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就這么望著吧,直到把浮世望成眼睫上的塵埃。
詩經?唐風——《綢繆》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綢繆束芻,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見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____________引為先。
整個劇集里最溫暖最平靜最幸福的時刻是在白流蘇緩緩地用白話文翻譯詩經《綢繆》的時候。有安靜的人兒在,有不再猶疑的心兒在,有彼此契合的情兒在。
“今天是什么樣的日子啊,讓我看到如此燦爛的人兒,你啊你啊,你這樣的明麗,讓我該怎么辦吶?!边@個時候的白流蘇不再將愛情隔閡著,因為不再心念著結果,于是所有的柔情都聚在了這里。白流蘇說“我怎么舍得,我怎么舍得?!?br>
這不是部值得大加贊賞的片子,拖沓冗長,除了男女主角之外的人物線索太過散漫夸張,這主要還是針對寶珞姑娘。鄒靜之先生的劇本我是認同的,導演拍攝的關于白流蘇情感戲和家庭戲也還到位,其他鏡頭請無視掉吧,太白爛了。
柔情都放在了最后面,前面白流蘇遭遇的種種不堪境況就都忍忍看過去吧。母親說你看女主角如何堅強。我說好,看她如何堅強??煽吹阶詈?,還是寧愿看愛情。
白流蘇之前在唐家不管如何堅強如何要強,之后在初遇范柳原時多么不屑多么沒有好感,她最終還是為著范柳原一紙十幾字電報義無反顧再次返港。第一次去香港,她希望范柳原給她愛給她結果給她婚姻,最終卻帶著“之前什么樣,現(xiàn)在還是什么樣”回上海。這一次她屈服了,她不再問要一個結局,卻又因為一座香港城市的傾覆,她得到了完美的結局。
白流蘇第一次去港,范柳原說:“請你來香港我是真心的,我喜歡你。我說不清楚這是為什么,我也不想弄清這是為什么,我是這么想,男女之事率性而為,人生在世難得男女兩情相悅,用不著讓一些,不相關的事情來折磨自己。人生在這種關鍵的時刻,說來說去無非是是或非的判斷,其實事后沒有人會知道,哪個是更正確的。” 我太認同這個世間兩情相悅是件多么難得的事情。
而白流蘇回答:“我明白,自古以來始亂終棄的故事太多了,我知道那很轟轟烈烈,我沒有資格以是非來論斷他,但有一句話我想說出來,我經歷過一些事情,我現(xiàn)在就是有轟轟烈烈的心,也沒有轟轟烈烈的力氣了,我想要一個結局?!卑琢魈K結過婚離過婚,在愛情里傷過痛過哭過,年紀也不輕,對于此時的愛情,她要求一個結果來讓自己安心并不為過,偏偏范柳原卻也因為前塵舊事不敢給結果。
在她需要一個結果讓她安心面對愛情的時候沒有結果。
在她放棄獲得結果打開心房面對愛情的時候有了結果。
在夢里白流蘇說有這么相愛的嗎?愛得都快累死了。范柳原停下彈鋼琴的手回頭答愛有不累的嗎?因為你心里太堅持,像古人。
在夢里范柳原夢見白流蘇與他人結婚,白流蘇捂著臉說,我這一生都是在錯過,我累了,我累了,我要睡了。
愛真是件累人的事情,旁人這么看著都快累死了。不過幸好最終還是有盼頭,即使白流蘇和范柳原不結婚,只是她做他的情人都是個盼頭。至少那句“死生契闊,與子相悅”是盼到了,而之后“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都是后話。
只有應了你的情愫的歌兒才能打動你。
只有隨了你的情意的人兒才能驚擾你。
2 ) 為什么還要叫傾城之戀???
改編,是指以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再現(xiàn)作品的創(chuàng)作活動。——百度百科
很明顯,這是一部打著張愛玲的幌子招搖撞騙的瓊瑤劇。
壞的不算壞,最后還被感化了。皆大歡喜,果然符合大眾口味。
世界多么美好。
3 ) 不過是一段凡夫俗子的愛情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
戰(zhàn)火紛飛,被炮彈炸成廢墟的城里,愛情愈演愈烈,終成杯中美酒。
------臺詞分割線-------
你愛上我了嗎?
