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網(wǎng)上終于出現(xiàn)了資源,在外出差的我知道消息的當天就在酒店連夜看完了。小伙伴們可能會問,這么期待《逐夢》這部聲名在外的爛片又認真看完是為什么呢?當然是為了寫人生中第一篇一星影評。
我其實很早就對爛片敬而遠之,自從被2005年的大片三聯(lián)彈傷害以后,我就很少關注國產(chǎn)片,至多是在片子口碑起來后去找一下資源看。所以我并不能舉出什么爛片的例子……確實沒怎么看過。但是《逐夢圈圈圈》不一樣,早在去年初就有up主出過吐槽視頻,當時只當一樂并沒有過多在意。而后真正讓它名聲大噪的是導演怒懟豆瓣以及兩次上映撤檔。其實在今年六月以前我還是把此人當做一個笑話、一個病人,時不時到他微博刷刷評論,也能樂呵一整天。直到那封給電影局的信爆出,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畢導不是柔弱到只會在鏡頭前哽咽的小綿羊,他就像那貼著假眼睛假嘴巴的花生人一樣,一邊蠢一邊壞,頂著偉光正高大全的 title ,動不動就要甩下一口大鍋來砸死對他有異議的人。不光告了豆瓣,評論他論文的灰狼也中招了,又到處亂扣阻礙中國影視行業(yè)發(fā)展的大帽子,嚇得本喵貓軀一震,失敬失敬。所以我必須要完整地看完電影,再來回敬一篇完整的影評,以表敬意。
我學動畫專業(yè),電影賞析和編導課也沒少上,畢業(yè)前和工作后也導演、參與制作過一些動畫中、短片,想來應該算是半只腳踏在“專業(yè)”的線上。不知道這樣在畢導的眼里有沒有資格寫影評,心里有點方方的~
首先,這篇不會去討論劇情里的邏輯BUG、剪輯混亂、臺詞生硬、表演尷尬等問題,畢竟已經(jīng)有很多影評說到了這些。而且在我看來,這部劇是沒有邏輯的,何來BUG一說?其余那些缺點好似天邊繁星,多到閃暈人眼,我時間精力有限實在是分析不過來,所以在此就按下不表。下面只說一些我看到的,想要表達的問題。歡迎理性討論,拒絕水軍噴子,別拿臭嘴對著我,我討厭有口臭的人。
“5000W投入,8年劇本創(chuàng)作……”大家應該都對這句話有所耳聞,畢竟宣傳期間鋪天蓋地的預告片里都有這句。我不能理解的是——導演竟然在哭窮?!海報不行是因為沒錢找團隊,拍攝效果不行是因為沒錢制作,劇本不行難道是因為沒錢請編劇??作為一部2013年開機、兩個月拍攝完畢、演員全部素人沒片酬、沒有一個特效鏡頭的劇情電影,我認為5000W真的是大手筆了。反觀同樣在2013年底開機的忻鈺坤導演的《心迷宮》,拍攝24天,制作費用只有170W。我覺得畢志飛導演真的不了解貧窮是什么概念。
作為傳媒院校畢業(yè)的學生,我對“窮拍”可謂有著深刻的認識。在學校拍片,機器需要提前預定,甚至租借已經(jīng)排到了幾周以后。場地是各方協(xié)調(diào)來的,有時幾組人同時等著,見縫插針地拍攝。演員更不必說,除了主演可能出自主創(chuàng)團隊,其他群演可能是校內(nèi)各種托關系找面子拉來的。尤其苦了獨立單元劇的制作團隊——每期出場的次要演員都不一樣,滿校拉人就成了他們最常做的工作,不是表演系的學生也是簡單調(diào)教后就被趕鴨子上架。后期制作也是幾個主創(chuàng)頂著大黑眼圈沒日沒夜摳出來的,甚至好多音效都是網(wǎng)上下載的。當然這些片子制作粗糙演技尷尬,但是只要用心打磨,也一樣可以出現(xiàn)精品。那些連制作經(jīng)費都沒有的作品里,我校也有豆瓣上的高分佳作(為了不被指責打廣告,就不放名字了)。
所以,畢導,你的錢真的花到電影制作上了嗎?
