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異性戀 ——關(guān)于美國影片《猜猜尋》(又名:《愛,上了癮》) 由《珍珠港》的男主角本阿弗萊克主演的美國影片《猜情尋》,是一部關(guān)于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愛情故事,但因為女人曾經(jīng)是一個同性戀者,使得這部影片被劃歸到同志電影的單元,——其實,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故事情節(jié),你可以說這部電影是關(guān)于異性戀的,因為是一個男人打動了一個同性戀的女人,但是故事最后出人意料戲劇性地發(fā)展,我們也可以說,這部電影是關(guān)于同性戀的,因為正是這個女人,使男人意識到自己原來是同性戀。 同性戀在好萊塢歷史上是一個長期被隱匿的領(lǐng)域。早期銀幕上的同性情欲,往往只能以一種隱晦的方式點到為止。1947年希區(qū)柯克的名作《奪魂索》以一樁謀殺案的背景隱隱帶出兩個兇手之間似有若無的情欲關(guān)聯(lián);1940年的《蝴蝶夢》經(jīng)由女管家對女主人瘋狂的迷戀隱喻了潛伏在曼德利莊園的女性同性情欲。比較有意思的是,男主人公即使明知女管家的存在已對新婚妻子構(gòu)成某種恐慌,但他對女性之間的力量角逐完全無能為力。
與希區(qū)柯克相仿,范霍文著名的《本能》同樣描繪了直男在女性殺手情色挑逗之下的軟弱愚蠢。雖然以上兩部電影均未點明女主人公的同性戀身份,相較于男性之間的“不可言說”,女性之間的同性親密在異性戀銀幕上的表達要自如很多。
《猜情尋》的故事背景在上世紀九零年代的美國。本阿弗萊克扮演的男主人公霍登·麥尼爾與好友班奇·艾德華是成功的漫畫家,他們生活在一起,情趣相投。不久,他們認識了女作家艾利莎,這個膠俏的金發(fā)女子立刻對霍登表示出濃厚的興趣,而霍登也被她的熱情開朗所吸引,于是,艾利莎邀請霍登參加她和她朋友的一個PARTY。 讓霍登難以置信的事發(fā)生了,原來艾利莎是一個同性戀者,她邀請霍登參加的,是一個女同性戀聚集的PARTY,當霍登看到一對對女人相擁著激吻的時候,在震驚和氣憤中,他離開了艾利莎。 但是艾利莎隨后趕來,她告訴霍登,她愿意和他做朋友,最好的朋友。面對艾利莎那雙熱情坦率的眼睛,霍登無法拒絕她的要求,他們開始了真誠的心靈的交流與探索。 霍登與艾利莎探討了很多問題,霍登很直接地問艾利莎,什么是女人,他認為女人的天性應該是喜歡男人,艾利莎立刻反問道,你以為男人是吸引女人的唯一理由嗎? 他們也談到了關(guān)于處女的定義,艾利莎說,女人只要有了性 愛,不管是和男人還是女人,就不是處女了;霍登卻固執(zhí)地認為,按照正常的標準,女性只有和男人發(fā)生性,才是女人。 雙方都沒有說服對方,但是艾利莎那樣坦率的傾訴(她甚至告訴霍登她和女人在一起的性)卻打動了霍登?;舻墙邮芰怂挠颜x,也開始修正自己對同性戀觀念,同時,一種莫名的情愫也在兩人的心中開始滋長,兩人都為此感到恐慌。 終于,在一個大雨傾盆的夜里,霍登把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告訴了艾利莎,他說,艾利莎正是他想所尋找的,艾利莎的淚水奪眶而出,在轟隆隆的雷雨聲里,他們緊緊地擁在了一起。 然而,霍登對艾利莎的過去難以釋懷,在激烈的性的交融后,他仍然不斷地追問艾利莎是否真的愛上了自己,艾利莎告訴他,他正是她一直以來在尋找的,她說,她同意霍登的看法,女人和男人在一起,是自然的。 電影進行到這里,男人和女人的愛情似乎都有了歸宿,但是,很顯然,這不是導演想要的答案,因為,電影真正的高潮,還沒有到來。 艾利莎的過去,并不僅僅是同性戀那么簡單,早在少女時代,她便和多個不同的異性有過性的交往,而這對于霍登來講,無異于一個沉重的打擊——他一直以為艾莉莎因為自己回歸到正常的軌道,卻不曾想,自己只不過很可能是這個女人風流史上的一筆談資而已。 波伏瓦在《第二性》中曾經(jīng)論及這一現(xiàn)象,她認為,一些異性戀女性為了吸引男性的注意,刻意將自己打扮為“同性戀”,比如,一些異性戀女性故意通過同性之間的親吻或愛撫吸引男性好奇的目光;中國社會學家李銀河也認為,這與女同性戀在異性戀父權(quán)社會之下的處境相關(guān),由于女同性戀長期以來沒有被視為一種可獨立存在的性取向,是故女同性戀通常被社會認為只不過是女性生活上的不檢點。換而言之,作為一種性取向身份的女同性戀常常是被異性戀社會所忽略的。 