在路上。
我不會讓你停下來的。
你說我們兩個到底是怎么了,在一起的時候老是隔閡著,可不在一起卻又想著。
難道你還不清楚嗎?因為我們相愛了。
有這么相愛的嗎? 愛得都快累死了。
愛有不累的嗎?因為你心里太堅持,像古人。
你怎么還不明白呢?那是因為我心里有你。
想到這些,會不會覺得,一切都無所謂了,什么事情都可以不顧忌了。流蘇,如果那個時候,我們還會在這個教堂下面遇見的話,我們一定會,更加無所顧忌,相互袒露真心。
--------矯情分割線-------
昨天的這個時間,終于,看完傾城之戀,腦子里很混亂,很多片段來回反復,以至于晚上做夢也盡是毀滅的城。
流蘇說,是毀滅的城成就了他們的戀,所謂傾城之戀。
情節(jié)濃縮下來,無非是離異有才女,邂逅曾經滄海富家男,而衍生的愛情故事,若非是多了那動蕩的年代,那也算不得多么驚天動地,感人至深。
我很入戲地連著看完了,編劇偉大,導演偉大,演員也偉大。沒看過原著的我,著實沒太多發(fā)言權,編劇很出色,楞是把這簡單的幾萬字變成了三十六集連續(xù)劇。
在中央八認真看的第一集,柳原說問,你愛上我了嗎?流蘇答,在路上。很震撼的臺詞。我是在愛著你的,你不給我確定的承諾,我便逼著自己不敢愛得太用力。柳原說,流蘇你為什么對情感有那么多的要求。若身邊人,對自己說,你為什么非想要個結果,我們在愛著,不就夠了么?你會如何?我只知道,但凡過了對感情不要求回報的十七八歲,我們,總還是希望愛得有結果。
我愛你,你也愛我,這才是愛情。既然真的愛,又有什么不能給。為何在說出那些死生契闊的偉大感情之后,又來逃避。他們的愛情又見得有多偉大。不過是因為一個追,一個躲,便生得獵奇心。逐漸發(fā)現(xiàn),她還有的是才情,便有了加分項吧。她不愿意從了自己,便更讓自己欲罷不能。流蘇之前的冷淡和堅持,在被至親一次又一次傷心之后,開始瓦解,于是,覺得,這個男人不能給我承諾,但,在一起總是好的。于是,放棄了自己的立場,奔赴那即將毀滅的城。兩人數(shù)次穿過炮彈,在炸毀的房子里相擁。最后一次,柳原終于說,流蘇嫁給我吧。流蘇說,好。也忘記之前說的,我不會和你結婚,要結也是和吳先生那樣的人,因為,你太重了。生死系于一線之間,我們可以相擁吹今夜的風,卻不知道明天又會是在哪里。于是,我們就愛吧,你給了我家的溫暖,我給了你依靠的臂膀。
感情的每一步發(fā)展,都合情合理,不過是一段互相屈服的愛情。偉大之處,在于,簡單的愛情主線被拍得不簡單。這個片子很庸,但能抓住我的心。
當生活開始失控于自己的掌握時,我們能把握的,是不是只有愛。
4 ) 戀之可戀 只緣傾城
從來沒有,沒有如此認真的看過一部言情劇,的確拍的還可以,但更多的卻是因為自己曾經的故事。
怎么說呢,先說下電視吧。洪蓮,本是張愛玲原著里沒有的一個人物,但在戲里,卻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這是柳原日后不敢用情的最好解釋。但不知道為什么,以個人感情,我卻是喜歡洪蓮多與流蘇,這不是憐憫。沒有選擇柳原,不是她的錯,這是宿命,那個時代改變不了的命運??墒?,她愛的是柳原,柳原內心深處的也是她。那個時期的柳原簡單而執(zhí)著,他們的感情也才是純真簡單的。雖然最后美好化為泡影,但那一生的印記卻是抹不去的。反觀流蘇,哪怕有堅韌善良的性格,卻因為失敗的婚姻,特別是目睹唐家小姨娘和胡云的凄慘離世后而變得工于心計。對男人對感情,都變得謹慎。這是一個內心一直在矛盾的角色,抗爭,抗爭,可卻還是一步步的在向命運屈服。第27集她才開始和柳原接觸,36集的電視劇,26集都是鋪墊,有點虎頭蛇尾的感覺。流蘇和柳原的愛情呢,似乎在最開始并沒有什么亮點。如果說愛情就該是簡單的,何必有那么多鮮艷,可他們之間卻又那么的復雜,那么多掩飾和偽裝。全劇最經典,最有內涵的一句臺詞,就出自于那時期。柳原問流蘇,你現(xiàn)在愛上我了嗎,流蘇回,我,在路上。我想,他們的愛情最初是起與對對方身上那種氣質的欣賞,慢慢的變成了互相的憐愛,因為同是天涯淪落人,都有過失敗的過去。如果沒有戰(zhàn)爭,如果沒有戰(zhàn)爭會是怎么樣,是不是會繼續(xù)的糾纏繼續(xù)的折磨一輩子??墒菓?zhàn)爭來了,那種來自外界不安全因素的恐懼,令他們心底的孤獨油然而生,如果沒有依靠,沒有對方他們會很害怕。生死契闊與子成說,沒有離別的擔憂與害怕,哪有與子成說的想法,他們的感情因為城市的傾覆而最終花開果結,終歸是好的吧。愛情故事在我看來基本就這樣,片子本身的毛病也有兩點。一是,白家人的性格品行反差太大,流蘇善良,胸懷大,明事理。而她的兄嫂及母親卻是那么的勢利,委詐,糊涂。兩種極端的性格品行居然在同一個家庭出現(xiàn),很不符合情理。第二,就是流蘇與柳原的床戲。本來相互偽裝,把自己包裹的很嚴實的兩個人,突然間同時想通,一下子赤膊上陣,袒誠相對,先前的隱忍與壓抑全部拋到九霄之外,有點太突然,令人糾結,或許,對柳原來說可以,可是對流蘇的性格對那個時代,卻不可以,也是不合情理。