誰能告訴我,一個平臺,為什么要無緣無故的對一位素不相識的人進行迫害。通過明眼人的觀察,肯定能明白導演之于豆瓣的那些小九九,熱評里也有仁兄分析過這個問題,我這里就不再贅述了。這是一個典型的倒打一耙的故事,同時可能也解釋了5000W的一部分流去了哪里。試想,你在游戲里暗搓搓的下了一堆外掛,想著明天上擂臺狂刷戰(zhàn)績和裝備,結果在開擂時被沒收了所有外掛、裝備甚至封號,心中一定會憤怒,來兩句國罵也是無可厚非。但是你會跑到法院去告游戲公司針對你嗎?你當然不會。
這里就要說到畢導的另一個屬性。
我曾看過這樣一個評論——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比喻很好,不過略有不同。經(jīng)過曠日持久的觀察,我想,如果不是行為藝術,那么畢導是真的在睡夢中,一夢春秋已經(jīng)年。
矮大緊曾說過:高看自己一檔是正常人,高看自己兩檔是有點瘋,再往上就可以算得上妄人了。
那么,我對畢導也有了定位: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對旁人的規(guī)勸和意見充耳不聞,一心認為自己所做就是正確的。我猜,他可能也看過一些佳片,也明白自己影片存在種種缺陷。但是反對的聲音讓他生出了逆反心理,“你們都說不行,我偏偏要覺得特別好”,反復自我催眠之后,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他信了。心理學上講,一個人的自尊和自卑是程正比的,也就是說這樣一個自尊心極強又極度自戀的人,內(nèi)心很可能有著深深的自卑。所以,現(xiàn)在的他宛如新時代的阿Q,認認真真的覺得自己和自己的作品非常優(yōu)秀,認認真真的回擊每一個質(zhì)疑他的人。這個從比SNH48的《圈圈圈》更恐怖的導演演唱版歌詞中便能窺見一二。
“ 怎么辦 怎么辦, 爸爸媽媽說丟臉丟臉, 舅舅姑姑也說丟臉丟臉, 爺爺奶奶說你還想找好媳婦嗎, 餃子館里叫梅梅的服務員跟我說, 為了夢想應該拼搏必須拼搏, 我也是這么想的, ”
一旦有了這樣的認知,接下來的行為就很合理了。誰能忍受自己十月懷胎生出來的IQ250小天才被別人指著鼻子罵是個二傻子呢?
妄人不可怕,但是妄人伸腳到處散味兒還逼著別人說香,誰敢說臭就nen死誰,這就很可怕了。
所以……梅梅是誰?
畢導認為,一部分人不喜歡影片是因為不喜歡電影中的價值觀輸出。當然,沒有人喜歡被捏著脖子咕咚咕咚的灌雞湯,但是正能量從來都不是我們嫌棄的理由。
我們喜歡《我不是藥神》,因為他用不屈的努力替民眾發(fā)出了吶喊;我們喜歡《辛德勒的名單》,因為人性在戰(zhàn)火紛飛中仍熠熠生輝;我們喜歡《三個傻瓜》,因為那勾勒出被我們埋在心底的友情、回憶與夢想。
講故事和念口號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如何讓同一個主題變得生動有趣,扣人心弦,催人淚下。
影片的精髓在劇本,劇本扎實影片才能筋骨強健。畢導的劇本不要求精巧順暢,他要以量變帶動質(zhì)變。全片90多分鐘,全部圍繞潛規(guī)則展開,用十幾條沒頭沒尾又枯燥無味的線來表達同一個主題。說實話,拿復讀機錄一句“拒絕潛規(guī)則,還娛樂圈清凈”口號反復聽十來遍,效果也差不多。
不得不說,畢導在對演藝圈的理解只停留在吃瓜中學生的水平上,既片面又狹隘。娛樂圈亂象這個題材是犀利的,而畢導只憑借門外漢式的意淫寫了一些支離破碎的片段,而且故事的終點都被文老師截胡,重新走向光明的大道。這真的不像電影,而像是小學生思想品德課本的一篇篇小故事。這幾年韓國的現(xiàn)實題材電影為什么好看?因為他們敢于直擊痛處,拿匕首深挖出那些腐壞的丑惡。反觀畢導,拿著針不敢(或不會)扎進皮肉里,只在毛孔上裝模作樣的劃拉了幾下,就把自己當成祖?zhèn)骼现嗅t(yī)。對觀眾來說,那點膚淺的表達,幼稚的理解,到還不如去看看卓偉的周X見。呃……不過現(xiàn)在好像看不到了。
所以,畢導,你真的理解娛樂圈嗎?
