要愛。讓我去,過程就是結(jié)果,無悔。 愛無須掩飾無須矯做無須患得患失,只要像紫霞一樣說:“讓我們立刻開始這段感情吧!先親我一下?!?愛是身不由己。 至尊寶夢中也要叫紫霞的名字七百四十一次,不知道的人覺得紫霞一定欠了他很多錢。紫霞說:“就象飛蛾,明知會受傷也要撲到火上?!薄拔覠o力抗拒,向你狂奔去?!睙o可救藥的癡迷。愛是奮不顧身。 至尊寶對晶晶說:“你殺了我吧,我不希望你看我的時候心里卻想著別的人。”晶晶以為:“都是騙我的。”跳下崖去。紫霞把身體擋在至尊寶面前,刺進牛魔王的鐵叉里。一時間,以后的人生如何,大家都無所謂了。連那樣寶貴的性命,也打算隨時給愛作了祭品。一個個一頭扎進這情愛苦海,寧愿永生永世不得超生。愛深刻莫測。 三十娘流著淚說:“想我春三十娘貌美如花,卻跟這么丑的人有了?!边@是多少美麗自負的女子的宿命:心中的他是能文能武翩翩少年,枕邊人卻鼾聲如雷大腹便便。誰敢說多年后眼望自己的丈夫或妻子不會有如此感覺,真不知幸福還是心酸。不過還是要為他挺身而去無限犧牲,像春三十娘為豬八戒放下斷龍石與牛魔王同歸于盡。 至尊寶愛晶晶,紫霞愛至尊寶,“他愛你你愛我我愛他”,千古無解的方程。所以紫霞說:“愛一個人原來是那么痛苦。 至尊寶原以為可以與初戀共度今生,誰知初戀的時候并不懂情愛人生。當(dāng)年被他推開的紫霞已經(jīng)悄無聲息地抵達他靈魂的最深處,而他卻不自知??勺舷妓懒耍骸拔业囊庵腥耸莻€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著七色的云彩來娶我,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jié)局……” 沒有人猜得中結(jié)局,一切隨風(fēng)而去。 戀愛的時候我們都不懂愛情,懂得愛情后卻失去了可以相愛的時間。 最絕望不是他不愛你或他離你而去,最絕望是你忘記了怎么去愛一個人,你已喪失了愛的能力。 請記住下面的臺詞:“曾經(jīng)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時候才后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再來一次的話,我會對你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把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也順便記住這段話的原版,在王家衛(wèi)的《重慶森林》里:“如果記憶是一個罐頭,我希望它永遠都不會過期,如果一定要加上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 至尊寶第一次說這番話是騙紫霞,第二次說已痛不欲生。或許命運是總有一天,我會在靈魂最溫柔的一隅為你重復(fù)這段話,為了我們即將封存的一萬年。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人或仙,妖或魔,都不能脫離塵世,都不會徹底陳腐。《大話西游》無論有多少時空要穿越,無論有多少玩笑要鋪陳,無論有多少荒謬要展現(xiàn),都是一場戲,所以牛魔王包二奶,孫大圣娶妻都在戲里,白晶晶既使沒有刷牙,也可以象紫霞一樣滴下同樣意義淚。在傳統(tǒng)港式的搞笑動作恐怖等等一切元素的包裝之下,《大話西游》有意義在,有永遠流傳的風(fēng)華。 “這時候的孩子都是玻璃罐里養(yǎng)蛤蟆,前途光明出路不大。”而你說,在媽那里自己永遠是個孩子。居然再貼切不過。大鬧天宮無非是20——22歲的黃金時光罷了,找到工作走上社會任你蓋世的才華、渾身的個性也自有翻不出的五指山來壓。只有戴上緊箍咒取經(jīng)去,九九八十一難,做一個奇奇怪怪的佛。 你別無選擇。五百年后的悟空叫至尊寶,在五岳山從事一份很有前途的職業(yè)——山賊。命運卻要他扮演孫悟空,至尊寶只是個過渡罷了。 蜘蛛精來了,白骨精來了,菩你老母來了,牛魔王也來了……都是棋子,安靜地立在命運棋盤的中央。 他的路線是早定好的:(1)一個人給他三顆痣(2)戴上緊箍咒(3)打敗牛魔王(4)西天取經(jīng)。 可憐的至尊寶什么都不知道,認認真真做山賊,還以為愛上了白骨精,和她結(jié)為百年之好。所有的事都瞞著他接二連三地發(fā)生。 真相將揭曉,在我臨死的瞬間。 給至尊寶三顆痣的人是紫霞仙子。誰說的:如果你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就要認認真真的愛她,用心和她在一起。