3天,一天12集,看完了,我很如戲,想到太多,卻是不愿再寫了,關于自己的故事,舍不得寫。
5 ) 原著黨表示不買賬
雖算不上張迷但《傾城之戀》原著也是看過幾遍,電視劇前面鋪墊了18集,第18集男女主才開始打了個照面,節(jié)奏慢得我快睡著了。然后,白流蘇二次去香港時劇情又快得飛起。小說中的范柳原和白流蘇是曖昧著,邊走邊退但誰都不敢越雷池一步,電視劇里沒幾天就滾一起了,還夜夜春宵的,看得我想砸電腦。電視劇里倆人在一起后范柳原那花式賣萌也真的是沒sei了,簡直毀了原著,相去甚遠?;罨畎盐业姆读坍嫵砂缘揽偛脴?,一部經典著作就這么被改編成花式偶像劇,可惜。
6 ) 傾城愛戀
《傾城之戀》是一個動聽的而又近人情的故事。我喜歡參差的對照的寫法,因為它是較近事實的。??????
劇中從腐舊的家庭里走出來的流蘇,香港之戰(zhàn)的洗禮并不曾將她感化成為革命女性;香港之戰(zhàn)影響范柳原,使他轉向平實的生活,終于結婚了。但結婚并不使他變?yōu)槭ト耍耆艞壨盏纳盍晳T與作風。因之柳原與流蘇的結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仍舊是庸俗:就事論事,他們也只能如此。??
她有足夠的情感能力去抵達深刻,可她沒有勇敢承受這種能力所獲得的結果,這結果太沉重,她是很知道這分量的。于是她便覺攫住自己,束縛在一些生活的可愛的細節(jié),拼命去吸吮它的實在之處,以免自己再滑到虛無的邊緣。??
本以為是很空的內種,原來故事表達那么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人有的時候是該極端一些,可是高人還要懂得輕重緩急。
船票辦妥,無比想念,乞來香港!陳數(shù),民國女子醉得我心!
小說和劇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小說是需要給人更多的瞎想空間,而電視劇更傾向于圓滿暖心的結局,給人的感官會更好,相比較電影版,電視劇版的黃覺更有味道,陳數(shù)也真的很適合穿旗袍,她倆的配合也很默契。
陳數(shù)演的不錯…哥哥嫂子們演的也挺好…
從傾城之戀認識了陳數(shù),白流蘇,范柳原,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忽略前面三分之二,白流蘇是我喜歡的女人,范柳原還算個不錯的男人。撇開張愛玲的因素,還算上乘的電視劇。當然,是挑自己喜歡的地方看,而不是跟著電視臺的節(jié)奏。
沖著陳數(shù)去看這部劇的。既有顏值又有演技的女演員不多。張愛玲編故事的功夫也了得,愛恨情仇,生離死別,非常精彩,簡直是戰(zhàn)爭與和平的精簡版。
走之前跟媽媽一起看過一點,非常喜歡陳數(shù)的氣質
這貨就是借了張愛小說的殼。
原著是個中篇,內容不多,改編自然要添許多。相比起來,電視劇少了些殘忍,多了點溫情,更加纏綿悱惻。陳數(shù)典雅,黃覺瀟灑,讓我相信他們會有那樣一段故事。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電視劇整體色調昏暗,表達含蓄,非常符合那個時代,呈現(xiàn)了封建遺老與新資本家族的壓抑氣息,是一部相當用心并成功的作品。
改動很大,但這樣的結局更具人情味
陳數(shù)真的是很有魅力的一個人啊,感覺她把旗袍穿的最有味道。我沒看過原著,但看電視劇的時候覺得不錯,黃覺也是很有味道的。
陳數(shù)演的不錯,看久了發(fā)現(xiàn)她好漂亮,穿旗袍更美。我是一個旗袍控
陳數(shù)就是活脫脫一個白流蘇啊
太喜歡男女主之間那種曖昧又朦朧的小情愫,不得不承認,陳數(shù)是我覺得穿旗袍最有韻味的女演員之一。
陳數(shù)的旗袍是這部劇的亮點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 戰(zhàn)火紛飛,被炮彈炸成廢墟的城里,愛情愈演愈烈,終成杯中美酒。
可以反復觀看的片子,陳數(shù)旗袍真的是太美了
我讀張愛,
陳數(shù),黃覺的演技都很棒,之前在我年少無知的時候還是相當喜歡這部劇的。莫名的覺得黃覺超級超級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