想說的話太多,但我的大腦好像已經(jīng)開始走意識流了,如有紕漏日后再補。反正這官司一兩天也不會結束,而我對畢導的觀察暫時還不會停止。
最后,我誠懇的對看不下去的小伙伴們說:打開彈幕,放空心態(tài),要用佛系的態(tài)度堅持住,因為接下來你會笑到岔氣:文老師邊唱歌邊投海時突然加速,好像一只要去覓食的可愛企鵝,一搖一擺走進大海又一搖一擺地走回來;300刀主動要求潛規(guī)則被制片人撅回去了,尷尬的空氣里傳來莫名其妙的屁聲;文老師在病房外偷窺學生與家長的會面時露出的大腦袋,讓人想起學生時代恐怖傳聞之首——教室后窗上班主任的頭。
這幾個片段我和小伙伴反復觀看了數(shù)遍,簡直要笑出豬叫聲了,真的是和畢導的微博一樣能帶給我歡樂。
希望閱讀了這篇文章的你也能感受到那種快樂。O(∩_∩)O~
2018.6.1 兒童節(jié)更新
觀察了一下最近畢導在社交網(wǎng)絡的各種言行,確認了一點:畢導不是壞,而是真的蠢。因為自己使用著各種水軍的手段(我下文描述的電影上映前的行為,以及最近微博上給他留言和點贊的),所以一廂情愿的認為只要是有大規(guī)模一致意見的產(chǎn)生,就一定是有人惡意打壓中傷。
一邊痛斥網(wǎng)絡暴力,一邊又特別依賴數(shù)字上顯示出的所謂『支持』:
怎么說呢,真的是沒救了。
以下是原Po:
——————————————————
年初的時候機緣巧合,在一個公開場合看到畢志飛回校做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發(fā)言,主要其實就是宣傳自己的片子??梢赃@么說,當時他用的宣傳PPT,和現(xiàn)在爆出來的兩年前的海報如出一轍。從風格、色彩、畫面,都一脈相承地把惡俗、丑陋、混雜的審美風格推向了極致。 可是你們要想一想,他的PPT是有很多頁的,每一頁都比那張臭名昭著的海報有過之而無不及! 你們可以想象我當時受到的心理傷害有多大! 正因為這樣,我才對他的這部電影充滿了好奇,當時(2017年初)就上網(wǎng)搜索了他的電影。結果驚呆了,這部一直在到處路演,去參加野雞電影節(jié)的評獎的電影,在豆瓣上有好多五星好評,而且都不是短評,都是八股文氣息濃烈的文章,都是在2016年前后貼到豆瓣上的。 如果你去搜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長評,拉到最底下,去看一下這些四星五星的好評,會發(fā)現(xiàn)這些文章都是在盡量以“旁觀者”的口吻去夸贊電影,似乎不偏不倚,但都對電影和導演了如指掌。而且這樣的文章不是個別的,而是有相當多數(shù)量的。
另外,有幾個豆瓣的賬號(比如說那位被人揪出來的阿豆),拼命在這些好評下面評論,說什么英雄所見略同,而在所有當初就打了差評的評論下辱罵反駁,樂此不疲。所以當影片公映遭遇前所未有的差評時,那位阿豆也被人揪了出來,有人懷疑他就是畢導本人。 再仔細看,這部當時根本沒有公映,甚至還沒有定下檔期的片子,在豆瓣的預告片視頻出奇的多,包括被大家吐槽到死的專家研討會,無數(shù)的大學路演視頻。對于一個尚未定檔,只做過小規(guī)模路演的電影來說,這些視頻究竟是誰上傳的,應該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心大膽大的畢導演曾經(jīng)在訪問的時候提到,在路演的過程中,由于片子的“口碑”爆棚,受到無數(shù)學生和專家的稱贊,好評如潮,所以引發(fā)了“自來水”的現(xiàn)象。那么好的,如果你現(xiàn)在用關鍵詞“純潔心靈 自來水”去搜索,你會發(fā)現(xiàn),在2016年,就已經(jīng)有很多媒體通稿在傳播這么一個概念:這個片子好!好到一群粉絲自發(fā)地為影片吶喊助威!