艾莉莎的人設符合傳統(tǒng)父權(quán)對美女的刻板想象:形象嬌柔,聲音甜軟。她的“同性戀”是不是女主人公故意以此對霍登的設套呢?或許不同的人那里會得到不同的解釋。但正如一些網(wǎng)友指出的那樣,男性或許可以接受女性在同性之間發(fā)生的“性亂”,但如果女性出軌的對象是另一異性,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另一方面,班奇,霍登的好友,也發(fā)現(xiàn)自己難以接受霍登和艾利莎之間的關(guān)系,于是,他也開始尋找艾利莎過去性亂的證據(jù)。 班奇的痛苦和嫉妒像一塊大石頭,深深地壓在霍登的心底,他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如此在意班奇對此的感受,他開始疑惑自己是否真的愛上了艾利莎,還是,只不過純因好奇才有了這樣一段偏離正軌的際遇。 在經(jīng)過心與心的碰撞后,霍登和班奇都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原來,他們心底深處都懷著對彼此難以言說的情愫。 兩個男人的心底原來也埋伏著同性戀的種子!但是,——他們必須面對,只有面對,他們才能真正找到打開心門的鑰匙。 影片的進行中,不斷有新的問題沖擊我們的頭腦,迫使我們?nèi)ニ伎家粋€又一個不斷浮出水面的問題—— 同性戀與異性戀是對立的嗎?當艾利莎告訴她的同性戀女伴們,她愛上了一個男人,所有的女人面孔都變的異常震驚和憤怒,這個時候,艾利莎知道,她和她們,再也不可能在一起了。 男人與女人是對立的嗎?當霍登告訴艾利莎,他可以和她有性,但是請她接受他和另一個男人的愛時,艾利莎給了他一個耳光,她說,她不是男人發(fā)泄欲望的工具。但她還是情不自禁地抱住了霍登。她說她是真的愛上了他。艾莉莎的聲淚俱下打動了霍登,這個時候,我們看見霍登的眼淚,無聲無息地流淌下來。
影片也可能觸怒一些女/權(quán)主義者。例如一邊是艾莉莎在床上暢談她的人生價值觀,另一邊霍登卻來了一句:Told others amy wants some hard deepen-dick。在男主的眼里,艾莉莎需要的不過是penetrate(插/入)而已。
當然,換一個角度,你也可以理解為這是對兩人關(guān)系的一種反諷。導演希望毫不掩飾地直面兩性關(guān)系。這樣的坦誠,不僅嘲諷傳統(tǒng),也可能冒犯女/權(quán)。
一切也在暗示我們在面對真實情感時是多么無能為力。電影《猜情尋》藉由一個傳統(tǒng)直男對自我身份的懷疑來揭示異性戀機制的荒謬,并對同性戀這一名詞概念的定義提出質(zhì)疑。異性戀機制的人們研究同性戀的成因,并為其賦予各種病理學負面的含義。不符合異性戀中心的聲音因此“消聲”了,但這并不意味著“消失”。壓抑在潛意識深處的同性本能依舊暗流涌動。
從此角度來看,主人公在“異性戀”與“同性戀”之間游走的狀態(tài)亦可看做是對性身份邊界的某種探索。這樣的“無法界定”或者“拒絕被定義”被美國性別研究學者葛爾·魯賓命名為“酷兒”。
身為酷兒意味著,我們不僅可以質(zhì)疑作為現(xiàn)代人類文化中心的異性戀,亦可挑戰(zhàn)這一中心所劃出的種種身份界限。我們可以思考與這些界限有關(guān)的各種問題,——不是僅僅描述它們存在這一事實,而且要追問它們是如何被制造、被界定、被規(guī)范或者被否定、被爭論的。
酷兒電影的一個重要任務便是展示我們身處空間的畸形和病態(tài)??醿豪碚撜J為,同性戀無論從什么意義來講也不會僅僅是單性之間的事,它關(guān)乎兩性,它在拓展和考驗人們對生命的體驗。葛爾魯賓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同性取向的人群曾在外部壓力的驅(qū)使下發(fā)生異性性行為,一些異性戀人群也可能在特定環(huán)境下嘗試同性性行為??梢哉f,社會的構(gòu)成,人事的網(wǎng)絡在某種程度上比生理因素更加對現(xiàn)實的性行為有決定意義。生理無罪,有罪的是讓自然的被壓制,讓不自然的變成強制。
“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曼德利……”從上世紀40年代的《蝴蝶夢》到九零年代的《猜情尋》,同性情欲的面紗終被撩起。為《蝴蝶夢》作者達芙妮做傳的作家瑪格麗特·福斯特認為,《蝴蝶夢》一書折射了原著作者隱秘的同性欲望。尾聲部分,女管家一把火燒掉了男女主人公所在的莊園,無聲的欲望之火,化做一片荒涼的斷壁頹垣。正如酷兒電影所呈現(xiàn)的那樣,曾經(jīng)只擁有男女主人公的曼德利莊園,現(xiàn)在被發(fā)現(xiàn)了更多可能。。