而愛上她就等于失去她,那簡直是一定的。 非常喜歡紫霞的開場白:“現(xiàn)在我鄭重宣布,這座山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包括你?!蹦菢拥臍庳炘葡?,像一個童話故事。 而現(xiàn)實是:這個世界沒有什么屬于你,包括你自己。也許我們就是為了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東西才來到這個世上,因為年輕,所以押注于愛情。至尊寶拒絕了紫霞,他以為自己還愛晶晶。見到晶晶,他又發(fā)現(xiàn)紫霞才是真愛。 命運一直在同他開玩笑:至尊寶忽然成了孫悟空,千辛萬苦找晶晶又愛上了紫霞。而抉擇是那樣殘酷:要打敗牛魔王救紫霞,就必須戴上緊箍咒做回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而戴上緊箍咒就不能有半點情欲,只有取經(jīng)去。 為至尊寶不平:不明白在這樣的故事里為何愛情總要成為犧牲品,干嘛不讓至尊寶攜紫霞纖纖小手——走先!我曾無數(shù)次在發(fā)表過類似意見,搞得很累。 愛情是那樣美麗而脆弱,無法直面生活的瑣碎和堅韌。哪段感情又沒有絢爛的瞬間和艱難的長久,在一起就會幸福嗎,未必。未必的未必,也未必。我可以等待,這是個決定。 至尊寶挖開自己的心,看到了紫霞留在那里的一滴眼淚,畢竟曾經(jīng)滄海過。五百年又五百年,兜了一個大圈子又回到了原地。人沒能戰(zhàn)勝命運,而人的尊嚴卻在抗?fàn)幹械玫搅丝隙ǎ说那楦幸脖貙⒉恍唷?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贝髲卮笪?。緊箍咒,圈住昔日的夢想,圈住棱角分明的個性。成熟是一個很痛的詞,它不一定會得到,卻一定會失去。望著熒幕上漸漸飄遠的紫霞,忽地明白了其實這是很自私的結(jié)局,這就是自私的好處至尊寶忘記或記得自己都不重要全片最后一句臺詞是:“你看那個人,好奇怪喲,象一條狗。”總有一天你也會走在路上,象一條狗。
[兩段臺詞] 劉鎮(zhèn)偉全片對王家衛(wèi)進行戲仿,其中男女主角的兩段臺詞,成為了觀眾反復(fù)背誦的名句: 男主角:曾經(jīng)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時候才后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如果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再來一次的話,我會跟那個女孩子說我愛她,如果非要把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女主角: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穿著金盔金甲,踩著七色的云彩來娶我,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jié)局…… 也許,觀眾們印象最深的臺詞會跟他們的性別有關(guān)。 [男和女] 再看后和人討論這是不是一部給男人看的片子,當(dāng)然我看到的東西都是男人看到的東西。不過后來再看豆瓣上的短評,發(fā)現(xiàn)多人引用朱茵那句話。大概這就是許多女性觀眾看到的重點吧。婷說男人可以在女人和其它之間選擇,女人除了男人就什么都沒有了,大概又要追溯回遠古時代、社會制度云云。不過或許,逝去的愛,又或者甚至是所謂“青春的回憶”“初戀”(當(dāng)時大話西游的火爆主要是在大學(xué)生中),是多數(shù)觀眾所共同追憶、感動的對象吧。 但在同時,這部電影確實是一部男人拍,拍給男人的電影。 大話西游在感人的點上,有一點像東京愛情故事。錯過的愛情,悔恨,永遠留在心里的無承擔(dān)、理想化,感動了無數(shù)人。紫霞和赤名莉香都是個性張揚的、黃蓉式的女性,勇于表達自己的感情,并且希望對方以真情來報答。莉香如花的笑容,紫霞的朱衣朱唇,都是純粹的美麗。這樣的女性,在男性看來,應(yīng)該是近乎完美的一種女性的典型。 而相比之下,男主角并不靠具體的外貌和性格來吸引女觀眾,他表演的是幽默以及“身份”(“穿著金盔金甲,踩著七色的云彩”的齊天大圣)。在電影大多數(shù)的時間里,他只是一個帶著主角光環(huán),卻天命所歸的油嘴滑舌的男人罷了,甚至連讓紫霞愛上他的理由都那么牽強——僅僅是拔出了寶劍,如同童話里的情節(jié),王子公主理應(yīng)相愛。