明白了嗎? 在影片造勢期間,畢導演和他的團隊受到了《大圣歸來》自來水現(xiàn)象的啟發(fā),特別重視影片口碑在媒體以及豆瓣的傳播,早在2015和2016年,就已經(jīng)大規(guī)模地組織了自己的水軍,不僅僅只是在專家研討會上讓所謂的專家為他搖旗吶喊,還自己制造了民間口碑和專家口碑一樣牛逼的現(xiàn)象。 畢導一早就知道豆瓣的重要性,所以不論是豆瓣上的長評短評,就連宣傳視頻,也一早就精心準備好了,一口氣上傳了十多個,放在那兒等著大家來驚嘆呢。 各位吃瓜群眾,其實人家在豆瓣上提前耕耘了好幾年呢!玩水軍的把戲人家一早就門兒清了! 所以就不難理解后面發(fā)生的事情了:畢導對于自己在豆瓣上耕耘了那么久,自己親身上陣或者請來的水軍所打的四五星好評數(shù)量究竟有多少,非常清楚。但是由于豆瓣的電影評分只有在電影上映當天才會顯示,畢導一直搞不清楚自己在豆瓣耕耘了這么多時間,最后的評分到底會是多少,是不是能直沖上Top 250呢?究竟是會比《臥虎藏龍》高?還是會超越《霸王別姬》呢? 電影上映第一天,畢導就守在豆瓣前面了,目不轉(zhuǎn)睛地刷新屏幕,等待著結果。 然而,用畢導自己的話來說:“一直到下午16:30左右,貴平臺顯示的我們電影的2.0評分和100%一星的狀況,一直到下午16:30分左右(此處其實是一個巨大的語病,相信畢導被氣暈了),后來突然變成2.7,幾分鐘后又變?yōu)闀簾o評分。” 你們想象一下,精確到幾分鐘內(nèi)豆瓣評分的變化,畢導都能監(jiān)控到! 所以如果把時間線理一下,自然可以了解到畢導當時的心理狀況:這不可能!我們那么多的高分,怎么可能被淹沒,再怎么樣也不會是2.0!豆瓣搞鬼!我們要抗議!我們要起訴! 正因為他太重視豆瓣,自己耕耘了這么久,所以把操縱分數(shù)、操縱輿論當成是一件主觀操作就可以實現(xiàn)的事情,所以才會對自己的片子遭遇2.0評分怒發(fā)沖冠,認為肯定有陰謀,肯定有人在搞事兒。 這件事從頭到尾,其實是一個悲劇,這個悲劇的核心真的可以拍成一部優(yōu)秀的故事片。畢導在這個現(xiàn)實的故事里,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地當一個流傳千古的男主角。
1.畢導的審美不敢恭維,各位體驗下:
畢志飛的名字在片頭出現(xiàn)不下三次,堪比郭比特人。
平均每換一個場景必定有一場尷尬舞,會讓觀眾一臉懵逼感覺自己在看印度電影。
這部電影居然還有一個中場休息30秒的時間,中場休息那場尷尬舞跳的不錯!偉大的畢導居然借鑒了球賽世界杯規(guī)則。上次看到中場休息應該是3個小時的飄了吧?你90分鐘也好意思玩這個?
2.演員演技簡直史詩般的渣,畢志飛親自當主角電影里的配音讓人身體不適。不得不提的還有那位女二冷成風的那個演員,臉型上感覺動了不少刀子吧?整容失敗的典型案例。玻尿酸打了不少吧?說實話,就她這幅整容失敗的臉主動脫衣服簡直是在侮辱現(xiàn)在的金主吧?你真的以為現(xiàn)在的成年人都是錢多人傻?分不清美丑?潛規(guī)則這種整容臉干什么?最起碼也應該是奶茶這類的吧?這樣的演員,不潛規(guī)則也罷!
這位冷成風同學,大老遠從國外跑來三亞接受一群五六十歲大腹便便的導演的潛規(guī)則,這是什么精神?這T*才是共產(chǎn)主義精神!
3.畢導簡直是病態(tài)般的自戀,甚至到了不瘋魔不成活的地步。
舉個例子,他為了在逐夢演藝圈中塑造自己的男人魅力,甚至不惜在電影里穿插了一個18歲女孩對她的暗戀,到最后這個女孩甚至為了畢導企圖出賣肉身,這種喪盡天良禽獸不如的想法也只有畢導敢做了。
影片把畢導自己飾演的文老師塑造成一個情深意重,而且認真負責的男人,全片充斥著幾乎畢導自己的低語和講解,說實話,畢導的聲音確實讓人感覺到不適應,有一種嗓子發(fā)炎硬撐著錄音的感覺。所以畢導如果你看到這個影評,建議你可以每次錄音之前口服一粒金嗓子喉寶再來,不然嗓子壞了以后還怎么杠精啊呸怎么創(chuàng)造真正的藝術?