在惡趣味的同時還很睿智的講了一個感情的道理,不愧是凱文·史密斯啊,gay啊LES啊,3P 啊這些都是外設條件,內(nèi)在是我們?nèi)绾慰创龕矍椤0◥鄣倪^去。
女主真的很有魅力 特別是她的聲線 溫柔又性感可惜sb男主聽了那么多好建議還不知道該怎么辦 讓自己基友和女朋友和自己3p這是人能想出來的嗎該死的男性自尊心 just love her you stupid shit另外就是這個電影還有大本弟弟 以及基友馬特達蒙 導演也出現(xiàn)了 都是彩蛋 還被罵:you shut up you fat fuck
其實這片并不高明,但有種坦誠的獨立電影的氣質(zhì),看似惡趣味但觸及到了感情關(guān)系中一個非常真實的核心問題,而且也夾雜成長的母題,這就是電影好看的地方啊。有些段落有些敘事的小伎倆雖然不高明,但是有效有趣,比如雨夜表白那場對觀眾情緒的把控,再比如冰球那場戲的交叉剪輯。
其實它無關(guān)同性。BTW,CC為啥選這個片?!
不知道什么時候看過了 這片子 我還是跪吧 Ben Affleck童鞋你還是回去當導演比較好 (我打臉,我眼瞎,這片Ben也蘇死了!?。。。。。?/p>
He has zero problem with her sleeping with the women in New York City. But he has some sort of half-assed, mealy-mouthed objection to pebescent antics that took place almost ten years ago.
我怎么早沒看這片兒呢!傻本哪兒那么帥啊把人家好好一個les掰直 而且能找個歲數(shù)小點兒好看點兒的女的演么 這故事估計在當時還挺先鋒的 里面好多對白也挺好的 好久沒見jay&bob 他倆在里邊兒略違和 還有傻本弟弟casey在里面萌翻了!??!
情節(jié)有爆點,迷人的小細節(jié),帶點凱文·史密斯式的自戀,絕對是震撼教育。
驚喜發(fā)現(xiàn)杰與沉默的鮑伯出現(xiàn)在本片,認真查看,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自己火星,《瘋狂店員》和本片的導演凱文.斯密斯就是鮑伯...喜歡《Chasing Amy》,是因為片中角色胡鬧和幽默犀利的言談中卻充滿“哲理”,例如賈森.李的十字街口誰有可能最先得到100美元的測試。對于同性戀和異性戀的觀點,凱文.斯密斯沒有
女主人設絕了,充滿著無限魅力。至于男主,餐館chasing amy的戲之后他想出的解決方案真的是????所以最后的一年后結(jié)局,簡直讓人想打一星。ps:Joey Lauren Adams真的太太太迷人了,聲線更是絕了。
97年的片子卻有著79年的畫面,那個年代米國也有讓人看不下去的影片
非常驚喜,喜歡里面的臺詞,之前掃到短評以為是一個狗血的故事,但其實真的有在認真討論love relationship的問題,好多對話里的觀點都很敏銳,整個故事都喜歡。Hooper的人設劇烈精彩,以及Ben真的Cute?
最賤的:建議三人3P解決問題
小本的青蔥歲月啊。。。一堆臟話里,看似混亂的人生中的真理
翻譯不好,臺詞又特多。后一小時漸入佳境,AMY非??蓯?,很純粹(不是純)1.75G
KevinSmith最好看的電影,逼問愛情的本質(zhì)。女豬腳還是他當年的女盆友,盡管拍好了就分道揚鑣,我相信只要愛便好好去愛。僅此。
''If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me, all you need to do is to ask, you don't have to play Hercule Poirot...I was an experimental girl.''
Jay&Silent Bob便是真相帝啊
I do this sometimes out of stupidity and sometimes out of love.
現(xiàn)代版理智和情感。主題不再是女人的出路。一個典型的男人很理智地做了錯事,一個典型的女人做了很多錯事才變得理智,他倆一起走到了各自的交叉路口。輕微的諷刺,Sex is easy.love is h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