在陳述紫霞對至尊寶的愛時,甚至牽強地使用出了“就連逃跑的樣子都這么帥,我真幸?!边@樣的臺詞。 當(dāng)然,作為一個男觀眾,男主角的不出彩、不高大上甚至是可以讓人迅速帶入的條件之一。不過無論如何,劇情的邏輯始終不是這部片子的重點。本片要講的,不是合理的愛情故事,而是一個更加寓言式的話題:男人的社會承擔(dān)和兒女私情。 片子設(shè)定在一個佛教的語境中。至尊寶在時空的穿梭中(比許多偉大的愛情故事的“大時代”背景更加動蕩的背景設(shè)定)逐漸看到塵世的仇恨,也在觀音大士和唐僧的提示下慢慢接近自己孫悟空的宿命,最后選擇放下塵世的一切,去拯救世人。這種被命運指點的身不由己感,讓我不是很舒適,不過大概會讓許多人感同身受。 與東愛中完治對莉香猶豫不決的曖昧感情不同,至尊寶在紫霞面前始終對她不感興趣(也許是因為念著他的白晶晶),而是在分開之后,在人的提示下,才意識到自己對紫霞的感情。最后向自己承認感情的理由竟然是“她在我心中留下了一滴眼淚”這樣的臺詞??赡苡腥藭袆?,但是仔細想想,這句話只能把他往渣男的形象上推。如果真的要讓男主角在愛情上也如此不主動,那他對愛情的留戀也沒那么偉大了,可能不過是成佛路上的試煉。 不過盡管如此,他讓大多數(shù)人感動、感傷的,不是他決定成佛、拋棄感情,而是他在決定之后,最后一次留戀情愛(也是他最終完全放下情欲)的段落。在金箍的疼痛中他最終放開了紫霞的手。一切好象是他自己的選擇,又都是命運的安排。 [男性的焦慮] 全片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這個佛教的思想背景。一般的故事的“命運”是強大的外力:戰(zhàn)爭流離、家族恩怨、人妖之分……但是什么都擋不住男女主角相愛的心。而這一次,是男主角在“命運的支配下”,“主動地”放棄了愛情。這樣的“主動”和“自由”的背面,卻又是“命運”和“不自由”。與“愛情”對抗的另一個選項,就是男主角的社會承擔(dān)。一方面,他的確是看透了塵世喧囂,但如果是個普通人,也一定愿意跟紫霞遠走高飛。但是另一方面,他被告知他是托世孫悟空,他知道自己應(yīng)該跟唐僧去取經(jīng)度化世人。最終他做出了決定,但作出決定的契機卻與紫霞無關(guān),而僅僅是因為蜘蛛精殺了他的朋友(說不定還包含他對朋友的愧疚)。他毅然地選擇了孫悟空的事業(yè),而以一種悲壯的方式表達出了他對紫霞(情愛)的留戀。 依我看,全片要表達的,不是失去愛情的感傷,而恰恰是對愛情的放棄本身。 全片的高潮,便是解脫后的悟空了結(jié)最后一樁心事的過程。他憤怒地干掉了牛魔王,引發(fā)了自己心中對紫霞的所有情感,然后在命運的提示下(縮緊的金箍)放開了手。 與女性渴望的“男主角留下來和我在一起”的情節(jié)相反,劉鎮(zhèn)偉拍的,是對心愛的女人放手的情節(jié)。他展現(xiàn)、試圖緩解的是屬于社會的男性的普遍焦慮——為了人類、集體,男人必須(在某種程度上)犧牲女人和情愛。即使這不是中國文化的特色,也不得不說是一種強大的傳統(tǒng)。在牡丹亭中,柳夢梅必須先實現(xiàn)自我在社會中的地位(及第),然后才能和杜麗娘成親。片中結(jié)尾吳孟達飾演角色的轉(zhuǎn)世,在狀元及第,回鄉(xiāng)看兩位豆腐西施,也是起到這樣的一個平行的隱喻效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男性的命運,反而不如一心追求愛情的女性自由。女性的愛情阻礙,來自于外力,出于自己的控制。而男性的愛情阻礙,則是已經(jīng)由社會機制施加到自己的思考中的。 [焦慮的滿足] 如果說營救紫霞是男人對情愛放棄的焦慮本身,則結(jié)尾的一段城墻故事就是對焦慮的一種做夢式的滿足了。在夢中,人們“滿足在現(xiàn)實中實現(xiàn)不了和受壓抑的愿望”。 對紫霞放手是對這一焦慮的演繹,而最后鉆入夕陽武士的身體中對紫霞作出“永遠都不會走”的承諾,則是虛偽的“滿足”的過程。因為男人在現(xiàn)實中不得不放棄情愛,所以才在這一場不真實的夢中,毫無顧忌地作出“留下來”的承諾。 而女人也在這里得到了男人,得到了滿足。其實是一個很現(xiàn)實、普通的故事,所以殘酷。 而真正的男人,則回歸到了人群中,“像一條狗”一般地去實現(xiàn)他度化世人的宏偉夢想。 對男人來說的焦慮是愛情的不能滿足,不僅是對愛人的分心,而是對愛情的分心。有人會提前設(shè)置好心理防御機制,沉浸于工作或者對父母的孝順中,或者通過生理上的放縱,不讓自己的感情顯露。