4.簡單的來講,這根本算不上一部電影,這應該是一個充滿鄉(xiāng)土氣息上世紀審美觀念的PPT。更加可怕的是,畢導還把這部電影里分為了幾個章節(jié),居然每一個章節(jié)都有一個小的副標題!媽呀!很難想象這是一部北大博士能拍出來的東西!
5.如果你認為劇情有看頭,那就又錯了!
影片畢導自己夸下海口,說自己成功用90分鐘拍了11條故事線,毫不客氣的說吧,里面的11個故事完全是想到哪說到哪,幾乎每一個故事都有畢導的英勇拯救學生身影,足以可見畢導自戀如此境界!
先不說里面的幾個可有可無的故事,完全就是湊人頭濫竽充數(shù),比如一個小故事是一個男同學泡妞卻屢屢不成功,電影結尾,他通過QQ泡到了一個北京的女朋友。你沒有看錯!這TM也算一個故事!完全可有可無,去掉對電影沒有任何影響!
最尷尬的一個故事是,一個男的被一個女富二代包養(yǎng)了,結果這位男學生一邊花著富二代的錢,一邊說自己要尋找真愛!然后被人家找的打手出來教訓他。最后當然是我們偉大的畢導飾演的文老師拯救學生于水火而因此受傷,受傷的同時,畢導還強行煽情一下,自我講解了自己的各種英勇善良的行為。結局當然是,偉大的畢導因禍得福愛情事業(yè)雙豐收。
這一段簡直是惡心的要吐了!世間竟然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毫不客氣的說,這部電影是完全滿足畢志飛自己個人的一部完美男人形象的意淫史詩之作!
咱們不妨大膽猜想下,為什么畢導膽敢一次又一次向豆瓣網(wǎng)友宣戰(zhàn)和討伐?他到底圖什么?真的是故意碰瓷然后企圖利用網(wǎng)絡火嗎?
個人認為畢導此舉應該感性大于理性,惱羞成怒占據(jù)了大部分因素,當然不排除企圖借助網(wǎng)民豆瓣的力量讓自己成為紅人。大家不妨看看畢導的生平簡介:
這個簡介可以算上完美了吧?畢竟國內(nèi)還沒有幾個人像他這樣,擁有富可敵國的岳父幫助他打通關系在國內(nèi)國外鍍金和美化包裝自己。他缺名聲嗎?顯然不缺!那他真正缺的什么?家庭對他的認可!
逐夢演藝圈里面的文老師顯然就是畢導本色出演,畢導飾演的角色被女朋友拋棄,然后英勇獻身拯救學生重新獲得愛情,這難道不是刻意的塑造了一個光大偉正的形象嗎?他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自己上門女婿的地位在岳父面前抬不起頭,所以企圖通過電影虛擬的人物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他企圖利用這部電影來讓網(wǎng)民得到對他形象真正的認可,以此彌補自己人生的遺憾。可惜,事與愿違,偏偏網(wǎng)民的眼光是雪亮的,他們不會像畢導家族以前見過的一批人一樣,網(wǎng)民們不可能被收買,不可能被操控,不可能被威脅和作假,所以畢導徹底憤怒了,因為豆瓣網(wǎng)友否定了這部電影也就是否定了這部電影里的他內(nèi)心意淫出自己理所應當在家庭和事業(yè)高大上的形象,實質(zhì)上就是否定他本人。所以他才會不惜一切代價要控訴廣電挽回顏面。
綜上,他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可憐人而已罷了。
在經(jīng)歷了眾人對它的批判后,本著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的精神,我終于沒忍住想去看這部電影。(好奇害死貓)
然而我找遍附近的萬達等影院都沒找到排片。最后我終于在一家不知名的破影院找到了一場晚上十一點的排片,為此我還專門打車穿了大半個城市去影院。
剛到影院我就有點后悔了,這家影院的破舊讓我懷疑這是個十八線小城鎮(zhèn),對于習慣了萬達影城的我而言實在是一個不小的沖擊。更讓我后悔的是我發(fā)現(xiàn)這家影院的查票系統(tǒng)幾乎等于沒有(可以說是很慈善了),這意味著我多花了32塊錢。
既來之則安之,我在冷清的影院里坐下來開始看電影。看到大概十五分鐘的時候我開始想念剛剛和我聊天的妹子。妹子是我隔壁班同學,我喜歡摸她頭她喜歡揪我辮子,曾經(jīng)試圖和她告白但……對不起說遠了。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電影終于出現(xiàn)了讓人打起精神的一幕!他們,開始了,毫無征兆地跳舞!那一瞬間我恍惚間以為這是部寶萊塢電影。高冷如我看到這里實在是沒忍住笑了出來,因為這TM的實在是太蠢了。
在這之后我懷念了我的幾任女朋友,試圖探究我們分手的原因。接著我開始后悔推掉了那天晚上的吃雞owCSgo和warframe。
我最后終于沒能看完這部電影,站在冷清的街道上我甚至連一輛出租車都打不到,目光呆滯的我想起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我開始發(fā)自內(nèi)心地質(zhì)問自己:為什么?為什么我要來看這部電影?是游戲不好玩還是妹子不好看?我是不是一個傻逼?
