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無法解決自己歸屬的漢化泰雅人阿明,回到幼年故鄉(xiāng),企圖自殺未亡,救了阿明一命的泰雅老人,將阿明安置在河邊雞寮裡,老人的兒子阿將朝思夢想去臺北闖天下,老人則堅持留在村中,兩人之間默默地存在著衝突。
染滿都市氣息的雛妓秀美,騙了財主的巨款逃回村子裡想嫁人,而她尋找的終身伴侶,即是幼時親密男友阿將,加速他離鄉(xiāng)的掙扎。
被秀美騙錢的臺北財主,遣派兩名道上兄弟追到村子裡來找人,秀美被追得無處可躲,竟然藏到阿明的雞寮來過了一夜。阿將嫉妒秀美與阿明的關(guān)係,把阿明趕到?jīng)]人住的廢山洞去。阿明在洞中觀察蝙蝠螫居穴中,頓悟生命道理,並從泰雅老人口中得知生父秘密。
3.5,有點想給四星,在華語區(qū)看到這樣的片挺意外的。
6.3 看不懂這里的身體
山地的人想出走平地,平地的人想重回山地。
#致憤青·文協(xié)百年紀念影展# 神話三部曲第一部!「遠的地方是夢,腳踩的地方永遠是現(xiàn)實?!挂陨裨捁适侣暜嫹蛛x為內(nèi)核線索,探討原住民/少數(shù)民族的認同困境。澳花泰雅族青年對臺北都市文化的嚮往/對世代採石窮苦命運的逃脫,但又無法實現(xiàn)真正的融入與出離,這種認同困境使得主角阿明瘋魔,阿花墮落,糾結(jié)在平地人與山地人的身份衝突與文明秩序的縫隙間,最終選擇復歸原始,重新尋根。與我腳踩的土地相比,在族群意識上,島嶼的氛圍真的很好。4.27
不錯,只是情節(jié)推進的有些緩慢。
回到山城的南國孩子,這座山城大概是在我環(huán)島沒能完成的那個C字缺口里
蕭翠芬戲份不多,但非常入味??吹揭话氩欧磻?yīng)過來是陳以文。
感謝力力太太無私的分享!
實驗性非常強,故事很簡單,但涉及到原住民族群自我認識,以及文化隔閡、文明異化等宏大主題,所以片名就有些意味深長。黃明川 身處臺灣新浪潮,但不被其風格左右,雖然只有三部劇情作品,但也相當可貴。
驚為天人,想說怎麼會完全沒有特別聽到要看黃明川電影的說法過,我真的直到致憤青影展才知道他,整部片所有的元素都被導演用電影意志整合在一起,映後導演說的時間自由論相當動人,希望會一直記住。特別喜歡片中的兩個點,一個是片頭片尾音樂的運用,還有片尾vo,簡直神來一筆,大大意「這個故事還有後續(xù)嗎?沒有了,因為我不會編故事,這是前人的傳說,就只說到這裡」一下子把整個電影的層次拉高到經(jīng)得起時間的高度。第二個點是片中主角說過「遠的地方永遠是夢,腳踏的地方,永遠是現(xiàn)實。」乍看悲傷,但我卻理解到導演是既悲觀又樂觀,也扣合了他對藝術(shù)/電影的看法,腳踩著現(xiàn)實,看著遠方的夢,不正是電影嗎。
[4.0/5.0] 第二部觀賞的黃明川作品,主題與格局都在看過的臺導 scope 以外,但也不是要更接近觀眾,而是可以在導演上更??著墨一點?陳以文口條頗出戲XD
概念先行,大家的臺詞都非常不自然(唉我?guī)致镞@麼計較呢?),不過身體肌肉與臉部表情皮膚顏色的表演倒是很不錯,攝影有耐心,剪接點似乎還差一兩秒。 有空去澳花走走。 原住民信仰天主教,那未信仰的祖先會受保佑嗎?臺北與家鄉(xiāng)有什麼不一樣呢,永遠都會是「生活在他鄉(xiāng)」。
2015/11/20 南方影展@全美戲院
山地還是平地,是個問題
更粗糲的侯孝賢。旁白講述很久后才發(fā)現(xiàn)講的并不是故事情節(jié),而是神話故事(所以是神話三部曲),但是這神話與故事情節(jié)有奇妙的呼應(yīng),每次游離開后又會有很妙的點回來,那是難以描述的流動感和契合感。海的場景非常非常多,使得整部片子濕潤陰冷又有力,男主一次次光溜溜地撲到水里的鏡頭太有藝術(shù)感了
歷史的,臺灣的敘述與身體。 好喜歡裡面相互交織的兩個故事還有演員們的肉體非常豐富充滿表情。 男子抱膝獨坐海邊的身體線/ 走過海岸的V型海浪
美不可擋。
想起尋找背海的人的王文興。這種語言和影像仿佛本來就帶有一種自我隔離,假如不能跟隨作者的步調(diào)和節(jié)奏,始終覺得有種難以親近的疏離,現(xiàn)階段無法喜歡。
2022.01.01@國影中心DCP
走下山林的平地人 躺在海岸的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