而對于無法做到的人,就只能在夢中實現(xiàn)對愛人的承諾,或者看著片子,感嘆一下愛情的失去而已。 再回頭看兩段臺詞,男主角的名臺詞,正是表現(xiàn)對于放棄愛情的“悔恨”的強調(diào),但是這樣的強調(diào),恰恰是潛意識中無法改變現(xiàn)實的前提下,無法選擇愛情那一方時,對自己做出的一種心理補償。而女主角的名臺詞,則是很單純的普通的,對于男性的期待。簡單些來說,就是 女:“留下來跟我在一起?!?男:“對不起,下次吧。” 東京愛情故事所討論的東西,沒有超出流動的都市中男女之間的曖昧感情。受大話西游影響的大陸文學(xué)如江南《此間的少年》,走的也是戲仿、借用經(jīng)典表達感傷的路線,但表達的內(nèi)容不過是《那些花兒》中“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的典型大陸式的對校園和青澀戀情的回憶。大多數(shù)喜歡大話西游的人,大概沖的也是這樣一種感情吧。對當(dāng)年的那個“失去的”或者是讓自己“情竇初開”的她/他的追憶。 但是絕不可以忽視在佛教思想的鋪墊下,大話西游所表達的男性在社會責(zé)任和情愛之間的掙扎。在神話傳說的劇情設(shè)定中,它又以一種不現(xiàn)實的方式,成功實現(xiàn)了對這種焦慮的滿足。不可不謂妙。 最后題外,全片的配樂、羅家英的Only You、盧冠廷的一生所愛,以三種方式詮釋了什么是“好”音樂。
曾經(jīng)有份真摯的感情擺在我面前,我不懂得珍惜,直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 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面加個期限,我希望是 ...一萬年。
一遍爛,兩遍笑,三遍哭
看了不下20遍,徹底看傷了。
#電影院# 第二部就這樣活生生地把周星馳塑造成了千古情圣,句句臺詞都催淚。反應(yīng)了初戀之后男人遇到真愛(摯愛)的復(fù)雜心理。至尊寶其實真的很心軟也很善良,怎能因為紫霞流了一滴眼淚就愛上了她,我到現(xiàn)在都還喜歡白晶晶啊。
因為你還沒有遇到給你三顆痣的人
經(jīng)歷過和正在經(jīng)歷著悟空式的命運和紫霞式的愛情,才發(fā)現(xiàn)生命的本質(zhì)是以最低的姿態(tài)出現(xiàn)的。英雄?你為什么不問問做英雄的代價? “想不到經(jīng)過這五百年,我要找的并不是她,而是你?!比松H遇真是難以言喻。
紫霞仙子眨眼的一瞬驚艷,無憂無慮的至尊寶。至尊寶面對現(xiàn)實的兩條路:不成大圣,我無法救你。成了大圣,我無法愛你。
一生所愛: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穿著金盔金甲,踩著七色的云彩來娶我。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jié)局……
小時候看著笑,長大了看著哭。
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可以再看一遍的電影
紫霞飄向太陽時、齊天大圣離開城門時,都哭成了傻逼。有多慶幸能踩著五彩祥云做你的蓋世英雄,就有多遺憾沒辦法與你守護終身。喜歡的是五百年前的晶晶、還是給了自己三顆痣的紫霞;喜歡無拘無束敢愛敢恨的至尊寶、還是套上緊箍咒背影像狗的孫悟空?愛的命題究竟太空泛,恐怕還是要交給月光寶盒。
有人跟我比賽背臺詞么
為什么越看越覺得悲傷
哈哈,也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了.看過好幾次,第一次看笑得半死,后來居然又看哭了.其實可以喜歡到不太想得起來.但是是值得永遠收藏的.
盜用一句黃姐姐很喜歡的管風(fēng)琴,"人能這么鍥而不舍地輕佻,骨子里一定有哀世傷生的肅穆在支撐。"
我一直不知道她在心里留下了什么,原來是一滴眼淚
鮮花雖會凋謝,但會再開。一生所愛,隱約在白云外??嗪7饜酆?,在世間難逃避命運。相親竟不可接近,或我應(yīng)該相信是命運。
我猜中了開頭,卻猜不到這結(jié)局。/ 20141024 在影院哭死
坐我旁邊的那個年近四十、西裝革履的男人從電影剛開始就止不住眼淚,有些地方哭著笑出聲。而他的年輕女伴從開頭就一直低頭玩手機、到經(jīng)典場景就煞有介事地拍張照片、不到一半時一直嚷嚷著無聊,硬是把那個男人拉走了。
其實很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