那天晚上,我可能遭遇了我22年人生中最大的打擊。我曾經(jīng)被女朋友和朋友拉去看過不少爛片,但這是我,第一次,一個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想去看一部蓋棺定論的爛片。站在連出租車都打不到的街上,我覺得在做出看這部電影的決定的時候,我的智商可能遭遇了降維打擊。
用權力和資本強奸電影藝術和電影觀眾。
心靈是有多不純潔?拍這玩意需要12年嗎?是不是把9年義務教育跟3年高中都算上才湊足了12年?一星都給多了!??
網(wǎng)吧word水平的海報,請國家有關部門盡快貫徹落實供給側(cè)改革和四個全面的精神,淘汰這種電影工業(yè)中的高能耗落后產(chǎn)能,不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拖后腿好么
超級迷你小圈子自娛視頻 全程在盯著每個人的第一次 劇情走向能不歪嘛 突然掰直怪電影局的規(guī)定咯?教授還是講師還是班主任像支教青年一樣專心愛學生 請問這學校培養(yǎng)過正牌演員嘛?忘記學校叫什么名字了 教育部門該仔細查查辦學資質(zhì) 畢業(yè)班居然沒有缺勤全員拍戲 小學生的作文思路都比這成熟
此片是不是可以用于刑訊逼供?
臥槽這電影的海報就跟二十年前的三級片封面似的,摳圖極不自然,每個人拍照打光的方向也不一樣,戶外照和棚拍混在一起,還不如有些劣質(zhì)網(wǎng)劇!
有多難看呢:槍版資源壓制者特意加速了
我想知道哪里純潔?是導演空蕩蕩的大腦嗎?
好奇心使我點進去,求生欲使我退出來
太差了!在我們學校試映,全影院的學生全程吐槽!一開始還忍住了哄笑,后來兼簡直忍不住。那叫電影…………整個畫風是城鄉(xiāng)結合部的感覺 一開始畢志飛在講電影如何如何獲得好評,然后有些小期待。看了之后簡直了!不要去電影院浪費時間了,真的很難看
看哭了。難看哭了。
本來想打五顆星,但是:怎么辦 怎么辦爸爸媽媽說不許不許叔叔阿姨說NO NO NO NO哥哥姐姐也說算了算了 我也是這么想的!
怎么能有2.1,必須幫畢導拉回到理論上無法實現(xiàn)的2.0
我嘔心瀝血上12年學都沒考上哈佛,憑什么你嘔心瀝血12年拍個電影就必須得成功讓大家都說好?在中國能讓你圈點錢已經(jīng)不錯了還妄圖名正言順地上位?真是無恥至極。
我覺得這部電影唯一的正能量就是揭示了當代中國影業(yè)的亂象 不是電影中描述的 而是這部電影本身 就是一個搞笑的 無可救藥的 荒誕的 具有歷史性 紀實性 值得作為極端案例加以分析的 充滿丑態(tài)的現(xiàn)實刻畫
教師節(jié)前一日,導演回母校放映,全場尷尬,三個小時如坐針氈,完了對峙導演答非所問。剪輯和故事在所謂的探索中沒有取得成效,審美停留在十八線小縣城水平。華麗的眾籌一千九百萬,成功為1617兩年最爛影片兜底。導演后來還把現(xiàn)場起哄聲掌聲放微博上剪成“看電影學院師生的激動反應”真是人不要臉…
我很好奇中戲和北影表演系學生看了后會作何感想。
拍不好是能力問題,自己還偏偏覺得好是智商問題。
沒有想過一部電影的笑點可以低級到這個程度
真·前所未見